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63|回复: 9

秦汉时期的服饰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9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服饰文化综合发展的历史时代</P>
<P>  在春秋战国时期,五侯称霸,七国争雄,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张衣冠服饰应以西周的礼制为准绳;墨家主张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应以尚用为目的;其后荀卿提倡“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韩非主张崇尚自然,反对修饰。而在实际生活上,诸侯各国因地理条件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国在衣冠服饰的崇尚方面,一向存在很大的差异。《墨子·公孟篇》曾谈到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晋文公着大布之衣,牂(zang音脏)羊之裘,韦以带剑。楚庄王鲜冠组缨,缝衣博袍。越王勾践剪发文身。由于战争引起的动乱和各诸侯国之间交往活动的频繁,各国服饰文化,也都在交互影响和生活的优选过程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生活的节奏。例如赵武灵王的术士冠,形式与楚庄王的仇冠相近。楚国的通梁组缨为秦国采用,名为远游冠,楚国的洁冠被秦国拿来赐近臣御史所戴。秦灭赵,把赵国国君的高山冠拿来为秦王所戴,赵国的惠文冠则被秦国拿来赐近臣。同时,秦国也继承周代的冕服。战乱的局面促进了诸侯各国间的接触,促使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他相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黄帝时以土气胜,崇尚黄色。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朝是金德,崇尚白色。周文王以火胜金,色尚赤。秦以水德统一天下,色尚黑。并以六数为各种制度的基数,如冠高六寸,轨宽六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等等。但因秦始皇当政不久,没有来得及制定官服制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路上病死,由于秦朝实行苛政,公元前207年秦军主力被项羽率领的义军打败。次年,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至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历史进入西汉时期。
</P>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秦始皇时代的坚甲利兵 </P><P>
  秦朝自公元前221年到前206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尉缭等的建议,制定统一六国的战略部署,拥有战车千辆,骑兵万匹,步兵百余万,一面利用外交攻势粉碎六国诸侯的“合纵”,一面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以秋风扫落叶的兵势先取韩国,接着破赵燕、灭魏楚,最后灭齐,十年之间海内为一。又乘胜北却匈奴,南平百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秦兵马俑坑,位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1974年发掘后,顿时轰动了全球,被誉为“世界的奇迹”,“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俑的出现始于春秋战国奴隶社会末期。在商周时期,奴隶主生前过着钟鸣鼎食的豪侈生活,死后也想在幽冥世界保持和生前同样的享受,于是就以大批奴隶殉葬,“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节葬》)。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在各国相继建立,杀殉丧葬的残酷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以俑代替活人殉葬。《礼记·檀弓》:“为刍灵者善,为俑者不仁。”“刍灵”是草扎的人,俑是用木刻、泥塑或金属浇铸的偶像。汉唐时期的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包括侍从、杂役、乐舞、杂技、兵马等,不少是现实主义的杰作,秦俑的制作尤其如此。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面积11260平方米,埋藏高大的陶俑陶马6000余件;二号兵马俑坑面积6000平方米,埋有大型武士俑900余件,拉车的陶马和骑兵的鞍马470余匹,木质战车89乘;三号俑坑面积520平方米,埋有木质战车1乘,陶马4匹,武士俑68件。三处俑坑总面积17780平方米,计有陶俑陶马7000余件,战车100余乘。陶俑高度一般为1.80米左右,高者达2米,最矮者1.75米。古代称身高八尺(1.81米)为彪形大汉,秦俑多数达到彪形大汉的标准。陶马身长2米,通首高1.72米,与真马大小相当。这批兵马俑塑造精巧,神情面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以秦军为模特儿塑造的秦俑,形象逼真,其服饰、冠履等情况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见到秦军一样,服装、鞋帽和发式刻画十分细致真实,而且腰间的佩剑、手提的弓弩、背负的矢服和手持的戈、矛、戟等兵器都是实用的金属武器,靷(yǐn音引)辔等驾具也是实用器物,这就为研究秦代武士服饰,提供了最具体的形象资料。从这些武士俑的服装得知,有等级和兵种的区别,不同官阶有不同的冠饰和甲衣,军官戴冠,战士不戴冠,骑兵和车兵的装束不同,车兵中御手和战士的装束又不同;步兵中前锋和后卫战士的装束亦各异。在秦俑坑没有发现盾和盔等防御性装具。秦士兵主要来自关中地区的秦人及少数巴蜀人和西北少数民族。秦国男子16岁开始服兵役,到56岁免役。
