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24|回复: 118

天汉20060401上巳节康健园活动报道(4月5日再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0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天汉20060401上巳节康健园活动简单报道,并先发一些照片吧,更多更好的留待后面的报道和补充。</P>
<P>今天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中国传统的节日三月三上巳节,并借此向市民宣传汉服、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P>
<P>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可分为三部分:1 河畔祓禊,2 曲水流觞,3 佩兰诗会</P>
<P>除此之外,游园踏青、花前留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此外听雨轩的汉服发式,也使大家眼界大开......</P>
<P>
1、河畔祓禊</P>
<P>祓禊是洗濯以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是三月三上巳节最重要的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前来参与,悠悠河畔,手持柳枝,在有司捧着的盆里蘸水,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们以柳枝在每位的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并同时念祝辞为大家祈福:</P>
<P>暮春吉日,上巳良辰,祓除病晦,修洁净身,依依杨柳,悠悠天人,以寄我思,华夏归心。</P>
<P>2、曲水流觞</P>
<P>曲水流觞是文人雅士在上巳节最风雅的活动了,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觞即是杯,即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流下,止于何处,则其人取而饮酒,同时赋诗一首。</P>
<P>微波清流,酒杯依次轮转,停于每一位面前时,或吟诗、或弹琴、或舞蹈,无不风韵万千,引来围观者阵阵喝彩之声。特别是高枫专为本次活动创作了古风一首,更是被大家啧啧称赞。</P>
<P>3、佩兰诗会</P>
<P>先民喜爱兰草香蕙的清新幽雅、品格高洁。男女持佩兰草,互相赠送,是上巳最优美的景致之一。</P>
<P>本次活动中,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包括诗会、诗谜等。
诗会活动,由主持人出一诗句,然后众人依次应对一句,其中必须包括主持人诗句中的一个字......
诗谜活动,则由大家依次出题,谜面需是古诗词,回答正确者就是下一题目的出题人......</P>
<P>尽管大家难有古人的敏锐才思,但积极参与,还是产生了不少好句子的。同时,长者现场疾书,更增添了活动的雅致韵味......</P>
祓禊正宾和有司
曲水流觞

[此贴子已经被共工滔天于2006-4-5 23:43:26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P>佩兰祓禊 曲水流觞 青韵上巳</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1: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P>担心那个小碟子中。。。</P><P>老先生看起来气质不错呢~!赞。</P>
发表于 2006-4-2 01: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共工- -...去查收论坛短信!拜托.
发表于 2006-4-2 0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JAVA出问题了,打不开…… 手机消息
发表于 2006-4-2 02: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又见梅美女~~~~~~~
发表于 2006-4-2 0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祓禊的照片应该多点啊,行色匆匆给我传了些照片,但都是曲水流觞的。
发表于 2006-4-2 0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P>感谢摄影师 行色匆匆 的部分照片!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 3:05: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4-2 03: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P>人物介绍</P>
<P>祓禊正宾:我的爷爷</P>
<P></P>
<P>
</P>
<P></P>
<P>在熟悉活动流程</P>
<P>
</P>
<P></P>
<P>八十多岁的老人,但精神很好</P>
<P>
</P>
<P></P>
<P>戴上了百里的巧仕冠(ps,整套汉服都是百里的,感谢!)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 3:12:4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3: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P>具体活动策划及道具准备:木偶高枫</P>

