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渊深海阔

∷那个……我想说,不要让人们觉得华服寒酸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2 00: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渊深海阔</I>在2007-5-12 0:23:55的o(︶︿︶)o 唉:</B>

<P>哦哦~15楼的建议很不错~</P>
<P>不过本人本身就不是强人……开教学帖也是个好建议,那可要花好多时间准备了~</P></DIV>

我赞成!^ ^
发表于 2007-5-12 08: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P>附议楼上的!</P><P>[em01][em01]</P>
发表于 2007-5-12 08: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标题,就知道楼主的意思了。。。。</P><P>许久以前,这个问题偶也讨论过,结果闹到被封杀(不是在这里哦。。。)</P><P>像“大虾锅净”如此这般的激进人物太多了,这类问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能交流就好,一般搞美术类的会追救完美(致美?唯美?审美?),要么不做,要做做好。但在论坛上不论理念如何,大家都是先讲现实问题的:“虽然差强人意,但贵事在人为”。[em01]</P>
发表于 2007-5-12 15: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P>满支持楼主的观点呐</P><P>要做就做出好的,从一开始就应该在一个高一点的平台上,不然以后再提高水准也不是易事呀。</P><P>此所谓高,并非价格什么的高,一定要做那种贵族的繁复豪华样</P><P>是说一定要有美感,就像楼上诸位说的那样</P><P>呵呵,我也学艺术的,很想以后能做这些啊</P>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23: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P>哦哦?楼上也是学艺术的?</P><P>对啊,因为现在华服没什么群众基础,人们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过去,所以最好一开始就做高起点,以后才好慢慢普及。</P>
发表于 2007-5-14 0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花间晚照</I>在2007-5-11 1:18:05的o(︶︿︶)o 唉:</B>
<FONT face="MS Song">
<P align=left>楼主你的建议没错。不过正如吴丝说的,大部分同志都是爱好者,因为喜爱,才自己动手来做。</FONT> <FONT face="MS Song">比如我,何尝做过衣服,以前动针线,也就是缝个扣子。我们一起来努力,汉服才能越做越好。说到布料,一来毕竟对服装的概念不高,买布时候的搭配当然达不到专业的水平,二来,能买到的布料也有限。</P>
<P>不过我倒是认为,做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有些同志估计是这几年拍的不正规的古装剧看多了,做出来的汉服确实不成样子,比如唐裙却把上襦从肩膀那里斜围过来,露出整个肩膀。号称是大明宫词里面的穿法。可是,你看看唐代流传下来的古画和壁画,哪有这样穿的</FONT>? </P></DIV>
<P>       合制的同时,汉服的美感绝对不能丧失.另外,这种大坦领露肩膀的襦裙,在六朝的壁画中出现过,至于隋唐是否沿袭了该款式,还待进一步考证.在考古发现里,汉服款式很多,只是有些可能不那么"流行",所以知道的人不多.</P>
发表于 2007-5-15 16: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
发表于 2007-5-15 2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P>同意楼主.要做就做好一点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00: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P>正在考虑开教学帖中————</P><P>不过可能不会讲太多布料的东西,因为我也对布料不很了解,连它们的名字都不懂几个,只能用照片的方式来讲了。</P><P><FONT color=#0066ff>其实关于服装,万佛和哑男比较有o(︶︿︶)o 唉权</FONT>,毕竟是专业人士啊~~~~~~感叹</P><P>关于样式,其实出现过的华服样式不知凡几,因为服装毕竟还是跟潮流走的东西,现在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是些经典款式,我们现在说的“制”,大多都是礼服以及经书上记载的,而古代人们在创造出新款式时,大概不会考虑“制”的问题吧?</P>
发表于 2007-5-19 19: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00>LZ受老师影响过重,我只过几堂设计课,印象中设计课老师都在不断的用华丽的辞藻解释抄袭元素不叫抄,而且,通常是以西方设计和受西方设计影响的日本设计作为经典,我想,LZ应该先跳出这个圈子,知道什么是中国式设计。。。。</FONT></P><P>如果把LZ说的:<FONT color=#000000>软趴趴、毫无生气、显得很旧解读为,飘逸、洒脱、复古,有何不可呢?</FONT></P><P>中式裁剪和西式裁剪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不同的,中国人用的是平面裁剪,而西方喜欢用立体裁剪,中国人喜欢衣料有垂坠感,甚至为此不惜用斜裁这种耗费衣料的剪裁方式,而西方人喜欢跟地心引力过不去,一样也是耗费布料,让衣服撑出一个半人的大小。。。。</P>
发表于 2007-5-19 23: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渊深海阔</I>在2007-5-17 0:56:46的o(︶︿︶)o 唉:</B>

