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祝融

中国姓氏地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b>孟 姬姓后裔,源于排行</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中国姓氏的起源多种多样,其中孟姓起源于长幼顺序的排行。中国古代以孟、仲、叔、季来称呼长幼次序,其中孟为最长,有“老大”的意思。先秦史籍中有不少以孟相称的人,如孟戏、孟增、孟絷等。孟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和卫国公族孟絷,他们都是姬姓的后代。 <P>    西周建立以后,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地,建立鲁国。后来鲁国发生内乱,鲁桓公的儿子庆父把持朝政,被逐后逃往莒国。鲁国局势稳定以后,庆父的子孙回到鲁国,被立为卿,世袭鲁国司空之职,受封得氏时,即以排行孟为氏,也称孟孙氏。 <P>    孟姓的另一支出自春秋时代的卫国。卫国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所建立,也是姬姓的后代。据史料记载,卫灵公有位庶兄叫孟絷,其子孙就以孟为姓了。也有些孟姓家谱上说,卫灵公有个儿子叫公孟,公孟的后代便以“公孟”为姓,后来省为“孟”。 <P>    一、孟姓迁变 <P>    孟氏家族在鲁国建立以后,到孟文子、孟献子和孟庄子时达到鼎盛时期,鲁国国君赏赐成作为孟氏的世袭封邑,孟氏家族就在成这个地方定居了下来。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孟氏家族由此流散各地。 <P>    总之,孟姓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卫国,但是孟姓的显赫却有赖于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孟子。 <P>    到孟子的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的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由于孟子地位的提高,孟氏家族开始繁盛,人口迅速增加,并形成了“平昌”、“武威”两大郡望。 <P>    二、孟姓名人录 <P>    在战国时期,由于孟子的政治主张与统治者不合,因此虽然当时孟子已经名声显赫,但其后世子孙并不显贵。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崇儒而著称的孟姓也深受其害。 <P>    汉代以后,孟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孟姓人才辈出。西汉时期的孟卿、孟喜父子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在《易》、《礼》的传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时期的孟光是有名的才女,而三国时期的孟宗则以仁孝闻名天下。隋朝末年,孟姓中涌现出了农民起义领袖孟让、孟海公等。到了唐代,孟氏家族中则涌现出了几位著名的诗人,他们是孟云卿、孟浩然和孟郊。孟云卿的诗语言朴素,多反映现实生活;孟浩然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充满了乡间的田园气息;而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更是传唱千古,寄托了外出游子的思母之情。五代时期,孟姓中出现了两位帝王,他们是后蜀的建立者和国君孟云祥、孟昶。 <P>    南宋的孟珙是抗击蒙古入侵的著名将领,元朝末年的孟海马是襄阳红巾军的首领,清代的孟知舜则是戏曲家。到了近现代,孟氏家族又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他们有史学家孟森、教育家孟宪承、地质学家孟宪民以及当代女艺术家孟小冬。 <P>    三、孟姓名人 <P>    1.“亚圣”孟轲 <P>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与孟母善于教子是分不开的。“孟母三迁”有口皆碑,被传为美谈。传说孟子幼年居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他便开始玩送葬的游戏。孟母只好把家迁到了另一个地方,可是这个地方靠近集市,因此孟子又玩起了做生意的游戏。孟母于是又把家迁到了一座学堂附近。孟子被学堂里的读书声所吸引,常到学堂里学习诗书礼仪。 <P>    孟子少年的时候,背诵经籍,孟母常常在一旁织布督学。一次,孟子背诵诗书的时候突然中断,孟母随即把刚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以此作为警诫。 <P>    在孟母的谆谆教诲下,孟子终于成为一位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聚徒讲学,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人员达几百人。他曾任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主张并不被采纳,最后失意而归。晚年与弟子万章著书立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这部书中,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形成“仁政”学说,其核心就是要求统治者要重视人民。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后,《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孟子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终年84岁。 <P>    2.一语断仕途的孟浩然 <P>    孟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独具风格。早年他在家乡读书,后曾一度入长安求仕,最后均失意而归。 <P>    唐玄宗时,诗人王维在朝廷中任大乐丞职,他很赏识孟浩然的才华,私下邀请孟浩然到自己府中赋诗唱和,孟浩然于是带上自己刚写的诗稿去见王维,他们一唱一和,吟诵得十分高兴。碰巧那天唐玄宗有事来找王维,孟浩然想回避,急忙躲到了床下。王维怕犯“欺君之罪”,只好直说并向唐玄宗叩头请罪。唐玄宗也早听说孟浩然的诗写得好,只是与他素未谋面,于是叫孟浩然出来相见,并问他最近写了什么好诗。孟浩然当即拿出新作《岁暮归南山》念给唐玄宗听。当孟浩然念到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我没有见到过你主动上书求官出仕,朝廷也没有抛弃你,你为什么说‘不才明主弃’呢?”于是拂袖而去。从此,孟浩然断了做官的念头,在家乡一直过着田园隐居生活。 <P>    现有传世的《孟浩然诗集》,共存260多首诗歌,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意境新鲜,构思巧妙,成为人们传诵千古的佳作。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b>黄 嬴氏分支,黄国后裔</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黄氏渊源,可以追溯至周朝。黄氏最早的祖先是颛顼。颛顼的曾孙陆终娶鬼方之女。传说此女长期怀孕但没有生产,直到十一年后,左肋裂开,出来三个儿子,右肋也生出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成了许多氏,其中之一为嬴氏。嬴氏又分成了十四个分支,黄姓为其中之一。 <P>    周武王得天下后,分封诸侯,陆终的子孙被赐封于黄。黄姓以国为氏,渊源于此。 <P>    另外,黄姓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由他姓改来的,如金、陆等都有改姓黄的。 <P>    一、黄姓迁变 <P>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姓开始主要分布于江夏(今湖北武汉)一带,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是江夏黄氏的第五十代传人。唐代以后,江夏黄氏从湖北迁到江南,再到福建、广东,最终在福建、广东两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黄姓群体。这里的黄姓大约在明清以后又开始向海外迁徙,主要是迁往东南亚一带。此外,在壮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黄姓人。 <P>    如今,黄姓为百家大姓中的第八大姓。 <P>    二、黄氏少权臣,多孝子、宦官 <P>    黄氏族人中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春秋时晋有黄渊,卫有黄夷,秦有黄公庇,楚有春申君。春申君黄歇,以礼贤下士、门客三千而闻名。西汉有名相黄霸,名士黄香、黄宪,东汉有太尉黄琼,三国时有黄祖、黄盖、黄权。秦汉以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五代画家黄筌,宋代诗人黄庭坚、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黄龙宗,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画家黄公望,明代学者黄绾,清代经学家黄以周,围棋国手黄龙士,诗人黄景仁,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留下了美名。 <P>    但是,仔细考察一下黄氏的家族史就会发现,黄氏子孙似乎历来与权无缘,少有公卿将相,虽也有“天下无双江夏黄室”等人最后荣登高位,但像黄香这样位列三公的,在黄氏家族中可谓凤毛麟角。黄氏门中,孝子、宦官倒出了不少。 <P>    以隋唐五代时期为例,当时黄姓有一重要特点,就是尊敬老人。在有关唐代历史的一些正史“孝友传”中,就有不少黄姓人,如黄舟、黄嘉猷、黄、黄亘、黄芮等。有的甚至割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因为他们认为人肉可以治疗身体虚弱之症。汉时,黄香9岁即知孝顺父母,夏以扇扇父母帷帐,使枕席清凉,冬以身暖被褥,后人以“孝友堂”的堂名纪念他。到了宋代,黄庭坚又是一个典型的大孝子,他对母亲恭敬有加,他亲自为母亲洗尿桶一事就被画在了《孝经》图中。 <P>    至于黄氏出宦官,最集中的时期应属两宋。在两宋的宦官阶层中涌现出了大批黄姓之人。如宋真宗时宦官黄守忠、宋神宗时宦官黄经臣、宋徽宗时宦官黄经国,还有黄迈为宋光宗时宦官,黄道元宋仁宗时任内侍,黄怀信为宋神宗时宦官。这些都是见于史料记载的宦官,还有一些未见经传的黄姓宦官,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P>    三、黄姓名人 <P>    1.“山谷道人”黄庭坚 <P>    在北宋,有一位名列“宋四家”、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的“山谷道人”,他就是黄氏家族引以为豪的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 <P>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5岁即能背诵《五经》,10岁时就能诵《春秋》,被称为“神童”,长大以后也是才思敏捷,文名流传。 <P>    黄庭坚为人风趣幽默。他曾给一算命先生黄生写过一幅字:“黄生为我鲁直相面,说我官升二品,享年八十,真乃大葫芦种也。”黄生并不细看,欣然收下。黄庭坚后来向旁人解释道:“去年在京城相国寺看到有卖葫芦种的,背上是一个特大的葫芦,人们见了,皆出高价争相购买。