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69|回复: 8

[建築審美之道] [原创]风 生 水 起 论 风 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2 1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 >风</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生</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水</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起</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论</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风</B><B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 >水</B><B ><p></p></B></P>
<P  align=center><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郭璞</FONT></P>
<P ><FONT size=3>猝然间,曾经被打入迷信另册的风水在中国又呈死灰复燃之势,并和目前越来越热的易学挂钩。有人在从风水理论里追溯传统文化,有人在用科学给风水祛魅,有人在提倡重估风水的价值,有人在利用它赚钱甚或行骗,还有人在大叫“打杀”……“迷信”抑或传统文化?</FONT></P>
<P ><FONT size=3>且不去管它,交给时间去慢慢澄清吧。这里还是先来说说风水对俺们老祖宗的影响吧。</FONT></P>
<P ><FONT size=3>风水在古代主要用于干一件事,就是选择宅子。衣食住行,家国天下,房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就不用再咶噪了。古人不像现代人这么洒脱,不光要管活着的事情,还要管死去的事情,并且认为死去的祖宗住的如何,会直接影响活着的后代。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对家庭,家族有责任心的人,不但要选择一个好的宅子供自己和后代来住——这个宅子叫阳宅,而且还要选择一个好的宅子给死去的上代人或者必然会死的自己住——这个宅子叫阴宅。</FONT></P>
<P ><FONT size=3>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结尾,太史公这样写道:</FONT></P>
<P ><FONT size=3>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韩信“其志与众异”之处,正在于他“虽为布衣”,且“贫无以为葬”,然而却仍然让母冢之旁“可置万家”。可见作为风水主要内容的相墓术及其主要社会动力机制“葬先荫后”思想,在秦末就已经大行于世了,连布衣韩信也懂一些,让学究天人的太史公看了,也唯觉“良然”。</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朴素的风水理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祖先为适应环境而发展出的“生存法则”,早期的一些零散理论可在《易经》里看找到。在那个时代,人们确定宅子,确定城市的建立,都是要占卜的,除了一些客观的考虑,朴素的风水理论外,还要通过占卜来确定吉还是不吉。所以后世流传又有“卜宅”的说法。</FONT></P>
<P ><FONT size=3>随着中国独特的传统宇宙观的建立,比较系统的风水理论也建立起来了。</FONT></P>
<P ><FONT size=3>风水的理论主要建立在两个基本的模型上,一个是阴阳的学说,另一个是五行学说。阴阳就是太极的理论,阴阳对立统一,相依相生,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互根。五行说主要是在天的支配下,金木水火土等五气的运行。五行相生相克,同时五行又与五音(宫商角徵羽),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色(黑白赤青黄),还有天干的一些东西对应,构成一整个体系。</FONT></P>
<P ><FONT size=3>秦时的风水理论,主要是依据五行,配合五音的相宅法。秦相信五德,认为自己属五行里的水德,颜色也以与水相应的黑色为尊,相宅时以五音里与水相对的羽音为最吉,不过现在这一套方法已经失传了。秦时最有名的风水名流要算是樗里子,据《史记·樗里子传》记载他是秦惠王的弟弟,因为住在渭南阴乡樗里这个地方,故称樗里子。为人滑稽多智,曾做过相国。最厉害的是他死前曾预言:百年之后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到了汉代,果然是长乐宫和未央宫,分建在他墓的左右,确实是神乎其神。</FONT></P>
<P ><FONT size=3>到了汉代,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系统性的风水理论真正得以形成。这个时代出现了传说中的人物青<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乌">乌</st1:PersonName>先生,传说他精地理、阴阳之术,是彭祖的弟子,受明师指点,入华阴山中学道,积四百七十一岁,服金丹而升天。后世的风水师都尊他为始祖,所以风水术,又称“青乌术”。</FONT></P>
<P ><FONT size=3>风水这个词的正式确立在晋朝。当时出现了一本《葬经》,书中说:</FONT></P>
<P ><FONT size=3>“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FONT></P>
<P ><FONT size=3>风水在此得了正名。这本书的作者是郭璞,东晋著名学者,博学,好古文奇字,又喜阴阳卜筮之术。后大将军王敦要谋反,命令他卜筮,郭璞说他必败无疑,结果被恼羞成怒的王敦杀害,令人叹息。</FONT></P>
<P ><FONT size=3>而风水的精华也在郭璞短短的这几句话中被体现出来。</FONT></P>
<P ><FONT size=3>首先是“生气”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特重生气,论画有气韵生动的说法,论运道也说气运,论人说气概,以致我们现在还说某位帅哥、美女好有气质哦。而“生气”是种什么东西呢,说不明白,大概是可以感觉而不可以说出来的东西。不过古人认为一切活的东西里面都有“生气”。“生气”和生命力有关,和春天,和树木有关。所以中国人古代人发展出了木结构体系的房子,而基本拒绝了石头。因为木,在五行里属东方,代表春季,代表欣欣向荣的春天,代表生命,有“生气”,所以要住木头房子。古人认为石头死气沉沉,只有修坟墓给死人住才用。</FONT></P>