<P>正在考虑开教学帖中————</P>
<P>不过可能不会讲太多布料的东西,因为我也对布料不很了解,连它们的名字都不懂几个,只能用照片的方式来讲了。</P>
<P><FONT color=#0066ff>其实关于服装,万佛和哑男比较有o(︶︿︶)o 唉权</FONT>,毕竟是专业人士啊~~~~~~感叹</P>
<P>关于样式,其实出现过的华服样式不知凡几,因为服装毕竟还是跟潮流走的东西,现在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是些经典款式,我们现在说的“制”,大多都是礼服以及经书上记载的,而古代人们在创造出新款式时,大概不会考虑“制”的问题吧?</P></DIV>
<P>
<P>呵呵~辛苦啦~~我知道开教学帖确实不易呀~~但是真能做出这样一个帖子可以帮助到大部分对配色比较没感觉的人还是很不错的~支持一下!</P>
<P>PS:其实本人曾经有个想法~用 FLASH 作出 衣服轮廓(把各大部位细分如 手 足 上身 腰 下身 头发 等的划分~)定义好图层样式然后做成~点什么部位着什么布料(可以预先准备~懂的话可以再设置一个色相调整项~)的 互动式的着装FLASH动画 ...这样子的话相当的直观~可以方便做汉服的兄弟姐妹们...不过 FLASH 不懂......~不过觉得这个想法还素可行D~~很希望有这方面技术与爱好的团体(个人来说工作量比较大~呵呵)能做出类似的东西哟~呵呵</P>
发表于 2007-5-20 0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23313&amp;page=5" target="_blank" >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23313&amp;page=5</A></P><P>这个大家可能看过,不过也可以再看看</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0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P>30楼果然误会我的意思……</P><P>1 关于布料,如果我真的能把它解读为“飘逸、洒脱、复古”,我干嘛还说它“软趴趴、毫无生气、显得很旧”啊~~~~~= =</P><P>2 “中国式设计”,这个和“中国特色XXX(XXX可代入任意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问题是,什么是中国式,什么又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是说出来的吗?是提出来的吗?是故意做出来的吗?</P><P>现在很多人在做东西时,就是因为总想体现一些中国特色,而故意加入一些中国元素,很造作很假。</P><P>我认为,中国特色应该是在众多的中国产品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提出来的。是先有“物”,再在物中归纳总结出一种“共性”。而不是先提出“共性”,再按照这种东西去制作东西。</P><P>我们不管怎样,毕竟从小生活在中华文化中,内里肯定会有中国人共有的“共性”,而当我们在制作东西时,这种共性就会自然地具现化,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就是所说的“特色”了。无须造作,无须刻意,而是自然流露。</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0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了,还有裁剪,我又没有说不要平面裁剪而要立体裁剪~~~~~~不要曲解我的意思啊啊啊……</P><P><FONT color=#005fee>声明</FONT>,我本人算是实用主义者,怎么觉得合意就怎么来,觉得怎样能达到效果就怎样做,所以我很赞同小平同志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以及韩非子的“事异而备变”,并且坚信“当代必然胜过古代”,因此在很多地方我不会很遵循古制,我期望能找到一个现实要求与传统的结合点、平衡点,但绝不会复古也没兴趣复古——世界如此广袤,如此多彩,如此有趣,我还想要看遍世界的每一处啊。</P><P>实用主义这一点上,也许有些朋友会和我意见相左,届时欢迎一起探讨,如果没兴趣,欢迎无视,因为思想是多元的,我没理由要求你,同样也很难接受别人的相反的思想。</P><P>总之,欢迎讨论,拒绝争吵、攻击以及精神暴力。</P>
发表于 2007-5-22 02: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同意,我也是完美主义者,苛求视觉完美……</P>
