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6|回复: 17

汉服网友联名:过一个“诗书礼义乐春秋”的传统端午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9 22: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 >端午、屈原、爱国、社会主义荣辱观</B><B ><p></p></B></P>
<P  align=center>——关于深圳市“全民端午节”大型文化宣传活动的建议书<p></p></P>
<P  align=center><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本建议书将从活动背景、活动意义、活动策划三个方面阐述“全民端午节”的可行性。<p></p></P>
<P  align=center><B >一、活动举办背景</B><B ><p></p></B></P>
<P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活动。显而易见,弘扬社会一切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造文明、美丽、和谐、平安的城市不仅要有相应的条例,公众的积极参以及市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更为重要。荣与辱的选择,不仅表现在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等重大问题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我做起、必须从现在做起、必须从点滴做起。<p></p></P>
<P >目前,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B >端午节</B>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它作为一个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传统节日,在当今国民的心目中是有相当份量的,是受欢迎的。长期以来,生活在深圳的人们面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是持相当的企盼态度的。适逢近年来日韩文化的不断进入中国,和近日民间汉服文化运动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着眼于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因子,渴望拥有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生活(如服饰、礼仪、精神风貌以及爱国情操)。<p></p></P>
<P >端午之名,端,正也,始也。五月五日,故称重五。如将一年比一天,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故端五又名端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的丰富,起源的纷纭。<p></p></P>
<P >除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8</FONT>个民族庆祝这个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二零零五年末韩国将其“江陵端午祭”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的传来,使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国人感到非常遗憾。<p></p></P>
<P >端午节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长久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日渐流失,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民族节日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原本文化内涵深厚、节日民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只留下了一颗粽子。我们的端午,究竟还能不能留住?这是摆在亿万炎黄子孙面前的严肃的民俗文化传承问题。<p></p></P>
<P >既而暂且抛开文化传承问题,我们还可以谈谈端午节之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源始,是广为人知的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事。楚怀王三十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西元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99</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后扣其为质,使之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不愿屈服的屈原再次被逐,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西元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78</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秦将白起破郢都,屈原悲愤难当,遂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馆长刘石林认为,屈原选择这一天投江,其一是因为端午是古代水乡的祭龙节日,是楚人最看重的一个吉日。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摄提贞于盂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他为自己生于寅年寅月寅日的吉日而自豪,最终也选择—个吉日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恸万分,纷纷涌到江边去吊唁。渔夫们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人们将饭团、鸡蛋等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而不去啮咬屈大夫的身体。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而划船江面则发展成为龙舟竞渡。<p></p></P>
<P >屈原投江,是爱国主义的终极体现。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继承和学习的。身为共和国公民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文化现场,很有必要就端午节的“爱国主义”题材进行一次普及性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p></p></P>