<P ><FONT size=3>而这个生气通常是潜藏在大地中的。人们常说“人杰地灵”,其实应该换一下为“地灵人杰”。地气有灵,有生气,善于利用者,就可以为自己或者子孙后代谋富贵,甚至是帝王,而逆地气者,必然招致灾祸。比如秦始皇就因担心岭南吉气为人所乘,威胁到自己子孙后代的天下,就遣使凿绝地脉,有意破坏一方风水。不管最终是否真的有破坏地的灵气,但这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心态还是可鄙的。</FONT></P>
<P ><FONT size=3>对选择宅子而言,要能利用生气,要能聚集生气。生气藏于大地,在山川大河间流转,所以寻找生气,首先要找到生气的源头,找到龙脉。源头深厚,生气才能长久。在这里发展出了寻找山龙,平龙的方法,发展出了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穴星的概念,风水理论认为群山之祖是昆仑山。</FONT></P>
<P ><FONT size=3>生气除了要源远流长外,还要能留得住,所以对土壤就有要求,要土壤厚实,草木葱茏的地方才能藏得住生气。而生气“乘风则散”,所以地势的选择,环境的选择要能够避风。生气“界水则止”,不让生气跑掉,就需要有水来将它拦截下来。</FONT></P>
<P ><FONT size=3>总之根据这些基本理念,产生了风水理论的“形势”派。这一派又被称为江西派,其始祖是杨筠松,著有《疑龙经》、《撼龙经》等。这一派专论大自然山脉、河川走势,与平原、树林、池湖各种不同的分布位置,来判断住地吉凶等。主要以“生气”、“龙脉”、“经络气血”、“结穴”、“草木成长”等观点,来解释这些现象。创造出了背倚祖山、左青龙、右白虎、前玄武的千古相宅格局。</FONT></P>
<P ><FONT size=3>而随着人们聚居程度的加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住在城市里,同一街道的建筑物“户户毗邻”排列,外在龙、穴、砂、水的影响几乎完全相同,很难以传统的“形势”法则分出高下,于是专言“星辰磁场”吉凶的“理气”派就脱颖而出。</FONT></P>
<P ><FONT size=3>这一派风水又被称为闽派,其创始人是宋朝的王彶,其所传《心经》及《问答语录》对闽派风水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北宋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说他:“先生通经博物,无愧古人。异乎!太史公所谓阴阳家矣。”主要是以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九星、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纳音、纳甲等理论为基础,搭配“元运”与“二十四山”的时空因素,以论断宅地吉凶的学问。它可以根据每个人生辰八字的不同,来决定住屋的吉凶,更个人话,因而大受欢迎,和“形势派”风水比肩而立。</FONT></P>
<P ><FONT size=3>“理气派”的源头可以推至夏朝的“五行宫室”,周朝的“明堂风水”。整个理气派风水理论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罗盘。正是这一派的风水师,在罗盘上最早发现了磁偏角。但是由于汉朝以来“理气派”建立的派别过多,如三合、三元、九星、遁甲、八宅、飞星、玄空、些子等,各派立论互异,互相攻讦,加上理气派的两个核心——“磁场”及“星辰引力”,神秘而难于解释,一度造成低落。此外,这一派还和中国传统俗世的道教相结合,弄出了很多符咒,镇宅的物事,如现在偶尔还可以发现的泰山石敢当、照妖镜等。</FONT></P>
<P ><FONT size=3>前面讲过秦始皇断龙脉,破坏风水。风水学上还有补风水的说法。如广州“水口”的三座镇塔。“形家者以为中原气力至岭南而薄,岭南地最卑下,……其东水口空虚,灵气不属,法宜以人力补之。补之莫如塔。于是以赤岗巽方(东南)而塔其上。觚棱峻起,凡九级,特立江干,以为人文之英锷。”是为广州第一水口镇塔——赤岗塔。第二水口镇塔是海龟塔,位于江中沙洲上,第三塔是浮莲塔。此外如杭州钱塘江边上的六合塔也是以塔来镇压水口。另外呢,人们还修文峰塔来兴文运、昌科举。不管这些塔是否起到了它们原本的作用,都替山河增添了几分秀色!</FONT></P>
<P ><FONT size=3>其实,不管风水怎样,我们的老祖宗还是更注意人的作用,所谓“积善之家有余庆”,风水再好,好得过皇帝家吗?可是不施仁政,不照样身死国灭!</FONT></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6-19 03: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
发表于 2006-8-4 0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和小雪的堪舆不同 但医家有自己的一套风水 明天(不,今天晚上)我看找来贴
发表于 2006-8-4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P>风水有时候是种美学,我看过本地一些豪宅,大多讲究依山傍水,不仅外观好看,气派而且符合采光、通风原则……</P>
发表于 2006-8-4 23: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P>同共工</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5 0:13:5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8-11 23: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P>嘻嘻</P>
发表于 2006-8-12 15: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觉得我家以后买房子什么的找风行先来看看,各位网友可要好好利用这位人才啊
天翼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9-20 23: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11-21 14: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P>晕,曾几何时用风水先生做过网名,不过却不懂风水,小的时候,母亲身体不好,找一风水师,答曰:前屋山墙冲门堂,家破人亡。</P>
