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14|回复: 35

汉服系统知识纲要 :首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6 03: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服系统知识纲要 一 :首服

一,首服 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汉民族的成人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足见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谓:顶天立地,从头开始。作为衣冠上国,向来讲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对应着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后,士人冠而庶人巾。衣冠齐整才是完整的仪容,古人重之。

不过,冠巾文化几乎是男子的特权。在男尊女卑的几千年中,女子除了命妇的凤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发戴冠,称为女冠子。很多年后,在历史已经屏弃了性别局限的时代,我们开始汉服复兴,倒没有必要为此耿耿于怀,反而应该欣喜地看到:首服文化也弥补了男式汉服相对样式单调的缺憾。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为冠冕类巾帽类

冠最流行的时期在先秦两汉,相对巾的普及早一些。冠历来是士人之上的特权,是身份和职别的标识,也象征着士人的尊严。当冠而不冠即是“非礼”。《左传 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庶民或“卑贱执事者”却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过是随便裹发的一块布,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最初,上层士大夫不过燕居时偶尔戴巾,后逐渐通用,到汉末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为雅尚。因为巾与平民关系密切,故天生带着一丝闲适,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发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头后,巾帽文化愈加兴旺,到宋明则达到顶峰。所以,于汉唐时向前来留学的日本,巾帽文化鲜有流传,相反,于明代师习华夏的朝鲜,巾帽则大行其道,发展成为现代韩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阶职别的区分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则搭配常服(当然,不能排除幞头类与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为庶人的婚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往往一种巾帽会蕴含着一段逸事佳话,如,东坡巾、程子巾,大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亦效尤纷纷。

在戴法上,冠冕类和后来的巾帽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固定头发,一般需要通过笄直接固定在发髻上,另外还要在下巴处结璎,这样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类的戴法则随意多了,一块或软或硬的布、纱,通过各种不同的包扎或折叠方式,缚罩在头上就是了。

(一)冠冕类: 戴冠必先以纚韬发。首先束髻,用纚(Xǐ)把头发包住,然后加冠、笄(jī)或簪。纚是一块整幅的缁帛(古布六尺长,二尺二寸宽)

专以固定头发的是发笄,固定冠冕的则叫衡笄。为了增加冠的牢固性,只固定发髻还是不够的,另外在冠圈两旁还有丝绳,可以在颔下打结,这两根丝绳叫缨。正因为缨关系着冠的固定与否,所以子路的缨被砍断后,他为了不“免冠”才“结缨而死”。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颔下,称为緌(wéi),也是一种装饰。系冠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这根丝绳叫做纺(hóng)

簪与缨既然为戴冠所不可少,常用以指代冠和戴冠之人(士大夫):如杜甫诗:“空余老宾客,身上媿簪缨。”朱敦儒《相见欢》:“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陶潜《和郭主簿(其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鲍照《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族。”

以下便是冠类的种类及简要释名、图例。前后大致顺应事物发展的由简至繁。

頍、頍冠:頍即额带。首服的最简单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条箍于发际,《诗·小雅·頍弁》云:“有頍者弁,实维在首。”頍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有说它是后世冠巾的始祖。頍是额箍,通常缺顶,但龙山时期、商代玉人的“頍”就往往制成扁平冠饰,有的还在结处缀以玉石等饰物,称为頍冠。 頍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

缁布冠:顾名思义,以黑色布为之。是很早的一种冠,商代人形玉雕有一种布质帽冠,齐齐罩覆额头发际及后脑,冠顶四周有缀物固冠。应该就是缁布冠的较早形态。《礼记·郊特牲》云:“太古冠布,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云:“缁布冠缺项青组”,郑玄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笄者,著頍围髮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项中有?亦由固頍为之耳。” 按周制冠礼,初加为缁布冠(而后为皮弁和爵弁)。

委貌冠:亦称玄冠。玄冠,以玄色帛为冠衣,《仪礼·士冠礼》谓夏称“毋追”,殷称“章甫”,周称“委貌”。 委貌冠后发展为诸侯朝服之冠,委,即安定,貌,即正容,委貌即礼仪之道。根据《庶物异名疏》云:上小下大,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无笄有缨,形如覆杯,皂色绢为之。

皮弁:以皮革为冠衣,冠上当有饰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杜注:弁以鹿子皮为之。文献说的皮弁冠,前高后卑,与用皂绢所制的委貌冠形制接近。

爵弁:郑注《士冠礼》云:“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头。”《白虎通 冠绋篇》则谓“其色如爵。”汉代何休解诂云:“所谓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冔,周曰弁,加旒曰冕。”

小冠:(也称束髻冠)束在头顶的小冠,多为皮制,形如手状,正束在发髻上,用簪贯其髻上,用緌系在项上,武官壮士则多饰缨于顶上,称为垂冠,初为燕居时戴,后通用于朝礼宾客,文官,学士常戴用。

