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48|回复: 29

论“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知识-文化”社会阶层谱系及汉服推广与宣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7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所谓“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是指的传统民族服饰形制、文化特征继承程度、“纯度”的多层次性体系。满清“易服令”后,汉服演变产生了历史断层,本文所提出的“多层次体系”可实现“从古到今”的相对连续过渡,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汉服选择,以适应不同的“知识—文化”社会阶层;这个“多层次体系”还有利于消除人们在古今服饰文化时差上的历史心理隔阂,使社会尽快接受汉服并产生亲近感 。

        我认为“现代发展汉服”概念与“改良汉服”概念相比是更严谨的。一种服饰体系总会反映相应时代文化主流、适应相应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古代汉服的外部环境与现今社会环境毕竟有很大差别,作为大部分时间的穿着之衣,汉服常服不可能一直就固定在古时的正宗汉服风格上了,其形制、用料、纹饰、图案、色彩搭配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是其“神”不会变,这就是发展。以“发展”代替“改良”是因为前者带“自然演进”或“主动演进”的中性或正面语意,而后者则可能暗指“存在不良因素”、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消极前提和负面语意。

        社会大众是分层次的,可以从“知识水平—文化修养”二因素角度进行划分,他们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不一,对各类汉服的可接受程度亦有区别,形成一个知识-文化社会阶层谱系”。在汉服的宣传和推广过程中,注意以上两个体系的关联,极有必要。


        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的划分
        这一部分为百里奚研究成果,我在概念规范上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对其中部分内容稍作修改、编辑……

        “多层次现代汉服体系”的具体划分及详细说明如下:
        1. 正宗传统汉服。包括汉礼服和各类古制汉服,力求保持汉服传统形制、严格传承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内涵。在裁剪上,除了布料幅宽等因技术进步可以改进外,形制上全然遵循古制,袖长襟摆角度用色搭配等都有文献考据,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在面料上,可尽量采用手工土布绣花,不但坠劲衣褶能复原纯正的飘逸美感,也因为是手工制作,独此一件,极有艺术品味和特别收藏价值。这种正宗传统汉服的地位类似于现今日本传统型和服。当然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要便宜很多。因为地道,所以有内涵;因为汉礼服守礼承史,所以是礼服的不二之选。汉礼服一般在家祭、婚娶、传统节日等严肃、庄重、喜庆的场合适用。其他古制传统汉服往往较礼服方便,可在茶社、品味家居等场合使用。
        复原正宗传统汉服是我们必须做的,无此作为标准则会越改越偏,最终面目全非,从而丧夫纯正的传统感。对ufe等君所作传统汉服严格考据复原研究,我非常钦佩。
        现代发展汉服。汉服从来都是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汉服也不例外。对比日韩当代民族服装,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日韩百姓家居、婚娶、节日所着民族服装,在面料选择上使用机织布,在裁剪上部分使用立体裁剪,在穿戴繁琐性上大大简化,这是对正宗传统汉服既合理继承,又适当发展。因此,我们的现代汉服的主流,应当是对正宗传统汉服的合理、适度发展,在形制上部分生活化(比如袖长不必回肘,曲裾和襦裙有机结合),在做工、面料上采用现代工业技术,降低成本。这样发展而来的现代汉服,其地位将和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服装相当,适合在节假日、踏青出游、公园小区休憩时使用,担当常服的功能。现在看来,目前大多数网友制作的汉服可归于此类,这种现代发展汉服也将成为主流汉服。但要注意的是,虽然对面料、用色上限制不多,但对部分形制的生活便利化和裁剪设计的改进则需要有严格限定,否则一放就乱,最终沦为舞台服饰。因此需要研究者对正宗传统汉服进行考据,对网友所设计、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共同提高制作水平。

        汉服元素时尚装。“汉服元素时尚装”严格说已不能称为汉服了,而是一种多少带有点“汉风”的现代装。目前,社会对汉服尚不太了解、缺乏亲近感,大多普通人士极易接受这一层次。

        “知识-文化”社会阶层谱系与汉服推广、宣传策略

        (这一部分是“为了明天”和我的共同研究成果)
        该谱系从知识、文化两个因素出发进行社会阶层划分。“知识水准”基本上可以按受教育程度来划分(没受过良好教育、却有较好知识程度的人,很少),这里“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有“知识”的人,一般说来更趋于有“文化”,但未必一定具有很好的“文化修养”。不同“知识--文化”社会阶层对现代汉服体系中的特定层次具有某种程度的指向性。

