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64|回复: 26

《论语》中孔子说的"女子"并非指"女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3>长期以来对《论语·阳货》中的“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一章,诸多文言译本都把其中的“女子”译为“女人”、“妇女”。有的译为“只有妇女和小人是很难养活和对付的,对他们近了就会无礼,对他们远了就会怨恨。”有的译为“只有女人和小人难于和他们相处。亲近了,他们会不恭顺;疏远了,他们会怨恨你。”说这就是孔子“歧视妇女”、“辱骂妇女”、鼓吹“男尊女卑”的罪证。这是误译,不符合历史真实。

据考证,孔子在《论语》o(︶︿︶)o 唉说了十八个“女”。实际上这十八个“女”都是“通假字”,都同“汝”,都读“rǔ”,都不指“女人”,都是代词。比如“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论语·八佾》)译为“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这里的“女”同“汝”,读“rǔ”,译为“你”,是个代词。再如“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译为“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这里的“女”同“汝”,读“rǔ”,译为“你”,是个代词。又如“硕鼠硕鼠,三岁贯女。”(《诗经·硕鼠》)译为“大老鼠呀大老鼠,伺候你们这么多年。”这里的“女”也同“汝”,读“rǔ”,译为“你们”,是个代词。由此可见,忽视春秋时期文言词语的“通假”用法,误读、误解、误译“女子”(汝子)为“女人”,是孔子蒙受“歧视妇女”、“辱骂妇女”、鼓吹“男尊女卑”罪名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生活中的孔子是一位主张“人人平等”的先师。他的“泛爱众”(《论语·学而》),即“广泛地友爱众人”就是明证。孔子不但未曾歧视女人,未曾辱骂女人,恰恰相反,在家里他是一位敬母爱妻的模范,在外头他是一位尊重妇女的典范。综合起来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正确译法是——“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不好教养的,传授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传授给你们深远的知识就埋怨。”这样翻译不但合乎孔子生活的背景、职务和身份,而且合乎人物的境界、精神和品格。(金池/孔子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FONT>
发表于 2007-1-16 19: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P>哈哈,这个观点够新颖。不过,要表达“你们几个学生”这个意思,恐怕还是“二三子”更合适一点吧。那十七个“女”字,也没有和“子”字连用的情况吧,孤证?</P>
发表于 2007-1-16 21: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P>同楼上</P>
发表于 2007-1-16 2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P>观众: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请问您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理解。 </P><P align=left>于丹:关于这个解读,经典的解读、学术上的解读我们在这儿姑且不论,有很多解释,我自己的看法呢,就是这里的小人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说呢,女人和小孩子都是有着相同的心性的,有时候可能让男人捉摸不定。 </P>
发表于 2007-1-16 2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7-1-17 17: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身这个句子就不成立,所以都是胡想
发表于 2007-1-23 0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P>于丹就是瞎解,大家何必要跟呢?小人如果是小孩子,《论语》就成了少儿读物了。</P><P>为了避免对这个“女”的通假误解所以故意用成“女子”,若是楼主这样解反而歪了。</P><P>其实,楼主的用意还是好的,但是不必要。通观全句,孔子对女性的心态还是讲得不错的——怕老婆的大豆腐都是这样造就的。只不过,孔子这样直白讲出来,今天看来有大男子主义的色彩。这又何妨呢?孔子是圣人,不等于说每句话都可以脱离历史背景遵行不违的。儒学又不是伊斯兰瓦哈比派,自然有变通之处。读圣人之书不是为了窒息我们的思想,圣人的高明处在于理路,不是这些细节。</P>
发表于 2007-1-27 11: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刃木草因</I>在2007-1-16 16:48:58的o(︶︿︶)o 唉:</B>
<FONT size=3>长期以来对《论语·阳货》中的“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一章,诸多文言译本都把其中的“女子”译为“女人”、“妇女”。有的译为“只有妇女和小人是很难养活和对付的,对他们近了就会无礼,对他们远了就会怨恨。”有的译为“只有女人和小人难于和他们相处。亲近了,他们会不恭顺;疏远了,他们会怨恨你。”说这就是孔子“歧视妇女”、“辱骂妇女”、鼓吹“男尊女卑”的罪证。这是误译,不符合历史真实。

