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荒野孤鸿

[文物古迹] 考古中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18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三部 藏宝现身之沉舟帆影(下)(2004-86)<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69200521.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9日 14:32</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明·梅花犀角杯</A></TD></TR></TABLE>
<P>  泉州,在中世纪作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城市,曾吸引了无数追求商业利益的外国人。于是,不同民族的不同文明在这里友好相遇,世界各大宗教信仰在这里和睦相处。 </P>
<P>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收藏着数百方与这段罕见的世界文明史有关的宗教石刻,这些在泉州出土的珍贵文物,用不同的民族文字镌刻下年代久远的不同故事。 </P>
<P>  时间的流逝,已经使某些文化留下了谜团。这方基督教古叙利亚文碑刻,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解读。 </P>
<P>  这方1946年出土的墓碑,9行阴刻的文字曾被误判为蒙古文或叙利亚文。英国几位专家经过近十年努力,才辨认出它古拉丁文的真实面目。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大量伊斯兰石盖墓</A></TD></TR></TABLE>
<P>  泉州随处可见的花岗石以及众多的能工巧匠,使世界各种宗教文化得以用石雕艺术的形式,在这里留存下来。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唐·泉州伊斯兰教圣墓</A></TD></TR></TABLE>
<P>  有一位名叫伊本·奥贝德拉的阿拉伯人,去世之后,在泉州的家人为他立了碑。从这几个汉字,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中外文化融合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P>
<P>  在泉州,不单称外国人叫做“蕃客”,称国外传进来的东西也常上一个“蕃”字。像这尊泉州“奏魁宫”出土的“四翼天使”雕像,就被称为“蕃丞相”。其实,它是古基督教石刻。1905年,被西班牙传教士任道远见到后,命名为“刺桐十字架”。 </P>
<P>  众多的碑文表明,宋元时期泉州的外国侨民大多数人赚了钱,不少人还自由地定居下来,有的人还当上了官。他们在世的时候生活富裕,死后也没忘记在墓盖石上精心装饰刻画,以便向后人显耀生前的荣华。 </P>
<P>  在“海交馆”后院近500平方米的草坪上,整齐地陈列着88座出土的穆斯林墓盖石。而那些还沉睡在地下仍未被发现的绝不会是少数。当年,刺桐城的阿拉伯人肯定有成千上万。他们平和地融入当地社会,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异国风情。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三大主神之一</A></TD></TR></TABLE>
<P>  走进泉州,就仿佛置身于伊斯兰世界。通淮街上这座“清净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即公元1009年,由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资,采用当地特有的花岗石凿砌而成。今天,规模宏大的“奉天坛”虽然只徒有四壁和几根孤单的石柱,却在斑驳中留下了与历史对话的古老文字。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独具中世纪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建寺300年后,耶路撒冷人艾哈玛德重修了“清净寺”宏伟的门楼,它成了这座千年古寺最典型的伊斯兰标志。 </P>
<P>  明代,泉州人在离“清净寺”只有百步之遥的地方,修建了“关帝庙”主祀关羽。600年来,一个是阿拉伯伊斯兰教,一个是中国民间信仰,在一条街上相安无事,归根结底还是这座城市的“宽容”。 </P>
<P>  走进这座经过复原的印度教神庙,迎面站立的神像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除了中国泉州,在印度也只有两家博物馆藏有这种中世纪印度教的艺术精品。 </P>
<P>  印度教是最早传入泉州的外国宗教。泉州出土的二百多方印度教寺庙神像雕刻和建筑构建,是我国惟一发现的印度教寺庙遗物,有很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古基教在东方的早期代表作</A></TD></TR></TABLE>
<P>  陈列在展厅里的印度教石刻,具有典型浓郁的印度艺术风貌。这种精致娴熟的表现手法,连印度学者都曾怀疑是出自泉州工匠之手。 </P>
<P>  素有“桑莲法界”之称的泉州开元寺,有七十二方印度教“狮身人面”石刻浮雕被嵌砌在大雄宝殿的月台下。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后廊檐下,立着两根十六角形的印度教石柱。石柱上雕刻着九幅印度教神化石刻。开元寺成了这座城市宗教文化混合交融的神圣殿堂。 </P>
<P>  泉州郊外池店村的旧街上,有一座“兴济寺”与小杂货店紧紧地连在一起。与乡亲们朝夕相伴挤在一起的是尊很奇特的神像。他丰胸束腰四臂持镇妖法器,脚下踩压着魔鬼,一幅庄严执法的神态。考古专家对这尊神灵进行了籍贯考证,认定他是 “印度教舞王”,本该是泉州城里印度教寺庙的神物,元末明初的一场战乱,使它流落到这里。 </P>
<P>  印度“舞王”成了中国的“水神”,这个有趣的误会至今仍然在延续着,成了泉州特有的文化现象。 </P>
<P>  在泉州城南20多公里的华表山下,有一座寺庙,因南宋绍兴年间始创时用茅草搭盖,故庙号“草庵”。宋元以来始终香火不断,这里供奉的是崇尚“清净光明”的“摩尼光佛”。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五代彩绘石散乐浮雕</A></TD></TR></TABLE>
<P>  寺庙遗址中出土的黑釉碗,能看出是专门烧制的,可见当年摩尼教信徒的人数不少。元代草“庵”改为石结构后,寺庙建筑因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形式而明显地汉化。 </P>
<P>  创立于公元3世纪的摩尼教曾经盛极一时,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草庵”是世人最后能见到摩尼教始祖真相的地方。 </P>
<P>  泉州造像活动也异常活跃。西资岩依山凿刻的五尊大佛,是研究晚唐泉州佛教艺术的珍贵实物。 </P>
<P>  宋代用整块巨石雕凿的老子造像,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道教石雕。思想家和蔼可亲的哲人形象,就在泉州清源山下被完美的表现出来。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唐·泉州西资岩石窟</A></TD></TR></TABLE>
<P>  泉州东门外风景秀丽的山丘上,安眠着两位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立时期,渡航海来到中国的穆斯林先贤。山因贤人而灵,便取名“灵山”,墓因贤人而尊,便被称为“圣墓”。这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史迹之一。 </P>
<P>  许多阿拉伯穆斯林也安息在这里。 </P>
<P>  泉州“海交馆”宗教石刻陈列馆中,有一块高大的墓碑。上面一行波斯文是“著名的库斯·德广贡之子”,中文写刻着“郭氏世祖坟茔”。 </P>
<P>  据查考,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于元代远涉重洋到泉州经商,他最终定居下来并取了中国姓氏,郭。 </P>
<P>  泉州有一个丁氏大家族,也是阿拉伯侨民的后裔。从第一代繁衍到现在已有两万多人。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19/images/101207_1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宋·泉州清源山老君岩</A></TD></TR></TABLE>
<P>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景辉:“丁氏宗祠始建于明代,经过历代重修有现在这样一个规模,可以说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回族祠堂。” </P>
<P>  郭氏和丁氏家族已经成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阿拉伯移民史的活文物。 </P>
<P>  这优雅婉转的韵律,就是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的南音古乐。它是中国现在仍在演奏的最古老的特殊乐种。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一带,是南音演奏和传播最为活跃的地方。朝代兴衰更迭,皇帝早已不见踪影,惟有这古乐能穿透时空得以不断地流淌。 </P>
<P>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出发,在途经的东南亚各地华人圈中,现在仍然可以体验到南音古乐“余音绕梁、三日不散”的无穷魅力。 </P>
<P>  音乐史学家们惊喜地发现,现代在沿用流行的南音乐队编制,在出土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五代彩绘石刻中,能清晰的见到它的影子。 </P>
<P>  泉州东南海滨,有一个叫“浔埔”的渔村。在这里人们用巨大的海蛎壳磊砌起了一大片已经历百年风雨的老屋。 “浔埔女”不论年长年少,总喜欢在发髻上插满清香四溢的时令鲜花。这里的老妇人也总习惯在头上包扎着阿拉伯式的“番巾”。鲜花和头巾数百年来成了这里永不落伍的时尚,民俗专家们也从这里看到了明显的西亚伊斯兰遗风。 </P></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6 width="100%" border=0>

<TR><!--prepagelink-->
<TD align=right height=13></TD></TR>
<TR><!--pageno--></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align=right height=13>(编辑:陈玥?来源:<a href="http://www.cctv.com/" target="_blank" >CCTV.com</A>)</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失踪的头盖骨(上)(2004-87)<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73190524.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1日 10:21</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8/images/100458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20世纪初的龙骨山</A></TD></TR></TABLE>
<P>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京城里一片混乱。此时,一位在中国行医的德国医生哈贝尔,被迫离开北京,临行时他带走了一箱叫做“龙骨”的药材,实际上,龙骨是远古哺乳动物的化石。后来,哈贝尔将龙骨送给了德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塞尔教授。经过仔细研究,这位教授竟然从中辨认出一颗远古灵长类的牙齿。 </P>
<P>  1914年的中国仍旧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就在此时来到中国,担任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矿政顾问。但他念念不忘施洛塞尔教授在中国龙骨中发现的那颗牙齿。到中国后不久,他就招募了一批技工,授予简单的化石知识之后,便吩咐他们到华北寻找化石。 </P>
<P>  1918年,位于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引起了安特生的注意。 </P>
<P>  1921年春,三个外国人出现在周口店。三个人中,一个是安特生,一个是美国人格兰阶,另外一个是奥地利学者史丹斯基。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8/images/100458_2%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第一个对龙骨产生怀疑的人是德国医生哈贝尔</A></TD></TR></TABLE>
<P>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肿骨鹿、犀牛的化石。同时安特生也注意到堆积物中,有一些脉石英碎片。他对史丹斯基说: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 </P>
<P>  尝试发掘工作由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主持。1923年只出土了一枚十分可疑的牙齿化石。3年后,才在周口店的化石中确认出一颗人牙。1926年瑞典皇太子在访华时正式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在随后的一年里,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枚与师丹斯基发现的极为相似的牙齿化石。这颗牙齿经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的鉴定,确属人类牙齿化石。 </P>