  骑兵俑身着胡服,头戴小帽,一手牵拉马缰,一手握着弓弩。《六韬》:“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1.733米)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gòu音构)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兵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步兵有隶属步兵、独立步兵、弩兵。隶属步兵身穿铠甲,手持弓弩或戈、矛。有的排列于车前成为战车的前拒队。有的尾随于车后,成为后续队。独立步兵、弩兵,有的是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有的是身着铠甲的重装兵,轻装者多位于前锋,重装者位于后阵。弩兵有立姿和跪姿两种。
  一号坑为步兵战车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前锋武士俑,轻装不穿铠甲,免盔束发,腿扎行縢(即裹腿),手持弓弩。前锋之后,是战车和步兵相间排列的38路纵队,这些武士俑都身穿铠甲。胫缚护腿,手持矛戈或弓弩。二号坑呈曲形阵,第一小方阵军阵前角由174件立式弩兵组成,都不穿铠甲,阵心由160件蹲式弩兵组成,都穿铠甲,手控弓弩,为重装备。第二小方阵由8列战车组成,每辆车前驾4马、车上有甲士3人,其中一人为御手。第三小方阵为战车、步兵、骑兵结合的纵阵,有战车19辆,每车尾随步兵8人,分成3路纵队,一、三路各有战车6辆,第三路最后一辆战车上有将军俑1件,是本车队的指挥官,二路有战车7辆,末尾殿军由骑兵和步兵组成。第四个小方阵由6辆战车和100多匹马和骑兵组成长方纵阵。三号俑坑是指挥部,有战车1辆,武士俑68件,车前驾4马,车后立武士俑4件,其中1名御手,2名甲士,1名军吏。北侧厢房有武士俑22件,南侧走廊8件、过道6件、前厅24件,后室4件、手中执殳(shū音书,护身仪卫的兵器)。
  秦军队中服装大体可分军官和战士两大类:
  1.军官的服装
  军官分高、中、低三级。将军是秦昭王时开设,秦爵位二十等,第九等为五大夫,可为将帅,再升七级为大良造,再升三级可封侯,关内侯为十九爵。二十爵为列侯,即最高爵位。将军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铠甲,下着长裤,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顶部列双鹖的深紫色鹖冠,橘色冠带系于颌下,打八字结,胁下佩剑。
  中级军官俑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的前胸甲,腿上裹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腰际佩剑;第二种是身穿高领右衽褶服,外披带彩色花边的齐边甲,腿缚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下级军吏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戴长冠,腿扎行縢或护腿,足穿浅履,一手按剑,一手持长兵器,另也有少数下级军吏俑不穿铠甲,属于轻装。
  2.士兵的服装
  轻装步兵俑,身穿长襦,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浅履,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重装步兵俑服装有三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铠甲,下穿短裤,腿扎行縢,足穿浅履或短靴,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第二种的服装与第一种略同,但头戴赤钵头,腿缚护腿,足穿浅履;第二种服装与第三种相同,但在脑后缩板状扁形发髻,不戴赤钵头。战车上甲士服装与重装步兵俑的第二种服装相同。骑兵战士身穿胡服,外披齐腰短甲,下着围裳长裤,足穿高口平头履,头戴弁(圆形小帽),一手提弓弩,一手牵拉马缰。战车上御手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双肩无披膊(即臂甲)的铠甲,腿缚护腿,足登浅履,头戴长冠。第二种的服装是甲衣的特别制作,脖子上有方形颈甲,双臂臂甲长至腕部,与手上的护手甲相联,对身体防护极严。
  秦军服装甲衣是依兵种作战时运动的实用性能而配备的,并用冠饰形式和甲衣色彩区分官兵地位。
  将军鱼鳞甲,周缘镶用矩纹锦制作的宽边,甲片赭色,甲钉朱红色,连甲带红色,甲衣肩顶部分以米黄色作衬底,周围绣有花纹。两朵蓝色小花烘托着彩带扎的花结。官吏戴冠,士兵不戴冠。高级官吏戴鹖冠,穿彩色金属制作的鱼鳞甲,中级官吏戴双版长冠,穿带彩色花边的前胸甲或齐边甲,低级官吏戴单版长冠,其甲衣不绘彩,甲片较战士甲衣的甲片小而数量多。一般战士的甲衣甲片大,数量少。《战国策·韩策》说秦军打仗时不戴头盔,非常骁勇。六国军队打仗要披甲戴盔,但不能与秦军匹敌。
  古代铠甲经过了从单片到多片,从皮革到金属的发展过程,秦始皇时代还大量使用皮甲,以一排排长方形皮甲片编缀而成,《考工记》:“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sì音寺)甲六属,合甲五属。”合甲即用两种兽皮做成的双层铠甲,古人记载:“犀甲寿百年,兕甲寿200年,合甲寿300年。”“犀兕鲛,鞈(合)如金石。”秦俑甲均为革甲,有三种类型:一型甲衣,衣长64厘米,由披膊和身甲组成,甲片较大,四周不镶金属边缘,颈下、肩部、腰部的甲片由连甲带连接,便于抬头、弯腰、举臂各动作。甲片赭色,连甲带朱红色。二型甲衣长64厘米,胸、背、肩部无甲片,周边以革带镶边,甲片赭色,连甲带朱红色。三型甲衣只在胸、腹有甲片,甲片周围用革作一宽边,肩、背无甲片,背后用斜十字带固定束身,腹部有连甲带,甲片赭色,连甲带朱红色。这些甲衣的前后下襟,形状有半圆、齐边、尖圆三种。甲衣上下开合位置,有的在胸前右上角用绦系结,有的在胸前左、右两上角用绦系结,甲片上均有甲丁,多者六枚,少者两枚。甲片编缀法有纵编横编,纵编: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以适应躯体弯曲时的动作规律。横编:自中间向两边编排,前片压后片,臂甲多用此法。
  战国时燕地人们都会制甲,燕国铁甲制造精良,各国竞相仿效,但秦军带甲百万,注重进取,采用急疾捷先的战术,而革甲重量轻,制造易,消耗体力小,穿着携带方便,符合进攻实战需要,故大量采用革甲而不用铁甲。同时为了壮观军威,秦军所穿衣甲色彩十分鲜明,秦俑出土时,色彩原很鲜艳,尤以三号秦俑坑陶俑的色彩保持较好,褐色铠甲,配朱红络组和甲扣,下露朱红、玫红、粉红、紫红或石绿、宝蓝等色战袍袍面、袍里、行縢等。软领色彩也有石绿、紫红、朱红、粉紫、宝蓝、玫红、粉白等,领的色彩大多与袖口的色彩相对应,袖口是用这些颜色的丝绦镶边的。这就是“偏诸缘”《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竞修奇丽之服以相夸上,“秦并天下,搅其舆服,上选以供御,其次以赐百官。”《二仪实录》说秦始皇制五彩夹缬罗裙以赐官僚百官母妻,秦时只是朝贺和祭祀时穿黑色礼服,祭泰山封禅穿白。所以不能简单化地把“秦尚黑”理解为什么服装都是黑的。
