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85|回复: 0

铁甲征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0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提起战争,人们便会自然在联想起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的激战场面。两军相战,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为了更有效地抵御敌方武器的伤害,人们发明了专用于护体的防御之服,那就戎服。<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a/1.jpg" align=right> 古代戎装,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用以保护头部的,称胄,也称首铠、兜鍪、头鍪。用以保护身体的,称甲,有肩甲、胸甲、腿甲等等。
<P>  相传甲胄最早是蚩尤从动物"孚甲以自御"中受到启发而制造出来的,可迄今没有任何实物或史料能证明它不仅仅是一种传说。 从上前掌握的出土实物来看,最原始的甲胄大多是用藤木或皮革制成的。藤质甲胄的形制比较简单,一般按身躯大小 ,用葛藤编制成一个仅能掩覆住胸部的背心,另外再配上一顶藤帽,就可保护住人体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头部和胸部。这大概是人类最早的甲胄。后来,人们在社会初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皮革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于是开始将整张兽皮披裹在身上,以防御武器的伤害。但在战争中感到披着这么块兽皮,行动很不方便,便设法将皮革裁制成大小不同的革片,再用绳带联缀成甲。为使甲身坚固,一般多采用厚实的犀牛、鲨鱼之皮来制作,实用方面的总是解决之后,又开始对这种甲片进行了美化,通常的做法是在其表面施以彩绘。我们人河南安阳侯家庄殷墓残存的皮甲遗迹上,就可看到用黄、红、黑、白四种颜色描绘的图案印痕。 商周时期的甲胄,主<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a/2.jpg" align=left>要用皮革制成,因此"革"字就成了甲胄的代称。它和专指箭戈一类武器的"兵"字合在一起,被用作指代战争。如《礼记 月令》所称:"淫雨蚤降,兵革并起"。《诗经 郑风 出其东门》也称:"出其东门,闵乱也。公子五争,兵革不息。"唐孔颖达疏:"兵谓弓矢干戈之属,革谓甲胄之属,以皮革为之。</P>
<P>  "《周礼 考工记》记周代设有"函人"一职,专门负责制作铠甲,所用的材料也主要是兽皮:"函人为甲,犀甲七属,?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合甲"就是将两层兽皮合起来,这种甲片最为坚固。除皮甲之外,周代已出现练甲与铁甲。练甲产生稍早,多用缣帛夹厚绵制成,属布甲类。</P>
<P>  战国时期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战车逐步为步骑所替代,为便于骑射,人们的服装多采用胡服形式。另有一种"短后衣",也是比较常见的戎服。它的特点是衣服背后的下摆被截缺一块,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乘骑。《庄子 说剑》:"吾王所见剑士,皆逢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说的就是这种服装。为了适应短兵相接式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甲的坚固要求越来越高,加之铁制武器的出现,致使皮甲、布甲防御不力,这时逐渐出现了铁甲和铜甲。 </P>
