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88|回复: 42

[精品轉貼] 汉服吧一些精品文的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6 1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无数个,很多文章年代实在太早,早得我都不想去私信授权。且转且说吧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在小楼:
一个人的祭礼


       多年之后,我想我还会记得这天,记得那天籁般的韶音雅乐,记得稚嫩童声颂出的论语,记得寒风中庄重的祭文,记得那盛大的表演。不过今天,阳光下、人群中,虽满眼繁华、满耳嘈杂,我依然只是捧着一颗孤独的心,去赶赴那场—— 一个人的祭礼  



公元两千零四年,天津建卫600周年。

       这一年,天津市政府着实搞起了不少文化活动,杨柳青、妈祖节、考试展,到现在的祀孔大典。拯救传统文化,即使是最爱塔台唱戏的政府,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的崛起,似乎注定要靠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明。
       中国眼看国将不国,文化复兴迫在眉睫,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最最表象的东西,忽略了身上的“衣”。
一件衣衫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我常常慨叹老祖宗造字的神奇,一人一衣是为“依”,倘使失了衣冠,也便身无所依,宛如飘萍了吧。
       这一件衣与那一件衣果有那么严重的区别吗?
       人与人的区分,除了肤色,恐怕就是衣了。衣,除了用来蔽体,也用来装扮,更用来表达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衣不同,人便不同。
       记得汉网的万壑听松写过一篇服饰美学论文,讲到西服追求立体美、满服追求繁复美,而汉服追求的是取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美渗透于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祭孔,祭的当然不是一堆白骨,而是一种思想。礼,不是为了矫揉造作,而是为了表达崇敬之情。倘若不是汉服祭孔,那么这祭礼不也就沦为一种形式,那文化的感召力也就空如一纸诏书,在没落皇朝的淫威下,欺骗着那些懵懂的人们。
       我坚信,西方思潮泛滥的今天,只有汉文化能承担扭转华夏命运的历史使命,而汉服,就是续接那被斩断文明的纽带。
       所以我去了,虽然只是一件深衣,虽然寒风凛冽中略显单薄,虽然有种单刀赴会的悲壮意味,但我依然微笑着面对周遭投来的诧异目光。
       无法解释,也无从解释,那是一个人的祭礼。当一干花花绿绿散尽后,我固执的站到祭台前,没有音乐、没有祭文、没有舞蹈,有的只是一颗真正崇拜孔夫子的心。
       很多人给我拍照,不用解释,普通人的眼睛总是能看到美的。有许多伤痛无法平复,可喜的是,我已能够用澄澈的心把他们包容下来,我依然只是做着我自己——
       一件深衣,一份信仰,一个人。
       多年以后,我想我会记得这天,一场盛大的祭礼,一次对儒家文化的呼唤,一群崇尚传统的中国人。只是,我依然坚持的相信,这是一个人的祭礼——白衣胜雪、不染纤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7: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中国/转自天涯博客,天涯在小楼
       今天,是我因激动而落泪的一天,因为我眼看中国的奥运健儿驰骋赛场,用他们的汗水和拚搏精神赢得了世人的掌声,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今天,也是我因羞愧而落泪的一天,因为在雅典的舞台上,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我们把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抛了个干净。
       今天,农历七月十五(确切地说,是十六了),一个月圆之夜,我听到嫦娥的哭泣。
       昨天,天津的韩国文化周进入第二天,到处都是是穿着韩国传统服饰的人,他们再现了韩国传统婚礼,表演了传统舞蹈。周遭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我的心却在滴血。
       也许是我的修养还不够,看着他们跟中国极其相似的礼仪、游戏、服饰、舞蹈,听着周围一口一句真美啊,我产生强烈的嫉妒感,我嫉妒他们,可以穿起能让自己引以为豪的服装。  
       每每在深夜里,当我闭上眼睛,眼前浮动的是一个个坚强挺立的身影。我记得一个文人在江边独行,他说“安能以身之察察受世之汶汶乎”;我记得一个诗人弃官归隐,他说“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我还记得一个词人寄情山水,他说“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我还记得许许多多独立于尘世之外的人,他们那种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个性光芒照亮了我的双目,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一个遁世的理由,“穷则独善其身”,既然这个世界已经一片冰雪了,何不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
       但是,我的意志被撕扯着,因为有另外一些人,他们让我觉得避世是一种耻辱。岳飞曾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可是他没有因此就放弃,他做他该做的能做的,因为他相信天日昭昭;文天祥曾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可是他没有因此就变节,他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因为他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曾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是他依旧从容赴死,因为还能够“去留肝胆两昆仑”。命运把他们推向了不可救赎的深渊,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向那深渊踏出坚定的脚步,我除了感动,还是只有感动,我会想到歌乐山的革命者,他们写道的“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面临更大的危机,今天的中国,基本上已经不能够再被称为中国了。从雅典奥运闭幕式的八分钟看,这个用超短的旗袍、刺眼的灯笼和蜂拥的人群组成的中国已经只剩下庸俗和可笑。其实一个国家最可怕的结果就在于此,他已经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内质,他已经不懂审美。
       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走到今天,居然就只剩下喧嚣和吵闹。我们的年轻人,恨不得把头发染成七种颜色、在肚脐上穿八个环,身上的衣服如果不是短到不能再短、就是肥到不能再肥,什么温文儒雅、文质彬彬这些辞汇,在他们的眼中是外文。人们喜欢的是用电脑技术PS出来的美女,他们不知道真正的美永远在摄影棚以外,那些善良朴质的少女发出纯真会心的笑容,多么美丽,却无人懂得欣赏。现在的流行词语是时尚另类前卫妖艳,引领潮流的永远是不伦不类夸张怪异的行头,中国自古崇尚的雍容大度、仪态万方早就湮没在繁华都市的浮躁中。他们认为用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高楼比木制的塔楼更实用,他们认为一座高架桥的价值高过千年古树,他们看到的永远是光鲜亮丽的外表和眼前那一点点利益,却不知道废墟深处埋藏的尊严和骄傲,也看不到斑驳的墙壁后面,有祖先留下的财富和荣耀。
       在一个混淆了美与丑的年代里,我们被外来的垃圾文化强奸了,还在沾沾自喜,以为只要与国际接轨,就可以变得高尚乃至高贵,殊不知在外人的眼里,我们只是在扮演跳梁小丑的角色。在西方,裸体雕塑可以是一种圣洁的艺术,可是被强暴的脱去华夏衣冠的中国人,如果丝毫都感觉不到羞愧和耻辱,那么我宁愿这个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国度快些消亡吧。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中国。这句问话萦绕耳畔,迟迟找不到答案。如果呐喊有用,我不怕喊到喉咙沙哑,如果哭泣有用,我不怕哭到眼睛红肿,如果乞求有用,我甚至愿意以生命为代价,可是,我有口难言,有一双眼睛,却看不到光明。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中国。常常从梦中惊醒,我一遍一遍的问自己,拿什么来拯救你,又该拿什么来拯救自己呢?
       呜呼,何其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又何其不幸的爱上她,何其不幸的自不量力,又何其不幸的至死不渝。
       也许我今天所作的一切都是无力苍白的,也许我不能拯救我的中国于万一,也许我的一片赤子之心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诋毁和扭曲,但是为了理想和信仰,为了我心中的圣贤和英雄,为了可以活得心安理得,我决定执迷不悔。
       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真的爱你,我的中国!
        
#日志日期:2005-5-31 星期二(Tuesday) 晴
发表于 2016-6-6 18:1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经典帖子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2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幸福,我是汉家儿女  三柳小姐

在意识到自己是汉家儿女的一刻,泪流满面,心潮澎湃……

这二十几年来,我一直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汉族人。在填下民族的一栏时,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对于汉族,对于我来说,不是一种民族,与世界上穿西服的人没什么两样,世界上所有穿西服的人都是一样的。那是一种浮萍的感觉,随风而飘,找不到方向,而现在,我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感觉,我找到自己的根了,而且,他是如此优秀!尽管我与他之间有几百年的隔阂,但,我们之间终于又接上了!

我是汉族人,当我意识到这一概念时,我几乎要跪下来,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无比的荣幸。我的祖先,是多么智慧,多么美丽,多么勤劳,多么宽容,多么尊重,或许再多的多么也写不完。

我想到了三闾大夫在江边吟走时的风骨,那个消瘦的形象,是一种对国家的热爱,对民众的心痛,对邪恶的控诉,对正直的追求,他,是我的祖先!

我想到我们汉家的文化,多么优秀,对全世界都是一种财富,更是影响了周围的国家,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没有做多少大的改动(特别是那个我最讨厌的国家),而汉家儿女,一直在继承、发扬和创新着。

我想到与我同姓的各种杰出人物,他们是我的祖先更是我的家人。我想到千年前那个江边的美丽身影,在人们的心中,她就是情人的化身。

我们的民族服饰,飘逸大方,气度不凡。我们的礼节,尊重自然,尊重外来事物。

自然,我不想否认也有一些丑陋的人,丑陋的事的出现在历史上,我民族的性格中也有丑陋一面,我承认。

我意识到自己是汉族,并没有大汉族主义,种族之间是平等的,大家应该互相尊重,每个民族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家都值得自豪!