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

獬豸冠:可能即以其形类似獬角而得名。獬豸(xie4 zhi4),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汉杨孚《异物志》对其释名:“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也称法冠,秦汉前执法官常用。

鹖冠:又称武冠。鹖冠在战国秦汉时期已经作为武官的冠帽,冠顶插饰鹖毛以示英勇。鹖(he2),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却。(《汉宫仪》记有“虎贲冠(鹖冠)插两鹖尾”《禽经》记有“鹖冠武士服之,象其勇”。)常为武将所戴。

却敌冠:卫士所戴。前高一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如进贤冠(进贤冠 下详)。

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卫所戴。此冠取义鸿门宴时,樊哙闻项羽欲杀刘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头上,闯入军门立于刘邦身旁以保护刘邦,后创制此种冠式以名之,赐殿门卫士所戴。

进贤冠:进贤冠是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到明朝演变为梁冠。进贤冠多为在朝文吏所戴,冠上有梁为记,以梁的多少来分等级爵位。古礼制的进贤冠,前高7寸,后高3寸,长8寸。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7寸,后高3寸的帽缘相接,就成为前高后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

梁冠:在朝文官所戴,来源于进贤冠。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为历代在朝文官所好戴。梁冠其形方,前低后高,后倾,有围片,前开后合,冠形按《三才图会》复制。


通天冠(高山冠):通天冠是唐以后级位最高的冠帽,其形状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隋书·礼仪志》称它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唐代的通天冠,帽身饰有等距离的直线纹,就是通天冠的梁数。《旧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泾《大唐郊祀录》卷三说十二首是天的大数,大概是应在12个月份的数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24梁,这大概是晚唐时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与汉代的通天冠相比,则汉时古朴简陋,而唐代则变成十分华丽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与宋明一脉相承。

远游冠:多为王公所戴,有展筒(即冠前的横围片),冠上一般饰有三梁,有时也衬黑介帻或青緌以做装饰。远游冠其形方,后倾,外有围边,开前合后,据《晋书》云:“前无山,有展筒于冠前”。

貂禅冠:(也称笼冠)为三公亲王所戴,官居一品也有戴用,其形正方,左右用细藤织成二片,形如蝉翼,并涂有金银为饰,冠上缀金,并附蝉为饰(以示高洁),冠顶插有貂尾,这是一种高贵的冠式。貂禅冠也有以七梁冠、八梁冠加笼巾(笼巾即以细藤织两翼覆其冠)加上金珰貂禅与貂尾,据〈宛委余篇〉云:“金取其刚,蝉居高饮清,貂内竞悍而外柔。”取其义而命名。

建华冠:明堂乐乐舞人祀天地五郊所戴。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下轮大,上轮小,好像汉代盛丝的缕簏。又名鹬冠,可能以鹬羽为饰。

:《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延,又写作綎,是一块长方形的板。邃的意思是深远,这里指其长形,延覆在头上。旒(liú),是延的前沿挂着的一串串小圆玉。纩(kuàng)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玉石充耳,通常叫做瑱(tiàn)。紞(dǎn)是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旒、紞、纩都是冕的部件。《汉书·礼仪典》记有:“冕,帝冠,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里,元表(元即黑),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其绶朱色为组缨”。 冕是天子、诸侯、大夫祭典大礼时的首服。最初,诸侯王以上冕上有旒。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不能超过十二,有九、七、五之分。后来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称。

从冕冠的各个部件的象征意义说起,可以看出,为什么有的部件常常改进,有的则几千年来保持不变了——有点类似于生物进化论。

一些变动不大的设置——

1,冕板前低后高:这种说法在历代的《舆服志》中比较一致。前低后高,呈前俯之状,以示俯伏谦逊,象征君王应关怀百姓之义。
2,前圆后方:即象征了古人“天圆地方”天地观念。
3,垂旒:前后各悬12旒,最初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虽然后来的旒统一成了白玉,但12的数制没有变化。
4,瑱:从玉笄两端垂黈纩(tǒukuàng)于两耳旁边,称为“瑱”或“充耳”,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
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也很正常,和生物进化是一个道理;

时常变化的地方:尺寸、材料、部分没有特殊含义的饰件——
1,綎(冕板)的尺寸和材料。《礼记 玉藻》《周官》的记述,冕板“广八寸,长一尺六寸”;而 据蔡邕《独断》云: 汉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诏有司采《尚书· 皋陶谟》篇及《周官》、《礼记》定而制焉。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宋史 舆服志》记述“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而且,按周制,綎前后的长短一致,而汉虽承周制,但还是小小改动成前长而后短。早些,冕的材料曾用麻,后用丝罗。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纯者,丝也,变麻用丝,盖已久矣。而且到了宋代,冕的装饰华美非凡:“贯真珠。又有翠旒十二,碧凤御之,在珠旒外。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里。四柱饰以七宝,红绫里。金饰玉簪导,红丝绦组带……”
2,天河带。本来只是綎上一道紞,用于垂挂纩,后来发展成天河带,很明显,长长的天河带倒也很有些动态的美感,给后世的印象是很深的,只是这出现到取消,不知原因。
3,结璎。按照儒家经典《礼记 玉藻》的记述:周制冕的确是连在笄一端的一根丝带,由颔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此丝带称之为纮。不过这样系起来会稍显麻烦,后世改进为下颏下结璎,应该是在没有违背礼义的基础上的合理改进。