        1. 低知识、低文化阶层(社会基层):具有朴素民族感情,具有思想保守性,在服饰文化观上反映为随大流、赶时髦;一时不易接受长期以来缺乏概念的民族服装,尤其较难于短期内接受正宗传统汉服、现代发展汉服。对该社会阶层宜先推广汉服元素时尚装,一旦本民族传统服饰概念深入民间,正宗传统汉服、现代发展汉服将迅速被接受。

        2. 高知识、低文化阶层(“香蕉”华人”层):民族意识淡薄、崇尚西化,排斥民族文化传统,在民族服饰文化观上有较强的反汉服文化倾向。对这类人宣传汉服,目前的效果可能比较差,不妨先以汉服元素时尚装来影响他们的服饰。不过这一阶层中的“顽固分子”毕竟是少数,一旦接受一些传统文化启蒙,他们的自我领悟、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以后对上位层次的汉服也会很快接受。

        3. 中知识、低文化阶层(专业技能层一):民族意识中偏弱,偏于尚西,有排斥民族文化传统倾向,在接受汉服上态度中偏于消极。易于接受汉服元素时尚装、可能接受现代发展汉服。向此阶层人士推广汉服,应强调汉服之美和汉服的传统文化内涵。

        4.中知识、中或中高文化阶层(专业技能层二):民族意识中偏强、少数中偏弱;逻辑能力强,较易接受新事物。大多数很快就能接受民族服饰、并主动推动汉服复兴。易接受现代发展汉服、正宗传统汉服,是汉服运动应积极影响和依赖的中坚阶层。该阶层是汉服运动的主力群体。

        5. 高知识、高或高偏中文化阶层(知识文化精英层):绝大多数民族意识强,热爱传统文化,是汉服的强力推动者,也将是正宗传统汉服的主要消费群体。此阶层人士,社会影响巨大,我们极有必要尽最大可能争取其早日加入我们的队伍。一旦有他们的加盟,必会产生重大的示范效应。        
        又及:本社会阶层划分绝无群体歧视之意,仅从汉服推广理论研究角度考虑问题。如有朋友觉得受到伤害,先表示由衷的歉意。

        从传统汉服形制、文化特征的继承程度上看,现代汉服体系应是分层次的;从“知识—文化”双因素方面来看,社会大众也是分层次的。理清这两个层次,有利于迅速补上汉服的历史演化断层,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汉服的推广和普及,使社会各阶层人士普得其所好之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8 4:27:10编辑过]

[此贴子被轩辕箫歌于2015-7-19 00:27:50整理过]