我的恋人很奇怪,甚至不相信我会为了这个哭,我想,很多很多的汉族人其实就是像我以前这样的状态,分不清中华民族与汉族的区别,我们汉族的族群概念,现在,是非常低的。

我觉得自己对祖先实在是太不了解了,成语一知半解,诗词没几句,汉服一件也没有……很愧疚

我相信汉服带给人的绝不仅仅是美丽,当人们意识到古装在一定程度上是汉服的时候,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相信很多人都会自豪自己是那么优秀的一个民族的后代。因为,我就是这样的。

再看天涯在小楼《一个人的祭礼》,那也正是我想说的。看着一群纷繁清装、西式服装中纯白身影,心里充满感动。

2005年8月20日星期六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2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古典,有多少距离?   三柳小姐

历史是什么?只是学生子书包里的几本书而已,合上了就是满目现代,打开了也只是换取高分的工具。
于是乎,凡是先人的东西都被称为古典,汉服美人可以被称为古装美人,牛腿斗拱可以被称为古代建筑,花轿、红绸被称为古时候婚礼。
一切,都似乎在历史的尘埃中,与今人无关了……

中国大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对封建社会持一种否定态度,在文化大革命中更被发挥到极致。然而,总是要有一种东西来填补这个空档,于是,西方文明以强健经济为后盾长驱直入。
为什么要将先人创造的文明称为古典文化?一声古典,将这些辉煌灿烂的宝贝统统装在一个叫历史的盒子里,与现代的人无关,静静躺在红尘喧嚣里。

然而,一个没有根基的民族很难在西式文化中脱颖而出的。如现在中国的设计,很烂,走西方的路当然无法追上欧美国家的水平,因此,有设计师尝试将中国元素进入其中。然而,他们真的理解中国文化吗?一个连最起码文化归属感的人,一个不了解自己民族的人真的能很好地运用这些元素吗?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贻,如果连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彼方都分不清,那么,你不可能成为一流工作者。
说句实话,很羡慕一衣带水的邻邦能如此完好地保留自己的文化,与西式文化融合,并且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叫艺妓的人一生只做继承这件事,一个叫三宅一生的人颠覆了西方时装界,有一个叫黑泽明的人至今仍是世界电影史上浓重一笔,一种叫“日本设计制造”的产品行销世界……
在日本本街头,吴服,民族节日,民族美食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和风,让国民感到自豪,一种归属感,一种凝聚力,让着西式服装的人时时记得,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人!

“为什么拥有5000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美国规划协会全国政策主任苏解放(JeffreyL.Soule)在05年4月步行北京时发出这样的感概。

同是汉族,古人着深衣襦裙难道今天的汉人穿成这样就是返古就是只能演戏?就只能是古典美?古人可用亭台楼阁来居住,难道今人对这些只能是远观?难道这些只能成为西方建筑的附庸,写出类似于《中国古典建筑在现代中的运用》的论文?难道从来就没想过,今天的人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这个能力,你仍然可以住在亭台楼阁中?  
古代与现代的距离,真的是一条无法跨越的也不必跨越的鸿沟?

所以,请让汉服走入现代,走入生活,不要仅仅停滞在古典美的地步,如果汉服带给我们的只有古典美,那么,不推广也罢!一种民族服饰,每个时期自然会有不同,但如果现代的人只以古典美来赞叹汉服,这无异于给汉服判了死刑!让汉服走入现代吧,中国的古典文化,也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我不是说不要这份古典美,但请以后各位兄弟姐妹在拍汉服照片时也可以吃杯奶茶,去逛街,而不仅仅只是拿着琴棋书画展现古典美。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请不要随意用古典一词,如果可以,请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让时间的痕迹少一点,再少一点


三柳,05.9.6本文仅代表自己的观点,与任何团体任何个人无关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盈袖,思怀满襟——感言华夏衣冠

蒹葭从风


时光随流水,模糊了先人的容颜。

有位西哲说过:世界上最值得敬畏的事物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美德。东西方文明间有时是颇有灵犀的,这两样值得珍视的事物远在天涯自然也近在咫尺……比如说,在东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叫做“汉”,她的前身叫做“华夏”。若说头顶的星空,有银汉迢迢;若说心中的美德,有“华”的章纹曜曜和“夏”的德音孔昭。  

华而美,夏而大,这故事说起来就很长了,而我今天只说华夏衣冠,只说维天有汉,维汉有衣。

衣冠的根在这里——《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自此,衣冠于华夏,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华夏乃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秦汉以降,“衣冠”即用来指称华夏之服。衣冠很早便成为华夏民族难以释怀的情结;“布帛可衣” 很早列为生民之本,《春秋左传》载,郑国民愤而歌:“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我其与之”。子产变法初期,民众不惯,只觉得被夺了衣与田,便要去拼命。衣冠与田畴,一同被列为民生头等大事;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人类通行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衣冠仪礼渐渐升华成为一个文明的象征——《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在强调“名正言顺”的华夏文化中,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而悠悠几千年的华夷大防,衣冠除了标识尊卑等级外,自然也见证了民族更易、文明起落。金人天会间下令“剃发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坚决不从而殉身。明太祖朱元璋逐蒙古人回漠北、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易回华夏之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后金入主汉室江山,依然打了衣冠的主意,屠刀砍断了汉人最后的坚守,衣冠从此断绝……  

模糊的容颜似乎已经湮没在时光的流水中。这个伤痕累累的古老民族走过时光的锋刃、历史的劫火,竟然萌出了鹅黄的新枝。那模糊了的记忆也如疏雨,淅淅沥沥地落在荒芜斑驳的大地。

衣冠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明月何时照归期?人间丹霞华彩衣。衣冠归来,同时也带回了那几乎被漠视的美丽的字眼——星空中的银汉,美德昭彰的华夏。如今,华夏衣冠又正其名,响亮而震撼地叫做“汉服”。

为汉民族量身度造的衣裳,非汉服莫属。它的形态无不流露出华夏民族和谐端庄、天地人和、飘逸流畅,以及精巧细致的审美倾向。

论和谐端庄,汉服的剪裁和配色颇有讲究,玄黑与纁红是汉服中最隆重端庄的搭配,玄,黑中扬赤,象征天的颜色;纁,黄里并赤,其意表征大地。这二色是华夏文化中最神圣和高贵的色彩,天地间的和谐映照在服章上,写在华夏先民的心里。那时候的婚礼,和我们现在想象的很有些出入。先秦直到两汉,婚礼都称作“昏礼”,在静谧的黄昏举行。礼服也不是后人们臆想的大红一片,而是玄色为主,纁色辅之。穿着玄色礼服的新人在月光下轻轻携手,在《诗经》的雅乐中合卺同牢……汉服尤其注意衣裳与鞋履、发冠的协调。比如“皮弁素积服”为白色系,那么鞋履则要求白色。穿纁红色下裳的玄端礼服,鞋履也一定为红色的舄。

论天地人和,再次提到玄纁。天子冕服为此色配,玄端朝服亦然。那时候,我们穿在身上的不止是衣服,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智慧和敬天礼地的虔意。服章剪裁也常常取意天地日月。所谓“上衣下裳”,上衣取象乾,下裳取象坤。深衣制度规定下裳十二幅,取意一年十二个月。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衣带垂至脚踝,代表正直。下襟齐地,代表权衡公平。章饰纹样,亦取自天地万物,寓德其间。这衣服并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论流畅飘逸,汉服的裙裾及袖袂是特色。汉服袖一般都比手臂长,定制的深衣制度规定要回挽至肘,袖径可达四尺,举手间,翩翩大袖行云流水;行动处,长风盈袖,衣袂飘展。

汉服的精巧在于它恰到好处的配饰。腰佩、蔽膝、绅绶、容刀……“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是最常用的配饰了,成佩玉、组佩于腰间,行走有动感之美,“君子至止,鸾声将将。”那清脆的玉鸣轻轻回荡在清冷的未央之夜。

漫漫几千年,但华夏衣冠的基本特征却很容易勾勒出。“交领右衽——也兼有盘领,直领;无扣结缨——几乎不用纽扣,而于腋下结缨系带;褒衣大袖——窄衣小袖在汉服中多为劳作服装,要不就是当时的时尚衣着。常服中小袖并不少,但真正严肃端庄的场合必是大袖的礼服;线条流畅,飘逸潇洒——这就涉及了汉服的审美风格,是华夏文化审美意识的反映,也是与同为华夏衣冠体系的日韩民族服饰相区分的较为鲜明的特征。

华夏“五礼”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此发展了各种不同场合的冠服制度。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军有戎服,服丧有凶服,日常则有常服。

纵观几千年的华夏衣冠,大体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男子礼服多为衣裳制,常服呢则趋向于一体制(连裳或通裁),而女服式样则正好相反,常服多用襦裙,礼服却为深衣制——关于这种现象也有部分解释:男子礼服上衣下裳,取义上法先王古制。女子礼服深衣,隐喻女子德贵专一;至于常服则是我本人的猜测了:男子作为几千年来社会主要的活动者,出于方便的考虑,服饰应该尽可能地向一体式进化,而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制。另外,人类文明中追求美的本能和责任一般都是赋予给这个文明中的女性的,两截的衣服将会排列组合出更多样的款式。襦裙作为后世的主要女服大概也有美学方面的原因。作为礼服,象征意义是第一位的,大可反其意而行之……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本身就蕴藏有“华夏”二字的内涵。礼乐相和,寓教于美,衣冠之美纳入了仪礼之大,从此,“衣冠上国”与“礼仪之邦”便相伴流传。




与衣冠、仪礼相伴流传的自然还有汉家文明。汉服影响极为深远,洋洋三千年,一直到明朝末,它承载了一个庞大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论是先秦气魄、魏晋风骨还是汉唐神韵,纵使样式花色略有变异,但衣冠特征一脉相承;漫漫几万里,衣冠传播周边的民族,并构筑起了东亚的华夏文明圈。值得伤感的是,这种文明的原生地却比四野更加凋敝和荒芜。立领小袖堂而皇之地代表着中华,交领右衽被唏嘘成为异邦;孔子一度被认成封建礼教的招牌而打倒,而韩国的儒家气氛却又让孔夫子的祖国这边钦羡不已。有人说,“中国没有华夏,华夏不在中国”,虽是愤慨之语,而对于华夏文明原生地的住民们,又有何言语辩驳呢?在汉服的原创国度,汉服竟然被指斥为“复古”和落后,而目前能看到的华夏衣冠最完整的孑遗,竟是我们曾经的两位学生日本和韩国了。

