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22|回复: 17

[詩文丹青之道] [公告]當今詩詞界整體最高水平的合集面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5 13: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封面</P>
<P>
封底</P>
<P>
目錄</P>
<P>是留社一位顧問自己掏腰包的,印了兩千本,鐵定虧的。想要的朋友可以這兩天站内短信給我,包括郵費二十五元。我這次去上海時去取。</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9-15 18: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铁定要一本. 算了,两本吧. 恩, 三本,支持他们一下.</P>
 楼主| 发表于 2005-9-15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拜謝![em20] </P><P>十五位作者中有九位是留社成員,一位客卿,其他也是本社甚為推重的社友。</P>
发表于 2005-9-18 0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僧,碰壁,皆是仰止之人物,佳作之集,如何能不支持. 庄主不必谢我.
发表于 2005-9-19 16: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P>庄主,请和我联系告知付款方式, 我会给你邮寄地址,请先邮寄三本过来. 谢谢.</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0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b>春冰集的宣传辞
</b> 时间:2005/9/19 01:16am 来源:军持

匆忙打了个草稿,诸位大刀阔斧地改吧:)

        汉语文学的侏罗纪公园
   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最疯狂的文学行为,也可能是汉语文言最终的唯美。
   现代汉语的小说和戏剧已经退居图像之后,只偶尔借助影视的躯体浓妆艳抹地还魂;现代诗歌的悲鸣则被时代的浪花狠狠抛在岸边的岩石上,在浑浊的急流身后徒劳地回荡。
   这个时代,文言诗词这一尴尬的存在,其地位充其量等同于博物馆里精心供奉的标本。
   现在,这本《春冰集》摆在你的面前,尘封的标本复活了。

   这里是十五位作者的选集。几乎每位作者都是在网络上得到承认,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获得相知。在此之前,他们寂寞。
   如果说,诗词曾经是汉语的钻石,那么现在,诗词可能是升平歌舞的伴奏,可能是才艺盛筵的点缀,可能是茶余饭后的点心……
   但是,在这里,诗词是生命的歌吟。

   这里有“微温何炙灼,十载手犹伤”的丧亲至痛;这里有“历法可因西圣教,头颅总是北京人”的满腔赤忱;这里有“夜气薄于刃,夜云沉于锁”的冷眼旁观;这里有“笑彗星、动漫天屏,上帝促销笤帚”的奇思异彩……
   十五位作者,风格迥异:或如林下清琴,或似击筑悲歌,或施重笔浓彩,或若鼎彝斑斓……

   没有可能市场化,也没有可能成为主流。但这是汉语曾经绚烂的地方。
   也许他们不能代表网络诗词的全貌,但至少,这是网络诗词创作的精华。他们当中年长者刚刚超过四十,他们有时间熔炼得更加璀璨。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02: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P>
序</P>
内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00: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摘錄:</P><P>碰壁齋主(留社客卿)</P><P>採蓮曲(一九九零年)</P><P>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小舟穿蓮看不見  羅袂蓮葉共翻捲  採蓮遺郎郎不語  郎言心似蓮子苦  郎不語  蓮子苦  鯉魚風斷秋風浦  一朝蓮落霜來飛  妾將嫁作他人婦  隔蓮相望日斜斜  嗩呐吹過蓮塘去</P>
发表于 2005-9-26 1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得不说,序写得不好</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7 00: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當今詩詞界整體最高水平的合集面世

