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17|回复: 4

这可能是中国最后的弓箭商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8 1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末北京"弓箭大院"位于东四十字路口的西南角。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P>
  中国制作弓箭的技术由来已久,关于制弓技术的详尽记载,最早见于《考工记·弓人》,其后有《梦溪笔谈·技艺》和《天工开物·弧矢》。“聚元号”是清末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十七家弓箭铺中惟一幸存者。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弓箭制作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细腻的工序和精湛的技术,浓缩了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弓箭文化。这些技艺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杰出代表,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聚元号”作为清朝末年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里十七家弓箭辅之一,是目前已知北京惟一完整保存传统制作工艺的弓箭铺。“聚元号”是中国传统弓箭发展轨迹和相关文化的缩影,它所制作的弓箭除了作为兵器和娱乐、收藏品外,更有着任何现代技术仿制的弓弩或其他类似工具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聚元号”的历史文化价值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我们得知,中国对于弓箭的研发和使用一直拥有自己民族鲜明的特色。中国古人对弓箭的发明有“弓生于弹”的独特见解,对于弓的威力,也有着独特的赞颂。因为弓箭在狩猎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它在远古先民的心目中有了某种神圣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卢晓辉在其著作《论弓箭与太阳在远古文化中的双重意义》中的分析,弓箭具有武器和性的双重意义,钱钟书先生也曾解释《楚辞》中有以“射”代指性行为的语句。这在阴山岩画中得到佐证。
  从西周时期开始,弓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西周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礼制”,其中“射礼”使射箭成为集政治、道德、体育、娱乐于一身的仪礼。而且射箭一直被当作主要的教育内容来加以传授。孔子就明确提出要修习“礼乐射御书术”这六艺。弓箭的实用价值和运动方式还启迪了中国的思想家们,总结出了“有的放矢”,“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挽弓当挽强,射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辩证关系。弓箭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对中华民族的思维产生着长期影响。
  弓箭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民俗含义,这在西周就已有记载。据《礼记·内则十二》:“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悦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这习惯至今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
  “聚元号”具有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它承袭了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风俗习惯,如收徒、祭祖等。据“聚元号”第十代传人杨福喜介绍,弓箭行业收徒非常严格,要求必须是15岁以下人品端正的孩子,踏实肯干,愿意吃苦且淡泊名利。一个学徒从拜师到出师起码要3年以上时间。徒弟的日常花销由师傅全包,还有零花钱。
  弓箭行业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轩辕黄帝某次外出,在密林之中遇到了一只老虎,情急之下,轩辕黄帝爬上了路边的大树,并在树上折断树枝、绑上藤蔓做成了最原始的弓箭,打退了老虎。由此,轩辕黄帝被奉为弓箭行业的祖师爷。每年阴历四月二十一日,是弓箭行业祭祖的日子,由弓箭大院各弓箭铺轮流坐庄承办。这一天,所有弓箭铺的手艺人都歇业,到弓箭大院的家庙参加庆典,烧香祭祝,设宴唱戏,擦净佛像,并为祖师像穿上树叶做的衣服,披上大袍。在家的妇女和儿童吃白煮肉、黄花鱼,烧香磕头。祭祖活动的花销由弓箭大院全体弓箭铺均摊。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1952年。
  “聚元号”的技艺价值
  “聚元号”的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典型代表,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序和要求极高。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据杨福喜介绍,弓箭制作的精确程序和许多关键流程完全依仗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经验,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对二十多种天然材料进行纯手工加工,通过200多道工序,历时三四个月,才能制成一张中国传统弓箭。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仪德刚参观“聚元号”弓箭铺后曾说:“能亲眼见到制作过程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技术意义非常重大。虽然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制作工艺,但古文非常精练,如果没有实物,很难印证。而这些文献材料又是被大量使用的,如果没有见到真实的操作过程,在理解上很容易有偏差。”由此可见“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的重大工艺价值。 (作者单位:朝阳区文化馆) 刘斌