花钗冠/凤冠
花钗冠: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年~1117年)规定命妇首饰为花钗冠。《宋史·志一百四·舆服三》:“花钗冠,皆施两博鬓,宝钿饰。翟衣,青罗绣为翟,编次于衣及裳。第一品,花钗九株,宝钿准花数,翟九等(即:衣上的翟纹有九行);第二品,花钗八株,翟八等……第五品,花钗五株,翟五等。”花钗冠乃皇后、皇妃、公主等命妇之首服,但以冠的佩饰细节做等级区别,如冠上花株之数,有9、8、7、6、5等规定,以示身份。

凤冠:在花钗冠的基础上进一步装饰有特定象征意义的龙凤饰,发展出了朝廷命妇的凤冠。洪武三年定制,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着最高级别礼服的冠饰为九龙四凤冠。上饰大小花树各12,两博鬓、12钿(短头大花的花簪)。永乐三年略加改动,为三博鬓。对于公主和皇妃则用九翚(hui1,即为山雉)四凤冠。




这是明代皇后凤冠,九龙四凤三博鬓,花树十二枝;可以想象类比一下公主皇妃所用的,大意相近,不过九翚四凤,花树为九枝罢了。

图例: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My%20Documents/汉服系统知识纲要%20一%20:首服%20-%20【衣冠考据】%20-%20天汉民族文化论坛%20-%20Powered%20by%20Discuz!.files/20062121544470.jpg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My%20Documents/汉服系统知识纲要%20一%20:首服%20-%20【衣冠考据】%20-%20天汉民族文化论坛%20-%20Powered%20by%20Discuz!.files/200612920355661.jpg

[ 本帖最后由 翅膀折了 于 2008-2-16 00:4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04: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left><FONT size=3><B>(二)巾幞类</B>:

</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上文提到,頍是冠巾的始祖。巾帻,似亦由“頍”演衍而来。《仪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士冠礼》郑注:“未冠笄者著卷帻,頍象之所生也。”頍与巾帻的区别,頍为额箍,而巾帻是以巾裹摞头上,可做成各种帽式。《急就篇》云:“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方言》云:“复结谓之帻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巾帽文化的风行始于唐代。唐代流行软巾,故后世称软巾也作唐巾。自此,巾开始向着两个方向发展、开花:</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一个发展方向是巾类。从幅巾开始,裹法就随意,更容易展示审美特征。巾料或软或硬,不同的折叠方式,款式变化甚多,为大众各阶层所好,同时引领着时尚潮流,纵观宋明的古籍画像,足以让人眼花缭乱。</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另一个方向是幞头类。唐巾有四脚,两脚结在脑后,余下两脚结在顶上或使其自然垂下,这种巾式称为软裹,后来为使其定型与美观,内衬桐木,或以藤草织成,外覆纱并以漆漆之,为硬裹巾。在此基础上后来发展了幞头制(官帽制),逐渐称为官员的正装首服,奠定了宋明以后的官服制度。</FONT></P>
<P align=left><B>
<P><FONT size=3></FONT></P></B>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1.</B><B>巾帻:

<P></B></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风雅文士、燕居达人、武将壮士,逸老野叟,皆好束巾或帻,或覆帻戴冠。巾、帻有软裹、硬裹之分,软裹只是用巾裹发,外型不稳定;硬裹则以藤制,外罩布并涂漆,也有以桐木衬之,再裹巾或帻,使其外型固定美观。</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帻的作用是戴冠前衬发的,可类比于外服里的衬衣。在巾没有独立衍生成一种首服艺术前,巾帻一般不分家。</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明代一般人常用的巾幅名目较多,有些是唐、宋传留下来的,有些是辽、金、元游牧民族流传到中原、保留到明代的,还有一些是明代新创的。例如儒巾、软巾、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都是传统的巾式。老人巾,是明初始兴的巾样,明太祖用手将顶部按之使之前仰后俯,就依样改制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称老年巾。将巾、结巾,都是用尺帛裹头,又缀片帛于后,其末端下垂,俗称扎巾。此外还有两仪巾,后垂飞叶两片。万字巾,上阔下狭形如万字。凿子巾,即唐巾去掉带子。凌云巾,因形状诡异被禁用……<B>
<P></B></FONT>
<P>
<P><FONT face=宋体><B>黑介帻</B>:常套束在进贤冠之下,文官常戴用。其色黑,两旁垂有长耳,据《晋书》记载:“汉时冠进贤者,宜长耳介帻也。”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B>平上帻</B>:多为武官戴用,据《唐车服志》云:“武官卫官公事之服也。”又据《晋书》云:“短耳,即今平上帻也,武官服之。”武官的帻多为红色,亦名“赤帻”。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缁撮</B>:顾名思义,即黑色小巾,也称束髻小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缁撮束结在头顶的发髻上,两脚自然地后垂。在商、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两代多为文人辩士所好戴,至唐代以后各代多为官吏在家“宴居”时所用,历代皆沿用,武将壮士也好戴用。软裹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逍遥巾</B>:也称荷叶巾,宋代庶人的一种巾子,类似于小包巾,只是有两脚垂于后背,取飘然之意,称为逍遥巾。

