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96|回复: 2

[读史札记] (“一剑穿心”原发)韩国杂谈之二:韩国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0 11: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有个在法国国立图书馆担任管理员的韩国人,叫做Byeng-Sen Park,他在翻阅某韩国书志的附录时,偶然发现了朝鲜古代金属活字印刷本《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的有关信息,跟着就找到了这本佛教著作。因其卷末印有“宣光七年丁巳七月日清州牧外兴德寺铸字印施”字样,标明了刊行时间是在高丽禑王3年,即1377年。
    1972年,这个韩国人将《直指》推荐给了世界图书年的国际展示会,从此《直指》为世人所了解。
    近年来,韩国政府对《直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重视,进行了超大规模的宣传。2001年6月11日,韩国方面组织了一次国际咨询会,《直指》在该会议上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本,并成功登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我国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伟大发明,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这一事实,不仅长期让国人引以为豪,也得到了世界的承认。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所说:“要是没有这种贡献(中国人在过去对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就不可能有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因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种难以想像的事”。怎么活字印刷术成了韩国的发明呢?
    韩方的解释是:韩方不否认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韩方申报的是“金属活字印刷”,有别于毕升所采用的泥活字、木活字。
    那么,是否真的如韩方所说,韩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的国家呢?
    让我们先看一看韩国方面的情况:
    按照韩国的文献记载,朝鲜铜活字名为“铸”字,13世纪开始铸字印书。记载称:1234年晋阳公(宰相)崔怡(1195-1247)在江华岛用铸字印成《详定礼文》28本;崔氏又于1239年重雕铸字本《南明征道歌》,既是重雕,意即此铸字本还早于1239年,今二者皆失传。韩国现存最早铸字本是1377年清州牧兴德寺印的金属活字本《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现存巴黎国立国书馆。
    朝鲜半岛大规模铸字始于李氏朝鲜。太宗(1393-1410)11年(1403)命置铸字所,按宋刊本字体铸10万字,称“癸未字”。世宗(1419-1450)2年(1420)造“庚子字”;16年(1434)命李蒇改良铸字,造“甲寅字”;18年(1436)又铸“丙辰字”,为特大铅字,印成一部铅、铜字合排的《通览纲目》。此外又创制了独有的铁活字,印成《西坡集》、《鲁陵志》、《醇庵集》。朝鲜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侧重金属活字印刷,铸有大量活字。据东亚印刷史专家瑞典友人艾思仁先生(美籍)提供的资料,称朝鲜铸造铜、铁、铅等金属活字先后达34次,除3次为私铸外,其余均为政府所铸。统计李氏王室自15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的260年间铸造铜字约200多万个,其印本日益精湛悦目,而且也具有珍藏的艺术价值。
    那么,中国方面的状况如何呢?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经历了唐初的雕版印刷,到宋代发展为活字印刷。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所进行的改善技术和优化处理,统称为发明。从非金属活字到金属活字,运用同样的印刷原理,进行印刷材料和造字工艺上的革新,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发明,应称之为改良,但广义讲,也可称之为发明。
    依据文献记载和现存的早期印本,经专家考证认为:木活字、泥活字等非金属活字发明于北宋,锡活字、铜活字等金属活字亦发明于北宋。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以木、泥、锡、铜、所造的活字,一直被前后交替地使用。
    金属活字发明于宋代的根据是:
    一、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在《造活字印书法》(1298)中谈到:“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这是我国关于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元初人所说的近世当然是宋代,说明用锡活字印书是在宋代。由非金属活字到金属活字,是印刷材料和造字工艺上的重大改革。
    二、清藏书家孙从添(1769-1840)在《藏书纪要》(18lO)中载:“宋刻有铜字刻本、活字本”。明明确确说明宋代有铜活字本。
    三、明《梦林玄解》(北图藏崇祯本)转载宋孙爽的文章,文内有“镌金刷楮,敬公四海”……“景佑三年4月上浣休老人孙爽叙于园梦秘策之端”。著名印刷史专家张秀民先生认为镌金应是镌铜,以为印《圆梦秘策》至八卷,以镌刻铜活字的可能性最大。“以铜为金”的称谓历代沿习成俗。《园梦秘策》比1234年朝鲜的《详定礼文》早198年,比1377年朝鲜的《直指》早340多年。
    佐证1,宋代铜版钞票和铜、锡书版的出现证明了这种分析是能够成立的。在镌印《圆梦秘策》的前二年,即1034年,政府曾下达“发内府金,收换会子。收铜版,勿造”(辞源铜版条引)的命令。更可上溯到唐代的铜书版,宝鸡市博物馆藏有813年唐代千佛像铜铸印版。
    五代的铜版印本更印证了宋代发明金属活字的真实性。明景泰年间进士杨守陈在《朱氏经义考》中说:“晋天福(936-943)有铜版九经,皆可纸墨摹印,无庸书写。”天福铜版在宋人岳珂(1183-1234)的《九经三传沿革例》中提到过,证明确有此事。不少史学家认为九经有40多万字,将如此浩大的工程镌刻在铜版上是不可能的,天福铜版有可能是铜活字。退一步姑且说此铜活字本为孤本,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还不完全具备镌铸活字体,但五代出现铜版印本,却是对宋代发明金属活字的有力推动。
    佐证2,金皇统戊辰(1148)平阳府李稀所造千佛铜牌两旁文字为铜活字。根据是字身歪斜。笔者以为金朝的冶炼业,在造型和工艺水平上,都已超过北宋时代。宋已有铜活字本问世,那么与宋同时代的金代当然也具备了出现铜活字的技术条件。这比1234年朝鲜的《详定礼文》早86年,比1377年朝鲜的《直指》早229年。
    佐证3,元人黄溍(1277-1357)所作《金华黄先生文集》里有一篇给智延和尚作的《北溪延公塔铭》说英宗(1320-1323)三年即1323年准备“镂铜为版”出版前朝仁宗赏赐给智延和尚的金玉佛像经卷,后又命于永福寺与诸尊宿校勘三藏。惜英宗早逝未能实现。但说明刊印佛经的铜活字技术早在1320年以前就已存世,它比1377年朝鲜的《直指》早57年。
    以上所述的事实证明了金属活字发明于宋代,与非金属活字的发明处于同一时代。

    总之,从中、韩两国关于金属活字的早期文献记载及实物比较中证实,中国均比韩国早几十年至几个世纪,金属活字的发明权是中国。而且,传统的韩国学者也是承认的,韩国学者徐有榘(1764-1845)在《怡云志》卷七的《活版缘起》中说:“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舆(起源)也……或用铜造——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因此,讨论这种技术的历史,宜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能舍本忘源,不要不恰当地用一些“最早”、“最大”等字眼来夸大其辞。

参考文献:我国金属活字发明的历史史证及技术条件    陈妙英

[ 本帖最后由 蒹葭从风 于 2008-1-20 11: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1: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一剑穿心”发于天汉旧站,因论坛搬迁转帖
发表于 2008-12-18 16: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呢,妹妹怎么一夜连发这许多帖子,原来是搬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1 20:53 , Processed in 0.0798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