    “聚元号”来龙去脉</P>
</P>
“聚元号”弓箭铺牌匾及所制的箭、弩
</P>
“聚元号”第九代传人76岁的杨文通先生醉心于技艺,月前他在制弓中突发脑出血,目前正在治疗中。</P>
</P>
聚元号第八代传人杨瑞林、第九代传人杨文通</P>
</P>
1957年聚元号全体工人与青海体委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1杨瑞林,后排左1杨文通,左2杨文鑫)
</P>
第十代传人杨福喜书写的“聚元号”弓箭铺大门的对联</P>
  “聚元号”的创始及历代相传
  清朝时期北京的弓箭大院属于皇家特设的兵工场,那里的弓箭铺均属皇家专有,从业者大多为皇亲,并以满族为主,其产品均上交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当时,“聚元号”做的弓以供应皇宫为主,定期由宫中按弓箭大院的人数发放钱粮。清末,弓箭作为兵器已被洋枪洋炮取代。清朝国库空虚,这些皇家弓箭工场沦为民间作坊。这时执掌“聚元号”的是第七代店主王氏(同行称其为小王)。小王夫妇因吸食毒品而无心经营弓箭铺,最终山穷水尽,只好将其祖业变卖给杨家。
  小王是杨文通所能追溯的最早“聚元号”传人。当年,“聚元号”弓箭铺位于北京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原弓箭大院内,那里原是皇家作坊。
  “聚元号”的转让
  杨文通的父亲杨瑞林(1884—1968年),早年随其堂兄(“全顺斋”的掌柜)学习弓箭制作手艺。到二十多岁时,已是弓箭行业中较有名气的师傅了,但苦于自己没有铺面,平生所学难得施展,听说小王要卖铺子,便决定买下来。当时开价是40块大洋,这对于一个手艺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杨瑞林在亲友帮助下,才成为“聚元号”的第八代店主。
  杨瑞林得到这个店铺后又增加了一些品种,使“聚元号”增色不少,如:弩弓、弹弓、弹弩、袖箭、匣箭、箭枪等等,并于民国初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因其奖状上有国民党的印章,家人在“文革”时将其烧毁。同时被毁的还有乾隆皇帝所题金字大匾、一些国外向“聚元号”下的订单,以及他们祖上珍藏的一些珍品弓箭等。
  1949年以后,“聚元号”弓箭的国内外销量很大。订货最多的是蒙古和青海省,他们通过北京市进出口公司,与“聚元号”订了常年合同,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当时在同行中还有三家比较有实力的弓箭铺,论手艺不比“聚元号”差,但蒙古就是不要。无奈“聚元号”只有请其它几家店铺代做,做成后打上“聚元号”的字号,以此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大跃进”时期社会上又开展了大张旗鼓的“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很多人为了打麻雀到“聚元号”买弩弓,其购买者之多,更是到了这里刚下料,那边就交钱订货的程度。后来中央号召公私合营,杨瑞林带领全家首批参加了公私合营,成立了“第一体育用品合作联社”,即后来的“北京第一体育用品厂”,杨瑞林还荣幸地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
  “聚元号”的衰败及重张
  “聚元号”在1957年被改造成了体育用品厂,经营开始转向。弓箭经营衰败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到了“文革”时期,弓箭更是被当成“四旧”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沉寂了近40年后,1998年在亲属和友人的支持下,“聚元号”第九代传人杨文通收拾了一间平房,挂起珍藏多年的牌匾,“聚元号”重新开张。杨文通省吃俭用,购买材料,利用业余时间重新捡起了弓箭手艺。在他的鼓动和协助下,他的三儿子杨福喜先后辞掉两份工作,在1998年后,全身心投入弓箭制造技艺的学习之中,并正式成为“聚元号”第十代传人。其间,杨福喜曾尝试开发市场,合作创办弓箭娱乐场所,但因种种原因,合作筹备并运营了一年后便无法继续下去了。虽然这些经营活动很快终止,但却成为日后杨福喜下定决心要学会和保持这门手艺的契机。
  杨福喜在朝阳区团结湖附近的家属院内租借了一间平房作为制弓箭场地。据杨福喜介绍,他现在制作的弓箭主要是满足部分博物馆的收藏需要,也有部分出售给朋友或由朋友介绍的顾客,买者中大多喜爱工艺或射艺活动。“聚元号”弓箭铺目前的经营情况只够杨福喜勉强维持基本生活。
  (作者单位分别为: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摄影:边群 仪德刚 张柏春</P>

    轩辕黄帝被尊为弓箭行的祖师
  据弓箭大院里的传说,轩辕黄帝使弓箭性能得以完善并使其成为兵器,因而被尊为弓箭行的祖师。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是弓箭行业祭祖的日子,由弓箭大院里的17家弓箭铺轮流坐庄承办。这天全行业的人都歇业,到弓箭大院的家庙参加庆典,设宴唱戏。仪德刚

    一张古弓推断出“聚元号”初创年代
  “聚元号”到今天已流传了近300年,历经十代传人。在“聚元号”弓箭铺中,保存着一张由第十代传人杨福喜在“文革”中保护下来的古弓,弓上有“道光三年毅甫制”的款印,弓上另有铭文解释,说这把弓是为“聚元号”100周年庆典而特制的。据此推断,“聚元号”的初创年代应在1720年至1721年间。 曹阳

