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44|回复: 29

故园尺八引——2008年三月杭州小聚听天地一(郝方圆)吹尺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5 1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一兄吹尺八
   戊子年春,天地一、古野兄自沪来杭,聚于杭城植物园,观梅花之迟暮,赏玉兰之熠熠旷野,羡大鱼之悠游,亦一时之乐也。其间谈及儒佛之修,大心之发,有莫逆于心者。惜二兄在杭无多耽留,天地一兄遂吹尺八以为别。尺八者,本吾神州之故物也,然山河旷邈,沧海桑田,遂遗正音于日人,而神州故园,数百年间,无得闻此音,惜哉!一兄因缘所至,得而学之。是夕,乃平生初闻尺八之音也,因率尔拟古调,以为记。
                 故人海上来,江南草木芳。
                 白云浮鹤氅,容止自汪洋。
                 悄焉抚神物,荡气吹回肠。
                 神凝息未动,恍然天际翔。
                 初若春风起,千里翼平岗。
                 复如酒微醺,世事两相忘。
                 飏飏燕差池,万里漾花光。
                 飒飒一叶终,边塞极无穷。
                 天高叹地迥,大荒接蟾宫。
                 感此歌慷慨,陇头流水空。
                 百川东到海,余心随欸乃。
                 苍莽浮关山,飞雁下平川。
                 曲尽鸟鸣幽,玉兰落风前。
                 空香飘妙有,露地见性筌。
                 一通无漏境,身与道往还。

[ 本帖最后由 风行水上 于 2008-3-25 20:3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25 2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25 20: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20: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25 20: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成三夹二了~~~~
发表于 2008-3-25 2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继续吧~~
我闪边上去看花~~~
发表于 2008-3-25 2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真羡慕你,风行。
发表于 2008-3-25 2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连人带花一块看:loveliness:
发表于 2008-3-25 22: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 :)
发表于 2008-3-25 22: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風行兄辛苦了!

爲了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在下與尺八的緣分,以及在下的修行法器,無孔尺八——“一通無漏”。特此發佈在下網站中的相關内容。

歡迎大家觀賞!

:)
发表于 2008-3-25 22: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尺八。

夢寐以求。

因緣至,千里南下。
。。。 。。。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1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5 2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學尺八,可以。不過我問你,學尺八,是為了什麽?是為了吹吹曲子,還是當個藝術家?”

“爲了修行。”


“去砍根竹子,親手做成這個樣子,中間打通,不要開孔,吹出六种聲音,再來找我。。。。。。”

“。。。 。。。”




我,被點化了。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2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5 22: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一音。

不二法門,

一通無漏。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2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5 22: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通無漏”,
我手中尺八的名字。
。。。 。。。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6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5 22: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夜,親自看到它在手中“出生”,
那一夜,興奮的與它交流,
與它融為一體。
。。。 。。。
從此,便再也離不開它。
從此,每天吹響它。




2006年11月20日,
蘇州,張力。

2006年12月26日,
杭州, 塚本平八郎。

2007年1月18日,
上海,蕭乃華。

因爲你們,
我得償夙願。

因爲你們,
我來到更高的地方!




謝謝你們。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7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5 2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一音。

不二法門,

一通無漏。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8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5 22: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 孙以诚 ] 中日尺八缘




— 讲述日本尺八与杭州护国寺的故事

引子:笛艺老人在呼唤:尺八何时回故乡?


