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蒹葭从风

[转帖]汉代射礼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2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秦人到底高不高,你可以看看兵马俑啊(因为秦兵马俑是1:1真人身高的)。平均1.8m,我见过几个将军俑的身高差不多都超过1.90m的。据说先秦人的身高不低,比如孔子身高1.8m多;秦人用的是河套马,同蒙古马一样都是矮种马。马的确不高,大多数资料上写的陶马身高1.5m,长2m。还有资料说,陶马从鬐甲处测得的体高为1.33米。</FONT></P><P><FONT size=3>正因为我是骑兵的后代,一直对骑射情有独钟,爸爸当年可是用冲锋枪在马上练过的,虽然他没当几年,而且那个骑兵建制也取消了,但也够羡慕了,不管怎么说,我以后一定要学的。</FONT></P>
发表于 2006-10-18 23: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骑射</I>在2006-10-18 20:17:42的o(︶︿︶)o 唉:</B>


<P>骑光背马是基本功。马镫--我看到的唐--韩干‘牧马图’上已经具备了完整的马具,包括马镫,那些马是安息马。秦人真的那么高么?秦人用蒙古马么?是否有专家研究这些问题?

<P>从风是骑兵的后代,哈哈,一定要学骑马呀,很有意思的。</P></DIV>我在陕西当兵时看过当地的新闻,就是一个秦墓出土的秦人骸骨生前身高在1.85米.当时的报纸头条就是&lt;秦人身高1.85米&gt;
发表于 2006-10-18 23: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10-18 20:31:44的o(︶︿︶)o 唉:</B>

<P><FONT size=3>秦人到底高不高,你可以纯幢?碣赴。ㄒ蛭?乇?碣甘?:1真人身高的)。平均1.8m,我见过几个将军俑的身高差不多都超过1.90m的。据说先秦人的身高不低,比如孔子身高1.8m多;秦人用的是河套马,同蒙古马一样都是矮种马。马的确不高,大多数资料上写的陶马身高1.5m,长2m。还有资料说,陶马从鬐甲处测得的体高为1.33米。</FONT></P>
<P><FONT size=3>正因为我是骑兵的后代,一直对骑射情有独钟,爸爸当年可是用冲锋枪在马上练过的,虽然他没当几年,而且那个骑兵建制也取消了,但也够羡慕了,不管怎么说,我以后一定要学的。</FONT></P></DIV>
<P>近代的骑兵是最勇猛的兵种之一,一旦冲出掩体,骑手就和自己的坐骑生死相依了.在机枪密集火力的威胁下,回头逃跑就会失去速度优势,等于自杀,只有勇往直前战斗到死.</P>
发表于 2006-10-19 2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atarn.org/letters/letter_summaries.htm

网页上头两张都是汉代射箭的图画
发表于 2006-10-19 23: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太麻烦,而且又那么小,如果丢失了,那还怎么打仗?

扳指可以用绳绑在手腕上的, 而且好象波斯土尔其骑射步射也都用扳指的
发表于 2006-10-20 0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P>可能我自己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吧。不过我还是认为开弓的方式是并存的,和现在一样。</P><P>赵武的改革完全参照了胡人,而且胡人也帮助了赵武组建和培训骑兵,我想赵国的开弓方式,最少赵国骑兵的开弓方式和胡人一样吧。</P><P>还有就是想知道古代的箭尾部是否有箭扣,那位先生有这方面的资料?</P>
发表于 2006-10-20 08: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真正骑兵的出现还是因为马蹬的发明,很多人以为晋才发明马蹬,但考古发现,汉的壁画里就有马蹬,甚至战国时已经有了。马蹬解放了骑兵的双手,直接是欧洲的骑士时代成为可能,如果说中国有什么发明还可以与四大发明比肩,马蹬是其中一个(竟也有人说马蹬的发明者是匈奴人或欧洲人,哭之)
发表于 2006-10-20 14: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枯枝</I>在2006-10-20 8:45:25的o(︶︿︶)o 唉:</B>
其实,真正骑兵的出现还是因为马蹬的发明,很多人以为晋才发明马蹬,但考古发现,汉的壁画里就有马蹬,甚至战国时已经有了。马蹬解放了骑兵的双手,直接是欧洲的骑士时代成为可能,如果说中国有什么发明还可以与四大发明比肩,马蹬是其中一个(竟也有人说马蹬的发明者是匈奴人或欧洲人,哭之)</DIV>
<P>
<P>楼上兄弟,关于马镫的问题,请再看一下我贴的骑射照片!</P>
<P>关于马镫的使用,我一直认为是那些使用高大身材马匹的民族,为了上马的方便而发明的。你说的考古发现,可以具体一些么?有图片么?很感兴趣!</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17: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感兴趣,因为一直听说汉代发明了马镫,但是至今没有看到过实物图片;不过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天汉论坛的载入画面(论坛背景),就是东汉的骑士画像石——骑士穿大口绔,戴小冠,手执类似戈的武器,但是没有马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0 18:00: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0-20 2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P>也想知道哦!</P>
发表于 2006-10-20 22: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10-20 17:59:31的o(︶︿︶)o 唉:</B>
我也很感兴趣,因为一直听说汉代发明了马镫,但是至今没有看到过实物图片;不过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天汉论坛的载入画面(论坛背景),就是东汉的骑士画像石——骑士穿大口绔,戴小冠,手执类似戈的武器,但是没有马镫。
</DIV>