<P>  然而,这一说法却引起了国际上许多人类学权威的怀疑,他们认为,仅凭牙齿化石就建立新的人类属种无法令人信服。 </P>
<P>  在步达生的努力下,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答应出资24000美圆赞助周口店的发掘,并且以协和医学院为依托,筹建一个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机构。步达生与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取得联系,希望能与中国地质调查所共同发掘周口店。双方经磋商达成协议。协议书中第三款对于采集品的使用和归属作了规定: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8/images/100458_3%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924年,年仅24岁的裴文中北大毕业后来到周口店工地</A></TD></TR></TABLE>
<P>  “一切采集到的标本,归中国地质调查所所有,但人类学材料,在不运出中国的前提下,由北京协和医院保管,以供研究之用。” </P>
<P>  正是这种合作精神,最终促成了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1927年春天,在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捷的率领下,周口店第一地点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拉开序幕。10月16日,步林风尘仆仆地从工地赶回办公室,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他找到了一颗完整的人类臼(音:就)齿。这颗人牙使步达生兴奋异常,他给安特生写到,我们终于得到了一颗漂亮的人牙,这确实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步达生根据这颗人牙,首次提出了一个古人类的新种属--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并认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是第三纪,距今大约50万年左右。 </P>
<P>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新生代研究室成立。 </P>
<P>  1928年,刚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裴文中来到这里,参加周口店的发掘工作。1929年一些学者相继离开周口店,只留下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地。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8/images/100458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927年周口店发掘现场</A></TD></TR></TABLE>
<P>  一天,就在准备收工的时候,他发现在主洞与裂隙交叉的下方有一个洞。在洞外工友的牵引下,裴文中沿着洞壁徐徐滑下。他点燃马灯,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寻找。突然,洞里传出裴文中狂喜的声音:这是什么?是头盖骨! </P>
<P>  这一天是1929年12月2日,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终于被发现了。 </P>
<P>  周国兴:“除了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呢,当时是一个划时代的一个重大发现,另外一个重大的发现呢,就是他(裴文中)发现了‘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器。” </P>
<P>  1931年5月,23岁的贾兰坡来到周口店,成为了裴文中的助手。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8/images/100458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骨</A></TD></TR></TABLE>
<P>  两年后,裴文中离开了周口店赴法国学习古人类学。贾兰坡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周口店工地的总负责人。 </P>
<P>  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出土第一块头盖骨的第一地点和时代较晚的第十五地点,希望会有新的收获。 </P>
<P>  1936年,工作单调地令人窒息。贾兰坡孤独地留在周口店。10月22日,技工在第一地点发现一个女性的下颌骨,保存相当完整,这在过去从来没发现过。从这一刻起的很长一段时间,贾兰坡就再也没有离开周口店考古工地。 </P>
<P>  1936年11月15日的野外工作日记这样写到:这是一个星期天,负责挖掘北侧洞壁处堆积的工人张海泉,在一块比较松软的砂石中,发掘到一小块骨骼化石,正要随手放入面前的小荆条筐里,贾兰坡恰巧看到,立刻要他停手,抢过来,拿起骨片细细端详。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8/images/100458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步林根据发现的牙齿化石联想出的北京猿人头像</A></TD></TR></TABLE>
<P>  贾兰坡挑选了三位经验丰富的工人和他一起清理,接着发现了枕骨、眉骨、耳骨等大量碎片,是同一个人头骨化石无疑。 </P>
<P>  下午,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一个远古北京人的头骨化石。 </P>
<P>  贾兰坡连夜打电话通知北京。 </P>
<P>  之后进行的发掘中,又一个头盖骨出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8/images/100458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北京猿人使用过的石器,即今天考古学上所说旧石器</A></TD></TR></TABLE>
<P>  从1927年到1937年初的11年间,在周口店第一地点,也就是中国猿人遗址中,先后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9块破碎的头骨以及大量的面骨、下颌骨、牙齿等骨骼化石,估计来自40个不同的男、女、老、幼,代表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古人类群体。世界许多古人类化石遗址中,在一个不大的方圆之内,发现如此丰富的化石数量,堪称世界同类遗址中的奇迹。 </P>
<P>  1937年是遗址发掘的黄金时期。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又资助了几万美金,人们对挖掘有了更大的希望。6月底技工们照常把化石进行清理编号包装,然后送到周口店火车站,准备运往北平。7月初的一天,周口店火车站突然打来电话,去北平的火车不通,情况不明。第二天,令人不安的消息传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向我国军队挑衅。恐怕要打仗了。 </P>
<P>  (CCTV《探索发现》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18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失踪的头盖骨(下)(2004-88)<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75040525.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4日 09:47</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9/images/100258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最早发布北京猿人头骨化石失踪消息的报纸——英文版的《北平新闻》</A></TD></TR></TABLE>
<P>  卢沟桥,位于北平与周口店的正中心。1937年7月7日,炮火打破了这里的平静。日军突然向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发起了进攻,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开始了。刀光血影之中,北京猿人化石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P>
<P>  卢沟桥事变爆发两天后,距卢沟桥十余里的周口店挖掘现场,所有的工作被迫全部中断。 </P>
<P>  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存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协和医学院也同样不平静。 </P>
<P>  到1941年,日美关系日趋紧张。消息传到北平,人们预感到一场大的暴风雨就要来到,在北平的美国侨民纷纷设法逃离中国,日军也开始占领美国驻北平的一些机构。存放和保管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北平协和医学院,看来也难以幸免。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研究室必须为北京人化石找一个更为稳妥和安全的存放地点。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9/images/100258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第一个头骨化石模型正面</A></TD></TR></TABLE>
<P>  当时从事北京人化石研究的学者魏敦瑞,希望将地质调查所的所有人骨化石一起带走,存放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继续进行研究。但是中美合同早就有明文规定,周口店发掘出的一切东西完全是中国财产,不得运出中国。 </P>
<P>  经过国民政府的协调,远在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同意并授权,驻北平的美国公o(︶︿︶)o 唉接受这批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并将这些物品安全运往美国保存。 </P>
<P>  古人类学家胡承志:“装(箱)了以后送到博文的办公室,送以后 ,我就不知道了,大概我是最后一个见到北京人化石的中国人,以后再也没有中国人看见或者知道它的下落了。” </P>
<P>  1941年12月5日,一列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驶离北平,两箱化石被放到美军专用的标准化绿色皮箱中,和所有军人行李一起,放入行李车中托运。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9/images/100258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第一个头骨化石模型侧面</A></TD></TR></TABLE>
<P>  原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军医弗利:“当时我的上司对我说,让我直接回国。为了安全起见,那些北京人化石将放到我的那些运回美国的行李中,这件事,在当时是相当秘密的。” </P>
<P>  火车的目的地是秦皇岛,在秦皇岛,弗利的助手戴维斯接到命令,负责接收这批特殊的行李。 </P>
<P>  但是三天后,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o(︶︿︶)o 唉珍珠港,美国被迫o(︶︿︶)o 唉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军迅速占领了美国在华的所有机构。弗利和戴维斯都成了日军的俘虏,几天后,他们在天津的战俘营里见面了。但此时那两只装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绿色行李箱已经不见踪影。 </P>
<P>  从此,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战乱中悄然出世不久,又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神秘地失踪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9/images/100258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北京猿人头骨复原像</A></TD></TR></TABLE>
<P>  由于装有北京人化石的箱子是在秦皇岛丢失的,那么化石是否落入日军手中了呢?然而事隔半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常谷部言人和助教高景东二,突然在英文版的北平新闻上声称,保存在协和医院的北京人头盖骨被窃。日本人的这一行为,似乎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日军并没有在秦皇岛发现头骨化石,而认为化石是在协和医院那里丢失的。 </P>
