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新科状元

【 大 明 朝 历 代 帝 王 资 料 图 文 版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大明神宗万历皇帝孝靖皇后。金龙簪</b></FON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大明神宗万历皇帝孝靖皇后。鎏金银环镶宝玉耳坠</b></FON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大明神宗万历皇帝孝靖皇后。金环宝石耳坠</b></FONT></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明神宗万历皇帝孝靖皇后。镶珠宝鎏金银簪、金簪、鎏金银簪</b></FON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大明神宗万历皇帝孝靖皇后。金钗 金簪</b></FONT>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       大明皇帝兖服,出土于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棺内,是明朝皇帝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五彩雉鸡)、宗*(酒器)、藻、火、粉米等十二种纹饰。这些图案或画,或织,或绣在衣服上,寓意集一切美德及“至高无上”的权力于皇帝一身,地纹有寿字、蝙蝠、如意云,以示吉祥。整件衣服用*[乡革](一种“通经断纬”的特殊织法)工艺制成。 </b></FONT></P>
<P><FONT size=4><b></b></FONT> </P>
<P><FONT size=4><b> </P>
<P>
</P></b></FO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         大明皇后百子衣,出土于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孝瑞皇后王氏棺内,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刺绣工艺品,整件衣服上面用衣线、花线、孔雀羽毛线等五种绣线,十一种针法,绣出图案纹样,再用穿丝针法绣满空地。


  百子衣立领,对开襟,在前后襟及两袖用金线绣有九条姿态各异的蛟龙,再以山石、树木、花草等图案为背景,巧妙地衬托出百子嬉戏的生动场面,寓意集一切美德及母仪天下与皇后娘娘于一身。 </b></FONT></P>
<P><FONT size=4><b></b></FONT> </P>
<P><FONT size=4><b> </P>
<P>
</P></b></FO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 </FONT><FONT size=4><b>         出土于明神宗万历皇帝棺内。为直身袍织成袍料,通长12.26米。匹料分别织有前后襟、肩通袖、接袖、大襟、衬摆、领子等十二部分。用二十多种丝线进行妆花织造。织物富丽堂皇,充分显示了明朝丝纳工艺的高度发展水平。



——————织金通袖过肩龙袍花缎 </b></FONT></P>
<P><FONT size=4><b>
</P></b></FO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b>明太祖翼善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b></FONT>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7 07: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红楼梦》曲————————(点击播放)
<IMG src="http://bbs.cqzg.cn/images/attachicons/flash.gif" align=absMiddle> </b></FONT><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flash/swf/ningmei.swf" target="_blank" ><FONT color=#112277 size=4><b>Flash: http://www.tianhan.com.cn/flash/swf/ningmei.swf</b></FONT></A><FONT size=4><b>




滿清入關後漢族服飾的消亡。



   满人占领中原以后,他们就想用满族的服饰来奴化汉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的确,区区几十万满族人一旦进入上亿人先进文明的汉族汪洋中,马上会感到自己人数与力量的濒小,时刻担心丧失对中原的统治。因此,他们入关后,立即沿承了金代统治者在其占领后推行的强行剃发手段,迫使汉人遵照满族的习俗,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旗装,企图通过这种作法改变汉族的民族意识。

后金顺治二年(1645),江南各省被清兵攻占后,满清王朝便下令,历行剃发改服,命令全国百姓自部文到达之日起,在十天以内全部实行剃发梳辫;若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命令一下,各地满清官员,出动兵卒,带着剃头匠,到处抓人剃头,稍有抵抗就将抵抗者立即杀头。当时有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直到近代,旧式剃头师傅挑的剃头挑上还有一根竖起的杆子,传说就是这一时期县挂砍下的人头用的。

接着,满清王朝就要改换汉族的传统服饰。无论官商军民,都要改穿满清的民族旗装,凡是不改的人都要遭到严历的镇压。对于这些残酷的民族压迫,清代虽然实行了严历的文字狱,进行舆认控制,但是仍有零星记载得以存留下来。如《研堂见闻录》中记载:有的文人在家中偶然戴了方巾,不幸被人告发,便立即被捕,处以死刑;有两个青年人到庙会上香,不小心戴了方巾,被巡按见到,当即抓来打了几十棍,上报皇帝,将这两人斩首示众;有些乡间百姓,不知道改换衣着的法令,还穿着原来的汉族服装进城,就被看守城门的军人当场剥得精光,事后还得以保全了性命为幸。

