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37|回复: 6

雍容富丽的隋唐五代服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0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辉煌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在当时已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盛唐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于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塑、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gl/image/6-1.jpg" align=right>
<P>  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中的佼佼者。衣料质地考究,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其形制虽然仍是汉隋遗风的延续,但是由于多受北方少数民族鲜卑人(现今锡伯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域涌进来的文化艺术的影响。尤其在盛唐时期,国力兴旺,与邻国朝鲜、越南、日本、波斯等国贸易、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互派使者,接受留学生(当时仅长安城百万居民中就有近千名外国商人和留学生),因此,服饰形成了独特的开放浪漫风格。到了贞元时期,由于外来冲击力的作用,对妇女服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变革和新样是不足为奇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晚年,宫廷中侈糜风气高涨,杨贵妃的骄奢无度更是骇人听闻。下面以历史名画“簪花仕女图”的服饰为例说明。</P>
<P>  这幅画的题材内容正是反映了在侈糜风气支配下,贞元年间宫廷中贵族妇女的嬉游生活,画中妇女充满闲情逸致,以挑逗小动物来消磨时光岁月。其妇女袒胸、裸臂、披纱、斜领、大袖、长裙的着装形象,就是最典型的开放服式。衣外披有紫色纱衫,衫上龟背纹隐约可见,内衣无袖"罗薄透凝脂"幽柔清沏。丝绸衬裙露于衫外,拖曳在地面上,可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宫廷长裙相媲美。所谓大衣袖,当时在贵族妇女中风行一时,袖宽达四尺有余,如今日本和服的振袖仍保留了这一特点。这种服式从北朝以来,甚至唐代开元、天宝时期,都不曾出现过,因此风格独特。白居易有诗"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眉点眉细<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gl/image/6-4.jpg" align=left>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势装",说明当时妇女衣妆的变化相当突出。</P>
<P>   由于通西域,外族服饰文化对唐宫产生的影响,还反映在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我国妇女历来深受旧礼教的思想束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捆住了女子的手脚,封建枷锁桎梏着女性的身心,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常以伎乐人、官伎、宫伎、营伎、家伎的底层身份,被富有者视为玩物和买卖的商品。当时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子为了挣脱封建桎梏,跳出宫墙,和男人并肩外出,到大自然中去观赏风景,或骑马游春,于是就出现了女扮男装的摩登场面。唐代经常能见到头戴幕冪,身着男装袍裤的俊女子与男人同行的画面,并一时形成风尚。不论是出行图还是打马球的场面,新式着装已经成为历史上的创举,这充分说明唐代女性在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虽然这仅仅是服饰上的一些突破,却反映了在封建伦理道德的重压下,我国妇女为争得点滴自由,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这种男装化女性服装,史料中留下了不少记载,懿德太子墓墓门石刻,至今还保留着两个戴乌纱幞头,上着小袖宽领衣,下着波斯条纹锦镶边长裤,足着软底漏空锦鞋的女扮男装形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鞢?带,皆胡服也”。实际上,着胡服腰系此带者,更多是在唐朝。这种带饰是胡装的典型之物。在《胡服考》中记载“唐中叶以后,不谓三环而谓之袴”。说明在此带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而为之。有"銙"饰(一种方形装饰)和"铊尾"饰(是皮带头部的装饰)。在《三国志·魏志》中也记载着,曹操"身自佩小鞶带囊(包),以盛手中细物",即是指鞢?带一类的实用腰带,据此,说明该带是出<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gl/image/6-2.jpg" align=right>自唐代之前。近年出土文物中,又发现过公元599年前的鞢?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一直延用至北宋年代。</P>
<P>  在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开元中女子衣胡服"。这种胡服在天空年间再度流行,后人从一些壁画和石刻中都能见到此形象的记载。张萱作"捣练图"、"虢图夫人游春图"中的窄袖胡服模样,西安南郊出土的韦石椁线刻妇女胡装模样,都是极好的见证。唐代从西域传来的胡歌舞;从中亚细亚塔什干一带传至我国的以跳跃形式表演的"胡腾舞";从中亚细亚撒马尔罕传来的民间舞;表演时急转如风的"胡旋舞",舞者均着绯袄锦袖,绿绫裈裆袴,赤皮靴。又有从中亚一带传来的着窄袖银带、头戴卷檐饰以玲珰小帽的"拓技舞";以及衣缀羽毛、身着白色闪光花纹裙裾的"霓裳羽衣舞",舞者着装也均可称为胡服。</P>
<P>  以上介绍,透过这种革新的现实,我们可以领悟到经济基础做为必备条件的重要性;并且另一个条件是勇于接受外来文化才会产生变革的行动。从历代服饰发展演变来分析,如果殷商时期做为飞跃的起点的话,赵武灵王军服改革就可以算是第一次服饰飞跃;那么唐代的服饰革新,将成为第二次服饰突破。从此,我国的传统衣妆,走向成熟并更加完美,为世界服饰文化增加崭新的篇章。</P>