<P>  很快,一场追寻北京人头盖骨的行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对追寻工作格外卖力,他们指派华北驻屯军最高司令部o(︶︿︶)o 唉定者凡晴负责搜寻工作,几乎所有参与周口店发掘工作的人员,都受到日军的审查和盘问。 </P>
<P>  日本人的反常行为,似乎更证明了化石已经落到他们手中。于是,人们便把希望留到这场战争的结束。 </P>
<P>  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日本发布的公告声称,已将劫掠到东京的一批古人类化石,连同劫掠的发掘工具一起,移交给了盟军o(︶︿︶)o 唉以便归还中国。然而在中国政府从盟军总部接收到的日本归还物品清单中,却没有北京人化石的踪影。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9/images/100258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解放前发现的北京人头骨和山顶洞人头骨化石</A></TD></TR></TABLE>
<P>  为此,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的李济曾多次在东京追寻化石的下落,盟军总部也应中国政府之邀,动用驻日盟军参与广泛搜寻,结果一无所获。就这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仍然不知下落。 </P>
<P>  解放后,周口店在暂停了12年后,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挖掘工作。1966年,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又发现了两块猿人的枕骨和耳骨,它们连同解放前出土的一块颞骨,最后被复原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头骨。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保存最好的惟一一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但是遗憾却依旧压在人们的心头。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化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科学价值上,都无法与解放前的发现相比,在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人们从来都没有中断过对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的追寻。 </P>
<P>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间的冷战坚冰渐渐消融。 </P>
<P>  尼克松总统将美方所认为的化石下落作为一件绝密的礼物,送给了中国政府。由于贾纳斯仅仅是尼克松访华时的一名普通随行人员,所以他当时是无法获悉这一机密的。而尼克松所提供的线索,就是化石有可能在一艘沉船“阿波丸”上面。 </P>
<P>  70年代,我国政府也曾经对阿波丸号进行过一次不彻底的打捞,结果没有发现北京人化石。所以,化石是否在阿波丸号上面至今还是一个谜。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9/images/100258_1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这就是失踪的五个北京人头骨化石</A></TD></TR></TABLE>
<P>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夏皮罗在他的《北京人》一书中,讨论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丢失问题。 </P>
<P>  当年运送化石的列车是从北平经天津到达秦皇岛的。在秦皇岛和天津线索中断的情况下,化石的下落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北平。20世纪90年代,我国古人类学者周国兴教授又得到一条重要的线索,化石很可能就在原美国驻北平领事馆那里。如果线索成立,那么头盖骨化石很可能就埋藏在这儿的某个角落。 </P>
<P>  不过至今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P>
<P>  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在周口店龙骨山时断时续的挖掘,获得了大约3万立方米的堆积物,六个头盖骨,15个下颌骨,153颗牙齿,代表了40多个远古北京人的化石。 </P>
<P>  但是连年的战火、动荡的局势、杂乱无序的发掘、年轻而又经验不足的发掘者以及北京人化石的遗失,都给以后的研究留下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P>
<P>  今天,随着许多参与周口店发掘工作的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辞世,寻找北京人化石的难度正越来越大。裴文中、杨钟建、贾兰坡等人陆续离开人间后,人们根据他们的遗愿,将他们安葬在龙骨山上。带着生前无尽的遗憾,这些中国古人类学的先驱们在九泉之下,依旧静静地守望着这片50万年前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家园。 </P>
<P>  (CCTV《探索发现》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P>

</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6 width="100%" border=0>

<TR><!--prepagelink-->
<TD align=right height=13></TD></TR>
<TR><!--pageno--></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align=right height=13>(编辑:陈玥?来源:<a href="http://www.cctv.com/" target="_blank" >CCTV.com</A>)</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18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 发现周原(2004-89)<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76640526.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5日 18:20</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周原遗址位置示意图</A></TD></TR></TABLE>
<P>  周原,今天的中国地图上已经找不到它的名字。它的地理位置是距离陕西省西安市不到两百公里的地方,包括今天扶风县和岐山县的二十多个自然村落。考古工作者称这里为:周原遗址。 </P>
<P>  史书记载,公元前12世纪中叶,周人的首领古公禀父带着他的族人,迁徙到了这里,从此人们称这里为“周原”。周人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并在周原建立了他们早期的都城。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云塘村考古发掘现场</A></TD></TR></TABLE>
<P>  3000多年过去了,以往人们只能从历史文献中去了解周王朝,直到周原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发现了许多墓葬和建筑基址,人们才得以从实物上去印证史书上的记载。 </P>
<P>  在周原遗址上,自中国的汉朝,也就是公元前五十八年开始就有周王朝的青铜器出土。这在中国的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到了公元19世纪中叶,也就是清朝道光末年,周原出土的青铜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9世纪出土于周原的青铜器“毛公鼎”</A></TD></TR></TABLE>
<P>  这件青铜器叫毛公鼎,它就是19世纪出土于周原的青铜器之一,现在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鼎内,铸有497字铭文,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所有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铭文的内容是说,国王的大臣毛公为了赞颂国王的美德而铸了这件鼎。 </P>
<P>  这个村庄叫任家村,在1890年,一个叫任致远的农民在村南的土壕里挖出了一个青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达120多件。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窖藏青铜器出土地点</A></TD></TR></TABLE>
<P>  50年以后的公元1940年,还是在任家村,非常巧合的是发现克家族青铜器的任致远的孙子又发现了一个青铜器窖藏。 </P>
<P>  1890年和1940年在任家村出土的青铜器,只有一少部分收藏在中国,大部分都已流失国外或者下落不明。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890年任家村出土的青铜器“克鼎”</A></TD></TR></TABLE>
<P>  在周原这块不足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青铜器的出土,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巧合。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940年任家村出土的青铜器“梁其鼎”</A></TD></TR></TABLE>
<P>  1961年,齐家村的农民种田时挖出了三件形制完全相同的青铜器,它的名称叫簋。在中国的周朝,像这种青铜簋都应该有盖子,但这三件簋却都没有盖子。从器底的铭文我们知道了做器人的名字叫周我父。这三件无盖的簋出土后,被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 </P>
<P>  23年后的1983年春天,一个青铜器窖藏出土了有四件带盖的完整的方座簋,但却多出来三件簋的盖子。周原博物馆馆长罗西章先生,61年参加了三件无盖簋的发掘,这次见到这三件簋盖后,他兴奋不已。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粱其壶”</A></TD></TR></TABLE>
<P>  周原博物馆馆长、西周青铜器考古专家罗西章:“61年挖出来的这个周我父簋,就是这个样子,再一看铭文,他上面也是周我父做什么什么。我于是就把这三件簋盖背上,乘火车就跑到西安陕西省博物馆去,叫人从仓库里面把周我父簋拿出来,我把盖子一盖,不大不小正好合适,三千年前的东西分离,到现在破镜重圆了。” </P>
<P>  1976年12月15日,又一个青铜器窖藏在庄白村被发现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梁其鼎”与“粱其壶”</A></TD></TR></TABLE>
<P>  由于窖藏坑小,器物多,许多器物都是互相套放的。 </P>
<P>  窖坑的四角各有一只大铜壶,这种铜壶在周朝时是用来装酒的器皿。大壶里捞出来二十五六件东西,其他的壶里边大小不同的都装了七八件十来件。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无盖的青铜“簋”</A></TD></TR></TABLE>
<P>  从铜壶里捞出来的铜爵和觯都是酒具,区别在于,爵就像今天喝白酒用的小酒盅,而觯却是喝红酒用的高脚杯。 </P>
<P>  当罗先生清理出一件造型奇妙、酷似一只绵羊的青铜器时,一个近乎神话的传说也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围观的人突然越来越多。这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铜羊,正式的名称叫折觥。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神奇,但它最终被权威机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983年齐家村出土的青铜器中出现了三个多出来的“簋”盖子</A></TD></TR></TABLE>
<P>  这个窖藏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1米,深1.12米。这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窖藏。 </P>
<P>  考古工作者将这里命名为:庄白一号青铜器窖藏。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周原出土的青铜器</A></TD></TR></TABLE>
<P>  庄白一号窖藏的103件青铜器,全部属于微氏家族,其中有74件铸有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涉及微氏家族的七代作器人,同时也涉及自周王朝建立以后、三百多年的历史。 </P>
<P>  这种器物名叫盘,是周王朝的国王和贵族们在祭祀礼仪上净手时接水用的器皿。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1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编钟</A></TD></TR></TABLE>
<P>  这件盘上,有微氏家族叫“墙”的这一代人的标记,所以它也被称作墙盘。墙盘是这批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它上面总共刻铸有284字,分成为前后两段;前一段铭文颂扬了周王朝的七代国王,尤其是最早的周文王和周武王。 </P>
