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37|回复: 3

否极泰来,重开气象——汉服兴起历程及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 22: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语见《易•系辞》)

       在华夏童年时代,先民就以衣冠匡正自己,“垂衣裳”而教化世人,衣冠整而礼仪齐,从蛮洪荒原一步步走入郁郁人文的世界;“取诸乾坤”,先民对天地的理解行之于衣冠,人为天地所化育,衣冠亦取法于天地,这是华夏衣冠数千年的演变要义。

    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语见《尚书正义》)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语见《左传正义》)


        对华夏的解释或有不同,然而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与华夏民族的特性密不可分,它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基本特点,使中国古来有“衣冠之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周秦汉魏到隋唐宋明,汉服款式虽蔚为大观,基本结构却万变不离其宗,衣冠服制的一脉相承正是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的明证。


烈焰点燃前的星火


        当异族征服的血迹湮没了往昔诗礼风流的世界,奴化装束代表的卑弱心态也尘封了我们民族勇于开拓的血气。对今人来说,剃发易服之前雍容华贵的大国气度、潇洒俊逸的士人气质已恍如隔世,人们不假思索将衣冠径呼为古装,在生活中出现更被质疑为日韩服饰,这种隔阂的背后是巨大的文化断层。

        明清鼎革,尚有遗民为故国衣冠操劳奔波。黄宗羲、王夫之等不忍以异族面目示后人,画像中以幅巾遮挡剃发形象,朱舜水远渡东洋至死不易汉家衣裳。黄宗羲著《深衣考》以期后人之用,埋下了恢复华夏衣冠的最早火种,成为今天的宝贵资料。之后清末革命党人多次呼吁复我冠裳,提倡传统服饰复兴,章炳麟更以遗风尚存的和服为汉服,身体力行,并号召国人模仿,四十年代竟出现了汉式学位服的实践。虽然清室逊位为汉服复兴扫清了政治障碍,终因当时内忧外患不断而搁浅。ZG执政后,毛氏提出以中山装为汉族男子服饰,并另设计了汲取襦裙元素的汉族女子服饰,前者因无华夏之风难以获取国人认同,后者因江青曾使用而被摒弃。改革开放后,亦屡有人提议传统汉服,但在欧风美雨的西化大潮中难以激起波澜。

        前述历史人物的呼吁只局限于个人行为,未能成为社会现象,故不列入汉服复兴史,不过也体现了以何种服饰代表自己的焦虑感,可以视为汉服复兴的前奏期。


从历史深处跌撞走来


        不论有多少观点争执,不论对汉服兴起的社会背景做多深的探索与解读,都不可否认2001年APEC会议“唐装”热对汉服意识复苏的反向刺激作用。以满服马褂的改良版为代表中国的“唐装”,迅速激发了关于何种服饰代表中国的争论,再加上当时充满银屏的美化满清辫子戏,共同成为了催化汉服再生的烈剂。猛然间,被多少仁人志士呼吁了数百年的汉服复活了,开始在指责与鄙薄中跌跌撞撞的走出历史。

        从2002年到2003年,随着大汉民族论坛和汉网的建立,网络上最早出现了专门讨论汉服的板块,汉服由社会呼吁转入网络酝酿,并随着王乐天着汉服上街的义举揭开了这场社会文化复兴运动的序幕。这一阶段汉民族主义脱离了单纯的悲情宣泄,渐渐构筑起理论体系,并使汉服打上了的民族主义烙印,因此汉服运动早期主要认为它是民族身份的表达符号。汉服运动为汉民族主义宗旨统摄,被视为兴汉的重要方式,这种认识促进了历史观扭曲背景下的民族意识觉醒,却又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因此受到部分温和者的抨击。重视文化内涵的温和者慢慢增加,他们反对民族主义诉求,并逐渐形成新的流派——文化论者。此派意图从醇正的传统精神出发开出汉服复兴的新路,却又走入另一个极端,即重视汉服的文化内涵但倾向于否定其民族性,之后的一个时期与民族主义者形成并峙而立的两派。文化论者的重要贡献是厘定传统节日风俗、传统礼仪流变,衣冠与礼仪之关系逐渐明晰,汉服复兴由此礼制化,成为重塑华夏礼俗的实践方式。笔者留意到汉服群体还出现了着重强调汉服之美的旁支,他们对民族性的重视不如民族主义者,对文化内涵的重视不如文化论者,活动也以展示美感为主,理论上强调以耳濡目染的认知建立对传统精神的认同。

