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69|回复: 26

看图说话 清明丹阳国保一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3 20: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丹阳是镇江下的一个县级市,以眼镜著称。但是很少人知道丹阳另一个宝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南朝帝王陵墓石刻,全部分布在江苏。而且只有南京和镇江有。而镇江除了句容有一处外,其他全部在丹阳。

这次清明去丹阳,专程去看了看这些千年的宝贝。可惜由于丹阳的陵墓石刻分布散漫,而时间很有限,且路非常不熟,只去成了两处地方。不过也够聊以自慰。

不过在上图之前,先要感谢一个人的帖子:http://www.doyouhike.net/forum/backpacking/huadong/251534,0,0,1.html
南朝陵墓石刻鲜有人光顾,故难以寻找访问的途径。正是这位“古旧的中国”发表的帖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另外还有一位先生在网上透露了寻找其中一处的重要地标,也要向他表示谢意。最后还要感谢《丹阳交通旅游图》,后来发现上面这些石刻位置标得非常准确。

下面开始发图

[ 本帖最后由 kuangshan 于 2009-4-23 21: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陵口石刻

位于丹阳陵口镇内肖梁河靠近大运河地方的岸边。两岸一边一只,相对而置。这次只拍了一只。南朝齐梁的萧姓皇室出于丹阳,故帝王死后尸体会运回丹阳安葬。在该地安置石刻,联系该地地名,这里可能是萧姓皇家陵园的入口。当时南朝皇帝来祭拜,应该是乘船从南京出发沿大运河南下到此地后转入肖梁河北上。实际上从地图上看,有几处帝陵离肖梁河非常近,这样的行程在当时的确是非常方便的交通方式。而且肖梁河,又有写为萧梁河,可能也与齐梁皇室萧姓也有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陵墓石刻中这些镇墓兽有三种:天禄、麒麟和辟邪。麒麟大家很熟悉,天禄也是传说中的神兽,也有叫“天鹿”的。这个名字应该和“天命”和“禄位”有关。而这天命所归,禄位至极的,只有皇帝了,所只用在帝陵中。麒麟造型和天禄几乎一模一样,也只用在帝陵。而且它和天禄一般搭配使用,一边是天禄,一边就是麒麟。一般是如果陵墓南北向,则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如果陵墓东西向,则北为天禄,南为麒麟。辟邪和前两者有点区别,更像狮子,用于王陵中。它们三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头上的角:天禄二角,麒麟一角,辟邪无角。这也意味它们的等级高低也是这么排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1: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开始是一组帝陵石刻,一共四个陵墓。所在的地方叫做三城。它们在肖梁河西岸以南北向排开,陵墓都是面东。彼此之间非常近。

[ 本帖最后由 kuangshan 于 2009-4-23 21: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明帝肖鸾兴安陵石刻

[ 本帖最后由 kuangshan 于 2009-4-23 23:07 编辑 ]
发表于 2009-4-23 2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1: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此行的重点。这是丹阳陵墓石刻中保存石刻数量最多,形制也最完整的一个陵墓了。南朝陵墓石刻一般是由神道两侧三对石刻组成。石兽,石柱和石碑。也许那个时代虽然南朝不似北朝那样群雄并起,但也不是什么安宁世道。大凡这种处于比较混乱时代的王朝,毕竟国家不太平,葬制都显得简单了些。南朝这些帝王陵墓也是一样。所以能像建陵这样相对保存完整,真是不容易。
顺便说下,萧顺之本人活着的时候并不是皇帝,但他死后的其儿子夺了自己南齐同族的皇位,于是被追奉为皇帝。他儿子就是梁武帝萧衍。

[ 本帖最后由 kuangshan 于 2009-4-23 21: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2: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柱是来这里最重要的目的。这种石柱,也叫墓表。是一种华表。这些就是北京天安门前两根华表在当时的样子。一般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书籍说到这个时代的建筑都会扯到这些石柱,大多会谈到的是河北定县北齐义慈石柱和萧景墓表。像萧景幕表这类南朝陵墓石柱现存大概有十来个,样子基本差不多。多是方形柱础,上面是圆形鼓盘,有双蟠龙含珠相对。柱身不圆不方,刻有多道凹槽,和罗马柱基本一样,也称希腊式。顶部为覆莲圆盘,样式也应该是经西域传至。圆盘上有一小辟邪。这些都反映出当时建筑的一些特征。柱身上方的石牌上,一般刻有幕主人名讳,都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的作品,字体优美。有趣的是,有时其中一柱石牌上会用“反左书”刻写。“反左书”是指字从左往右写,而字体则像照从镜中看一样。如果两柱相对,那么两住是镜相的。这是那时曾经一度挺流行的一种时髦写法,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

[ 本帖最后由 kuangshan 于 2009-4-23 23:1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陵墓石刻中有的有石碑,但存者无几,碑中文字更是湮没了。建陵中石柱与石兽间有几个石座,当时上面是什么如今也不可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2: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及粱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是萧衍的儿子,他们就在萧顺之的旁边。如今这些正牌皇帝陵前真是孤家寡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国保游发完了,请大家欣赏吧,当时可走得两腿都发软了
发表于 2009-4-24 10: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欧洲
这些东西无一例外都是宝贝蛋
在中国
没几个人重视这些
大家都忙着讨生活
不去主动破坏
已经是好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0: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物保护工作有很多遗憾与无奈。怎么说呢,所有事物有开始就有结束,这些文物也是一样,总有结束的一天,但是不能结束了却什么也不留下。研究文物本身带给我们的历史价值才是我们保护文物的最终目的。
发表于 2009-4-24 2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著感覺好不可思議,似乎將過去遙久時空與現今連結一般........

不過怎麼看起來沒有碑文詳細介紹文物的歷史呢?
发表于 2009-4-24 21: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文物本身带给我们的历史价值才是我们保护文物的最终目的?
才不呢
如果文物本身消失了
历史价值从何谈起?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你总不能拿你的这些照片给人家说我们曾经有那么精美的石雕艺术
人家会问这些东西呢?
你说破坏了消失了
人家会说这些中国人真是败家子
发表于 2009-4-24 21: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文物保护文物
首要的
最根本的
是要保护好文物的实体存在
发表于 2009-4-24 2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文物实体
跟人家说这个那个的
那就是大忽悠
发表于 2009-4-24 2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跟人家说上古轩辕黄帝如何如何
人家不较劲也就算了
认真说起来,人家会问,你有证据这么说吗?
纸上的东西说服力很有限的
发表于 2009-4-24 21: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把殷商的历史大致搞清楚了
还不是要靠那些出土的甲骨文啊
没有那些,你就事搬出司马迁
人家也是不承认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2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实体,你能保护它永远存在吗?人类历史多少宝物最终都归于尘土。既然不能永恒,那就让它们发光,发热,不要白白存在于世。当然,前提是在发光发热之前要保护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18 02:51 , Processed in 0.1304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