这一系列旨在消灭汉族民族意识乃至传统文化的官方措施,激起了极其强烈的反抗。清代初期,民间反抗剃头易服的斗争此起彼伏,即使是像:“嘉定三屠”那样残酷的大屠杀也不能制止民族反抗斗争的发生。直至后金顺治十一(1654),朝廷中的大学士陈名夏还说:“要天下太平,止须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矣。”虽然说这话的人也因此而被处死,但是它正反映了直到那时,反抗剃发改服的斗争还没有平息。大批明代的遗民,或者直接反抗起主,或者逃入山林躲避,或者借遁入空门,为僧为道来抵搞剃头。

如此强烈的民族反抗,迫使满清政府在加强镇压的同时,也被迫作出一些让步。他们首先接受了明代遗老金之俊“十从十不从”的建议,就是:衣冠发式“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令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以及“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样,即使满族旗装占据了主导地位,又保留了汉族衣装中的一些特点。满清政府又注意减轻赋税、恢复生产,使人民生活有所稳定。这些让步与满清政府加强控制、实行严刑酷法的手段两相结合,迫使中原汉族逐渐接受了满族的服装发式。从此,具有浓原民族色彩、沿袭数千年的汉族冠冕服装制度便寿终正寝了。

根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清兵入关以前,就有一些满族大臣劝说皇太极放弃满族旗装,改用汉服,马上遭到皇太极的怒诉。他说:“我国家以胡装为业,令若轻循汉人衣冠,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b></FONT></P>
<P><FONT size=4><b>

当时满清统治者还严格限制满族及蒙古族仿效汉族服装,直到满清中期嘉庆年间,还下命令“倘各旗满洲,蒙古秀女内有衣袖宽大,一经查出,即将其父兄指中参奏治罪”。</b></FONT><FONT size=4><b>
</P></b></FO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明毅宗烈皇帝崇祯朱由检御押</b></FON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明宫旧藏。文华殿宝。玺 </b></FONT></P>
<P><FONT size=4><b>
</P></b></FO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明宫旧藏。章圣皇太后宝。玺</b></FONT></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华山论剑》曲——————(点击播放)
<IMG src="http://bbs.cqzg.cn/images/attachicons/flash.gif" align=absMiddle> </b></FONT><a href="http://file.flash8.net/film/76cn/hs.swf" target="_blank" ><FONT color=#112277 size=4><b>Flash: http://file.flash8.net/film/76cn/hs.swf</b></FONT></A><FONT size=4><b>




汉服三百六十年祭(一)


历史的每一幕都是停滞不变的,且因此而永恒让人敬畏.

我揣度着,这三百六十年汉服的祭祀应是如何的开始或者就此默默无言,反正三百六十年已经过去,三百六十年的遗忘想来也是成为了这个民族的痼疾,死去的魂灵,失落的文化更是不会发出让我们警醒的声音.

三百六十年了,汉服作为华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随着国破族辱的代价已然被屠刀征服,在屈辱中剃去了的头发和改变的服装,对生存者来说,生命的价值已经改变,它已经超过了对原则的坚守,因此生存下来的人们,必定要重塑活下去不需要原则的理由,因此那个轻生死重节义的古老民族在三百六十年前失去不仅仅是衣饰的文明和优雅,还有民族的血性和节气.

一个几乎在所有时代都称得上是伟大的民族,二百六十七个年头在卑微的苛活中,在全族的被奴役中,固有的民族骄傲几乎因此消失泯灭,精神上被外族的统治者所异化,面貌形容丑陋的装束使得对美无所追求. 这是人类文明史中最沉重的灾难.

如果不是更新的入侵者试图征服这个奴隶主和奴隶的国度,这个已然沦落为奴隶的民族还不知道要沉沦多少的时光.在那些年里,在几重屈辱的压迫下,我们民族几乎已经成为强盗们争相出卖和交换的物品.旧的强盗出卖我们以换得新强盗的满足和暂时的止步,他们一起用我们的土地和血泪汗水过上丰足的生活,却分别称我们为尼堪和支那.我们依稀记得我们英雄的祖先发出过这样的的誓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强汉的后代却在屠刀下承受着这样的屈辱.叹息的时候,免不了为强汉的光荣而骄傲,却又为满清二百六十七年的残暴统治而郁闷难平.