实际,“中华文化圈”里的国家无不采用汉服以为自己民族服装的基础,如朝鲜、韩国、日本、琉球、越南。特别是近些年来风头正劲的韩服、和服都渊源自汉服,日本的民族传统服装和服,在日语中称为“吴服”,“唐衣”,盖因为唐代时从中国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而且和服承接汉唐服制,多为深衣制;韩服服制几乎脱胎于明代衣冠,尤其是女服,则为襦裙制。

其实不光服制,建筑、家具、节俗、审美风格……亦然。有人勾勒了这样一幅图景:大唐在日本,大明在韩国,中国是满清……中国的五千年文明里,以汉服为载体的汉家歌舞、华夏礼仪、乃至民族思维,都发生了扭曲。

辛亥革命之后,立即下令剪辫,然彼时剪辫仅出于对西方文明的看齐,并非直接出自对失去的衣冠、发式的追寻;三百年的阴霾风雨,衣冠断绝了,冠礼、笄礼消失了,花朝节、上巳节消失了,而留下的是什么呢?男尊女卑、裹脚、奴性文化……那时,变异而没落的传统文化在生机勃勃的西方的强势文化前相形见绌,开始被弃如敝履。此后无非是“向欧美学习”还是“向苏联学习”、“全盘西化”还是“走俄国人的路”的问题而已。直到“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确定,才有了汉服复兴的历史机遇。

衣冠断代已六个甲子,然而伴随的文明荒漠化却不知始于何时。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不仅因为衣冠上国的古老情结,更因为衣是最容易平易近人的生活组成,民众对它有着直观亲切的感受——它可以成为抽象的文化精神与具体的民生之间的纽带。汉服非古装,汉服复兴亦非古典小资情调,也非严肃的学术考古,简单说,它是一个失忆民族不断在寻找的民族归属感和文明标志符号。希望有那么一天:在公祭轩辕黄帝和先师孔子这等庄重神圣的场合不再充斥着突兀暴露抑或不伦不类的“奇装异服”,炎黄子孙们可以衣袂飘飘、仪表堂堂地迈进华夏民族的圣灵之地,步履端庄、行止有礼地举觞酹酒,自信而虔诚地告慰人文先祖和先师圣贤,乃至古老而沧桑的华夏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失忆的民族

蒹葭从风

汉族是个失忆的民族。他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茫然地走着,路旁的一处小小池塘都会让这个曾经沧海的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行。

汉族是一个平和温良的民族,他天性里没有贪婪扩张的因子,他的闲暇时光不喜欢觊觎着别人的地盘,而是在恬淡中修身养性;汉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我们喜欢在自己的田园里安静地稼穑。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四处扩张的野蛮外族总是把别人的家园看作自己的猎场。野蛮人来了,践踏、掠夺……

想想那些时候——魏晋南北朝,五胡横行中原,中原人的汉族人纷纷举族南迁;契丹、女真、蒙古,在汉族人自己的家园中烧杀抢掠,然后再悠然自得地安顿下来,把这里的主人定为第四等人;当后金满清把屠刀横在我们脖子上,威胁着“留发还是留头”,我们身后的城池里血肉正在飞溅;1840年,更贪婪更强大的西夷蛮人打着文明传播和拯救的旗号,用鸦片和尖船利炮又一次重创了我们(不过,这次,一同受害的还包括那曾经欺凌、然后统治了我们200多年的满族人),然后,是那个住在东邻的、变态的、我们曾经的学生,那贪婪的欲望和残忍的屠戮,又一次累积着我们的耻辱……吞下眼泪一步步退让,不得不在屠刀和淫威下沉默地生存——对于一个信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的民族,这样的屈辱一次次叠加在心头,将是多么厚重的阴影,多么大的痛苦。

也许就是这样,我们学会了遗忘。对一个人来说,减轻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遗忘。于是,记忆随着痛苦消退,留下的只有麻木……

看电视剧,孙膑受难于魏国,装疯卖傻。我的心一下缩紧——我真希望我的汉族是像孙膑一样假痴不癫——然而那只是我的美好愿望。不过,试想,假如孙膑没有成功地“金蝉脱壳”,他久久在魏国滞留下去,“假痴”最终还是要变成“真疯”的。用遗忘让自己活下去——那是人的求生本能。

但我们没有忘干净,就像野火烧过的草原,残留在地下的还有一星生命。残存的记忆正在一点点恢复。然而,记忆是一点点丧失的,找回记忆同样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一个失忆病人,过分的刺激会让他小心打开一条缝的心扉又重新关上。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引导。对于汉文化复兴事业的先行者们,难道不应该具备这个基本的素质吗?激烈的暴风骤雨不会让我们的民族在瞬间顿悟,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请体谅我们这个遗忘太久的民族吧。不论他们现在有多么无知和蒙昧——淡漠着民族的文化,乐此不彼地穿着外族的衣衫,过着外族的节日;不论他们的错误有多么离谱——把满服当成自己民族服装,把自己的文化当成他国原创——但请记住,他们依然是同胞,不是敌人。因为在每一个汉族人的血液里,都有汉家基因——虽然大多数人的基因现在还在沉睡。

不管怎么样,我都会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地从事着我的“记忆恢复”事业——每闭上眼睛,就会“看”到——那优美的文化、和谐的生活方式、丰富的创造力、深邃的智慧、勃勃的生气,还有那意气风发的自信……虽然它们依然模糊,但终究,会清晰起来。

汉族找回自己的记忆是迟早的事,没有什么会阻止我们这个民族复兴和强大——除了我们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古装”和“汉服”的异同

溪山琴况

古装与汉服常常是同一件东西。
但在精神上却截然不同

古装是一件衣服,古人所穿很美丽的衣服,再深一点,古代文化。
而汉服也是一件衣服,一眼看去,几乎与古装毫无二致
但是,古装到此即止。汉服却继续向前。

汉服本质上,却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精神
一种自觉意识
民族的自觉,文化的自觉,历史的自觉,文明的自觉

古装与汉服的区别是
古装:古人穿,我不可穿,我怎么可穿呢?表开玩笑。
而汉服:先人穿,我亦可穿,我为什么不可穿?没人开玩笑。

古装意识,认为,那衣服与我们无关  
汉服意识,认为,这衣服与我们有关

古装,美丽无比,却停留于历史。
汉服,初生稍显粗糙,却成功地沟通了历史,骄傲地指向未来

古装,是我们民族记忆的辉煌,回味的忧伤
汉服,是我们民族历史的反思,前途的追问。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运动:用千年汉文化的阳光涤荡民族几百年的心
溪山琴况

一个吧友说,“汉服必须作为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这是我的底线,我想也是许多善良汉族人的底线。”

是的,这是我们的底线。我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天赋的人权。也是宪法理性白纸黑字的明文。

事实从来都是最有力量的东西,即使事实令人很“害怕”。
当今的中国,一个被刻意压抑的事实是:
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公民。
我们也有自己所属的、真实存在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是“汉”。
汉,是一个人类文明历史公认的、独一无二的伟大民族。

当代的中国,在有些人看来,不仅不允许汉文化代表中国,连汉文化也必须由其它文化来代表,才是所谓的民族团结。   

一个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被压抑摧残到了如此程度,汉文化成了洪水猛兽的代名词,汉文化的觉醒和复兴令无数“社会良心”“大惊失色”“忧心如焚”,许多伪精英在媒体上“奔走呼吁”“大声呼号”,要“阻止复古、阻止疯狂”。以健康为耻,以病态为荣,心理已完全扭曲,阴暗不见天日,我们这个民族真是病得不轻。

汉服运动的一大意义正在于此。它就是要逼迫我们这个已经变得不长进、不争气、猥琐、无能的民族,记起祖先的阳光心态和伟大抱负,学会理性面对民族性的问题。   
   
何为逼迫,逼迫就是脱敏疗法,你越是害怕民族性的话题,越是害怕“汉”字,越是捂住眼睛,越是要让你看,让你知道,它本来就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我们以清晰的声音告诉人们,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不是“汉朝”的服装。
不厌其烦地传达震聋发聩的声音,才能击穿病变的、选择性失聪的耳膜。

汉服复兴者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华夏文化的继承者,是时代文明的建设者。
因为有信仰,有坚持,有道义,有责任,真正热爱民族的人,才是当今中国和中华民族真正的维护者和捍卫者。
  
我们就是要用数千年汉文化的阳光照亮国人几百年沉淀下的阴暗心理,只有如此,汉民族才能真正承担起捍卫中国、团结中国、引领中国、复兴中国的历史责任。  

引领中国复兴,舍“汉”其谁。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失去了什么?
作者:宋豫人
转贴有删节



我们失去了服饰,成了光着屁股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礼仪,成了野蛮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廉耻,成了不要脸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勤奋,成了向往不劳而获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崇尚天地的本性,成了与自然为敌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崇尚祖先的美德,成了没有起源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自强不息的智慧,成了处处言败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厚德载物的胸怀,成了四面树敌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诸子百家的博大,成了西天圣堂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正人君子的风度,成了卑鄙小人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基本的自尊,成了有奶就是娘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基本的自信,成了强壮就是爹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基本的自爱,成了挥刀自阉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基本的雄性,成了不会勃起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基本的活力,成了类似植物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灵魂,成了怪力乱神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宗庙,成了四处乱撞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长城,成了向群狼开放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中原,成了随风飘散的一群;

我们失去了……

我们失去了……

我们失去的大多,

我们失去了基本的文明,

我们已沦为野蛮的部落,

我们没有资格再称华夏,

我们没有颜面去见自己的祖先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那飘逸飞扬的七彩霞光

她失落在这龙啸凤鸣的故乡

愁云浓结,惨雾迷茫

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

在自己家中

开始了心灵漫长的流浪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那雍容华贵的佳卉幽芳

她憔悴在这建木生长的地方

倍受磨难,饱经风霜

一个散漫迷失的民族

终于失宠于上苍

留下了不尽的凄凉哀伤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那美仑美奂的白玉圭璋

她暗淡在这曾经五千年辉煌的岁月长廊  



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  



在时光沼泽里跋涉  



冲破阴霾  



追逐那永恒的太阳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那美丽大方的东方姑娘  



她洗去了三百年的沧桑  



依然是那一笑倾城旧时模样

一个焕发青春的民族  



打开了尘封的门窗  



傲然前行在赤县神州,世界的东方


不错.这是否是一位叫豫明的网友的和作,原题叫“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和苑夫人)”吧?