</P>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11557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丝绸对西方世界的重大影响</P>
<P>  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为发展汉民族的经济文化创造了条件。西汉初年,中国北方强大的匈奴民族严重地威胁汉民族的安全,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击破匈奴,并与之订立友好盟约。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通使西域,沟通了与大宛(今费尔干纳一带)、康居(今哈萨克一带)、大厦(今阿富汗)、安息(又称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黎轩(又称大秦,古东罗马帝国)、身毒(今印度)等国的联系,西域诸国的使节和商旅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中国丝绸由长安通过河西走廊和o(︶︿︶)o 唉南、北路,源源不断运到西方各国,备受西方各国的赞扬。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早在先秦时期,秦国就常以丝绸和西戎交换战马,并经过西北游牧民族运往西方。近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考古学家乔格·彼尔鉴定斯图加特西北20公里地方一座凯尔特时期(公元前五世纪)的坟墓,墓主人衣服碎片上嵌满了厚实鲜艳的中国丝绸。前苏联C·M·鲁金科博士在《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古代关系》一文介绍,公元前五世纪在南西伯利亚巴泽雷克畜牧部落首领的石室巨墓中,也发现精美的中国刺绣丝绸鞍褥面(注:见《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37页),花纹风格,和国内湖北江陵及湖南长沙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刺绣纹样一致。据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后世称为希腊历史之父)说,希腊商人曾在公元前六、七世纪到过“绢国之都”。希腊文称丝为“塞尔”(Ser),称中国为塞里斯(Seres),意即丝国。公元前五世纪的另一位希腊史学家克泰西亚斯在他的《史地书》中,则称“塞里斯人身高近20英尺,寿命超过200岁”。还说在塞里斯国中没有乞丐,没有小偷,没有妓女,对中国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在中国通往西域的大路开通以前,中国丝绸在罗马与黄金等价,只有少数贵族妇女才穿它,以相互炫耀。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大帝穿中国丝绸的袍子看戏,议论的人还说他过分豪华,随后不久罗马贵族男人穿绸的就渐渐多了起来。到罗马帝国初期,提庇留皇帝曾禁止男子穿用中国丝绸做的衣服。可是不但没有禁止,贵族之家锦衣绣服反而习成风尚。当时中国丝绸运往罗马要路经波斯,波斯就操纵着中国与罗马间的丝绸贸易,从中牟取暴利。到东罗马拜占廷帝国查士丁尼皇帝时,东罗马为想摆脱波斯的贸易控制,双方经常发生战争。公元528年(梁武帝大通二年),拜占廷和波斯又发生战争。拜占廷乃与埃塞俄比亚国王联盟,希望埃塞俄比亚代替波斯进行丝绸贸易。公元540年拜占廷又用提高商税,控制丝绸定价等办法去o(︶︿︶)o 唉波斯,结果丝价飞涨,最后拜占廷只得每年补贴波斯现金11000千镑和波斯言和。另一方面则努力寻求自己生产蚕丝的办法,于公元552年派遣几个僧侣到中国边境,将蚕子藏于竹杖中带回拜占廷育养。中国丝绸在汉、唐时期千余年间一直源源不断从中国西北两条陆路,经过中亚运往欧洲,这两条陆路通道,后来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33年至1905年)称之为“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自秦始皇修筑“栈道”、“略通五尺道”和开凿灵渠之后,也由巴蜀商人贩运到夜郎(今贵州)、滇国(今云南昆明一带)、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南越(今两广),并经缅甸转道身毒国(今印度)、大夏(今阿富汗一带)、大秦(罗马)。南方经过海道至南洋、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诸岛,从那些地方换回琉璃珠宝等服饰品。中国丝绸还运销到朝鲜、日本等地,为丰富人类的服饰文明做出卓越的贡献。
  随着丝绸贸易的发展,其他国家及国内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也与中国发生了密切的交往,并且对中国服饰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P>
<P>
长乐明光锦纹样</P>
<P><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1160815.jp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9 16:09:2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四汉王朝的服饰制度
