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91|回复: 4

[原创]宋明式霞帔源于唐五代帔帛略考(凤冠霞帔资料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2 05: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代舆服志定皇后常服为大衫霞帔,妃嫔命妇亦如之,维衣色纹样各有定制。明代霞帔在皇后及命妇容像中大量出现,并延续到清代汉族命妇礼服上,是汉族妇女大礼服上重要的组件之一。定陵出土有金累丝珍珠霞帔,而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了全套大衫与霞帔,保存相当完好。其霞帔为两条并列,一端都裁为斜边,并缝合,上有横襻,以挂坠子,另一端为平直,佩带时纳于大衫身后兜子内。霞帔的制作方法《明会典》有详细记录。明代霞帔是继承了宋代霞帔的制度,在江西德安周氏墓和福州南宋黄升墓中都有霞帔出土,其形制都是两条,前端裁为斜边并缝合,挂坠子,后端平直。故明与宋的霞帔基本形态和功能都是一致的,从《宋宣祖后》画像上能看到完整的披在身上的霞帔以及前端的坠子,与出土文物一致。



        宋宣祖杜太后      《宋史·舆服志》载:“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背子、生色领皆用绛罗,盖与臣下不异。”可知到宋代,霞帔已经和大袖衫一起成为了女性高级礼服之一。再往前看,五代史中无舆服专章,制度不详。新旧唐书中有钿钗礼衣、花钗礼衣,但无霞帔记载。但是从当时的绘画、陶俑等记录人物形象的文物上,可以看到女性身上不可缺少的服饰配件--帔帛。帔帛自北朝即有,隋因之,唐代盛行,女子无论贵贱皆有披着,据后唐马镐《中华古今注》女人帔帛条“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寻常宴参侍令披画帔帛,至今然矣。至端午日,宫人相传谓之奉圣巾,亦曰续寿巾。续寿巾盖非常参从见之服。”      初唐时,帔帛较宽,其后渐长,到中晚唐及五代时的敦煌壁画上,帔帛常与钿钗、大袖衣等组合为妇女盛装。大袖衣到宋时发展为大袖衫,黄升墓即有两件出土,在唐五代壁画上亦能看到其形制发展,而宋明式霞帔则除宣祖后画像外,未见于唐宋其他绘画中,倒是帔帛成为仕女画的标准服饰组件一直延续到清代之后。



        从能见到的形象资料上看,霞帔与帔帛之间的关系是明显的,尤其在与大袖衫同作为礼服的一部份上能看出其继承性。但是霞帔的形制是很特殊的,首先就是裁为两条,前端缝合而散开的后端在身后,这在之前尚无此类佩饰。如果说霞帔自帔帛发展而来,那其形制必也自帔帛而来。
        首先来看帔帛,它本身是一条,缠绕在上身,两端自然下垂,其质地可厚可薄,纹样可繁可简,相当漂亮。
        再来看帔帛的佩带方式,从画上看,乍看随意性很大,或披或绕,但仔细看仍能大致归为两类:一种是帔帛主体在身后,两端自肩臂向前垂下,类似披的感觉,这种在初期较多。另一种是帔帛主体在身前(胸腹部),形成弧度,两端自肩臂或搭向身后,或搭向手臂外侧,类似绕的感觉,这种带法中后期较多,大部分画上都能看到,而且菩萨像亦如此,甚至影响到日本,光明皇后像也是这种绕搭法。到晚唐五代,帔帛和大袖衣搭配时主体弧度在身前两端在身后或手臂外侧的绕搭法成为固定形制。


        从宋墓出土的霞帔能看出,它是用一条罗对折缝合,平整且有一定厚度,这是礼服化的做法。当帔帛朝规整并有厚度的程度发展时,主体在前的搭法就促使帔帛本身需要改良,有一定厚度的帔帛主体绕成弧度时不能帖服于身体,呈立体形态,并且帔帛加厚本身的重量使其不利于固定在大衫上,主体中段的重量会向前拉扯两端滑脱,所以这时就在帔上加横带或横襻,可以系联帔本身,使其不至于滑脱。而主体形成弧度部分则将其断开,再裁成斜边缝合,使帔既能平整地服帖于大衫上的,又使其形态似“弧形”,且前端必缝合的制度也是表明两条帔其实是不可断开的一条整体,同时在尖端处挂金玉水滴状坠子,加重底部重量,让帔完全垂直在身前,显出礼服平直端正的特点。而朝向身后的两端除了用横带系联外,另在大衫底部缝制与衣服同料的兜子,将帔两端纳于其中,使帔不但固定,更与大衫形成一个整体,帔帛也至此成功地礼服化。与帔帛一样为了礼服化而进行加工的还有如大带(绅)、绶等。

        因此,可以看出,宋明式的霞帔即是有唐五代的帔帛礼服化而形成,其独特的披挂方式也是继承了前期的特点。另外帔帛在女性常服中继续保留,成为仕女身上最为亮丽飘逸的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7-22 08: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b><FONT color=#000066>撷芳主人!</FONT></b></P>
发表于 2007-7-22 08: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劳苦功高,赞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15: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命名和实物究竟如何是另外的事情,文中所指帔帛就是晚唐五代时期大袖衣上那条长长的罗带。</P><P>其中并不缺少一环,罗带叠缝加厚,重量增加,为了固定而加横襻等都是同时形成,就如同大带从最早的腰带到后来形成礼仪性的装饰形态是一样的。</P>
发表于 2015-7-27 2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完毕
部分外链图片失效了
大部分图片都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19 08:47 , Processed in 0.1289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