另有“苑夫人”一首原作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作者:苑夫人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她飘举翩跹像风一样
  
  却丢失在多年前的一个夜晚
  
  那晚没有月光,没有星光
  
  我遍寻不着她的踪影
  
  只得赤裸
  
  荆棘划得我遍体鳞伤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她温柔沉静像云一样
  
  她巧夺天工出自我的祖先炎黄
  
  我却不肖,丢她在无人的地方
  
  再没有熟悉的温存
  
  从此我满眼凄凉,乌鬓结霜
  
  我的衣裳,我的伤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她温软体贴像水一样
  
  我怎忍心将她丢弃
  
  自离开她我便茶饭不想
  
  你可曾见她,你可曾见她
  
  我渴望着她
  
  遮盖我的肩膀
  
  你可曾见我汉家衣裳
  
  她贞烈圣洁像玉一样
  
  跨越时间追寻我的身影
  
  我凄然回首她竟已在我身旁
  
  风尘仆仆,笑靥依旧
  
  我的眼泪化作佳酿
  
  献给我的衣裳,我涅盘的凤��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编寓言一则,贻笑大方。

作者:月下飞天镜

一大富之家,累世积金如山,其子孙不识,以为废铜烂铁。共商谋生之策,或曰:家中贫败,难以为继,不若共出乞讨,众人然之。自周围小康之家讨得铜钱数枚,沾沾自喜。

众邻疑之:吾闻其家累世豪富,如何子孙乞讨?纷纷不解,议论良久,忽大悟:其家必定无财,前之传言,必是虚张声势。自此渐鄙其家,视若贱民。

久之,家中一少者嗫嚅曰:吾视祖上之物,似金银而非铜铁,何不自立?众长辈群起攻之:勿坏我乞讨大业!祖上无业,周围豪富,如不乞讨,何以为生?吾等同心协力,定能累财,将来日久,自成豪富也未可知。勿再言!

少年愤而出一金曰:此非金乎?安是铜铁?吾家豪富,岂用乞讨?愧煞人乎?众长者笑曰:少不更事!吾祖之金已旧,类若铜铁;四邻之钱新铸,定更值钱��

呵呵,只是不知这寓言的结局如何。

是:“少年仍疑,私向市易其金,得钱百贯。归而炫于长,长者汗出如雨,愧不能言,良久,叹曰:吾岂知旧金不易其值哉!
遗产于少,由是家业复振。”

还是“长者弃其祖物以绝少年之念,自此其家终世为丐,后人贫不能娶,遂绝。”?

好在,结局由我们来写��

呵呵,19楼就是本楼主我啊。
这古文写的不通之至, 本想更文一些,但恐受众就窄了,再加上功底薄弱,写成这不伦不类的东西。大家见笑了。
改了改,这样好些:

大富之家,累世积金如山,子孙不识,以为废铜烂铁。共商谋生之策,或曰:家中贫败,难以为继,不若共出乞讨,众人然之。自周围小康之家讨得铜钱数枚,沾沾自喜。  

众邻疑之:吾闻其家累世豪富,如何子孙乞讨?纷纷不解,思议良久,忽大悟:其家定本无财,前之富名必虚。自此渐鄙其家,视若贱民。  

久之,家中一少者嗫嚅:吾视祖上之物,似金银而非铜铁,何不自立?众长辈群起攻之:勿坏我乞讨大业!祖上无业,周围豪富,如不乞讨,何以为生?吾等同心协力,积乞金而成首富,也未可知。勿再言!  

少年愤而出一金曰:此非金乎?安是铜铁?吾家富而为丐,岂不愧煞人乎?众长者笑曰:小子少不更事!吾祖之金已旧,类若铜铁;四邻之钱新铸,定更值钱。  

结局一:少年仍疑,私易其金于市,得钱百贯。归而炫于长,长者汗出如雨,愧不能言,良久,叹曰:吾岂知旧金不易其值哉!  
遗产于少,家业由是复振。

结局二:长者弃其祖物以绝少年之念,自此其家终世为丐,后人贫不能娶,遂绝。  

结局三:少年仍疑,私易其金于市,得钱百贯。归而炫于长,长者羞怒,斥曰:小子无知!人诓尔,不欲吾家发达耳! 暗弃万金于野,以掩其过。
居数世,其家益贫,俱流丐于外,终不复闻��
大富之家,仁而乐施,常惠四邻,村中俱渐小康。累代积金如山,某世子孙不识,以为废铜烂铁。共商谋生之策,或曰:家中贫败,难以为继,不若共出乞讨,众人然之。自周围讨得铜钱数枚,沾沾自喜。  

隔代已久,众邻早忘其惠,共疑之:吾闻其家累世豪富,如何子孙乞讨?纷纷不解,思议良久,忽大悟:其家定本无财,前之富名必虚。自此渐鄙其家,视若贱民。  

久之,家中一少者嗫嚅:吾视祖上之物,似金银而非铜铁,何不自立?众长辈群起攻之:勿坏我乞讨大业!祖上无业,周围豪富,如不乞讨,何以为生?吾等同心协力,积乞金而成首富,也未可知。勿再言!  

少年愤而出一金曰:此非金乎?安是铜铁?吾家富而为丐,岂不愧煞人乎?众长者笑曰:小子少不更事!吾祖之金已旧,类若铜铁;四邻之钱新铸,定更值钱。  
---------------这样好不好啊��

这篇搬得比较乱,我就是把作者的话全搬过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找寻失落的汉服之美  
文 / 天涯在小楼
  
  
??一、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这是爱国诗人屈原写在《涉江》起首的文字。屈原一向以高洁出尘著称,一生都在歌咏香草美人,而他竟然爱慕一件衣裳若此,可见这件衣也足以与天然香草,绝色美人相媲美了。
??诗人笔下的奇服,便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汉服了,《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知,我们华夏民族的名字就是从这华美的衣服而来。
??其实不仅仅是屈原,我们翻阅任何一本古典文集,里面关于华美衣冠的描述都可谓俯拾皆是。“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说的是与自然交融的和谐之美,“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说的是盛大瑰丽的礼仪之美,“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说的是娉婷窈窕的少女之美。诗人在描述美好事物的时候,为什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绫罗冠带?汉服之美,究竟美在何处呢?
??我们都知道,常见汉服最主要的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等,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宽袍大袖,其中袖子的宽窄长短就很有讲究。汉服袖子一般都比手臂长,最常见的深衣规定要回挽至肘,而袖径最宽的竟达四尺,垂下手几乎及地。这种设计相对人体而言,显然是过大了,如果将其平展放置,显得平凡无奇,但是当着装者屈臂时,这种大袖就会形成优美的流线,或于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或于临风屹立之时,不停的运动变化。大家应该记得电影《英雄》里面飞雪以衣袖击落无数箭羽的镜头,长袖跌宕飘逸,如幻如舞,展现了极具冲击力的的艺术美感。衣与裳的设计剪裁也是同样道理,用料都远大于覆盖人体的最小需要,但一旦穿起来,便会依着人的身体结构,形成曼妙灵动的流线,使人的活动游刃有余之外,也显示出轩敞自然之美。
??汉服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设计理念与华夏文明的演化是分不开的。古汉族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汉族早期服饰工艺远远领先于周边民族,诸如纺织、印染、刺绣、裁剪等工艺技术的发展,都给汉服带来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的某些朝代,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汉服工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至今仍令世人叹为观止。例如高超的纺织技术在汉朝造就了素丝蝉衣,重49g,虽轻薄但十分柔韧,足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而到了唐朝更出现了仅重25g的汉服,将数十层丝绸套在身上,依然可以看到肌肤杀上的痣;又如造纸技术的发展使汉族一度出现纸衣。然而遗憾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几千年前的古老工艺却已失传,我们用精密仪器制造出繁琐服饰花纹的同时,只能对古汉人创造的辉煌成就望洋兴叹了。
??几千年的发展中,汉服在其宽大飘逸、流畅拔俗的基本风格之下,演绎出几百种款式,我们从一些字典中可以查到、却不再常用的词汇里可以窥其一斑。例如汉代宫廷中女子爱穿的曲裾式,续衽后的曲边围绕人体转一圈或两圈,下衣的裙部层迭出流美的曲线,高贵却不失含蓄;唐代最流行的襦裙,是上衣下裳类汉服的代表,衣缘和下裙的花纹搭配,朴素里衬托着秀丽;由直领汉服发展而来的鹤氅,本是指用白鹤等鸟类羽毛捻绒拈织的贵重裘衣,后指宽长飘逸,长至曳地的外衣,其悠闲恬淡的风格受到中年男子的喜爱。再如直裰、褙子、比甲、半臂、襕衫这些只适用于汉服的名词,我们看上去已经十分陌生了,但是它们却见证了一段辉煌并令我们自豪的历史。
??汉服之美不仅体现在衣服本身,也体现在与身体其他配件的搭配中。例如发式,中国妇女的发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谁也难以说清它究竟有多少种类。远古的披发;汉代妇女的“倭堕髻”;北朝妇女的“十字髻”;唐代妇女的“灵蛇髻”、“飞天髻”;宋代妇女的“朝天髻”、“同心髻”等等,都是相关朝代颇为流行的发式。另外的首饰、身饰、腰佩、足饰、佩剑等等不一而足,很难用较短的篇幅说得清楚。