<P  align=center><B >二、活动意义</B><B ><p></p></B></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秉着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掘爱国主义精神,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出发点,值端午节到来之际,由我并代表我们广大的学子向深圳市的各级领导、老师、长辈、同学以及众多兄弟姐妹们发起热情的倡议,希望能举办成这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文化宣传活动!<p></p></P>
<P >以下我将从活动性质、活动策划、活动大纲三个方面阐述本次文化宣传活动的策划。<p></p></P>
<P  align=center><B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B></P>
<P  align=center><B >三、活动策划大纲</B><B ><p></p></B></P>
<P >(一)活动性质:<p></p></P>
<P >本次活动是一次深层次、大广度、高文化素养的文化宣传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希求在一定层面上提升市民的传统文化修养,使其从根本上意识到爱国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而深化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p></p></P>
<P >(二)活动策划:<p></p></P>
<P >本策划由策划人积极发起,恳请深圳市相关部门给予察纳。<p></p></P>
<P >本策划将从<B >诗、书、礼、义、乐、春秋</B>六个方面阐述活动的过程。具体如下:<p></p></P>
<P ><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     </FONT></B><B >诗——“端午吟诗知荣辱”</B><B ><p></p></B></P>
<P ><FONT size=3>活动旨意 中国上古自有诗。诗是古老的华夏文明留给当代中国的一道特殊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中国诗创造了众多的体裁,诗经体、骚体、汉魏古诗、乐府、格律诗、杂体诗,词、曲、白话自由诗、流行歌词,还有历代各民族的民歌。这些不同的体裁,为当代和今后的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宽广的选择余地,每一种诗体,都有延续的权利。创制于四千年之前的四言诗,而今仍然有人创作,遑论其余。对于古代各种诗体,都应继承,因为它们是经过历史检验、选择出来的优美的艺术形式。传承至今,象征着中国诗词的最高成就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学书籍。<p></p></FONT></P>
<P ><FONT size=3>诗的存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挺进,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将给中国人带来更加美好更加高尚的精神食粮。为此,本次活动将以“端午吟诗知荣辱”为主题,秉着“全民端午节”的美好愿望,以不知诗为耻,以创作诗、品读诗为荣,让市民参与到作诗品诗的乐趣当中。<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细节 在各大报纸中发起征诗启事、电视台或广播电台播出市民的优秀诗文、制作特别节目向市民展开古典诗歌知识的深度普及教育<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时间 2006年5月15日到31日<p></p></FONT></P>
<P >l        <B >书——“端午读书知荣辱”</B><B ><p></p></B></P>
<P ><FONT size=3>活动旨意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没有书,人类生活将不可想象。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我们应当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为我们创造了最丰富、最有益的精神食粮,我们不能视之为糟粕,好的书籍我们应该奋发汲取。书可以教化国民,可以修身,可以齐家,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时也是一件健康、积极向上的事。在端午来临之际,举办一次大型的全民读书会很有必要。本次读书会以“端午读书知荣辱”为主题,由相关部门评出相关的古典书籍,在各大书城展示。配合“端午吟诗知荣辱”的宣传,这次读书会将会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细节 在各大报纸中发起读书会启事、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发起市民评选最佳“古典中文书籍”的投票、制作特别节目向市民展开古典书籍知识的深度普及教育<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时间 2006年5月15日到31日<p></p></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
<P >l        <B >礼——“端午仪礼知荣辱”</B><B ><p></p></B></P>
<P ><FONT size=3>活动旨意 中国向称“礼仪之邦”,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产生交际,人与人的健康交际免不了要讲究仪礼。长久以来,由于人们的疏忽,各种无论裨益自成体统的交际礼仪已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只剩下简单的点头,问候,连最常见的握手都是引进来的西方习俗。每当我们看到日韩国人行礼之时的庄严注重,则深深感叹自古便称“礼仪之邦”的华夏民族,现在都没有完整的礼式体系,这多少令人遗憾。<p></p></FONT></P>
<P ><FONT size=3>礼是民之体貌,甚至是国之邦本。有礼仪的民族是一个知荣辱的民族,有礼仪的国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p></p></FONT></P>
<P ><FONT size=3>值此佳节,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中国传统礼仪正是众望所归,影响纵深的。由电视特别节目引导,整理汉民族传统的行施礼仪的方式,讲解其发展过程以及历史意义,进而倡导市民使用。<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细节 制作电视特别节目,讲解儒家圣人孔子对于“礼”的阐述。并令各级单位进一步发起落实全民讲礼貌,施礼仪的“端午仪礼知荣辱”的普及教育。<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时间 2006年5月15日到31日<p></p></FONT></P>
