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布兰卡

[詩文丹青之道] 去年到今年初写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5 15: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P>     看来楼上的常识是现在的,公认标准不知是何时的?</P><P>     每个朝代都有现代称为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诗韵分平上去入五声是以唐音为准流传下来的如唐代语音,中国南方方言、日语都有唐代语音语序的遗留痕迹,所以南方方言有入音,至于潮州,在唐时还被认为蛮荒之地是发配犯人安置贬官之所,即使当时就八音俱全可惜唐人也未必用为标准呵!何况历经千年,各地方言也不免或多或少有融合变化。(这还是从前学诗词时对音韵感兴趣时了解的) 我不认为今人写古体诗要依古韵,只是给自设门槛以为按他们信奉的规矩才是在诗门之内的人开个玩笑,因为真要严格按他们信奉的规矩,他们也未必在诗门内。</P><P>   再如用典,其实用典本是为了用更简洁的文字说明更多内容、更深涵意,只是为主题服务,用典恰当即可,不比显示学问。学古体诗各有心得,我主张百花纷陈,要求自己学古诗不越雷池,作为诗中一流可矣,以为学诗者应随其后则非,那只有胶弦鼓瑟了。</P><P>    庄主窥豹,眼中只有一种葫芦。所谓功夫在诗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唐诗而弃唐人唐诗之心朐,诚为可惜。现在社会,如此者亦多。复古复古,多见华衣华章,多见盛典礼乐,深究穷研,以为骄傲,不思古人精神作为。取法乎上,得乎法中,取法乎中,得乎法下,取其皮毛,得什么呢?不知今之所倡,后将近王莽之新,亦或近文艺复兴!说得远了,诸君弃过就是。</P><P>   学海无涯,皮毛之学,浅尝即止可矣,深研自有专家学者.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所学者,读其诗文能想见其人其行,可赞可敬可叹可惜可恨可笑可哀,翼有所悟而已.</P><P>   </P>
发表于 2005-11-15 16: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P>樓上回復的前面那段我真不知道邏輯何在。唐代的標準發音,跟現在的人能否分清五音有何關係?</P><P>虛心使人進步。師心自用只能入寶山而空回。</P><P>你如果只是自己想私下玩賞,體會一下才女的良好自我感覺亦無妨,作爲一種論壇的倡導,浮游輕薄的風氣是萬萬要不得的。</P>
发表于 2005-11-15 17: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想再多費口舌了,以幾首諸位喜歡的沒有格律的詩作結束。如果你們也能寫出這樣的作品來,我只有嘆服。可惜,可以說基本的詩的語感,你們還沒有摸到邊。</P><P>作者:清风不爱我

愁歌行

噫吁戏!奈若何!漫移寸管聊一歌。君不见江燕翻飞卷烟波,雨幕云帘掩天河。起叹惆怅思鸿雁,心之纷乱苦日多!噫吁戏!奈若何!廿四年来等闲身,愁情幽咏为美人!美人不解春风意,今日一书伤我神。且莫忧!且莫忧!醒心拟醉两三瓯,留将此心待愁秋。男儿独坐殊未厌,花翻柳舞懒回头。                                                        2004/3/19

堂堂歌
正正复堂堂,风流枉夸张。清风不爱我,指笑说疏狂!疏狂不捡他山石,箕坐弹铗证尔痴!痴兮痴兮,我劝清风逞一气,摧花折草拔东篱!
2004/9/17

鸣鼓清声大唐一千年!
昨有饱学之士,劝我从杜学诗:工部文章百炼锤,骚坛称圣可为师!诚哉斯言!奈何我一入诗门爱鬼仙!君不见长吉倒墨出黄泉,太白横笔润云巅。长啸短歌驱风雨,拽气游仙从鬼域!我日思之穷一宇,邀仙呼鬼卖金玉。朝歌舞,夜酒筵,玉山倾倒相扶牵。逗星踏月攀青天!闲余学尔鬼气仙言,逞怀弃此鋀钉之篇。倾情倒意写联翩,谑笑轻薄贱圣贤。呜呼,如何天不洪恩垂我怜,鸣鼓清声大唐一千年!
2004/10/20