    第九代传人杨文通曾给o(︶︿︶)o 唉主席做过一张弓
  杨文通曾给o(︶︿︶)o 唉主席做过一张弓。那是公私合营不久,厂领导找到他,说:“上级领导想要一张弓,做得细致一些。”
  他用了四十多天精心地制作了一张弓,交上去数月后,厂领导对他说:“你做的弓已经交到了o(︶︿︶)o 唉的手里,o(︶︿︶)o 唉非常喜欢,并表示一定要付钱”。杨文通师傅说:“我当时很后悔,如果知道是为o(︶︿︶)o 唉做的,我会拿出最好的材料,做工也会更细,做得更好。”后来钱拿回来后全厂谁也没要,他买了糖大家一起吃,共同分享这一幸福和光荣。仪德刚

    第十代传人杨福喜口述弓箭人生</P>

  杨福喜制箭翎子</P>
  ◇“插队、到化工厂当工人,开出租……我四十岁时,才有条件做回家传的弓匠。”
  ◇“清朝时候有专门的原料采购商,现在做弓箭的很多原料都很难找到。比如做弓的基本原料牛角,得是60厘米以上长的水牛角。但是现在的屠宰场往往不会等到牛长那么大就杀了,所以100根牛角里,能找到七八根合用的就不错。为找这个东西我曾和一个卖牛角梳子的南方商人谈,刚谈的时候他老婆刚刚怀孕,等第一批货来的时候人家孩子都满月了。”
  ◇“弓箭制造和别的行业不太一样,必须师傅手把手地教才能学会。材料都是天然的,像木材、桦树皮、牛筋、牛角等等,天然长成的没有一根一模一样,所以无法像现代工业那样用卡尺或者天平计算使用多少材料,只能用眼睛看用手摸。”
  ◇“木工、漆工、画工、皮具制造,甚至针线活儿,样样儿都很讲究,做一把弓得经过200多道工序,历时3到5个月才行。所以每把弓都是一名弓匠呕心沥血的创作。”
  ◇“说实话,做了弓匠,物质上没什么大变化,精神上变化太大了。要说开出租那时候,满脑子都是钱!所以,一开始做弓,就想着这是个家传独门手艺,没准儿能挣点钱。”
  ◇“可人一投入了,爱上这个了,就真不一样啦!搁原来,打死我都不信有人会像报上说的那样;重精神,不重金钱。
  ◇“你想吧,一个称职的弓匠,一辈子不停地做,最多也就能做出一千张弓。我四十岁才开始做,到头儿了,也就能做出几百张。可就这几百张,全世界哪儿都没有哇。冲这个,只要有口粥喝,我就不歇着。我有成就感啊!”

    《考工记》描述精制良弓</P>
</P>
描绘箭匠安装箭镞的画作
</P>
明代《天工开物》(清刻本)中描绘试弓的情况。</P>
  弓箭的起源很早,这与先民的狩猎活动有关。早期的弓箭很难留存,由于弓体、箭干是以竹、木制成,极易腐烂,所以在新石器时代和夏代遗址的发掘中,还一直没有获得过完整的标本。而石镞、骨镞和青铜镞则易留存,考古中也多有发现。从镞的形制和材料上可以看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夏商到春秋,弓箭一直在不断改进。
  在历代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到春秋时期形成了有关弓箭制造的详细记录,见之于《考工记》,文中给予明确规定,用以指导精良的弓箭生产。
  《考工记·弓人》指出,制弓所需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将六材合制成弓,短时间内不可奏功,不同的工序需选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考工记·弓人》指出:“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再春被弦,因此制成一张弓,时间短了不够。据抗战时期对成都长兴弓铺的调查,从备材到制成一张弓,要跨越四个年头,实需三整年的时间。由此推知,古代制成一张良弓,所需的时间也不会短到哪里,至少需二至三年才成。然而,当时的弓是战争中的主要远射兵器,需要不断地成批供应军队,所以并不是制成一张才开始制第二张,应是各项工作交错进行,流水作业。
</P>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12-8 03: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9-3 17: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的弓只能看不能射,作为收藏倒是不错,想拿来射的话就差了点~  

可喜的事国内弓友经过努力,考研已经制作出了角弓,不过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流失了是肯定的~
发表于 2008-9-16 17: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匈奴反曲弓~~~~~话哈哈哈哈哈·~~~~~~~
极限弓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1-24 22: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8 16:18 , Processed in 0.0757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