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几百年来,我们想祭奠我们的航海先辈,竟很难找到一片帆布或者船板。我们只能在外国博物馆里借阅一眼流落他乡的海图复印件,只能从外国考古发现的只言片语中解读一二,只能从外国人打捞的中国帆船遗骸中吊祭我们先人的风骨和英灵。中国孩子知道哥伦布、麦哲伦和凡尔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FONT>天环游地球》的多,详知郑和的少,这是何等的遗憾!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三宝公庙一到春节就香烟缭绕、摩肩接踵的场面相比,中国的郑和纪念馆显得落寞孤独,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我国史书中关于郑和缺乏应有的篇章,寥寥几笔,差谬多多。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盘点上一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0</FONT>年里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探险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位探险家名列其中,惟一的亚洲人郑和赫然在列。外国人尚且如此,我们不应轻薄了自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几百年来,郑和似乎并没有受到民族功臣应享的礼遇。郑和下西洋,是实现个人精神追求和道德价值的一大步,更是中华民族迈向文明的一大步,他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后半生,甚至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令人遗憾的是桨声帆影之后,中国经过了几百年不应有的平静和缄默。不错,郑和是一名太监,但是他并没有像李莲英、安德海等一样在深宫高墙内结党弄权满手血污,而是肩负民族大义、高扬和平风帆踏波远行,他是真正的男人!我们不应忌言郑和的太监身份,那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痼疾,郑和本人也是一位受害者!他把一个被人鄙视的封建肌体的恶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宦官,做到了如此辉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应该公允地评判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几百年来,郑和的历史贡献和深刻意义似乎没有被世界全部认识。海面上从来就没有风平浪静,制海权一直是争夺的焦点,炮火连天,海浪如沸,各国都在为资源、为疆域而战。回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0</FONT>年前的征帆远影,假如没有郑和船队游弋海上,调停纷争、震慑强梁、安抚弱小,中国周边不可能有和平安定的环境,沿途诸国不可能刀枪入库、铸剑为犁、发展生产,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部落之间,不知道还要厮杀多久,世界文明的脚步还要滞行多久;假如没有郑和的探险之旅,人类的脚步还哆哆嗦嗦地离不开海岸线,跨洋贸易、洲际交流还要经过漫长的摸索,中国也不可能有造船工业、纺织工业、陶瓷业、医药业等的繁荣和发展。和平利用海洋,推进文明进步,是郑和下西洋的初衷,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几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落后就会挨打,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就很难保证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年前,<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梁启超">梁启超</st1:PersonName>先生长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郑和的征帆落下,开放的帷幕也訇然以降。明朝中叶到鸦片战争,中华民族上演了闭关锁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0</FONT>多年的闹剧,也上演了割地赔款、屈膝求和、丧权辱国的悲剧。假如当年威震海陆的郑和船队余威仍在,就不会有后来面对列强战舰的惊恐万状与束手无策,就不会容忍外国渡海者海骚腥风地杀进龙颜威严的皇宫,就不会有大清帝国的园林在强盗的大火中痛苦的呻吟与永远的耻痛,就不会在朱棣为奖掖郑和而赐建的南京静海寺内签下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就不会有甲午海战悲愤的仰天长嚎!舟停桨歇无奈何,万马齐喑究可哀,先行者成为挨打者,探险家的家园沦为冒险者的乐园,这酸楚的历史,腥风依然,血痕犹在!历史不会因忘却而驻足,也不会因假设而改写,更不会因觉醒而重演。洞开的国门不会再关起,哪怕是门外电闪雷鸣、虎豹四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郑和是维护和平的勇士,是倒在征途的英雄。他的生命之帆塑成一座丰碑,耸起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郑和下西洋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民族的行为、一个国家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一次跨越。我们应该以民族的名义、以国家的名义给予他英雄的荣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我想我们应该至少有一部影视巨制来再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及郑和的伟大形象,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熠熠生辉的形象走进孩子们的教科书,成为永远的丰碑。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0</FONT>年之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1</FONT>世纪的曙光中,在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主题的今天,让我们面对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面向波涛汹涌的蔚蓝色的大海,酹祭郑和之帆。</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