<P></P>
<P>长沙金盆岭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墓釉陶骑俑的镫,是最早中国的马镫,但只是左侧有,只是上马之用。</P>
<P>

云南江川县李家山69号墓出土的集市储贝器上的骑马人。可以看见单镫。</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10-20 22: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FONT>
</DIV>


<P>
在波斯,希腊,罗马,高卢流行纵身一跃的上马方式,皮革的脚扣是给老弱用的,失掉了应有的意义,反而落伍于东方。</P>

最早的双马镫出土于公元415年的北燕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10-20 22: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P>所以保守一些估计,在两晋时期才可能出现马镫.</P>
发表于 2006-10-20 22: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淮海战役的一个小插曲-骑兵追坦克
  1949年1月6日,声势浩大的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我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在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的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残存的国民党军邱李两兵团处于一片混乱中。
  此时,被围在陈官庄地区的国民党军战车第一团的残余部队部署在杜聿明的前进指挥所附近。在这以前,战车一团先后参加了支援邱李兵团援救黄百韬兵团的作战行动,当时就有数辆坦克被击毁,以后再从徐州外逃和被包围在陈官庄时,又有几辆被击毁击伤,到1月6日,包围圈内的完整坦克还有十五辆,车型均为美制M3A1。按照徐州剿总前进指挥所的计划,这些坦克一方面可以屏护指挥所,另一方面,万不得已时,还可以搭载杜聿明等高级将领突围。
  我军总攻开始后,战车一团一营副营长吴秀章率领着残余的十五辆坦克冒着我军的炮火冲到总部驻地,寻找杜聿明一同突围。杜聿明没有找到,但从找到的剿总副官长处得到指示,决定向西南驻马店方向突围。
  突出陈官庄时,在我军的炮火拦阻射击下,又有九辆坦克被击中遗弃,其余六辆坦克搭载了被击毁坦克的部分乘员后继续逃窜,于1月7日早晨推进到永城西北会亭集附近。
  与此同时,我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骑兵团第一和第三两个大队正在会亭集附近活动。特纵首长判断杜聿明有可能就在坦克里(当时13兵团军需高文明还没到四纵政治部报到)便命令骑兵团加强侦察,迅速拦截。三大队领受任务后立即派出了侦察分队,不久,侦察分队就回来报告,发现了突围的坦克。骑兵三大队在大队长王俭元和教导员刘震亚的指挥下立即出动,向夏邑方向搜索前进,在胡桥以西的关楼、胡庄地区与敌坦克遭遇。一想到活捉杜聿明,骑兵们的斗志极高,大队战士未等大队指挥员下命令便立即转入攻击。遗憾的是,M3A1的装甲虽不算厚,却也不是骑兵的轻武器对付得了的。敌人的坦克无法摆脱我军骑兵的追杀,有一辆掉进沟里无法脱身,车内的乘员跳车后钻进其它坦克继续逃窜,而这辆完好无损的坦克就成为骑兵三大队的战利品。
  在此前的战斗中,骑兵团一大队参加了堵截孙元良兵团突围的战斗的战斗,以不过一百多骑兵成功迫降了国民党第41军124师师长严栩以下一千余人(严栩不久后被释放回四川,成为重建的41军中将军长,最后被二野送进了功德林)立下了战功,部队开到了会亭集附近的大刘庄进行休整。早饭后,正在溜马的战士发现有坦克接近,立即报告大队指挥员,一听说有敌人的坦克接近,大队副张尊三立即命令部队紧急集合,在大队长孟昭贤和张尊三以及大队支部书记张德才的指挥下向敌人冲了过去。说指挥其实并不很合适,因为敌人的坦克来得很快,在大队指挥员上马的时候就已经开到村子附近,战士们不等命令便自发的组织起来对着五辆坦克展开迎头攻击。
  骑兵三大队追尾,骑兵一大队拦头,我军的二百多名骑兵一边猛追,一边用各种武器向着坦克猛烈开火。遗憾的是,骑兵的武器以轻武器为主,缺少反坦克武器,虽然子弹打得坦克火星飞溅,但敌坦克仍然没事人似的继续行进。见此情景,两名战士便凭着过硬的骑术飞跳到一辆坦克上,攀在坦克的炮塔上用手榴弹猛敲。这时,前面的坦克便将炮口转向后面,用并列机枪向着炮塔上的战士射击,一名战士成功跳车脱险,另一名战士则中弹当场牺牲。
  敌坦克摆脱了我军的攻击后继续西进,我军的两个骑兵大队在后面紧追不舍,不久,一条小河挡住了坦克的去路,敌坦克只好由西南转向西方行进,随后,又一辆坦克驶入了泥塘,无法自拔,我军的几名骑兵借此机会从马背上跳上敌坦克,这几位战士在坦克上大显威风,拔天线,敲潜望镜,敌坦克乘员转动炮塔把这几名战士甩了下来,但因无法逃走,只得弃车投降,成为第二辆被俘的坦克。
  在此前的战斗中,敌方坦克手并没有把我军的骑兵放在眼里,只是试图依靠坦克的高速摆脱我军(可能也是因为车内人太多影响作战),现在看到无法摆脱我军,便停下车来,掉转炮塔,用机枪和37毫米坦克炮向我军骑兵射击。我骑兵立即纷纷下马占领附近的沟坎和坟包架起机枪猛烈还击,手榴弹也一颗又一颗向着坦克投去,在会亭集西南的谢寨附近,展开了一场坦克与骑兵的激烈对射。坦克的火力很猛,我军一大队大队副张尊三以下多人伤亡,尤其是敌人的37毫米坦克炮,将我军的机枪阵地一个个击毁,机枪射手几乎无一幸免。而敌坦克在我军的密集火网下车体虽未被破坏,但是无线电天线、潜望镜均被打坏,也无法继续战斗。