可到春天,所结的仍是寻常的小葫芦。所以用‘大葫芦种’来讥讽黄生相术之不可信。” <P>    2.女纺织家黄道婆 <P>    黄婆婆,黄婆婆, <P>    教我纱,教我布, <P>    二只筒子,两匹布。 <P>    这是一首关于黄道婆的民谣,在上海一带民间家喻户晓。黄道婆(约公元1245~?年)又称黄婆,出生于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东清村),年轻时因遭丈夫虐待,遂离家出走,流落崖州,跟着黎族的姐妹学到了一些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棉花加工方法。她学会了织最美的棉布白毡,还有“崖州被”。 <P>    50多岁时黄道婆回到家乡,把自己学到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家乡的人们。她还发明了用两轴相轨去棉籽的“搅车”。她将崖州被改良,制成了“乌泥泾被”,闻名天下,形成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局面。 <P>    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尽心为家乡的棉织业奔波了20多年,在她年老病逝后,家乡人为她修建了“先棉祠”。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b>萧 萧姓念国,土著转汉</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汉族萧姓的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嬴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 <P>    嬴氏萧姓因国得名,当嬴姓萧国被灭以后,嬴姓子孙以国为姓氏。子氏萧姓也来源于国名。春秋末年,作为宋国附国的萧国被楚灭了以后,子姓萧国子孙改姓为萧,以纪念故国。外族改姓主要源于北宋时,辽国契丹族的拔里氏、乙室己氏族等集体改姓为萧。清朝时满洲八旗舒穆禄氏族的一部分、伊喇氏族的全部改姓为萧。南方也存在着由土著民族转为汉族萧姓的现象。 <P>    一、萧姓迁变 <P>    萧姓很早就开始出现迁移。如嬴氏萧姓在亡国后就有一部分迁移到南方的萧水。其中很大一部分融入到了南方土著民族中,成为南方少数民族中萧姓的主干。先秦时,萧姓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一带。秦汉时,萧姓人群已分布到山西、山东和长江中下游。元朝时,萧姓已进入湖广地区,清朝初年,萧姓又进入了台湾地区。 <P>    二、萧姓名人录 <P>    萧姓历史上的名人很多。如战国时吹箫引凤的萧史;西汉时的丞相萧何,大臣萧望之;南北朝时建立南宋的齐高帝萧道成,竟陵王萧子良;建立梁国的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史学家萧子云、萧子显,文学家萧统;唐初大臣萧,散文家萧颖士;北宋辽国的萧太后,史学家萧韩家奴,大臣萧思温;南宋画家萧照,诗人萧德藻;元代戏曲作家萧德祥;明清之际画家萧云从;清朝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民国音乐教育家兼作曲家萧有梅;当代有中国人民o(︶︿︶)o 唉大将萧劲光、上将萧华,实验核物理学家萧健,历史学家萧一山,医学家萧龙友,书法家萧蜕,京剧艺术家萧长华等,不胜枚举。 <P>    三、萧姓名人 <P>    1,“汉初三杰”之一萧何 <P>    萧何,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楚汉之争中他向刘邦推荐了韩信。留守关中时,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为刘邦在楚汉争霸中胜出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朝建立后,协助刘邦消灭异姓王,被封侯。他与韩信的故事最富传奇色彩。 <P>    楚汉争霸开始时,韩信在刘邦手下只做了一个掌管粮饷的小官——治粟都尉,因得不到重用便在一天晚上逃走了。萧何深知韩信是个千年难遇的将才,于是连夜追赶,三天后才追上韩信。最终韩信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当上了大将,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刘氏汉朝。 <P>    虽然韩信是在萧何的举荐下才得到重用的,但汉朝建立后,萧何认识到,要想巩固汉朝的统治,必须铲除那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特别是实力最强且又英勇善战的韩信。而韩信也因对刘邦削除他的兵权、一再降低他的爵位心怀不满,决定趁刘邦亲征陈叛乱时在长安造反。 <P>    当时情势危急,于是萧何出面谎称刘邦已将陈诛杀并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道喜。韩信深信举荐自己的萧何,于是进了宫。结果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吕后诛杀于长乐宫室。可以说,韩信的成败与萧何有着直接的关系,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P>    2.北地巾帼萧太后 <P>    萧太后是辽景宗的皇后,姓萧,名绰,小字燕燕,通常称为燕燕太后,是辽国著名的有才略、有作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P>    辽景帝体弱多病,驾崩时圣宗耶律隆绪才几岁。萧太后面临着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她以超人的胆略,一方面大力提拔有治国之才的契丹官员,一方面重用汉族官吏,特别倚重以汉人宰相韩德让为首的汉官集团,对辽国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而扭转了穆宗以后的衰落之势。 <P>    萧太后不仅善于驾驭左右大臣,而且精通军事,曾经亲自率领辽国军队进攻宋朝,并在澶渊之战中指挥三军,赏罚分明,极大地鼓舞了兵士的士气,为辽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P>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b>姚 舜帝子孙</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姚姓是舜的后裔,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舜生于姚墟,即今河南濮城镇,他的其中一支氏族的姓氏就取自所居的地名,即姚姓。由此推断,姚姓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了。 <P>    到了东汉末年,舜的儿子商均的后代为了躲避王莽之乱,南迁到今浙江吴兴和福建南安一带,他们本来姓田,后来改姓为姚。这是王莽篡汉之后出现的一支姚姓,成为当代东部姚姓的主要来源。 <P>    一、姚姓迁变 <P>    在民族大融合中,姚姓和其他姓氏一样,也融入了外族血缘。十六国时期羌族的部落首领和帝王有几个都是姚姓,如姚弋仲、姚苌、姚兴等。 <P>    姚姓得姓比较早,开始播迁的时间也很早。据说春秋时吴国有一位得道之士叫姚光,他获取了神丹,能分形散影,还有“火烧不焦,刀砍不伤”的神通。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姚姓就渡江南迁到了今江浙一带。 <P>    二、姚姓名人录 <P>    姚姓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比如唐朝的著名宰相姚崇,诗人姚合,史学家姚思廉;元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姚枢,文学家姚燧;明朝的画家姚绶,佛学家和政治家姚广孝,抗倭义士姚长子等。在清朝,姚鼐是著名散文家,姚范、姚燮是文学家,姚文田、姚际恒是学者。 <P>    现在,姚姓在我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四位。 <P>    三、姚姓名人 <P>    1.“救时宰相”姚崇 <P>    姚崇(公元650~721年),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后来为了避“开元”年号的讳,改名崇。他做过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为治国之能手,后荐宋接替自己继任相位,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名扬历史的“开元盛世”。 <P>    姚崇为人耿介,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参与了五人宫廷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中宗复辟。 <P>    但姚崇感念武则天旧恩,因此被贬。睿宗时,太平公主干政,结党营私。姚崇上书奏请太平公主迁居东都以削弱其手中的权力,又因此而获罪,被免去宰相之位,贬为申州刺史。从此朝中更加混乱无纪。 <P>    玄宗即位后,认为姚崇是个难得之才,便复其相位。姚崇曾向玄宗提出十条建议,包括禁止宦官、外戚干预政事,禁止增建寺观,奖励群臣上谏等,玄宗均欣然采纳。 <P>    姚崇兴利除弊,大胆革新,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P>    姚崇行法不避权贵。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欺压百姓,本该依法治罪。李业到玄宗那里去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打算赦免他。姚崇坚决要对仙童依法制裁,认为“不可纵舍”。玄宗只好同意将他定罪,自此以后,那些皇亲国戚再也不敢无法无天了。 <P>    开元三年,姚崇的儿子死了,请假了10多天,结果案子积压很多,其他人都束手无策。姚崇假满回来后,十几天的政事一会儿就裁决完毕。他自豪地问齐 :“我可以和谁相比?”齐说:“你可以称得上‘救时宰相’了。” <P>    这一年,山东闹蝗灾。当时人们认为蝗灾是天意,只能通过朝廷“修德”来治理。姚崇力排众议,坚决除蝗,并派出大批负责治蝗的御史。结果成绩显著,老百姓因此免除了饥荒。 <P>    2.一生从政的僧人姚广孝 <P>    姚广孝,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世称道衍和尚。他博览群书,关心政治,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谋士,力劝朱棣夺位,后又受明成祖之命主持编修《永乐大典》,修行、功名二者兼得。 <P>    姚广孝精于佛学,擅长诗文,曾两次被朝廷选为高僧,但他志向并不在方丈之间。著名术士袁珙一见他就说:“这是哪里来的怪异僧人,三角眼,像生了病的老虎,将来的业绩一定在政治上。”姚广孝听了很高兴。 <P>    姚广孝遇见燕王朱棣后,为他分析了天下形势,力劝朱棣夺位,是“靖难”起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 <P>    后来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封为僧录司左善世,管理佛教事务。姚广孝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每天起早贪黑,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觉得他的功劳太大,职位太低,想升他的官职,但碍于他是出家人,只好任他为太子少师。 <P>    因为姚广孝博学多才,世所罕见,明成祖便让他主持编修《永乐大典》。本来《永乐大典》由其他人编订,但与该书的规划宏旨相去甚远,明成祖就将它交给了姚广孝。姚广孝不辱使命,汇集三教九流参与编订,几年之后,世上学问无所不包的《永乐大典》终于成书。姚广孝也因此积劳成疾,不久病逝。明成祖亲自为他写了祭文,并按出家人的方式将他安葬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河畔。 <P>    像姚广孝这样一生为僧而从政的,在中国历史上实不多见。 <P>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b>汪 防风氏和周文王的后裔</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据传,汪姓是四五千年以前今浙江武康一带汪芒氏的后裔。 <P>    早在夏朝时,有个诸侯国叫防风氏国,到了商朝后改名为汪芒氏国。其国民也取国名中的汪字为姓,世代繁衍至今。 <P>    不过,也有人认为汪姓源出周文王的后裔。商末周文王占领位于河南鲁山的古鲁国,把它封给其孙伯禽。周武王灭商后派伯禽征平商的盟国徐、奄十七国,并命伯禽长驻奄地,鲁国就由河南移封山东。传至鲁成公,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流传下来。 <P>    一、汪姓迁变 <P>    发源于浙江武康的汪氏,安土重迁的观念特别重,所以几千年来播迁的幅度不是很大,范围也不是很广。他们的播迁路线主要是由东向西,先是江苏、安徽,后至江西、四川等地。 <P>    汪姓大约在东汉建安年间进入安徽,到了唐代,今安徽的歙县汪氏一族兴旺发展,甚至有了“十姓九汪”的现象。唐代以后的江西、贵州、福建及两广等地的汪氏就大多是从安徽迁徙过去的。 <P>    汪姓发展至今,人口已达456万,约占全国人口的4‰,在百家姓中列第五十七位。 <P>    二、汪姓名人录 <P>    历史上汪姓名人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东汉会稽令汪文和,唐朝歙州刺史汪华,南宋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名臣汪伯彦,明代文学家汪廷讷、汪道昆,清朝学者汪中、医学家汪昂、画家汪士慎、名臣汪由敦、太平天国名将汪海洋,现代有大o(︶︿︶)o 唉汪精卫,当代则有著名化学家汪猷、水利学家汪胡桢、逻辑学家汪奠基等。 <P>    二、汪姓名人 <P>    画家汪士慎 <P>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公元1686~约1762年),字近人,号巢林,又称溪东外史、甘泉山人、七峰居士等,安徽歙县人,家居扬州城北。 <P>    汪士慎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酷爱喝茶,喜欢梅花,也善于画梅,以卖画为生。他一生清贫困窘,自谓“茗饮半生干雪,蓬生三经逐年贫”。 <P>    汪士慎擅长画梅花,平时也画人物和花卉画。他画梅得益于杨补之的纵横铁骨和王元章的繁花瘦干,并融合自我风格,着重体现出梅的冷香清苦之特性,作品有《墨梅图》卷、《梅花图》册、《拟石涛镜影水月图》轴、《花卉册》等。此外他还著了一本《巢林诗集》。 <P>    汪士慎54岁时左眼失明,长年在外地漂泊,便带上一枚“尚留一目著花梢”的小印。可没多久就双目失明了。但他用心意运腕,用手摸索着写字作画,自号心观道人。丁敬称其“肉眼已无天眼在,好看万象又更新”。饮茶、焚香、吟诗、作画构成了汪士慎人生的至高境界。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B>第六部分:以国为姓
毛 以国为姓</B></P><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毛姓源自黄帝姓氏——姬姓。史载周武王将他的母弟叔郑(周文王第八子)分封到渭河上游今岐山、扶风一带的毛国,叔郑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而另外一说是有一位周文王的第九子姬明,受封于河南的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封地为姓。南北朝时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毛氏。今天的毛姓按人口多寡计,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七十六位。 <P>    一、毛姓迁变 <P>    世居北方的毛氏,约在汉唐时期南迁江南各地。毛姓的一支从中原迁居今江西吉州龙城,在那里繁衍生息。元朝至正年间,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迁至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从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到毛太华下传二十代时,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o(︶︿︶)o 唉。除他之外,毛姓名人还有周代的毛公亭;战国时代的毛遂以及传《诗经》的“大毛公”毛亨和“小毛公”毛苌;三国名臣毛 ;北朝权臣毛修之;唐代画家毛婆罗;宋朝大臣毛友、毛洵,画家毛信卿、毛义、毛允、毛政;明朝名臣毛纪、毛恺、毛伯温、毛凤韶、毛节,画家毛良、藏书家毛晋;清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诗人毛远公等。 <P>    二、毛姓名人 <P>    敢于自荐的毛遂 <P>    毛遂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士人,做过赵国平原君的食客。 <P>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出使楚国,希望楚与赵联合抗秦。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出20个智勇双全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可是挑出19人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了。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道:“请您让我凑满这个数去楚国吧。”平原君不大熟悉毛遂,说:“一个有本事的人在世上,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口袋,马上可以看到锥尖刺破袋露出来。你来这里三年了,我从未听别人称赞过你,可见你一无所长,所以你不适合去。”毛遂说:“今天我就请你把我当做锥子放进口袋。”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随同前往楚国,代表其他19人上台去说服楚王。他按着剑走近楚王,大声说道:“如今大王与我处于十步之内,楚国纵然强大,大王也倚仗不着,因为您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楚王被毛遂勇敢的举动吓呆了。听完毛遂分析共同抗秦的好处后,楚王决定和赵国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就源于这个故事。 <P>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b>狄 渊源复杂</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关于狄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周王朝。周成王将其舅舅孝伯封在狄城,孝伯就在那里建立了狄国。后来,狄国的族人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狄。 <P>    另外,据记载,炎帝的后裔也有姓狄的,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他们成为北方的狄、氐、羌等少数民族。天水(今属甘肃)的狄姓是当地的望族。 <P>    狄姓子孙的组成,有汉族,亦有少数民族。据《北史》记载,高车族也有以狄为姓的。 <P>    一、狄姓名人录 <P>    狄姓历史名人不多。春秋时,中山国人有制酒家狄希,据说饮他所制的酒,可以醉千日;卫国有孔子的弟子狄黑;西汉有博士狄山;唐朝有为官清正的宰相狄仁杰;宋代有勇而善谋的枢密使狄青;清代有进士狄亿。 <P>    二、狄姓名人 <P>    1.中唐名相狄仁杰 <P>    狄仁杰(公元607~700年),字怀英,唐并州太原人。历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刺史、宰相等职。 <P>    狄仁杰自小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在他小时候,门人中有人被杀害,官吏前来查办时,狄仁杰在官差与门人的争辩声中读书,丝毫不受影响。官吏责问他,他却回答:“与书中圣贤对话不比与世间俗人说话重要吗?”后来因其才能被升调做汴州参军。那个官吏对被骂一事耿耿于怀,便找机会诬告他,黜陟使阎立本召见并讯问他,发现了狄仁杰的卓越才能,极力推荐他。从此,狄仁杰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P>    狄仁杰以敢于直言而扬名中国历史。唐高宗时,左威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薛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高宗要下诏杀掉二人。狄仁杰据理力谏,才保住了二人性命。武则天想要花费数百万建造佛像大菩萨,狄仁杰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痛斥了这一件事情的弊端。武则天于是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并拜他为宰相。 <P>    狄仁杰于圣历三年逝世,享年71岁,被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他生前所推荐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都成为中唐的中流砥柱。 <P>    唐中宗登帝位后,追赠狄仁杰司空;睿宗又封他为梁国公。 <P>    2.北宋名将狄青 <P>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士兵出身,对西夏作战屡立战功,升为大将。 <P>    皇年间(公元1049~1053年),侬智高反叛,兵困广州城。狄青向皇帝请命,南征侬智高。战前,狄青命令各将严阵以待,听从他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未到,私自出兵,大败而归。狄青说:“各将私自用兵,岂有不败之理?”将陈曙等30多人斩首示众。狄青下令军队休整10天,敌人以为官军不会很快出兵。但第二天狄青的军队出奇不意地过了昆仑关,叛军失去了要地,展开疯狂的攻势。前锋孙节战死后,孙沔等人大惊失色,狄青却指挥若定,大败叛军。侬智高纵火烧城后逃走。后来,狄青部下在叛军尸首中发现一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说是智高,要奏报朝廷。狄青却说可能是骗局,而没有向朝廷请功。 <P>    狄青是在军中出生入死10余年才显贵起来的。一次仁宗召他商议军机时,见他脸上仍有作为官兵标志的黑疤,就劝他敷药除掉。狄青却说:“陛下念臣有功劳给予重用,不问臣出身卑微,臣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以鼓舞军队士气,不敢奉行您的命令。”后狄青以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任延州知府,又升枢密副使。 <P>    狄青病死后,皇帝追赠他为中书令,赠谥为“武襄”。宋神宗时,为近世将帅排名次,认为狄青勇猛而有谋略,行伍出身而能名震中外,是位十分难得的人才,对狄青颇为感慨和思念,下令将狄青的画像挂在宫中,并亲自为他御制祭文。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b>戴 谥号为姓,戴姬同祖</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戴姓有两个来源。 <P>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把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分封到宋(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仲衍即位为宋公,历史上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有他死后的谥号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其子以谥号“戴”为姓,形成戴姓。此为戴姓一个来源。 <P>    其二是周武王灭商后,大封宗族之弟和异姓功臣,封姬姓的王室之弟于戴国(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戴国位于郑、宋两强之间,常遭欺凌。郑庄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周王之命灭掉戴国。姬姓戴国灭亡后,戴国子民以国为姓,以纪念故国,这是戴姓的另一支系。 <P>    一、戴姓名人录 <P>    戴姓区别于其他姓氏的地方就是商汤这一支戴姓血统单纯,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祖源,而且还没有被外姓或外族冒用过。戴姓人世代居于谯郡亳州(今安徽亳州)。两晋之后,为避战乱南迁,到了广陵(今江苏扬州),还有一些居住在山东半岛。历史上,戴姓名人不绝于书。 <P>    两汉时期,名垂青史的有官至九卿的戴崇、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和“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有虎贲将军戴级,还有以讲《易》祭酒为宁始将军的戴参。东汉有“世称儒,知名东夏”的戴宏。魏晋南北朝时,有官至晋骠骑将军的戴渊(若思),官至尚书仆射的戴邈,东晋学者、雕塑家、画家戴逵以及他的两个画家儿子戴勃、戴和以道术占卜闻名的戴洋。唐初,戴胄、戴至德叔侄相继为相,以胆略著称于军中,还有官至左龙武将军的戴休颜和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戴叔伦。五代有官至太子少保的戴思远。宋代有知京兆府的戴兴、官至工部尚书的戴溪、江湖派诗人戴复古以及戴之邵、戴良齐。元代有文字学家戴侗、东南文章大家戴表元。明朝有好古博思、才思敏捷的长洲人戴冠、号称“九灵山人”的隐者戴良、一代名医戴思恭、画家戴进。清代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江西戴衢亨登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其父戴第云、叔戴均元、兄戴心亨并居馆职,迭任文衡,世称“西江四戴”;还有礼部尚书戴联奎、刑部尚书戴敦元、兵部侍郎戴熙、军机大臣并大学士戴鸣兹、一代学者戴震、经学大师戴望、号称“辽东三老”之一的诗人戴衡等。现代则有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国民党理论家、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左翼文联作家、抒情诗人戴望舒等。 <P>    二、戴姓名人 <P>    哲学家戴震 <P>    戴震(公元1723~1777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安徽屯溪)人,乾隆时期与吴派并称的皖派考据大师,是王夫之以后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P>    戴震自小聪颖过人,有很强的记忆力,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早年师从著名学者江永问学习。后由于家境贫困,以教书为业。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豪绅为了侵占戴氏祖坟,对戴震进行迫害。这年三月清廷又大兴文字狱,豪绅企图借清高宗炮制的这场文字狱加罪于戴震。面临着杀身灭族之灾,戴震不得已携带书稿逃往北京避难。在京避难期间,结交新科进士纪昀、王鸣盛、钱大昕、王昶、朱筠等人,被他们赞为“天下奇才”,声名大震。但直到乾隆二十年,戴震40岁时才中举人。此后多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乾隆四十年,才为清高宗特许,经殿试赐同进士出身。 <P>    戴震批判了宋明以来程朱、陆王之学,在《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及《答彭进士允初书》等书中集中阐明其哲学主张,在清代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弟子段玉裁将他的著作统编为《戴东原集》。 <P>    戴震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众多弟子,可是,他的弟子中没有一个能全面地继承戴氏之学的。尽管如此,弟子只要有人在某一方面继承了他的学问,就会在这个方面取得杰出成就。比如王念孙、段玉裁继承了戴震的小学音韵训诂之学,孔广森继承了戴震的测算之学,任大椿继承了戴震的典章制度之学。这些人都成为戴震之后的大学问家。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b>宋 宋姓源于微子启封宋国</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宋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始见于周代。周公旦平定由纣王之子武庚挑起的叛乱之后,周成王改封纣王长兄微子启于宋。宋国建立,定都商丘,公族皆以国名为姓,世代姓宋。 <P>    一、宋姓迁变 <P>    公元前286年,宋为齐、魏、楚三国联合所灭。宋姓民众逐渐播迁,流散各地。然而,宋氏家族尽管组成成分比较单纯,但也并非“一脉单传”。据《五代史》记载,当时在辰州有所谓的蛮酋,也是以宋为姓。但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血统了。 <P>    自汉代始,许多宋姓人皆因为官之故开始由中原向四周、由北方向南方扩散。最初是在山西介休、陕西关中、河南南阳、河北广平及河北邢州等地,繁衍成望族。隋唐时期,宋姓迁徙频繁,逐渐散居于大江南北。到宋元之交、明清之际更有闯荡海外、迁居入台者。 <P>    宋氏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战国时有辞赋家宋玉、思想家宋。唐朝有名臣宋、诗人宋之问。宋历官四帝,清正刚直,政绩广为人们称道。宋时文学家有宋庠、宋祁兄弟,弟弟宋祁更因“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宋时还有画家宋迪、法医学家宋慈、农民起义领袖宋江。明朝有一代贤臣宋濂、科学家宋应星。清代有诗人宋琬、宋湘,经学家宋翔凤。近现代则有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国母宋庆龄。宋姓真可谓代有才人出。 <P>    二、宋姓为官者多清廉 <P>    纵观历史,宋姓为官者多,且大多都刚直不阿,清正廉明。汉时京兆宋氏中的旬邑侯宋弘及其弟宋嵩俱以为官忠直而著称于当时。北魏时的广平宋氏中,有随高祖南征、以军令严明著称的宋弁,其族弟宋翻为官亦不畏豪强,秉公执法,威震京师。唐时宋两度为相,耿介有节,守法持正,举世称誉。唐文宗时宰相宋申锡耿直清廉,为国除奸去乱,虽遭诬陷,临危不惧。宋代敢于直谏的宋琪,因与宋太宗常意见相左,而终至罢相。北宋文学家宋庠曾为宋仁宗宰相,精通刑律,熟悉法度,选贤任能,对策得体,深得器重。其弟宋祁任官也以敢于直谏而出名。明初重臣宋濂被延聘为太子之师,博通经书,为人诚恳,善于劝谏,明太祖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这一代代宋氏名臣贤相足以光耀历史,名垂千古。 <P>    三、学者雅士,灿若星河 <P>    宋姓名人中,多见文雅博学之士,不乏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科学家、书画家、藏书家。其中有战国时宋尹学派的代表人物宋 ;楚国辞赋家宋玉;唐代宫廷诗人宋之问;北宋著名文史学家宋庠、宋祁兄弟,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开创诗画题材的北宋画家宋迪,著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的宋慈;明代文史学家宋濂主编《元史》,且生平著述甚多,后人编有《宋学士文集》,书法家宋克书画皆精,影响一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宋应星,因著有《天工开物》而被英国的李约瑟称为“中国的狄德罗”;清代诗坛的“三宋”,分别是“南施北宋”之一的宋琬、学习宋诗著称的宋荦以及“作诗不用法”的宋湘,而经学家宋翔凤则是常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P>    四、宋姓名人 <P>    1.明朝开国功臣宋濂 <P>    宋濂(公元1310~1381年),字景濂,浦江(今浙江浦江)人,在元末时荐授翰林院编修,他坚辞不受。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他受朱元璋的礼聘,与刘基一起参与谋议,尊为先生,授太子经。洪武初年主修《元史》。书成后,被授翰林学士。朱元璋说他“学通今古,性淳而朴实,有古人之风”。 <P>    宋濂年幼时羸弱多病,却十分聪慧。拜刘梦吉为师,学习四书五经,后来又投柳贯、黄缙门下。据说他六岁能作诗词歌赋,青年时就以文章优美而驰名。宋濂初佐朱元璋时,就提醒朱“不嗜杀人”,受到朱的嘉许。同时,宋濂也建议朱除了熟读兵书外,还要注重儒家经典,要以礼教治国,不要以刑罚治民。后来,朱元璋请宋濂辅导太子朱标。 <P>    宋濂为人纯朴厚道,以诚信获得朱元璋的信赖。洪武九年,朱元璋封宋濂之子为中书舍人和礼仪序班。洪武十年,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赐锦帛及御制文集等。 <P>    宋濂辅佐明朝,官仅正五品,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至理名言,言行谨慎,但最终还是为宰相胡惟庸一案所牵连。当时朱元璋本打算一同处死宋濂,幸得皇后、皇子苦劝,宋濂被判流放茂州,死于途中,年72岁。 <P>    2.科学奇才宋应星 <P>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在当地,宋姓显赫。宋应星幼时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志向远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考取乡试第三名,万历四十七年会试落第。崇祯八年,在浙江任袁州府教谕。到崇祯十一年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掌管刑狱诉讼。到了崇祯十三年,辞官重回故里。自江西被清兵占领后,宋应星之兄宋应服毒殉国,他本人便一直隐居,直至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亡故,时年82岁。 <P>    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这本书出版于崇祯十年,全书计三卷十八篇。该书介绍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首先介绍衣食,最后介绍珠玉。在农业生产中,则以《乃粒》侧重叙述农作物栽培和生产工具的制作及使用;在手工业中,则以《乃服》介绍丝织技术及其机械;《粹精》则介绍农产品加工,《陶埏》介绍制砖瓦和陶瓷,《冶铸》则介绍金属冶炼,《舟车》则介绍车船制作及驾驶技术,《五金》则介绍金工技术。该书有123幅插图,生动而形象。《天工开物》在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朝鲜和欧洲各国,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P>    另外,宋应星还写了《野议》和《思怜诗》等。前一部是政论,后一部则是他的诗集。同时,他写了一本专门讨论自然哲学的书《论气》,率先提出声音是靠气流振动而传播的声学理论,同时也论及了日食和月食所蕴涵的科学道理。</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b>庞 源起周文王</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周文王子毕公高,武王时被封于庞。而其子孙中又有封于庞的。庞地一支的后人,便以庞为姓,兴起庞氏宗族。因此,庞姓是周文王之后,源出姬姓,已立姓4000余年。 <P>    庞姓郡望在始平郡(今陕西兴平东南)和郡(今安徽亳州)。 <P>    一、庞姓多文臣武将 <P>    战国时魏国将军庞涓,与孙膑同学,两人多次斗智。三国时有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凤雏庞统,魏黄门吏部郎庞山民;曹操手下庞德,助曹仁攻关羽;庞统的叔父庞德公,躬耕不仕,采药鹿门山。唐时庞坚,以长史守颍川,拒安禄山叛军,粮尽援绝,被俘后活活冻死;庞蕴官至襄阳刺史;庞勋于唐末率戍卒起义,被推为天册将军。宋有孝子庞天,晋州刺史庞元英,还有画家庞崇穆;著有《难经解数》等多种医学著作的庞安,贡献极大;以开边为己任,前后在西南二十年的庞恭孙;庞籍官至宰相,后经罢斥,又起为太子太保。 <P>    金时庞铸任户部侍郎,工诗善画,允为一时名士。元代有进士庞祯。明有庞惟方,为政平恕,民悦服之。庞敬为庐州知府,为政严明,居官廉介。清代庞垲官至福建建宁府知府,政尚清简,力弭文字狱。庞钟璐官至刑部尚书。近有工人运动家庞人铨等。 <P>    二、庞姓名人 <P>    1.魏国将军庞涓 <P>    庞涓是战国时魏国将军,极有将才。庞涓曾与孙武之后孙膑同师学习兵法,同为师门高徒。后来投魏王为将,受重用。因恐自己才不如孙膑,就暗请孙膑至魏,假借罪名废孙膑双足并在他脸上刺字,并将其隐藏起来。后来在别人帮助下,孙膑暗中逃至齐国。 <P>    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354年),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齐国应赵国请求派军救赵。 <P>    孙膑献上“围魏救赵”之计,围住魏国,诱使庞涓返程救援。在桂陵,齐军埋下伏兵,以逸待劳,一举击溃了长途奔劳的魏军,此为桂陵之战。 <P>    魏惠王二十八年,魏攻韩。次年齐国往救韩国。孙膑为田忌军师,献计围攻魏都大梁,并在大梁外抢占要道,击其空虚。田忌从计,庞涓果然撤军回救大梁。 <P>    庞涓回军后,见齐军回撤,便发兵追击。他错误地认为齐军已有过半数的人逃走,甚为轻敌,放弃步兵,以轻锐精兵兼程追击。孙膑在马陵道设下伏兵,俟庞军进入后万弩齐发。魏军惨败,庞涓自杀。 <P>    2.凤雏先生庞统 <P>    庞统是三国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被他的叔父庞德公命为凤雏,在当时,与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 <P>    赤壁之战时,庞统助周瑜,佯投曹操,并献上兵船横连的计策,曹操照此行事,后来被周瑜火烧殆尽。 <P>    后来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因庞统容貌丑陋,孙权未予接纳。庞统乃渡江投入刘备门下。起初,刘备见他丑陋,只让他到耒阳县任县宰。后经考察,遂招为副军师。 <P>    刘备入蜀,进兵成都。进攻雒城时,庞统执意要走小道,不听刘备劝阻。行至落凤坡,遭遇伏兵,被射死。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b>熊 源有三支,楚地为宗</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熊姓在当代百家姓中居于六十八位,全国熊姓人口大约有400多万。据多种姓氏古籍记载,熊姓来源有三。 <P>    一说熊姓起源与黄帝有关。相传黄帝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后世子孙中有一支为表示对黄帝的尊敬以“有熊氏”为姓,后省去“有”,单姓“熊”,是为熊姓最早的起源。 <P>    另有黄帝后人鬻熊,对周朝有功,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于楚,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熊绎建楚国,以先祖之名为姓。后世代相传,是为湖北熊氏。 <P>    还有一支源自西周时期罗国。罗国与楚国同祖,其子孙中也有熊姓,史称罗国熊姓。 <P>    三支熊姓,以湖北熊氏最为发达,建立了疆界广大的楚国,曾雄霸中原。后代即以湖北熊氏为熊姓正宗。 <P>    一、熊姓名人录 <P>    熊姓起先在湖北、江西一带,后散居全国。历史上以南昌熊氏最为有名。另外福建建阳、湖北武昌、孝感等地的熊氏都曾是历史上的望族。 <P>    熊姓多文人,少武将。秦灭楚后,走向沉寂。自汉开始,熊姓人逐渐为官,南北朝时走向兴旺,出现了众多才士俊杰。北朝有经学家熊安生,著有《周礼义疏》、《礼记义疏》共六十卷。 <P>    唐代诗人熊孺登曾与白居易、刘禹锡唱和吟诗。宋元时期有受业于朱熹的熊兆、画家熊应周等。明代以后,熊姓名人,灿若星河,有“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有过目不忘的熊万仞,书法家熊方受,享誉国内外的诗人熊少牧,首发宁王朱宸濠谋反的吏部尚书熊浃,官至尚书的熊一潇,通俗小说家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文武双全的熊桴,经略辽东、励精图治反被冤杀的熊廷弼,康熙年间的名臣熊赐履及清代哲学家熊伯龙等。 <P>    近代熊姓名人卓越显达的有政治家熊希龄,革命者熊克武、熊秉坤、熊成基,哲学家、新儒学代表熊十力,戏剧家熊佛西,数学家熊庆来等。 <P>    二、熊姓名人 <P>    刚直不阿熊赐履 <P>    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顺治年间中进士,以刚直不阿、直言陈事出名。 <P>    清康熙初年,鳌拜辅佐康熙,擅作威福,专权跋扈。熊赐履不像有些人那样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而是敢于向皇帝进谏,要求惩办o(︶︿︶)o 唉,矛头直指鳌拜。他上书要求皇帝治贪倡廉,慎重地选择辅弼大臣,不要受奸佞小人蒙蔽。要求皇帝不耽声色,读圣贤之书,修养德行,特别指出汉族官员在朝中不应过于迁就满族官员,要朝夕献策进谏。此疏一上,鳌拜大怒,欲治熊赐履以妄言之罪,幸亏有皇帝保护才幸免于罪。后官至刑部尚书。 <P>    熊赐履曾主持经筵大典,为康熙讲解儒家经典、为王之道。负责编修《太宗圣修》、《孝经衍义》、《明史》等官书,有多部著作。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b>纪 以封地为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纪姓源自上古为帝的炎帝,得姓于周代的一个古老姓氏。周朝时候,朝廷尊重远古帝族的后代,将他们分封为诸侯。炎帝的一个后代被封到纪这个地方,建立纪国,在现在山东寿光一带。此后,纪国王族的后代便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纪,百家姓中的纪姓由此而来。 <P>    一、纪姓名人录 <P>    纪国后来被齐国吞并,纪姓人士流落到今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此时出现了以善射而闻名的纪昌。到了秦末汉初,纪姓人中则出现了为汉高祖夺取天下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纪信、纪成,公卿纪逡。唐代则有名医纪明,他有观人颜色便知疾病轻重的本领。此外,纪姓中的名医还有金朝的纪天锡,曾被金世宗授予医学博士。宋代时,纪姓中开始有其他姓氏的人加入,据《宗躬孝子传》记载,当时有个叫纪迈年的人本姓舒,后来改姓纪。元朝时期,纪姓中出现了著名的戏曲家纪君祥,传说著名的《赵氏孤儿》等剧作,就出自于他之手。清代纪姓中的著名人物有纪容舒、纪昀、纪昭父子三人,尤其纪昀更是清代有名的人物。 <P>    二、纪姓名人 <P>    风流才子纪晓岚 <P>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谥文达,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并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他生性幽默诙谐,处世圆达,是清代有名的风流人物。 <P>    纪晓岚自幼就有“神童”之称,九岁那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看到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急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教谕大人问好。教谕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欢喜,便想考考他。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小童子暗藏春色”,让他来对下联,纪晓岚略加思索就对出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纪晓岚对得如此工整巧妙,不禁连连称赞。后来,纪晓岚步入仕途,出入宫廷,与大贪官和同朝为官。当时和深受乾隆帝宠信,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曲意逢迎,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并且不时借机讽刺和。 <P>    一次,乾隆皇帝临幸和家,见和家的亭额是纪晓岚写得两个大字“竹苞”,聪明的皇帝禁不住笑起来,对和说道:“这是纪晓岚嘲弄你,说你家个个是草包。”原来,“竹”字拆开是“个个”,“苞”字拆开是“草包”。和如梦初醒,挂了这么久的亭额,自己竟未觉察。 <P>    纪晓岚曾多次扈从乾隆帝南巡。一日,君臣游到杭州西湖,见到湖水碧绿如玉,波澜不惊,靠近湖边的水面,荷花亭亭玉立,煞是好看。乾隆见此美景,不由得诗兴大作,脑中现出一句绝妙的上联,便对纪晓岚说道:“朕有一句上联,不知纪爱卿能否对上来?便是:湖里荷花攥红拳打谁?”纪晓岚听了,看见湖岸上的蓖麻,不由脱口对出下联:“岸边麻叶伸绿掌要甚?”乾隆一听,立刻沉下脸来,他本来想借此联难为一下纪大才子,没想到纪晓岚对答得如此之快,心中甚是不悦。纪晓岚见乾隆变了脸色,马上明白了原因,但为时已晚,只好伺机补过。不一会,君臣二人到了八方亭,这时乾隆又想出一绝妙之联:“八方亭,亭八方,孤立于亭上观八方八方八八方。”纪晓岚正愁没有机会弥补前罪,闻听此联,扑通跪倒在地,高呼道:“万岁爷,爷万岁,臣跪在爷下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一听大喜,说道:“爱卿平身,朕赏你黄金百两。”