汉服追求的是一种浑然一体、天然妙和、由外及内的美,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御寒蔽体,所有的形制特征、纹饰搭配都存在深刻的内涵,要进一步了解汉服,那恐怕就要追溯到周公时代,进而说说礼仪与服饰的关系了。
��
��二、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而中国的政治历来被称做“衣冠之治”,在《论语》《礼记》等古代通用的教科书中,都有对于服饰和礼仪制度的详尽表述。如《礼记-坊记第三十》中写到“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汉族服饰与汉族的礼法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每一个朝代建立之初都会对本朝的服饰制度做详细规定,规定其等级制度和应用场合等,汉族史册中对此都有明确记载。比如冕服。
��《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明确记载衣裳形制,也就是上衣下裳。黄帝时期相当于仰韶文化阶段,距今已有五千多年。衣裳制后来发展成冕服,根据金文释读,冕服制度形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时期。大盂鼎、毛公鼎、吴彝、颂敦等青铜彝器都有赐服的记载,这时冕服已成为法服(礼服)。颜色方面要求上下协调,选用五种正色为佳:青、赤、黄、白、黑,总之应选用深色调,不能用翠、嫩、浅、花一类浅色。上苍下黄、上黑下红是经典组合,也是传统礼服的一贯配色方案。
��文饰中除了龙凤、麒麟、玄武、翟鸟外,还有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些都是有寓意象征的文饰,如: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藻(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在穿戴方面,要求女子插副笄,男子戴发冠。另外,蔽膝、绅绶、组玉、丝履不可缺少,如果有条件,男士还应该佩上宝剑,手执笏板。这些繁琐的要求,都体现了礼的需要。
��而汉服中最典型的深衣,则在古文献被明确其形制“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简单的解释一下:深衣的下摆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规矩,所谓无有规矩不成方圆。衣带下垂很长,一直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这里面当然包含了很多儒家思想,了解了衣服里蕴藏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如何做人。
��如果说汉服洒脱出尘、宽博大气的直观感觉体现了它的外在美,那么与礼制的结合无疑体现了汉服的内在美。作家龙应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著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我想这位农妇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学问,但是中华自古对于“礼”的重视已经潜移默化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被每个普通的中国人所承袭。这似乎也是先人智慧的体现,把礼仪教化融入到与人们最贴身的衣饰之中,也才能真正造就一个曾令世人瞩目的礼仪之邦吧。
��但是汉服渐渐消亡之后,礼仪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今天,中国人了解得更多的可能是西式礼仪,而知礼守礼、有绅士风度这样的形容词也更多的应用在西方人的身上,倒是在亚洲其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度,礼仪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礼仪随着服饰的消亡而旁落,这大概是命运和我们开的一场玩笑。不过我们也应该庆幸,我们丢失的东西至少在其他国度被保存了下来,当有天意识到的时候,至少还有找回的可能。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至今,也只有中国人是古中国人的后裔,这个令人惊叹的现实似乎也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的来源正是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中国自古就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服饰当然也不例外,最著名的可算是“胡服骑射”——即在宽袍大袖的基础上,吸纳了胡服简易方便的特点,重新设计,行成了改良型的短衣,后世不断发展,也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常见的衣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汉服吸纳了外族服饰的优秀元素,却并没有改变其最基本的特点,如交领、右衽、系带、隐扣,在对胡风的借鉴中,汉服的风格不是被冲淡了,而是使形制款式更加多样。不仅如此,更多的时候,汉服给其他民族的服饰以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最典型的如中国南方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韩服、和服和南方一些国家的服饰。
��在日本飞鸟和奈良时代,也就是中国的唐朝,中国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进入最重大的时期,这时,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宽袖、迭襟式长衫流传到了日本,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特别是朝廷的正规制服。在此后的历史变迁中,小袖由内衣变为外装,和服的袖筒变短变长,腰带变窄变宽,花纹图案不断翻新,染织工艺日益精制豪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终没有脱离吴服的定格,所以直至今日,仍然有日本人将和服称为吴服,在许多服饰学校和相关课程里,都要讲述和服来源于中国隋唐文化的历史知识。
��高丽服饰则学自大明。韩国宫廷中女生的服式,有许多华丽的装饰,与汉族服饰相似,但是裙子比较宽松,腰带系的较高,领口开的也比汉服要小。
��我们从影视剧以及媒体等各个渠道可以了解到,在日本和韩国,穿着类汉服的传统服饰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婚礼、节庆等重要场合,和服、韩服都作为礼服而备受重视,而在中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外,大部分的汉族人从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装为何物,而市场上所能见到的中华服饰也只是经过改良的、西服化的满服,如旗袍和马褂。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区别于外族的文化符号和标志,而拥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汉服,曾以其华美飘逸令四方臣服,是任何其他民族服饰都无法取代的。在中华民族日益强大的今天,相信汉服也终将拨云见日,同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一样,重新找回自信,展现在世人面前。
��
��四、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这是一个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的时代,所以在很多国际活动中,尤其外交场合,各国代表还是愿意穿着民族服装出席,以显示自己的文化独立性。例如在雅典奥运会上,很多国家运动员就穿民族服饰入场,而中国队的西装则使海外华人感到失落和尴尬。不仅如此,在刚刚过去的56民族共庆祖国56华诞的古琴表演上,汉族代表因为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只能穿旗袍出场,显然使这场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盛宴失色不少。于是现代汉服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就成了摆在现代中国人尤其汉族人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人一看到汉服,常常认为是古装或者戏服,其实恢复汉服并非复古,汉服体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譬如日本的现代和服,是在古和服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熨烫法以及西式立体裁剪而形成的,其他民族的民族服饰发展轨迹也大体如此。因此,在传统汉服绝迹三百多年之后的今天,汉服也需要在满足汉服的民族传统性、制式文化基本取自古汉服的基础上,在用料、纹饰及一些细节上略加改良,从而形成现代汉服体系。
��也可以这么解释,今天世界各族怎样对待他们的民族服装,汉族人就应该怎样对待汉服。费孝通先生在《“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这篇文章中说道:“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内容’常常会退居到次要的地位,而‘形式’会上升为主要的东西……它(形式)在一种文明、一种文化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生死攸关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想在各类文明的相互撞击中生存下来,想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位,作为“形式”而存在的汉服,它的复兴与否不仅不应遭到置疑,反而是势在必行的。
��2003年10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03国际小姐选美决赛中,代表中国参赛的王珊荣获“最佳民族服饰小姐”称号,她获奖的这套服饰就是根据唐代宫廷服饰设计而成的现代汉服,事后有记者采访她说:许多人都认为你并不是最漂亮的,那么你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呢?王珊自信的说:我是典型的东方女性,东方女性最吸引人的是“内秀”——就是那种内在含蓄之美。正是汉服所承载的这种成熟内敛、含蓄蕴藉的美,使这位身着汉族传统服饰的东方女孩折服了所有评委,捧得大奖而归。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强大的文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汉服正是其主体汉文化中的一只奇葩。如今,中国无论在科技、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不容任何国家小觑的超级大国,我们怎么能忍心看着我们持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强势稍有衰落呢?
��有人说消亡的东西很难再恢复了,但是大家应该记得语言史上的一个奇迹,上个世纪初,一名叫耶胡达的犹太青年把断绝了几乎两千年的希伯莱语复活了。如果一门两千年没有人说的古老语言都能够复活,那么就有理由相信,仅仅消亡了三百多年的汉服也一定能够复活,在它复活的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标志着命运曲折的华夏民族终于找回了自信自尊,拥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气度。
��这是一次找寻,找寻汉服的美丽,也找寻我们失落的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略考》--关于汉服概念及发展史的第一篇专业学术论文   
张梦玥女士,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溟之幽思)(学士)



2004年10月初,《联合早报》报道了一群青年穿着“汉服”祭祀袁崇焕将军的事迹,引起轩然大波[1]。他们穿着类似影视剧的古装,称其为“汉服”。互联网上关于“汉服”的争论极为激烈,对立观点比比皆是。有人认为“汉服”是一个伪命题,有人认为“汉服”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那么到底是炒作的生造概念还是中国文化图腾,笔者就“汉服”词汇源流作一个粗略的爬梳。

遍查字典、词典,没有词条解释,甚至也没有论文论述,似乎大家更喜欢用“古装”而忌讳用“汉服”[2]。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偏正式限定性短语。“服”即是“服装”“服饰”“衣服”[3];前面的“汉”是限定词,表明“服”的外延局限在“汉”涵义覆盖范围内。或者说,“汉服”隶属于“服饰”概念,是其一个具体分支,且具备“服饰”的一般属性。

那么“汉服”本身的特定涵义又是什么?难道是“汉”与“服”的简单相加吗?我们从文献中寻找答案。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标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们称这种与“胡服”相对存在的概念为“衣裳”,如“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5] 这也是“华夏”之称的来历。《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即使唐代以后,人们还在用“华服”来区别“胡服”,如“华服萧条,鞠为茂草”[6]、“改华服以就胡,变雅音而入郑”[7]。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8]。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9] 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

与“汉服”词汇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渠犂传:“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汉承秦制[10],衣冠是在先秦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衣服制度”也就是“华夏衣冠制度”。

唐代,华服又有一个新的名称“唐服”[11],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12]、“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妪侍,出楼前西向拜。”[13] 又如白居易的《缚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将吐蕃服装与唐服相对比较,并把穿唐服与“汉家礼仪”联系起来;元稹也有《缚戎人》:“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前句描写心向大唐,后句“梳汉发”正是簪笄礼的别称。因此,狭义唐服或唐装就是指称华夏衣冠。

汉朝以后,人们逐渐用“汉人”一词来指代华夏人。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便是汉族传统服饰,如“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14] 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如“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诡汉服,号邢君牙兵,入吴山、宝鸡,焚聚落,略畜牧、丁壮,杀老孺,断手剔目,乃去。”[15] 尽管唐代与汉代常服是两种款式,但是“汉服”一词已经完全定性。

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统治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16] 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辽史》卷五六志第二五仪卫志二汉服条)。

