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87|回复: 1

请先继承再谈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 12: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阻碍民族文化复兴不但有一些极度崇洋的,还有一种就是极端的改良派。
     有人可能会说没有创新就不能进步,中华民族是善于创造的,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只是我要强调的是发展的前提是继承。而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这个,现代人仗着自己是现代人就去藐视我们祖先我们的文明,其实有时我们连古人的玩具都复制不出来。记得在小学老师将论语的时候也经常听到有同学骄傲的说:我要是回到古代肯定会比孔子更出名的。可能你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我们完全可以找个“童言无忌”或是“不知者无罪”的借口加以原谅。但是当我听到某高校的大学生也说出这样的话时,我实在不好找个什么借口原谅他了。古圣先贤在某些人的眼里是封建、保守、古板的代表,但他们又是否知道自己的精神世界有多少是来自于他们。

      或许这样还不够直观的话,请允许我再举一例,由于我个人喜欢篆刻的原因,班里有些同学就跟我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刻了4方5方就急于创新,那势头我拦都栏不住。一连创新了几个,结果都不敢继续下去了。我一直能他们强调的就是先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手法娴熟了,感觉就来了,再自然的升华一下,就是风格了。而你们现在只是再刻意的强做风格,如果你们把今天的作品保留下来,过上几年再看就知道了。

      为什么古人做的作品比今天的更精湛,能耐人寻味,就像一杯清茶一块古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把玩。而现代人的作品多是一杯浓香袭人的奶茶,一个绣花枕头。品完之后总觉得嘴里有点干涩,就要去淑口。华美的画皮之下多是糟糠。这是为什么,古人比我们更沉得住,更刻苦的练习,更精于致业,一件作品中往往倾注了他们的灵魂,渗透着他们的思想。所以他们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能够使千百年后的我们产生心灵的共鸣。而现代人更注重的是一件作品的经济价值,一味去迎合别人的胃口,做表面文章,缺乏深入的思考。所以这样的作品媚俗苍白得就像脱衣舞。  

       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文明有时是我们根本想象不出来的。你看仅凭在考古过程的诞生出的奇迹绝对我亚于我们今天。你看我们还有什么资本藐视祖先的智慧,妄自尊大。在你们做汉服的时候这类人不算少,一直高奉“改良是唯一的出路”,试问说这句话的人对汉服了又解多少?的确这种跌跌撞撞的改良不否认可能在无意间产生奇迹,但是失败的风险更大些,更严重些。旗袍、伪唐装不正是那些自称精通中华文明的教授级人物创造出来的怪物吗?做事还是要塌实一点方为上策,古人的服饰也有改良,但他们的改良哪个不是在精通一物的前提下进行,决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我们还不觉醒,那我们很有可能重蹈当年由一群脑残份子挑起的革命的覆辙了。一定记得复兴复兴,先"复"后"兴".

       另外说几句,你们搞汉服为什么要如此看重奥运,难道我们复兴神圣的衣冠就是为了给洋人办好一次运动会?其实不管汉服在不在开幕式上亮相,都不会有太大的作用。首先奥运的重头戏是体育竞技,国内不会把重点放在开幕式的服装上,外国人更会认为这只是一种戏服,舞台服饰而已。很快就会忘记,很难知晓是汉族的民族服装。我看,还不如多一点人在场内场外穿汉服效果好,给人的印象深。刚才有人提出“世界上都没有哪一个国家有成功恢复已经消失的古代服饰的先例”,这很好啊,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先例,有何不可?
http://hi.baidu.com/huzongwu/blo ... 74b116632798fa.html
发表于 2008-5-2 21: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雕刻多了,當然會有進步,只不過,必須尊重一個前提:有一定的方向。同時,加上耐心。古典古典,就算是一個人創造的,也是用畢生的經歷,感悟鑿出來的。
  我在廣西大學遊學,不少人學書法,沒有幾個能堅持天天練習的,有的能堅持,卻又朝秦暮楚,見賢思齊,結果,只剩下“基本功”,寫出的字儘管獲獎,別人不用他的字作招牌~~
   我學的也有些襍,不過基本上以二王書法爲主。在故人面前,別以爲能一笑而過,笑中,可有著說不盡的滄桑。
簡單卻又不簡單,這就是中國的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5-5-8 06:25 , Processed in 0.0338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