我曾经以为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很久,然而掰着手指算来,那个屈辱的年代离现在并不遥远.这使我那样的惊奇,因为不足一百年时光竟可以让我们忘记这样沉重的历史.我们的民族中的一些人已经在为那个屈辱的年代歌功颂德了,那个奴隶主的王朝摇身一变俨然已经是最仁慈的统治者,那个用屠刀强加给我们的服装,我们中有人已经差不多认为它就是我们的民族服装了.

而我们的心中最深的痛.就这样任人翻转,任人凌辱?如果说一个善忘的民族没有希望,那么一个把屈辱当光荣的民族,还有什么呢?

我们不惧当过奴隶的历史,因为那是屈辱立就的警钟,却真正的害怕异化了我们民族历史和精神.先哲欲亡其族先亡其史的箴言让我们不寒而栗.

因此, 虽然汉服离开我们有三百六十年了, 我们今天仍然要祭祀这个失去的服装,并要誓言找它回来,因为就在今天仍然有人喊我们为尼堪喊我们为支那,就在今天还有人要把那个屈辱的年代里的暴行美化为仁德和善行.我们痛恨试图美化侵华历史的日本人,同样我们也无法不对那些为了现实中的蝇利就试图忘记了自己历史的同胞们敲起警钟来.历史就是历史,无论它是残酷还是屈辱,都应直面它,除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外,更多的是身为人的诚实和良知还不能泯灭,更多的也是我们必须要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因为秦汉的勇武,魏晋的优雅和风度,唐的开放自信才是我们固有的民族之魂.

今天我们为汉服失去三百六十年而祭,但是我们也要为找回汉服而庆祝,因为就在这里,就在我们旁边已经有人穿起了汉服,汉服所承载的历史和民族精神已经在萌芽,这同时也是个明证,现实中的逆流不能摧毁我们的历史和精神.

在此,我们祭奠三百六十年前,为了汉服牺牲的几百万的生灵, 祭奠汉服失去三百六十年的日日夜夜,

在此,我们无能为献,唯有复我汉服,立我汉族精神,再现泱泱华族风范.以此为献礼, ,祭祀先人与汉服于皇天后土之前.

附: (1645年,后金顺治皇帝强令剃发胡服至2004年应为三百六十周年,时值2004年将至故为此文以志纪念,另不从1684年及至汉服大致消失起算是因为祭奠的是失去的服装和为此死去的英灵,汉服消失过程中的死难者不能因此忽视,尽量往前找到一个汉服开始失去的标志性时间,故定为满清后金政权最后明禁汉服的1645年.谨以附文)
</b></FONT></P>
<P><FONT size=4><b> </P></b></FONT>
<P><FONT size=4><b>--------------------明。秦良玉平金绣龙凤袍 </b></FONT></P>
<P><FONT size=4><b>
</b>


</P></FO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秦良玉平金绣蟒袍</b></FON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3><B>中国明朝女将:秦良玉[图]</B></FONT><FONT size=+0>  </FONT></DIV>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0></FONT> </DIV>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0></FONT> </DIV>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0>作者:朱清泽</FONT></DIV>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0>
  
  (1574或1584~1648) 中国明朝女将。字贞素,四川忠州(今忠县)人。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嫁与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随夫攻打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土司杨应龙。夫死,代领其职,统兵严峻,所部号白杆兵。明泰昌元年(1620),为抗击后金军,她遣兄邦屏、弟民屏率兵救援沈阳。次年,邦屏战殁,她出家财为军资,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不久,回蜀攻打土司奢崇明等人,解成都之围,并乘胜收复重庆,因功升都督佥事,充总兵官。明崇祯三年(1630),她再次出家财济饷,率兵驰援京师(今北京)。后金军退去,崇祯帝召见赐诗,以褒其功。她回蜀后11年间,曾多次与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交战。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后人赞她为摧锋陷阵、崎岖转斗的女中豪杰。</FONT></DIV>
<P><FONT color=#000000>
</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8 7:11:2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明。有翼三眼龙对襟藏式洒线绣龙袍</b></FONT>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b>大明。洪武二十二年卫指挥使官印</b></FON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b>锦衣卫木印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面厚1厘米、通高4厘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背面刻“大明成化十四年三法司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卫侦察o(︶︿︶)o 唉,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专门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皇帝的侍卫与明王朝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这枚木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的。 </b></FONT></P>
<P><FONT size=4><b>
</P></b></FO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7: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b>------------大明通行宝钞</b></FONT>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16 21:35 , Processed in 0.0708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