        民族、礼俗与审美三特征本是汉服内在的属性,因受制于客观环境,人们看到不同侧面,故而形成了更重视某一特点的流派。他们执其一端论其所长使汉服复兴出现不同的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可避免的遇到瓶颈,几年来的汉服复兴实践已表明单纯的路线渐次遭遇寒潮。

        重民族者,知华夷之防,而失其气象,故其末流落入右翼;隆礼俗者,知衣冠践行之途,而失其魂魄,故其末流蒙于表象;求美感者,知衣冠华美,而失其内质,故其末流近乎作秀。

        但同时也要看到,正因不同流派竞相绽放才使汉服某一特征得到更好的发挥,深化了其内涵,扩展了汉服文化的内在张力,在争执中完善着自己。如果说支流繁盛是汉服复兴前一阶段的表征,那么汇集支流以成主干则是下一阶段的任务。


礼之三本与汉服三义


        汉服是礼学的分支,这是它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本文开篇已略有说明。礼有何特征呢,我们来看礼制大师荀子的论述: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语见《荀子•礼论》)

        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化生文明的根本,祖先是民族延续的根本,君政先师是社会治理的根本。没有天地,文明如何化生?没有祖先,民族从哪里产生?没有君政先师之道,怎么能使社会井然有序?这三样即使部分地缺失了,也不会有安宁的人民。所以礼,上事奉天,下事奉地,尊重祖先而推崇君师之道。这是礼的三个根本。

        礼之三本分别从敬天(生之本)、法祖(类之本)与治世(治之本)三个方面阐明礼学价值,上达乎天道,中究乎天人之际,下及乎人道,涵盖了礼学的体与用。

        既然汉服是礼学的分支,那么礼之三本在汉服部分也必有相应的体现。

        天地者,生之本也,汉服之美化自于天地。人乃天地化育而出,人类文明也化自于天地,人的审美感受来自于对天地的理解。譬如深衣,圆袖以应规,交领以应矩,阔袖交领取法于先民天圆地方的观念。再如玄端,玄为日出时黑中透红之色,纁为日落时黄中并赤之色,玄为天纁为地,表示天道劲健,地行重德,玄衣纁裳大礼服的庄重乃是天地的恢宏。又如汉服的花纹也往往是某种自然物的抽象形态,也寓意取之于天地间。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行之于汉服,其结构、色彩、花纹均取法自然,凝聚成汉服的美感。

        先祖者,类之本也,汉服之民族性乃文化基因的传承。一个民族的延续既有种族的繁衍,也有文化的传承,汉服便是在文化上传承我们民族的“类之本”。冠笄礼、婚礼等既包含礼乐教化,也延续了“古之服”,将社会的文化传承与个体的生命历程结合在一起。服饰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不同的传统服饰框定了不同的民族共同体。这也是为何重视民族性的汉服者更加尊崇先祖的原因,他们在活动中经常会有祭祀黄帝的环节。

        君师者,治之本也,汉服之礼仪节俗可整饬社会秩序。正因汉服有礼制的含义,故而与之配套的礼仪规范有和睦人际关系调整社会秩序的作用。衣冠礼仪之关系,同道大多明晓此义,不再赘述。

        无天地,汉服之美无从化生;无先祖,汉服代表之民族无从延续;无君师(指代礼制),汉服整饬人际关系无从实践。此三者即便缺一,也让恢复汉服难以前行。故而,我们将汉服自身内在的审美、民族、礼俗三特征称为
汉服三义


从汉服三义看复兴实践


        汉服三义是汉服内在本有的义理,既能指导如何认识汉服(知),也能指导汉服复兴的实践(行),秉持汉服三义就是秉持知行合一的精神。之前由于人们理解汉服不全面,各执一端的偏颇认识导致活动实践的内涵苍白,如今在汉服三义基础上,我们可以重新规划活动思路,并探索汉服的时代新变。

        汉服复兴实践要兼顾三者,审美、民族、礼俗缺一不可。

        古人极为重视服章的华美,色调搭配合乎美感,款式选择合乎身份,肤色服色要相得益彰,着装整洁而有序,穿礼服前甚至还要沐浴。反观今人,衣冠不整胡乱搭配比比皆是,还有的不讲究个人卫生,严重影响了汉服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笔者以为需要在汉服设计制作、礼服常服使用场合、个人形象与气质等多个方面提高,礼服应端庄而不浮艳,常服应素雅而不鄙俗,若重要场合一身常服则无以示隆重,贩夫走卒一袭宽袍广袖也有辱斯文。

