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5|回复: 16

对汉网网友汉服着装的一点建议。欢迎大家砸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1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大家着汉服应以明代汉服为主要着装。</P>
<P>1。明代是离现在最近的汉人王朝,大家对它比较熟悉。</P>
<P>2。明代汉服是汉服发展的最高阶段,集历代汉服之大成。比较美观,大气。</P>
<P>3。明代汉服与日本和服有很大区别。日本服装仿自汉,唐。外出时容易向其它人说明。</P>
<P>4。这和汉网网友着汉服祭袁相配。袁本来就是明朝人。</P>
<P>5。大家以后还可以去汉服祭陵,明清皇陵是联合国文化遗产,旅游者多,比较容易扩大影响,北京网友可去明十三陵,南京网友可去明孝陵。</P>
<P>此为鄙人几点愚见,欢迎大家砸砖。</P>
发表于 2005-2-21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汉服不以时代来区分为好,如此容易引起歧义,不利于汉服概念的推广。</P><P>事实上,汉服是一脉相传的,而并非各朝各代各成一派。以不同形制分门别类较为合适。</P><P>汉服的形制多样、体系庞大,不应视为汉服推广的包袱;而正是有待于继承、挖掘的宝贵财富。</P>
发表于 2005-2-22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时可以说明当代汉服继承了明代特征最多,因为汉服发展到明代,不仅形制最完备,而且也是最后的汉服,具有传承性。至于“唐代汉服、宋代汉服”的用法是不科学的,没有每朝每代都要换一套衣服的说法。比如你喜欢汉魏时代式样的深衣,那么你也要知道历朝一直传到明代仍然有深衣,但花纹色彩、剪裁细节和汉朝肯定不同了。你宣传时,可以说这件深衣采用了汉朝流行的纹饰和风格,这是你个人喜好,但这不是所谓汉朝的衣服,而是当代汉服的一种。
发表于 2005-2-23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百里奚弟的见解越来越精细,宣传用语也越来越周全、准确了,很好啊。</P>
发表于 2005-2-23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日韩当代的民族服饰,可以明确,不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民族服饰样式都被保留下来成为今天的样式,有很多历史上出现的样式都消失了,比如日本大化改新之前的服饰式样,与今天的和服几乎一点共同点都没有,如果有日本人复原此类样式,只能是发烧友的行为,无法获得公众认同其为和服代表样式。今天的和服、韩服已经在扬弃的基础上公式化为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同类型服饰间细微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实际上也是对历史上品种极其繁多的样式的符号式继承。我们复兴的汉服,同样也将经历考据--多种类复原--改进并推广符号特征突出的样式--定型的发展阶段,而我们当前仍处于第一、二阶段,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发表于 2005-2-23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问题是日韩的民族服饰没有断代过,因此它们的考据--多种类复原阶段基本是对最后王朝所着服饰的直接继承,没有很大的困难。日韩服饰所经历的改进并推广符号特征突出的样式--定型过程是在社会风气影响下逐渐被认同的,是自发的行为,而汉服断代长达300年,我们民间考据后设计的改进型当代汉服如何才能获得社会认可,成为标准化符号特征呢?思考再三,恐怕唯有依靠频繁的出镜率和获得官方专家的理论支持方可。我清楚地知道获得官方专家支持可能性几乎没有,但须知汉服运动作为文化事业,其产生影响的时间跨度可能非常大,谁能说我辈热血青年中不会涌现出一些将来掌握话语权的专家?潮流一开,势不可挡。故此,还请大家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发展自身,希望就在我们身上!
发表于 2005-2-26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现在还不应该锁定一个朝代,况且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制度及政治经济是不一样的,政治经济的进步并不代表文化一定进步,就是说不一定就比原来的好,你去看中国的艺术史和文化史就知道了,那么以文化为载体的汉服自然也不是离现代越近的朝代就越先进,而事实上,从宋代开始,中国的文化已经开始陷于浮糜的状态了,过于工丽的诗词绘画和工艺导致其艺术价值受到削弱.所以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学艺术改革运动.这种沦落直接就反映在了服饰,和绘画及审美上</P><P>  明朝的确离我们最近,但不能说就是最好,而以我本人来看,确实柔媚有余而气度不足,这是和当时的社会状态有关的,它的表现力和精神性就不如汉唐,</P><P>  宋以后的时期的东西都是如此,</P><P>  同时我认为每个朝代服饰的不太同并不是完全的自发性行为,必定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因为统治者需要巩固其统治,又要区别于前朝历代而反映出它的新生性,必定在服饰上做一些修改和增减,正因为有了这些原因,它的集大成之处也不知道在哪了,</P>
发表于 2005-2-26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幽篁</I>在2005-2-26 17:09:51的o(︶︿︶)o 唉:</B>
<P>  明朝的确离我们最近,但不能说就是最好,而以我本人来看,确实柔媚有余而气度不足,这是和当时的社会状态有关的,它的表现力和精神性就不如汉唐,</P></DIV>
<P>这句话跟我的观念非常接近。
<P>很多人把明汉服当作汉服集大成的代表,但我看集大成仅只形制上的,而表现力、精神力乃至品味上则属下乘,而汉唐汉服在表现力、精神性上当属上乘。</P>
发表于 2005-3-10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ismarck</I>在2005-2-21 12:12:54的o(︶︿︶)o 唉:</B>

