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olSpan=2>
<P>抗日童俘</P>
<P>上世纪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olSpan=2>
<P>上世纪90年代,四川民间收藏家樊建川到日本去收集战时文物。樊建川一共在日本淘回了一千多本,包括日文版老画册《历史写真》、《支那事变写真》、《日支事变画册》、《北支事变画报》、《国际情报写真》等。这些照片大多是日本记者拍摄。尤其触目惊心的,是他们拍摄的中国抗日战俘的图片。
在整个抗战中,有多少中国战士成了侵略者的俘虏,战后没有清算,现在也没有人说得清。但大致清楚的是,日本侵略军几乎“不养俘虏”!
抗日战俘的命运是非常独特而且不幸的。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抗日战俘也是民族英雄。
但是,60年过去了,这些在抗日战争中最为不幸的人们的命运几乎被湮没,他们的形象从来都是模糊的,或者说没有为抗战“正史”所正视。这是不公正的。正是由于传统观念,使他们被历史的烟尘遮盖了,使他们的命运没有被计入我们的抗战成本,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无名英雄”。现在,他们正在透过60年的历史逼视着我们。让我们记住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
对手,对决,对峙
战斗地点:岳州,今湖南岳阳。
战斗部队:日军,不详;国军,116师。
战斗时间:昭和14年,民国28年,公元1939年。
这场战斗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一个细部。这场战役发生在1939年的9月至10月。日军出动了4个师团、2个支队及空军共10余万人,统帅冈村宁次。国军出动了15个军共20余万人,统帅薛岳。双方拉开架势鏖战两月,结果,敌损兵折将2万余人,我方也付出惨重代价,伤亡3万余人。此役,将扫荡的侵略军扫荡了回去,挫败了日军的战役企图。
在8年抗战中,这是良好的战绩了,这张照片的确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一个缩影。
图片的背景是战场,战场上狼烟仍在弥漫,我、敌双方喘息方定。
一个“凶神”率15个恶煞与这3位满脸稚气的少年搏杀,这3位小战士占据了画面中的有利地形,成了照片中的主角,这在日本记者拍摄的战俘图片中是少有的。
我方布帽对敌方钢盔,我方粗布粮袋对敌方帆布行囊,我方细腿对敌方粗脚。敌方防毒面具、军用水壶、军用铁锹、望远镜等,我方没有对应物。
图中16位全副武装的青壮日军队形随意,神情茫然,3位反缚双手的少年军人虽然落败,命运任由敌方发落,但直至此刻,他们仍列队与敌对峙。显示双方敌对情绪严重,气氛凝重。长相酷似“猪头小队长”的敌酋表情复杂,也许他在纳闷,厮杀半天,对手原来如此稚嫩。
对手,对决,对峙,这是这张照片的3个关键词。
3位少年的历史在日本记者手中的快门“卡嚓”一声之后就断裂了,我们不知道3位少年是否被杀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样被杀害,但如果他们没有遇到战争,如果他们活着,今天该是80岁的老翁了。
永远立正
这个小小的抗日军人被日军俘虏了。显然,这是日本记者“摆拍”的,但的确很传神。这样的照片上了当时的日本的刊物,我们不知道他们当时怎样解读。60年过去了,今天的日本主流社会怎样解读它?
他13岁?14岁?不会超过15岁!
看他的站姿!完全按照立正的要领完成的。他的双脚跟自然并拢,两脚呈45度角张开。他的表情坚定,目光深藏,他知道他面对的是什么?
看他的披挂!子弹带、军号、水壶,小战士在军中兼了多少职务?
看他那双小小的赤脚……他是一个人站在那儿,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姿势!他的对面是以凶狠残暴著称的日本军人。他为什么站在那里,为什么站在烽烟翻腾的大地上,站在死亡面前,他为什么没有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他为什么没有背着书包去上学……我们应该记住这位不知名的中国抗日少年战士,为了人类永远的和平,记住他的.
最小的抗俘
这位小战士是已知被捕的抗日军人中年龄最小的了,当时年仅10岁!他是一位陆军二等兵!他的表情冷峻坚决,小眼瞪得溜圆,小嘴咬得梆紧,小胸脯挺得老高。
日酋右手抚摸其头,看不清他的脸,但他歪着的头和微张的嘴,是否泄露了他的惊愕?而他的左手仍有力地握紧刀柄。
光头
这两位少年战士,是在一个叫“大河铺”的地方作战而被捕的。从画面上的白墙青瓦以及满地稻草分析,应该是南国某地。两位战士都是光头,从这个细节可以推测这是支正规部队。打大仗之前,部队都有集中推头的习惯。
少年兵装备得一贫如洗,短裤虚着边,脚上着草鞋,日本兵全副披挂,皮挎包,皮靴,闪亮的长枪。一种不成比例的对比。
从军的“三毛”
他们是在上海附近与日军作战时被捕的。也许,他们真正具有张乐平先生笔下“三毛”的人生轨迹和遭遇。
高一点的小战士是光头,4个口袋都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什么东西。矮一点的小战士戴着军帽,相信他取下帽子也会是个光头,因为他们都是“三毛”的从军兄弟。
最小号的军装他们穿上仍然显得肥大,裸露的双腿,细、黑、瘦,没有打抖,也没有弯曲,小小的年纪,承担卫国的责任,令人唏嘘。
这位日本侵略军指挥官叫浅间,虽然面对的是解除了武装的少年士兵,浅间仍然手把刀柄。
这是昭和13年即1938年的日军画报上的图片。
画面上手持红缨枪的,是在华北某地作战中,被日军真野部队俘获的地方抗日队伍。
红缨枪就是长矛,原始社会就诞生了的武器,几千年前利用长矛戳四条腿的野兽,抗战时期利用其戳两条腿的日军。照片中我们中华男儿冲天的血性和他们手中的原始“武装”令人感叹,但是,即便是他们手持最原始的武器,也要去打击武装了现代大小口径火器的敌人。日本人拍摄的这张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民众全民皆兵、不畏强暴、宁死不屈、英勇赴义的气概。
7人中有5人佩戴有从左肩斜下的布条,可能是抗日武装的标志,正中那位汉子的布条上依稀能辨出一个“圣”字,这应该是抗战时期兴起的民间帮会,这种枪会在华北农村盛行,例如红枪会、黄枪会、大刀会、小刀会等等。红枪会组织最为普遍和强大,主要成员多为农民,首领则多为乡绅、回乡军官等。
日本画报的配文中指出,左边那位持红缨枪者只有13岁!!
13岁,就成为中国战士,成为民族汉子了!!!
这是在增城战斗中被捕的几位中国士兵,中间这位小战士叫季万方,他是这张照片事实上的主角,在这几位俘虏中,日本随军记者也只是点出了他的名字,还进一步说明他年仅15岁。
季万方身上挂了一个搪瓷茶缸,这在当时是稀罕物件,说明了他的工作是类似勤务兵这样的角色。
身后残砖烂瓦的废墟,反映了刚刚结束的激烈战事。
季万方的站姿很漂亮,让人联想到小兵张嘎。永恒的记忆依赖精彩的瞬间,精彩的瞬间造成的冲击可以保鲜永恒。
季万方战士15岁花样年华留给时间一个雕塑般的瞬间。 </P>
</TD></TR>
<TR>
<TD background=/images/mgbg.gif colSpan=2>相关图片:<IMG src="http://bbs.china.com/images/2005-08-09/1123562430777.jpg"></TD></TR></TABLE>
</P>
</TD></TR>
<TR>
<TD background=/images/mgbg.gif colSpan=2></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9 14:34: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