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祝融

中国姓氏地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B>第二部分:陈姓辉煌耀乾坤
许 炎帝后裔,许国后人</B></P><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他因尊重远古贵族的后代,就将他们都加以封赐。其中有一个叫文叔的人,是炎帝的后代,武王就把他封于许地(今河南许昌)。文叔后来建立了许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许国人便世代以许为姓,这就是许姓的一大来源。另一个来源则是许由,许由生活在远古尧帝时期,德行和才干都很突出,尧帝便想把君位让给他。许由不愿意,便逃到箕山下隐居起来。 <P>    一、许姓名人录 <P>    历史上,许姓名人很多。战国时便有农家代表人物许行。东汉时有文字学家许慎。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名士许劭。三国时有被号为“虎痴”的曹操大将许褚,晋时有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的许逊。唐有写下“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的诗人许浑,有与唐高祖李渊同学、以三郡归唐的许绍,还有安禄山叛乱时与张巡协力守睢阳达数月之久的许远。 <P>    宋元时期有讲授程朱理学、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的学者许衡。清末有著名外交家许景澄,近现代有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大将许光达、上将许世友,革命家许继慎、许百川,小说家许地山,数学家许宝,经济学家许涤新,教育家许崇清等,为许姓大增光彩。 <P>    二、许姓名人 <P>    《说文解字》编著者许慎 <P>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 <P>    许慎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曾拜大学者贾逵为师,研究经学。后来他精心研习经籍,相当娴熟,有“五经无双许叔重”的评价,意思是说没有第二个人能像许慎那样精通“五经”。许慎一生没有做过大官,只担任过本郡功曹,后来举孝廉,做了县令。 <P>    许慎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并不在经学,而是在文字学方面。他撰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流传极广,至今仍是研究古文字的重要参考文献。书中,许慎科学地阐述了汉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字的功用和汉字的构造,还收集了各类书籍中出现的大部分汉字,囊括了经书(特别是古文经)中的常见字,包括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传体,既有先秦时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世考察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了极宝贵的材料。近代识别甲骨文、金文,也多是依赖于这部工具书。 <P>    《说文解字》的出现,是在汉武帝后经过古今文经学家数百年的争论,思想和学术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后,在关于语言文字的学术思想基本成熟的条件下诞生的。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第一部由个人独立编纂完成的字书的诞生。同时,《说文解字》又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后代字书大量援引它的训释,其编排体例也被后世字典所继承。因此,它在中国字典学史上也具有伟大的开创性意义。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B>第二部分:陈姓辉煌耀乾坤
何 何姓源于韩姓</B></P><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何姓起源很早,在黄帝时就有何姓,但关于何姓的起源,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何姓源于韩姓,是从韩姓中分化而来的。周武王的弟弟叔虞的子孙受封于韩地,遂有韩姓。战国时期,秦国灭韩。此时,韩姓子孙纷纷离开今河南韩地,迁居各地。迁往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的韩姓人,由于当地“韩”和“何”发音十分相近,常把“韩”读成“何”,而书写的人又从读音上把“韩”字写成“何”字,因此,这些地区的韩姓人开始以何为姓,这就是何姓的主要来源。关于何姓源于韩姓,还有另一种说法。秦始皇巡游时,遭刺客袭击,于是下令灭绝六国遗族。韩琦为韩国后人,当关吏盘问他姓什么时,他指了一下河,意指姓韩(取河水寒冷之意),但关吏误认为他是姓何。后来,韩琦得知自己无意中躲过一劫,便把韩姓改为何姓。 <P>    一、何姓迁变 <P>    何姓除了由江淮地区的“韩”——“何”衍变而来以外,另有不少是西北少数民族在同汉族的融合过程中改为“何”姓的,还有从冒姓和赐姓而来的,这些同样是何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P>    自秦朝在江淮地区繁衍生息以来,何姓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播迁,其中最主要的是隋唐五代时的南迁。 <P>    据史料记载,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何成从安徽迁居于陕西扶风,遂成大家望族。西汉哀帝时,何武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家族在四川兴盛发达,声名显赫。山东的何休,更是东汉大儒。大将军何进,也在东汉末年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何姓名人层出不穷,仅庐江何姓一门,正史记载的就有名人48人。到了隋唐五代时,一些何姓人渡江南迁,一支迁到广东、福建,另一支进入贵州、浙江、云南。此间,何姓出过皇后、节度使和不少文化、科技名人。而宋元时期,何姓更是人才济济,如两宋忠臣何灌等,文士何梦桂、何镐等。元代何姓多出虎将重臣,如何伯祥、何荣祖等。明清何姓多出名医,而且工篆刻、善书画、能诗文,何绍基、何绍祺都是一代名家。近现代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何应钦、有民主革命家兼画家何香凝、o(︶︿︶)o 唉的创始人之一何叔衡。 <P>    时至今日,何姓已经由原来的韩姓分支而发展成为我国第o(︶︿︶)o 唉姓,位居韩姓之上。何姓之人遍布海内外,何姓之足迹无处不在。 <P>    二、何姓名人 <P>    1.八仙中惟一的女性何仙姑 <P>    何仙姑为八仙之一,传说为广东增城人,原名何秀姑,出生于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P>    何仙姑的父亲是开豆腐坊的,她从小就帮助父亲做豆腐,是位“豆腐西施”。在其十三四岁时,她去野外游玩,恰巧遇到了早已成仙、在此云游的吕洞宾、李铁拐和张果老。这几位见她有仙骨仙缘,于是让吕洞宾收其为徒,授其仙果和成仙的方法。据说,何秀姑炼成仙术后,能预测未来、行动如飞、幻化无形。乡亲们对她十分信服,专门为她盖了一座小楼,供她居住,并称她为“何仙姑”,由此,何秀姑之名就被“何仙姑”取代。传说唐朝大将狄青在征伐广源时,曾去何仙姑居住之处求签,十分灵验。 <P>    2.“傅粉何郎”何晏 <P>    何晏(公元190~249年)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以倡导玄学而著称于世。何晏少时坎坷,曾随母亲一起被曹操收养;长大后,以才学出众闻名,并娶了魏国的公主为妻。后来,在司马氏与曹氏的政治斗争中,何晏站在曹爽一边,于公元249年被司马懿所杀。 <P>    何晏著有《道德论》、《无为论》等书,是魏晋玄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但何晏之闻名于世,除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外,还与他的长相有极大的关系。 <P>    据称,何晏天生长相俊美,皮肤白皙细腻。魏明帝一直怀疑他肤白是抹粉打扮的结果,便设计想让他露出庐山真面目。在一个大热天,魏明帝把何晏召来,并赐给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何晏便大汗淋漓,并不断用衣袖抹汗,魏明帝想,这会该露出真面目了吧!谁知细细端详之下,他发现何晏的肤色比出汗前更显白皙透亮,这下魏明帝方信何晏肤白确系天生,真是比搽了粉还要白皙。有意思的是,由于这一故事,后来人们创造了“傅粉何郎”这一成语,用以形容男子的肤白、俊美。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B>第三部分: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
吕 吕侯子孙</B></P><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吕姓是姜姓的分支。史载炎帝的后裔、共工氏的堂孙伯益,因忠心辅佐尧、舜、禹三代帝王而被赐姓为姜,赐氏为吕,封为吕侯。这就是吕姓的最早来源。吕侯的直系后裔建立了吕国,先是在山西南部活动,后迁到河南南阳一带。吕侯的支系子孙吕尚(即姜尚、姜子牙)因辅佐周文王、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为齐侯。后来吕国被灭,吕国后代子孙均以国号为姓氏,这部分人构成了吕姓的主脉。齐国灭亡后,其后裔也有一部分以吕为姓。 <P>    除吕侯后裔姓吕外,续封吕国故地的姬姓,也有一支融入到了吕姓中。另外,在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一支叫叱吕氏的部族改为吕姓。后周时,鲜卑族另一支俊吕陵氏也改为吕姓。 <P>    伯益开宗立姓以后,吕姓宗族一直没有大的播迁,直到元朝及其以后,才开始往内陆各个地区发展,远至移居台湾,甚至飘洋过海,在异域他乡扎下根来。 <P>    一、吕姓名人多掌大权 <P>    研究吕姓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会发现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吕姓族人在很多朝代都把持着朝政,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如被赐姓吕的伯益,是禹的心腹之臣。战国时的吕不韦,手握秦国军政大权,连秦王嬴政都要尊他为仲父。西汉的吕后及其家族更是显赫一时,只差一步,刘氏江山就要改姓吕了。此外,十六国时期,吕光割据凉州,建立后凉政权。 <P>    这以后的吕氏族人,虽未再获得其先人那样的权势,但成为首辅的人,数量之多也是百家诸姓中所少见的。如唐肃宗时,吕湮任丞相。宋太宗时,吕余庆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吕蒙正在太宗、真宗时三度为相,与宋初开国元老赵普齐名,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因而深得皇帝信任。吕蒙正之后,吕端继任为相,宋太宗曾赞他“大事不糊涂”。吕惠卿在神宗时居相位,因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有“护法善神”之称。 <P>    此外,在宋朝出任过宰相之职的吕氏族人还有:吕夷简、吕公著、吕大防、吕颐浩等。 <P>    吕姓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出了不少彪炳史册的武将。在这些武将中,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是吕尚(即姜子牙)。吕尚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掌管周部落军事大权的“太师”。在吕尚的率领下,周军最终灭掉殷商,建立了西周,吕尚也因此被封为齐侯。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吕臣,初为陈胜起义军涓人,后升将军,陈胜被害后,他又组织苍头军,重建张楚政权。 <P>    西汉时也出现了许多因功封侯的武将,如周吕侯吕泽、建成侯吕释。汉末三国时最出名的要数吕布和吕蒙。吕布勇武之名闻于天下,号称飞将。当时人这样称赞他:“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他还留下了“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等佳话。吕蒙也因勇武好学而留下了“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和“白衣渡江”等典故。当代名扬中国的有历史学家吕思勉,语言学家吕叔湘和建国后曾任铁道部副部长、铁道兵政委的吕正操上将。 <P>    二、吕姓名人 <P>    1.权钱交易的超一流高手吕不韦 <P>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原本是一个大商人,后来他认识到,在各诸侯国之间贱买贵卖,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一本万利,只有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政权,以权力攫取金钱,才是“最合算的买卖”。于是,他找到入质于赵的秦国公子异人,并和他达成了一桩交易,即他帮助异人登上秦王之位,而异人则帮助他获得权力。后来,他通过入秦游说华阳夫人,最终使异人被立为太子并成为秦王。