<P></FONT>
<P>
<P><FONT face=宋体><B>幅巾</B>:即用整幅的巾,从额往后包发,并将巾系紧,余幅使其自然垂后,垂长一般至肩,也有垂长至背,用葛布制成,称为“葛巾”,多为布衣庶人戴用;用细绢制成,则称</FONT> <FONT face=宋体>“缣巾”,为王公雅士戴用。软裹巾。朱子幅巾为朱熹所倡,可配朱子深衣或道袍。

<P></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结巾</B>:用巾裹头,将其两脚系结在头顶之前,呈同心结状,将余下的两脚覆在髻上,并翻卷于脑后,使其自然垂下,常为武士衙卫常戴用。软裹巾。</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雷巾</B>:用巾裹头,巾顶高起而呈平头,巾前常饰有片锦,余下两脚系结在脑后,并使其自然垂下,为武将壮士常戴,雷巾多为红色,亦称红头。软裹巾。</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浩然巾</B>:软巾。典故自然来自于唐诗人孟浩然头戴此巾,于风雪中骑驴过灞桥踏雪寻梅这一佳话。浩然巾类似于风帽,严实地遮挡了后脑和部分脸部。《镜花缘》第二五回写双面国人,都带着浩然巾,“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光景,令人不觉可爱可亲”,而唐敖揭起脑后的巾,只见“浩然巾内久已藏着一张坏脸”,读来不由噤若寒蝉……</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故浩然巾是雪巾,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六中有雪巾的记载:“以玄色紵丝为之,以天鹅皮为里,凡雪天严寒皆用之以护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方巾</B>:四方平直,方巾是源自角巾,明郎瑛《七修类稿》说,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浙江山阴著名诗人杨维祯,杨戴着方顶大巾去谒见,太祖问他戴的是什么巾,他答道叫四方平定巾,太祖闻之大喜。四方平定巾,亦称方巾。</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飘巾</B>:后有长而细的飘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故名飘巾。</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儒巾</B>:四方平直,巾式较高,并有两带垂于脑后,飘垂为饰,一般为儒生所好戴,明代更为盛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万字巾</B>:制式为上宽下窄,形如“万”字。</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B>周子巾</B>:

<P></FONT>
<P>
<P align=left>
<P><FONT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仪巾</B>:和方巾类似,不同的是前面一中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左右两边呈斜坡状,有的后面配有短飘带。<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FONT>
<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庄子巾</B>:硬裹巾。又名南华巾

<P></FONT>
<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纯阳巾</B>:硬裹巾。上高下低,顶部用帛叠成一寸宽的硬褶,叠好后斜覆于前,像一排竹简垂之于后,并有二脚系结于脑后,使其自然垂下,传为吕洞宾所创,即命为纯阳巾。这种巾子也可按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的名,称之为乐天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纶巾</B>:硬裹巾。中部有卷褶,多为文官、谋士、雅士所好,孔明“羽扇纶巾”的形象实在深入人心,故纶巾亦名诸葛巾。</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东坡巾</B>:硬裹巾。以藤为里,以锦为表,用漆漆之。或以较硬的薄纱制作。两侧为巾檐,前开后合,后垂有布帛,为雅士逸隐所好,宋代词人苏轼常戴此巾,亦名为东坡巾。</P>
<P>参照渤海琴高先生更详细的解说:东坡巾的形式是“墙外有墙”,外墙较内墙为低。内墙外墙各为一大片,然后按上大下小折成四面,其中内墙折好后边缘缝合在前,外墙较内墙为短(横向),两头边缘处正好在眼眉上, 再将内墙、外墙底部缝合在一起。内墙上缝合相同布料的顶。在后部的内墙外(外墙里)两侧再缝合两条飘带(质地和整体不同,要用轻布料),长短要翻过外墙后再垂到东坡巾的底部左右为好。</P></FONT>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折上巾</B>:又名翼善冠。乌纱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后名“翼善冠”。与唐代相较,明代“翼善冠”要简化得多,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唯一实物,是万历帝朱翊钧的金制翼善冠。全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上面镶嵌着两条金龙戏珠。