   在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花园北村,有一位年已 76 岁的笛艺老人赵松庭, 1997 年 5 月的一天,在赵先生的寓所,他向我讲述了一个与尺八有关的动人的故事:
   “ 1994 年春节之际,一个雪花飘舞的日子,来自日本福井县胜田市 72 岁的医学博士斋藤孝介与陪他同行的的年轻作家,在杭州市宗教局赵一新的带领下来到了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学大楼后面的一座古庙,赵一新告诉斋藤,这就是南宋时期日本人来此学佛的杭州护国仁王禅寺的旧址,只见老先生激动得不能自已,缓缓地从布袋中取出一根旧得发亮的日本尺八,突然跪在雪地上,面向庙前,任凭雪花飞舞,十分虔诚地吹起了古老幽幽的乐曲。他告诉周围的人们:“这根尺八与我吹的乐曲都是中国南宋时期,日本人到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出家学禅时,向中国人学会了吹尺八的技艺后带到日本的(他这根尺八是否南宋之物,没有论证,反正很旧很古老),这次到杭州来是专门到护国寺寻根还愿的。”说到这里,赵先生告诉我:“尺八之名始于唐,贞观三年( 629 ),唐太宗(李世民)令侍臣遍访能者重定乐律,中书令温彦博和侍中王圭、魏徽等人极力推荐吕才,说他聪明能干、精于乐律,果然他不负众望,根据管长一尺八寸定为标准乐器,名曰:“尺八”。从此以后,在中国的音乐史上就有了“尺八”这个名称。并自唐代开始,就流传到日本,在日本流传至今,可奇怪的是,在中国自南宋以后却日渐衰微,几乎销声匿迹了。”接着,赵先生又十分感叹地对我说:“本是中国的民族乐器,却在日本生根开花,什么时候尺八才能回到它的故乡呢?”
  笛子大师讲述的故事使我激动不已!我像着了迷似的整天往艺校跑,面对这神秘幽深的古庙,我浮想联翩:关于庙、关于尺八、关于日本人、南宋人……,这里有许多难解之迷吸引着我,由此开始了漫漫的调查考证之途,谁料想掉进了这个“陷阱”竟历时一年之久,我顶酷暑、冒严寒,骑着破旧自行车,忍着腰突症的折磨,跑图书馆查资料,请教专家学者,走访故事的当事人,其间甘苦自不堪言!终于我于 98 年 7 月写出了“日本尺八与杭州护国仁王寺”的论文,论证了杭州护国仁王寺正是日本普化尺八的祖庭之地。然而,每当我审视自己案头堆积诸多的尺八史料与我写就的长篇论文时,我的思绪就随着尺八的乐音淌漾在中国民族乐器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我竟惊讶地发现:在尺八的发展史中,自唐至今,竟有着许多不可思议的巧合!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缘分”。这种“缘”,说不清道不白,冥冥之中一直追随着尺八,正应了佛教之语“禅缘”,从古至今绵延不断。我还发现,我也被扯进了这个禅缘之中,对尺八的研究使我有幸走进了这个缘。本文不是宣读我的论文,而是撷取其中几个不可思议的“缘”的故事,告诉大家。但我得首先声明:此文讲的故事决不是虚无的杜撰,而是有史料根据的真实记载,正因为如此,才证明了中国民族音乐历史的悠久与辉煌!
   下面我就按照历史的顺序向大家一一道来。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8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5 2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唐代:普化与张伯


   话说唐宣宗(李忱)时代的大中年间(公元 847—859 年),有一高僧名叫普化,资性异人,师事马祖道之门人盘山宝积,密受真诀,深入堂奥。宝积示寂后,他游化北地镇州(今石家庄地区),出言佯狂,行为简放,见人无分高下,皆振铎(铎是古代一种乐器,形如铜铃)一声高唱:“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一谒(谒就是佛经中的唱词)。此谒盛传于禅林,被称为普化四打活、普化铃铎谒。他居无定处,常常夜伏冢间、昼行街市,时而歌舞,时而悲号,世人都把普化当成疯癫和尚。咸通三年( 862 )二月的一天,他在街上乞讨衣物,别人给他时,他却以要的不是这些而拒绝,这时临济禅师买了一口棺材送给普化,他自己扛着棺材绕街嚷嚷:“临济为我做了衣物,我要去城东门转世去了。”街上的人都尾随他看热闹,禅师又说:“今天的日子不合适,明天去南门转世。”次日众人又到南门相送,他又说:“明日出西门方吉。”就这样连着三日,人烦意倦,送者渐少。第四天看热闹的人都没有了,普化一人出城,自己钻进棺材里,请路人帮他把棺材钉上。消息传开,大家都跑来观看,打开棺材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唯有远处碧空白云之间隐隐传来普化禅师振铃之声。这一年,普化时寿八十三。
  就是这么一个疯癫和尚,开始写下了与中国最古老的吹管乐器的不解之缘:
  普化禅师无欲恬淡,云游四方,振铃行化的风范引起了一个人的倾慕。当时在镇州一位来自河南府的居士张伯,他非常倾慕普化禅师的高德,向往铎音的美妙。一日,他来到普化的跟前,请求将己收为弟子,普化连说:“我不收弟子也。”遭到拒绝,但张伯仍不死心,他特别喜欢吹笛,于是他削竹制笛,用竹管模仿铎音,因此将此曲取名为“虚铎”(后世又传为“虚铃”)。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首尺八传世名曲就在张伯这里诞生了!屈指算来,此曲距今约有 1150 年左右的历史了。此曲的诞生竟然与一个和尚有关!这正是在冥冥之中张伯与普化禅师结下一种割舍不断的禅缘,也注定了从此以后尺八与禅有缘。
   “虚铎”一曲成为张伯的传家宝,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据日本的史书记载,此曲传了十六代,依次为:张伯、张金、张范、张权、张亮、张陵、张冲、张玄、张恩、张安、张堪、张廉、张产、张章、张雄、张参。历史竟是这样的奇妙,令张伯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他的第十六代世孙张参身上,又续写了尺八与禅的结缘,而且又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尺八缘!
  这就是来自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的一代高僧心地觉心与杭州护国仁王禅寺结下并延续至今的禅缘、尺八缘。


[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一人 于 2008-3-25 22:2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5-5-8 09:27 , Processed in 0.0481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