吕不韦也因此成为秦国相国,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P>    在赵国时,吕不韦还将已怀上自己孩子的赵姬送给了异人。他想,如果赵姬生的是男孩,将来就可以承嗣为王,那么,嬴氏(秦国国王姓嬴)的天下就是他吕家的了。果然,赵姬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政,即日后的秦始皇。 <P>    吕不韦做丞相时,为扩大自己的河间封地,派大军攻打赵国,杀人无数。他还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大力扶植自己的亲信,从而全面控制了秦国的政权。 <P>    随着嬴政年龄越来越大,吕不韦感到秦国的统治权迟早要归于嬴政。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从思想上控制嬴政的办法。他招募各国的学者,共同编写了一本《吕氏春秋》,企图以此作为日后秦国的统治思想。但嬴政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并没有接受吕不韦为他设定的统治思想,而是选择了法家为其统治思想,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吕不韦首当其冲,被嬴政赐死。 <P>    2.心如蛇蝎的吕后 <P>    吕后名雉,字娥,山东单县人。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为人阴险、残忍。 <P>    刘邦夺取天下后,吕后为巩固刘氏政权,大力铲除异姓王。例如,吕后趁刘邦平定陈叛乱时,诛杀了韩信。她还唆使梁王彭越家臣诬告彭越谋反,将其剁为肉酱并夷灭三族。 <P>    刘邦死后,吕后残忍地杀害了刘邦的爱姬戚夫人及其儿子。她先o(︶︿︶)o 唉了赵王刘如意,接着令人挖掉其母戚夫人的眼珠,烧烂其耳朵,砍掉其手脚,并弄哑了她的嗓子,然后将她扔进厕所,称为“人彘”。吕后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甚至引起了自己亲生儿子惠帝的反对,惠帝自此不再理会朝政。 <P>    惠帝死后,吕后开始大肆分封吕姓族人,废除刘姓诸王,吕氏家族显赫一时。吕后死后,陈平、周勃发动拥刘反吕的政变,吕氏宗族有数万人被杀,单县吕氏遭到毁灭性打击,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P>    3.反复无常的吕布 <P>    吕布是东汉末年迁居到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西)的吕氏部族的一员。他是一个典型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小人。 <P>    起初,吕布因骁勇善战、武艺高强而受到并州刺史丁原的重用,并随升官后负责京都执金吾的丁原来到京都。当时,西凉军阀董卓抱有极大的政治野心,带兵入京。他因兵力太少、力量不够,便极力劝诱吕布归顺于他。吕布竟在金钱、权力的诱惑下杀死恩主丁原,并带着丁原的头投奔董卓。 <P>    董卓把吕布认为义子,并吞并了丁原部众,势力大增。于是,他废弑少帝,毒死何太后,改易少主,把持朝政。 <P>    后来,吕布又在美女貂婵的引诱下杀掉了董卓。在董卓余部的攻打下,吕布败退出京城。在不断改投各地军阀之后,他最后投到了刘备手下,但他又趁刘备与袁术对抗之机,突袭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邳镇东),掳获刘备的妻子儿女,并将徐州据为己有。此后数年,他又时而与袁术联合,时而与其结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发兵围攻吕布所在的下邳,吕布被缢杀。吕布就这样结束了其可耻的一生。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b>施 以国为姓,以祖为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据说,上古夏朝时有个诸侯国,称为施国,国亡后,这个国家的人以后就世代姓施,成为施姓的一宗。 <P>    另据资料记载,周代的诸侯鲁惠公之子,字施公,是鲁国的大夫。在传至鲁惠公五世孙的时候,为了与其他家族相区别,他们都以其祖字为姓而姓施。 <P>    一、施姓衍迁 <P>    施氏的源地在当时的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后来,施氏一族又逐渐迁至今浙江、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大约在唐代中期,即公元7世纪,有一位叫施典的施氏先祖,随其父辈先是在河南光州定居,后又南移至福建,在泉州钱江乡安定下来。和其他诸姓相比,施氏族人是较早南迁的一支。 <P>    到了宋代,有一位官人施炳,从福建迁至泉州浔江。经过数代的繁衍,他的后代遍布福建和广东各地,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现在南洋的施氏华侨和台湾的施姓,其先祖都是这支迁至浔江的施氏。 <P>    最早的施氏名人,是春秋时孔子的两个弟子施伯、施之常。西汉时,有今文易学“施氏学”的开创者施金谁。宋时又出了一位为国除害、刺杀秦桧的忠义壮士施全。明朝时,有水师提督施琅,他和次子施世纶,皆以清廉知名。在清代,有专攻金史的施国祁,另有施国章,顺治六年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官至侍读。近现代史上则有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施洋。 <P>    历史上的施姓名人还有很多,但最有名的要数越国美女西施和元朝大文学家施耐庵。 <P>    二、施姓名人 <P>    1.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 <P>    西施,春秋末期越国人。她的父亲在苎萝山下以砍柴为生。 <P>    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林子,西施家住西村,所以她被称做“西施”。由于家境贫寒,西施很小时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经常在溪边浣纱。 <P>    西施长得十分美丽,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她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就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不过,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的。住在东村的丑女东施,见西施生病时的样子很好看,也学着她的样子走路,可是,这使自己看起来比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东施一下子就成了大家的笑料。“东施效颦”这个成语说明了西施的美是他人难以企及的。也正是因为令人炫目的美丽,她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P>    在此前的一场吴越战争中,越国大败,越王勾践也被吴王夫差俘虏,屈辱地在吴国过了三年奴隶生活。越王回国后,励精图治,决心打败吴国。他一方面训练军队,发展农业,一方面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缺点,派越国大夫范蠡遍寻美女,准备实施“美人计”。 <P>    范蠡经过千挑万选,选定了西施和郑旦。她们经过三年的歌舞、礼仪、化妆学习后,被送给了吴王夫差。 <P>    西施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她聪明伶俐,而且颇具爱国情怀,一直把自己来到吴国的使命牢牢地记在心中。她用尽各种方法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很快,吴王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她身上,把江山社稷抛在了脑后。 <P>    为了挑拨吴王和忠臣伍子胥的关系,西施与奸诈贪婪的吴国大夫伯联合,设计陷害伍子胥,最终使吴王将其赐死,这为越国攻打吴国扫除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P>    至此,西施出使吴国的任务已经完成,越王乘机复兴,最后灭掉了吴国。西施又回到了越国。为了表彰这位对国家有功的女子,也为了嘉奖范蠡的功劳,越王勾践亲自为当初选美时就一见钟情的范蠡和西施两人主持了婚礼。 <P>    关于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世人有多种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越灭吴后,范蠡深知越王为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但不可以共享乐,于是偷偷地带着西施,泛舟湖上,改名隐居去了。 <P>    2.《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 <P>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关于他的生平,旧籍记载很少。相传,施耐庵出身船家,从小就对河湖港汊的水上生活十分熟悉。当时,下层坊间流传着许多生动的传说,其中,关于北宋宣和年间宋江起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施耐庵。由于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他决心写一部反映宋江起义的白话小说,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赞扬农民英雄的反抗精神。 <P>    施耐庵用心搜集各种材料,对宋末以来艺术家们津津乐道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加以研究,从而在《宋江三十六人赞》的基础上,运用惊人的艺术才能,创造了一百零八将的姓名和绰号,使宋江起义的故事变得更为有血有肉。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以描写农民起义为中心内容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的初稿。 <P>    不久,全国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元斗争,施耐庵因博学而被张士诚请入幕府。但施耐庵见张士诚胸无大志,知他难成大事,便托辞回乡,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小说创作。 <P>    施耐庵敢于打破世俗的封建观念,大胆地借那些“打家劫舍”的强盗抒写自己对专制社会的痛恨,他描绘了一个由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建立的理想的水泊梁山,那里人人有平等的地位而不失其秩序,个个有独立之才而不枉其用。他宣扬平等、民主,讴歌自由,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水浒传》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使那些帝王将相在农民英雄的正直形象面前黯然失色,显得卑鄙而又丑陋。书中语言洗炼明快,酣畅活泼,通俗而富有表现力。 <P>    今天,《水浒传》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世界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称做“农民革命运动教科书”。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b>张 黄帝赐姓,族大支繁</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张姓是现今中国最大的姓氏,有一亿多人。据记载,张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其始祖是黄帝的孙子——挥。有一次,他仿照天上弧星的模样做成了一支弓矢,帝见之大悦,就赐他姓张。这支源于“挥”的张姓,是张姓家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 <P>    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另一支张姓。晋国有一个大夫姓解名张,骁勇善战,因为他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因而受到晋国君主的嘉奖,并被封为张侯。从此,他的子孙就改姓张。 <P>    三国时,张姓又多了一支。当时,在蜀国有一位龙佑那,因为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赏识,被赐姓为张。如今,这支张姓后裔多居住在云南一带。 <P>    东晋十六国时,许多少数民族纷纷迁入中原地区。其中,有一部分人改姓为张。 <P>    一、张姓迁变 <P>    张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曾有43个望族,在所有姓氏中最为庞大。 <P>    根据历史传说,张氏的得姓始祖挥,生活在青阳(冀州的清水流域)。到了春秋时,晋国成为张姓聚集之地。战国初年,晋国一分为三:韩、赵、魏,张姓人群也随之迁徙到黄河南北,在中原地区生根繁衍。据记载,当时张姓有12个望族,分别居于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魏、蜀。 <P>    秦汉时,张姓居民遍布全国,发展成人口众多的大姓,并涌现出许多望族。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人口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张姓人群又向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扩展。