  汉高祖初期,找不到4匹纯色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坐牛车,刘邦本人对服装的上层建筑作用,开始也认识不足,曾将儒生的高冠用来当溲器,后来经孙叔通的说服,才叫孙叔通去制定礼仪。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为祭服,对一般服装,除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自制的刘氏冠不许一般人戴之外,没有什么禁例。此后,经过70年左右的经济恢复,到汉文帝时,国力已经充裕起来,但汉文帝只穿“弋绨、革舄、赤带。”王后的裙裾长不及地,提倡节俭,汉文帝在位23年,经济进一步繁荣,出现了“文景之治”。由于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上的服饰文化也逐渐由俭转奢,当时纺织品产量的不断增长,和由丝绸出口交换进来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贵的装饰品,刺激着衣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师贵戚的穿着打扮,逐渐超过了王制、高贵的服装面料。如锦、绣、绮、縠、冰纨等,原来属于后妃们专用,此时,富商大贾也都穿以为常,在他们嘉会宾客的时候,还拿这些高贵的丝织品裱被墙壁。贵族之家,僮婢亦穿绣衣丝履,这在儒家看来,是一种尊卑混乱的现象。所以儒家学者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建议按照儒学传统思想建立服饰制度,但汉文帝未能实行。到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决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于天,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但也没有规定详细的章服制度。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诏采用《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是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它的重点在冠冕,朝服采用深衣制。
  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是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如此装束的。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劳动者戴帽。巾是“谨”的意思。战国时韩国人以青巾裹头,故称苍头。秦国以黑巾裹头,称为黔首。东汉末如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用绛帕(赤钵头)颁赐武将,陕西咸阳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钵头的。帻类似帕首的样子,开始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帽圈,名为“颜题”,与后脑三角状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后来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为“介帻”,跨于介帻之上的冠体称为展筒,展筒前面装表示等级地位的梁。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身份高贵的可在帻上加冠。进贤冠与长耳的介帻相配,惠文冠与短耳的平上帻相配。平上帻也有无耳的。帻的两旁下垂于两耳的缯帛名为“收”。蔡邕在《独断》中讲:帻是古代卑贱执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馆陶公主家见到董偃穿着无袖青襟单衣,戴着绿帻,乃赐之衣冠,汉元帝额上有壮发,以帻遮掩,群臣仿效,然而无巾。王莽无发,把帻加上巾屋,将头盖住,有“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汉代未成年的帻是空顶的,即未冠童子,帻无屋者。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东汉后期出现前低后高,即颜题低,耳高的式样,称为平巾帻。
  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长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汉尺一尺合0.233米),宽七寸(合16.31厘米),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戴冕冠时穿冕服,与蔽膝、佩绶各按等级配套。用织成料制作,由陈留襄邑的服官监管生产。
  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形式与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木俑所戴鹊尾冠相似。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衣服,绛色裤袜。
  委貌冠,长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复杯,以皂色绢制之,与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诸侯、大夫于辟雍行大射礼时所服。执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发展。
  爵弁,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小后大,上用雀头色之缯为之。与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云翘乐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发展。
  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百官月正朝贺时,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颜题上加饰一块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饰浮雕蝉纹。
  远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诸王所戴,有五时服备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西汉时为四时服,春青、夏赤、秋黄、冬皂。
  高山冠,又称侧注冠,直竖无山述,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服,原为齐王冠,秦灭齐,以之赐近臣谒者。