<P>  墙在第二段铭文中讲述了自己的家族史。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1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出土的其中两只壶内装满了清澈的液体</A></TD></TR></TABLE>
<P>  庄白一号窖藏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大,种类也多,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还涉及周王朝各种不同的礼仪。 </P>
<P>  周王朝的青铜器除了实用性的礼器外,还有成套的乐器。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1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铜爵,古人用来喝酒的器皿</A></TD></TR></TABLE>
<P>  按照史书中的描述,鼎是用来盛放肉食的,在它下面还可以生火。而簋是用来盛放黍------也就是今天我们称作“黄米”的一种主食。 </P>
<P>  根据周代的礼仪规定,天子也就是国王享用九鼎和八簋;诸侯也就是周王朝的附属国的王,可以享用七鼎六簋;用五鼎四簋的主人是大夫一级的大臣;三鼎二簋是上士的等级;下士则只能用最低的一鼎一簋。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1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铜觯,也是用来喝酒的器皿</A></TD></TR></TABLE>
<P>  然而,在庄白一号微氏家族的窖藏中,却出现了完全相同的八只簋,但相配使用的鼎却没有出现。 </P>
<P>  专家认为,从以往周原贵族墓葬出土鼎和簋的配置情况分析,结合微氏家族这八只簋的形制来看,它们应该是五鼎四簋的两套,从而说明微氏家族应该是属于大夫级别的高级贵族。 </P>
<P>  公元1978年5月5日,有“簋王”之称的害夫簋出土了。它不仅形体硕大、造型精美,更重要的是器底铸有124字铭文,记载了周王朝的第十一位国王周厉王祭祀祖先的祝词。害夫簋是目前所知的极少数明确的周代王器之一。周原遗址还出土过一件叫盂的青铜器的底部,根据上面的铭文记载,它也是一件王器。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2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刖人守门鼎”刚出土时</A></TD></TR></TABLE>
<P>  周代的青铜礼器和乐器,通常是摆放在王室或是各个贵族家庭的宗庙及居所中,那么埋藏这些青铜器的窖藏附近可能就有相应的建筑存在。 </P>
<P>  标尺所在的位置,就是庄白一号青铜器窖藏的出土地点,考古工作者经过对窖藏周围的钻探和试掘,果然就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建筑遗址。 </P>
<P>  他们在遗址内发掘出一排石柱础,柱础之间的距离达到3米远,还出土了大量的周王朝时期的陶器残片,瓦片,红色的烧土块和白色的石灰墙皮。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2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墙盘”是这批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A></TD></TR></TABLE>
<P>  从公元1976年开始,在周原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经过两年的时间,召陈村和凤雏村旁边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呈现出来。 </P>
<P>  凤雏村旁边这组建筑基址经过碳14测定,大约是在3100年前建造的,属于周人的宗庙建筑。中国清朝的皇宫紫禁城,它和北京胡同里的民居四合院一样,在建筑格局上与三千年前周朝的宗庙建筑没有多大差别。 </P>
<P>  公元1999年,一支联合考古队又在周原遗址的云塘和齐镇之间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建筑考古发掘。 </P>
<P>  考古发掘表明,中国是从周代开始在屋顶用瓦,起先是在草顶上局部铺瓦,随着制瓦工艺和产量的提高,逐渐改为全部铺瓦。 </P>
<P>  这处建筑基址中其主体建筑的样式和规模,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判断已经初步形成复原的方案。接下来考古工作者们在主体建筑前清理出一条U字形的路。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525/images/102343_2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周瓦</A></TD></TR></TABLE>
<P>  这条U字形的路位于建筑基址的正南方,人们从古文献中,找到了与之对应的记述,并且重新解释了它的作用。在这幅考古平面图中,庭院东边是主人行走的路,西边是客人行走的路,两条路的交汇点,正好是大门的位置。 </P>
<P>  考古工作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一直在试图复原地面建筑的样子。 </P>
<P>  生于1723年的清代大学者戴震,曾经绘制过一幅周代的宗庙图,它与今天考古发现的结果有着惊人的相似,因而,考古工作者对于复原地面建筑更是充满了信心。 </P>
<P>  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经过缜密的研究,终于将这处建筑基址的地面部分复原出来,使这座三千年前的建筑原貌得以再现。 </P>
<P>  新的考古发掘依然在进行之中,人们期待着新的发现来解开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秘密。 </P></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6 width="100%" border=0>

<TR><!--prepagelink-->
<TD align=right height=13></TD></TR>
<TR><!--pageno--></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align=right height=13>(编辑:陈玥?来源:<a href="http://www.cctv.com/" target="_blank" >CCTV.com</A>)</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18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探访水下博物馆(2004-90)<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79260527.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6日 15:32</P>
<P>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部,众多的大小沙洲和岛屿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热带海域风光——清澈的水下是一座美妙的海底公园。然而,人们大多还不知道,美丽富饶的西沙海底,还深藏着大量的文物宝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大象牙是古代异国的进口商品之一</A></TD></TR></TABLE>
<P>  西沙群岛离海南最近,隶属海南省,1998年12月,在海南一个十分普通的小镇上,却来了一群特殊的人。 </P>
<P>  这些古代沉船遗物,在渔民们眼里司空见惯,随捡随丢,只是受到考古人员的嘱托后,才顺便带回的。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碇石是古船木制锚的重要组件</A></TD></TR></TABLE>
<P>  考古队员们雇用了二条渔船,并做好了一切准备,他们将在海上生活一个多月。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队第一次远距离出海作业。 </P>
<P>  十分不走运,考古船出发后不久,天气突变,风大浪高,附近也没有可避风之处,考古船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开进。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福建泉州宋代古船模型</A></TD></TR></TABLE>
<P>  这个季节对考古作业十分不利。但在古代,恰恰是航船南下西洋的最佳时节。 </P>
<P>  到了第二天,风浪仍不见减弱,考古船只好先来到西沙的琛航岛避风。已经有许多渔船先来到了这里。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搁浅的古船经过漫长的岁月,大部分船体已经被珊瑚沙渐渐覆盖,之后又被人炸开盗掘整个古船遗址像一片废墟,但考古人员仍能采集到不少完整的文物</A></TD></TR></TABLE>
<P>  自人类开始驾舟驶向海洋,就始终伴随着沉船事故,海底堆积着异常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因而国外有专家声称: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在海底,那么,西沙的海底又是个什么情景? </P>
<P>  风浪终于减弱,两艘考古船启锚出发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古沉船上散落下来的大批瓷器</A></TD></TR></TABLE>
<P>  这次水下考古的主要地点是西沙的北礁,其次是华光礁,现在他们先驶往离琛航岛较近的华光礁。 </P>
<P>  考古船和巨大的暗礁擦肩而过,不难想像,如果是古代帆船,该有多么危险。西沙的水下对古代航船可谓是杀机四伏。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海南潭门镇的渔民不断地从西沙海底带回大量的文物</A></TD></TR></TABLE>
<P>  途经“银屿”岛附近时,水下考古队顺带进行了一次水下调查。“银屿”岛是一座沙洲,上面有临时居住捕鱼作业的渔民。 </P>
<P>  考古队员们不断采集到许多古代沉船遗留的碎瓷片。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华光礁礁坪示意图</A></TD></TR></TABLE>
<P>  不久,考古船到达了华光礁,大船谨慎地找到抛锚地点后,水下考古工作便紧张地开始了。 </P>
<P>  考古队分乘四条小艇,在华光礁礁坪等处展开了探寻。考古队采用的是拖带搜寻法。珊瑚礁海域,海水清澈,在水下一眼就能看出几十米,考古队员只要戴上潜水镜,用肉眼观察就行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考古队员在北礁发现大量的画有图案的明代青花瓷器</A></TD></TR></TABLE>
<P>  水下搜寻工作已进行了两天。考古队员开始不断地有了发现--这些无疑是散落的古代沉船遗物。这是否说明已经接近了古代沉船遗址呢?令人兴奋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P>
<P>  毫无疑问,古代沉船遗址终于找到了。沉船上的瓷器全都倾倒在这里,散落的范围至少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看来,这艘沉船还不小。考古队员们兴奋的心情很快化为深深的遗憾:沉船遗址的中心已被炸开一个大坑,显然这处古代沉船已遭到了严重的盗掘。经过长久的海水浸泡,海生物已将木质船体和船上的部分装载物凝结成块,它也被盗掘者用炸药炸开。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美丽富饶的西沙海底</A></TD></TR></TABLE>
<P>  整个古代沉船遗址像一片废墟,但是考古人员仍能采集到不少完整的文物。从遗址表面采集的文物,考古人员判定,这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沉船。虽然遗址惨遭破坏,但是所隐藏的历史信息并非荡然无存。 </P>
<P>  水下考古工作紧张而又严谨地展开了。他们首先必须在遗址上确立一个范围,作为基准,进行测量绘图和摄影。遗址表面的记录工作完成后,他们根据经验和判断,决定在船体附近向下深挖。成堆的完整文物渐渐露出了它动人的面目。记录工作完成以后,一件件文物小心翼翼地离开了海底。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南沙茂盛的珊瑚</A></TD></TR></TABLE>
<P>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第一层文物发掘出水后,下面又出现了不同的东西。在西沙华光礁,在这艘南宋沉船遗址o(︶︿︶)o 唉发掘出各种瓷器一千多件。 </P>
<P>  出水的瓷器有不同的类型,而且每一种瓷器的重复率很高,这就可以确定,沉船是一艘远洋货船,它所装载的货物全是销往海外的民间日常生活用瓷。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铅块也是古代中国帆船远洋贸易的货物之一</A></TD></TR></TABLE>
<P>  海上生活异常艰辛、枯燥,不过,考古队员能享受到一个特权,就是天天吃海鲜,当然这需要自己动手。夜间支上灯光,更是频频上鱼,有时用抄网就能捞上鱼来。 </P>
<P>  有时考古队员来到岛屿沙滩上,一会就能摸到一顿美味海鲜。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宋代古船木帛双爪锚</A></TD></TR></TABLE>
<P>  华光礁的水下考古,有了可喜的收获,现在下一个考古目标就是西沙的北礁,这也是是这次水下考古的主要目标地。 </P>