<P></FONT>
<P>
<P align=left>
<P><FONT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网巾</B>:网巾编结如渔网,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多以黑色细绳、马尾、棕丝编织而成。戴网巾,除约发外,又是男子成年的一个标志,一般衬在冠帽内,也可以单独使用,露在外面。</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FONT size=3></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P></FONT>
<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B><B>幞头</B><B>
<P></B></FONT>
<P>
<P align=left><FONT size=3>幞头,又称袱头,始创于后周武帝,后周以三尺皂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皂即黑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向头后幞发,故称为幞头。唐开元以罗制之,至中后唐始用漆纱裹之。其形式有圆顶、方顶之分,有软裹,硬裹之别。</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软裹幞头主要用罗,绢,外型不定,将巾的两脚系结在头上,另两脚则结于脑后,使之并拢下垂,也可屈盘反搭,行动时两脚飘飘,极符文人才子对翩翩气度的追求。

<P></FONT>
<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硬裹幞头,初用木作“山”,放置在额前使巾衬起,名为“军容头”,再用纱裹之,使其外型平整固定,后来改用藤草或铁丝织成内型,外糊绢或罗,涂以黑漆,将其两脚平伸,亦称硬脚幞头,其外型稳固平整又雅观,至宋代幞头已成为主要的头饰,自天子至王公、列臣及庶民皆可同戴,其形式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五种,以后的官帽亦由此逐渐发展而成。</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平式幞头</B>:软裹巾,顶上的巾子较低而平,亦称‘平头小样”,为一般士庶官宦燕居时戴用。</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结式幞头</B>:软裹巾,在幞头之上加一巾子,将其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为将尉、壮士所好用。</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软脚幞头</B>:在幞头之下衬以“巾子”,或“木围头”使幞巾的外型乎整固定,幞巾的两脚加厚并涂漆,成为软脚,使其乎展下垂,行动时则飘动尔雅,为文官与学士所好用。</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女巾幞头</B>:盛行于唐代,女子好扮男装,戴女巾幞头,其形制较小,巾顶加高,用漆纱为之,两脚较长,反结于脑后,并使其自然垂下,并在幞巾上簪花或缀玉胜等装饰。

