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99|回复: 16

我的深衣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8 09: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 >我的深衣情结</B><B ><p></p></B></P>
<P ><FONT size=5>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郭茂倩·《孔雀东南飞》<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且不说这首传诵千古的优美诗篇中端庄明丽的少妇踏入婆婆的正房时,是如何的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落落大方,款款有度;仅仅那如惊鸿掠影般飘逸典雅的衣饰,就足以震慑住专横冷酷的婆婆,和堂上堂下所有的家丁仆佣。<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只是不知道此时此刻,作为丈夫却无力保护心爱的妻子的那个男人看到这一幕,内心里作何感想?<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中国自古以来,衣冠早已经成为了等级地位的代名词,官做到多大,服饰装束便要与之身份相对应,否则总难逃越礼不尊的过失。《西厢记》中崔老夫人所谓“白衣卿相”,当然不仅是指个人的服装打扮,这其中,应该还是明确地表达出对张珙低微贫贱的社会地位的轻蔑。李唐王朝是一段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辉煌岁月,其社会历史意义丝毫不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鼎盛繁荣。在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皆兼容并蓄,各种思潮、文学、宗教、手工业、音乐等等若百川归海,气象恢弘。可是即使是这样开放的时代,在官职礼仪上,服饰依然严格得没有一丝通融的余地,李唐王室还依据朝野各层官员品级的高下,制定出三六九等的服色以及冠带的样式,并宣布如有违例,将按照礼部条律进行相应的处罚。由此可见,服装在先人,尤其是大权在握者的心目中,占有了怎样的重要的地位和角色。<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喜爱深衣由来之久,就连我自己也很难理解,究竟它拥有什么样的一种魅力,使得几千年以后的我也为之心旌摇荡,不能自已?是它含蓄端庄的款式,还是它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对此,我对自己也给不出明晰的答案。<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在一些关于服饰的史料看到的,深衣的结构是由上衣和下裳连接而成,长垂至脚背。最常见的款式是从右衽的交襟处延伸出一道衣裾,围着下裳环绕几圈,宛如山谷间蜿蜒的溪流。这种款式的深衣,有个很浪漫很艺术的名字,叫做曲裾。呵,想一想吧,闭上眼睛想一想——春风拂拂的未央宫曲折回环的画廊中,如花似玉的宫娥穿着华丽的深衣,仿佛垂天之云的裙裾轻快地在地面迤俪,宽广的衣袖上绣饰着流云或灵凤的图案,恍若烟岚的纱帛在玉臂间飘洒。这是一幅多绮丽的画面!深衣或许没有唐装那样华贵雍容,可是它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玄之又玄的道家仙气。<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也许你在撇嘴,又是宫廷中的贵族装束,拜托,你的意识平民化一点好不好。可是不要忘记了,深衣不但属于深宫禁苑,它同时也有着田垄阡陌之上,清晨桑露的清新明朗呢。艳绝城郭的秦家女孩罗敷肩上负着挑桑笼的竹担,一身清纯活泼的深衣向我们走了过来,乌黑如云的发髻相当俏皮地偏到一旁,耳上的珍珠闪闪烁烁,难怪会钩到在场所有异性的眼球。<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酒肆里飘逸着浓浓的酒香,引得轻薄的羽林郎直咽口水。然而让人迈不开步子的,又岂止是酒肉的香气呢,看那当垆的异域美人,合欢襦上几乎可以嗅得到百花的芬芳。女子的深衣发展到汉代的中后期,已经逐渐地由上衣下裳发展演变出另外一支流派的样式,即上襦下裙,比起连为一体的衣裳而言,多了一些可供搭配的的选择。像《陌上桑》里实际已经出现了襦裙,罗敷的装束是“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翻译成白话文应该是浅黄色方格图样的长裙,配着紫色短襦。这种打扮看上去确实清丽雅致,绰约迷人,所以太守为之倾倒却也丝毫不出我的意料。<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再来谈一谈男子的装束吧,说到男子深衣的魅力,实在是不能不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热播的央视历史片巨献《汉武大帝》中美仑美奂的袍冠剑佩,那份从容优雅,潇洒倜傥的风度让我沉醉了一次又一次。景帝刘恒的浅蓝忧郁、武帝刘彻的鹅黄霸气、骠骑霍少的黑色英挺、车骑卫帅的深蓝稳重以及博望张骞的古铜沧桑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高高翘起的丝履足尖,恂恂儒雅的峨冠和手中执着的玉芴都不约而同地显示了大汉衣冠的风度,那是儒,是道,是法,是“天人合一”,是“成仁取义”。<p></p></P>