<P>大家着汉服应以明代汉服为主要着装。</P>
<P>1。明代是离现在最近的汉人王朝,大家对它比较熟悉。</P>
<P>2。明代汉服是汉服发展的最高阶段,集历代汉服之大成。比较美观,大气。</P>
<P>3。明代汉服与日本和服有很大区别。日本服装仿自汉,唐。外出时容易向其它人说明。</P>
<P>4。这和汉网网友着汉服祭袁相配。袁本来就是明朝人。</P>
<P>5。大家以后还可以去汉服祭陵,明清皇陵是联合国文化遗产,旅游者多,比较容易扩大影响,北京网友可去明十三陵,南京网友可去明孝陵。</P>
<P>此为鄙人几点愚见,欢迎大家砸砖。</P></DIV>

汉服的恢复和推广还是不局限于某个朝代为好,这样才符合“百花争艳”的精神,这样才有利于设计思维的活跃,使汉服接上断裂点,跟上时代发展,早日领导时尚。
发表于 2005-3-28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因此恢复汉服还是要着力于研究汉服最大的特征和它深刻文化内涵,发掘好的,摒弃不好的,致力于形制上完美之外更要注重汉服所体现的汉文化的精华。汉服断代之后我们要恢复固然艰苦,但是同事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那就是它可以不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必须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中未必每一步都是进步的,历史也有走弯路的时候,</P><P>    因此有了这样的机会,更应该好好把握,始终要注重恢复汉服中汉文化精华的体现。否则汉服的发展之路就要走弯了</P>
发表于 2005-4-2 0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幽篁</I>在2005-3-28 14:48:12的o(︶︿︶)o 唉:</B>

<P>因此恢复汉服还是要着力于研究汉服最大的特征和它深刻文化内涵,发掘好的,摒弃不好的,致力于形制上完美之外更要注重汉服所体现的汉文化的精华。<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70909 size=4>汉服断代之后我们要恢复固然艰苦,但是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那就是它可以不受历史发展的影响,</FONT>必须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中未必每一步都是进步的,历史也有走弯路的时候,</P>
<P>    因此有了这样的机会,更应该好好把握,始终要注重恢复汉服中汉文化精华的体现。否则汉服的发展之路就要走弯了</P></DIV>
<P>MM论述精辟!所以我认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给予汉服一个跳跃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就是跨过断裂点,把历史上所有的汉服式样都拿到当代来用,使之增加丰富多彩。</P>
发表于 2005-4-13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朋友说:</P><P>这汉服好是好,就是恐怕嘘嘘时不怎么方便,也不适合骑自行车~~ </P>
发表于 2005-4-14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关于这一点,似乎已经有人验证过了……</P><P>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穿常服,而不是礼服</P>
发表于 2005-4-15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穿旗袍长衫骑自行车就方便?哪儿跟哪儿嘛。[em06][em06]</P><P>再说了,没事穿得那么隆重骑自行车干什么?这不是糟践衣服嘛。</P>
发表于 2005-4-18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zisg</I>在2005-4-13 16:14:05的o(︶︿︶)o 唉:</B>
<P>有朋友说:</P>
<P>这汉服好是好,就是恐怕嘘嘘时不怎么方便,也不适合骑自行车~~ </P></DIV>

骑车可参照古人骑马装束,骑车或工作不必穿汉服,现代社会里你是摆脱不了西服的,因为这是全球性的着装,比较适合工作,西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但都不是整天都在穿,而是在体现民族文化的节日、集会或家庭休闲时穿的。至于嘘嘘嘛……,其麻烦程度不会大于穿白大褂的医生……^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8 12:25: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0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汉服没有很明显的朝代区分,一脉传承下来的
发表于 2005-4-20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上说得对,在下另有文专门讨论这个问题。</P><P><a href="http://www.xuwen.cn/dispbbs.asp?boardID=15&amp;ID=2406&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xuwen.cn/dispbbs.asp?boardID=15&amp;ID=2406&amp;page=1</A></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15 07:59 , Processed in 0.0727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