隋唐以后,张姓在中国大陆的分布更为广泛,甚至连台湾、海南等沿海岛屿也遍布其足迹。 <P>    二、人才济济的张姓家族 <P>    或许是因为人员众多的缘故,张姓历来人才辈出,很少有别的姓能够与之相比。 <P>    战国时,魏国人张仪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周旋于列国之间。汉初,精通兵法的张良以奇谋良策助刘邦打下江山。 <P>    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最终开辟了“丝绸之路”。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人称“医圣”,先后写下了《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书法家张芝,字体独特,被誉为“今草”。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发动徒众起义。此外,还有大将张飞、张辽,名震一时。 <P>    三国时,东吴名臣张昭,先后辅佐孙策、孙权。晋时,出现了文学家张载、学者张翰。十六国时,张轨、张骏、张天锡几代人割据凉州,建立了前凉政权。南朝时,又有画家张僧繇。 <P>    唐朝时,有张公艺一家,九代同居共财,为世人所称道。 <P>    盛唐时,名相张九龄,献上《千秋金鉴录》,规劝玄宗居安思危。当时,书法家张旭,被人们推为“草圣”。此外,还有诗人张继、张、张籍,方士张果,名将张巡。 <P>    北宋时,理学家张载开创了理学学派“关学”。宋时,张姓还有名相张浚、诗人张耒。 <P>    明朝时,出现了一代改革家张居正,此外还有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名将张煌言。近代以来,出现了名将张学良、民主人士张澜、国画大师张大千、天文学家张经哲等人。在o(︶︿︶)o 唉党内,有张闻天等人。 <P>    三、张姓多道士 <P>    研究张姓,会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张姓的历史上,有许多道士。在东汉时,有五斗米道的开创者张道陵,太平道的创立者和黄巾起义军的领袖张角,以及五斗米道的教主张鲁。唐朝时,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道士张果,曾受唐玄宗的邀请,前往洛阳朝见。 <P>    北宋时,有著名道士张君房,曾主持编成《大宋天宫金藏》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又有全真道南五祖之一张紫阳。元代时,有著名道士张留孙。明朝时,有一位传奇式的道士张三丰。清代,又有著名道士张清夜。 <P>    四、张姓名人 <P>    1.道教天师张道陵 <P>    张道陵(公元34~156年),又称张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相传,他是留侯张良的后裔。他从小就攻读《道德经》及天文、地理之书,曾入太学,精通五经。 <P>    汉明帝时,张道陵考中了直言极谏科,出任巴郡江州令。章帝、和帝时,朝廷几次请他入朝为官,他都拒不前往。 <P>    顺帝时,张道陵学得长生之道。因为听说蜀地民风淳朴,他便带着弟子们入川,在鹤鸣山(又作鹄鸣山,在今四川大邑)隐居修道。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他写成《道书》二十四篇。 <P>    张道陵精通医术,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因此,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创立了自己的道派——“正一盟威之道”。因为入道的人都要交纳五斗米,所以又称为五斗米道。张道陵也被道教徒尊为“天师”,其后裔也称“张天师”。 <P>    2.“帝王师”张良 <P>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他的祖父、父亲都在韩国做过宰相。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灭,张良对此怀恨在心,决定要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的一天,张良与一名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结果,大力士抛出了一个60公斤重的铁锤,却误中了副车,行刺未能成功。 <P>    张良逃走后,躲到了下邳,下邳城北有一条沂水。有一天,张良从沂水桥上经过,这时,一位老人故意把鞋扔到桥下,然后命令张良把鞋捡起来。张良强忍怒火,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就让张良过五天再来。一连三次,张良来得一次比一次早。最后,张良得到了一部珍贵的《太公兵法》,老人告诉精通此书即可为“帝王师”。于是张良苦读这本书,得以精通兵法。后来,他协助刘邦打下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 <P>    3.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 <P>    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人。他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博学多才,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四愁诗》、《归田赋》等,天文学著作有《灵宪》。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他又用青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地动仪的形状就像一个大酒樽,直径八尺。仪器的周围镶着八条龙,龙头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每个龙嘴里都含着一颗铜球,每个龙头下方又铸了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对准龙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哪个方向的龙头就会把铜球吐出,落到蛤蟆的嘴里。公元138年的一天,西面龙嘴里的铜球落入蛤蟆口中,表示西边发生了地震。因为洛阳毫无震动之感,所以大家议论纷纷,对此不大相信。几天后,甘肃来了报告,说那里的确发生了地震。 <P>    4.一代名臣张之洞 <P>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他是晚清洋务派的后期首领。1863年,他考中进士。此后,他在官场上步步高升,声名鹊起。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升任两广总督。对于法军的进攻,他坚决主张抵抗,并在两广积极加强备战。开战之初,清军在中越边境连吃败仗,形势危急。张之洞于是奏请朝廷起用已经告老还乡的老将冯子材,开赴镇南关。1885年2月,在张之洞的大力支持下,冯子材取得了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一举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势。 <P>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在湖北大力兴办洋务,成就卓著。1891年,经过张之洞的不懈努力,亚洲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汉阳炼铁厂破土动工。1898年,他发表了《劝学篇》,力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P>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他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不愧为一代名臣。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b>孔 “子太乙”氏合成孔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孔姓在中国姓氏中十分古老,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帝喾。帝喾是轩辕黄帝的孙子,因此,孔姓是黄帝的后裔。 <P>    据载,帝喾的儿子、商朝始祖契以“子”为姓。到了商朝成汤王时,由于汤的名字为太乙,姓为子,加起来就是子太乙。后来,他的一些子孙为了纪念他,将他的姓“子”和名字中的“乙”字加在一起,便产生了孔姓。 <P>    除了黄帝后裔这支主要的孔姓,传说还有其他六种孔姓来源。但是由于在黄帝后裔这支孔姓中诞生了孔子,在孔姓支系中最为著名,又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地位至高无上,所以,天下孔姓后来都归附于这一支系,尊奉孔子为祖先。 <P>    一、孔姓迁变 <P>    自孔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孔姓传承了80多代,其总的发展特点是:世代单传情况较多,人口增长缓慢,但其宗族血脉则清晰可考。 <P>    据史料记载,在先秦时期,孔子之后,这支孔姓七世单传。但其子孙都继承了孔子遗风,在后世多为名贤。汉唐时期,孔姓渐成规模。由于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的思想被历代帝王所尊崇,因此孔姓后裔备受朝廷恩宠,家族地位骤升,致使曲阜孔府在民间被称为“天下第一家”。此时,孔氏中有名人西汉经学家孔安国、汉末著名文学家孔融。到了唐朝末年,孔子后裔逐渐没落,其间又出现了一次单传。在唐朝,孔姓中惟有被后孔姓族人称为“中兴祖”的孔仁玉比较有名。宋元时期,孔姓出现了南宗与北宗。当时社会动荡,孔氏衍圣公难有作为,孔姓名人多出自他支,如宋朝勇武刚直、正言切谏的孔道辅,以及孔文仲、孔传等人。明清时期,孔姓形成了“孔氏六十户”的扩散局面,其实就是北宗的扩展。此时,有孔克坚、孔闻昭等著名的孔氏衍圣公。清朝有著名戏曲作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及葭谷居士孔继谏。近世有官僚资本家孔祥熙,优秀o(︶︿︶)o 唉员、因公殉职的援藏干部孔繁森等。 <P>    二、孔姓宗族文化繁荣 <P>    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最具代表性的古迹是由孔府、孔庙、孔林组成的“三孔”。对于孔氏宗族来说,三孔是家族精神的体现,是宗族的象征。 <P>    但其尊圣怀古的祭祀文化更为独特,祭孔也由原来的家祭发展到盛大的国祭。典雅、素朴的宗族饮食文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孔宴多种多样,规格繁多,等级严格,无不体现出孔氏后裔的特殊尊荣。 <P>    诗礼传家,是孔氏族人历代秉承的本族文化传统。他们在宗族内部一贯重视对子孙进行文化与道德并重的教育。 <P>    三、孔姓名人 <P>    1.儒家创始人孔子 <P>    孔子,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创始人。 <P>    传说孔子的父母曾在尼丘山祈祷求子,后来便生下了孔子。而奇怪的是,孔子一生下来,就头顶中间低而四边高,很像尼丘山。于是,父母为他取名为丘。 <P>    孔子小时候正值乱世,父亲去世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而孔子却好礼重学。他年轻时因社会地位低下,曾被人奚落,做过低贱的工作。一次,鲁国大臣宴请名士,孔子兴冲冲地跑去,却吃了个闭门羹。他还曾当过吹鼓手、养过牛羊,然而却能在逆境中发奋勤学,孜孜不倦。而后,孔子在鲁国从政,才华初现,夹谷之会,名震内外。后来,孔子觉得在鲁国无法继续施展政治抱负,便带领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逐步形成了儒家学说。 <P>    14年的列国之行使得孔子感慨万千,再也无意仕途。他于是回到故乡,致力于教育事业,开始著书立说,编纂整理古籍文献,流传后世的有《六艺》等。 <P>    后来,由于政治上受冷遇,加上儿子先逝,最喜爱的弟子颜渊、子路也相继死去,孔子在感情上大受打击,最终在悲痛中病逝。 <P>    2.“建安七子”之一孔融 <P>    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今山东曲阜人。他曾在北海做官,故世称孔北海。 <P>    孔融从小便才思敏捷。10岁时,他随父入京。当时,李膺待客极严,不是名人世交,概不接见。孔融得知后,便故意前去。李膺问他是不是世交,孔融聪明地说:“是。先人孔子曾与李家先人老子是师友关系,那么,我们两家当然是世交了。”在座之人,无不惊叹于他的才思。 <P>    孔融小时候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他把大梨让给哥哥们,自己留下一个小梨。当人们问他为何这样时,他说自己小,当然就吃小的啦。 <P>    孔融品质高洁,为人正直谦恭,所以,四海之内的英雄名士都十分敬仰他。但他却被曹操猜疑、忌妒,最后在他人的诬陷下,连同全家一起被曹操杀了。 <P>    孔融文学成就极高,是“建安七子”之一。魏文帝曹丕最爱孔融的文辞,常常称其可与扬雄、班固相媲美。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b>曹 大禹赐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曹姓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氏。至曹挟,周武王封之于邾,为楚所灭,遂复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曹,亦为曹氏,因宋所灭,子孙以为氏。”意思是,颛顼的玄孙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叫安,被赐姓为曹。