<P>  北礁到了,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异常,然而这正是导致危难所在。只有在退潮时,才能看到水底突出的一些礁石,由于这里水下复杂险恶的暗礁给中外航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中国政府于1980年专门修建了这座航标灯塔,然而,不幸的古代沉船仍然长眠在海底。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1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在古沙华光礁的南宋沉船遗址中发掘出各种瓷器一千多件</A></TD></TR></TABLE>
<P>  搜寻工作开始了。在这里还不能完全使用拖带搜索,因为这里的水下许多地方起伏很大,礁块犬牙交错、沟谷纵横、地势险恶,考古队员必须背上氧气装备下潜搜寻。下到较深处,他们都要携带绳索用来和水面进行信号联络。 </P>
<P>  在这处暗礁,考古队员发现了很多散落的铅块,这有可能是中国古代销往海外的货物。从来自1694年印尼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中国帆船贸易清单上,就可以看到这种货物的记录。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1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中国古代传统的木制锚</A></TD></TR></TABLE>
<P>  这些铁皮显然是近代轮船的残骸。 </P>
<P>  令人惊讶的是,在北礁的礁盘上古代瓷器碎片几乎随处可见,古船遇难后,海浪已将船上的货物打散,甚至连常来这里的渔民都认为,北礁是古代沉船的坟场。在散落的碎瓷片中,考古队员仍能采集到许多不同时时代的完整文物。海底的大量所见,让人想起了国际著名古陶瓷学家三上次男的话“古代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是写在中国陶瓷上的,当时的中国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熠熠生辉”。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202/images/101295_1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中外远洋航船必经之地的北礁,在古代航海人眼里充满了恐惧,被视为“鬼门关”</A></TD></TR></TABLE>
<P>  与华光礁的发现不同的是,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画有图案的明代青花瓷器。从北礁采集的大量瓷器中,有来自景德镇,也有来自浙江的产品,但为数最多的还是来自福建不同地区的古窑,而且从采集的地点看,也不只是一二艘沉船的货物。 </P>
<P>  一名队员发现礁石上有一个弧形的突起物,当他剖开表面的海生物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根大象牙。 </P>
<P>  不久,考古队又有了新的发现。这可不是普通的石条,而是古船锚的一个组成构件,称为“碇”。在西沙北礁,考古队员竟然连续发现了四根锚碇石,这些用花岗岩打制而成的锚碇石,全部是来自福建。 </P>
<P>  历时39天的西沙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仅仅是个开始,在这片辽阔的水域下,众多的沉船遗址构成了一座宏大的水下博物馆,等待着考古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P>
<P>  (CCTV《探索发现》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P>

</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6 width="100%" border=0>

<TR><!--prepagelink-->
<TD align=right height=13></TD></TR>
<TR><!--pageno--></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align=right height=13>(编辑:陈玥?来源:<a href="http://www.cctv.com/" target="_blank" >CCTV.com</A>)</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18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一)(2004-91)<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80400528.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7日 17:52</P>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上个世纪初、1908年4月的一个黄昏,一支来自境外的骆驼队出现在我国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A></TD></TR></TABLE></P>
<P>  公元1038年,在中国的西北部崛起了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王朝。它以弱小的势力先后与同时代的北宋、辽;南宋、金两次形成三足鼎立,并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推向了顶峰。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黑水城,一座湮没在历史中近千年的城市</A></TD></TR></TABLE></P>
<P>  然而,随着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长达二十多年的军事征服和突如其来的一场强烈地震,这个统治了西北广大地区190年的王朝在很短的时间内仿佛被一笔勾销,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P>
<P>  神秘的黑水城 </P>
<P>  上个世纪初、1908年4月的一个黄昏,一支来自境外的骆驼队出现在我国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领头的是一名俄罗斯海军中校,叫科兹洛夫。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3%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百姓们传说这片怪树林就是黑将军和他的将士们不散的阴魂所化</A></TD></TR></TABLE></P>
<P>  科兹洛夫此次中国之行,真实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个传说。19世纪末曾到过中国的俄罗斯旅行家波塔宁曾在他的一本传记里记载了一个叫黑水城的地方藏有许多珍宝。 </P>
<P>  黑水城──一座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千年的古城,它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o(︶︿︶)o 唉库布镇东南25公里的荒漠中。 </P>
<P>  传说西夏末年有一个名为黑将军的西夏守将曾在这里与敌军交战,寡不敌众,被久困城中。绝望中,他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尔后将府库所藏八十车财宝深埋井中后,在城西北侧破墙打洞率军突围。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4%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科兹洛夫找到了当地的蒙古王爷达西</A></TD></TR></TABLE></P>
<P>  这里现在被称作怪树林,据说当年突围出城的黑将军就是在这片树林里与追杀来的敌军遭遇,经过殊死拼杀,最终全军覆没……百姓们传说,这片怪树林就是黑将军和他的将士们不散的阴魂和身躯演变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怪树林的传说连同黑将军藏宝的故事被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P>
<P>  当年来到额济纳的科兹洛夫在寻找黑水城的遗址时,被当地牧民一次次地拒绝。他们心里清楚:一批批来这里的所谓探险者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归为己有,这一点在土尔扈特人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P>
<P>  据说有备而来的科兹洛夫找到了当地的蒙古王爷达西。被诱惑了的达西王爷不但为科兹洛夫提供了前往黑水城的路线,而且还加派了向导。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距古城西墙四百米的大佛塔</A></TD></TR></TABLE></P>
<P>  科兹洛夫终于来到了梦幻般的黑水城,后来他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欣喜若狂的心情……” </P>
<P>  据科兹洛夫本人记载,1908年初春,他第一次步入黑水城,在城内的街区、寺庙遗址上很轻易就挖出了十多箱包括绢质佛画、钱币、妇女用品等文物。 </P>
<P>  这些文物科兹洛夫当时经由蒙古驿站运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后,他离开了黑水城。当这批文物被运到俄罗斯,文物中那些没有人认识的文字和造型独特的佛像让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地理学会当即做出决定:科兹洛夫探险队放弃原计划深入四川考察的行动,立即返回黑水城,不惜一切代价,集中人力、物力对黑水城展开更大规模的挖掘。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6%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黑水城</A></TD></TR></TABLE></P>
<P>  1909年6月,仅用了9天时间就从青海重返黑水城的科兹洛夫,对黑水城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挖掘。 </P>
<P>  由于在城区内收获不大,科兹洛夫便将目光投向了城外。一座距古城西墙约400米、位于干河床右岸的大佛塔,成为了他首先猎取的目标。当这座佛塔被打开后,科兹洛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无法用金银财宝去衡量的历史博物馆。 </P>
<P>  正是这座后来被科兹洛夫称之为“伟大的塔”的佛塔内丰富的文物,为之后揭开西夏的历史之谜提供了详实的文献史料,从而也催生了一门新的国际学科——西夏学。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7%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科兹洛夫</A></TD></TR></TABLE></P>
<P>  当年尝到甜头的科兹洛夫自从发现了“伟大的塔”后,挖掘行为变得更加野蛮,几乎是见塔就挖。 </P>
<P>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旅游局局长纳森:“黑城周围就这一带,他应该是挖掉了三十多座塔。他把黑城周围70——80%的塔几乎是都毁了。” </P>
<P>  从1909年6月12日开始,经过9天的掠夺式挖掘后,科兹洛夫怀着从没有过的满足感,最后,驭着从数量上到质量上都比第一次挖掘更为丰厚的文物、文献悄悄地离开了黑水城。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8%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科兹洛夫因为黑水城文物的发掘而蜚声海内外</A></TD></TR></TABLE></P>
<P>  据说科兹洛夫当年除把能运走的运走外,一些大件不便运走的就近埋在了古城的周围,但究竟埋在什么位置,埋了多少至今还是个谜。 </P>
<P>  来自黑水城的文物当年在俄罗斯存放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因为没有人识别西夏文,俄国人并不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 </P>
<P>  转机出现在1909年,俄国著名汉学家伊凤阁教授,在成堆杂乱的黑水城文献中发现了一本西夏文、汉文双解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是一本西夏人和汉人相互学习对照语言文字的工具书。至此,俄罗斯的学者们才明白,原来科兹洛夫两次用骆驼驮来的是中国中古时期西夏王朝190年的历史。 </P>
<P>  科兹洛夫因为黑水城文物的挖掘而蜚声海内外,使他从此在考古界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当年,科兹洛夫曾在沙皇居住的夏宫向尼古拉二世用幻灯展示了他在黑水城的伟大发现,尔后又在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首次向世人展出了他们辉煌的战果。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5/images/101040_9%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圣彼得堡博物馆藏有大量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物</A></TD></TR></TABLE></P>