  进贤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梁即冠上的竖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博士以下一梁。为文儒之冠。
  法冠,又称獬(xiè音械)豸(Zhì音质)冠,獬豸一角,能别曲直,故以其形为冠,执法者所戴。楚王曾获此兽,制成此冠,秦灭楚后赐执法近臣,汉沿用为御史常服。
  武冠,又称武弁大冠,诸武官所戴,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纹,后饰貂尾,谓之赵惠文冠,秦灭赵以之赐近臣,金取刚强,百炼不耗,蝉居高饮清,口在掖下,貂内到悍而外柔缛,汉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黄貂。
  《续汉书·舆服志》武官在外及近卫武官戴鹖冠,在冠上加双鹖尾竖左右,“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鹖是一种黑色的小型猛禽。亚细亚北方“斯克泰人”帽以及“o(︶︿︶)o 唉人”的折风冠,形状像弁,均插羽为饰。
  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下轮大,上轮小,好像汉代盛丝的缕簏。又名鹬冠,可能以鹬羽为饰。祀天地五郊,明堂乐乐舞人所戴。
  方山冠,亦称巧士冠,近似进贤冠和高山冠,用五彩縠为之,不常服,惟郊天时从人及卤簿(仪仗)中用之。概为御用舞乐人所戴。
  术士冠,汉制前圆,吴制差池四重,与《三礼图》所载相合。是司天官所戴,但东汉已不施用。
  却非冠,制如长冠而下促,俗称鹊尾冠。宫殿门吏、仆射所冠。
  却敌冠,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卫士所戴。
  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卫所戴。此冠取义鸿门宴时,樊哙闻项羽欲杀刘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头上,闯入军门立于刘邦身旁以保护刘邦,后创制此种冠式以名之,赐殿门卫士所戴。
  在袍服外要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帝皇黄赤绶四彩,黄赤绀缥,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同。诸侯王赤绶四彩。赤黄缥绀,长二丈一尺,三百首。长公主,天子贵人同。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彩。紫白,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九卿银印青绶三彩,青白红,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千、六百石铜印墨绶三彩。四、三、二百石铜印黄绶。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寸长的縌与绶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紫绶以上可加玉环和鐍(鐍是有舌的固定带子用的环状物)。这里的首是经丝密度的单位,单根丝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绶广六寸,首多者丝细密,首少者粗。佩縌就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彩组,与绶相连。平时官员随身携带官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将绶带垂于外边,绶带一端打双结,一端垂于身后。商周绶带的前面挂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的韨,春秋战国时废去韨佩,改为系縌,以方便行动。
  汉代妇女礼服也采用深衣制,《续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所以深衣是男女通用的服装。《礼记》的《玉藻》、《深衣》二篇对深衣制有很多记载,内容所谓“应规、矩、绳、权、衡”之类,重点在于“明礼”,而对形制和尺度则说得不清楚,也不太符合实际。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对西汉楚长沙王利苍夫人墓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整理,出土袍12件(绵袍11件,夹袍1件)均为交领右衽,外襟形式有曲裾、直裙两种,除上衣下裳相连,袪广(大袖口)袂胡下(袖宽大下垂至袖口呈弓弧线)等项与《礼记》所记相符外,其余如裳的腰围“三袪”(三倍于袪围)、缝齐倍要(下摆为腰围的一倍),裳前后各六幅等,文献与实物形制相差很远。所以对文献的繁琐考证,应当与出土实物相佐证。
  汉代的一般服装,男子穿襦裤,妇女穿襦裙和类似半臂的绣〓;都穿短上衣、上身和下身分开。汉成帝时(公元前32年至前7年)规定青绿为民间常服,但蓝色偏暖的青紫为贵族燕居的服色,古时用蓝靛染色,经多次套染而成的深青会泛红光,故怕深青乱紫,连县官也不许穿。而青、绿色在视觉上有平和之感,后世一直被定作平民的服色。
  裤子在先前多为无裆的管裤,名为袴。将士骑马打仗穿全裆的长裤,名为大袴。西汉士儒妇女仍穿无裆的袴。汉昭帝时(公元前87年至前75年),大将军霍光专权,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为了阻挠其他宫女与皇帝亲近,就买通医官以爱护汉昭帝身体为名,命宫中妇女都穿有裆并在前后用带系住的“穷裤”,穷裤也称“绲裆裤”,以后有裆的裤子就流行开来。汉代男子所穿穷裤,有的裤裆极浅,穿在身上露出脐子,但没有裤腰,裤管很肥大。
  汉代华夏地区舞蹈服装则流行长袖和飞带(纤),并在衣上加燕尾形的飞髾(袿)为饰,以助长舞者的动势。其他地区则各有地方特色。
  豪绅门阀所养的乐师,也可穿长袍戴平巾帻或进贤冠,女梳花钗大髻。杂戏艺人已有束鞢〓带的。
  汉代农夫服装朴质单纯,穿短衫短襦,裤子,束劳作裙,跣足或穿平头麻鞋,头上裹巾或戴笠帽等,此种服装一直流传到后代。
  汉代妇女的发型,通常以挽髻为主,一般是从头顶中央分清头路,再将两股头发编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种式样,有侧在一边的堕马髻、倭堕髻,有盘髻如旋螺的,还有瑶台髻、垂云髻、盘桓髻、百合髻、分髾髻、同心髻等名称。髻上一般不加包饰,大都作露髻式。皇后首饰还有金步摇、笄、珈等。 </P>
<P>
穿深衣女俑</P>