到曹挟时,周武王把他封到邾地,其族人便姓邾。后来,邾被楚国所灭,该族人又恢复了曹姓。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振铎,封到曹地,也姓曹。后来,曹为宋所灭,其子孙也都姓曹。 <P>    结合上述资料可以发现,曹姓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大禹所赐。夏朝第一个君主大禹率众治水13年,在他的助手中,有一人叫安,是颛顼后人陆终的第五个儿子。他因助禹治水有功,被禹赐姓为曹,后世子子孙孙都姓曹。二是由邾姓改姓为曹。曹挟被封到邾地,其族人皆姓邾。后来,邾国被楚国所灭,一部分人就复姓为曹。 <P>    一、祖居山东,播迁闽台 <P>    山东可以说是曹氏的最早发源地。曹挟被封到邾地时,邾国就是地处山东的鲁国的附庸。西汉初年曹参继萧何为相国,无为而治,留下“萧规曹随”的千古佳话。曹姓在东汉末年达到它的鼎盛时期,这主要是因为曹操父子的声望和影响,尤其是曹丕篡汉称帝后,曹姓的势力更是强大。但司马氏取代曹氏后,曹姓开始衰落。其后,曹姓开始由北向南扩展。唐高宗(公元653~683年)时,陈元光、陈政父子奉命去福建,有一批曹姓的将佐随同前往。 <P>    到了唐代末年,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为避黄巢之乱,举家南迁,因此,福建沿海一带均有曹氏居住。还有的甚至移居到了台湾。现在,台湾的南投、彰化和台北三县为曹姓最为集中的地方。 <P>    据不完全统计,曹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排名百家大姓中的第三十二位。 <P>    二、曹姓名人 <P>    1.曹操——治世能人,乱世奸雄 <P>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P>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相国董卓独断朝政,专横跋扈。曹操在陈留招兵买马,与关东各州郡组成联军,起兵讨伐董卓。董卓见势不好,急忙挟持汉献帝离开长安。后来,董卓被其干儿子吕布设计杀死,献帝则被董卓部将杨奉劫持到洛阳。这时,曹操手下的谋士劝他说:“现在皇帝东奔西逃,命运难测,如此时迎奉献帝,用忠于帝室的行动来镇服各据一方的雄杰,不愁霸业不成,应及早行动。”公元196年,曹操带兵到洛阳朝见献帝并强行把他迁到许昌,改年号为建安,并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开始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P>    随后短短几年内,曹操逐步消灭北方割据势力,开始实践他统一中国大业的计划。而此时,袁绍已统一了河北地区,成为曹操最主要的对手。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出兵10万同曹操决战,曹操率军驻守官渡,两军在此相持不下。后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屯粮,亲率5000人马杀入乌巢,放火烧粮,守军大乱,粮食全被烧光。袁军前线官兵一听粮食全部被烧,无心恋战,纷纷投降。袁绍见大势已去,只得带领残兵逃回河北,不久便抑郁而终。 <P>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曹操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号称有80万大军,南下攻打孙权、刘备,兵至赤壁,被江水挡住。为了克服北方士兵不善水战的弱点,曹操用铁索把战船连在一起,这样一来,战船相互牵制,行动不便。孙权得知情况后,派黄盖带领数十艘战船向曹操诈降。当战船驶近曹军时,黄盖下令放火烧船,乘着东南风,火船直冲曹船,曹军大营顿时陷入火海之中,孙、刘联军乘势冲杀而来。曹操一路败退到北方,与孙权、刘备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P>    曹操从赤壁之战大败后一直到他病死洛阳都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宏愿。曹操死后,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定国号魏,曹操则被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P>    2.才高八斗的曹植 <P>    曹植为曹操第三子,字子建,公元192年出生。曹植很小就已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南朝诗人谢灵运就曾说:“天下才有一石(10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可见曹植才华之高。曹操认为曹植是诸子中最能成大事的,对他期望最高,想立他为太子。可曹植平时处处任性而行,不加节制,这让曹操非常恼怒,一气之下,立了曹丕为太子。 <P>    曹操病死洛阳后,曹丕代汉称帝,他对曹植和自己争立太子的往事耿耿于怀,掌权后就开始了对曹植的报复。 <P>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将他处以极刑。曹丕话刚说完,曹植便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著名的“七步诗”以萁、豆相煎来暗喻骨肉相残,可谓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曹丕听了,也非常感动,很是惭愧。 <P>    除了诗歌外,曹植在辞赋上的成就也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是《洛神赋》。作品描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作者在洛水遇到了洛水女神宓妃,并对她一见钟情,但终因人神相隔,最后只能依依惜别。作品想像力丰富,描写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据传,东晋王羲之父子曾各抄《洛神赋》10本,可见两位大书法家对此赋的钟爱。 <P>    曹植生前曾把他所有的文学作品编订成集,可惜早已失传,现流传于世的《曹子建集》,乃是后人所辑。 <P>    3.《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P>    清朝最著名的曹姓人物,首推曹雪芹,他以毕生精力创作而成的小说《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P>    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o(︶︿︶)o 唉人。自曾祖起,他家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曾为康熙帝所重用。 <P>    曹雪芹自小就性情豪放,加上在书香门第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因而他的才华很快就显露出来,诗词、字画、印染,都是他的爱好。他的朋友称赞他“诗胆昔如铁”,“诗笔有奇气”。这不仅是对他艺术造诣的称颂,也是对他性格的真实写照。 <P>    雍正初年,曹雪芹家受到沉重打击,父亲被免职,家产被抄,家道开始衰败,曹雪芹察觉到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决定用文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慨和不平,于是,他开始潜心创作《红楼梦》。小说主要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以及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小说生动地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困苦和磨难接踵而来,中年不幸丧妻,爱子又夭折,自己也悲伤成疾。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的创作热情,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最终未能完成全书,抱憾而卒。曹雪芹只完成了《红楼梦》的前80回,后40回是高鹗所续,《红楼梦》因而得以完整面貌流传于世。 <P>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鲁迅先生曾称赞它“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P>    《红楼梦》不仅受中国读者的喜爱,还被译成英、俄、法、德、日、意等50多种文字,为外国友人所传阅。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b>严 改自庄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熊侣的君主,死后被追谥为楚庄王,其子孙便以其谥号为姓,世代姓庄。到了东汉,由于汉明帝本名刘庄,为避天子讳,庄姓人遂改姓严,严姓从此延续下来。但是,到了魏晋时期,又有些严姓人恢复了庄姓。因此,今天的严姓和庄姓是同一个血统的家族成员。 <P>    根据史书记载,严姓的发源地是今天甘肃的天水和陕西的冯翊、华阴。后来严姓人南迁,因此,在南方也出现了不少严姓人。清朝时,又有不少严姓人移居台湾的台北、苗栗和南投等地。如今,严姓人已是遍布全国,分布广泛。 <P>    一、严姓名人录 <P>    严姓名人大都出现在秦代以后。西汉时期有著名的辞赋家严忌、严助,涿郡太守严延年,今文春秋学“严氏学”的开创者严彭祖及被称为“古之遗民”的隐士严君平。僧人严浮调,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P>    汉代以后,严姓中出现了勇夺三军独当一面的将才,如三国时期蜀汉的严颜。唐代有诗人严维。宋代以后,严姓中的名人大多是一些文人才子,如明代的琴家严,清代的文学家严可均、严绳孙、诗人严遂成等。明朝中期,严氏家族出现了两位有名的大奸臣,他们就是严嵩、严世蕃父子。近代以来,严姓中的名人主要有:实业家严信厚、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教育家严修、经济学家严中平、著名黄梅戏女演员严凤英等。 <P>    二、严姓名人 <P>    1.隐士严君平 <P>    严君平,名遵,君平是他的字,西汉后期蜀地(今四川)人。他一生讲求修心养性、保身全命,不愿出来做官,长期隐居在成都附近。为了糊口,他有时候到城都的闹市中,靠给人卜筮糊口度日,然后就闭门攻读《老子》,在清苦中自得其乐,著书10余万言。 <P>    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扬雄,年轻时曾和严君平有过交往,非常钦佩他的德行。当时的益州牧李强很仰慕严君平,扬雄就告诉李强,严君平生性清高,不会向人卑躬屈膝,要备礼去拜见他。李强后来发现,严君平果真如此。当时的权臣王凤也想结交严君平,但严君平对他闭门不见。曾有富人问他隐居的原因,他的回答是,做官纯粹是自寻烦恼。后来,那个富人要送给他一些车马衣粮,他都推辞掉了,还说富人是在以不足补有余。富人听了,不以为然。严君平解释道:“你的家人日夜操劳,积累家财万贯,你还从未感到满足。我现在以卜筮为业,不用下床就有人送钱来,现在还余着数百钱,没有可用的地方,当然是我有余而你不足了。”说得富人哑口无言。 <P>    严君平就这样以苦为乐,淡泊恬然,活到90岁才去世。 <P>    2.一代奸相严嵩 <P>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但是,严嵩长期得不到朝廷重用,中年以后,才忽悟为官之道,曲意奉迎皇帝,终于爬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独揽朝政。 <P>    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献媚世宗,恃宠专权,排除异己,残害忠良,大肆o(︶︿︶)o 唉受贿。1550年六月,蒙古族首领俺答汗率军大举进犯,负责督战的明将仇鸾执意听从严嵩的指使,按兵不动,结果,俺答汗在京城附近大肆掳掠而去。仇鸾为表战功,竟然杀死80多位平民,割了他们的首级,冒充敌军报功。由于这一年是庚戌年,因此,这次蒙古兵入侵被称为“庚戌之变”,它充分暴露了严嵩的当权误国和明政府的o(︶︿︶)o 唉无能。 <P>    自嘉靖三十七(公元1558年)年起,给事中吴时来等人相继奏疏弹劾严氏父子,加之严嵩所献邀宠皇帝的青词,多不合世宗心意,故而渐渐失去了世宗的欢心,世宗便有意罢免严嵩。御史邹应龙窥知世宗的意图以后,在徐阶的授意下,于嘉靖四十一年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结果,严嵩被罢官,寄食墓舍,死于隆庆元年。江西巡抚成守节奉令抄没严嵩在江西的家产,得黄金3万多两,银200多万两,还有无数良田美宅、珍珠宝石。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b>华 出自子姓,源于姒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4000多年前的颛顼帝高阳氏,是华姓共同的祖先。但华姓其实有两个来源,一个出自殷汤的子姓,另一个源于夏禹的姒姓。出自姒姓的华姓与华山有一段渊源。夏朝第四个王仲康,在西岳华山封观,其子孙便以华为姓。出自子姓的华姓是以封邑为姓的。商汤的后代宋戴公之子正考父,官居宋国上卿,但为人谦虚,后被封到华邑,其子孙便以封邑名“华”作为自己的姓氏。 <P>    一、华姓迁变 <P>    子姓华氏的发源地是宋国,范围在现在河南商丘以东、江苏铜山以西。宋国是西周初期周文王封给商纣同父异母兄微子,让他奉祀汤的地方。现在,华姓族人已经分布在中国各地,乃至海外。 <P>    华姓名人,春秋时有宋大夫华元,东汉时期有神医华佗,三国时有将军华融、太傅华歆,晋代有史学家华峤,宋代有太常博士华初平、殿前司官属华岳,明代有学者华云,清代有画家华、数学家华蘅芳、琵琶演奏家华秋苹,近现代有史学家华岗、数学家华罗庚、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等。 <P>    二、华姓名人 <P>    1.