发表于 2005-2-27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是来砸转的,希望大家不要生气哦
        首先指出我个人认为汉唐兄的分类不严密的一点,呃……先提这样一个问题吧,现在关注汉服并努力支持宣传汉服的人据我了解应该说包括很多职业,接受过各种不同教育的人都有,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也有,完全接受西方教育的也有,还在上中学的学生也有,那么汉唐兄该怎样定义这样一种人呢?汉唐兄所定义的“高知识”指的是什么?“文化”又是指的什么?“文化”和民族意识是否能够完全的等同?
        至少我个人称不上是高知识,更称不上是高文化,事实上我还差很多,但是我想我应该算是努力的在为传统文化做一些事情,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么,汉唐兄应该把我归到哪一类呢?比我的知识水平高很多,文化水平也高很多的人还是有很多的,他们也不可能都支持汉服,那么他们又该怎样定位呢?
        其次,我个人不支持目前把人分为几等,很明显,这对推动汉服事业没有任何好处,把接受汉服的人说得都那么好,不接受的人可能会更加增加了抵触情绪。
发表于 2005-2-27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不这么认为。我们通常把文化理解为教育程度,比如学历等,因此把学科学知识称做“学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误用。
        一个人掌握的理科技术知识,甚至是文科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他对文化有正确的理解,而建国以来在教育上长期重技术、轻文化的做法,使国人普遍缺乏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即使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些方面有所爱好,也比较肤浅,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教多。这应该是汉唐兄所努力剖析的,即知识不等于文化。
        我们现在对汉文明的发掘,其实也是提升我们对汉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在这方面,我想大家都是需要提高的。
        汉唐兄提出这种区分方式,并非想把人们分个三六九等,而是就汉服如何推广比较有效一些的技术层面的区分,这类似于推广产品时的人群受众调查,是为我们的努力方向做建议参考的。当然我也觉得文中一些用词值得商榷,可以继续修改,做到表意更为明确合理。
 楼主| 发表于 2005-2-27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已作了比较细小的修改,包括错别字改正,个别用词修正,也充分尊重了百里奚弟、为了明天兄的研究成果。
        关于“知识”和“文化”两词已在文中进行了界定。实际上“知识水平”大体上可用“受教育程度”来衡量,“文化”则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谢谢版主的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5-2-27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里奚弟,帖子又作了一些修改。
发表于 2005-2-27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个...再把兄与明天合作的一部分行距再改宽一点点就好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7 22:55:4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27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MM对汉唐兄的这个总结有所误解,看来汉唐兄前面的说明和背景介绍还不够充分。懵懂之中突然看到这个东西是觉得有点儿不好理解,这可能就是把这部分内容单独列一个帖子的弊病吧,^_^。
        还好,百里老弟出面解释之后应该就比较清楚了。
        建议汉唐兄在其他网站贴此文章时,能把百里老弟的说明适当补充进去。云MM还是领导网友多砸一点儿砖吧,^_^,这样便于汉唐兄能够不断完善这样的帖子,也更利于汉服的网络宣传。
        另,如果汉唐兄把这个帖子贴到其他网站,请把“为了明天”字样去掉,免得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和纠缠。
发表于 2005-2-27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看过之前在另一个帖子里的讨论,我提出的问题是代看到这个帖子的人提出的,而且我觉得是否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会支持汉服这个问题有待商榷,这样简单的划分可能会是不尽严密的。</P><P>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如果这样划分,尽管我们的本意不是想分阶级,也难免会让很多不是太了解汉服的人对汉服产生抵触情绪,可能会不利于汉服的推广。毕竟人家可能想:“你们把自己说得这么好,把我说得不好,我干什么还要对你们说的感兴趣?”</P>
 楼主| 发表于 2005-2-27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为了明天</I>在2005-2-27 22:07:20的o(︶︿︶)o 唉:</B>

<P>云MM对汉唐兄的这个总结有所误解,看来汉唐兄前面的说明和背景介绍还不够充分。懵懂之中突然看到这个东西是觉得有点儿不好理解,这可能就是把这部分内容单独列一个帖子的弊病吧,^_^。还好,百里老弟出面解释之后应该就比较清楚了。</P>
<P>建议汉唐兄在其他网站贴此文章时,能把百里老弟的说明适当补充进去。云MM还是领导网友多砸一点儿砖吧,^_^,这样便于汉唐兄能够不断完善这样的帖子,也更利于汉服的网络宣传。</P>
<P>另,如果汉唐兄把这个帖子贴到其他网站,请把“为了明天”字样去掉,免得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和纠缠。</P></DIV>

明天兄,我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请放心。
发表于 2005-2-27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云泥居主人</I>在2005-2-27 22:35:15的o(︶︿︶)o 唉:</B>
        我看过之前在另一个帖子里的讨论,我提出的问题是代看到这个帖子的人提出的,而且我觉得是否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会支持汉服这个问题有待商榷,这样简单的划分可能会是不尽严密的。

        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如果这样划分,尽管我们的本意不是想分阶级,也难免会让很多不是太了解汉服的人对汉服产生抵触情绪,可能会不利于汉服的推广。毕竟人家可能想:“你们把自己说得这么好,把我说得不好,我干什么还要对你们说的感兴趣?”

        受众偏好报告好象是内部参考用的东东吧...拿到网外好象不必要吧。
        不过很感谢云mm表述的对这个体系划分的意见...增加了我们的严谨度,请继续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7 23:00:1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2-27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泥居主人</I>在2005-2-27 22:35:15的o(︶︿︶)o 唉:</B>
<P>我看过之前在另一个帖子里的讨论,我提出的问题是代看到这个帖子的人提出的,而且我觉得<FONT color=#ff0000><B>是否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会支持汉服这个问题有待商榷</B></FONT>,这样简单的划分可能会是不尽严密的。</P>
<P>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说,如果这样划分,尽管我们的本意不是想分阶级,也难免会让很多不是太了解汉服的人对汉服产生抵触情绪,可能会不利于汉服的推广。毕竟人家可能想:“你们把自己说得这么好,把我说得不好,我干什么还要对你们说的感兴趣?”</P></DIV>
<P>我加了一段,打一下“预防针”。