<P>蒓鱸歸客(留社社長)</P>
<P>湖山四首用亭林《海上》韻(之四)</P>
<P>蒼茫平楚入寒城  衰颯湖山百感生  在澗在阿賢者事  以風以雨舊交情  逃名久欲追梅福  起復頻聞用蔡京  終古癡兒匡國夢  幾人真不帝強嬴</P>
<P>從諸師友登萬松書院</P>
<P>大夢嗟余在 高山禮聖囘  麟經成絕筆  瓦釜自雷鳴  地以湖山重  人因梁祝來  庭開八佾舞  誰顧兩生哀</P>
<P>壺中天·長城極目</P>
<P>雲崖叠翠  擁雄關表裏  層臺森矗  一閉泥丸成鎖鑰  天險何勞賁育  敗木梟鳴  行人蟻聚  黃土銷殘鏃  挾濤東去  怒松時撼深谷        我欲長嘯淩空  餘音嘹唳  怕有蛟龍伏  負勢驚飛還矯首  風雨神州沉陸  寒玉蒼蒼  劫哀滾滾  千載聞歌哭  峰頭回望  夕陽山海之麓</P>
<P>臺城路·聼雨</P>
<P>罥絲無奈殘春去  青青故園煙樹  舊市餳簫  深街紙傘  忍向紅橋凝佇  昏燈自語  對塵袂經年  坐成遲暮  惻惻輕寒  葬花天氣似前度        青衫俊遊幾許  綠蕪遮望眼  雲水伊阻  過耳東風  桓伊舊笛  吹老河山無主  茫茫遠浦  認雨外樓臺  雨中歸櫓  薄酒殘歡  莫教輕付與</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0:39:4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29 01: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P>軍持(留社副社長)</P><P>絕句</P><P>雨隔三千月  花深廿四橋  詩人衣舊夢  歸去溼江潮</P><P>定風波</P><P>小叩雲山碎夢聲  當年夢境轉分明  散髮垂垂秋柳細  垂地  中宵月色冷於冰        忽有天風吹野竹  幽綠  兩三疏雨透流星  擬把豪情濃似酒  消瘦  遙山寂寂可憐青</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0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P><b>涉于春冰</b></P><P><b>作者:嘘堂</b></P><P>  《春冰集·网络诗词十五家》拿到手里五六天了,昨夜才稍仔细地翻了一遍。此书从策划至编选,至找到几万块钱赞助正式印出来,花了一年多时间,全是莼鲈、老风、老军诸兄在操持,自己没有任何贡献,不免惭愧。
  书比俺想象得要精美。纸张的选择,版式的安排,都非常专业。书名烫银,“春冰集”三字应该是从宋版旧刻里集成的,看着顺心顺眼。所选的十五家,也基本能够体现当代网络文言诗词的整体面貌和水准。比较起象皮兄五年前编选的《网络诗三百》,真有天壤之别。
  这也正反映了网络文言诗词的活力。以俺所知,网络文言诗词肇始,大约是在97年至2000年左右,先是搜狐等门户网站的BBS里出现了这样的松散聚合,续而凝结、分化出清韵“诗韵雅聚”、天涯“诗词比兴”以及“侠客岛”等几个重镇。回头看,当时的创作水平起点偏低。除了胡马、胡僧、莼鲈、伯昏、LIZI等六七子能够立得住,并保持后劲,其他的大抵是竖子成名,已成黄花而不足道了。象皮所编《网络诗三百》,可视为此草创期的粗略总结。
  2001年至今,俺以为是网络文言诗词的初兴期。在创作方面,出现了一批上网较晚而根底坚实、视野开阔的作手,一洗早期网坛风花雪月满眼以及体裁相对单一的格局,相互砥砺,深自研求,造成了自觉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探讨的风气。同时,此期论坛蜂起,复再三整合,老字号或者凋零关张(如侠客岛),或者沦为二三流论坛(如诗韵雅聚、诗词比兴),而一批开始具有自己的文学倾向和相对固定受众群的新锐主流论坛逐渐成型。如“诗三百”戮力汲古而续命,“诗公社”鼓吹实验以开新,渊源有自,分途并驾,风会所在,标格俱高。其影响,一方面播及后进,为文言诗词的后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是开始向网下渗透,官方把持的文言诗词社团受到不小冲击,一向囿于古典标本解析的学院研究也开始注目于此。
  在此意义上,《春冰集》的问世,亦势之必然也。五四以降,文言诗词被边缘化,如废弃的古泉货,基本上退出了文学市场的常规交易与流通。然人之所抑者,人亦能兴之,文言诗词的正脉,尚一缕未绝,郁勃于网络。这不是什么大话。和习见的文言诗词读本不同,《春冰》的作者都是不到四十岁的活人,他们的所感所志并不隔于当下,笔端也常能有活泼泼的气息,写出现代人生存境遇中的种种哀乐困踬。在文学的载体上,他们与古为畴,思有承继,而其歌诗之精神则与时相通,与人生的实际相感发。俺前两年曾在首师大的一个研讨会上放言“文言诗词在网络”,惹得或官方或学院的一些老人家很不高兴。俺现在不妨再添上一句——“舍网络,文言诗词几无可观,断无出路。” 老人家们若要大翘其胡子,俺亦只能由他翘。
  《春冰集》的正式出版,可以让人看到文言诗词的正脉所在。这是个大功德。传播,是必要的,好东西就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不须假模假式,孤芳自赏。不过,亦不必因纸媒化的成功而生躁动之情。必须认识到文言诗词的边缘地位不会因此而发生大的改变,仍要安于寂寞,要坚守“文言诗词在网络”这个边缘复边缘的属性。一旦离开了网络的自足和开放,则诗心或不免染污与隳突。
