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雨尘

[建築審美之道] 答问题 赢积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7 22: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歌舒强悍啊。恭喜再次<FONT color=#000066> </FONT><FONT color=#000000>赢得 <B><FONT size=2>金钱5,魅力5,经验5!</FONT></B></FONT></P><P><b><FONT size=2></FONT></b></CA></P>
发表于 2007-3-27 22: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P>新的题目是:</P><P>中国传统建筑结构里最具特色,最根本的构件是什么?</P>
发表于 2007-3-27 22: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斗拱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2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哥舒翰</I>在2007-3-27 22:14:28的o(︶︿︶)o 唉:</B>
应该是斗拱</DIV>

<P>恭喜<B><EM>哥舒翰 </EM></B>赢得 <FONT size=2><B>金钱5,魅力5,经验5</B></FONT></C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8 21:14:14编辑过]

发表于 2007-3-28 2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em07]


佛光寺大殿斗拱

                        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 意指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但是为纯装饰性构件

[em07][em07]


要说最具特色,最根本的构件应该还是斗拱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2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FONT color=#000066><b>桃花源</b></FONT><FONT color=#000000>的注解 也奖<b>金钱5,魅力5,经验5</CA></b></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8 21:20: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21: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 现存世上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是?
发表于 2007-3-28 21: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山西应县木塔 本名“释迦塔”是辽代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2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计算机总是莫名其妙罢工 回帖比发帖还慢 [em16] 大概要寿终正寝了 打算暑假换掉它
发表于 2007-3-28 21: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机子很烂 但是网速却很好  做图很难受啊 老天啊 赐于偶一台工作站吧[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0: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哥舒翰</I>在2007-3-28 21:43:14的o(︶︿︶)o 唉:</B>
是山西应县木塔 本名“释迦塔”是辽代的 </DIV>
<P>恭喜<B><EM>哥舒翰 </EM></B>赢得 <FONT size=2><B>金钱5,魅力5,经验5</B></FONT></CA></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P>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 ——山西应县木塔 </P><P>
距今九百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屹立在山西应县城里。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塔是当时崇信佛教的统治者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命令修建的,辽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落成。它凝聚了我国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木塔是佛宫寺(原名宝宫寺)的主要建筑物,本名“释迦塔”。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底层副阶(外廊)前檐柱对边约二十五米。塔身外观是五层六檐(最下层是重檐),二、三、四层都有平座夹层,所以全塔实际上是九层。塔高,从地面到塔尖达六七·三一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这座木塔经受了近千年的雁北狂风雨雪以及严重地震的考验,至今还巍然屹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佛宫寺原位于辽应州城的中部。现在看到的城墙是经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到1398年)改动过的,西、北两面城墙向城里移动一里许,寺的位置已偏处城的西北部了。寺居城市的中心部位,说明当时它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城市的立体轮廓线上,土红色的释迦塔高高耸立于全城低矮的灰色民居的中央,构成了当时应州城的特殊面貌。

这座木塔是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楼阁形制的塔。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佛寺建筑。佛教寺院其实和传统的宅第、衙署没有多大区别,具有明显佛教特征的建筑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国固有的楼阁的基础上吸取印度佛塔特点而创作的。初期木塔比较低矮,如《洛阳伽蓝记》所载三国时期建造的浮图祠,就是在汉代所流行的方形重楼上安装塔刹构成的。南北朝时期,随着高层木构技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木塔也越来越加高大。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高达几十米,就是这一时期楼阁式木塔的代表作。



现在应县木塔是永宁寺塔的进一步发展。这座木塔改变了隋唐以前的方形平面,作八角形,使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改变了中心柱的做法,采用连结内外槽柱所构成的筒型框架的结构方式,这既争取了中部空间,便于布置佛像等,也提高了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塔身更加牢固。这是古代木结构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木塔的结构、构造概况是:全塔建筑在一个夯土心的砖石基座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在八角形台基座上,布置内槽柱、外檐柱以及副阶前檐柱。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型的框架。塔身底层的内槽和外檐角柱都用双柱,并砌在一米厚的土坯墙里。墙的下部是砖砌裙墙,裙墙和土坯墙体交接处垫木枋一层以防潮。转角增设一柱,既可减小梁枋和柱头铺作(斗栱)交接处的剪力,也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柱间用厚墙填充,可以防止构架的扭曲,提高了坚固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底层以上设平座夹层,再上是二层,二层上又设平座夹层,这样重叠直到五层。各层柱子都衔接而上,每层外檐柱都和它下面的平座层柱同一轴线,而比下层的外檐柱向塔心退入约半柱径。平座层外柱立在下层斗栱所挑承的草袱(梁)上。这样既造成塔身美丽的曲线,又不超过结构的合理限度。从整体上讲,下大上小,也正是结构的稳定性所要求的。至于内槽柱,既没有外轮廓的问题,因此只是根据力学的要求,把上下各层柱都放在同一轴线上,并使八根轴线都略向塔心倾斜。这座塔是把结构、构造和建筑造型统一起来的一个典范,可以给我们今天建筑设计以宝贵的启示。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有榫卯的干阑长屋遗构算起,至少已有将近七千年的历史。通过历代匠师的辛勤、智慧的营造实践,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若干木结构的规律性。到辽宋时期,高层木构的设计和施工已经相当成熟。对于高层木构的设计来说,风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水平活荷载。对于这一点,辽宋匠师是有明确认识的。和应县木塔时代相近的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开宝寺木塔,是当时杰出工匠喻皓设计、督造的。他考虑到西北风比较大,因此使塔身微向西北倾斜,以增强它抵抗相应方向弯矩的能力。像应县木塔这样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建造在蒙古风常年吹过的开阔地带,更不能忽视风力这项荷载因素。这座木塔在结构、构造上的最大成功,主要是合理地解决了水平荷载的问题,使它能够经得起这样长时间的自然力侵袭的考验。为了o(︶︿︶)o 唉风力以及地震横波的推力,防止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扭动,卓越的古代匠师使用了大批斜撑固定复梁。这撑杆和复梁的组合体,从性能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使平座内槽系统和外檐系统各自加大它们的稳定性;另一类是使内外两层系统保持它们的相对位置。由于这些撑杆的连结,构成了整体空间系统,一经受力,各构件就可以联合作用。

