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60|回复: 0

[读史札记] (“血祭秋月” 原创)《刮痧》与“斗地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0 1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是我的一个作业,出来献丑了。呵呵

《刮痧》是一部电影,“斗地主”是一种扑克游戏。它们看似“风牛马不相及”,但是,在我眼中,它们拥有一致性,那就是规则。

《刮痧》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是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矛盾冲突,它以“刮痧”这种中医传统疗法在美国引致的虐待儿童的误解为主要线索,处处为观众展现出两种文化的差异、碰撞乃至斗争。问题的关键出在文化上面。为什么两种不同的文化放在一起会如此的别扭,甚至出现冲突和斗争呢?我认为,这是由文化所内含的规则性所导致的。

文化的冲突是规则的冲突。

在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宗桂著就的《中国文化导论》中,对文化作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指具有特定民族特色的,反映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国民品性、精神风貌、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这个定义很全面,但本人觉得,在国民生活当中,文化集中体现在两大方面:内在的思维方式和外显的风俗习惯。在这里,思维方式特指思维的形式和方法;而风俗习惯不仅包括婚丧礼节,还包括平日里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具有规定或约定的社会实践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直觉的、类推式的。比如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阶段性和统一性的认识,就是这一思维方式的体现。中国人从治理一个家庭直觉地与治理一个国家进行对应,并把齐家之术类推到治国之方上面。又如中国人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运用到自然及社会现象的解释上面,无不说明了直觉类推式思维的根基深厚。时至今日,这种思维方式仍然占据着中国社会的主流。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着西方思辨思维的特点,他们重分析、论证,讲求证据和“契约”。 他们重分析,所以在他们眼中事物多以个体存在,他们深入到细胞到电子、原子。他们重论证,讲求证据,所以影片中他们对中医刮痧原理表现出不理解和不认同,他们看不到刮痧原理与他们原有知识所对应的合乎逻辑的推理;他们不承认中医的经络学,因为他们的显微镜看不到人体上有所谓的“经络”,没有证据,所以他们否定刮痧这种中国古老的医疗方法。他们讲求“契约”,所以他们拥有庞杂的法律体系以规定人们的权限分界,某种程度上以法律作为他们的主人,表现出法律条文的固执。

思维方式是深层次的文化,对文化的其它构成元素起到很大的决定性和塑造作用。中美双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国人民在风俗习惯上面的巨大分野。而另一方面,思维方式的差异也通过浅层次的文化要素外显出来,而风俗习惯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讲“亲恩不如养恩重”是对养育之恩的高度赞颂;而在美国,父母之于子女没有“养育”之恩,只有“监护”之劳。中国老人得了个女婿叫“半个儿子”,美国人叫“son-in-law”,体现的是一种法律关系,除去“in-law”,便也不是“son”了。

通过上述中美文化的对比,再来比较文化所具有的这两个内在和外显的要素,就可以发现,它们体现出规则性。

首先,思维方式是一种形式和方法,当一个群体实践着同一的而又与其它群体不同的思维方式的时候,群体间的思维方式才有差异性可言。而对于这一个同一的思维方式要在一个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中落实,就必须有其群体间的内在规定性,即规则。但思维方式的规则性又有其特殊性,它对个体的规定不是通过成于文或诵于口的条文,它是个体对群体实践的观察与模仿而自觉地趋向于同一的思维实践方式的规则。

其次,风俗习惯的规则性较为明显,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规定,大都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条文。比如在结婚礼节上,中国人在证婚人的见证下拜天地拜高堂、喝过合卺酒,就具有“合法”的性质,新人为求“合法”,上面的程序就只能加不能减了。而美国人结婚只要在牧师面前起起誓交换戒指就可以了,但这也正是其规则的体现。

综上所述,文化具有规则性,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和指导性质,人们依循它而思考行事。那么,文化的冲突也就可以理解成为规则的冲突了。正如在影片中,在对待教育小孩打架的方式上,中国文化的代表许大同不惜以打儿子一记耳光来要其道歉,而其美国朋友却对此行为表现出不可理喻,认为小孩子打架打完了就没事了。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的规则是做错事的人,即使是小孩子,也要勇于承担责任,怯于承担责任是要受到惩罚的,而作为孩子的家长,具有教导惩罚的责任;而美国文化的规则认为孩子打架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大人不应该过份插手,即使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也该如此。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规则,一种文化有一种文化专属的规则。规则具有的固定性、约定性会使得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下的人们固守这种规则,不轻易改变。而说到题目上面,“斗地主”这种扑克游戏也有它专属的规则,也可谓一种小型的“文化体系”。如果说中国文化用的是“斗地主”这套规则,它规定2是最大的数字,那么当另一种文化说 “不,我们是3最大”的时候,中国文化会说:“对不起,你是‘斗贫农’,你不是‘斗地主’,你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跟你玩。”当“斗贫农”的人要“斗地主”的人强行修改规则参加“斗贫农”游戏的时候,“斗地主”的人们就会坚守自己的规则,这样就有了规则的冲突,也就是文化的冲突了。

除了规则本身具备的固定性和约定性使得不同文化类型的人固守其规则外,还有规则之于人们的利益也是其固守的理由。

首先,就文化内部而言,个体对规则的遵守将促成群体的有序发展进而有益于个体在群体的发展。比如群体文化中讲求诚信,不恪守诚信的个体将不断影响群体中对诚信的追求,从而将会有更多的个体出现不诚信的行为,影响群体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个体受不诚信行为的伤害,影响个体发展。另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有害怕孤立从而趋向从众的心理特征,打破规则所引发的是与众人的差异,这些差异极有可能产生个体的孤立。这样,人们也不会轻易的打破现有的文化规则。

其次,就文化外部而言,拥有文化规则就拥有控制力,即文化控制力。文化规则的控制力体现在其与其它文化交流的时候,拥有文化规则、对文化规则熟悉的人在交流过程中会占有较大的优势。这就好像初学“斗地主”的人往往是斗不过一个老手的,因为他懂的规则比老手少得多。在营销界有这么一句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两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所谓的标准,其实也就是一种规则。作为制定规则的企业,自然会比跟随它的企业更懂得规则和遵守规则,就无形中拥有了一种控制力。文化也一样,当你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你就要从一种规则作出对另一种规则的适应,而适应的过程就是你被控制的过程。当你适应了这种规则的时候,不见得你就摆脱了这种控制。除了文化规则本身的约束性将对你产生控制外,文化规则内的其他人也会因为你是个后来者而孤立你、排斥你。反观影片,在美国只有8年的许大同对美国文化规则的了解、接受自然比不上那些儿童监护中心的美国人,所以他掌握的规则就少得多,他无形中就会受那些美国人的控制和摆弄,导致父子分离。再来看中美文化的关系,我们发现,在中国人民高喊着进入现代化的时候,所谓的现代化多多少少是以美国为榜样为蓝本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适应美国规则,我们失去了控制力。

看完《刮痧》,中国文化下的中国人主体意识得到显现和加强,或许自然地就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疑问。中国该怎么走,中国文化该怎么走?不才试答之。中国文化应该以自身为本位,顺应自己的规则,作出适当调整,拥有自己的文化控制力,有了控制力,才会有复兴和强大的一天。

----------------------------------------------
与世无争。。。无欲无求。。。

==============================
原帖由“血祭秋月”原发于天汉旧站,因论坛搬迁特此转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15 13:23 , Processed in 0.0721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