发表于 2007-5-29 17: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说出了我心中的话。</P><P>我今天在百度上也发了一贴,内容跟楼主的差不多呀。</P><P>至于面料,其实我们也知道很多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制造方法和花板都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失传和被毁了,现在是有钱也买不到了。但是我们仍旧是可以用现代的审美眼光来演绎汉服的。不要局限在锦缎啊纱啊的,我相信选择合气质的面料才是最重要的</P><P>对于配色和纹路,虽然不齿,但不得不借鉴和服来说一下,和服的配色和花色非常有特点,但是由于他的传统性,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我们古代的祖先一直有非常鲜明的配色方案,这一点可以从古代的图画上看出来,由此,请不要随意拿些花布拼凑。</P><P>细节也很重要,衣缘如果没办法用刺绣的,还是保持单色比较好。。。至少不会看着不伦不类,粗制滥造。。。。</P><P>走访很多汉服论坛,我看到一个独特的现象,</P><P>每每一有网友上穿自己的汉服照片,下帖就跟着一片夸赞声。。。实际上也许衣服做得很合制。。。却怎么也不显得“美”,穿着也不好看。</P><P>爱好者自己制作的也就算了,那些自称专业商家的,看着也够恶。控制成本并不是合理的借口。</P><P>爱美之心自古不变的道理。</P><P>你要去推广就得花心思让它变“美”。相信每个女孩子都有长裙长袖的梦想,不管它是不是布衣。</P><P>各位努力的方向不应该是激起她们拥有的欲望么?</P><P>P。S。</P><P>一件普通的和服在日本的零售价大约是3000元人民币。相比较他们的消费水平,</P><P>在中国卖3000元的汉服却让人失望得多了。</P>[em07][em07]
发表于 2007-6-28 15: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比较赞同楼主的话`但是要汉服作为一种普遍的衣物,太''华丽''也不是很好,有很都人穿不起的!</P>
发表于 2007-7-1 16: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66><B>理解“渊深海阔”</B></FONT> 友的文字,在下有同感,</P>
<P>人对于事物的关注角度会促成事物的更多价值,汉服也不免完成从“生活用品”向“艺术品”的升华。</P>
<P>衣服发展到一定程度,其意义便不仅仅只是一件衣服那般简单。人们会关注其美观精制,在完成基本的精良化后便会进一步追求精益求精,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以制衣为行为载体的哲学感悟,这就是从“裁缝”到“艺术家”的升华。那么产品自然也是“衣服”向“艺术品”的升华。只为制衣,只能是“裁缝”,他的招眼点只在线与布料的简单配合最终服于身体。而从制衣中追精求美倾注情感,那便是艺术家。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最终服体,而是有更高级的如美观化,精良化多功能化等其他要求,这便最终落实于布料,针线,工艺的要求,此般的产物自然不会等同于简单的一件衣服,就像绘画,只为绘画而绘画,变只能是“画匠”,他的作品只能是“画”,充其量只是画笔颜料合作的产物。而通过绘画来认识世界感悟世界抒发自我情感的人便是“画家”,而他的画也不仅仅是画,而是艺术品了。</P>
<P>所谓我们民族的东西,其实并不只是一种可以利用的的东西而是一总难以抗拒的力量,也许它源于我们特殊地理位置所孕育的人种基因中,是我们生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段。通过不同个体相互磨合交流,便成为民族文化。这是一种东方人独特思维方式在独特区域集合后所构成的群体表达方式。</P>
<P>汉服完全可以成为艺术品,就像中国画一样,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水墨交融,而是更有生命的文化的载体......</P>[em10][em10][em05]
发表于 2007-7-20 2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宫镜一 于 2013-5-4 17:16 编辑

cancel
发表于 2008-3-21 05: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向那么认为的。制作的人本身的审美能力是关键,所以很难搞,尤其不是专业人士。

我有个方法,那就是把尺寸和设计,用简单易懂,人人都看得懂的图来表现。而且必须完整,详细。配搭等等也是。那么,人人照着做,就可以确保其规范性。那么就可以避免不伦不类的汉服出现。尤其画工了得的朋友,如果情况允许,应该在这方面提供协助。

我认为方便别人,对自己,对整个汉服发展都有莫大的帮助。有些人就是懒得解释清楚一些。。。

布料差,有时是没办法的。我本人对汉服整体的比例比较关注。应为,奇怪的汉服,大多因为比例出问题。在来是颜色。。手艺车工。。。料子。。。表面纹饰(不是布料的暗花。本人觉得这会突出汉服的美感)。。。

[ 本帖最后由 四德 于 2008-3-21 05:3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9 05:16 , Processed in 0.0893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