才子华歆 <P>    在华姓40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人物。其中就有汉代的杰出人物华歆。华歆才华出众,与另两位名人管宁、邴原是同学。当时人们这样评价他们三个人:华歆的才能在三人中可以做龙头,邴原可做龙腹,管宁则是龙尾。华歆才华虽最高,但是为人却为后世所不齿。后世广泛流传的“割席绝交”的故事,说的是管宁与华歆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有一个达官贵人乘坐着富丽堂皇的高车从门前经过。管宁不为所动,依然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扔下书,跑出去观看。管宁认为华歆与自己趣味迥异,不配做自己的朋友,便割断席子和他分开坐。 <P>    2.神医华佗 <P>    华姓人中,最令华氏家族自豪并津津乐道的,就是三国时的神医华佗。华佗,又名,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华佗医术精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都很出色。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外科,早在1800多年前,他就懂得“破腹背、剪肠痈”的外科手术;还独创了“麻沸散”这种o(︶︿︶)o 唉并运用到外科手术中,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P>    华佗治病讲究对症下药,对疑难病症往往采用独特的治疗方法,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曾经有一位郡守身患重病,久治无效,于是便慕名请华佗来为他治病。华佗向他索取了十分丰厚的财物,但治病时却显得漫不经心,不久,又抛下病人独自走了,临走前还写了一封信痛骂了郡守一顿。郡守勃然大怒,派人前去追杀华佗,但华佗早已走得无影无踪。郡守满腔愤恨无处宣泄,不禁气得吐血。但吐了数升淤血之后,病却奇迹般地痊愈了。原来华佗诊断之后,认定郡守的病只有大发雷霆才能根治,所以才以这种独特的疗法激怒他,为他治病。 <P>    华佗认为,防病养生其实比治病更重要,于是,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造了一套健身之术——五禽戏,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b>金 少昊后人,武帝赐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金姓是中国当代第六十九大姓。传说,黄帝之子少昊用金属做标志统治天下,故号金天氏。少昊登基时有金凤鸟飞来,人们以为这象征着吉祥。于是,少昊的后代就以金为姓,世代相传。这是金姓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世系。还有一支金氏,来自外族。西汉初,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降汉。因休屠人有铸制金人用以祭天的习俗,汉武帝遂赐其姓金。金姓还有一支来源于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因与刘同音,故下诏令作为项伯后裔的刘姓(为汉高祖所赐),以钱名之部首“金”为姓。还有许多被汉族所同化的外族,后来都以金为姓。 <P>    一、金姓迁变 <P>    秦汉以后,金姓活动范围很快扩展到西北、东北、中原和江浙闽地区。到唐宋时期,金姓的重心又开始向东南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以河南和江浙为主要聚集地的分布格局。近600年来,金姓人口流动的幅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清间有些区别,主要的趋势是向西和向北的强劲回迁。目前,在全国已形成了南部豫鄂皖浙苏、北方东三省两块金姓聚集区。 <P>    关于金氏名人,战国时有赵国的金授,汉代有车骑将军金日、兖州刺史金尚,唐朝有“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智,宋代有龙图阁学士金文刚,元代名儒金一生不仕,专事著述。明代尚书金幼孜,明成祖每次出塞必令他随从。都督佥事兼秦王左相金朝兴,常以奇兵制胜,功在诸将之上。明末清初又有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清朝著名书画家金农,为“扬州八怪”之一,居当时画坛首席。在现代,也出现了不少金姓名人,如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出版家金灿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演员金焰等。 <P>    二、金姓名人 <P>    天下第一才子金圣叹 <P>    金圣叹(公元1608~1661年),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人称“天下第一才子”。他生性恢谐,视功名如草芥,因游戏笔墨而名落孙山。他喜爱批书,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本进行批改。他批改过的《水浒》,把第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而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但也表现出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入清后,金圣叹因哭庙案而被杀。据说死到临头他还改不了恢谐玩笑的习性。郑而重之地托监斩官捎给大儿子一张纸条,他的大儿子焚香、浴手,展开一看,纸条上原来写了一则生活小常识。此事想来确实让人有些忍俊不禁,悲伤怨苦的气氛瞬时烟消云散。不过,金圣叹也并非只会一味搞笑,他留下了两句绝命诗: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思之又让人肠断。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b>魏 魏姓源自诸侯</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关于魏姓的起源,据史书记载,主要有姬姓魏氏和芈姓魏氏两个来源。 <P>    姬姓魏氏是黄帝的姬姓嫡裔。周武王灭商后,封毕公高于毕。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被封于魏地,建立了一个姬姓魏国。传至十二世孙魏斯时,他自立为诸侯,是为魏文侯。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使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后来,魏被秦始皇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姓。 <P>    芈姓魏氏起源于战国时秦国大臣穰侯魏冉,魏冉是芈姓之后裔,初为将军,后长期任秦相。五国合纵破齐国后,加封陶邑,其后代即为芈姓魏氏。 <P>    一、魏姓迁变 <P>    由于魏姓得姓较早,而且开始时即为名门望族,所以到先秦时期,魏姓已活跃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两汉至唐朝,魏姓家族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唐朝以后,魏姓南迁,进入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以及两广和福建。到了明末,台湾也有了魏姓人。 <P>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春秋时的魏武子,被晋文公倚为股肱之臣,他的两个儿子魏颗和魏绛,也都大名鼎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到了汉朝,有大臣魏相、教育家魏应、炼丹家魏伯阳;唐朝时有“人镜”魏征;宋朝时有诗人魏野、名将魏胜、学者魏了翁;清时有散文家魏禧、昆曲创始人魏良辅和思想家魏源。他们个个名垂青史,是魏姓人的荣耀。 <P>    二、魏姓名人 <P>    “九千岁”魏忠贤 <P>    魏忠贤本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市井无赖,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为了能一朝发迹,他净身入宫当了太监。凭借其阿谀奉承的本领,他不久便做上了司礼秉笔太监,成为明朝惟一的一位文盲司礼秉笔太监。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东厂,控制内阁,一时间权倾朝野,号称“九千岁”,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P>    面对魏忠贤的滥权和恶行,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以顾宪成为首,聚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形成一股巨大的势力,被魏忠贤称做“东林党”。东林党人把持朝政后,开始整治朝纲,成为魏忠贤实现其野心的主要障碍。魏忠贤及其党羽开始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剿杀东林党人。他们开出黑名单,将不肯同流合污的官员指为东林党人,然后逐个罗列罪名,打入东厂大狱,使用种种酷刑,将他们折磨至死。许多领袖人物如杨涟、高攀龙等,均惨死在魏忠贤手下。“东林党”在魏忠贤的铁腕重击下,被扼杀了。 <P>    魏忠贤的种种恶行,使得明王朝岌岌可危。崇祯皇帝即位后,开始积蓄力量,预备清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在时机成熟之后,他将魏忠贤贬到皇陵当差,而后又派兵追杀。魏忠贤看到自己已经穷途末路,在被贬的路上悬梁自尽。一代巨奸,终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b>陶 尧舜后裔</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据《姓苑》所载,陶姓一支出自唐尧,一支出自虞舜。尧曾经以制陶为业,现在的山东定陶县便是他当年制陶的地方。后来,他的子孙迁到现今河北的唐县。因此,其后代有姓陶的,也有姓唐的。舜禅位于禹后,禹封其后裔商均于今河南虞城,因此,其后世子孙就以虞为姓,舜也被称为虞舜。后来,舜有一个叫虞阏的后代,专治陶冶之事,他的子孙便以官为姓,改为陶姓。 <P>    因此,陶姓应发源于山东定陶、河北唐县以及河南虞城。后来,经过繁衍播迁,陶姓在今江苏镇江南部以及今江西九江成为望族。在中国历史上陶姓名人非常多。春秋时期有以节义而流传千古的烈女陶婴;东晋有征西名将陶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陶渊明;南朝梁有“山中宰相”陶弘景;宋有画家陶裔;元明之交有文学家陶宗仪;现代则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P>    陶姓名人 <P>    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 <P>    陶渊明(公元?~427年),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 <P>    陶渊明曾担任彭泽县令。有一天,浔阳郡郡守派了一个督邮到县里视察,县吏对陶渊明说:“您应穿好衣服,束好衣带,前去拜见。”陶渊明听后,叹了一口气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当天便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P>    陶渊明只当了85天的彭泽县令,从此就再未做官,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隐居生活。他归隐后,在自家门前种了五株柳树,并自称为“五柳先生”,解释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P>    陶渊明四次辞官,最终选择了归隐。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他崇尚自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社会,逼得他不得不这么做。 <P>    归隐后的陶渊明知道,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他只能祈求在自己那狭小的生活范围内,寻求心灵的安宁。他高唱“归去来兮”,过起了怡然自得的生活。 <P>    陶渊明嗜酒成癖,一天都离不开酒,在他的诗文中,几乎篇篇都有酒,他甚至还专门做了20首《饮酒》诗。据传,江州刺史王弘一直很仰慕陶渊明,想尽办法要结识他,却总是请不到他。一次,陶渊明去游庐山,王弘听说后,便请来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并在半道中准备好酒宴邀请他。当时,陶渊明正患脚病,王弘派他的下属和两个儿子用肩舆抬着他。他们正在路上走时,碰到了庞通之,陶渊明便欣然下舆,和老朋友推杯换盏。一会儿王弘来了,陶渊明也很欢迎他,两人立即成了好朋友。 <P>    2.“山中宰相”陶弘景 <P>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晚号华阳隐居,是南朝齐梁时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P>    陶弘景本为南朝齐左卫殿中将军,入梁以后,他便隐居在茅山炼丹修道。梁武帝早年曾与陶弘景颇有交情,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礼有加,经常派使者给他送信。只要碰到征讨之类的大事,梁武帝都要向陶弘景咨询请教,经常是一个月中传信数封。