据考证,孔子在《论语》o(︶︿︶)o 唉说了十八个“女”。实际上这十八个“女”都是“通假字”,都同“汝”,都读“rǔ”,都不指“女人”,都是代词。比如“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论语·八佾》)译为“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这里的“女”同“汝”,读“rǔ”,译为“你”,是个代词。再如“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译为“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这里的“女”同“汝”,读“rǔ”,译为“你”,是个代词。又如“硕鼠硕鼠,三岁贯女。”(《诗经·硕鼠》)译为“大老鼠呀大老鼠,伺候你们这么多年。”这里的“女”也同“汝”,读“rǔ”,译为“你们”,是个代词。由此可见,忽视春秋时期文言词语的“通假”用法,误读、误解、误译“女子”(汝子)为“女人”,是孔子蒙受“歧视妇女”、“辱骂妇女”、鼓吹“男尊女卑”罪名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生活中的孔子是一位主张“人人平等”的先师。他的“泛爱众”(《论语·学而》),即“广泛地友爱众人”就是明证。孔子不但未曾歧视女人,未曾辱骂女人,恰恰相反,在家里他是一位敬母爱妻的模范,在外头他是一位尊重妇女的典范。综合起来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正确译法是——“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不好教养的,传授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传授给你们深远的知识就埋怨。”这样翻译不但合乎孔子生活的背景、职务和身份,而且合乎人物的境界、精神和品格。(金池/孔子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FONT>
</DIV>
<P>请问楼主,孔子教导你说:“只有你小子和小人一样不好教养。”是这样的吗?[em01][em01][em01]</P>
发表于 2007-1-27 14: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P>      <FONT size=3>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哈哈哈!樓主的解釋確實很新穎啊!至於孔聖敬母到有証可查,愛妻從何得知阿!那畢竟是男尊女卑的一個時代,先師也不定免得了俗。參考劉墉先生的説法,我贊同小人和女子分別指的是男僕人和女僕人,說的是主人對待僕人要方式得當,不然就“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推而廣之,這怕也是先師對中庸之道的一種感慨吧!我們現在人際交往中不是也有如何把握一個度的問題嗎?</FONT></P><P><FONT size=2>        在我的家鄉,有句俗話看看是不是能給聖人的這句話作個白話註腳:</FONT></P><P><FONT size=2>         一頓飯養個恩人,一千頓飯養個仇人!</FONT></P>
发表于 2007-1-29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还是同样的问题。孔子教导你说:“只有女仆人和男仆人一样难养。”是这样的吗?[em01][em01]
发表于 2007-1-30 19: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孔子是家政培训班的讲师
发表于 2007-2-8 13: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说法是</P><P>女子-淑女</P><P>小人-君子</P>
发表于 2007-2-8 2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梅,你引用的这个大概是某人的梦话吧……</P>
发表于 2007-2-10 02: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牵强喽</P>[em01]
发表于 2007-2-23 13: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很难定论啊……只有本人才知道在说什么吧?如果下去问了又没办法回来告诉你们……
发表于 2007-2-25 1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另一种说法:</P><P>“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学宗旨,现代的一贯解释是教学不分阶级、贫富和地位等级的差别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受教育。因此,学术界把“有教无类”视若神明,说这是孔子不分阶级的平民化教育思想的伟大体现。实际上,“有教无类”是指受教育者中没有阴阳之类,即只有一种性别者。也是孔子的只有男子一性才能读书受教育、女子则不能读书受教育的封建妇女观真实流露。所以孔子又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是他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有教无类”教育观、妇女观的最好注脚,而作为孔子对此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观点,他就是只教男子而不教女子的。“类”在今天已不用阴阳聚合之义,字典对“类”的解释也不用阴阳聚合的涵义,所以给今人在理解古文上带来了困难。</P>
发表于 2007-4-3 14: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也认为楼主的说法牵强了,我觉得这句话中的女子只是指一部分女人,而不是全部吧,而且把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也只是说两者在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一点上两者有相似之处,没有别的恶意,也不是看不起女人。</P><P>一点浅见,呵呵</P>
发表于 2007-4-14 19: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P>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你与小人最难相处,在你与小人面对的时候,就一脸的不逊,在你远离他们的时候仍然讲出上面怨恨的话。</P><P>孔子这么说是在给子路面子,后面孔子就开始了严厉的批判了。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说的是,你到了四十岁还看不到真正的罪恶,不知到死能否看到。</P><P>这一段的意思本来是,子路问孔子,君子是否也会干罪恶的事情,孔子说,会还多着呢,然后孔子列举了一些。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君子出于正直而不顾社会次序而对社会关系造成的扰乱。然后孔子又让子路谈谈他的见解,子路也列举了一些,但是这些罪恶是本性所置的罪恶,比如用抄袭别人的文章来当做自己的知识,干了这些罪恶是不能算是君子的,只能算是小人。所以孔子需要指出这些不是君子干的恶事,而是小人干的恶事。就有这句: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你与小人最难相处,在你与小人面对的时候,就一脸的不逊,在你远离他们的时候仍然讲出上面怨恨的话。这其实是一种很婉转的批评方式,后面紧接一个非常严厉的批评:你到了四十岁还看不到真正的罪恶,不知到死能否看到。</P><P>孔子讲话是很有技巧的,这不奇怪啊,因为人家是教育家。</P>
发表于 2007-4-16 14: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6>楼主与于丹解读正确.加十分.</FONT>
发表于 2007-4-18 18: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P>此处之“女”,若理解为汝,则说不通。本人倾向于这一种说法:即女子是指婢女,小人是指仆人,聊备一说</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5-5-11 22:02 , Processed in 0.0622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