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40|回复: 7

[節慶計劃文案] 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中国岁时文明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5 12: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大多与我们民族的生态和习惯有关,因此节日文化也常被称作岁时文明。
    当我们把农耕当成主业的时候,就开始被赋予敏锐的岁时感悟力。浙江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稻粒,将中国农业文明推至1万年前,所以我们也不用太怀疑《尚书•尧典》中“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的真实性;观察和思考本来就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必要技能,尤其在生民之初,人们在严酷的天地间,在惶惶的敬畏中,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岁时节令的脚步,好能够顺应四时之变,不误农时采狩,以成万物之用。虽然,我们的祖先不太关心地球的结构和太阳的元素,但他们对天象地形,日月寒暑,昼夜幽明,阴阳消长,乃至天地人和都有着天生的悟性。
    “岁(歲)”是个很古老的字,《尔雅•释天》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惜传说中历法发达的夏代没有实物佐证,但殷商时的证据是很明确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解释,甲骨中的“歲”字象有柄的半月形切割工具,其刃部上有两点,是穿绳用来缚柄的孔,古人既用“岁”切割祭牲,又以之收割禾穗,故“岁之言穗,言刿。”岁末年终,人们收割谷物、切割牺牲用来祭献先祖,最终让“岁”发展成一种祭祀——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岁》认为:“祭名曰岁者,殆因岁举行一次而然。”如今看来,祭名和时序之名的因果关系可能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岁收、岁祭最终成为一个时节上的标志点。
    上溯到源头,中国的传统节日多起源于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所谓“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不类大多数西方节日那样多来自典型的人文纪念,故而我们的节日最终蔚成的一脉气象,称作“岁时”文明。

    岁收、岁祭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始主题,故秦汉之前的岁时纪念,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多彩的礼俗节物、典故传说,有的只是敬慎郑重。比如,上古的桃花流水中弥漫着佩兰的芬芳和高禖、招魂的巫风,没有后世修禊雅集的悠闲,甚至也没有周公“月光禊洛”的附会;周之岁首的新年乃是后世的冬至日,那时候没有趣味的灯笼爆竹春联藏钩射覆,没有消寒图歌,甚至没有美味的饺子馄饨,有的只是寒风凛冽的圜丘上瑟瑟发抖、瞻昂昊天的天子,还有小心翼翼等候葭灰飞出黄锺律管的律历乐官;殷商的岁首元日乃是后世的立夏节、端午日,那时也没有别开生面的龙舟渡、刺五毒、五色缕、兰汤浴,没有三闾大夫和孝女曹娥什么事,甚至好吃的粽子也是先要敬献祖先的“角黍”…… 然而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从虔敬到世俗的过程,魏晋以后,日常生活逐渐淡去了原始的诚惶诚恐,岁时中也少了祭祀,而越来越多地以欢庆的方式来纪念——隆重的蜡祭、驱傩、岁祭等上古祀典如今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新年庆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形形色色的故事传说、民风礼俗、外来文化填塞进了一个个岁时纪念,成就一棵枝干丰茂的节日之树的时候,加之原始的时序意义,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岁时华彩。

[ 本帖最后由 蒹葭从风 于 2008-2-5 13: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7-18 20: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到沙发  希望美的文字找到欣赏的人!
发表于 2009-8-7 18: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了一些好东西啊··
发表于 2009-8-25 2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看越觉得古人的生活比现在有情调~
发表于 2009-9-27 1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发表于 2009-9-27 12: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7 03:38 , Processed in 0.0636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