近古以来,汉服已经不是单纯的辨别尊卑等级的工具了,还具备了标志民族、社稷存亡的功能,例如金人天会间下令“剃发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就坚决不从而死。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人逐回漠北,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易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17],也是这个道理。

清兵入关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发易服”,“剃发”针对的是“束发簪缨冕旒冠笄”;“易服”针对的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18]。明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统治者清楚汉人衣着与满洲服饰的巨大差别,如《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附子克勤郡王岳托传》卷二一六列传第三写道:“上议取锦州,命偕诸贝勒统兵四千,易汉服,偕大寿作溃奔状,夜袭锦州。”又如《清史稿·卷四九三列传第二八》忠义传七宋华嵩传:“会南、北路各城叛回煽变,八月二十九日,哈密汉装回匪马兆强、马环等焚掠附城村庄,伯锡尔及办事大臣文祺率回丁出战,斩兆强、环,余党溃,叙功赏用黄缰。”所以才用“汉服”来确指“汉人服饰”而不用“明装”。

“汉服”在政治高压的清代是一个过滤词,同属于文字狱性质的政治问题。《研堂见闻杂录》:“功令严勅,方巾(汉服一种帽子)为世大禁,士遂无平顶帽者,私居偶戴方巾,一夫窥瞷,惨祸立发,琴川二子,于按公行香日,方巾杂众中,按公瞥见,即杖之数十,题疏上闻,将二士枭首斩于市。”

从符号学来看,清朝统治者通过禁绝“汉服”的所指来抹杀“汉服”的能指。形式层面的消亡最终导致意义层面的断缺。从语言学来看,“汉服”有其语形无其语义,“衣冠”、“唐装”、“华服”等词汇也失去了实质性的依托成为虚假概念。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冲破了政治高压的禁区,转而成为文化问题。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于甲寅(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书中写道:“今寄故衣以为纪念……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圆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已十年矣。”

综上所述,“汉服”不仅具备“服饰”的一般属性,还突出地具有“民族”属性。因此确切地说,“汉服”从属于“民族服饰”概念,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Chinese Han costume),是全世界几百种民族服饰中的一种。从其出现的历程来看,华服、衣冠、唐服(唐装)及其派生词都是“汉服”的旧称。

随着中国崛起,兴起“唐装”之风,此“唐装”非彼“唐装”,乃民众不恰当的称呼,在理论上无法论证改良马褂是唐装的延续。并且,改良马褂作为广义唐装论证也是极其不恰当的,因为广义唐装等于国服,而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用某一族的服饰去代表其他民族是违宪的。

汉服并没有随禁令失效而恢复。直到今天,“汉服”仍被误解为“古装”,与本意相去甚远。更为可惜的是,与汉服血肉相连的“唐装”、“华服”等名词,由于缺乏主干的支撑,变成内涵、外延一片混乱的虚无概念[19],中国人尤其是汉人在选择自己民族服装的时候也显得十分尴尬。如在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联欢活动中,汉族金花吕晶晶因不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何物,只能身着西式黑色晚礼服置身于其它55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之中。[20]

幸而现在大陆民间有复兴汉服的呼声,并付诸行动。笔者为之下了一个定义,希望方家指正。

汉民族传统服饰 (简称“汉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

[1]. 张从兴:《青年着汉服祭民族英雄》,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10月6日第15版。

[2]. 所有涉及汉民族传统服装且以清以前为题材的影视剧一律标注“古装戏”,以清朝为题材则称为“清装戏”或“清宫戏”,而北京一家以汉服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名称就叫“古装苑”。

[3]. “服装”、“衣服”是可以拆分的并列结构短语,所以在组成新词汇时,“X服”可以视为“X装”、“X衣”的同义词。

[4]. 《易经·系辞下》

[5]. 《诗经·曹风·蜉蝣》

[6]. 《宋书》卷九五列传第五五索虏传附盘盘、赵昌、粟特传。

[7]. 《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传》卷一九○上列传第一四○上。

[8]. “衣冠”本是指上衣与发冠,是华夏服饰体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要素。两字结合在一起意义扩大,可以看作是以部分指代全体的例子。

[9]. 《左传·襄公三十年》

[10].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汉兴,文学既缺,时亦草创,承秦之制,后稍改定,参稽《六经》,近于雅正。”

[11]. 又叫霓裳。《旧唐书》卷一六八列传第一一八冯宿传附弟定传:“文宗每听乐,鄙郑、卫声,诏奉常习开元中《霓裳羽衣舞》,以《云韵乐》和之。”

[12].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吐蕃下。

[13]. 《旧唐书》卷一九五列传第一四五回纥传。

[14]. 《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列传第一四七上南蛮传上南诏传上。

[15]. 《新唐书》卷二一六下列传第一四一下吐蕃传下。

[16]. 《辽史》卷五五志第二四仪卫志一舆服条。

[17]. 《明史》卷二本纪太祖二。

[18]. 汉服在明代发展到一个高峰,款式复杂丰富,除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外,还有圆领襕衫直领褙子等种类,而这些都在被禁的范围。因此“剃发易服”政策摧毁的对象是汉族服饰文化体系,不是简单的某些款式的禁绝。

[19]. 2002年上海 APEC 会议掀起的“唐装”是带有满服马褂元素的现代服装,与真正的唐装(唐服)没有继承、发展的关系,更谈不上民族性、传统性和代表性。

[20]. 徐志英:《杭州西子湖畔五十六朵金花争奇斗艳》,沈阳《沈阳今报》,2003.9.30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原创] 论汉服“改良”与否之争与“多层次现代汉服

作者:汉唐神韵

1.       前言:汉服“改良”与“无需改良”之争




很长时间以来,在各汉服论坛、汉文化论坛的很多讨论中,有大量谈及、涉及汉服复兴过程中汉服是否需要“改良”的问题,正反双方往往争执不下,各有其观点和论据。其实,更理论化地表达,这一争论涉及到汉服复兴过程中“传承”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命题。

笔者个人不喜欢使用“改良”一词,认为这种表述是不够严谨的。“改良”含有这样的隐含语境: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存在缺陷,或者与其存在环境有不协调之处。我个人一向提倡以“发展”一词取代“改良”,“发展”一词内涵更准确、适切,含有事物自然演化、主动进化、积极演进的正面含义。汉服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化已达到非常完善的地步,相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言,她曾是长期领先世界、高度发达、高度繁荣、并具有浓郁东方文化特色的民族服饰体系。而今天之所以有“改良与否”之争,并不是因为汉服本身不能适应时代而发展,乃是因为其非正常消亡而失去了“历史传承”、停止了随时代的“发展”,我们今天重提汉服复兴,本身就是要在“传承”与“发展”这两个重大关键问题上为汉服演化历史“补课”。之所以沿用了“改良”一词,是因为这种表述比较通俗化、大众化,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口头习惯表达用语,我个人愿意尊重他人的这一惯用措辞而已,但就比较准确的理论表述而言,“发展”一词是更适当、更严谨的。







“改良”论者有如下的一些看法:

传统的汉服已年代久远,如今人们的服饰审美社会心理、当代社会生活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服应“复兴”而不是“复古”;
传统、经典的汉服结构形态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比,显得相对不便,必须“改良”;
太传统的汉服在现代生活中显得过于“另类”,汉服应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否则人们不容易接受,为了汉服的社会接受性起见应当予以“改良”;
“无需改良”论者有如下一些观点:

汉服有数千年的发展和生活历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已非常完备,我们的祖先早已充分考虑、并且实际体现了汉族服饰的生活便利性、实用性问题;
汉服是一种民族服饰,具有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审美价值传承性,盲目改良的汉服,无法保证其民族特色、文化纯正性,难以保证其是否“汉服”;
作为民族服饰的汉服是一种民族身份认同与民族感情、民族意识的外在体现,换言之,汉服是民族精神的物化载体之一,必须严肃以待,不能“游戏汉服”;
先“继承”而后“改良”,否则“改良”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历史与现实:汉服复兴问题上的“继承—发展”辨证关系浅析

汉服复兴问题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汉服是一种有着数千年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服饰体系,她独成一统,曾以极其丰富的文化礼仪内涵、高超的美学水准、非凡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生活实用价值而著称于世,甚至成为东方服饰文化体系的默认标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刻地影响了泛中国文化圈内各国的主流服饰风格,如中国周边的高丽、琉球、古越南、日本、东南亚等各国的传统服饰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汉服的烙印,甚至完全可以认为是汉服体系的分支;汉服是因为暴力、非正常因素而消亡的,她承载了、记录了太多的昔日民族文化荣耀与历史屈辱、民族苦难。因此,汉服是我们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独特的民族气质。越是民族性的文化,就越有其唯一性、独特性,就越有其世界性的文化存在价值。汉服作为一张民族文化的“名片”,必须全面地继承,作为一个优秀民族的后裔,我们对此责无旁贷。

汉服复兴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当代世界正处于一个以西方文明为强势文明的时代,西方服饰文化已事实性地主导着世界服饰文化的总体潮流与演化趋势;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日趋强大,与此同时,国民的民族文化意识在觉醒,人们充满了民族文化寻根的期盼与渴望,并且这种文化寻根心理必将伴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而日益清晰、日益炽烈。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已初现曙光,并且必将势不可挡;但是在西方文化依然强势的条件下,这一进程将不可能在短期内很快完成。勿庸讳言,在民族文化意识复苏的今天,汉服复兴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各种现实困难。汉服能否复兴?能复兴到什么程度?已完全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服饰文化”竞争,实际上,在其背后更是不同整体文化影响力之间的长期较量。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的过程中,依然充满了各种阻力和困扰,包括“传统服饰文化”价值观之争、“回归传统”与“批判传统”的社会服饰文化心态之争,服饰文化历史、社会心理惯性的“固持—化解”之争,东西服饰文化影响力涨消与统治地位之争……尽管汉服曾经极度辉煌,但在退出历史舞台、停止发展数百年以后,全面恢复传统汉服已经很难实现。因而,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迅速补上空缺的汉服“发展”历史断层,对汉服的持续复兴就显得极为重要;单纯的“恢复汉服”是不可行的,完整的“汉服复兴”中,必须含有汉服“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不可避免的。