        汉服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其超越民族界限的价值,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其民族性。曾有文化论者只看到文化一面,抛出否定汉服民族性的极端论调——华服论。若汉服只是汉文化服而非汉民族服,则“类之本”无法框定,汉服也失去了它附着的民族实体。民族性并非让我们狭隘的排斥其他民族,而是要重塑民族自尊与自信,借汉服摆脱如今颓废、自卑、猥琐的民族心理,重塑大国气度的民族精神。因此,我们应有端正的历史观,篡改历史美化屠杀是亵渎历史文化尊严,缺乏自尊的包容更会沦为自虐的逆向种族主义,这都是荒谬的论调,是猥琐、卑弱心态的体现,这种精神状态的汉民族不可能承担起大国振兴的使命。恢复华夏史观的浩然正气,坚持扬善惩恶的历史褒贬笔法,才能端正历史认识。

        礼仪节俗是汉服复兴最为重要的实践途径,是汉服复兴中除思想阐发、服制研究之外的另一理论大类。其他论者对此多有探索,故不赘述。

        汉服三义分别代表了汉服取法天地、民族传承、礼俗实践几个侧面,汉服者当因汉服之美而自尊,因其民族性而自重,因其礼仪而自修,自尊、自重、自修,正人先正己,正己为正人。

        汉服三义同时也是促生现代汉服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

        华夏衣冠万变不离其宗,然不同时代亦各有风貌,应如何探求现代汉服体系呢?审美之义要求现代汉服的美感要取法于天地,背离自然美甚至征服自然式的西化审美范式都不适合汉服设计,这就是有些花纹、色彩的布料不能制作汉服的原因。民族之义要求现代汉服如何变化都不能违背它的“类之本”,礼服要谨慎是为保证其庄重,常服设计空间较大但不能流为异类,把汉服当成驰骋自己想象的园地而创作出杂糅百家的狂怪之服,延续部分汉元素并硬生生塞入其他元素创作出的异化之服,都是对汉服文化的践踏。礼俗之义要求现代汉服设计应该考虑当今生活节奏,礼服为隆重之服另当别论,常服如何选取、如何变迁甚为重要,再者配合汉服的礼要适应时代,礼以时为大,如何在古礼基础上损益仍须长期探索,譬如冠礼,加冠之义古今不变,然加冠之礼不同朝代也有变化。

        汉服新变要坚持如上要义并非食古不化的保守,因为任何创新都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只知追求创新的人必定是没有文化内涵的人。礼服之兴,应达到人们遇隆重场合即想到应穿礼服,常服之兴,应达到融合于生活环境,百姓用之而不知的自然境地,当然这也离不开观念的转变。礼之道,乃损益之道,怎样“称情而立文”确定新礼,应以“因以饰群”即和睦人际关系为准。


【后记】:汉服复兴的精神要义方面笔者已在
《化民成俗,修身达命——汉服运动的广度与深度》《注重价值关怀,提升汉服群体思想内涵》两文中表达,大致是修己以正人(明明德)、化民以成俗(新民)和修身以达命(止于至善)几方面,并提出士人之道,与本文共同构成汉服复兴思想论述,建议读者结合阅读。否极泰来,重开气象,汉服运动与其他传统领域的复兴殊途同归,共同构筑新的华夏世界,这昭示着下一个时代:华夏复兴,从衣冠先行到衣冠并行。


齐鲁风,撰于戊子年十二月初一夜
发表于 2009-1-1 22: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人事单神,华人敬祖宗;西人讲民族,华人讲王化;西人曾经鼓吹搞一族一国,而今旧理论捉襟见肘,改而崇尚“文化大沙拉”,华人放弃王道去学西方唾遗,而今多此一举麻烦依旧,国内文化已变成“文化酱缸”,想逆泥沙而行,却发现自己设下的羁绊重重。

只有一方面跳出西方式的民族主义逻辑与单一民族国家逻辑,另一方面正视现实世界潮流,摒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授人以矛的过时观点,才可能让华夏文化重新帮助中国在现代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最终超越群强。

感谢齐鲁兄和我们分享了这篇深入的思考。
发表于 2009-1-2 07: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日后汉服的发展,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基础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3: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请问湖塘桥君考虑的主要是哪方面?理论依据呢,还是实践方式呢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13 05:45 , Processed in 0.1180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