<P ><B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B></P>
<P >l        <B >义——“端午爱国知荣辱”</B><B ><p></p></B></P>
<P ><FONT size=3>活动旨意 这里的义是指民族大义。华夏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他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这里的民族大义指的是华夏民族大义。讲民族大义,就是讲爱国。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爱国英雄,汉武帝时的霍去病、两晋时的谢安、南宋时的岳飞、明朝的戚继光、抗日战争时的张学良。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通过它能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细节 制作大型海报宣传各朝代的爱国英雄以及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时间 2006年5月15日到31日<p></p></FONT></P>
<P >l        <B >乐——“端午娱乐知荣辱”</B><B ><p></p></B></P>
<P ><FONT size=3>活动旨意 传统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音律乐理的发掘的国家。早在夏商周就有了规模宏大,声律优美的编钟。明朝人把乐理韵律写成《律吕正义》,比今人推崇的欧洲音乐早了200多年。孔子听周时的“大韶乐”闻之三个月不知肉味,这说明音乐给人带来的力量是无比美妙的。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懂得欣赏音乐的民族才有了文明的重要象征。懂音乐是光荣的,不听音乐是可耻的。同理,传统文化留给我们如此多的遗产,包括了娱乐也成了当今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懂娱乐生活是可耻的,热爱娱乐生活是光荣的。<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细节 时下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正在热烈地迎取汉服和汉乐的回归,这是对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知现象,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社会主义文化荣辱观的表现。深圳也有诸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为此我们也有很成熟的条件在深圳举行一场传统文化回归娱乐会。<p></p></FONT></P>
<P ><FONT size=3>首先,举办汉服服装展,承以上活动,可在服装展的过程中演示民族传统礼乐。<p></p></FONT></P>
<P ><FONT size=3>其次,举行全民包粽子运动,凡参加汉服服装展的观众,都有机会在固定坐们上参加“包粽子”实践活动,当然这个活动为避免浪费,是接受监督的。详细实行方案请参考《“全民包粽子”可行性方案》。<p></p></FONT></P>
<P ><FONT size=3>再次,展开大型蹴鞠(又名马球,古代足球)。参赛人选足球运动员,着汉装上场,场规按古代制,这样既提高了可看性,又让活动充满了古典的韵味!<p></p></FONT></P>
<P ><FONT size=3>再次,展开传统娱乐节目,引导观众参加,如投射、投壶、荡秋千(参赛者是情侣,女生着轻便的汉服上阵,男生在下面扶护)<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时间 2006年5月15日到31日<p></p></FONT></P>
<P >l        <B >春秋——“端午祭典知荣辱”</B><B ><p></p></B></P>
<P ><FONT size=3>活动旨意 春秋是一个历史的代名词。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知荣辱。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似乎不敢兴趣,其实中国古代史是一部非常精妙的史书,这部史书不单是《二十五史》可以涵盖的,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足以让我们从中获得人生的至高学识。<p></p></FONT></P>
<P ><FONT size=3>近日,由于文化传统的复兴热,人们普遍对历史表示关注。尤其是各高校的学子,深感汉服复兴的必要,不约而同地前往历史古迹如孔圣人像前祭悼,以期得到文化界的广大同胞支持。日前,武汉市市长已采纳了一个关于“汉服成年礼”的建议,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广大的好评。<p></p></FONT></P>
<P ><FONT size=3>值端午佳节之际,举行一次“端午祭典知荣辱——屈原与爱国教育”的汉服运动,意义也非常深远。<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细节 号召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与,统一穿着汉服(中国传统服饰,非唐装,详细请参与《“端午祭屈原”可行性方案》)。届时可加入奏汉乐,咏祭文、投粽子等活动流程。<p></p></FONT></P>
<P ><FONT size=3>活动时间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日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1</FONT>日<p></p></FONT></P>
<P >(三)活动大纲<p></p></P>
<P >至此,本次文化宣传活动策划已经完成,通过该策划,可以更好地为倡导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度过端午佳节的同时,又能娱教于乐。<p></p></P>
<P >本次活动预期时长15天。活动场所除<B >“端午娱乐知荣辱”</B>以外,主要集中于室内,交由电视台和市属广播电台安排。<p></p></P>
<P ><B >“端午娱乐知荣辱”</B>大型娱乐会可选址于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这里可以观赏蹴鞠,可以实践“包粽子”,可以观赏汉服装展,可以欣赏传统文化图片展。<p></p></P>
<P ><B >本次活动预计:</B><B ><p></p></B></P>
<P ><B >诗:征文,品评诗——</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xxxx</FONT></B><B >元,主要用于购置奖品</B><B ><p></p></B></P>