<P><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2141138.jpg"></P>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秦汉时期的服装、服饰用料</P><P>  西汉时期的服饰实物,以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最为集中和完整,出土的纺织品除少数麻布外,绝大多数为丝织品,品种有平纹丝织的绢、纱,素色提花的绮和罗,彩色提花的经锦,起绒提花的绒圈锦,以及经过印花彩绘和刺绣加工的丝织品和装饰衣物用的窄带绦等。绢的颜色有绛紫、烟色、金黄色、酱色、香色、红青色、驼色、深棕色、棕色、藕色、褐色、深红、绛色、朱红色、墨绿、白色等10余种。印花方法有印花敷彩和金银粉印花。汉代根据绢的粗细不同,而有缟、素、缣、纨等名称。纨、缟指细薄的绢而言,缣是并丝致密的绢。经纬稀疏得可以看出方孔的,称之为纱。有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包括领和两袖镶边在内,重仅48克,还不到一市两。可见织工的精细程度。大体经密每厘米100根以上的细绢多用来作绵袍。夹袍、几巾、枕巾、夹袱等的缘,并用以制作香囊、手套等。经密每厘米60根以下的粗绢用来作绵袍、夹袱、几巾、枕巾的里及裙、袜等。
  素纱用来作禅衣,印花敷彩纱用来作绵袍面料。
  绮是平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品,一般织有复合菱纹及填花复合菱纹的绮。
  罗是4经相绞的绞纱组织,多数织有复合菱纹,或为杯纹。罗和绮常用来绣花,绣纹多为变体云纹,排列密集紧凑,色彩浓艳。广泛用作袍服面料、香囊、竽律袋、手套、枕巾等。
  经锦和绒圈锦质地厚实,纹样多为几何纹及变体动物纹,经锦在西汉一般作绵袍镶缘、几巾、枕巾缘、镜衣、香囊底等之用。至东汉广泛作衣料及其他用。
  我国西北古丝绸路发现的东汉织锦,精美绝伦。已发现的汉代印花,有凸纹版印墨线再以毛笔敷彩,凸纹版胶剂金银粉印花,凸纹版涂料彩色印花、蜡防染花(蜡染)等。
  汉代的朝服为袍,即深衣制。式样无差别,衣料精粗及颜色有差别,红为上,青绿次之。汉代袍服多大袖,所谓“褒衣大袑”,内穿肥裆大裤,衣袖由宽大的袖身袂(mèi音媚)和往上收的袖口袪(qū音驱)组成,由袖身下垂逐渐上收连接袖口,成一条弓弧线,即所谓“胡状”。袍服里面衬以单衣。春秋战国时期的曲裾袍,西汉仍流行,马王堆出土的袍,分曲裾交领右衽和直裾交领右衽两种款式,曲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6片,身部两片宽各一幅,两袖各2片,内1片宽一幅,1片宽半幅,6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即所谓“袼”。领口挖成琵琶形。袖口宽28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下裳部分斜裁共4片,各宽一幅,按背缝计(即所谓裻dū音督),斜度角为25°。底边略作弧形。里襟底角为85°,穿时掩入左侧身后。外襟底角为115°,上端长出60°衽角,穿时裹于胸前,将衽角折往右侧腋后。袍领、襟、袖均用绒圈锦斜裁拼接镶缘,再在外沿镶绢条窄边。
  直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4片,身部2片,两袖各1片,宽均一幅。4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领口挖成琵琶形,领缘斜裁两片拼成,袖口宽25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袖缘宽与袖口略等,用半幅白纱直条,斜卷成筒状,往里折为里面两层,因而袖口无缝。下裳部分正裁,后身和里外襟均用1片,宽各一幅。长与宽相仿。下部和外襟侧面镶白纱缘,斜裁,后襟底缘向外放宽成梯形,底角成85°,前襟底缘右侧偏宽。
  深衣中一种无衬里的单衣,称为禅衣,《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直裾而宽大的禅衣称作襜褕,到东汉时,襜褕就可作正式的礼服了。直袖无胡的深衣,称为〓衣。
  禅衣有曲裾、直裾两种,曲裾禅衣与曲裾袍裁法相同,直裾禅衣上衣部分正裁4片,下裳部分斜裁3片,两袖无胡,底边无缘。
  根据考古的发现,西汉时期的高级服装衣料,主要为刺绣及手工印染,织锦、绒圈锦作为镶缘等用,至东汉织锦生产发展才作为普遍的衣料,西汉时的刺针法以辫子股锁绣为主,纹样紧密,豪华富丽。
  刺绣在汉代是民间妇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艺术,在服饰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女们表达爱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秦汉时期的鞋子,单底的叫履,复底的叫舄,面涂黑漆或红漆,形式有方头、圆头、双尖头等。古乐浪汉墓出土的有男女革履,面涂黑漆,底部有木底嵌入,o(︶︿︶)o 唉也有革履发现,靴子是穿裤褶时所穿,有半筒和高筒两种。
  o(︶︿︶)o 唉民丰东汉墓出土的服饰文物反映了东汉时期中国和西域文化密切交溶的历史盛况。服装面料全部产自中原,而服装款式的实用功能,则较西汉的直裾袍和曲裾袍都更优越。在战国到西汉时期,曲裾袍曾成为上层社会最盛行的流行款式,尽管做一件曲裾绵袍用料需帛32米(汉制14丈),而做一件直裾绵袍只需用帛23米(汉制10丈),但在当时上层社会仍以曲裾袍视为最佳的审美形式。到了东汉,经过时代的优选,曲裾袍的形式已被淘汰。东汉光武帝在起兵光复汉室时,就穿戴胡服,汉灵帝在宫中引进胡床胡帐,作胡乐、胡舞。东汉末年,西域服装的款式,也慢慢向汉族人民生活发生影响,人们追求一种更适应时代生活风貌的服饰文化。到南北朝,由于战争和迁徙,使胡汉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汉式服饰对于胡人贵族和胡人服饰对于汉族人民之间,都发生了更深刻的影响和交流。
</P><P>深衣裁剪法</P><P><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2150347.jpg"></P><P>涂料印花绢</P><P><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2145302.jpg"></P><P>汉代丝履</P><P><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2152738.jpg"></P>
 楼主| 发表于 2004-8-9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秦汉时期的首饰和佩饰</P><P>  (二)首饰和佩饰
  1.发饰
  (1)笄、簪、钗、华胜、擿(zhi音掷)
