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23|回复: 7

大唐十天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6 16: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部英雄史,不得不说唐”大唐为何总为人们所提及,不光是因为其成就了一代天朝的辉煌,更因为大唐年间英雄人杰涌现无数,成为人们脍炙人口的谈资。一部《隋唐英雄传》,书火了,电视更是红遍两岸三地。小女子也荣幸的成为了大唐英雄迷,嘻嘻。

    但是,如果给这些英雄人杰们,来个所谓的大唐十大的话,我能肯定的是,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秦叔宝、尉迟恭、李道宗等。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这么想的人,可是大错特错了哦。因为,你们肯定是被小说和电视给蒙了……

    真正位列大唐十大天王名将的滴,其实是以下十人:

    卫国公——李靖(571——649)
    唐初军事家。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 常与他讨论兵法,曾称赞说:“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炀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俘,李渊欲杀之,在李世民说情下幸免一死,于是随李世民,在征讨王世充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被授为开府。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唐太宗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这年四月二十三日(7月2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生平功绩:平定萧铣、安抚岭南、平定辅公祏、剿灭o(︶︿︶)o 唉厥、远征吐谷浑。


    英国公——李勣(594——669)
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勣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李治)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因后来其孙徐敬业反对武则天,发动起事,被族诛,李勣也被剖棺戮尸。到后来唐中宗复辟政权之后才平反昭雪,以礼改葬。
    生平功绩:
    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大行于世。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进犯,李世勣讨伐。
    贞观三年(629年)大破突厥,俘五万人而归,镇守并州十六年。
    贞观十五年(641年),在诺真水(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败薛延陀。
    贞观十八年,李勣跟从太宗伐o(︶︿︶)o 唉,攻破辽东、白崖等数城。贞观二十年,又率军大破薛延陀部,平定碛北。
    乾封二年,攻破平壤,覆灭o(︶︿︶)o 唉国。


    辽西郡公——薛仁贵(614——683)
名礼,字仁贵,唐朝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隋炀帝大业10年(公元614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生,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他一生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他的征战事迹,《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仁贵骁悍壮勇,为一时之杰,至忠大略,勃然有立。噫,待封不协,以败全略。孔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上加明命,竟致立功,知臣者君,信哉!永淳二年卒,年七十。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给舆,护丧还乡里。
    生平功绩:
    显庆三年( 659年),远征o(︶︿︶)o 唉,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士,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 661年)“三箭定天山”,大败回纥。
    乾封元年(666年),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降服o(︶︿︶)o 唉。
    贞观十九年(645),马踏平顶山,英勇收辽东。
    开耀元年(682),脱帽退万敌,大破突厥,斩首一万多,俘虏三万多,还缴获了军资无数。


    西平王——李晟(726——793)
    唐朝名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初为边镇裨将,因战功升至右神策军都将,因平朱泚之乱,被封为西平郡王。贞元九年(793)八月李晟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德宗亲临吊祭,废朝五日,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赠为太师。
    生平功绩:平息藩镇叛乱,中兴大唐


    汾阳王——郭子仪(697——781)
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生平战绩: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大唐、震慑回纥、大败吐蕃


    南康王——韦皋 (745——805)   
    字城武,亦字武臣。中唐著名边将。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初仕为建陵挽郎。大历初调为华州参军,历使府,后迁殿中侍御史,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贞元初年(785),德宗拜韦皋为检校户部尚书,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乃宰相回翔之地”,“非上将贤相殊勋”者不能任节度使。德宗派韦皋镇蜀,足见对其信任。韦皋果然不负皇帝厚望,镇蜀20年间,功劳卓著,深得蜀人拥护。
    贞元十七年(801)尝撰并行书金铜普贤菩萨像记。卒年六十一,《唐书本传、金石录、云笈七签》。
    生平功绩:
    镇守蜀地二十一年,共击破吐蕃军队四十八万,保持蜀地繁荣不衰。
    降服南诏国,并促进南诏和其他部落归附唐朝。        


    凉国公——李愬(773——820)
    唐临潭人,字符直。名将李晟之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当协律郎、累迁卫尉少卿。 从小慈孝过人,父亲李晟死后,在兄弟十五人中,唯他与哥哥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被皇帝劝回,隔天又跑回去守墓,其孝廉感人肺腑。后被授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詹事。
    十三年(公元818年),任武宁节度使,和宣武、魏博等军共讨淄青节度副大使李师道。后历任昭义、魏博等节度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疾甚,不能军,以太子少保还东都卒。
    生平功绩:雪夜袭蔡州,平定淮西。结束藩镇割据,恢复统一。


    临洮公——王忠嗣(705——749)
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
    天宝六年(747年),遭李林甫所陷害,被玄宗贬为汉阳(今湖北)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
    生平功绩:大破奚契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覆灭后突厥汗国。


    陈国公——侯君集(587——643)
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侯君集自幼“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旧唐书·侯君集列传》)很早就成为秦王李世民的幕府,多次随军出征,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此后渐受恩遇,参预谋议。
    贞观17年(643年),因依附太子李承乾谋反,事败被诛。
    生平功绩:击破吐谷浑大军,攻灭高昌国。


    临淮王——李光弼(708——764)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契丹族。生于708 年,卒于764 年。少时喜欢骑马射箭,性格严毅沉稳,有勇有谋。从小立志要象飞将军李广那样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年轻时曾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天宝初年,累迁官为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补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嗣见李光弼性格稳重,才知过人,对他的喜爱超过了旧部。常对部下说:“以后能代替我掌管兵权的一定是李光弼。”不久,李光弼升任云麾将军,朔方(治所在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副军使等职。
    肃宗宝应元年(762 年)李光弼出镇徐州(江苏徐州)。因平叛有功进封临淮王。代宗即位(763 年)下诏任李光弼为东都(今洛阳)留守。李光弼因为害怕谗言乃上表归还徐州。第二年(764 年)病逝于徐州,时年57 岁。代宗遣使吊恤。追赠太保。
    生平功绩:平定安史之乱,唐朝中兴第一功臣。

    呼呼,终于介绍完了……
发表于 2013-4-16 22: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厉害角色[em17]
发表于 2013-4-17 0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em17]
发表于 2013-4-17 1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都是值得敬仰的人!
发表于 2013-4-18 11: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张汉君

汉君回来了?欢迎欢迎
发表于 2013-4-19 09: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卧云斋


张汉君一直都在,可怜,每天从早八点到晚上十一点半没得闲,已经有两个月没上网了吧。
发表于 2013-4-19 16: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张汉君


    慰问啊慰问!
发表于 2013-4-28 12: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2 19:17 , Processed in 0.0759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