<P></FONT>
<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圆顶直脚幞头</B>:硬裹幞头,用“木围头”衬在额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内型,外糊皂纱,涂漆而成,其两直脚用铁丝织成,外罩漆纱,使其向左右平伸,为朝臣与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历代皆有采用。</FONT></P>
<P align=lef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left><FONT size=3><B>方顶硬壳幞头</B>:硬裹。用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型的硬壳,再糊绢或罗,并涂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向两侧乎伸或上翘,宋代官员、帝王常戴用,其两脚平直而长,左右平伸,长至二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乌纱帽。乌纱帽是明制百官之帽式,名流士绅兼用,只是在脚展上有所变化。</FONT>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 1:26:0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05: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left><FONT size=3><B >(三)盔帽类</B>:<p></p></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帽本源于冠、巾。帽与冠的区别在于戴法——帽戴法简便,一般直接覆扣于头上,不需要像冠一样专以衡笄固定;帽与巾的区别在于形制——原始的帽一般先做一个特定形状的模型,再在外表贴覆料,而巾的本义则强调折叠缚裹。不过到了后来,三者在区分上越来越模糊,几乎是殊途同归了。</FONT></P>
<P  align=lef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align=left><FONT size=3>盔,是军事交战时用来保护头部的特殊帽冠,殷墟甲骨文中有称作“胄”的武冠,字形象胄顶有缨饰。《说文》云:“胄,兜鍪也。”清段玉裁注:“兜鍪,首铠也。按古谓之胄,汉谓之兜鍪,今谓之盔。”胄非常人所冠,十分沉重,有达二、三公斤者。<p></p></FONT></P>
<P  align=left><p><FONT size=3> </FONT></p></P>
<P  align=left><FONT size=3><B >笠帽</B>:顶饰有红缨,初为轻藤所制,后改为厚毡,能御兵刃。为明末武将、勇士所好。<p></p></FONT></P>
<P  align=left><p><FONT size=3> </FONT></p></P>
<P  align=left><FONT size=3><B >帷帽</B>:原属胡装,一般用皂纱制成,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据记载帷帽为晋代所创。 <p></p></FONT></P>
<P  align=left><p><FONT size=3> </FONT></p></P>
<P  align=left><FONT size=3><B >胄</B>:秦汉前的战冠。一般为铜制,形上尖下圆,如倒置的盎,以御兵刃,为保护头部需衬帻。用带束结于颈下,胄上多有兽面以作装饰。<p></p></FONT></P>
<P  align=left><p><FONT size=3> </FONT></p></P>
<P  align=left><FONT size=3><B >兜鍪</B>:兜鍪形较方而短,有用铁片铸成,也有以厚革制之,在其表缀于铁片,并有护耳,较胄轻便灵活,便于作战,为汉代武将常用。<p></p></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p></p></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B >胄帻</B>:胄和帻结合的战冠,历代甚为常用,平日戴帻,出征作战则加上胄,这种胄较商周的青铜胄薄而轻便,顶上常饰有红缨,有高而圆尖的胄帻,也有圆而似锅的胄帻,为秦汉两代武将、卫士出征时所用。<p></p></FONT></P>
<P  align=left><p><FONT size=3> </FONT></p></P>
<P  align=left><FONT size=3><B >凤翅盔</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这是古代武将最常用的盔式,其形制一般以厚革制,额前有铁片为沿,以护额掩耳,其铁,铜片常饰有飞鸟双翼迎风的纹饰,故称风翅盔,有时盔顶也加铁片为纹饰,并在盔上装缀明珠或玉翠,为唐宋两代武将常戴,多配穿华丽的明光铠。此盔在宋代更为盛行。</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p></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1-27 21: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以后要多多学习
发表于 2006-1-29 03: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P>MM,我举手提问题</P>
<P>冕冠的问题 - 因为是最重要的礼服,所以很吹毛求疵^_^</P>
<P>MM用的那个图是用的相当多的现在,但是真的有很大的问题</P>
<P>第一个是天河带,汉制周制是没有天河带的,这副图上写汉代冕冠,显然不对,天河带是唐代以后才加的,最长的可及地,汉代以前的只有紞,但紞是不覆于延版上的,下面挂充耳,明朝定制的时候天河带也被去掉了。阎立本画《历代帝王图》时唐以前的帝王也用天河带,是误导大家了~</P>
<P>第二个是缨的问题,冕冠的缨并不在颔下系结,因为冕冠本身可以用笄固定,所以冠缨实际用处并不大,虽然仍被保留,不过形制上发生了变化,只用一条,从左旁笄首开始,从颔下绕过,再系于右旁笄首。不是象图上那样,用二条组绳系在一起的。当然在实际的画像中也有见系两条缨的或者不系的,但根据古籍的记载,可以认为侧系法应该是正统的</P>
<P>第三个要补充一下,冕冠的典型特点是前低后高,周制是前低于后一寸,宋代改为1寸2,都成俛俯之势,所以叫冕冠,图上好像不太明显</P>