平座夹层的结构,就是用斜撑和梁、柱组成的一道平行桁架式的圈梁。在这个圈梁的内环上,又叠置由四层枋子组成的一道井干式的圈梁。整个夹层,实际是一个牢固的刚性的箍,在五层塔身中,间隔均布了这样四道刚性箍。在外观上,夹层巧妙地处理成为各层平座腰檐。

结合建筑处理,在塔的五个正式楼层上,内槽柱里的中央空间供奉佛像,内槽和外檐柱之间是供人通行的空间,因此不设斜撑。塔壁的四个正方向每面三开间,中间辟门。壁外平座设栏干形成周圈挑台,以供人凭眺。在四个斜方向上,两次间的柱间原有剪刀撑,封上荆笆抹泥墙。这既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同时在建筑构图上和四个正方向的门、窗、隔扇形成虚实的对比,也颇为得体。可惜后世维修时拆改为门、窗、隔扇,严重地损害了塔的结构,以致塔身发生了向东北歪扭的现象。

塔里扶梯的布置,也是既考虑垂直交通的实用要求、又兼顾结构的合理而设计的。因为楼层比较高,为使扶梯坡度不致太陡,每层都分作两折而上,利用平座夹层做休息板。夹层中每在楼梯处都不能安置斜撑,因而造成结构上的弱点。为使弱点分散,扶梯每隔一面安置一道,采取沿塔身螺旋而上的办法。

全塔的细部构造处理,诸如构件比例、榫卯搭接等等所表现的优秀手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仅以斗栱来说,由于作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处理,全塔采用了六十多种式样,看来极其丰富多彩。这表现了古代匠师的技巧的纯熟,也使我们从中学到了正确的创作方法。他们没有机械搬用前人的成规,而是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构造要求和材料的经济使用,灵活设计和制作的,使这些斗栱不但担负了结构任务,而且也起了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

这座塔各层都在中部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并有壁画。为了渲染宗教的神秘气氛,底层厚墙仅在南北两面开口。内圈墙的中央,安置一尊高约十一米的释迦佛坐像。由于塔的进深比较大,自然光线不能直接照在佛像上,只靠微弱的间接光隐约显示。佛像全部漆金,在暗影中烁烁发光。上面各层四面采光,所以比底层亮些。各层中部都设有佛像群,在内槽柱间设栏干划分空间,当年信徒、游人可以在栏干外巡回礼佛。所有佛像大概是辽代原作,但经后世屡次粉妆,表面色彩粗俗,已经面目全非了。

总的来说,应县木塔不愧为古典高层木构的杰作。它是古代文化的出色遗产,可供我们建筑设计借鉴。我国是使用木材建筑历时最久的国家,在木材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座高大的古代木构,在九百多年荷载作用下木材反应的情况,实在是难得的材料力学方面的资料。因此,它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件珍贵的标本。

</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20: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 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哪三种形式?
发表于 2007-3-30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这句话有错,辽的首都是上京在今内蒙的巴林左旗。
发表于 2007-3-30 20: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干栏式,穿斗式,井干式这三种形式。
发表于 2007-4-1 20: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b><FONT color=#000066>哥舒翰</FONT></b>[em17]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哥舒翰</I>在2007-3-30 20:38:29的o(︶︿︶)o 唉:</B>
“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这句话有错,辽的首都是上京在今内蒙的巴林左旗。</DIV>
<P>谢谢 我查一下资料</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 20:49:4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2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答案和我的资料有出入  干栏式从何而来 请赐教
发表于 2007-4-5 21: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那可能是偶记错了,那就应该是穿斗式,井干式,抬梁式 (又叫叠梁式,架梁式)这个应该是准确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26 22:52 , Processed in 0.1030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