<P></P>

<P>道具准备及策划报道:云在天涯</P>
<P>
</P>
<P></P>

<P>祓禊有司及造型:听雨轩</P>
<P> </P>

<P>古琴演奏:南山o(︶︿︶)o 唉</P>
<P>
</P>

<P>其他参与者:茂秋桐</P>
<P></P>

<P>season</P>
<P></P>

<P>江漓清露</P>
<P></P>

<P>木偶高枫的朋友 </P>
<P></P>

<P>蒹葭从风的室友 </P>
<P></P>

<P>中国男人
</P>
<P> </P>

<P>摽有梅 </P>
<P></P>

<P>在下
</P>
<P></P>

<P>
几位媒体朋友</P>
<P>
</P>

<P>另有一位摄影师朋友 古代人 ,我这里找不到照片…… 请谁提供一下</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3: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P>上巳节,佩兰祓禊,曲水流觞…… 这美妙的迎春节日,我们当真是久违了……</P>
<P>06年4月1日,这个有人愚人有人被愚的西方节日同一天,我们来到了上海康健园,过我们自己的上巳节</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3: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3: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P>
感谢阿香和金刚兄提供汉服</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 3:57:56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4: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P>拍了些照后,我们走向第一项活动地点:河畔祓禊</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4: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P></P><P>这才叫真正的汉家美女的代表。</P>
发表于 2006-4-2 04: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P 150%? LINE-HEIGHT: 0pt; 0cm>祓禊是清水洗濯以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本次节日以庄严的仪式拉开序幕。</P>
<P 150%? LINE-HEIGHT: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150%? LINE-HEIGHT: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150%? LINE-HEIGHT: 0pt; 0cm>大家身穿汉服齐聚水边。主持祓禊的正宾手持柳枝,为大家吟诵祈福辞,另有一位有司协助捧盆。</P>
<P 150%? LINE-HEIGHT: 0pt; 0cm></P>
<P 150%? LINE-HEIGHT: 0pt; 0cm>其辞曰:</P>
<P 150%? LINE-HEIGHT: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12.05pt; TEXT-INDENT:><B normal?>暮春吉日,上巳良辰,祓除病晦,修洁净身,

<P></B>
<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12.05pt; TEXT-INDENT:><B normal?>依依杨柳,悠悠天人,以寄我思,华夏归心</B>。</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12.05pt; TEXT-INDENT:></FONT></P>
<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12.05pt; TEXT-INDENT:>古琴伴奏中,正宾宣布祓禊仪式开始。正宾手持柳枝,在有司捧着的盆里蘸水,为大家祓禊同时念祝辞祈福。</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2pt;>
<P>
<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2pt;>
<P>
<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0.5pt;>祓禊的顺序是:双手、额头、后脖颈。大家列队而行,正宾挨个在每位的双手、额头、脖颈以柳枝沾清水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0.5pt;></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0.5pt;>这时,周遭已经汇聚了很多围观的游人,于是正宾便以柳枝沾水轻洒向大家,并念祝辞为诸位游人祈福。</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0.5pt;></P>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0.5pt;>(感谢 古代人 兄提供照片,有劳!)

<P LINE-HEIGHT: 0pt; 0cm 1.0? mso-char-indent-count: 150%; TEXT-INDENT: 10.5pt;>  

<P>
<P>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4/20064601322307.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6-4/20064601322307.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0:17:20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4: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P>祓禊之后,就是著名的“曲水流觞”了。 </P>
<P>遥想当年王羲之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成就《兰亭集序》,在我辈看来虽是望之弥高,但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流觞雅集自是一片风流。</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4: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P>杯起觞落,几个回合下来,我们戏曲古琴诗词歌赋轮番业余上阵,其乐却也融融</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4-2 04: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P>华夏儿女自古就喜爱兰草香蕙的清新幽雅、品格高洁。男女持佩兰草,男子彬彬有礼地向女子赠花,是上巳最优美的景致之一;而上巳之书画诗词妙绝美文又常为文人雅士所钟情喜爱。</P>


<P>此番我们的“佩兰诗会”便汇其二意,限时要求赋诗一句,原创诗句内需有某选定诗文中的字,待选定诗文中所有字都被吟过,就可换下一首选定诗文重新开始。每位朋友手中执兰草一束,先回答者将手中兰草赠与下一位回答者,既是传递友谊的象征,更表达了对文艺的尊敬。</P>
<p>
<P>而考验文学功底和即时反应的“喻诗猜物”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限时赋诗几句成一谜面,打一物品。</P>
<P>为起引玉之效,我硬着头皮抛了块土砖:圆头方体玲珑心 吐光纳相掠浮影</P>
<P>怎奈实在鄙陋,不出3秒便被梅梅猜出了答案…… 按下不表,有意者可猜来自乐。</P>
<p>
<P>而主持祓禊的正宾此时也将我们所赋的诗句以书法纪录,木偶高枫更是成诗一首,众皆叹之</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 4:52:00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17 21:14 , Processed in 0.1014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