<P>  就在那次参观展出的人群中,一位美国人被深深的吸引了,他就是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的兰登华尔纳。 </P>
<P>  继华尔纳之后,日本人也介入了对黑水城的文物掠夺,情况如何他们秘而不宣。 </P>
<P>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对黑水城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特别是1983年至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历时3个多月对早已是千疮百孔的黑水城做了首次全面的发掘考察。 </P>
<P>  据记载,内蒙古考古工作队在黑水城的两次挖掘中,共清理出西夏文献3000多页,但大多以残页为主,这和当年的科兹洛夫相比,那是无法同日而语的。 </P>
<P>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当中国西夏学者第一次站的东方研究所内,站在黑水古城被盗文物、文献面前时,他们的心颤栗了! </P>
<P>  这里有西夏文文献8000多个编号,其中不同版本的佛经近千种。 </P>
<P>  这还不是它的全部,在距离东方研究所不远处同一条街上的圣彼得堡博物馆内,同样藏有黑水古城出土的大量西夏时期的雕塑、壁画、唐卡、绘画等珍贵文物。 </P>
<P>  1992年,史金波先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在俄罗斯与俄方接洽,联系出版事宜,合作协议于1993年达成。 </P>
<P>  此时的中国学者们清楚,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利用有限的时间和难得的机遇,全力以赴地完成好这项历史工程。 </P>
<P>  在前后4次累积约一年的时间里,专家学者们整理登记、拍摄了差不多3/4的俄藏黑水文献,这些大都是极有价值的精品。截止到目前,已编辑出版了11册《俄藏黑水城文献》,其他的仍在整理、编辑之中。 </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6 width="100%" border=0>

<TR><!--prepagelink--></TR></TABLE></P>

</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6 width="100%" border=0>

<TR><!--prepagelink-->
<TD align=right height=13></TD></TR>
<TR><!--pageno--></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align=right height=13>(编辑:陈玥?来源:<a href="http://www.cctv.com/" target="_blank" >CCTV.com</A>)</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二)(2004-92)<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82540531.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7日 18:07</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1%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这片黄土丘当地的老百姓一直称它为昊王坟</A></TD></TR></TABLE>
<P>  1970年的初春,一位陕西考古工作者乘车经宁夏前往内蒙阿拉善的途中,看到距银川市不远的贺兰山下,分布着一片高低不同的黄色土丘,这一信息当年并未引起宁夏考古界的重视。 </P>
<P>  这片黄土丘,当地的老百姓一直称它为昊王坟,老百姓所说的昊王坟的“昊”字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昊”。许多年来,就这片陵墓群的归属,史学界和考古界从没有过明确的定论。 </P>
<P>  1971年冬天,宁夏驻军某部为完成战备训练任务,在陵区内开挖战壕,当挖到地下一米多深时,翻出了不少刻有奇怪文字的残碑碎片。宁夏博物馆考古工作队的队长钟侃带人赶到现场,当看到那一块块残碑上的文字时,钟侃震惊了,这是早已消失在历史中的西夏文字啊。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2%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石碑上刻的是早已消失在历史中的西夏文字</A></TD></TR></TABLE>
<P>  出于慎重,当年宁夏考古工作队迅速组织人马开赴陵区,对这片陵墓群进行了有史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在战士们曾挖出残碑的周围,他们很快寻找到了1775块刻有西夏文字的残碑片。 </P>
<P>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精心拼对,一个由16个字组成的残碑,最终成为揭开这片陵墓群神秘面纱的物证,通过分析、考证,最终确认这片陵墓群就是早已消失在中国历史中西夏王朝的陵园。这是1972年的8月,此时距西夏王朝的灭亡已过去了整整743年。 </P>
<P>  据《宁夏嘉靖新志》记载:贺兰山下西夏王陵的建造形制是仿河南巩县宋陵而作……。但在之后的整个挖掘考察过程中,却揭示出了与宋陵越来越不相同的内容,这就如西夏文字,初看像汉字,细看一个不认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3%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这是一片气势恢弘的陵墓建筑群</A></TD></TR></TABLE>
<P>  当年在对西夏王陵的发掘清理中,最早出土的是三尊面目恐怖的石刻雕塑。 </P>
<P>  此类石雕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当时并不清楚它们最初的作用与功能。之后,随着发掘清理范围的扩大,出土数量的增多,其中一尊石雕上出现的西夏文字才道破了天机。原来这是承载石碑刻文的人像石碑座,也叫碑雏。 </P>
<P>  大概涉足过西夏王陵的人都有过这种感觉,那些被称为陵的黄土包和平时见到的坟丘没什么两样,只是显得高大一些而已。其实不然,根据专家考证,它原本的形制并非如此,而是一个个挂满琉璃的宝塔式建筑,名为陵台,又称封土,属陵城内的主体部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4%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当年在对西夏王陵的发掘清理中,最早出土的是三尊面目恐怖的石刻雕塑</A></TD></TR></TABLE>
<P>  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墓穴应当是在封土的正下方。可西夏王陵的墓穴并非置于封土之下,而是远在封土正前方。 </P>
<P>  西夏王陵的基本形制和宋陵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西夏王陵内的地面建筑大多都是塔式风格,这与中原地区的唐陵、宋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P>
<P>  西夏王陵的陵台不居中,偏离陵园的中轴线,位于陵城的西北角。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5%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西夏王陵的地面建筑大多是塔式建筑</A></TD></TR></TABLE>
<P>  就西夏王陵主体建筑偏离中轴线的现象,专家们有多种说法,多数认为我国古代许多游牧民族崇奉萨满教,他们认为:中间乃“神灵”之位,人应当有所避讳。即便是君主以及他死后的陵墓也不能占据正中,因为那是主神的方位。 </P>
<P>  但也有人推测西夏王朝起源于西北,又强盛于西北,在它看来,西北是吉祥之地,所以它的陵台偏向西北角有图吉祥之意。但到底哪种说法更准确,目前意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P>
<P>  皇家陵园的石像生自东汉创制以来,其位置均列于陵园正门外的神道两侧,成夹道之势。但早已随着陵园的毁坏而消失的西夏王陵石像生,根据发掘的痕迹表明,初建时则全部摆放在陵城内,这更为唐陵、宋陵所不见。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6%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977年起人们开始发掘这座可能没有遭到盗墓的陵寝</A></TD></TR></TABLE>
<P>  就目前发掘的情况看,西夏王陵的陵寝墓室均是人为掏制的土洞墓穴,无一砖石结构。更令人不解的是在他们简陋的墓室内很少发现有贵重的陪葬品。 </P>
<P>  在对西夏王陵的整个挖掘清理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一直有个从未实现过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能打开一个完全没被盗掘过的陵墓。 </P>
<P>  1977年的2月,机会来了。他们怀着这个心愿将目光聚焦在了陵区内的这座陪葬墓上。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镏金铜牛</A></TD></TR></TABLE>
<P>  七个月后当墓门终于被打开,突然出现在墓室斜角的盗洞,一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失望了,这仍然是一座没能逃脱劫难的墓。心灰意冷的考古人员只得进行一些常规的清理工作,可几天后奇迹出现了,一尊造形精美的鎏金铜牛从黄土和沙石中慢慢地显露出它的原型。 </P>
<P>  这尊已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的鎏金铜牛身长1.2米,体重188公斤,通体鎏金,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在国内属首次发现,是一件无可置疑的国宝级文物。 </P>
<P>  与鎏金铜牛一起重见天日的还有一件与铜牛大小相近的石马。 </P>
<P>  2000年5月,考古人员在对编号为3号陵的陵城东南角进行清理时,在地下50厘米处发现了一个直径10多厘米、具有佛像特征的实心灰陶佛头。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8%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与铜牛同时出土的石马</A></TD></TR></TABLE>
<P>  当年9月,地面清理转移到了该陵的东门,就在这里,一个大体完整、带有翅膀、造型独特的佛像被清了出来。当时在场的宁夏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杜玉冰女士根据自己学术上的积累,确认此物名为“迦陵频伽”。 </P>
<P>  “迦陵频伽”作为建筑构件出现在西夏王陵,说明唐宋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世俗化,许多被赋予神的化身的崇拜物已走出佛经故事,作为一种艺术题材被广泛应用。 </P>
<P>  在国内的其他一些王陵,墓葬的归属大都各有所主,但西夏陵却不然。 </P>
<P>  随着考古工作者对西夏王陵发掘的深入,明显感觉到王陵的被损程度是历史上一次罕见的破坏行为所造成的。专家分析,不管是从时间、地域,还是历史条件上都极有可能是蒙古大军所为。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6/images/101722_2%209%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西夏王陵就像整个西夏历史一样是个残卷</A></TD></TR></TABLE>
<P>  史料记载,六征西夏的蒙古铁骑曾三次到达贺兰山下,西夏王陵是途经西夏国都兴庆府的必经之地。另外成吉思汗死于征讨西夏的战争期间,这也可能是给西夏王陵带来毁灭性灾难的重要原因。 </P>
<P>  据史料记载,西夏共传位十帝,除最后一任献城投降的晛帝被蒙古军队带到成吉思汗的出生地萨里川祭杀外,其他九位加上开国帝王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都葬在了贺兰山下的皇家陵园。如果是这样,西夏陵区内就应当有11座帝陵才能对号入座。但截至目前只发现了九座。有专家认为第八代、第九代帝王均死于1226年成吉思汗围攻西夏的战乱时期,此时正值国家危难,顾不上造陵。但有的专家对此说法持不同看法。 </P>
<P>  那么两座找不到踪影的帝王陵到底哪里去了?这也许永远是个历史之谜。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三)(2004-93)<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84450601.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7日 18:11</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656_3%201%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布达拉宫</A></TD></TR></TABLE>
<P>  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人是我国古羌族的一支,祖先原居住在今天的四川、o(︶︿︶)o 唉等省区的黄河九曲之地。他们世代逐水草而居,属游牧民族。公元629年以后,党项族所属的八个部落先后接受招安,归顺了大唐王朝,受封于今天四川西部的松潘一带。 </P>
<P>  唐朝初年,o(︶︿︶)o 唉吐蕃王朝进入了强盛的松赞干布时代,松赞干布完成了青藏高原各部落的统一后,开始了强有力的军事扩张。党项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不得不寻找新的生存基地。最后在唐朝的准许和安排下,终于落脚在了陕北横山一带的无定河流域。 </P>