羽人戏龙曲
游南京博物院,见南朝画像砖“羽人戏龙”,歌一曲。
穹苍声嗷嗷,咆哮六合开。元气喷流射东海,天人飞散倒云台!海沸恶风回,碎甲劈波龙吐霾!千岩踏破卷涎埃,齿泻腥息裂两腮。阴吹阳嘘,荡沉死鱼。毛脱骨烂,洪炎燔墟。羽人持斗下九垓,袖飘青云老无衰。擒气拘风明斗火,引龙戏舞笑歌拍!龙来!龙来!龙入天河扬其水,霖洒瑶草茑萝栽!人乃生乐长在哉!
2005/3/19</P><P>這些作品是一位不知名的網友寫的,或許是老朋友的馬甲亦未可知,如果是新朋友,網絡詩壇有他一足之地。</P>
发表于 2005-11-15 18: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P>      论坛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论坛倡导的也应是自由争论之风,而不是我是人皆非,否则就不是论坛了。庄主可能是很喜欢才高八斗的自我感觉,以为人同此心,可惜我对之深恶痛决,只是看不惯有人提倡一言堂,为抬高自己而鄙薄他人,其实也都是半斤八两。</P><P>     上了几天网,工作堆下不少,今后来此也会很少了。庄主大可继续体会才子之感,写点什么就可说“最高水平”,偶尔听人夸赞,再喜滋滋地自谦两句。</P><P>     </P>
发表于 2005-11-15 2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歡送!歡迎搞清楚了説話的邏輯再來。[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0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几天来只顾背新概念英语了,这里咋成讨论会了[em08]
发表于 2005-11-17 00: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P>      人有思想,才是主人,书有内涵,方是好书,诗词想必也不外如是。诗词要求平仄音韵合度本为按曲歌唱方便动听,既然诗词早已不以歌曲形式流传,是否平仄完全合度又怎么还会象有些人所说那么重要?至于是否用典、用典多少,只要用得恰当,不以文害意,除了喜欢以此显耀的人,谁会觉得重要?认为必定要全照某些人理解的规则去写才算古体诗词无妨,有人愿意跟从其后弄点诗词八股也很平常,毕竟无论哪种形式都有可取之处,都会有好文(就是八股文,我也曾读到过几篇好文章),但若说喜欢自己规则作准绳去衡量别人的算不算诗词的,自以为是心直,其实是迂腐,是那种喜欢“读死书,死读书”的腐儒,《儒林外史》不乏那样的才子名士!</P><P>      孔夫子的思想,不适用当时,因有利维护统治者而被奉为经典,朱陈等人深研出理学,为一家之言也无大害天下,偏好为人师,偏需之者尊,可一旦使独霸儒学深入社会人心,万马齐喑,遗害何其深远!虽继孔子之学,此种结果未必也为孔子所愿。诗词虽小道,若仅是此等人自以为称尊今日诗坛词坛,不过当看一场闹剧,若是今日有诗坛词坛而能让此等人称尊,诗坛词坛之说怕也距绝响不远了.至于喜欢古诗词的人们还是看看古人写的诗评词论,不少评论言之有物,对提高供自娱的写作水平还有益处些.</P>
发表于 2005-11-17 22: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P>各位o(︶︿︶)o 唉都很精彩, 心性之说, 古已有之, 但奉此说有大成者亦少, 但作为文学, 学术, 以及思想的精神却必不可少. 只是人才难得, 若无此等灵资, 乃率意任性, 也难免不堕入歧途, 成仲永之伤. 若无才可恃,放旷则不免成狂. 古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知规矩终不可弃. 吾以为上上之境, 当如张无忌学太极拳, 初学招式, 终忘招式, 以至于无招胜有招. 吾大学习英文时, 外教改文甚苛, 立法曰不得用被动式, 不得用be动词, 不得用any/every/no之类的词, 云云. 诲之曰"汝等若未能以依此法作文, 则无资格放笔直干."  初不堪其苦, 然后日每下笔有神之时, 深以此师之言为是。   </P>
<P>荔姑娘才思敏捷, 文笔过人, 世事人情, 体察入微. 飞鸿雪泥之境, 跃然纸上, 此等才情, 远非常人所及. 非常之人自可循非常之法。常人者,且先以常法教之。锥置囊中,锋芒自现。大才何惧常法之囊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22:20: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2-9-1 0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思茶</I>在2005-11-17 22:19:48的o(︶︿︶)o 唉:</B>

<P>只是人才难得, 若无此等灵资, 乃率意任性, 也难免不堕入歧途, 成仲永之伤.</P></DIV>
<P>所言甚是!“才子”、“才女”之稱實為誤人之旗號,網絡第一流的女寫手雍容深以此為戒。</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2: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P></P>
<P>我的摄影作品</P>
<P>此景当诗,却无灵感...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12-1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暈死!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太陽怎麽跑北面去了?[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0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P>庄主地理有问题了,6月份的时候,西湖的落日是在保淑塔方向的呀,这个角度是在湖畔居向北,大香樟树附近,那里有个"杭州西湖"的石碑</P><P>季节不同,地球公转的位置不同,自然,落日的方位也 有变化,所谓雷峰夕照,,要等到几月份?我还没有机会看到,应该是在三月吧</P>
发表于 2005-12-2 0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布兰卡</I>在2005-12-2 0:02:30的o(︶︿︶)o 唉:</B>

<P>这个角度是在湖畔居向北,大香樟树附近,那里有个"杭州西湖"的石碑</P></DIV>
<P>高度懷疑,容來年考察。</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5-5-8 08:58 , Processed in 0.0392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