  一场激战过后,剩下的敌军四辆坦克继续西逃,而我军也认识到一方面骑兵的血肉之躯无法正面与坦克对抗,另一方面,坦克虽然装甲厚,火力猛,终归车内的乘员也是人,也需要吃饭、喝水、换气;加上雪后的田野到处泥泞,一不小心坦克就会陷入泥塘,只要紧追不舍,就会有机会。骑兵们吸取了此前战斗的教训,对坦克不即不离,也不轻易开火,但也决不允许坦克乘员离车,而在不久前的战斗中,敌坦克虽然没有受到重创,但是无线电天线、潜望镜都已被打坏,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射击。再加上从陈官庄突围时,每辆车都处于超载状态,六辆坦克总计装了43人,现在现在还要加上被俘的第一辆坦克的乘员,每一辆坦克都挤得满满的,由于无法开舱盖换气,有的人憋的都快晕倒了。
  追到永城西北的小常庄,敌坦克副营长吴秀章见实在无法支持,只得停车投降(估计副营长太太的尖叫也起了不少作用),另一辆坦克也步了吴副营长的后尘,我军又俘获了两辆坦克。
  最后两辆坦克继续西逃,骑兵留下部分人员看守俘虏和坦克,其余人马继续西追。这场骑兵与坦克的较量到此时已经持续了一整天,行程超过一百华里,连累带饿,战马也有些跑不动了。骑兵们咬紧牙关继续追击。
  追击到亳县东北的杨庄,又一辆坦克陷进沟里,连人带车成为俘虏。最后一辆坦克继续西逃,一直开到了亳县以北的芦家庙附近燃料用尽不得不放弃。骑兵们见坦克停车,立即在一名区队长的指挥下分散包围了坦克,然后又连夜搜剿,俘获了九名乘员。
  就这样,我华野特种兵纵队骑兵团的第一、三两个大队从早上到黄昏,追击了百余华里,缴获敌坦克六辆,按武器来说总计是火炮六门、机枪十八挺,弹药四万余发。四十三名乘员无一漏网。战车一团与我军应该说是很有“缘分”的部队,早在1946年底的鲁南战役中,战车一团就有部分兵力参加,最后被歼灭于鲁南漏汁湖地区,有为数不少的原国民党坦克兵参加了o(︶︿︶)o 唉,成为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的一员。这一次战车1营被歼灭之后,即有不少原战车1团的官兵,现在的我特纵干部前来接受这些缴获的坦克,被俘的国民党官兵看到它们的“老战友”,的一句话就是“原来你早就过来了”得到的回答就是“你现在不也过来了吗”。
  附带一提,本来,我们也有可能在银幕上看到这次战争史上的奇迹,只是因为苏联顾问的一句话“世界上从来没有骑兵打坦克的事”而使拍电影的计划作罢。但在电影&lt;南争北战&gt;里有一个国民党军坦克被o(︶︿︶)o 唉步骑兵包围被迫打白旗的镜头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
发表于 2006-11-5 0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你们的文化的课程都修炼的好深厚啊
发表于 2006-12-16 16: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没什么好说的了,太经典了!
发表于 2006-12-29 18: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P>图片太黑```看不清楚~~~~~~~~~~~~</P>
发表于 2006-12-30 17: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骑射</I>在2006-10-17 23:05:51的o(︶︿︶)o 唉:</B>
<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10/20061017224910457.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6-10/20061017224910457.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P>
<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10/20061017225116506.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6-10/20061017225116506.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P></DIV>
<P>天哪,牛人啊!居然没有鞍具!他一定是匈奴人后代!</P>
发表于 2007-1-26 17: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P>骑光背马! 帅啊!   基本功? .....想想也是,不然训野马时怎么办...</P><P>射箭的时候, 左撇子在战场上是不是会有许多吃亏之处呢?</P>
发表于 2007-2-25 2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上不懂</P><P>不过匈牙利人就是匈奴后代!</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14 01:19 , Processed in 0.1534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