<P>  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的改变,使他们由游牧文化逐渐过渡到了农牧并重的文化。 </P>
<P>  唐朝末年,随着大唐帝国国运的山河日下,雄踞在横山以北夏州、党项族中的拓跋氏凭着部落实力的日益强大,发展成为在陕北地区拥有地方武装的党项羌酋。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656_3%202%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这里曾是党项人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根据地,也是西夏初创时期的中心地带</A></TD></TR></TABLE>
<P>  公元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配合李唐王朝镇压黄巢农民起义中作战有功,被赐姓李,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从此形成了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 </P>
<P>  公元982年,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朝潘镇势力割据的历史教训,开始着手削潘。时任夏州第九任定难军节度使的党项人李继捧被迫入宋献出五州,并被宋朝赐“赵”姓。 </P>
<P>  就在李继捧入宋献地之时,他19岁的堂弟李继迁却逃出已归顺北宋的银州城,叛宋自立,拉开了与北宋王朝的战争序幕。 </P>
<P>  李继迁,迅速将战略眼光投向了夏州以北近200公里的灵州,也就是今天的宁夏灵武市。历史上的灵州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地带。对李继迁来讲,占据灵州就可以西打吐番,北牵回鹘,然后向南发展,图谋中原。更重要的是能以这里为跳板,向河西发展,达到占据河西走廊的目的。 </P>
<P>  公元1000年2月,李继迁在距灵州以东不远的浦洛河截获宋军运往灵州粮草四十万担,切断了灵州的生命线,随即重兵包围了灵州。 </P>
<P>  当年灵州之战,宋朝的六万援军还在行军途中,灵州就早已失陷在党项人的久困之下。 </P>
<P>  占据灵州后,李继迁很快建都于此,号西平府,而后发兵河西走廊,凉州失陷。 </P>
<P>  公元1004年,李继迁在凉州之战中,身受箭伤。为保住十多年来东征西杀得到的血本之地,李继迁临终前曾叮嘱其子李德明卧薪尝胆,上表宋朝请求归附。这一年李德明送走了父亲李继迁,却迎来了儿子——李元昊的出世。 </P>
<P>  李继迁死后不久,李德明便与北宋王朝签订了以称臣为主要内容的《景德和约》,以此换得了宋朝取消党项人在宋朝境内买粮受限的规定,同时解除了党项人控制下的盐州所产青、白盐输入宋境的禁令。 </P>
<P>  “景德合约”后,出现了西夏少有的安定时期,正是这一时期为西夏随后的建国奠定了基础。当年表面上臣服于宋王朝的李德明,又接受了辽国契丹人的册封。他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左右讨好,在夹缝中求发展,始终为建立王国暗中实施着全面的准备。 </P>
<P>  公元1020年,有着战略眼光的李德明,又以一个美丽的传说为由,将都城由灵州迁往新建的兴庆府,也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市。 </P>
<P>  在李德明迁都的同时,李元昊已奉父命将整个河西走廊纳入了党项人的版图,西夏王朝初具规模。 </P>
<P>  遗憾的是就在李德明大业将成的时候,却于公元1032年病死于兴庆府,西夏的帝王宝座与他失之交臂,28岁的李元昊继承了父位。 </P>
<P>  应当说李元昊在建国前推行的所有措施,留给今天的恐怕也只有他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法律形式创制和推行的西夏文字,这对中国历史文化至今都是一个贡献。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656_3%203%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这里曾是党项人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根据地,也是西夏初创时期的中心地带</A></TD></TR></TABLE>
<P>  由于以往发现的西夏文主要用于记录佛经,因此有人怀疑西夏文只是一种宗教文字,根本没有实用性。 </P>
<P>  其实不然,这两份至今珍藏于俄罗斯的西夏世俗文书推翻了以上的假设,这份是民间契约。 </P>
<P>  而这一份而是一位名为马仁勇的黑水守将请求调回原籍的报告。这些世俗文书准确地反映出了西夏时期的社会状况。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西夏文还是中古时期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文字,从创制到消失经历500多年。 </P>
<P>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圆了几代党项人的梦想,在兴庆府登上国王宝座,立国号为大夏,并且去掉了唐宋王朝的赐姓,恢复了党项姓氏,自号嵬名氏。因为元昊建立的大夏国在中原以西,西夏的名称也由此而得。此时它的疆域已是“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西夏王朝迎来了它的第一个辉煌。 </P>
<P>  西夏的建国过程也就是其势力范围不断向西扩展的过程,建都兴庆府正是西夏政治、军事实力向西扩张的重要标志。 </P>
<P>  当年建国后的李元昊为得到北宋王朝的认可,依然采取了战争的手段。 </P>
<P>  公元1041年,李元昊在距天都山不远的好水川摆兵布阵,和宋军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史称好水之战。 </P>
<P>  这场战争又是以西夏军队大获全胜画上了句号。 </P>
<P>  好水之战结束后,指挥这一战役的韩琦和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都被贬官降职。 </P>
<P>  好水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典型战例,至今出现在中学生的历史课堂上。 </P>
<P>  好水川之战后的第三年,公元1044年西夏又与辽王朝就辽境内党项民族的归属之争引发了河曲之战。此战元昊采取了坚壁清野,制造赤地,断绝辽军粮草的战法,又大败辽军。也正是这一仗,奠定了西夏与宋与辽三分天下的格局。 </P>
<P>  当年李元昊在军事扩张的同时,并没有疏忽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他在宜农宜牧的条件下开始了精细的农业管理。在宁夏地区不仅充分利用历史上留下的汉延渠、唐徕渠,还新开挖了昊王渠。 </P>
<P>  西夏王朝在近200年的历史中历经十世,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第五代帝王李仁孝,西夏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国中古时期惟一原本保存完好的国家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国第一本双解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都是在这一时期修订完成的。 </P>
<P>  西夏后期,随着王朝内部出现分裂,和党项人原有尚武精神的退化,这个统治了中国西北部近两个世纪的少数民族王朝开始走向了它的衰败。是战争将它最终深深地埋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四)(2004-94)<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82500602.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7日 18:15</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1%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被炸倒塌的古塔中的文物</A></TD></TR></TABLE>
<P>  1990年的冬天,在中国宁夏贺兰山北段的这条山沟里,一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塔被炸倒在了盗宝罪犯的脚下。 </P>
<P>  废墟下若个件珍贵的西夏文物得以幸存。经考古人员清理,一套用西夏文印制的九卷本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和其他几件有价值的西夏文物被拂去历史的尘埃,展现在考古工作者的面前。 </P>
<P>  其中《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文中不该出现的倒字和边缘不齐、线条不正等现象引起了宁夏考古所研究员牛达生的注意,因为这是雕版印刷品不可能出现的错误。他的这一发现为活字印刷最早出现在中国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2%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被炸倒塌的古塔中的文物</A></TD></TR></TABLE>
<P>  就在贺兰山方塔被炸的前后,甘肃武威缠山村的村民们在修复祁连山北麓古寺亥姆洞的施工中,也发现了一批被压在地砖下的西夏文经书。 </P>
<P>  当时村民们见上面的字一个不认识,怕招来灾祸,于是就一本本的投向了火焰。仅剩的几本还是被一位老者藏在石缝里才得以幸存,其中一本有幸转到了武威文化馆原馆长孙寿岺的手中。 </P>
<P>  孙寿岺见到这本名为《维摩诘所说经》藏本后,惊异地发现此经是古泥活字印本。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刻本西夏译经图</A></TD></TR></TABLE>
<P>  北京图书馆馆藏的1917年出土于宁夏灵武县的西夏文献中,有一幅珍贵的刻本西夏译经图。图中刻有僧俗人物25身,并有西夏文题款,标明图中人物的身份和姓名。 </P>
<P>  此图形象真实地描绘了西夏时期译经的场面。 </P>
<P>  文献记述:西夏时期僧人非常之多,在佛教最兴盛时,西夏法律还曾限制过老百姓出家,但其统治者却始终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广建寺院佛塔。近千年过去了,宁夏境内至今仍有大小佛塔400百多座,被称为佛塔的博物馆。一些古塔,由于历史上没有留下准确的始建年记载,致使一些西夏时期的佛塔始终被披着元或明、清的外衣。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宁夏的一些西夏古塔一直被认为是别的时期的古塔</A></TD></TR></TABLE>
<P>  应当说,现存于在宁夏境内的400余座佛塔中,只有一座是历史上就有定论的。它就是始建于西夏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的承天寺塔,又名“西塔”。 </P>
<P>  传说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死后,他的私生子谅祚刚满周岁便登了基。元昊的地下夫人没藏氏为保儿子“圣寿无疆”,役使兵民数万,用了五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在兴庆府建造了承天寺塔。 </P>
<P>  当年承天寺塔与位于河西走廊凉州的护国寺、甘州的卧佛寺,都是西夏时期著名的佛教圣地。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5%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一百零八塔</A></TD></TR></TABLE>
<P>  至今供奉在甘肃河西走廊张掖市,古称甘州大佛寺内的卧佛,恐怕是我国历史上留下的最大卧佛。历史上有关大佛寺的卧佛的建造有两种说法,但都与西夏有关。 </P>
<P>  位于银川市城北三十里,贺兰县境内有一座许多年一直呈倒塌状的藏传秘宗喇嘛斜塔名为潘昶塔,人们一直戏称此塔为比萨斜塔。 </P>
<P>  1990年6月宁夏考古研究所在对这座建造风格独特的佛塔进行维修时,意外地发现塔内藏有大量的西夏文残经和精美的彩塑佛像,以及罕见的早期佛教绘画等珍贵文物。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6%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它是西夏时期保存下来的佛教建筑,而且这种类型的佛塔是目前国内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藏传佛教建筑遗产</A></TD></TR></TABLE>
<P>  这的确是意外中的意外,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座残塔会藏有如此多的西夏文物,应该说它是继黑水城发现西夏文物后又一次重大发现,另外根据塔中文献提供的线索,此塔并不是人们一直称呼的潘昶塔,而叫宏佛塔,始建于西夏。 </P>
<P>  在黄河中上游青铜峡水利枢纽附近峡口地带的黄河岸边,有这样一组奇特的佛塔建筑群,人们称之为一百零八塔。随着文物考古部门1987年对它的发掘清理发现,它是西夏时期保存下来的佛教建筑,而且这种类型的佛塔是目前国内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藏传佛教建筑遗产。 </P>
<P>  藏传佛教不仅在元代以前就传入西夏,而且已形成了很强盛的规模。可以说,西夏是藏传佛教进入中原地区的一个桥梁。大概正是西夏这个桥梁作用,才为后来元代统治者与吐蕃接触,达成o(︶︿︶)o 唉统一谈判,提供了融洽的政治气氛和宗教亲和力。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7%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西夏时期这里曾分布着几万平方米的寺庙建筑</A></TD></TR></TABLE>