<P >没有错,大汉盛世王朝的精神内核是自强不息,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它融合了翰墨竹简的清远,和塞上金戈铁马的剑气。法家的严峻仿佛近在咫尺,幽幽地讲述着治国之道,而老子骑着一匹青牛,回眸间微微一笑:“道可道,非常道。”武帝终于还是拜倒在了仲尼的脚下,凝目聆听先贤的谆谆教诲,于是有了董仲舒对着一朝太学生宣讲儒家思想的宏大场面。<p></p></P>
<P >深衣,作为服饰礼仪中的重要部分,仅仅是一个道具,是刘彻废除百家,独尊儒术的小小道具。<p></p></P>
<P >那么,平民百姓呢?平民百姓的衣饰也在不断地变换着,永远不止息地追随着时尚的潮流,然而深衣还是占着其中最主要的地位。它成为了士族的常礼服,往来酬唱,饮酒赋诗时,它的曼妙身影便会在青翠幽密的竹林中、清流畔时隐时现。是的,它或许没有王孙子弟的贵气浮华,但是它本身天赋的气质依然是那么脱俗,那么飘逸。<p></p></P>
<P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应该要搁笔了,窗外寒雨滴沥,轻叩棕榈的宽叶,宛如一曲幽抑悱恻的《长门怨》,想象着几千年以前,也有一个这样的雨夜,那个曾经被许诺金屋藏娇的年轻女子依着门槛,翘首观望那圣主的车驾,会不会在朦胧的雨雾中奇迹般出现。她的裙裾哀怨地垂落,静静地在地面迤俪,钗松带脱,两行失望的泪珠儿便无声地滴落下来……<p></p></P>
<P >回首往昔,怅然地发觉深衣的美丽,已经离我们去了一千多年了。</P>
发表于 2005-8-8 10: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衣确是非常美丽的服饰,套用一句广告词:“喜欢深衣,不需要理由!”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8: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P>其实我最喜欢的是男式深衣,再配上顶冠配剑美玉,哇塞那叫一个性感耶!女式的我更喜欢襦裙。</P><P>想象刘兰芝吧,走出焦家时候的那份不卑不亢的气派......</P>
发表于 2005-8-8 18: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衣没有消失消失一千年啊,明朝朱子家礼中记载的朱子式深衣,同时期很多明人都穿着,倒是女式深衣消失了许久,被襦裙所取代。
发表于 2005-8-8 2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P>比起襦裙,我还是更喜欢深衣——曲裾深衣——绘有丹凤纹和杯纹的楚风曲裾深衣……好像太挑剔了</P>
发表于 2005-8-8 2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P>深衣怎么会消失1000年呢?难道明朝人很少穿深衣吗?</P>
发表于 2005-8-9 00: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最近爱上三重衣.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纹样的面料别说最近还真淘到了不少,有块巨大流云纹的面料是我最爱</P>
 楼主| 发表于 2005-8-11 12: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2>不是不是,我是指《汉武大帝》里配上剑和峨冠的那种。都怪我啦,说又没说清楚,是那种汉朝风格的深衣。</FONT></P><P>[em04][em04][em04]</P>
发表于 2005-8-15 14: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妹妹好文采呀,赞!
发表于 2005-8-19 21: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P>古代战国帛画里面也有类似的形象的说</P>
发表于 2005-12-8 1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P>说起深衣,我倒喜欢唐宋的衣服,再以前的衣服就显得有些繁琐了......</P>
发表于 2005-12-23 1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P>深衣漂亮,楼主的文采更漂亮,真是相得益彰,尽管整篇文章的基调有点悲。</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好象是有点哀婉。
发表于 2006-1-12 15: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正一点,楼主的“郭茂倩·《孔雀东南飞》”有误。《孔雀东南飞》本南朝民歌,好像由汉郭茂倩等人整理成为《乐府诗集》,所以这样写有点问题。汉朝很注意民歌的整理,比如“一顾顷人城,在顾顷人国”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也是负责收集民歌的。古称为采风。其实汉以前的《诗经》也是这样的,古称采风。所谓“国风、郑风、卫风”是也。
发表于 2006-1-12 16: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言而顶
发表于 2006-5-28 21: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哦 深衣最易行也最低廉 支持阿
发表于 2006-5-28 22: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汉朝的服饰 那是我的最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17 08:27 , Processed in 0.0727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