<P>说的是前面那家的房子的墙直接冲撞了堂,必须将门开的更宽,或者在前面盖间小屋。后来当然是 盖了小屋。这个在湖北很常见的。</P>
<P>风水这东西,也的确悬乎,后来家里的事情果然平静了许多……</P>
<P>我最早接触关于风水的书,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看的一本玄幻书——《鬼谷子传奇》,内容是说范例,西施,吴王夫差,干将莫邪等之间的小说。哪个时候看到干将和莫邪以身焚剑的时候,很感动,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风水相克之说,不过更多的是祖坟的风水对后代的影响,吴王的好象是白虎位置,西施的为莲花?忘记了!</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66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vAlign=top align=middle>
<TD colSpan=4 height=45>
<H1>鬼谷子传奇</H1></A></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in_nc height=25>作者:<!a href=/wx/1_281.html><U>萧玉寒</U></A></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3 borderColorDark=#cccccc cellPadding=5 width=740 align=center borderColorLight=#cccccc border=1>

<TR>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一 章 盘龙古洞 龙的传人</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2.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二 章 拯救名匠 面见吴王</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3.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三 章 逆反天机 陷入绝境</FONT></A></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4.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四 章 寻庇护国 再逆天机</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5.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一 章 五鬼运财 福荫两家</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6.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二 章 妙点莲穴 西施诞生</FONT></A></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7.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三 章 协助越王 延长国运</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8.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四 章 救养孤儿 助越中兴</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9.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一 章 越国栋梁 山中培育</FONT></A></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0.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二 章 拟刺吴王 偷听机密</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1.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三 章 偷袭军营 游说夫差</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2.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四 章 延继国运 奉献西施</FONT></A></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3.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一 章 讨论兴亡 助越复国</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4.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二 章 西施救国 潜龙护驾</FONT></A></TD>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5.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三 章 里应外合 励精图治</FONT></A></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33%"><a href="http://www.shulu.net/wx/x/xiaoyuhan/ggzcq/16.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宋体>第 四 章 功成引退 吴亡越兴</FONT></A></TD></TR></TABLE></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1 14:35:56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8 22:31 , Processed in 0.1447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