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27|回复: 2

晚清兵器(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7 22: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一</P>
<P>小时候上历史课,讲到鸦片战争,老师的讲法都是“中国军民始终不怕牺牲,英勇抗击侵略者,但是,我们使用大刀长矛,而对手船坚炮利,所以虽然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仍然难逃失败的厄运。”</P>
<P>其实,清军是有火器的。</P>
<P>                         二</P>
<P>
比如枪,我们在电影里常看到的鸟铳。有多长?2米01.射程,100米。射速,1到2发一分钟。风雨天点火效能极差。英军用的是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枪长1米16,射程200米,射速2至3发一分钟,有枪刺。清军的鸟枪是从1548年的葡萄牙火绳枪改装而来,比英军落后200多年。查资料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在论坛里很气愤地说“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为什么找不出5000人与英军拼刺刀?”---答案很简单,因为鸟枪太长,没法再装枪刺。      </P>
<P>                     三</P>
<P>但让我吃惊的是,清朝当时其实是有燧发枪的。不过有严格的规定,只能用作御用枪。京营八旗用的枪其次,再次是驻防八旗的枪,最次就是绿营的鸟枪。这种梯次质量配备,是为了巩固统治,以驻防监视绿营。但这种方式,却使清军的主力---绿营在鸦片战争中以最次的装备应敌。</P>
<P>                           四</P>
<P>炮也是。鸦片战争中,绝大多数战斗是清军的岸炮与英军的舰炮之间的炮战。整场战争中,清军未能击沉英国的一艘战舰或轮船,而自己的阵地千疮百孔。单就炮弹来比,英国用的炮弹有实心弹,霰弹,爆破弹,清军用的都是效果最差的实心弹。奇怪的是,今天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存在宫里的清初的炮弹全都是“开花炮弹”(爆破弹)。但是当时主持海防的林则徐和当时的造炮专家黄冕,连“开花炮弹”是什么都不知道。因为这种技术百年来只被御林军专有。久不使用,藏于深宫,连统治者本身也都忘记了。     </P>
<P>                    五</P>
<P>就这样,清军以差距两百年的武器装备实战。这些烂武器本身也陈旧不堪。一只鸟枪,用几十年极平常,甚至有使用了166年没有更换的,我的天。就这样的鸟枪,还因为军费限制而数量不足呢。火炮也是这样,日晒雨淋,炮身锈蚀,到鸦片战争,多是清初铸造,有的甚至是前明遗物。因为在大清的武器装备体制里,没有定期报废造换的更新制度。    </P>
<P>                      六</P>
<P>这个体制,首先规定各种武器的型制,再按此规定制造工艺,再按此规定工价,料价。这种制度下,新武器的研制在一开始就以不合规定而被拒绝,新技术,新工艺又因为不合规定而被排斥,最后又用权威价格将一切新因素封杀出局----不合规定不准报销。                      </P>
<P>     七</P>
<P>物价,工价一直在涨,兵器制造的经费却是固定的。比如火药,雍正朝,每斤银2·6分,到了嘉庆年间是每斤银2·1分。制造者无利可图,反而亏损。但是任何商人,从本能上绝不会做亏本生意。为了防止赔累,偷工减料成为必然。1835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新制大炮40位,结果在试放过程中炸裂10位,炸死兵丁一人,炸伤一人,另还有5位火炮有其他问题。他检查炸裂的火炮,发现“碎铁渣滓过多,膛内高低不平,更多孔眼”其中有一空洞“内可贮水四碗”。为了能偷工减料,贿赂验收官员又成了公开的秘密。魏源写过“中国之官炮,之官船,其工匠与监造之员,惟知畏累而省费,炮则并渣滓废铁入炉,安得不震裂?船则脆薄腐朽不中程,不足遇风涛,安能遇敌寇?”        </P>
<P>                   八</P>
<P>我们从小苦背战争发生的年代和地点。听到的,往往是一句话的历史。鸦片战争对我来说一直只是一个模糊的年份和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直到现在,才因为工作需要,制作香港回归的节目,回头去看这场战争。才在“奸臣-忠臣”“投降---抵抗”“卖国--爱国”的教材模式之外,去了解数字和事实,才在传统史学“善善”“恶恶”的宣传功能之外,看到历史学的另一种价值“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茅海建说“这是它最基本的价值。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文章资料依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7 22:15: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7-12-10 1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P>嗯。是篇好文章。</P><P>我一直想写一个文章来论述一下中国人并不是玩物丧志的。因为有很多人有这种偏见--“中国发明了火药,但只是把火药用于烟花爆竹,而火药传到了西方,人家却用于了大炮”。</P><P>在此我想先发表个结论,回头再细细的来论述。</P><P>中国人第一个发明了火药,中国人也第一个把火药用于了军事。五代至宋朝就已经用于战争,明初不但用炮,而且还有了铳,并创造了多队轮换发铳的方式(早于西方二三百年),明初设立了神机营(火兵器军队),明后期发展了大将军炮(红夷大炮),自清入关后,初始曾经利用明朝留下的炮平o(︶︿︶)o 唉之乱,再往后发展却过分僵化的强调骑射之本,大炮放之高阁,自鸦片战争起,清政府才又抬出来大明留下的锈迹斑斑的大炮抗敌,而此时距离大明常用此大炮之时已经是二三百年了。后来清政府之睁眼大臣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也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P>
发表于 2007-12-11 02: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有个地方叫“火器营”,当时应该驻扎的都是持火器的,或者是制造火器的[em01][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9 05:44 , Processed in 0.0822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