<P ><B >书:书展——由各书城承办</B><B ><p></p></B></P>
<P ><B >礼:电视节目——由市属电视台承办</B><B ><p></p></B></P>
<P ><B >义:电视节目——由市属电视台承办</B><B ><p></p></B></P>
<P ><B >春秋:“祭屈原”——</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xxxx</FONT></B><B >元,主要购制汉服、活动流程经费</B><B ><p></p></B></P>
<P ><B >乐:大型文艺汇演(包括服装展、礼乐展、文艺展)、蹴鞠、图片展、“包粽子”——</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xxxx</FONT></B><B >元,主要用于设计汉服装及图片,海报</B><B ><p></p></B></P>
<P ><B >总预计支出:</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B><B >万元以内(具体财务支出以实际支出为衡,本数字只供参考)</B><B ><p></p></B></P>
<P ><B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B></P>
<P >附文案:<p></p></P>
<P ><FONT size=3>《“端午祭屈原”可行性方案》<p></p></FONT></P>
<P ><FONT size=3>《“全民包粽子”可行性方案》<p></p></FONT></P>
<P  align=right><FONT size=3>建议书发起人:深圳大学端阳社</FONT></P>
<P  align=right><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FONT>日星期二</FONT></P>
发表于 2006-5-10 09: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P>支持!</P><P>期待中~~~~~</P><P>最好是由&lt;第一现场&gt;这个栏目来报道这个活动就好了,那个节目的收视率还是相当高的,我们公司以前也在那报过料,当天就给播出来了,看的人好多.</P>
发表于 2006-5-10 1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封建议书提交上去了没?</P><P>反应如何?</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2: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没有多少人支持。
发表于 2006-5-10 13: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愿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要流于空泛的口号,而是多做些实质性的有益事情。
发表于 2006-5-10 13: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及,这份建议书写得非常好,向作者表示敬意!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3: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P>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即使来不及在端午节里实现这个计划,也可有望在以后实现。</P><P>PS:我已经发给深圳新闻媒体,可惜尚未有他们的响应。很遗憾!</P>
发表于 2006-5-10 18: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贴要顶一个。</P><P>如果政府或者媒体没反应,自己也可以做一些小规模的活动,动起来。让自己来影响社会:)   呵呵建议一下。</P>
发表于 2006-5-10 22: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P>提议不错,不过我感觉这类指望政府的事情一般来说可行性不大,现在人心不古了。在深圳这个漂浮不定的城市里,能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体会传统文化之美呢!</P><P>要想复兴我中华衣冠,还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去做。</P>[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23: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且寄青云与炎日,轻风岂知是同仁?</FONT></P><P><FONT size=5></FONT> </P><P>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汉服运动!</P>
发表于 2006-5-10 2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你的QQ是多少?我加你,我的QQ:25468088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23: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6-5-11 17: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P>你可以把这个建议书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吗?</P>
发表于 2006-5-11 17: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去找个有钱的公司拉赞助,现在汉服的活动还是比较被关注的,你也可以顺便帮他打广告
发表于 2006-5-11 22: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P>支持!</P><P>很好的计划呢,细节还可以再详细些</P><P>今天已经11号了,要做这么大规模的活动似乎时间上很吃紧,或许精减一些操作起来会比较顺利.</P>
发表于 2006-5-14 04: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吧 抓紧时间啊
发表于 2006-5-14 08: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支持不能没有我一个
发表于 2006-5-14 22: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热心人士!自己这边的也要加倍努力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17 10:33 , Processed in 0.1480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