<P>  铜甲的出现,比铁甲略微早些。从山东西庵车马坑出土的实物得知,它的早期形制比较简单,仅仅能护住胸部,是一种胸甲。不过制作时被铸造成兽面之状,以振军威。在这种铜甲的四周,还留有一些小孔,可能是钉缀在皮革之上,与皮甲、布甲配合使用的。 铁甲的出现可能晚些。河北易燕下<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a/3.jpg" align=right>都44号墓出土的铁甲和铁质兜鍪,是目前所见的最早实物。这种铁甲的甲片是以铁片锤打成鱼鳞状或柳叶状,然后经联缀而成。兜鍪也有几种形式:有的用若干小块铁甲编缀成帽状;有的则用青铜铸成各种兽面之形,其表面一般都经过打磨加工,显得非常平整光滑。但盔帽里边却保留着铸造时的痕迹,粗糙不平。显而易见,武士在戴这种盔帽时,必先裹上头巾。 </P>
<P>  1974年以后,考古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在陕西省临潼县内发掘出举世震惊的秦兵马俑,兵马俑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共出土7千余件与真实形象大小相等的陶制兵士、马匹及木质战车,这些兵马、战车组成了严整的军阵,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国军队"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军威。最令人叹服的是这些披坚执锐的武士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就连铠甲上连接甲片的铆钉和络带,腰带上的带钩和扣眼等,都被雕缕得清晰可辨。</P>
<P>  从这些兵将所穿的七种不同形制的甲衣来看,秦代铠甲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类型为军队中指挥人员的装备,它的护甲是由整片皮革或其他材料制成,上嵌金属或犀牛甲片,并绘有彩色花纹。第二种类型为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甲式,也是普通士兵的装束。它是由正方或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的一种铠甲,穿时从上套下,再用带钩扣住,里面则衬以战袍。尽管这些铠甲形制各不相同,但编缀方法却大都一样,分固定甲片和活动甲片两种。固定甲片主要用于胸前和背后;活动甲片主要用于双肩、腹前、腰后和领口从具体形制看,甲身的长短还反映出不同的身份和兵种。如步兵所穿的甲衣,衣身大多较长;骑兵所穿的甲衣,衣身就做得较短。结构的繁简也不一样:普通士兵的甲衣甲片较大,结构也较为简单;御手的甲衣形制就比较复杂,因驾驭战车驰骋在军阵前列,极易受到攻击。</P>
<P>  至于身份较高的将官,所穿的铠甲结构就更为复杂,甲片也做得十分精巧,有的还漆绘有精致的花纹。 到了汉代,铁制的铠甲已成为军队中的主要装备,皮甲之制退居次位。汉代称铁甲为"玄甲",如《东观汉记》所称:"遗校尉发骑士四百人被玄甲兜鍪兵车军阵送葬。</P>
<P>  "《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也称:"发属国玄甲军"。唐张守节解释谓:"玄甲,铁甲也。"从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a/4.jpg" align=left>武士俑身上可以发现,当时铠甲的表面,确实都涂有黑色。也有人认为,铁是黑色金属,因称铁甲为玄甲。这种铁甲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扎甲,在胸背部分缀以甲片,采用长方形片甲,用麻绳和皮条系连,这是骑士和普通士兵的一种装束;另一种铠甲,用鱼鳞状小甲片编制而成,腰带以下部位及披膊仍用扎甲,便于活动这是武将的装束。 </P>
<P>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事连年不断,武士的甲胄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筒袖铠、(衣+两)(衣+当)铠与明光铠这三种铠甲,是当时铠甲中比较典型的形制。 </P>
