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17|回复: 37

任法融:道不远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8 2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道不远人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宇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由此可见,道生天地万物之后,道之本体属性功能仍然混溶于天地万物之中。人既然是天地万物之中的一部分,人身中自然亦有道。那么道付诸于人身是什么?是天真本性。也就是说,人性即道。孔儒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正指道付诸于人身为性而言。道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水与波——水即波、波即水,水波一体;道即物、物即道,道物不二。由此可见,道有什么功能与作用,人本身也会有。

人的言行举止、处世接物,应该按照自己的天真本性,而不应该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只有真诚无妄地对待事物、应人处世,才符合道的法则。《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

《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其大意是说人要时时保持自己的天真本性,巩固自己的本来之德,使之不被后天的一切事物所玷污。如此立身处世,方可万无一失。



二、而人远道

儒家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又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清静经》中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老子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其大意是,人的本性为母,人的百般情感意识为子,而人往往由于为世情名利所驱赶,忘本逐末,愈驱愈远,无形中失去了本性。

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而使自己原本纯洁的心性被名利所遮掩。一旦人的私心欲念侵蚀了本性的原貌,或者说人的良知为欲望所阻挠,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扭曲变异了,往往会干出一些有悖于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比如纵欲享受、贪图名利,以至于作奸犯科,最终沦落为狂妄之徒。

丘处机面见成吉思汗,在谈及修身之道时,曾有以下精辟的论述:“其愚迷之徒,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恣其情、逐其欲、耗其精、损其神。以致阳衰而阴盛,则沉于地而为鬼,如水之流下也。” “背道逐欲者,如掷石下乎峻坡,愈卑而是愈易。斯须陨坠,一去无回,以其易为也,故举世从之,莫或悟也。”

魏伯阳祖师曾说:“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为金子,子隐母胞。”修性达命之关键就在其中,把性比作金,把情感比为水,但是性生情之后,其性仍隐含在情感之内。性和情不可分离。

《功课经》中说:“刀圭入口,神化无方。”这句话的重点就在“圭”上。“圭”这个字上下都是土,土在人身中为意,上面土为先天真意(性),下面土为后天的情感。此二者为先(性)后(情)之关系。修行的妙道就在于,使此二土相守不离。

《清静经》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即失去道的原因),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人在各种不同的境遇中,本性的阵地往往会被七情六欲所占领,本性也就丧失了栖身之处。故佛经说,一旦被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阻碍,则本性便不能自在。

《消灾护命妙经》中说:“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悲恐惊憎,如是等故,皆相伴左右,如影随形,挣之不脱,恼之更恼,苦也。其根乃七情所定,六欲所生,噫!若非洞破迷障,何获清静清凉清自在。狂躁魔窟火烧天也。” “若然沉浮溺爱,假一时之念,以为心花,鼓一瞬之气,以为操持,精动欲生,迷掩心窍,真一难风也。”这段经文正是说,一旦因为念虑重重、滋情纵欲而障隐了本性,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道的本体。



三、返朴归根,与道合真

怎么得道?如何成真?

儒家的《大学》在开篇之首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将“明德”、“ 亲民”和“至善”三者作为人生的理想目标,并以“诚意”为修、齐、治、平的先导,以“修身”作为人成就自我的基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日常的处世接物中,儒家主张人要每日三省其身,并以温、良、恭、俭、让自律,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

《周易·乾卦》九三爻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孔子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这是孔子对此爻之解说。意思是说,德才兼备的君子,其胸怀在众人之上,被人们拥戴。到此地位如何立身?必须保持忠诚信实,以继续增进自己的美德。其言辞发自诚挚的感情,积蓄功力,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地努力,知道终止的时候就及时终止。这样就能居上而不骄傲,处下而不忧愁。自省自律,随时谨言慎行,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能免遭咎害,保全自身。

《清静经》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消灾护命妙经》将修心作为成道的门槛:“驱魔拔苦,扫尽不祥,接纳众妙之门者,内心也。是谓自修自得,自己解脱,修心即修道也。心存妖妄,无边之苦,心现灵光,彼岸现矣,破迷证真,脱离苦海。”

人的纯真本性被遮掩,人的心性就会迷于外物;七情六欲逞强,人就会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这就在无形中失去了人的本性,导致人心浮躁、神魂颠倒、情智反常,时时处于惊恐之中,这正是人失去本性的表现。故道教先祖在修炼的开始,就要人先断七情、绝六欲,涤除杂念,返心归性,这是修炼的第一要求。佛教对于修行的要求也大致如此。《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正指此而言。

《清静经》中说:“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即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这就是返情归性的最高境界。修行到此境界,不能着相。能忘此境界,才是真静。

《生天得道真经》中说:“依凭斋戒,作是津梁。一切有为,显持真路。体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众缘,永除染著。外相不入,内相不出。于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即引太和真气,注润身田,五脏六腑,心目内观,真气所有,清净光明,虚白朗耀。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达此境界,人的情和性相交,也就是返情归性。

