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64|回复: 69

实话实说:唐幞头是胡化产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1 13: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话实说:唐幞头是胡化产物
  
朋友们都常见到这种唐代胡人俑,大家大概每每以为胡人头上是仿唐的巾饰,其实正相反,胡人头上的反是唐代幞头的由来源头,
幞头在隋唐才出现,以前秦汉是没有的,就是胡风颇盛的南北朝也没有,
唐代是和平而开放的,才有了中国服饰的重大变革,胡服元素被大量吸收,又形成符合中国口味的式样,成为标准唐服,
幞头正是三千年来一直盛行印度(今天仍是)中亚的一种巾饰.
  

唐时正式被吸收变更为中国式
我们不要习惯性地认定它是唐代短时间里忽然空中开花结果的产物

[ 本帖最后由 翅膀折了 于 2008-2-16 01:1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4: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是幞头最初样子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0-21 15: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0-21 15: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P>花匠哥哥的绘画很不错啊!!!看来中华文明还是吸收外来的东东的!!</P>
发表于 2005-10-21 17: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幞头源出国外,但是经过中国化的洗礼,戴着它更能显出我们中华衣冠的宏大气度呢
发表于 2005-10-21 17: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P>支持!</P><P>所以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其他兄弟民族,其中便是满族,要和他们建立文化交流,相互学习.你说,是吗?<b><FONT color=#990000>蜀中甲匠兄弟.</FONT></b></P>
发表于 2005-10-21 17: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10-21 17: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9pt 0pt 13.85pt; TEXT-ALIGN: left; tab-stops: 36.0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align=left>让汉作为一个文化的象征,让世界所有人去享有他,而不是一个有坚固围墙的纯民族概念....我希望满人穿着旗袍读论语,我们穿着汉服学骑射....满人汉人一起开心地喝酒唠嗑,互相赞美对方的服饰,互相学习.这才是我们汉网要奋斗的目标..才可告慰死去的亡灵..<p></p></P>
发表于 2005-10-21 17: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P>更正!</P><P>是"天汉"不是"汉网"</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P>甲匠,我向你抗议!!!</P>
<P>你让我好吃醋!</P>
<P>MM都拿我当你了!</P>
<P>快替我发条更正启示!</P>
发表于 2005-10-21 2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幞头的发展</P>
<P>秦汉时期的帻===汉、魏晋时期的幅巾===北朝周武帝时的折角巾(初期的幞头)===隋、初唐时期的"平头小样"式===巾子上方中央有明显分瓣的武则天时期流行的"武家诸王样"===高而前倾的玄宗开元初年间的"内样"式,又称"英王赔 样"式===玄宗开元19年(公元731年)的"官样"式===中晚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朝天"式巾子</P>
<P>中晚唐时期流行的胡帽是指太帽,浑脱毡帽,<FONT size=3>貂帽、席帽、</FONT>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1 23:06:5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21 23: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很久就有人戴那个了啊,搞不好是我们西传呢..呵呵....</P><P>我觉得楼上说得好!!!</P>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0-22 01: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10-22 12: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的正确与否我不知道,不过,汉家文化本来就吸收了很多外来因素,汉民族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民族,所以才能长盛啊</P>
发表于 2005-10-22 1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P><b>幞头会不会是从头巾发展而来的呢?</b></P>
发表于 2005-10-23 19: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P>是的,帻本是一种包头布,用以束发。</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2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P>帻是帻,幞头是幞头</P>
<P>帻只是一片裹髻小布,直到明代还原样,怎能因为都是布巾,就想当然联系到一齐呢?</P>
<P>古服名词是专用而具体的,楼上说变,清拿出图来来证明</P>
<P>外国资料能找来,如果帻与幞头有联系.那一定有太多古画古物证明,</P>
<P>楼上的清拿出哪怕一张图来,证明演化过程也好.</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3 23: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颠峰宋室</I>在2005-10-21 22:52:03的o(︶︿︶)o 唉:</B>

<P>中国幞头的发展</P>
<P>秦汉时期的帻===汉、魏晋时期的幅巾===北朝周武帝时的折角巾(初期的幞头)===隋、初唐时期的"平头小样"式===巾子上方中央有明显分瓣的武则天时期流行的"武家诸王样"===高而前倾的玄宗开元初年间的"内样"式,又称"英王赔 样"式===玄宗开元19年(公元731年)的"官样"式===中晚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朝天"式巾子</P>
<P>中晚唐时期流行的胡帽是指太帽,浑脱毡帽,<FONT size=3>貂帽、席帽、</FONT>等</P>
</DIV>
<P>楼上的读了不少书,但清首先弄清我的意思
<P>我说的是唐代幞头的由来,并不是讲唐代没有幞头
<P>君何必搬出"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来呢?
<P>我只说幞头的原型,是西域中亚三千年前早己成熟的巾饰,故能在隋唐大开放环境中"平地凸起"一般极短时间里得以普及.(南北朝至唐的胡风之盛君不会不知)
<P>若我的证据尚不足
<P>那么,君可拿出一张折角巾发展为幞头的证据来??
<P>这应该有漫长一段过程,证据该不会少吧
发表于 2005-10-25 00: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xylxy</I>在2005-10-21 17:43:27的o(︶︿︶)o 唉:</B>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0/20051021174253342.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10/20051021174253342.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DIV>
<P>这张图是阁下画的么?

<P>画的不错,不过觉得,还是哪里有些不自然啊。

<P>画中气氛,有些“故意”勉强,呵呵,其实你要表现满汉民族平等,自自然然的就好了,而且图中汉服儒雅憨厚,比起旁边搭配的旗装“兵服”,我觉得如果换做普通的贵族旗装,应该会比现在更好看些,更融洽些,现在的画面气氛,有些尴尬呀,呵呵……</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0:07:4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25 0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实说:唐幞头是胡化产物

<P>以上是我的个人感觉,不代表其他人。</P>
<P>声明,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这幅画看起来有些奇怪,汗……</P>
<P>天汉也是支持民族平等的。所以希望避免不友好的话题……</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0:25:19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10 12:57 , Processed in 0.3098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