因此,当时的人都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P>    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思想。他跟着陆修静的弟子孙游岳学道,在茅山整理道经,创立了茅山派,并形成了茅山道宗教理论。他认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本便是“道”,“道”存在于万物之先,超越元气,是神秘的精神本体。这便是茅山派道教的理论基础。他还主张,只有将儒、释、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才能成为形、神、道兼具的真正悟道的真人。据说,陶弘景妙解术数,早就知道梁朝将要覆没。他曾做了一首预言诗:“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这首诗一开始密存在一只书箱中,一直等到陶弘景死后,他的门人才将它取出。当时,士大夫不习武事,只知虚谈玄理。不久以后,侯景篡位,果真是在昭阳殿。 <P>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在中国药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本草学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系统整理了南北朝以前的本草著作,并增收了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他还首创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来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草学的发展,使中国主流本草学著作的结构大体定型。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b>姜 姜水为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姜姓是中国比较古老的一个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之一的炎帝时。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因而其后人以水命姓为姜。从此之后,作为炎帝神农后裔的姜姓,就在此地繁衍生息,传之于后世。 <P>    姜姓自得姓之后,主要在甘肃和山东一带活动。秦汉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发展为大族,后西迁充实关中,其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姜姓望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姜姓在鲁皖江浙地区蔓延开来,唐宋时进入闽粤地区。清朝时,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异军突起。目前,全国已形成四川西部、山东东部和东北三大块姜姓聚集区。 <P>    一、姜姓名人录 <P>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姜姓名人层出不穷。最早的当数太公姜子牙,他助武王伐纣,立下了盖世奇功。汉朝时,高士姜肱因“姜被”而名扬天下;三国时,西蜀大将姜维,文武双全;唐有宰相姜恪、姜公辅;宋朝时出现了一位大词人姜夔和抗元将领姜才;明有书法家姜立纲;清朝有参与修纂《明史》、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的文学家姜宸英;近现代有姜镜堂等。这些姜姓名人都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P>    二、姜姓名人 <P>    1.渭水垂钓的姜子牙 <P>    姜子牙,名尚,年过七十,家道依然没落,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排兵布阵之术,但生不逢时,遂甘守清贫而不求仕。 <P>    那时正是纣王当政,恣行强暴,残虐生民,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姜子牙于是徙居东海之滨,终日在海滨垂钓,丝不设饵,钓不曲钩,他妻子十分生气。姜子牙却说:“我丝不设饵,钓不曲钩,是因为我不钓鱼鳖,只钓王侯。”后他又迁至渭水蟠溪,仍然终日垂钓,不觉已过三年,须眉尽白,并无贤士往来,却与樵牧之徒和睦相处,做了一些歌韵清绝的词调,让他们传唱,一时间颇有名气。当时,西伯侯姬昌胸怀大志,想推翻纣王,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于是,他遍访名士。一日出访,他见一白发老翁在江边垂钓,丝不设饵,钓不曲钩,深以为奇,认为是名士,便请他出山相助。姜子牙被西伯的真诚所打动,认为他是一个明君,值得辅佐,便投靠西伯。“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便由此传播开来。 <P>    西伯后来自立为王,即周文王。他拜姜子牙为丞相,后起兵讨伐商纣。姜子牙虽已年逾八十,仍然亲率大军,打败纣王,帮助武王建立起强大的周王朝。 <P>    2.智勇双全的姜维 <P>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天水郡冀县(今甘肃谷东)人。蜀汉后期大将。 <P>    姜维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他喜读诗书,尤其敏于军事,而且武艺高强。他出仕时,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诸葛亮一出祁山时,用计收复了姜维。诸葛亮与姜维交谈之后,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便将他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侯。这时,姜维年仅27岁。可以说,姜维是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最大收获。 <P>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姜维任辅汉将军,统率三军,晋升为平襄侯。姜维多次率军伐魏,但由于后主昏庸,加上连年征战使得民怨沸腾,始终未能取得成功。而此时,魏国却趁蜀国国势日衰,屡屡进犯蜀国边境。不久,大将邓艾率军直抵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并降旨命令姜维率部投降。姜维无奈之下,只得暂时诈降钟会,准备伺机而动。 <P>    后来,钟会与邓艾争功,设计陷害邓艾,并在成都起兵造反。姜维认为时机已到,便想利用钟会重兴汉室,不料事情泄露,被魏国所杀。据说,魏兵事后剖开他的肚子,发现他的胆像斗一样大。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b>戚 祖先叛乱,避祸改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戚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说春秋时,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惠孙的后人孙林父,在卫献公时任上卿。卫献公喜欢游乐,不理政事。孙林父想内结贵戚,外通晋国,企图趁机操纵卫国朝政。卫献公对此有所耳闻,但又束手无策,两人矛盾日渐加深。孙林父知道卫献公对他心怀猜忌,就联合他人之力赶走了献公,另立新君殇公,殇公把戚邑(今河南濮阳东北)封给了孙林父。后来,孙林父与他人争权失败,逃到晋国。他的子孙很喜欢戚邑这个地方,世居此地,并以戚为姓。后来卫国灭亡,戚姓逃亡东海,成为望族。 <P>    一、戚姓名人录 <P>    戚姓的历史名人很多,汉代的临辕侯戚鳃,显赫一时,爵位传了七代。南北朝梁江州刺史戚衮、唐人南宫女子戚逍遥、宋代画家戚仲,都是知名人物。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更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P>    二、戚姓名人 <P>    抗倭名将戚继光 <P>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出身于武将世家。他最初在山东专门从事防倭活动,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改调浙江都司佥书,置身于抗倭最前线,立下了赫赫战功。 <P>    戚继光能够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与他优异的指挥才能、卓越的军事思想及英勇善战的“戚家军”是分不开的。 <P>    鉴于明朝军队兵惰将骄、纪律松弛、战斗力低等弱点,戚继光两上《练兵议》,并以“杀贼保民”为号召,亲自招募素质良好的矿工和农民入伍。经过精心编制和严格训练,他将这些人编成新军,他又招募渔民,组成水军。戚继光根据倭寇的作战特点,操练阵法,不断更新新军的武器装备。 <P>    戚继光让不同年龄、不同体格的士兵使用不同的武器,这样因人而异地使用武器,更能发挥每个士兵的战斗力。在戚继光创下的阵法中,以“鸳鸯阵”最为有名,最适合同敌人近战:敌人进到100步以内,士兵放射火器;60步以内,弓弩手放箭;距离再近时,士兵手持刀枪冲杀。冲杀时,以12人为一队,持长枪、狼筅的士兵从两边包杀,这种阵法能更有效地发挥部队的战斗力。这支被百姓亲切地称做“戚家军”的新军,在戚继光的领导下,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对百姓秋毫无犯,屡立战功。 <P>    从1561年四月开始,倭寇分股侵犯浙江沿海地区,戚继光率主力赶往倭寇较多的宁海。宁海倭寇闻风而逃,并准备偷袭台州府城。戚继光作战一向注重侦察敌情,很快就知道了这一动向,立即挥师南下。戚家军经过半天急行军,来到台州城下。士兵们想进城用饭,守城门的士兵说:“我们奉命守城,现在谁也不准进城。”有些士兵就在城门口吵闹起来,戚继光责问士兵们:“大敌当前,你们还想争着入城?”有个士兵高呼:“别让守城的人说我们是饭桶!弟兄们!我们先消灭敌人让他们瞧瞧!”于是,戚家军将士士气大振,忍着饥饿在距城二里的花街迎击敌人。倭寇摆开一字长蛇阵,蜂拥而来,一个左手挟矛、右手持刀的头目气势汹汹地冲在前面。戚继光高呼:“谁杀得此贼,记他头功!”勇士朱应声而出,连发两铳,打掉那个倭寇头目的武器,然后冲上前去,砍杀了他,还连斩敌人7名。戚家军英勇杀敌,当天五战五捷。五月十四日,又有一大股倭寇企图以攻打台州城为名,偷袭处州。戚继光又事先察知敌人动向,在一处峰岭之地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以1500人的兵力,打得近3000倭寇一败涂地。 <P>    抗倭斗争胜利后,戚继光被调去驻守明代北方九镇之一的蓟州镇,以防蒙古军队南下。戚继光任总兵后,治军有方,大大加强了蓟州镇的防务,也保障了京师安全。后因奸臣诬告,他被降调广东,最后因明朝官场黑暗而辞职还乡。 <P>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B>第四部分:源出多门的窦姓
谢 以姓怀国</B></P><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谢姓是黄帝的儿子禹阳的后代。禹阳的后裔先后建立了10个国家,第一个就是谢国。西周后期,周宣王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先派召伯(即召穆公,名虎)攻下谢国,又把自己的舅父申伯徙封到谢地,谢国就灭亡了。谢国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以国为姓,全部改姓为“谢”。这是谢姓的主要来源,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P>    谢国地域,当在今河南南阳附近。谢氏历经播迁,到元代已遍布全国。谢姓目前为中国第二十四大姓。 <P>    谢姓人自西周后期就不断迁移,先秦有一支迁入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他们是六朝时声名显赫的阳夏谢氏的先人。 <P>    一、阳夏谢氏显风流 <P>    以阳夏谢姓为主,谢姓在历史上尽显风流。 <P>    魏晋南北朝是阳夏谢氏的全盛时期。那时,它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是足以影响社稷的豪门世家。 <P>    西晋末年,时任国子祭酒的阳夏人谢衡,因永嘉之乱迁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西南),他的后代成为谢氏中最重要的东山会稽派。 <P>    谢衡之孙谢安,是阳夏谢氏的杰出代表。当时朝廷里谢氏人才济济,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主要将领几乎全部出自谢氏一门。宰相谢安任征讨大都督,负责总指挥;其弟谢石任代理征讨大都督;其侄谢玄为前锋都督,辅助谢石在前线抗击敌人;其子谢琰任辅国将军。淝水之战的胜利,巩固了东晋政权,并使谢氏晋升为当时士族的最高层。谢家一门,四人封公,声名显赫至极。 <P>    东晋灭亡后,谢家簪缨相继,世居清显之职。 <P>    六朝时,阳夏谢氏还涌现出了众多文学家,如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和发展者谢、以柳絮喻雪的才女谢道韫、著有《雪赋》的谢惠连、著有《月赋》的谢庄等。 <P>    阳夏谢氏的辉煌历史,不但是谢氏家族的骄傲,更是六朝史上奇特瑰丽的一笔。此外,谢姓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志士,如西汉的彰侯谢殷;东汉的巨鹿太守、文学家谢夷吾,曾极力推荐班固,后班固以《汉书》永垂史册;唐代有谢小娥;宋有爱国诗人谢枋得;明有文学家谢榛;近代有资产阶级革命家、曾发动广州起义的谢瓒,医家谢观及国民党爱国将领谢晋元。 <P>    二、谢姓名人 <P>    1.淡泊名利的谢安 <P>    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 <P>    他自幼沉敏洒脱,气宇轩昂,虽有才名,但隐居于家乡会稽东山,与王羲之等人纵情山水。