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精品轉貼] 汉服吧一些精品文的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9 1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汉网搬运工 发表于 2016-9-6 17:12
嗯嗯,继续贴~一些零散的文就贴在这里

对的,这样集中起来也便于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月饼回归“祭品”的本义
文:溪山琴况


半月之后,便是中秋,月饼的话题在媒体和民间都正热闹起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小小的月饼,我们民族已经吃了一千多年。时下,人们感叹,月饼无味、中秋无趣,“天价月饼”的禁而难绝又给本已失落的中秋增添了许多困扰和厌倦。

中秋复兴,症结在月饼,关键也在月饼。月饼无味,并非花色不够琳琅、口味不够丰富,而是因为月饼失落了其“祭”的本义。当一种祭品蜕变为单纯的食品,文化的蕴涵就会剥离,它就难以满足人们在节庆中信仰慰籍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华夏岁时节日文化中,月饼首先是一种奉祀月神的祭品,然后才是中秋食品。月饼首先是给我们民族的“夜明之神”(即月神)“享用”的,月“享”之后才是人“享”。在崇尚敬畏自然的华夏先民看来,不祭而食,是为失礼。

自周代开始,民间便有拜月的传统,唐宋之后,拜月的时间固定在了月夕(即“中秋”)。月夕之夜,浩月当空,家家沐浴更衣,置香案、红烛,摆上月饼、西瓜、各色水果,虔诚地奉祀月神。西瓜需切成莲花瓣,全家依次拜祭后,由主妇按人口分切月饼,每人一份、月下分食。以华夏祭祀礼仪来看,此时分食月饼其实就是祭祀礼仪中最后一个称为“餕”的环节。“餕”也叫“分胙”,华夏先民认为,当奉祀的神主(自然神或祖先)享用了祭品之后,便把福祉寄寓在祭品中,人们分食祭品,便可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也就是说,此时的月饼已具有了某种神性,人们依长幼之序分而食之,便可得到月神的福佑。这种祭月文化,是多么美好的民间信仰和多么虔诚的生命祈祷。

华夏祭祀礼仪的要义在于“诚”与“敬”,中秋祭月,并不要求祭月的人拿多么丰富和豪华的食品敬献给月神,关键是祭拜的人内心的诚意和敬意。《谷梁传·成公十七年》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朱子在《家礼》中说,“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所以,简朴适当的祭品、庄重得体的仪程,几个月饼、几颗水果,简简单单的祭品即可,这种朴素而温情的祭月仪式在民间的中秋之夜绵延了千百年。旧时的中秋,因为“祭月”的存在,清丽、温馨而动人。

中秋文化,以祭月为核心,游赏、观灯等都是祭月衍生的习俗。合家祭月、游赏,团圆之义蕴涵其中。中秋的失落,根本的症结在于月饼祭祀功能的丧失,在于民间祭月风俗的失传。激活中秋,有赖月神祭祀文化的重建。当中秋回归“华夏祭月节”“华夏月神节”的本位,美好的月夕就有望重新鲜活、灵动起来。

中秋祭月并不难,我们汉服复兴者已经整理出了祭月的仪式,并将在即将到来的中秋穿着汉服,尝试进行实践。我们希望,朴素而诚恳的祭月仪式,能够重新回到人们的中秋生活中,使国民同胞的中秋过得更有意义,为美好的节日增添趣味、温馨和欢乐。

中秋祭月风俗的重建,也可从文化上协助“天价月饼”的消除。当民间重建了“朴素荐月、诚敬祭祀”的中秋文化信仰,“天价”“奢华”自然成为不诚的表现、无趣的象征——因为月饼首先是一种诚恳奉祀月神的祭品,所谓“鬼神飨德不飨味”,奢华却无敬的祭品,月神是拒享的。违背民族祭祀文化本义,羞辱华夏中秋节日文明的金粉之物,无聊无味、人神共弃。
发表于 2016-10-14 15: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认同,昨天还跟孩子说起这篇文章,今天就看到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1 07:38 , Processed in 0.1116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