《护命妙经》中说:“清静六根,断诸邪障。”到此境界,人之灵台自然干净,自身之天性自然归宿“元神”。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常无欲,以观其妙”,“我无欲而民自化”。在人的立身处世以及修养身心方面,老子给我们指明了金光大道。他要人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阐明在为人处事中不可鲁莽、粗野、冒进。同时在修养自身时要谦虚、柔和、含蓄、低调,与社会大众和光同尘。

老子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意即:人如能扫除诸妄念,反情归性,一意真诚,同心向善,人与人如能心心相印,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就可以使人性与大道合为一体。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不仅发现了道,而且更明白如何做人,即人要法自然。因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并与道合一,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

(作者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本文为作者2013年9月11日在第五届玄门讲经暨华山论道上的演讲)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0: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心即道心”

“平常心是道”

“从事於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
发表于 2014-4-21 08: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供有兴趣人士参考传播交流

本帖最后由 卧云斋 于 2014-4-21 09:19 编辑

道佛文化比较辑
发表于 2014-4-21 0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项目                   道                                     佛
基本信仰                   道                                     佛
教主        老子 •李耳•伯阳                     乔达摩•悉达多
        道祖太上老君                     佛祖释迦牟尼
教主诞辰        公元前571年2月15日            公元前565年4月8日
发源地        中国
                                                     古属印度,现尼泊尔
教主著作        五千余言道德经                     无著作,有佛说后人结集的经典传法。
经典        道德经等        楞严经等
修行目的        修炼今世成仙得道                      脱离苦海来世成佛
最终归属        东极长乐世界                      西天极乐世界
主要派系        全真与正一                      汉传与藏传
出家更名        仍用祖先姓氏                      弃祖姓,一律改姓古印度释迦族佛祖的“释”
出家形象        全发绾髻,保留汉族传统,    全部剃光头,以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
                因发肤受之父母,毁伤不孝       
出家服饰        簪、冠、巾、袍、袜、履等     汉地僧人一般着汉式交领袍,正式场合加用
                 均保持汉民族特色,有严格    印度传来的袈裟。藏地用本族特色露臂长袍。
                的穿着规范
衣着常色  青兰黄紫黑白                       黄灰棕
见面口诵        福生无量天尊                               阿弥陀佛
基本礼仪        双手抱拳(阴阳太极式)         双手合十,来自印度
                为中国古礼
                       
每日课诵        玄门日诵四品经
                早课,午课,晚课,皇经         禅门日诵两次经早课,晚课
                                                                                 
皈依三宝        道教——道经师                        佛教——佛法僧
基本戒律        归根五戒——杀盗淫妄酒        持守五戒——杀盗淫妄酒
问话禁忌        道不问寿,不问乡籍、俗事        僧不问姓

神祇称谓        天尊,元君,上帝,大帝,      佛,菩萨,金刚、罗汉
                 真人,圣人,夫人、娘娘、
                老母、圣母  某祖、祖师爷、
                某某爷。
信徒称谓        道士,道人,道长,                 和尚,尼姑(民间俗称)僧人,比丘,比丘尼,
                道姑(民间俗称),某爷,       佛教戒律中带有印度歧视妇女的传统,
                乾道,坤道,法师,师父,       将女性僧人称为二僧,并明确规定二僧见大僧须先行礼
                出家人,居士,隐士。
                道教尊重妇女,内部男女平等,
                见面行礼只论资历辈份;不论
                男女,同辈皆以师兄弟相称,长
                者一律称为“爷”                              

                                                                  
宗教职务  有方丈,监院,住持,当家等              有方丈,监院,住持,当家等
戒律等级        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              沙弥戒、比丘戒、具足戒
宗教场所        道场,道观,庙院,宫,观,         寺,庵,庙,精舍,道场等

                台,庙,阁,庵,祠,洞等                       
               
               
               
               
               
发表于 2014-4-21 0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项目                   道                                          佛
基本信仰                   道                                          佛
教主        老子 •李耳•伯阳                          乔达摩•悉达多
        道祖太上老君                          佛祖释迦牟尼
教主诞辰        公元前571年2月15日                 公元前565年4月8日
发源地        中国
                                                           古属印度,现尼泊尔
教主著作        五千余言道德经                           无著作,有佛说后人结集的经典传法。
经典        道德经等        楞严经等
修行目的        修炼今世成仙得道                             脱离苦海来世成佛
最终归属        东极长乐世界                             西天极乐世界
主要派系        全真与正一                             汉传与藏传
出家更名        仍用祖先姓氏                             弃祖姓,一律改姓古印度释迦族佛祖的“释”
出家形象        全发绾髻,保留汉族传统,           全部剃光头,以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
                因发肤受之父母,毁伤不孝       
出家服饰        簪、冠、巾、袍、袜、履等           汉地僧人一般着汉式交领袍,正式场合加用
                 均保持汉民族特色,有严格          印度传来的袈裟。藏地用本族特色露臂长袍。
                的穿着规范
衣着常色  青兰黄紫黑白                             黄灰棕
见面口诵        福生无量天尊                                     阿弥陀佛
基本礼仪        双手抱拳(阴阳太极式)               双手合十,来自印度
                为中国古礼
                       