直到40多岁,他才应征入仕,后官至司徒。 <P>    桓温乱政时,欲杀谢安。谢安在宴席上谈笑风生,从容不惊,使得桓温最终不敢加害。后来,淝水一役,捷报频传。他当时正与宾客下棋,看后不动声色,被客人问起,才淡然作答:“孩子们已经大败敌军。”但他起身回内房时,终于按捺不住心头喜悦,连脚上木屐的齿被踢断也不知道。 <P>    谢安身居高位,但一直有归隐东山之志,并数次辞官归隐又数次急出为官。因此,后人以“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以“东山再起”比喻再度为官。 <P>    据说,谢安有个同乡被罢官,回家没有路费,只有大批蒲葵扇。于是,谢安从中挑了一把,随手拿着,由于世人仰慕谢安,便竞相仿效,蒲葵扇立刻被一抢而空。 <P>    2.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P>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他幼时被寄养在外人家里,族人名之为“客儿”,世称“谢客”。他祖父是东晋名将、康乐公谢玄,母刘氏是书法家王献之的甥女。谢灵运18岁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其诗大多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描摹细致,见解独到,开山水诗之先河。谢灵运曾自夸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可见他自负之程度。 <P>    他与堂弟谢惠连关系甚好,曾说:“只要惠连在座,我往往能得到佳句。”他任永嘉太守时,有一次在西堂构思诗作,未果,昏然入睡,梦见惠连,忽得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于是,他便说这两句诗“有神功”。 <P>    谢灵运还发明了一种带两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后人称之为“谢公屐”。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b>邹姓和朱姓同源</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中国的邹姓,历史上多有记载。周武王得天下后,封颛顼高阳氏后裔于邾娄国。邾娄国也叫邾国,最初为鲁国的附庸。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号为邹。后邹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及部分国人分散各地,有的以国名为姓氏,有的则将“邾”去掉邑旁留朱,所以,3000多年前的邹姓和朱姓实为同宗。 <P>    另据记载,殷商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到宋国,其后人正考父食邑于邹,传到叔良纥的时候,以国为姓,于是有了另一支邹姓。 <P>    邹姓起源于山东一带的北方地区,后来逐步外迁,在福建也成为一个望族。 <P>    一、邹姓名人录 <P>    邹姓的历史名人很多,有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以鼓琴游说齐威王的邹忌、邹;西汉文学家邹阳;五代时南迁入闽的邹勇夫;宋朝直斥章误国的忠臣邹浩,资政殿学士邹应龙,还有以孝行见称、自守庐墓六年的邹异,安贫乐道、独得朱子之传的邹;元代有画家邹复雷;明代有大学者邹元标和姚江学派重要人物“东郭先生”邹守益;清代有精于历算的邹伯奇;现当代有出版家邹韬奋等。 <P>    二、邹姓名人 <P>    1.战国哲学家、阴阳家邹衍 <P>    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年),战国时齐国人,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曾游历魏、燕、赵等国,受到诸侯“尊礼”。 <P>    邹衍深入研究万物的阴阳消长,记录了各种神奇怪异的变化,写在自己的50多篇著作中。邹衍擅长谈“天”,被人们称为“谈天衍”。他认为,天地不是与生俱来的原始物质,更不是永恒不变、绝对无穷的。邹衍还从时间概念上来论述天的属性,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对“天”的认识。他提出以“天地未生”、“天地剖制”作为“天”起始的时间标界,从客观世界寻求“天”发展的顺序标定,从而为自己的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    儒家所说的中国,都是把地理与中国等同起来,邹衍则冲破了这一思想束缚。他认为,中国(赤县神州)只不过是天下的1/10,在中国之外,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地方,还有9个。这才是真正的九州,九州都有小海相隔,不能互通,更有大海环绕在它的外面,再外就到了天的尽头了。邹衍的论证,一定是先从小开始,由小到大,以至无边无际。他的社会史观也是如此,先从现世说起,再往前推至黄帝时代,再大到世代的兴衰变化。他还将“五行”发展为“五德”,用以论述世事的兴衰、王朝的更替。 <P>    邹衍的学说,引起了当时王公贵族的好奇和关注。邹衍到魏国,梁惠王高迎远接,视他为上宾;到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毕恭毕敬;到燕国,燕昭王亲自清扫街道,以师礼相敬。邹衍周游列国,受到如此拥戴,与孔子陈蔡断粮、面有饥色,孟轲在齐、梁陷入困境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呀! <P>    2.识蔽求真的邹忌 <P>    邹忌,战国时齐人。他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 <P>    成语“邹忌照镜”,说的就是他识蔽求真谏齐王的事。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一天他照着镜子,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美呢?”妻子说:“您的相貌,徐公哪能比得上?”他又问小妾:“我和徐公哪个更美?”小妾说:“徐公根本比不上您!”第二天,有客人来访,交谈之余,邹忌问他:“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美?”客人也很肯定地说他更美。过了几天,徐公来访邹忌,一见之下,邹忌发现自己远不如徐公,经过反复思考,幡然醒悟。于是,他上谏齐威王说:“妻说我美,是有偏爱之心;妾言我美,乃出于畏惧之意;客称我美,实乃有求于我。今大王在万人之上,极易受蒙蔽,而难察自身之过。”威王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因而国力大增。 <P>    邹忌凭着劝谏君王的功绩,在齐国深受尊敬,与邹衍、邹并称齐国“三邹”。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b>窦 源出多门的窦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窦姓的祖先,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少康。少康是大禹之后,其父相即夏帝位后,被后羿赶走;不久后羿又被寒浞杀死。王后缗从墙洞里逃出,奔回娘家,后来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联合诸侯,诛杀寒浞,恢复了夏朝。为纪念母亲从洞中逃出,少康的次子龙就被少康赐姓窦(窦即洞)。窦龙便是窦姓的始祖。 <P>    少康的母亲缗是有仍国(今山东济宁)人,有仍国就成为窦姓最早的发源地。另外,古地名中多有“窦”,所以也有以地名为姓的窦氏。《姓氏考略》中载,古时西北氐族的一支也是以窦为姓的。所以,窦姓中有一部分还是源自氐族。 <P>    自西汉窦猗房贵为太后,窦氏一门,名人辈出。 <P>    一、窦姓名人录 <P>    西汉大臣窦婴,爵至魏其侯,因反对黄老之术,武帝时,被窦太后贬斥。东汉有名将窦固,北击匈奴;国舅窦宪,把持朝政,北击匈奴至燕然山;大将军闻喜侯窦武,迎立灵帝,掌握朝政,打击宦官。隋末有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唐有宰相窦威,修道人窦子明。五代宋初时窦仪,入宋后曾官至工部尚书,主编了《宋刑统》三十卷和《建隆编敕》四卷;其弟窦俨历仕晋、汉、周、宋,官至礼部侍郎,撰定祀事乐章、宗庙谥号甚多。元有医学家窦汉卿。 <P>    二、窦姓名人 <P>    1.崇尚节俭的窦太后 <P>    窦太后名猗房,其父窦充在秦末避乱于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垂钓为生,生计艰难。后来,窦充溺死水中,其妻也一病而死。猗房以良家女选美入宫。吕后裁减宫女时,猗房被遣至代王刘恒宫中,渐得代王宠爱,生子刘启、刘武。 <P>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右相陈平、太尉周勃诛灭诸吕,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文帝。刘启被立为皇太子,猗房为皇后。猗房成为皇后以后,寻找到兄窦长君及弟窦广国。窦氏兄弟习礼守制,为朝臣所尊重。 <P>    窦后支持文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厉行节约,穿粗布衣,自织布匹,并在宫中提倡节俭之风。 <P>    一次,南方一个藩国进贡了一条十分精致、漂亮的长裙。窦后初时十分喜爱,但突然却把它扔到一边,进贡使者慌忙跪倒谢罪。窦后命宫女取来一把剪刀,将长裙剪短后再试穿,十分难看。她对使者说:“这样的裙子太费工、费钱,应该让百姓努力从事粮食生产。今后,不得再进献任何东西给我。”她又对宫女说:“今后,宫中妃子、宫女所穿衣裙不许过长。要当好民间女子的榜样,免得她们互相攀比、浪费。” <P>    景帝刘启即位后,猗房被尊为皇太后。晚年的她好黄老之术,不喜儒术;武帝即位初,她曾罢黜尊儒大臣窦婴、田、赵绾、王臧和儒生辕固生等。 <P>    2.汉室重臣窦融 <P>    窦融是窦太后弟窦广国的后人。 <P>    西汉时,窦氏虽有窦太后之盛,但自窦婴被田害死,诸窦被逐离长安后,窦氏一蹶不振达百年之久。王莽时,窦融力助汉室,中兴窦门。 <P>    窦融初时投在王莽军王邑旗下,后来王邑兵败,他辗转降于刘玄手下赵萌,更始(公元23~25年)时被封为巨鹿太守。当时,战乱未止,他决定联合来自河西的昆弟窦士,不往巨鹿,而是举族西迁,屯垦河西。窦融在张掖郡为都尉,联合酒泉、金城、敦煌、威武四郡,割据河西。 <P>    建武五年(公元29年),窦融归附光武帝,任凉州牧。后他助东汉攻灭隗嚣,封安丰侯,任冀州牧。光武帝对窦融封赏有加,而窦融却更加小心谨慎,谦虚恭和,宽待上下。他后来官至大司空。 <P>    窦融数次想要辞官,光武帝均未准可,并尽量少与他单独会面,以免飨他开口的机会。 <P>    光武帝初年,北方边疆问题突出。有一天,他单独召见窦融,一见面就说:“今天我们只谈军国大事,你不要再提辞职。那天我让你出殿凉快,也是为了不让你辞职。” <P>    窦融只好称是,他建议在北疆修亭立台,让边军灵活机警地作战,再开边市进行交易,这样就能安定北方。光武帝采用他的计策,果然使北方得以安定下来。 <P>    窦融居功至伟,不仅自己封侯,而且使整个家族显赫一时,公侯满门,权倾朝野。 <P>    虽然窦融一生谨慎,但他家族中人却渐渐骄纵。他从弟窦林一案后,获准辞职归家。但其子窦穆又因伪造太后诏书获罪,举族被逐扶风,后虽又被追回安丰,但窦氏自此衰落。 <P>    窦融不久死于洛阳,汉明帝下诏厚葬,加谥为戴侯。 <P>    3.隋末起义领袖窦建德 <P>    窦建德是隋时清河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他家世代务农,建德有勇力,曾为里长。 <P>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窦建德任二百人长。他为同县人孙安祖招募了几百人,助他起义。建德被官府怀疑,家属全遭杀害,他遂率众投高士达。后高士达不听建德劝,被杨义臣斩杀。建德整部称将军,广招人马,包括归顺的隋将,得十几万人。 <P>    大业十三年,建德定都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率军攻取河北大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国号为夏,并擒杀了弑隋炀帝自立的宇文化及。建德不杀隋吏,自奉俭约,还兴修水利。 <P>    李世民围困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往救,被阻于虎牢。国子祭酒凌敬建议转而渡河东上,却因听信被王世充贿赂的部将之言,建德不予采纳。其妻曹氏也建议他转向,既可轻取河山,又可解除洛阳之围。建德却说:“这不是女人家所能理解的。我既然答应救他,就不能失信。”他过于轻敌,贸然进击,被李世民设计击溃。建德受伤被俘,解至长安后遇害,时年49岁。 <P>    窦建德爱民节俭,不重杀戮,河北人感念其恩德,建“窦王庙”于大名县。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b>章 姜子牙的后代</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据史书记载,章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后代,在周代出了一个姜子牙,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有一支被封在鄣地,并建立鄣国。鄣国后来为齐国所灭,鄣国君主的后代子孙去邑旁留章,以国为姓,沿用章姓。又据史书记载,黄帝把12个姓赐给了他12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一个姓任。任姓后来十分昌盛,分成十支,其中有一支在章,他们便以地名为姓,繁衍生息。 <P>    一、章姓名人录 <P>    章姓自出,辈有名人:秦朝有将领章邯,北宋出了大才子章,还有南宋陶瓷家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元末明初官至御史中丞的章溢,清代史学家章学诚,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曾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以及五四运动中被免职的章宗祥等。此外,还有七君子中的章乃器、爱国民主人士章伯钧、医学家章次公、地质学家章鸿钊、新中国的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等。 <P>    二、章姓名人 <P>    史学家章学诚 <P>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乾隆时考中进士,授国子监典籍一职。 <P>    章学诚少年时便博览群书,“自命史才,大言不逊”,曾试图将《左传》、《国语》等书改编为《东周书》,并尝试着做了三年,后来被馆师阻止,方才作罢。 <P>    章学诚一生贫困窘迫,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家中没有什么资产,不过藏书非常丰富。章学诚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在学术上多有创建。他早年结识戴震,深受其影响,后来,他们俩就方志体例等进行过讨论。章学诚反驳戴震的主张,直至戴震无言以对。从此,他心中的权威垮掉了,他开始走自己的治学之路。 <P>    章学诚在史学理论上多有创见。《校雠通义》的修订和《史籍考》的编纂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章学诚在失去了文正书院讲席以后,举家辗转于安徽,虽然困厄,但其学术思想却大有进展。他在近一年之内写有二十几篇文章,其中好些篇目是《文史通义》的精粹。在这些文章中,章学诚的主张得到系统的阐发和论述。《文史通义》后来成为史学理论名著。 <P>    章学诚的一生,可谓著作等身,学术是他的第一生命。他的史学创见是中国史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b>苏 司寇后人,广播华夏</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黄帝的六世孙共有6人,长孙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史称昆吾氏。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史称有苏氏,建苏国。商末苏国灭,族人以苏为姓,开始向四处迁徙。但留在苏岭的苏姓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岔生入朝做了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地,国都温(今河南温县)。苏岔生被后人尊为苏姓始祖。 <P>    一、苏姓迁变 <P>    先秦时期,苏姓主要活动地区在河南、河北,战国时期其中一支南迁湖南、湖北,一支西迁陕西。秦汉时,苏姓又东迁到山东,而定居于陕西西部的苏姓已发展成为望族。魏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有很多外族改姓苏,主要有:汉晋时辽东乌桓部的苏姓人,南北朝北魏时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的苏姓人,金国女真族的苏姓人。清朝时,满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等族人改为苏姓。 <P>    唐朝时,苏姓移民大量南下四川和福建。北宋时苏姓进一步移民贵州和两广。明清两朝,苏姓多次移民台湾,如今苏姓已成为台湾的大姓。 <P>    苏姓的历史从有苏氏算起,已经有3800年了。苏姓的普遍使用是在苏国灭亡之后,至今也有2600年的历史了。 <P>    二、苏姓名人录 <P>    苏姓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人才济济,历史上著名的苏姓人物有:战国时纵横家苏秦、苏代;西汉名臣苏武;东汉冀州刺史苏章;东晋苏峻;南北朝西魏大臣苏绰;隋朝大将苏威;唐朝大将苏定方,诗人苏源明及五位宰相苏良嗣、苏、苏味道、苏、苏检;十六国前秦女诗人苏;北宋文学家兼书画家苏轼,散文家苏洵、苏辙,文学家苏过,诗人苏舜钦,天文学家兼药学家苏颂;南宋画家苏汉臣;元朝名臣苏天爵;明朝篆刻家苏宣;清代甘肃回族和撒拉族起义军首领苏四十三,太平天国女将苏三娘,清末湘军将领苏元春,捻军首领苏天福;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苏兆征,当代化学工程学家苏元复,流行病学家苏德隆等。 <P>    三、苏姓名人 <P>    1.纵横家苏秦 <P>    苏秦是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字季子,是有名的纵横家,奉燕昭王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以便攻齐复仇。曾任齐国丞相,主张六国合纵攻秦。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 <P>    苏秦游说六国采取合纵之计,共同攻秦,被推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他的这些才能与年青时的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 <P>    苏秦曾游说秦王,10次上书均未被采纳,主要是因为秦惠王刚杀商鞅不久,对客居游说的策士很不信任。所以苏秦在秦一年有余,很不得志。时间一久,其黑貂皮袍破旧,百斤黄金耗尽。资用乏绝,只好狼狈归家。他容颜枯槁,疲惫不堪。家人待他十分冷漠,妻子不下织机相迎,嫂子不燃灶做饭,父母也无话可说。苏秦仰天长叹道:“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此皆秦不用之罪啊!” <P>    从此,苏秦暗自发奋,当夜搬出数十箱书,从中找出《太公阴符经》,以后每天都伏案读书,择其精要,揣摩文旨,对天下大势、列国情况做了大量研究。有时候实在太困了,苏秦就用针锥扎腿,血流到脚跟也全然不顾,以此驱除睡意、秉烛夜读。如此一年,他就掌握了兵书谋略。他信心十足地说:“可凭此游说当世之君了!”不久苏秦果然被赵拜为丞相。 <P>    2.不辱使命的苏武 <P>    苏武(公元前?~前60年),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子卿,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其副使张胜参与匈奴贵族内部斗争,事发投降,使得苏武被扣留。但任凭匈奴威逼利诱,他总是威武不屈。 <P>    匈奴为了使苏武屈服,将他禁闭于地窖,并且不给饮食。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苏武在地窖中一口毡毛、一口雪,竟然维持多日。匈奴以为有神灵保佑,便没敢杀他,而是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放羊,并说:“如果公羊能产仔,就放你回去。”北海地处荒漠,渺无人烟,甚至无食可吃,苏武只能挖老鼠洞,搜寻里面的草籽当食物。尽管如此,苏武每天还是手握汉节(使者凭证)放羊,时刻不忘使命,坚持19年不屈。 <P>    到汉昭帝时,匈奴又想和汉朝和好。汉朝提出释放苏武等使节,但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汉朝使节来到匈奴,当年随苏武出使的常惠想办法把苏武流放北海的事告诉了使节,并想出了营救办法。汉朝使节见到单于后,说:“汉朝皇上在上林苑狩猎时,射下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缠有帛书,解开一看,原来是苏武手笔,述说了北海牧羊的事。”单于听说后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苏武还活着,把他送回了汉朝。苏武一直活到80多岁。 <P>    3.东坡居士苏轼 <P>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P>    苏轼在嘉六年(公元1061年)24岁时就中了进士,并和弟弟苏辙同时通过了贤良方正科主持的谏科的考试。宋仁宗满心欢喜地对皇后曹氏说:“朕为子孙得两宰相。” <P>    可是苏轼的仕途却坎坷崎岖。先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谪调杭州任职,后又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江苏铜山)、湖州(浙江吴兴)等地。由于作诗讽刺变法,被逮捕入狱,后流放黄州(今湖北黄冈)、汝州(今河南汝南)等地。宋哲宗即位后,废除变法,但这时苏轼已快50岁了。在先后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后不久,又被流放岭南,徽宗即位后才结束了7年流放生涯,在归途中病逝。 <P>    苏轼一生浮沉不定,历尽沧桑,心中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只有通过诗歌来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另一方面又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愉悦,来保持心理平衡。 <P>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的文章恣肆汪洋、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词属豪放一派,如《前赤壁赋》、《水调歌头》等。他还擅长行书和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且自创新意,是“宋四家”之首。 <P>    苏轼喜欢吃烧猪肉,常教人将猪肉切成方块,上锅烧煮之后食用。其好友佛印是金山寺的禅师,常将猪肉烧煮好了之后,等着苏轼来吃。一天,准备给苏轼吃的猪肉被别人偷吃了。苏轼知道后,戏作小诗云: <P>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P>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P>    苏轼在黄冈时,还曾戏作食猪肉诗云: <P>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P>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P>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P>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P>    后来,苏轼的这种烧煮猪肉的吃法流传开来。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名字——“东坡肉”。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b>潘 芈姓潘氏始于春秋</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百家姓中,潘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史传商朝时,舜的后代在潘地建立潘子国,子孙以国为氏,因舜姓姚,故称姚姓潘国。至商朝末期,周武王灭商,将潘地封与其弟毕公高之季子季孙,他们也以潘地为姓,是为姬姓潘国。两姓潘国由于势弱国小,均不见于经传。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封为邑,子孙以潘为姓,即芈姓潘氏。楚国公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今潘氏人群主要由芈姓潘氏组成。 <P>    除此之外,赐姓为潘、外姓改潘以及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改为潘姓,也是潘姓由来的重要途径。 <P>    一、潘姓迁变 <P>    历史上潘姓并无大的变迁,先秦时期,潘姓最初活跃于陕西、河南、山西和湖北地区。唐朝以后,潘姓向甘肃、河北及山东等地发展。潘姓在南方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原两次南下移民福建之时。 <P>    潘姓自立姓以来,名人不绝于史书,堪称济济多士。古代有东汉尚书左丞潘勖,三国时代东吴名将潘、潘璋,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北宋名将潘美,明文学家潘之恒,明清思想家潘平格等。而在近现代历史上,潘氏家族更是名人辈出,如:著名心理学家潘菽、画家兼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京剧演员潘心源、著名女画家兼雕塑家潘玉良、哲学家潘梓年、社会和人口学家潘光旦和中国o(︶︿︶)o 唉的先驱潘汉年等。 <P>    二、潘姓名人 <P>    风流才子潘安 <P>    潘岳,又名潘安,字安仁,西晋文学家,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长于诗赋,尤善哀诔之文,辞藻华丽,与陆机齐名,并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赞语。在晋代文学史上,他与潘尼并称“两潘”。潘岳的诗赋和诔作主要收集在《潘黄门集》中,其中诗歌有《悼亡诗三首》、《河阳县作诗》二首等,赋有《秋兴赋》、《闲居赋》等。 <P>    潘岳的仕途并不平坦,曾因作《籍田赋》而招致忌恨,滞官不迁达10年之久。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前后,回到洛阳。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11 00:59 , Processed in 0.0790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