在汉服复兴过程中,对现代汉服体系的设计和构想,是汉服复兴整体策略的重要一环。从汉服复兴事业的宏观策略上看,现代汉服体系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汉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当代服饰文化背景,必须将“传承”与“发展”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体系的设计与构想,既要充分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整体继承与充分发展,又要将民族服饰文化复兴的美好理想、信念与可行、最佳现实策略结合起来。片面地强调“传统”的正统地位,就会失之于偏颇的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在汉服宣传与推广上将无法产生广泛的社会示范效应和最佳社会影响,难以调动最广大的社会力量加入汉服复兴;而片面、过份地强调汉服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与当今服饰文化现实主流环境,就会失之于“流行”主义、“快餐”主义,就会迷失民族服饰文化传统的深厚历史本源,民族固有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就难以为继。换句话说,这将使我们在民族服饰文化的演进上处于“既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何处去”的尴尬境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最终可能湮灭于强劲的西方服饰文化潮流之中

3. 从民族服饰文化“继承—发展”连续性出发的汉服分类—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

所谓“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是一个从传统汉服文化礼仪内涵、形制特征继承程度上划分的多层次性分类体系,该体系认为,对传统汉服体系应既充分继承、又有所发展。笔者所提出的“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其意义就在于:在汉服断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积极地、策略性地实现“从古到今”的相对连续过渡,也希望为人们提供了多个层次的汉服自由选择,以适应处于不同“知识—文化”水准的各现代社会阶层;这个“多层次体系”还有利于消除人们在古今服饰文化时差上的历史、心理隔阂,使社会尽快接受汉民族服饰并产生自然亲近感。



传统规范汉服,简称“传统汉服”。这类汉服承担着继承汉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民族礼仪的功能,适于重大的、正式的、严肃的高规格礼仪场合使用。这类汉服在形制上禀承传统,结构、尺寸考据有度,布料、配色、纹饰、附属件尽量从古,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礼仪内涵,制作精良,艺术品味极高,价格不菲。它代表着民族文化、礼仪、艺术、习俗的“服饰名片”。作为盛大场合的汉礼服,官方人士可用于国际交往、国内重要政治、文化、艺术典礼场合;民间人士可用于重大传统民族节日、婚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寿辰、家祭等严肃场合及个人重要正规社交、文化艺术活动场合穿着。传统规范汉服是高规格汉礼服的不二之选,兼有民族服饰艺术品收藏价值。这类汉服,重在民族文化、礼仪、习俗的传承,不适于一般性场合穿着,因而必需严格遵守传统,穿着方便与否的考虑是次要的,否则将缺乏文化礼仪内涵。传统规范汉服的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是在民族礼仪、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传统汉礼服功能的保留与延续,是汉服复兴的基本底线和基本目标,也是其他各类汉服的“民族服饰文化标准”。从根本上说,传统规范汉服能否复兴?是以民族文化整体复兴为根本社会背景条件的,如果缺乏汉服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单纯的汉服复兴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代发展汉服,简称“现代汉服”。这类汉服以传统形制、服饰文化特征为主体,在布料、纹饰图案、局部结构上可适当放宽,允许适当的发展,以适应现代服饰工艺技术发展、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汉服从来都是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汉服也不例外。对比日韩当代民族服装,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日韩百姓家居、婚娶、节日所着民族服装,在面料选择上使用机织布,在裁剪上部分使用立体裁剪,在穿戴繁琐性上大大简化,这是对正宗传统汉服既合理继承,又适当发展。因此,现代汉服的主流,应当是对正宗传统汉服的合理、适度发展,在形制上部分生活化(比如袖长不必回肘,曲裾和襦裙有机结合),在做工、面料上采用现代工业技术,降低成本。这样发展而来的现代汉服,其地位将与各民族的当代民族服装相当,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继承程度处于传统汉服和汉服元素时尚装之间,可用于一般性的礼仪场合穿着之用,如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喜庆日、各类社交聚会等,其穿着适用范围比传统规范汉服更广泛,使用频率更高。



汉服元素时尚装,简称“汉式时装”。这类服装,可以看作汉民族服装文化元素与当今主流西式服饰体系相融合的时尚服饰,属于“泛汉服”的范畴。这类时装设计灵活自由,在服饰文化上可集古今元素于一体、融中西风格于一炉,可以充分展示当代服饰设计师们的服饰文化素养和艺术设计才华;对消费者而言,汉式时装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固守和追忆。随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这类服饰必将拥有很大的市场,从民族服饰文化保护方面看,汉式时装亦可为传统规范汉服、现代发展汉服提供必要的社会服饰文化认同基础。当然,“汉服元素时尚装”严格说来已不能称为汉服,而是一种多少带有点“汉风”的现代装,是一种“泛汉服”。目前,社会对汉服尚不太了解、缺乏亲近感,大多普通人士极易接受这一层次,而且其穿着范围、场合存在的约束较小,与目前的现实服饰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环境也极易衔接。汉式时装虽然不是正规的“汉服”,但在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心理认同、心理过渡方面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消除因汉服断代而客观存在的历史心理隔阂��

4. 汉服复兴过程中“继承—发展”关系的全面准确理解






在目前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世界上众多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都共同面临着被边缘化、日趋消亡的危机;因满清统治者实行文化控制的特定历史,作为一个民族服饰体系从整体上说汉服曾经消亡数百年,因而其保存、重生、复兴的客观困难与其他弱势民族服饰体系相比要大得多,存在各种重大的障碍性因素:传统民族文化的淡漠;现实政治环境的制约;社会服饰文化历史心理惯性的阻力;汉服体系专门研究、技术经济、市场力量方面的缺乏…

笔者认为,汉服复兴过程中,民族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一辨证关系在理论上是不难理解的,关键在于如何很好地贯彻到汉服复兴的现实策略中。总之“现代汉服体系”中不同类型的汉服,有的更侧重于传统服饰文化、礼仪的继承功能,有的兼顾传统继承和生活适用性功能,有的更侧重于服饰实用功能、满足日常服饰的丰富多彩性要求。笼而统之地、一概而论地讨论汉服“改良”与“无需改良”,都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不严谨的。

以往的汉服“改良”论者、汉服“无需改良”论者的观点尽管都表明了部分道理,有合理可取之处;但是争论双方都存在着片面、偏颇之处。在第1部分,笔者已举出了“改良”论和“无需改良”论者的若干观点和依据,以下有针对性地评析如下:




对片面“改良”论者典型观点的评论:

传统的汉服已年代久远,如今人们的服饰审美社会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服应“复兴”而不是“复古”;
评论:诚然,汉服复兴不是单纯的复古,但是,传统的汉服体系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其意义是弄清汉服的服饰文化渊源和汉服的服饰民族文化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规范汉服的保留是非常必要的,严格的服饰文化规范也是必要的。如果对强调传统规范汉服保留必要性的人一律斥之为“复古”、“守旧”,这种观点将是极其错误的。






经典的汉服形态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比显得相对不便,必须“改良”;
评论:这种说法过于绝对,现代汉服体系应该是分类的,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生活化的,应区分礼服、常服、时装之别,汉礼服上表现的更多是服饰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生活方便与否是次要的,礼服、尤其是重大场合的礼服还是要更多地继承传统,而非忙于“改良”,否则过多“改良”的汉礼服将丧失其历史、传统文化内涵。






太传统的汉服在现代生活中显得过于“另类”,汉服应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否则人们不容易接受,为了汉服的社会接受性起见应当予以“改良”;
评论:要改变这一现状,靠单方面的适应大众现实服饰文化口味是不全面的,应当双管齐下:一方面以传统规范汉服的深厚文化内涵来引导,传统汉服文化的保留是汉服复兴的最基本目标;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推广含有汉服元素的时装,能潜移默化地拉近“传统”与“现代”的距离。其中,前者实际上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复兴息息相关,所谓“汉服复兴,功夫在’服’外?”也就是这个意思;而后者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相对规范的汉礼服为社会所接受”的必要铺垫策略,也可以作为汉服复兴更加广泛的目标��


对“无需改良”论者典型观点的评论:

汉服有数千年的发展和生活历史,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已非常完备,我们的祖先早已充分考虑、并且实际体现了汉族服饰的生活便利性、实用性问题。
评论:如上所评,汉礼服禀承传统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一般性场合的汉常服而言,必须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现代服饰文化环境,必须更多地考虑到简便性、实用性,这一点也是不容否认的,况且所谓古代汉常服的实用性也是相对于当时的经济、技术、工艺水平和生活方式而言的。

汉服是一种民族服饰,具有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审美价值传承性,盲目改良的汉服,无法保证其民族特色、文化纯正性,难以保证其是否“汉服”;
评论:以上观点适用于汉礼服层次,就其价值取向上说本来没有问题,遗憾的是持此观点的一部分朋友对“汉服元素时尚装”常持不必要的反感态度,这是不必要的、也是欠考虑的。事实上,无论是“正宗”的汉礼服、还是很好地运用汉服元素设计的“汉式时装”,在目前都局限于极为有限的狭小圈子,未能为社会所全面接受;“汉式时装”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它对汉服文化的复兴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事实上,汉民族服饰文化的继承好坏,不在于汉式时装冲淡了“民族服饰文化主题”和“主流”,而在于传统汉民族服饰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远不够系统、深入,可以认为:汉服文化的系统整理、深入研究工作才是汉服民族特色、文化正宗的根本保证,排斥、歧视“汉式时装”并非正确、适当的态度。