<P>  筒袖铠是在东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形铠甲。西晋时已成为军中的主要装备。相传诸葛亮军队常穿着这种坚固的铠甲,因此,人们将它称之为"诸葛亮筒袖铠"。如《南史 王玄谟传》:"除大将军、江州刺史、副司徒、建安王、于赭圻赐以诸葛亮筒袖铠。《南史 殷考祖传》中也有"诸葛亮筒袖铠、铁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的记载。河南洛阳晋代墓葬中就有穿这种铠甲的武士俑出土。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小块的鱼鳞纹甲片,连属前后,穿缀成圆筒状的甲身,并在肩部装有护肩的筒袖,从而得名"筒袖铠"。从出土陶俑来看,穿着这种铠甲的武士,头上一般都戴有护头的兜鍪,顶上饰有长缨,给人以威武勇猛的感觉。 (衣+两)(衣+当)铠又称"两当甲",它是南北朝时将士的主要装备,因其形制与当时服制中的(衣+两)(衣+当)衫相接近,故而得名。这种铠甲早在三国时已经出现,《北堂书钞》卷122引曹植《赐臣铠表》中就有"先帝赐臣(衣+两)(衣+当)铠领"的记载。南北朝时,不仅用于士兵,而且被指定为武官的甲制。</P>
<P>  如《隋书 礼仪志》记:"其领军、中领将军,侍丛出入,则著(衣+两)(衣+当)甲,手执柽杖。左右卫将军、将军则(衣+两)(衣+当)甲,手执檀仗。"这种铠甲通常由胸甲及背甲两片组成,肩上用皮带搭襻前后扣联,腰间用皮带系扎。所用材料大多为坚硬的金属和皮革。用铁片制成者,称"铁(衣+两)(衣+当)"。北朝乐府民歌《企喻歌》中就有"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骠。牌子(衣+两)(衣+当),(金+互)(金+牟)(翟+鸟)尾条"的吟唱。铠甲的甲片有长条形与鱼鳞形两种,以鱼鳞形为常见。穿这类铠甲的人,一般里面都衬有厚实的(衣+两)(衣+当)衫,头戴兜鍪,身着裤褶。 明光铠是一种在胸背之处装有金属圆护的铠甲。圆护大多用铜铁等金属制成,打磨得十分光亮,犹如镜子。穿着它在太阳下作战,会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得名。这种铠甲也出现在三国,曹植《赐臣铠表》中就曾经提到过它的名称。不过真正的普及,还是在南北朝后期。《周书 蔡(衣+右)传》记蔡(衣+右)"著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皆遽避之。"说的就是这种铠甲。</P>
<P>  自明光铠出现以后,(衣+两)(衣+当)铠便屈居其下,直到隋唐时期,这种铠甲仍为军队将官的主要装备。 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戎服,不能不说到(衣+夸)褶。(衣+夸)褶本为"胡服",通常由上褶、下(衣+夸)组成,褶衣多用窄袖,长不过膝;裤管则宽松而博大,因便于乘骑,所以在魏晋南北时广泛用于军旅,成为军将武士的主要服装。《晋书 舆服志》:"(衣+夸)褶之制,未详所起,近世凡车驾亲戎,中外戎严服之。</P>
<P>  "《南史 东昏侯纪》:"帝骑马以后,著织成(衣+夸)褶,……戎服急装,缚(衣+夸),上著绛衫,以为常服,不变寒暑。"从这个时期的壁画、陶俑来看,大凡穿铠甲者,里面都衬有这种服装。卸掉铠甲,就单独穿此。它和两袖翩翩的传统服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称身适体,可以应急,所以<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a/5.jpg" align=right>被称为"急装"。 唐代的军事服装,在前代基础上有很大进步。将士平常穿袍袄,袄的下摆开衩,名谓"缺胯",有别于不开衩的"合胯袄子"。这种战袄初见于隋,到了唐代,则用兽纹织物为之,以装军威。如《中华古今注》记:"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至武德元年,高祖诏其诸卫将军,每至十月一日,皆服缺胯袄子,织成紫瑞兽袄子;左右武士将军服豹文袄子。"延载以后,又在将帅战袍上绣画上凶猛的禽兽纹样,以示勇猛。</P>