<P>贴两个书上扫下来的图,是比较典型的形象,一个是仪礼图里的,一个是根据明朝出土实物做的线稿。当然这两个也有特殊的地方,前一个后面没有旒,记载中确实有这样的制度,汉代时有说法天子前后都有旒,朝臣的有前无后,但这种后来被认为不合古制。后一个图好像前后都是方的,这个也不是特例,明以前的很多画像里也能看到这种。但有据可查的明制冕冠仍规定为前圆后方。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该这样认为,可能很多图里只是不明显~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9 3:52:3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19: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P>丁丁MM  :</P>
<P>这三条都是我一笔代过的地方,却是模糊了。总的来说,历代的冕冠大体上是承周制的,但是形制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尺寸、饰物添加等常做变更。但是,许多重要象征意义的地方是很严格的。我总结这个小小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要将主体轮廓展现出来——不过,在主体枝干清晰之后,严重支持:将吹毛求疵进行到底。 ^_^ </P>
<P>从冕冠的各个部件的象征意义说起,可以看出,为什么有的部件常常改进,有的则几千年来保持不变了——有点类似于生物进化论。呵呵。</P>
<P><B>一些变动不大的设置</B>——</P>
<P>1,冕板前低后高:这种说法在历代的《舆服志》中比较一致。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君王应关怀百姓之义。</P>
<P>2,前圆后方:即象征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天地观念。</P>
<P>3,垂旒:前后各悬12旒,最初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虽然后来的旒统一成了白玉,但12的数制没有变化。</P>
<P>4,瑱:从玉笄两端垂黈纩(tǒukuàng)于两耳旁边,称为“瑱”或“充耳”,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P>
<P>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也很正常,和生物进化是一个道理;<B>时常变化的地方:尺寸、材料、部分没有特殊含义的饰件</B>——</P>
<P>1,綎(冕板)的尺寸和材料。《礼记 玉藻》《周官》的记述,冕板“广八寸,长一尺六寸”;而 据蔡邕《独断》云: 汉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宋史 舆服志》和《明史 舆服志》的记述:“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而且,按周制,綎前后的长短一致,而汉虽承周制,但还是小小改动成前长而后短。</P>
<P>早些,冕的材料曾用麻,后用丝罗。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纯者,丝也,变麻用丝,盖已久矣。而且到了宋代,冕的装饰华美非凡:“贯真珠。又有翠旒十二,碧凤御之,在珠旒外。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里。四柱饰以七宝,红绫里。金饰玉簪导,红丝绦组带……”</P>
<P>2,天河带。本来只是綎上一道紞,用于垂挂纩,后来发展成天河带,发展情况如MM所说,不加赘述了。很明显,长长的天河带倒也很有些动态的美感,给后世的印象是很深的,只是这出现到取消,不知原因。</P>
<P>3,系纮改为结璎。按照儒家经典《礼记  玉藻》的记述:周制冕的确是连在笄一端的一根丝带,称之为纮,由颔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不过这样系起来会稍显麻烦,后世改进为下颏下结璎,应该是在没有违背礼义的基础上的合理改进。</P>
<P>最后,至于那幅经典的“汉代十二章纹”图例,是目前网上流传的唯一的好看的图了,作为一种“汉代”的定制有失严谨,但作为一个关于冕服的大致轮廓,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我把那汉代二字去掉好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0 0:29:4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9 2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杂啊!不愧是礼仪之邦.[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6-1-30 00: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是服饰本身复杂,只怪历史太长</P>
发表于 2006-1-30 00: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统一认识了就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1-30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丁MM,欢迎去其他部分逛逛啊——体衣、足衣、饰件等等,新出炉的,有什么问题我也好及时回笼。
发表于 2006-1-30 0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看啊,慢慢来,对了MM看过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饰研究么?里面讲到了深衣的小要和衽,我总觉得稀里糊涂啊,不是太明白他的意思~MM对这个有认识么?
 楼主| 发表于 2006-1-30 01: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啊,沈先生的《中国服饰研究》考据很认真,正因为很严谨,他一般尽量摆事实,不轻易下结论;另外是按朝代进行的,所以显得比较凌乱,需要自己琢磨、归纳很久。惭愧的是,我看得比较粗啊。你说的是在哪一页?啊,干脆把那段摘录下来吧,免得我们的书不是一个版本的,页码也难对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0 1:21: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30 0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P>江陵马山楚墓这章,大概100零几页~</P>
 楼主| 发表于 2006-1-30 01: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我现在是在家里。书在学校……
发表于 2006-1-30 13: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打成PDF了可惜太大,贴个读秀的地址吧(2月26号过期)