作为民族服饰的汉服是一种民族身份认同与民族感情、民族意识的外在体现,换言之,汉服是民族精神的物化载体之一,必须严肃以待,不能“游戏汉服”;
评论:从汉服复兴的整体而言,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运动本来就含有重大民族精神含义,其本身就是这一民族感情、民族意识的外在体现之一;就参与其中的个体而言,参与者的个人精神境界自然是有高有低,认识深入程度有别,从社会学角度而论这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因而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服务于汉服复兴这一整体目标,所有各层次的汉服爱好者至少体现了一种对汉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都是应该鼓励和嘉许的。片面地、空洞地强调汉服复兴的“民族精神”主旨、甚至企图否认“汉服文化复兴”所固有的精神意义,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和态度。因此在“传统倡导者”和“发展倡导者”甚至“汉式时装偏好者”之间,并不存在谁崇高、谁“低俗”的问题,而仅仅反映在汉服“继承—发展”问题上存在认识、理解方面的分歧。

先“继承”而后“改良”,否则“改良”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评论:从民族服饰文化“继承—发展”关系的整体逻辑和哲学理解层次而言,这种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从汉服复兴的现实策略、具体操作手法上看,这种“逻辑先后次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传统服饰文化的全面系统研究和深入整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换言之,“继承”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即使在此一阶段,也并不意味其它类型的汉服就不能推广、“现代发展汉服”就不应研究,汉式时装就不应推广。需知,“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它的结构和体系内容也需要“社会接受”、“历史接受”的实际检验��

5. 几点结论:

“改良”的说法不严密,以“发展”一词代替更准确;
汉服复兴过程中,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究竟是重于“继承”还是重于“发展”?要依汉服的类别、功能、使用场合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在充分继承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现代汉服”类的“发展”是必须的,关键在于“如何发展”、“有多大程度的发展”是合适的?
汉服断代的特殊历史背景造成了民族服饰文化认同上的历史心理隔阂,这是汉服复兴所现实面临的重大困难之一,也是汉服复兴者必须充分运用智慧、策略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传统汉服、现代汉服、汉式时装有着不同的文化定位、承担着不同的服饰功能,各有着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三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不应厚此薄彼��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0: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摽有梅文章:汉服复兴之路-改良还是还原?

不擅长写理论性文章,之所以要献丑,是看到了网络上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由于汉文化遭遇过几次大的破坏,已经有了断层,再加上经济等原因,传统汉服已经不适合目前的社会,因而不会被大众接受。汉服要复兴,必须走改良的道路。保留其”神”即可,形式不必追求复原否则是复兴的障碍.觉得有必要慎重回答.

汉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相当特殊的,它对服装的重视,到了和国家兴旺,文化盛衰等量齐观的程度。从我们民族的名字可以看出来,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现在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然而很少有人想到,礼仪,和汉服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而现代考证,在古代,华通花,就是美丽的意思。所以我们民族的含义又可说是,穿着美丽衣服的夏族人。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服装重视到以它来命名自己呢?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当然不是裁缝,而是国之栋梁,在犬戎等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虎视耽耽的时候,管仲和桓公治下的齐国带领其他诸侯国,阻止了他们的野心,使刚开始繁盛的华夏国家和华夏文明免遭涂炭。而孔子以何描述华夏国家和文明呢:束发右衽。在他之后,人们不断使用“衣冠”一词,来指代汉族儿女和汉家文明。历代的史书,更是专辟“舆服制”等章节,论述衣冠和礼仪制度,而这套制度的严谨和如一,在东亚文化圈之外,也是无二的。有人认为汉文明不象日本或者朝鲜,而是出现了很大的断层。但实际上,在满清强迫汉人剃发易服之前,我们的民族服装虽然款式多样,但并没有出现很大的改变。上衣下裳,交领右衽始终是主流,一个明朝人,如果通过时间隧道回到周代,决不会被认做异类。汉服和汉文明一样,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就是我们这个特殊而浪漫的民族,以衣服作为民族名称的民族,竟然在360年前被迫放弃了它。这里请鼓上蚤注意,它的消失,并不是自然原因,而是外力强迫。打个比方,一个人在雪崩中被冰冻起来。当科学技术使他复苏时,他会仍然保留着被冰冻前的状态,没有衰老,也没有进化。汉服在这360年里,也可说处于这样的沉睡状态,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唤醒它时,必须要做人为的改动呢?
现在,我们重拾起它,不是因为它漂亮,美观;不是因为它可以在T台上走秀;也不是因为它方便,舒适,而是我们要对得起要对得起我们民族的名字,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华夏文明,要对得起360年前为了它抛头颅洒热血的先民。在这个层面上,我认为汉服的复兴,应该首先做到尽可能的完全还原,因为它不是时装,不是我们可以用游戏心态对待的物事。在一些庄重或者有特殊意义的场合,我们完全可以穿上原汁原味的汉服,体现我们对这些场合的敬意和重视,因为那是我们最珍贵的服装。当然有人有足够的热情和勇气,能够在生活中也始终穿着汉服,也是值得推崇的。事实上,已经有很多网友开始这样做了,包括我,经常关注汉服运动的人,应该可以看到很多此类信息.有人说没有看见过有人穿着汉服在街上走,试问又有谁穿着晚礼服在街上走过?穿和服或韩服或莎丽在街上走的也不多吧.
说到神似的问题,这正是我反对在真正汉服尚未复兴时就推广汉服时装化的原因。时装化汉服不仅漂亮,而且简便,又不会引来不理解的人的怪异目光,很多人会仅仅出于标新立异或者时尚好看的简单原因而穿上时装化汉服,这才会产生貌合神离的效果。比如旗袍曾经是满族妇女特有的装束,相当矜持,象征着某种身份和地位,但经过改良,它成了时髦女性,交际花甚至特殊职业者的服装,推广是推广了,然而它的灵魂早就被抛弃了。
另一方面,我想一个人如果有心在隆重场合或者生活中穿上真正的汉服,他必然是对我们的文化有真正的了解和认同,不管他的素质高低,对汉文化的知识深浅,当他慎重地穿上汉服时,他会知道,我是汉族人,我在穿我们的民族服装。试问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具备穿汉服所需要的“神”呢?古代的贩夫走卒,可能大字不识,从没听过子曰诗云,但您能说他和汉服不协调么?
汉服的复兴,是和汉文化以及汉民族意识复兴同步的。当重塑华夏精神的任务完成后,大众对汉服的接受也是自然而然的,即使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借用教科书里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改良汉服虽然能够被迅速接受,可是它单单是无法承载我们的民族精神的。
成本问题:目前汉服价格是这样的,男生一两百元即可作成简单的包括中衣和深衣的传统汉常服,女生不过几百元。料子好一些也只数千元。如果能够实现流水线作业,商业化操作的话,成本更会降低不少。现在很多人花数千或上万元在礼服上,与之相比,汉服并没有价格劣势。而且中国已经形成了奢侈品消费市场,并且在不断扩大,重要的不是钱,而是人心。
当然,我并不反对改良汉服,我本人就打算制作几套改良汉服在夏天穿,但这是在我有传统正宗汉服的基础上。改良汉服就是时装,它可以作为推广汉服的辅助手段,但决不能作为主要目的。我们决不能因为贪图一时成就和小利,就毁掉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7: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汉唐风骨兄:为什么是“昏礼”而不是“婚礼”?
溪山琴况


汉唐风骨兄这个问题问的好..

简单地回答是,婚礼古称昏礼,有古人所认为的昏礼属阴,于黄昏举礼之义.

但是,我觉得,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你实在是提出了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这一细微差别,甚至具有文明的深意.

问,为什么古代叫昏礼?不如反问,为什么后代叫婚礼?
一字之差,文明的境界与高下立判,祖先的伟大之处正在这里!与祖先的文明相比,我们实在是万分地肤浅和庸俗!

昏礼与婚礼,形式不同,境界也不同,当然,我们不需要鼓吹先秦完美论,但先人的文明思想的深邃的确是我们作为后代远远不能望其项背的.

昏礼属于嘉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嘉礼亲万民”《昏义》言,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先秦昏礼于黄昏举礼,不举乐,不庆贺,古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情,与之相比,后代的婚礼简直肤浅到了极点。我记得欧阳雨羲把古代昏礼比做夫妻的结义,真是得其奥妙所在。那时候的昏礼很简朴干净,不举乐,没有后代的乱七八糟的挑盖头闹洞房这样杂耍般的玩意,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结发携手而入洞房,才真是具有汉民族性格特质的优美仪式,衣服也不是大红大绿,而是汉民族真正传统的昏礼服,新郎着爵弁服,下裳为纁色,镶有黑色的边。新娘头戴发饰,身穿镶有黑边的纯玄色衣裳。虽然宁静安详,但并不悲伤,相反,却在安静的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那才是真正的仪式,真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直指人心。

汉代以后逐渐演变的搀杂了各种异族风俗和时代劣质的乱七八糟吵吵闹闹的婚礼,表面上喜庆热闹了许多,但却再也难以打动人心了。至于今天,更是根本没有资格来与古代相比。

关于真正的昏礼,本吧曾专门做过一个调查,有兴趣的不妨再来看一看,从大家的选择中,你能品味到一些东西,汉家儿女,开始在认真地反思时代,重新打量祖先伟大的文明。

调查:您比较欣赏哪一种婚礼礼仪程式?  
http://post.baidu.com/f?kz=27770624

以昏礼而论,真的能够说,今人比古人进步吗?

本吧还有几个有关的帖子,推荐各位朋友一起来阅读,我们一起来重新理解和体会曾被无知的我们视若弊履的祖先创造的文明。与祖先相比,是谁才是赤裸的?谁才是野蛮的?谁才是庸俗的和肤浅的?

面对祖先,面对那份伟大的文明,我们当羞愧地无地自容。
发表于 2016-6-16 22:3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继续,赞赞赞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7: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斋 发表于 2016-6-16 22:39
好贴继续,赞赞赞

嗯嗯,继续贴~一些零散的文就贴在这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3-29 21:06 , Processed in 0.0983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