纪晓岚站起身来,心中松了一口气。由此一端,可见纪晓岚的机敏圆滑和应对之捷,亦可见其极善体察圣心。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b>屈 以封地为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武王的儿子瑕在朝中做官,其政绩显著令楚王满意。于是,楚武王就将屈邑这个地方封赐给了他。所以后人称他为屈瑕。屈瑕的子孙以封地为姓,世代姓屈。屈姓是楚王族的后代,楚王族又可以追溯到黄帝的裔孙颛顼。所以,屈姓是黄帝的后裔。 <P>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地区复姓屈突改单姓屈,也融入屈姓中来。 <P>    屈姓名人有战国时楚将屈,号称“岭南三大家”之一的清朝大文学家屈大均,还有清代文人屈夏等。 <P>    屈姓名人 <P>    报国无门、叩问苍天的屈原 <P>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P>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贵族,官至左徒、三闾大夫,著有《离骚》、《楚辞》等。屈原学识渊博,品格坚贞,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但受到当时楚国士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便向楚怀王大进谗言,说:“屈原每次发布法令,都要夸耀自己的功绩,眼中全没有大王,这有损大王的威望。”楚怀王听了很生气,屈原便被罢黜放逐。从此,屈原空有满腹的爱国心,但却报国无门。昏庸的君王,贪婪残暴、阿谀奉承的官员把屈原一步步逼向死亡。公元前278年,屈原怀着悲愤抑郁和绝望的心情自沉于汨罗江。据说屈原是在五月初五投江的,因此后人每年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包角黍(粽子)来纪念他。 <P>    屈原留给后人的是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诗篇。在《离骚》中屈原淋漓尽致地表述了他怀才不遇的郁愤心情,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鲜明个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而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爱国爱民之心在《天问》中尽显无遗。屈原纵横古今,放眼宇宙,对人生、社会和自然提出自己的质疑,想像奇异,极富批判精神。屈原存世的还有像《九章》、《九歌》等都是后人传诵的诗篇。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b>项 以国为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项姓出自姬姓。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一位公子被封到项城(今河南项城),并建立了一个小国——项国。后来,项国被东方的齐国所灭。项国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 <P>    项姓的望族居辽西郡(今河北卢龙东)。 <P>    在百家姓中,项不算是一个大姓,因此名人也屈指可数。战国时,楚国有大将项燕;秦朝时有项梁、项羽;唐朝有诗人项斯;宋代有为民除害的清官项德正;明朝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收藏家项元汴;清朝有画家项圣谟,数学家项名达;近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 <P>    项姓名人 <P>    西楚霸王项羽 <P>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他家世代都是楚国贵族。楚国灭亡后,叔父项梁带着他逃到了江南的会稽郡。他从小就苦读兵书战策。有一次,秦始皇去江南巡游,经过会稽郡,项羽叔侄一起前往观看。秦始皇出巡时,千车万骑,好不威风。项羽却用手指着秦始皇说:“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赶快用手掩住了他的嘴。 <P>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项羽和项梁趁机在会稽起兵响应,聚集起8000子弟兵。随后,他们渡江北上,拥立楚怀王的孙子为王。不久,项梁战死沙场,项羽奉命北上巨鹿,援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为了显示决心,项羽在渡过漳河后,下令将全部船只凿沉,又把所有的铁锅都砸坏,只携带三天的干粮。在与秦军交战时,楚军人人斗志高昂,奋勇冲锋,毫不畏惧。巨鹿一战,秦将王离被擒,秦军惨败。各路诸侯军见了,无不心惊胆战。战后,项羽被推举为诸侯上将军,统一指挥各路军队。第二年,秦将章邯走投无路,只好向项羽投降。 <P>    不久,项羽挥军西进。这时,刘邦却抢先一步占领了关中。项羽入关后,刘邦因寡不敌众,主动前来项羽的驻地——鸿门拜见。项羽于是设宴款待。谋士范增认为刘邦将来可能成为项羽的对手,便多次劝他趁机将刘邦除掉,项羽没有同意。范增便让项庄入帐舞剑,要刺死刘邦,却为项伯所阻。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冲了进来,大声质问项羽为什么要谋害刘邦。项羽听后,无言以对。 <P>    鸿门宴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自称西楚霸王。不久,刘邦开始率军与项羽争夺天下。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越打越弱,最后被围困在垓下。项羽见大势已去,心中十分痛苦,宠姬虞姬便为他舞剑助兴。项羽在一旁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悲不自胜,自刎而死。 <P>    在埋葬了虞姬后,项羽立即集结起800壮士,奋力冲出重围。最后,来到了乌江边,项羽心灰意冷,不肯过江,自刎而死。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b>董 驯龙得董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董姓有诸多历史可考,其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董姓的起源,从惠连氏族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帝。“董”初指能制绳索的草,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他们以草为图腾。据传,惠连的孙子董父擅长驯养龙(即鳄鱼)。某年,有人向舜帝敬献了几条蛟龙,需要专人饲养训练,朝廷就指派董父驯养。董父精心驯养这些蛟龙,教它们学会各种舞蹈。舜帝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他们氏族称豢龙氏,并赐董姓。从此,董父的子孙后代便以董为姓。董的古址在今山西境内,是夏商时代的侯国,后为晋所并。 <P>    另据汉代的考证,董姓另一支的起源是以官职为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董督晋典的后代。 <P>    一、董姓迁变 <P>    董姓来源与其他姓氏不一样,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族人就进入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融入土著之中。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姓。 <P>    董姓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声名卓著。当时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子,而董狐被后世誉为“良史”,为后世史官树立了榜样。当时,董姓主要活跃于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秦汉时期,董姓已扩展至河北、山东,进入了浙江、广东,还有西部的四川。那时,董姓名人有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被王允、吕布所杀死的董卓、东汉洛阳令董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贵州和云南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进入唐宋时期,董姓的重心在滇、黔地区形成,并大批移民东南。这时候,董姓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当然,也有唐朝宰相董晋。明清以后,东北的董姓得到发展。这时候,董姓族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当然,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战斗英雄董存瑞,甲骨学家董作宾。 <P>    二、董姓名人 <P>    1.一代名儒董仲舒 <P>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时期,武帝颁布诏书,下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董仲舒三次上书,三献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天人三策》,博得汉武帝的赞赏,委以江都相之职。这种“天人感应”的学说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予以神化,谁反对政治统治,反对皇帝,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学说适应了统治者愚化民众的统治心理,被汉武帝采纳了。为了实现这种学说,董仲舒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求以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促进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大一统。 <P>    到汉宣帝时,当时儒生对奉为经典的五经有不同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由萧望之主持。讨论中,儒生们把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反驳攻击观点不一样的人,被班固称为“党同伐异”。 <P>    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一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作数十篇文章论说《春秋》,后来合编为《春秋繁露》。他在书中杂并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天意,君权神授,从唯心主义角度论证了汉王朝存在的必然性。书中还提出了封建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以及人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荒谬论点。 <P>    据说董仲舒在帐幕中讲读经籍,然后由其门弟子依次传授后来者,因此竟有弟子未曾见过先生面的。