<a href="http://read.firstdrs.com/read/msvr.dll?kid=69696C6C6B6E6D6F3636363637363538&amp;username=luciaqin&amp;spagenum=101&amp;pages=50&amp;a=6082167374A774FA4D56A1112DDA68EC&amp;btime=2006-01-26&amp;etime=2006-02-26&amp;template=bookdsr1" target="_blank" >http://read.firstdrs.com/read/msvr.dll?kid=69696C6C6B6E6D6F3636363637363538&amp;username=luciaqin&amp;spagenum=101&amp;pages=50&amp;a=6082167374A774FA4D56A1112DDA68EC&amp;btime=2006-01-26&amp;etime=2006-02-26&amp;template=bookdsr1</A></P>
 楼主| 发表于 2006-1-30 17: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到了。衽,或称小要,应该是沈从文先生的重要考据成果。大体说,就是一种立体剪裁方法——谁说中式服饰尽是平面剪裁的?那腋下的两个小嵌片的具体剪裁作用在沈先生的文中已经叙述得较明白了。</P><P>下面是某研究者的细致论述,就是有感于沈先生关于“衽”的考据有感。</P><P auto 0cm"><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衽(小要)  </FONT></FONT></P><P auto 0cm"><FONT><FONT face=宋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size=3>节选自 《</FONT><FONT size=3>名物训诂的好参考</FONT></FONT><FONT size=3><FONT face=楷体_GB2312>--读沈从文编著&lt;中国古代服饰研究&gt;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P auto 0cm">作者不详</P><p></p></FONT></FONT><P auto 0cm"><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在古代的深衣制度中,有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即“衽”。《礼记·玉藻》:“深衣三祛,……衽当旁。”郑玄注:“凡衽者,或杀而下,或杀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而“衽(小要)”当时也用来称缀合棺板的木榫,如《礼记·檀弓上》:“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郑玄注:“衽,小要也。”《释名·释丧制》:“古者棺不钉也。旁际曰小要,其要约小也。又谓之衽。衽,任也。任制际会使不解也。”作为缀合棺板的“    ”形木榫称为“衽”,又名“小要”(此甚易了,“小要(腰)”乃就木榫之形制而言),而作为衣服的一个部分的“衽”,又名“小要”,这一命名的理据何在呢?此乃异物而同名,这两物之间到底有何种联系呢?郑玄注太简(注“深衣”之“衽”,才用了十八个汉字),或许深衣自西汉以后中原已不传,故郑玄作注时已难得具体准确;或许当时去古未远,妇孺尽晓,不须赘言,但对于今天的人们,即使再富于想象,也难从这寥寥十八字中考得其详。清代学者、现代国内外专家,都曾对深衣形制作过广泛考证,但在释“衽”的问题上,却始终未能有所突破。或隐约近其仿佛而止,或刻意泥古反背道相远。于是“衽”成了古深衣制度中百注而未得其解的“老大难”问题,清代江永《深衣考误》中所作的“深衣复原图”、日本诸桥辙次《大汉和辞典》所采用的“深衣图”也均因未见其物而与确解失之交臂。 </FONT></FONT></P><P auto 0cm"><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这一问题终于在《研究》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在介绍到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发现的一件小菱纹绛地锦绵衣(N-15)时,沈先生以其敏锐的学术眼光作了细致的分解剖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B normal">当‘上衣’、‘下裳’、领、缘各衣片剪裁完毕之后。拼拢来看似已完整无缺。……但这种衣服的做法却不这样简单,还须另外正裁两块相同大小的矩形衣料作‘嵌片’(长三七,宽二四厘米左右)。然后,将其分别嵌缝在两腋窝处:即‘上衣’、‘下裳’、袖腋三交界的缝隙间。由于它和四周的缝接关</B><B normal">系</B><B normal">处理得非常巧妙,缝合后两短边作反方向扭转,‘嵌片’横置腋下,遂把‘上衣’两胸襟的下部各推移向中轴线约十厘米,从而加大了胸围尺寸。同时因胸襟的倾斜,又造成两肩作八字式略略低垂。穿着后,结带束腰,‘下裳’部分即作筒状变化,‘上衣’胸襟顺势隆起,袖窿扩张,肩背微后倾。衣片的平面缝合却因两‘嵌片’的插入而立体化,</B><B normal">并</B><B normal">相应地表现出人体美(图四0)。其次,还使两臂的举伸运动,获得较大的自由度。实为简便、成熟、充满才智的一项设计。”</B>(p.89) </FONT></FONT></P><P auto 0cm"><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接着,沈先生又详细地说明了深衣上的“衽”与缀棺之“衽”的关系:“缝于腋下的‘嵌片’所提供的技术细节,至为重要,使我们对于先秦服制及其加工工艺获得了新知识、新启发。把这一实例和文献相印证,就可以断定,它(嵌片)便是古深衣制度中百注难得其解的‘衽’。‘衽’,通常所指为交领下方的衣襟,如左襟叫左衽;右襟为右衽。这里要讨论的则是作为狭义词的‘衽’,亦即汉代人所谓的‘小要(腰)’……据文献所载和考古发现的实物,都表明合棺缝的木榫‘衽’或‘小要’其形象均为此    式(后世多称之为细腰,也叫燕尾榫、鱼尾榫或大头榫、银匠锭。在木石金属等材料的接合方面应用较广)。若把它和N-15绵袍上所设的‘衽’(小要)相对照,原来衣服上这种矩形‘嵌片’当被插于袖腋处时,两短边相对扭转约90-180度,变成如此样子。即是把衣服摊平放置,‘嵌片’中部也必蹙皱而成束腰状。故无论正面还是侧面看去,衣‘衽’的轮廓恰和木榫‘小要’相类似(它们的功用也相一致)。”(p.89)经沈先生如此一讲,千年的迷雾瞬间消散。 </FONT></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
发表于 2006-1-31 0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是看这个才去仔细看沈从文的文章的,他引的是沈先生书里的原文挖~不过我看了原文的图还是没明白是怎么连上去的,沈先生说“原来衣服上这种矩形‘嵌片’当被插于袖腋处时,两短边相对扭转约90-180度,变成如此样子。即是把衣服摊平放置,‘嵌片’中部也必蹙皱而成束腰状”,主要这句不懂~
 楼主| 发表于 2006-1-31 2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这个就具体牵扯到实战了。我不会裁制衣服,所以也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只会纸上谈兵地考古而已。很抱歉MM
发表于 2006-4-28 21: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P>挑錯總是容易的,但總結出來時需要勇氣和毅力的,兼囘5樓:</P><P>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颔下,称为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ui2)</FONT>,也是一种装饰。系冠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这根丝绳叫做<b>纮</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óng)</FONT>。 </P><P>——應當把冕、弁、冠放在一起,冕弁有簪導,繫纮。冠無簪導繫纓。當然後代(即不清什麽時候開始了,但肯定漢以後)冠上加了簪導,用纮。</P><P>5樓1圖示江永考證的,清人好故作高論,不足為信。</P><P>沈先生所謂深衣之衽的僅此一例,不足憑信。但此事難決,存疑可也。</P>
发表于 2006-5-26 22: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20 03:49 , Processed in 0.0877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