  扯得略远,回到书上。论其不足,俺以为有两点。一是因为繁体竖排的缘故吧,还能找到若干错舛之处,虽然难免,终是微疵。第二点,是在作者的择选上,俺以为尚有可议。比如响马,俺以为是文言诗新变的首席代表,虽于传统趣味不甚相侔,而其文气笔力可溯魏晋,固非无根眩奇之流。摈而不录,要为一憾。当然,这只是俺个人的看法。无论哪个时代的选家,总是有自己的标准,不能也不必责全强求,姑妄说说而已。
  “心之忧危,如蹈虎尾,涉于春冰”。送给俺的五本《春冰集》,手里只剩下一本了。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0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P>噓堂(留社社員)</P><P>苟苟歌</P><P>生苟苟  死苟苟  大墳胡不開窗牖  中有生人如死人  口箝目塞類土偶  光明不可視  視之槨易朽  音聲不可通  通之水銀走  毋乃使此赫赫之靈  不能如天之邈長地之久  噫  亟閉我竅  亟封我藪  我且苟苟  爾且苟苟</P><P>感山西煤窯事故</P><P>盛世偶坑灰  偎爐莫砸杯  九原人骨賤  猶可化新煤</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9 0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P>胡僧(留社前副社長)</P><P>夢逝</P><P>夢逝不可復  獨坐待清曉  高齋十二重  下視形跡杳  殘暑未禁涼  夜氣侵白蓼  玄蟬獨不覺  放聲最高杪</P><P>雜感十首步丘逢甲韻(其一)</P><P>民性千年苦未新  河山即此久蒙塵  投砂幾度嘆銜鳥  拾筆於今寫獲麟  事有難言文字隔  痛無可忍酒杯陳  小樓獨坐欄杆朽  花片沾衣不覺春</P><P>一嵗</P><P>光影證都市  歌坊溢笑談  綠紅燈不定  風雪夜曾諳  一嵗餘歡冉  微塵故我涵  斯人或有道  輕若未能擔</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23: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P>刀把五(留社社員)</P><P>鷓鴣天</P><P>歸去來兮歸去兮  來來去去一張皮  三年哭笑無多日  百嵗光陰又幾時        閑飲酒  醉吟詩  蘇辛李杜俱如泥  從今萬事安排了  便指黃花作我師</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23: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P>矯庵</P><P>酬嘯雲樓主劉夢芙見贈</P><P>金船無酒亦微醺  詩草零星懶不焚  慾海擘開渾是幻  心潭擲破自成文  茫茫燕北時聼雨  寂寂江南一嘯雲  未放靈槎侵碧落  朱絃已向夢中聞</P><P>浪淘沙令</P><P>絲雨落春雲  洗盡纖塵  軟風飄處萬花薰  瓣瓣馨香都是我  不是東君        百六去無痕  芳意猶存  亂紅堆裏覓春魂  卻被春魂輕詰取  你是何人</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01: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P>燕壘生(留社前社員)</P><P>思人</P><P>隔簾疏雨自濛濛  獨立樓頭待好風  乍見傾心猶惝恍  已知晤面各西東  應憐雁足書能達  卻恨蟲吟語未工  蓮藕斷時絲不斷  桃花又是一年紅</P><P>重有感</P><P>見說中原已獲麟  恍然東海又揚塵  欲隨靈運登山屐  聊學林宗折角巾  帝子廟堂風雨改  鳳池鷗鳥去來頻  匹夫飽食應無事  高臥西窗一欠伸</P><P>貂裘換酒·見櫻桃花開有作</P><P>懶換封侯骨  記當年 心高泰嶽  也思騰達  我命由天終不妄  世事南轅北轍  衹一笑 心如刀割  卻見枝頭花爛漫  又春來 容易芳菲歇  時不待  意猶拙        越江枳已難爲橘  黑甜中 豪情未改  自稱雄傑  一事無成人老大  頭腦依然鶻突  亦栩栩 風中蝴蝶  春水但干卿底事  是耶非 蠻觸爭眉睫  歸去鍛  嵇生鐵</P><P>金縷曲·夜課萬育吾《三命通會》</P><P>窗外雲如墨  忽宵來 心中惴惴  看朱成碧  湖海未磨元龍氣  高臥危樓百尺  卻著意 旁門奇術  魚目無非翻白眼  混珠璣 錯認連城璧  循此道  更添惑        浮生敢辟嗟來食  早安排 殘羹剩飯  冷湯餘炙  卜筮焉能知福禍  天意終難窺測  夢囘時 茫然如失  流水落花春去也  古之人 今已無從覓  商皓四  竹林七</P>
发表于 2005-11-30 10: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建议印刷体少用繁体~大多难认!读起来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5-5-8 09:01 , Processed in 0.0408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