董仲舒日常生活严格遵照礼仪,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讲学,三年时间竟然没有空观赏室外园林,为弟子们所敬重。成语“目不窥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P>    2.秦淮名妓董小宛 <P>    董小宛为明末秦淮名妓,名白,字小宛。 <P>    据传,董小宛与明末复社成员“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两情相悦。但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明时代,个人只能漂泊于世,她与冒辟疆辗转流离,得以团聚,被冒辟疆纳为小妾。但是,降清以后被任为两江总督的洪承畴对她垂涎已久,便诬陷冒辟疆,使他蒙受冤屈。董小宛只有牺牲自己,与洪承畴周旋。洪承畴想纳小宛为妾,董小宛始终保持对丈夫的忠贞,不肯就范。洪承畴无奈,只得把她送给顺治帝。 <P>    董小宛入宫后与顺治帝引发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清宫秘史。顺治帝正由于和皇后不睦,产生了厌世情绪,清雅脱俗的董小宛的出现使他冰凉如水的心又重泛涟漪。顺治帝对她百般怜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好景不长,董小宛在宫廷内苑中为人所嫉妒,被皇太后遣送出宫,无奈之下,顺治帝只得与董小宛垂泪惜别。依照孝庄太后的命令,董小宛被封为悟真菩萨,出家为尼。后传顺治帝自董小宛走了之后,更加无心政事,不久便也遁入空门。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b>梁 梁姓出自嬴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周平王时,秦仲有功,其少子康被封于夏阳,即为梁伯。梁伯本姓嬴,梁为秦所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遂为梁氏。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拔列兰氏也改姓为梁,为另一支。 <P>    来自嬴姓的梁氏,其起源地梁国在今陕西韩城一带。梁为秦灭后,一部分子孙逃散他处。汉平帝时分两派,分居安定和扶风。梁芬合族随东晋渡江,在钱塘一带繁衍。其孙于桓玄时入福建。梁选为十三世,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梁芬的五世孙梁福范到京兆为官,后随子梁文迁惠安。宋时梁孟坚为兵部左侍郎,居宁化县,其六世孙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孙梁富迁梅州。梁氏自陕入晋,自晋而入浙、闽、粤乃至全国各地。 <P>    一、梁姓多文臣武将 <P>    梁姓一直不乏名人。春秋时有晋大夫梁益耳、梁弘和齐国孔子弟子梁。东汉有书法家梁鹄、与妻子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唐有画家兼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文学家梁肃。北宋有大臣梁颢,南宋有名画家梁楷,因其嗜酒,人称“梁疯子”;还有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明有戏曲作家梁辰鱼。清有文学家梁廷相,曾支持林则徐禁烟,并著书记录鸦片战争;梁国治,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翰林学士梁诗正,高宗重要文稿多出其手;梁同书为清代书法名家。近当代有建筑名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成的弟弟),哲学家梁漱溟,曾译《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卷)的散文家兼翻译家梁实秋等,此外还有森林学家梁希等。 <P>    二、梁姓名人 <P>    1.维新领袖梁启超 <P>    梁启超是清末广东新会人,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同其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力倡变法维新。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次年讲学长沙学堂,积极鼓吹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曾主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极力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影响很大。辛亥革命后,曾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1916又策动蔡锷反袁。后与段祺瑞合作,任财政总长。“五四”时,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文字激扬,常引以自豪。晚年在清华教学。他学识渊博,著述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文化等多方面,合为《饮冰室合集》。 <P>    梁启超自幼年便才学出众。12岁即中秀才。其父督导极严,希望他由科举登入仕途,光耀门庭。可他后来渐渐偏离了科举八股的方向。1889年,他在广州以第八名中举。主考官李端欣赏其才华,以妹相许。而梁启超却在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后在上海渐入新学,从此走上维新道路。 <P>    2.巾帼英雄梁红玉 <P>    在中国千古以来女英雄中,梁红玉是颇为特殊的一个。她初为歌女,貌美而才德俱佳。后为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临军助阵极有战功。 <P>    金将兀术欲退还临安,被韩世忠截住。韩夫人献上计策,由她管中军以炮石守御和指挥方向,韩世忠领兵依中军旗鼓四面截杀。世忠依计而行。梁夫人束装坐中军,击响战鼓,激起全军昂扬斗志,杀得金兵东奔西逃,折损了兀术女婿龙虎大王。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b>杜 杜姓起源有三支</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据考证,杜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第一支出自祁姓。商朝后期,丹朱后裔刘累的后裔封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周成王时,唐公迁于杜,降公爵为伯爵,遂称唐杜氏。后来,周宣王杀死无辜的杜伯,杜伯的子孙出逃。杜国灭,杜姓自此问世。 <P>    第二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由于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互有基因流动。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氏;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氏;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氏。 <P>    还有学者认为,杜氏子孙是上古时善酿酒的杜康之后。 <P>    杜氏经数千年的生息繁衍,遍布大江南北,但尤以京兆(今陕西西安东北)、汉阳(今湖北长江以北地区)、南阳(今河南南阳)之地的杜姓家族最为繁盛。 <P>    一、杜姓多诗人 <P>    历史上的杜姓名人层出不穷。秦朝有大将军杜赫。东汉有南阳太守杜诗、北海相杜密、经学家杜子春、经学家兼文字学家杜林、书法家杜操。西晋有名将杜预。隋朝有农民军首领杜伏威。说到杜甫,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学家。其他的唐朝杜姓名人还有宰相杜如晦、史学家杜佑、诗人杜审言、杜荀鹤。杜荀鹤是杜牧的儿子,在唐代末叶亦是诗名满天下,他吟咏的“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的绝句,一直传诵不绝。明朝画家杜琼擅山水,多用平笔皴擦,淡墨烘染,设色清淡,风格隽秀。清朝有诗人杜、云南回民起义首领杜文秀。近现代有上海青帮头子之一的杜月笙,曾任全国政协o(︶︿︶)o 唉的杜聿明,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等。 <P>    二、杜姓名人 <P>    1.“诗圣”杜甫 <P>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限想像。第二次到燕赵平原,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这个时期他留下的《望岳》,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杜甫同李白同游梁、宋,会见了诗人高适。杜甫一生引为“快意”的读书游历时期,到34岁时就结束了。后寓居长安将近10年,未能有所施展,反而饱尝饥寒疾病之折磨,这使他认清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贵族的腐化面目,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对国运的危机,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靠献赋得官,任左拾遗,后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看出肃宗小朝廷已经无法容纳正言德论,纲纪已乱,杜甫不久即弃官往秦州、同谷。 <P>    后杜甫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他携带家小出蜀,在湘江舟中病死。 <P>    杜甫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o(︶︿︶)o 唉,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著有《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被称为“诗史”。 <P>    2.贤相杜如晦 <P>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他年轻时才能出众,性格豪爽,好读书,以风流儒雅自诩。有临难不苟的气节,能当机立断。高祖李渊平定京城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 <P>    杜常随秦王李世民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秦王立为皇太子后,他被授职左庶子。太宗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李世民对杜如晦十分器重。杜如晦因病辞职,太宗诏令给他原俸禄在家养病;他病危时,太宗诏令皇太子前去问候,并亲自到他家去。逝世时,太宗极其悲痛,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衔;安葬时,又加司空衔,谥号“成”,并亲手诏令虞世南撰文刻于石碑,以便记载君主痛悼臣子之意。有一件小事即可看出如晦在太宗心中的分量:某日,太宗吃瓜,瓜味甜美,便留下一半祭奠杜如晦。 <P>    杜如晦为相时,和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次在太宗的处所商议政事,房玄龄必定说:“非如晦来不能筹划。”等如晦来到,又尽都采用房玄龄的计谋,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当时人们谈到良相,必定房、杜并称。 <P>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b>阮 以国为姓</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有一诸侯国阮,位于泾渭之间,也就是现在的甘肃泾川一带。后来,阮国被邻国周吞并,阮国子孙为缅怀故国,纷纷以国为姓,由此,便产生了阮氏。 <P>    阮姓自得姓以后,开始往中原迁徙,到达今河南的陈留一带时开始定居下来。阮姓在陈留一带生息繁衍,逐渐成为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后来,其他地方的阮姓大多是从陈留迁移出去的。 <P>    一、三国阮氏多风流 <P>    到了三国时期,阮氏家族出了几位名声显赫的大人物。首先是阮,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投身于汉末曹操幕府中,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儿子阮籍名声更大,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才气和放达名闻天下;阮籍的侄子阮咸与阮籍十分相似,他们俩同为“竹林七贤”中人物。受他们的影响,阮氏家族在这一时期有很多人都生性放达,风流不羁,在当时成为有名的“阮氏多风流”。明代的阮姓名人阮大铖,著有9部传奇,有4部传世。清朝学者阮元,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等。当代的著名女影星阮玲玉一生共拍影片30部,塑造了旧社会各种不同的妇女形象。 <P>    二、阮姓名人 <P>    放达狂诞的阮籍 <P>    阮籍,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散骑常侍、东平相等职,世称“阮步兵”。 <P>    阮籍才思敏捷,诗词歌赋常一挥而就,为当时文坛巨擘,名重士林。因不满曹魏昏暗,又不愿攀附司马新贵,内心忧郁苦闷,遂蔑视礼教,纵酒放达,行迹颇多狂诞之举。阮母去世,中书令裴楷前去吊唁。阮籍饮酒大醉,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坐在床上毫无哭泣之意。裴楷见此情景竟不以为反常,坐在地上哭泣尽哀,然后便走了。有人对此颇感惊讶,裴楷却说:“阮籍是超脱世俗之人,所以不尊崇礼制;我们这种人是世俗中人,所以必须遵守礼制。” <P>    阮籍邻家有一个美丽的少妇,平日在酒垆旁卖酒。阮籍和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常在她家饮酒,醉了就睡在少妇身旁。少妇的丈夫对此产生疑心,但仔细观察,发现阮籍根本没有什么不轨企图。 <P>    阮籍虽然放达狂诞,然而对于政事却极为谨慎,从不褒贬人物,评论优劣,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这也算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吧!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b>贾 黄帝后裔,文王子孙</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贾姓是当代中国的第四十五大姓,相传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周文王的子孙,姬姓贾氏占了当今贾姓子弟的绝大部分。 <P>    贾姓始祖最早可以上推到西周初年。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于贾地,即现在的陕西蒲城西南,人称为贾伯,随后公明建立了贾国,成为西周的附庸国。这支贾姓始祖后来渐渐迁移到今山西襄汾一带,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前678年,贾国被晋武公所灭,贾伯的子孙就以其原来的国名为姓,这是贾姓正式出现的标志。这支贾人也有一部分逃到西部的贾河一带,成为当地贾姓的始祖。 <P>    一、贾姓迁变 <P>    贾国被晋灭以后,晋襄公又封同姓亲戚射姑到贾国之地。射姑是狐偃的儿子。狐偃是春秋时期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追随晋文公重耳亡命在外19年,是晋文公完成霸业的得力助手。射姑居于贾地之后,人称其为贾佗或贾季,他的子孙也以封邑为氏,这也成为贾姓的一个重要来源。有意思的是,这两支贾姓实际上都是姬姓,又都以山西为根据地,这是中国姓氏来源中很少见的现象。 <P>    贾姓中也有一些外族的改姓,例如北宋金国女真人中有贾姓,满洲八旗姓嘉佳氏的也集体改为贾姓等。 <P>    贾姓郡属山西,后来逐渐辐射到河北、河南一带,宋朝时河北已成为贾姓大省,但由于战乱频仍,贾姓逐渐由北向西和东部迁移。明清以后,贾姓出现了由东部向华北、华中回迁的现象。西部贾姓的人口也不少。 <P>    二、书香门第贾姓多 <P>    贾氏历代名流众多,春秋时期晋国有贾佗。第一个替贾氏扬名的人,首推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与贾谊同时代的还有一位政治家贾山。贾谊之后,贾姓多出诗书专家。 <P>    东汉初年的贾逵为经学家,著有《春秋左传解诂》、《国语解诂》;西晋时贾姓有宰相贾充和其女贾后贾南风;南北朝时有农学家贾思勰、数学家贾宪;唐代出现了著名的诗僧贾岛、宰相兼地理学家贾耽,他尤其熟悉边疆地理。唐代的贾公彦为经学家,所著《周礼义疏》、《仪礼义疏》被收入《十三经注疏》。宋代有贾似道、贾安宅、贾炎,元代有画家贾虚中,到了元末明初,贾仲明开始以戏剧闻名,明代以后,贾姓名人有贾仁元、鼓词家贾凫西等人。 <P>    三、贾姓名人 <P>    1.博学能文的政治家贾谊 <P>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贾谊少时就有“博学能文”之誉,当时人都称他为“贾生”。汉文帝初年,皇帝听说贾谊很有才干,就征召他为博士。在当时的博士中,贾谊只有二十来岁,最为年轻。每次皇帝诏命博士议事,那些老先生不能回答的,贾谊都对答如流,常常说出老先生们心中想说却又无法言表的话,因此大家无不佩服贾谊的才干,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不到一年就提升他为太中大夫。 <P>    贾谊好论国家大事,经常写文章为西汉的统治者出主意,提建议。他所写的政论,见解深刻又很有文采,深为当时及后世之人喜欢,其中最著名的是《过秦论》。西汉初年,国家刚经过秦末的大动乱,民生凋敝。在《过秦论》一文中,贾谊分析秦朝兴亡的原因,指出即使是像秦国那样强大的国家,利用武力吞并了其他六国而建立秦朝,如果不行仁政,不顾百姓的死活,统治者只是一味好大喜功,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必然导致迅速的败亡。因此贾谊提醒西汉的统治者要吸取秦亡教训,施行仁政。 <P>    贾谊的建议多为汉文帝所采纳,但他年少得志,不免为其他人所排挤,文帝也渐渐疏远了贾谊。他后来还做过长沙王和梁王太傅,但总是郁郁不得志,曾作《鸟赋》以屈原自比。后因梁王坠马丧生,贾谊悲痛异常,33岁就去世了。 <P>    2.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P>    贾思勰(公元386~534年),齐郡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他同一般的富贵子弟和读书人不同,他从不轻视劳动,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有着发展生产和富国强民的热切愿望。贾思勰最推崇的是像龚遂、召信臣和王景那样的良吏,他们都因重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而为老百姓所称道,因此他决心成为对民众生产生活有用的人。 <P>    贾思勰曾做过地方官,他很关心群众疾苦,常跟他们谈论生产上碰到的事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因此,贾思勰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感到有必要把这些经验写出来,于是,《齐民要术》一书就应运而生了。 <P>    《齐民要术》是中国公元6世纪时的一部最完整的、最系统的、内容最丰富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一种农学书。它在总结中国的农业生产经验技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0: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b>江 黄帝后代</b><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江姓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颛顼帝玄孙伯益的后代。 <P>    据《姓谱》载,古代的江国在今湖北江陵,也有一说在今河南正阳西南。春秋时,楚国消灭了江国,其子孙便“以国为氏”,世代承袭江姓。伯益的后代在江国被吞并后,只有少部分留居本土,其余的则逃至今河南、山东等地。江姓的祖先立足河南、山东之后,又四处播迁,以至于全国各地都有了江姓。 <P>    江姓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值得子孙骄傲。汉代有精于《诗经》,被称为“鲁诗”之宗的经学博士江翁。南北朝时有人称“江郎才尽”的江淹,有历仕梁、陈、隋三朝,素称三朝元老的江总。宋代有以《千里江山图》闻名画坛的江参。清朝则有经学家兼音韵学家江永、诗人江、名中医江有诰等各界翘楚。 <P>    江姓名人 <P>    骈赋名家江淹 <P>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他曾在南朝的宋、齐、梁三代为官。在梁任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因此,江淹的诗文集称《醴陵侯集》。他的名作是《别赋》、《恨赋》。 <P>    江淹少时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写出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诗文。20多岁时,江淹已在文坛享有盛誉。可是到了晚年,他的才思却大大减退,文章平淡,再也没能写出什么佳句来。 <P>    人们都说“江郎才尽”了。 <P>    江淹自称,他在离宣城太守任时,曾中途泊船于禅灵寺附近的江边。有天夜里,一个自称为张景阳的人来访:“我以前曾给你寄去了一匹锦,现在已到了归还于我的时候了。”江淹听了,便从怀里抱出锦送还给那个人。可那人看了,非常生气,大声叫道:“我给你整整一匹锦,你怎么割得就剩这么一点了?”说完,他转过身对站在他身后的一个人说:“就剩下这么几尺了,也没什么大用处了,就送给你吧!”自此,江淹的文采情思就大不如前了。 <P>    关于“江郎才尽”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江淹梦到了晋代著名的文学家郭璞。郭璞说:“我有一枝笔已放在你那儿好久了,现在该归还给我了吧!”江淹一摸怀里,果然有一枝五色彩笔,就还给了郭璞,从此他就再也写不出精彩的文辞了。 <P>    其实,“江郎”之所以“才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身居高位和享有盛誉以后,过着优越的生活,心里也自满自足起来,从此便不再努力刻苦,自然就退步了。 <P>     </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10 11:38 , Processed in 0.09527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