<P>   唐代官服仍承袭隋以前的旧制。唐书《舆服志》记载,当时妇人衣着,皆从夫服色。庶人不得服绫、罗、?、五色线靴履。唐书《五行志》记"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说明开元以后胡服大流行的局面已经形成。当时官府对着装虽有各种规定,但士人并不完全遵守。这从一些诗词中也能反映出来,可见当时服制比较零乱。</P>
<P>  唐装常用的还有襦、袄、衫、裙等品类,已在本章第一节中作了介绍,在此不再重复。下<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gl/image/6-5.jpg" align=left>面对唐服中颇具特色的"半臂"和"披帛"加以说明。</P>
<P>  "半臂"是一种上衣,曾是唐时期男女通服的衣式,又叫"半袖",是有里子的夹外衣,对襟式样,功用在于挡风尘,是一种袖子齐肘,衣身很短,类似现今坎肩的服式,起源于隋代。《中华古今注》记载,"尚书上?,射马周上书云,士庶服章有所未通者,臣请中单上加半臂以为得礼"。意思是说当时的中单为内衣,外面加上半臂比较体面。《高丞事物记》说"实录又曰,隋大叶中,内官多服半臂除却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多半臂今背子也。"但旧唐书《舆服志》,《中华古今注》,明史《舆服志》却记载"背子有袖,固与半臂不同"半臂形制与南北朝时期的裲裆略同,身比裲裆长, 裲裆无袖而半臂有短袖。而"背子"则根据《事物纪原》所说"秦二世诏衫子上朝服加背子,其制袖短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P>
<P>  这种背子是宫廷中的礼服。此服因无形象证实,不能详述,但可以估计这二者有相似和共同之处,因此才会得出以上印象。</P>
<P>  "帔帛"是唐时女子肩臂上经常围披之物,与现今围巾相类似。只是较围巾面宽而且长而已。 六朝时称帔巾为“斜领”。旧唐书《舆服志》记"围巾护项,偏压垂之,曰“斜领”。一般采用轻薄的纱质原料,可在帛上以彩绘和手绣方法,点缀图案花纹,颇有柔美富丽之感。《中华古今注》云“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侍令披画帛,至今然矣”。有诗记载"娼家宝袜蚊龙帔"。意思是说妓女的帔子均绣有龙的图案。《霍小玉传》云"著旧石榴裙,紫裆,红绿帔子"。意思是说霍小玉所着之衣为命服?裆和石榴裙及绿色的帔子。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gl/image/6-6.jpg" align=right></P>
<P>  帔帛和帔子区别不大,仅以长短辨认,少女帔帛较长,妇人帔子较短。《事物纪原》云“唐制士庶女子在室搭帔帛,出后披帔子,以别出处之羲,今仕族亦有用者”。说明帔帛和帔子使用极其广泛,是唐代妇女十分喜爱的服饰之一。</P>
<P>  唐代妇女的佩挂装饰亦很讲究,有各式手镯和项圈。镂铸云纹的金质项圈是妇女们胸前的点缀,与珠玉璎珞的装饰作用相同。手钏流行很广,从宫廷到民间,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做为一种重要的配饰。用金、玉、铜、银做原料,制作出单环双套,多圈、镶嵌珍珠等多种形式。此外衣服上佩玉、佩镜也形成习俗。</P>
<P>  古代着装主要是带结。唐代规定"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比如一品官以下佩带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佩银带。而平民百姓只能佩铜、铁制的小刀等物件。</P>
<P>  新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金玉带銙十一;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金玉带銙十;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二者皆用银带銙九;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二者皆用石带銙八;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铜铁带銙七。</P>
<P>  唐代除宫吏的章服规定之外,另有佩鱼的规定,武则天掌政之后又有佩龟的变化。唐书《舆服志》又记"中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郡王嗣王亦佩金鱼袋。景龙中,令特进佩鱼,散宫佩鱼自此始也"。文中所说的鱼袋、龟袋是指鱼符、龟符(形)的袋子,意在长命百岁,吉<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gl/image/6-3.jpg" align=left>祥之符。</P>
<P>  唐代男子还有身佩香囊和小银熏珠的习俗。香囊由男人佩戴,从战场遗物中可得出见证。而熏球则是一种熏香用的小熏炉,雕镂球面,球中小碗内盛有点燃的香料,有链相连,贵族佩戴在身,为闻其香气。</P>
<P>  总之,唐装是一种十分值得研究的服式。后代继承发扬已呈必然,甚至影响了友邻国家。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之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依据,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我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所瞩目的宝贵财富。</P>
发表于 2005-5-7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9]
发表于 2005-6-1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up!!好文!!
发表于 2005-6-8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求救,古代后宫服饰谁能告诉我</P>
发表于 2005-7-27 23: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斑竹好强!收藏了
发表于 2005-12-28 19: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05-12-28 20: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辛苦了~~~~~~~</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29 03:40 , Processed in 0.0748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