  古代妇女一向用笄固定发髻,簪是笄的发展,在头部盛加纹饰,可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湖南长沙左家塘曾出土秦代一件有七叉的骨簪。华胜是制成花草之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的装饰。汉时在华胜上贴金叶或贴上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明清时皇后所戴凤冠,仍使用贴翠工艺,这种工艺方法可与镶嵌宝石翡翠的工艺媲美。擿是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西京杂志》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唐人诗云:“婵娟人堕玉搔头。”也指这种簪子。《续汉书·舆服志》:“耳珰垂珠,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以华胜。”玳瑁产于我国黄海、东海、南海、热带、亚热带沿海,海龟属,其甲质板呈黄赭半透明状,可作首饰。古人贵妇发型以高大为美。《后汉书·马廖传》上太后疏里说:“闻长安语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当时妇女常于真发中掺接假发梳成高大的发髻,插入数枝笄簪将它固定,也有用假发做成假髻直接戴在头上,再以笄簪固定的,称为“副贰”,还有一种以假发和帛巾做成帽子般的假髻,白天往头上一戴,晚上可以取下来,称为蔮、蔮或帼。《释名·释首饰》谓“恢廓复髻上也,鲁人曰頍,齐人曰幌。”把〓戴在头上,两旁用镊横簪以固定之。这类假髻的形制可能有很多变化,但文献资料讲得不具体。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軚侯利苍夫人的发髻,作髻时于真发末端加接假发,梳成盘髻式样,上插三枝梳形笄,分别为长19.5厘米、宽2厘米,有11个梳齿的玳瑁笄,长24厘米、宽2.5厘米,有15个梳齿的角笄和用20枝竹签分三束。再在距顶端1.7厘米处用丝线缠扎而成的竹笄,笄头有朱绘花纹(这三枝梳形笄并非梳头的工具,但可以搔头,可能就是擿了)。前额及两鬓有长宽约1厘米、厚0.2厘米,涂朱或朱地涂黑、镶金或侧面贴金叶的木花饰品。就是当时用金属丝编联起来作额前装饰的华胜。另外还有一个用黑色蚕丝做成的假髻,盛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汉代妇女还有一种圆形加双耳的胜,江苏邗江汉墓曾出土,东汉画像西王母常戴饰此物。
  古代梳妆高大的假髻,必有支撑假髻的工具,在四川宝兴瓦西沟东汉墓人架头部出土一件长12.5厘米、宽10.4厘米呈独脚钗状的铁饰件,上端以两股细铁条横弯成弧形,外有细铁丝缠绕,可能就是一件假髻支撑器。另在湖南衡阳东汉墓发现了双股的银钗,长19厘米。
  (2)梳篦
  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人物纹样。在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制成,均作马蹄形,长均8.8厘米,宽均5.9厘米,梳20齿,篦47齿,细密均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西汉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个装饰纽。
  步摇冠与步摇簪
  《续汉书·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有翼的狮)、南山丰大特(牛)六兽,所谓副笄六珈者。爵兽皆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文中所说的山题,就是额上正面的装饰版。所谓副笄六珈的副,就是覆的意思,珈是加的意思,全文的解析就是覆在头上的假髻用笄固定之外,还要另加熊、虎、赤罴、天鹿、辟邪、牛等六种动物的饰片为饰。再与孔雀、黄金山题、九种华胜及用白珠穿成桂枝般的装饰和白珠做成的耳珰配套,绕以翡翠华云,金碧辉煌。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能够化静为动,扩大视觉空间,更加引人注目,其进一步的发展,就演变为后世的凤冠。《晋书·慕容廆传》记载,魏初燕,戴多冠步摇冠,鲜卑族也仿着使用。辽宁北票、朝阳等地发现过北朝花蔓状和花树状的冠顶金饰,走动时就能摇动。
  步摇簪是在簪顶挂珠玉垂饰的簪子,《释名》:“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又《后汉书·舆服志》集解:“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彩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在上古时期,首饰所用的珠,多为玉珠、骨珠。河南郑州铭功路商墓曾出土一千多颗蚌珠,到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大量开采蚌珠,《尚书·禹贡》就有“淮夷瑸珠”的记载。广西合浦县位于南海北部海湾,据汉杨孚《异物志》说:“合浦民善游,采珠,儿年十余岁,使教入水,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艺文类聚》八十四)《后汉书·孟尝君传》说到合浦的宰守多贪秽,残苛剥削珠民,珠民逐渐把珠蚌转移到相邻的南越边境去,合浦就不产珍珠了,变得十分贫困。孟尝君到合浦采取了许多便民措施,珠民们又慢慢地把珠蚌带回合浦养殖,合浦又重新富裕起来。这就是有名的“合浦珠还”的故事。《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有食客三千,上客都穿珠履,说明珍珠的使用已很普遍。由于珍珠出自海底,所以古人认为它能防御火灾。有些文献中说到有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珠、记事珠等等,则是一种神秘夸张的说法。
  2.耳饰
  (1)瑱
  《说文》:“瑱,以玉充耳者。”又说:“珥,瑱也。”《长沙发掘报告》记录西汉后期的玉瑱,白色、无光泽,蕈形,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细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的。色有深蓝、浅蓝、绿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身上无孔,无色透明像玻璃。
  (2)珰