每日课诵        玄门日诵四品经
                早课,午课,晚课,皇经              禅门日诵两次经早课,晚课
                                                                                 
皈依三宝        道教——道经师                            佛教——佛法僧
基本戒律        归根五戒——杀盗淫妄酒            持守五戒——杀盗淫妄酒
问话禁忌        道不问寿,不问乡籍、俗事            僧不问姓

神祇称谓        天尊,元君,上帝,大帝,           佛,菩萨,金刚、罗汉
                 真人,圣人,夫人、娘娘、
                老母、圣母  某祖、祖师爷、
                某某爷。
信徒称谓        道士,道人,道长,                      和尚,尼姑(民间俗称)僧人,比丘,比丘尼,
                道姑(民间俗称),某爷,            佛教戒律中带有印度歧视妇女的传统,
                乾道,坤道,法师,师父,            将女性僧人称为二僧,并明确规定二僧见大僧须先行礼
                出家人,居士,隐士。
                道教尊重妇女,内部男女平等,
                见面行礼只论资历辈份;不论
                男女,同辈皆以师兄弟相称,长
                者一律称为“爷”                              

                                                                  
宗教职务  有方丈,监院,住持,当家等                 有方丈,监院,住持,当家等
戒律等级        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                 沙弥戒、比丘戒、具足戒
宗教场所        道场,道观,庙院,宫,观,            寺,庵,庙,精舍,道场等

                台,庙,阁,庵,祠,洞等                       
               
               
               
               
               
发表于 2014-4-22 14: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自--彷徨 于 2014-4-22 14:19 编辑
卧云斋 发表于 2014-4-21 09:23
比较项目                   道                                          佛
基本信仰                   道                         ...


mark。回头再来看。内容相当丰富啊。
嗯,可以再加上一个基督教.
发表于 2014-4-22 14: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独自--彷徨 发表于 2014-4-22 14:17
mark。回头再来看。内容相当丰富啊。
嗯,可以再加上一个基督教.


基督教不用的啦,因为没人会把它和道教、佛教搞混。

我家师兄(乾道),出门竟被小孩(其实也不小了,中学生)当成尼姑,
所以才有这种对比的必要。
当时师兄的话很简洁,说”小同学看好了,我是男的,
尼姑是女的;我长发解开可以及腰,尼姑是剃光头的。所以,记住像我这样的
叫道士。
小孩态度很好地记住了,还说要普及他的同学们:)
发表于 2014-4-24 09: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你自认为是一位有信仰的人吗?
——是的:)
发表于 2014-4-24 0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十几岁时就皈依了。至今已二十多年
发表于 2014-5-1 20: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道教不怎么了解,只知道一些基本的而已=3=
发表于 2014-5-1 21: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是汉民族的本土宗教

我知道的。。。我身边有一个信道教的
发表于 2014-5-4 1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卧云斋 于 2014-5-4 11:58 编辑

道教,又称道家、黄老道与玄门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
道教继承华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脉,从敬天祭祖到殷商时代天神崇拜、春秋战国的黄老道家、秦汉时期神仙方术以及民间信仰和东汉“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来。
道教是中华文化催生的,是中国人的根柢,是东方科学智慧之源,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爱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深深扎根于华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发表于 2014-5-4 1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辰祭~ 发表于 2014-5-1 21:15
道教是汉民族的本土宗教

我知道的。。。我身边有一个信道教的

欢迎光临!您的头像个性啊······
发表于 2014-5-10 1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斋 发表于 2014-5-4 11:54
欢迎光临!您的头像个性啊······

谢谢:)
发表于 2014-5-12 10: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多发言!多谢支持!
发表于 2014-5-17 2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斋 发表于 2014-5-12 10:02
望多发言!多谢支持!

嘻嘻,学生党。。。尽量每次回家都来的~~
发表于 2014-5-20 15: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辰祭~ 发表于 2014-5-17 20:02
嘻嘻,学生党。。。尽量每次回家都来的~~

学生党是希望,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
发表于 2014-5-24 1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斋 发表于 2014-5-20 15:04
学生党是希望,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

嘿嘿
发表于 2014-5-26 09: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薪火相传:handshake
发表于 2014-6-1 2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斋 发表于 2014-5-26 09:53
好好学习,薪火相传

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5 01:58 , Processed in 0.0902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