<P><B><FONT color=#ff0000>“是否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会支持汉服这个问题有待商榷”:</FONT></B>
<P><FONT color=#000000>不能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来看这个命题,大体是这样就可以了,在社会科学领域里,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往往是不存在的。</FONT>
<P><B><FONT color=#ff0000></FONT></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7 23:02: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3-1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了以后总是觉得这样的分类有点不妥,不能只对知识和文化对国人进行分类,而是应该对历史的态度,对本民族的态度。</P><P>对大多数人来说,对于清朝至今这300多年的汉文化断层的是十分严重的。如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满服是为唐装,这真是啼笑皆非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今的汉人不知自己的民族服饰为何物啊!!</P><P>再加上传媒又多有误导之词。才造成大多数人看到汉服第一感觉就是拍电视剧,或是认为是小日本的服饰。而且是各个年龄段都有,这实再是对于汉文化的历史了解的太少了!!</P><P>
</P>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上兄弟说的有一定道理,谢谢你见解。</P><P>你主要提到了历史知识,历史知识的丰富与否,肯定影响到他们对民族文化、民族服饰的态度。我认为“历史知识”可以包括在广义的“知识--文化”因素里,知识--文化修养程度和民族意识、民族服饰认可程度的关系,我认为应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所以作了上述分层。从汉服推广的角度,你若是认为有更合理、更全面的分阶层角度,请不妨谈详细意见。</P>
发表于 2005-3-1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汉兄说的有一定道理,现在的问题是,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中所产生的知识和文化有很大的弊端,从小学至大学,历史这门课程(我所接触到的)在给人们一点点的淡忘,学生现在更关心的是语数外,是升学、是高考!现在的素质教育改革,可是还在按升学率这样的应式教育的产物在进行考核,是问在这样的风气下做产生的知识会是全面的吗,是问在我国现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所学到的文化又是如何的呢??</P><P>所以我认为不可以这样按知识文化来分类,因该打破这样的体制,跳出现有的框架。在宣传时应该是对历史的见解来进行分类。</P>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识”和“文化”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有“知识”的人未必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正如你所说的,目前的教育有很大的缺陷,实际上很多所谓知识都是指的一种职业技能训练,所以我特地要区分一下“知识”和“文化”这两个词,一直以来,我们把这两个词的含义给弄混了,单从历史角度来划分阶层,所包括的因素我认为不如“知识--文化”二因素全面,因为,从广义的“知识”、“文化”概念理解,“知识程度--文化修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远大于单纯的“历史知识”这一因素。作社会分层,所依据的分类因素应适当宽一点。当然,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自己试分一下,对我的文章将极有借鉴作用。
发表于 2005-3-1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恩,的确,对于我在刚看了汉兄的贴子时,对于你所提的知识和文化这两个概念点有狭义化,如果可以用“知识程度--文化修养”这个概念来完整的进行表述,我个人认为会比现在的知识--文化更贴切。</P><P>对于历史修养这个概念分类,我写好了到时再另开一贴发上来,望兄介时赐教。</P>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我期待着您的好文…
发表于 2005-3-2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唐兄我文以上,望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感谢xtypm兄,且容我推敲一下。</P><P>又及,以上文章中所说的“知识--文化”,实际上就是“知识程度--文化修养”之意,仅为行文的简洁起见,进行缩略化表达而已。</P>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兄对这一理论问题与我所作的反复讨论。
关于“知识--文化”社会阶层谱系”的划分,其中“知识”,是拟以受教育程度为标准、对“文化修养”则确实缺乏适当的界定标准。已有网友提出了非常中肯的见解,认为:该谱系的划分理论上是对的,但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宣传实践中我们往往是面对各种现实的社会群体(如商界人士、职员人士、公务员等)。
但我认为,仅以历史知识的丰富程度来划分社会阶层,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不仅不如拙文考虑因素全面、划分依据亦不充分,还同样存在客观划分标准的困难。
对极为复杂多样化的社会进行阶层、群体分类,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的困惑就在于此,也许需要借助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惜我知之甚少。我目前的认识是,这种分类或分阶层,至少需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一,分类方法必须对汉服推广宣传有实践性指导作用,不能是纯理论性的;其二,应该包括能够影响人们对汉服认识、接受态度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其三,分类或层次不能太多,最多不宜超过五个。坦率地说,我目前还没能找到一个既理论严谨、又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分类分层方法。
非常欢迎有兴趣的网友发表自己对该分类(分层)方法、分类依据的看法,若能划分出自己的“谱系”或“群系”就更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27 12:02 , Processed in 0.0897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