  《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曰珰。”汉末建安时代的《孔雀东南飞》描写女主人鸡叫起身,“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明月珰从字义可知是圆形发光的饰物。贵州黔西东汉墓出土两件以银片制成的圆球状耳铃,下端开口,上端背上焊有直径1.2厘米的小圆环,称它为明月珰未尝不可。河南洛阳烧沟汉墓曾出土喇叭形玻璃耳珰,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日本原田淑人在《汉六朝の服饰》中收有耳珰照片,为凹腰圆筒形,下面带有小铃。
  (3)耳环(玦)
  我国穿耳戴环的风俗古已有之。秦汉时期汉族地区耳环出土不多。《南史·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诸国皆然。”考古发现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戴耳环。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16副玉耳环,每副玉片数不等,有多达20余片的。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在一座墓中发现石耳环14片,7片相叠为一组,14片正好是一副耳环。该地出土青铜装饰人物中,戴大耳环的形象也常发现。
  (4)耳坠
  辽宁西丰乐善乡西岔沟西汉匈奴墓出土不少耳坠,但每墓只出1件,通常以两根金丝拧成双股绳状,至尽端分开,一股拗曲成钩,以便挂在耳上,另一股则捶成为扁叶状,用以遮蔽耳孔。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西汉匈奴墓出土金玉耳坠,金珰上饰兽纹,玉饰镂雕变体龙虎纹,黄金与白玉交辉,极其精美。
  3.颈饰
  在广西合浦西汉墓曾出土玛瑙珠的项链。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西汉滇王王族墓及广西汉墓曾出土玛瑙〓珠,串起来也都是颈饰。石寨山13号西汉墓出土的玛瑙串饰由16件腰圆形〓管串成,其中有一颗〓管上有10道白色平行线,是用蚀花法加工而成,方法是用一种植物嫩叶与石碱捣成浆液,画于已磨光的〓管上加热处理而成。石寨山西汉滇王王族墓还出土由绿玉〓和绿玉珠串成的颈饰,以及由形状不规则的绿松石及孔雀石制成的串饰。云南江川李家山滇王王族墓有的用玉石串饰覆盖尸体,覆盖面长达一米多,宽60厘米至70厘米的。广东徐闻东汉墓出土的5串饰,由83颗大小长短不一的玉〓管串成。
  加工精美的金质项链在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由三种不同形状的193颗金珠串组,第一种50颗是由细小如苋菜籽的金粒分三圈粘聚而成,靠近中圈的金粒稍大。第二种23颗是用小金管联结而成的连管珠,第三种119颗是八方形的珠,此外还有一个花穗形金坠。与此同时还出土11个球形饰件,内有4件是以12个小金丝环相拉,在环与环之间又附着3粒小圆珠,有6件系在小金珠上再以金丝缀饰,并镶有圆珠,再有1件为镂空的多角形。
  湖南衡阳苗圃出土的椭圆形金珠,珠外用金丝组成精美的花纹,同时还出土水晶、琥珀、玛瑙的小珠和狮、兔、鸟等,当初很可能是串在一起的。
  1954年在合肥西郊乌龟墩出土一件高2.3厘米,最宽处1.5厘米的小金牌,中心以金丝盘出“宜子孙”三字,周边焊有小金粒联珠线纹,当为一件金坠饰。
  4.臂饰
  西汉时的手镯,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滇王王族墓出土的有玉环及金、银、铜镯,从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有铜嵌绿松石手镯。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的四个金手镯中,有一个用多根细金丝交织而成的绹绳形手镯,已近似现代“鳝鱼骨”式手镯。
  5.指环
  两汉时以金、银制作指环,在湖南长沙、零陵、广东广州、增城等地出土。湖南长沙杨家岭出土西汉银指环3只,圆圈表面作棱角突出,两边密饰斜线纹。长沙五里牌出土东汉前期金指环10只,内有4只嵌有绿松石。湖南省零陵出土3只东汉鎏金指环,即俗称之镀环。广东出土东汉指环,有的嵌有宝石。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汉墓还发现了金护指,保护指甲之用。
  6.带钩
  有关带钩的功用和形式,本书已在第三章中叙述。两汉时期,汉式带钩多为封建贵族所专用,材质珍贵,工艺更趋精巧。例如1954年在广州市出土的西汉玻璃料带钩,长7.8厘米,螳螂型,晶莹透明。1984年广州市南越王赵眜墓(西汉早期)出土玉龙虎带钩。长19.5厘米,宽4.1厘米,通体琢浮雕变体龙虎纹。同墓出土玉龙附金带钩,玉龙作∽∽形变体,龙尾嵌套金质带钩,通长14.4厘米,制作极为精美。1968年在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带钩,长短不一,最长者仅6厘米。
  在内蒙古等地出土的古代匈奴、东胡铜带扣,多作斗兽纹浮雕为饰,猛兽相噬,气氛极为紧张,具有很大的力度和动感。而艺术风格,粗犷质朴。
  7.佩玉
  汉代出土的佩玉,以观赏性佩玉为多,制作极其精美。如广州出土的西汉早期镂空龙纹玉环、龙凤纹玉套环、镂空玉佩、兽首衔璧玉饰。河北定县西汉晚期墓出土双凤玉系璧、玉龙形环。河北满城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镂雕双螭龙纹玉縠璧、鸡心空心玉佩。陕西兴平西汉茂陵出土玻璃璧。江苏铜山小龟山西汉中期墓出土龙形玉觿(xī音希)。江苏扬州西汉晚期妾莫书木椁墓出土的舞人玉佩等代表性文物。
</P><P>小银铃</P><P><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2154112.jpg"></P><P>汉刺绣香囊</P><P><img src="http://202.96.31.16/fzspxs/1202153715.jpg"></P>
发表于 2005-6-27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05-8-15 0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冠```有没有图片啊,很重要的!!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22: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29 16:10 , Processed in 0.0908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