<P>  《唐六典》中就有"今之袍皆绣功以武豹、鹰鹤之类,以助兵威"的记载。 随着战争的发展,武士的铠甲也更加精良。这个时期的甲胄形制有明光甲、光要甲、乌(金+追)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细麟甲、山文甲等10多种。将士以穿明光甲为多,其形以十字形带系结于胸前,左右各有一块圆护,肩缀披薄。腰下左右各有一块"膝裙",小腿部位则各加一只"吊腿"。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潜溪寺天土石雕上所反映的武将铠甲,就作这种形状。唐高宗时,铠甲前后分左右两片,每片在胸口处有圆形护镜,既可保护自己,又起晃眼作用。铠甲背部则连为一片。前后两甲在肩部用带扣相连。两肩披膊作双重,上层被做成虎头状。中宗时,披膊又改作龙头状。  
  中晚唐以后,兜鍪护耳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片。这一时期的武士装束已具有五代两宋戎装的雏形。 在唐代众多的铠甲中,最具特色的是绢布甲。它是用绢帛之类的纺织品制成的铠甲,结构轻巧,造型美观,但不具防御能力,多为武将平时服饰和侍卫服饰,以体现皇家军队的威仪。 宋代是铠甲制造最为精致、最为坚固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铠甲走向衰落的起点,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火器的发明与使用。</P>
<P>  在火器发明初期,威力并不很大,甲胄依然具有防护能力。随着火器杀伤力的不断增强,铠甲逐渐被退出历史舞台。 宋代铠甲由披膊、甲身、腿裙等组成,加上兜鍪,整套甲胄共有1825块甲片,以皮线穿联而成,据说一副铁制的铠甲,其重量有时重达25千克左右。当然,不是所有的铠甲都是这么重的。在宋代不寒而栗有一种用极柔韧的纸做成的铠甲,称"纸甲"。纸甲起源于唐宣宗时,它是用一种柔纸加工锤制而成的,叠厚三寸,如遇雨水淋湿,则更为坚固,连弓箭都难以穿透。至于仪卫军的甲胄,则以粗帛为面,麻布为里,用青绿色颜料画上甲片纹样,并加以锦边。宋吴自枚《梦梁录》记当时御卫军卤薄仪仗,有"五色介胄",指的就是这种铠甲。 元代的骑兵十分精良。这个时期的兵士铠甲,内层多用牛皮,而外层则用甲铁片,铁制的甲片排列齐整,宛如鱼鳞,所以也称"鱼鳞甲",此外,还有柳叶甲、铁罗圈甲等名目。兵卒的头上多戴铁盔。 明代的铠甲多以钢铁制作,其形制在宋元基础上演变而成,史书上留下的甲胄名目繁多,如兜鍪类有锁子护项头盔、抹金凤翅盔、八瓣黄铜明铁盔、镀金宝顶勇字压缝六瓣明铁盔、红顶缨(石+朱)红漆铁盔、青苎丝顿项青绵而衬盔等;身甲类有柳叶甲、齐腰甲、鱼鳞甲、曳撒甲、圆领甲等,由于时间距今不远,还有一些实物传世。尽管这些铠甲的材料、色彩、款式不一,但部的来看,仍以身甲、护臂、护裙及护足等几部分组成。 </P>
<P>  战袄的使用也很普遍,通常用质地厚实的麻衣制成,冬季所穿者蓄有绵絮。并以红、黄、紫、青等颜色辨别部队。另有一种外褂,以纱罗苎丝为之,圆领、无袖、对襟,下长至胯,衣身绣画有甲片之纹,著时罩在袍袄之外,名谓"罩甲"。据说这种服装出现在明武宗时,武宗尚武,于宫内组织团营,令宦官练骑射,罩甲即出现于此时,被用作戎服。如明刘若愚《明宫史》所记:"罩甲,穿袖戎衣上,加此,来小带,皆戎服也。"毛奇龄《明武宗外记》也称:"时诸军悉衣黄罩甲,中外化之,虽金绯锦绮,亦必加罩于上。</P>
<P>  "这种罩甲的形制在传世图像中还有遗存。 满族本来也是游牧民族,所以对骑射非常重视,清代的武士戎服,和其他服装一样,也采用马蹄袖形制。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枪、炮、兵舰相继出现,战争的形式再次变化,这时,传统的甲胄便失去了实用价值。虽然清代武将仍然穿著甲胄指挥作战,但此时的甲胄只是作为一种军仪,并不能抵挡枪炮的侵袭。清代武装的铠甲,也由衣裳两部分组成,衣裳均用质地厚实的绸缎为表,内蓄棉花,上缀铜铁泡钉,并按级别绣以各种纹饰。另有护肩、护腋、铜铁护心镜等配件,多以钮扣搭襻相联。盔帽则多用铁制,少数用皮革;盔顶部分竖有雕翎、獭尾、朱牦,使用时各按职别。 </P>
<P>  普通士兵,打仗时则穿号衣,以颜色辨别部队,并在胸前后背后刷印一团,或书"兵"、"勇"字样,或书部队番号。 附图片:028:穿铠甲的秦代武士 029:穿铠甲的秦代武士 E: 穿明光铠的唐代武将 42: 北魏:加彩陶俑戴兜鍪穿两裆铠的武士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3 16:10 , Processed in 0.1318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