<P>  横穿宁夏川区南北延绵200多公里的贺兰山,在西夏是党项人心中的神山。整个山脉分布着三十七个沟口,每条沟里都是一个历史文化的长廊,山内岩石上壁画、岩画以及寺庙遗址随处可见。 </P>
<P>  贺兰山的岩画应当称得上全国之最,很多伸向沟内的岩石上都有史前人类留下的刻痕。一幅幅构图简单的岩画,既有原始宗教含义的作品,也有生殖崇拜的图腾,但让人难以解释的是岩画中那些带有宗教含义的西夏文题记,这是否可理解为尽管西夏时期佛教昌盛,但来自原始社会氏族阶段的党项人对自然崇拜、性崇拜的观念依然强烈而深刻。 </P>
<P>  贺吉德:“在这个贺兰山岩画图案上面,有很多西夏的文字,这五个字能、昌、盛、正、法这五个字,这五个字是西夏字的“佛”字,在这个沟口里面内外都发现了西夏的文化遗址,那么党项人呢,肯定是在这个贺兰口曾经频繁地活动过。”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8%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贺兰山留下的党项人岩画</A></TD></TR></TABLE>
<P>  1986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在市内繁华地段、新华东街重修百货大楼的施工中,一批精美的文物包括七尊通体鎏金的青铜造像破土而出。当时的情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倒吸一口冷气,真是天意,因为铜像和打桩机锤打的距离几乎是擦边而过,稍偏毫分,这些铜像都将毁于一旦。这些文物经专家鉴定,均出自于西夏。 </P>
<P>  历史上很少有人会把敦煌艺术,这个世界级的宝贵遗产和西夏人联想起来。然而在1964年的夏末秋初,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会同敦煌文物研究所组成的敦煌西夏洞窟专家考察组,经过三个月对洞窟的考察,发现在这里的500多个洞窟中,西夏洞窟竟多达80多座。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7/images/101705_4%20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通体鎏金的青铜造像</A></TD></TR></TABLE>
<P>  西夏在此统治时期,从没中断过对洞窟的开凿。这期间不仅政府出资操办,一部分党项人也加入到出资行列,他们就是迄今仍然留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西夏供养人画像。 </P>
<P>  西夏晚期的人物在敦煌榆林窟中表现得极有特色。这些人物面部丰满而微长,鼻梁较高、身材魁梧,与史料中记载西夏人面部特征“圆面高准”正相吻合。今天,这已成为研究西夏文化的活化石。 </P>
<P>  西夏佛教在西夏文化和中国佛教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西夏王朝灭亡以后,他们的后裔又通过佛教信仰延缓了党项民族消亡的时间。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亚洲腹地的金字塔(五)(2004-95)<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89230603.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27日 18:21</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9/images/101585_5%201%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居庸关</A></TD></TR></TABLE>
<P>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八达岭上的一座重要隘口,在隘口过街塔云台门洞的石壁上刻有六种文字的佛经,其中一种就是西夏文。 </P>
<P>  1879年英国学者伟列见到它时,说是女真小字。之后法国学者德维利亚却又小心翼翼地猜测可能是西夏文。当时国内学者的推测也是无花八门,直到上个世纪初,俄罗斯人根据黑水文献中发现的《番汉合时掌中珠》破译西夏文字后,这桩笔墨官司才算了结。 </P>
<P>  居庸关过街塔修建时,西夏王朝已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达一个世纪之久,可它的文字为什么会在它消失后出现在这里呢?这是当时关注西夏历史的学者们对西夏后裔的去向产生最初兴趣的初衷。 </P>
<P>  史料记载:公元11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越过漠北在图谋中原的征途中,矛头首先指向了途经之地的西夏王朝。从1205年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收纳蒙古仇人攻入西夏境内开始,共耗时22年先后六征西夏。 </P>
<P>  1225年,西征胜利归来的成吉思汗又亲率大军十万,先破黑水城,后占沙洲,一路席卷河西走廊,尔后兵锋直指西夏国都兴庆府。但就在这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却因病魂断六盘山。 </P>
<P>  成吉思汗之死招致了蒙古大军更为残酷的杀戮,血腥的屠城加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西夏军民“免者百无一二,尸骨蔽野”,兴庆府变成一座死城。 </P>
<P>  当年蒙夏之战究竟惨烈到什么程度,通过宁夏海原县临羌寨这座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填尸坑可略见一斑,历史上,这里曾是蒙夏之战的一个重要战场。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109/images/101585_5%202%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蒙夏古战场的遗存</A></TD></TR></TABLE>
<P>  1976年9月,西夏学者史金波、白滨在甘肃酒泉考察时无意中发现了《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 </P>
<P>  碑中篆刻的内容记录着当年蒙古军队攻打西夏肃州时,肃州城内党项上层率部投降,被任命为肃州长官,并世袭“大达鲁花赤”官职的经过和部分西夏军队被充入蒙古军队、以唐兀军的名号与蒙古大军一起逐鹿中原的记载。 </P>
<P>  正是这块碑也为西夏后裔的去向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P>
<P>  在酒泉唐兀碑发现后不久,又一块记录着西夏人历史的唐兀碑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濮阳市被发现。 </P>
<P>  碑中内容将一支西夏后裔的迁徙图清清楚楚地勾画了出来,它记载了周围杨氏家族的祖先唐兀台和他的儿子闾马跟随蒙古大军,从西夏故地一路征战来到这里并接受册封的经历,碑文中“世居宁夏路贺兰山”的刻痕至今清晰可见。 </P>
<P>  以杨十八郎村为中心,周围十多个自然村的杨氏村民世世代代都是通过这块唐兀碑了解到了他们的祖源。杨氏村民们把这块碑看成他们的根。 </P>
<P>  1975年9月,史金波、白滨听说在河北保定发现的两个八棱经幢上刻有一种不认识的奇怪文字。当白滨站在八棱经幢前看到石刻上的文字时,他愣了。上面确凿无误是西夏文。 </P>
<P>  白滨用了九天的时间,拓制了32幅拓片带回北京研究。在翻译了拓片上的西夏文字后,从中得出保定有西夏后裔存在的惊人信息。同年12月白滨又和史金波重返保定寻找经幢出土的地点。在保定北郊韩庄村他们了解到,这所学校就是原寺庙遗址,当地人称之为“西寺”,经幢正是出土于这里。 </P>
<P>  经幢上的题记告诉学者,这座经幢是明朝弘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02年刻制的。上面近百个人名中不乏党项人姓氏,说明在明代中原保定一带仍有党项人居住。它的发现把西夏灭亡后西夏后裔的活动及西夏文字的使用下限,比过去至少推迟了150年。 </P>
<P>  1980年史金波同西夏学者吴峰云来到了安徽合肥,就元代唐兀人余阙的后裔进行调查。 </P>
<P>  史料记载余阙祖籍系西夏时的甘肃凉州,其父沙剌藏卜于元代自凉州随军迁到了今天的安徽合肥。调查中,史金波、吴峰云根据《庐州府志》上提供的线索几经周折,找到了余阙的后人余章元、余国铨。还在合肥小南门外的二里桥和桐城市洪涛山分别发现了《余氏宗谱》。根据宗谱的确切记载:余氏家族是经过七百多年传承至今的西夏后裔。 </P>
<P>  史金波:“他们也知道他们的老祖先是余阙、是从武威那边迁过来的,西夏地区迁来的,而且还讲了他们的民俗,他们过年的时候都要挂灯笼、灯笼上写着“河西郡”“武威郡”,都是还说的是西夏的事情。” </P>
<P>  从近年来西夏学者考察掌握的材料中,我们发现,历史上因亡国被充入蒙古军户的西夏人除河南、安徽的杨氏、余氏家族外,还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江西、云南、四川等地,但大都已被汉化。党项这个词对他们只是一种陌生的称谓。 </P>
<P>  文献记载,党项族在唐代自松潘一带向北迁徙时,有一部分仍留在了当地,被称为“弭药人”。一千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后裔仍生活在这里。有专家认为:西夏灭亡后,一部分党项人很可能受着魂牵梦扰的故乡召唤,从战火中逃了出来,横穿松潘草原,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回到了他们的发源地,这个今天被称为木雅的地方。 </P>
<P>  生活在这里的木雅人同属藏族,居住在一条被称为木雅河的两岸。由石头构筑的村庄与随处可见的石雕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木雅人居住的环境和衣着服饰,粗看和藏族没什么两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实际上处处都与藏族存在着差异。尤其是流传于木雅人之中,被当地藏族称为“鬼话”的木雅语,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此种语言的渊源,这是否与西夏语有关,同样是专家在研究的课题。 </P>
<P>  城内有座安确寺,寺里的喇嘛是清一色的木雅人,他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虽略知一二,但也说不太清楚。 </P>
<P>  据专家分析,西夏灭亡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党项人留在故地。元代过后,原来属于西夏的部分地区开始大量迁入汉人、蒙古人、回鹘人,他们与西夏遗民和睦相处、繁衍生息。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党项人连同那独特的民族文化一起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一)(2004-96) <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89240604.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4日 18:14</P>
<P>  在湖北省随县,有一座名为擂鼓墩的岗丘,那是春秋时期兵家战事的遗存。1978年,当地人准备铲平岗丘修建厂房。不曾想,炸药竟掀出几块大青石板,一座古墓被揭露出来,几万人前来围观,现场随即被保护,考古者赶来。经勘查,这里封存着的是一座大型墓葬,时间为战国晚期,墓主的身份十分显赫。令人沮丧的是,人们在墓室中部发现了盗洞,也就是说,古墓曾被盗窃过。经过艰苦的发掘工作,万众期待的时刻终于来临,当考古着打开巨大的墓椁木,人们吃惊地看到,墓室中竟存满了水。那么水里会有什么呢?为保护现场,当随县警力用到极限时,军队不得不出动了。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二)(2004-97) <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95670607.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4日 18:22</P>
<P>  由于墓室在早年渗入了大量的雨水,使人们无法知晓水下的情况,考古着随即采用抽水机抽出积水。几口黑色的棺材付出水面,围观的人群再次蜂拥而至。棺材被逐一开启,露出黑色的人骨,考古着认为,十几具棺材里骨架是作为陪葬的宫女,她们是如何被陪葬的呢?重型吊车居然没能吊起大墓的主棺,因为它巨大的体量足有15顿重。奇怪的是,主棺是倾斜摆放的,其中一角插在木质椁板里。当时在下葬的时候,现场曾出现了什么突发的事件呢?在大墓中,人们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各类兵器,其中一件的铭文记录了使用者的名称――曾侯乙。也就是说,曾侯乙是墓主人。古文献记录了在今随县这个地方的战国时期,有一个名为“曾”的国家,有考古者推断,曾侯乙就是当时曾国的君王。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三)(2004-98) <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95680608.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4日 18:23</P>
<P>  当墓室中的水渐渐下降的时候,一座令人震惊的器物暴露出来,那是一套巨大的曾侯乙编钟。这座编钟保存得很完整,是中国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者。来自物理学、光学、铸造学与音乐方面的专家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编钟进行研究。曾侯乙编钟所体现出的7音节使人们联想到12音律的起源,相关学者迅即展开争论,一场12音律的起源地在哪里成为争论的焦点。曾侯乙编钟与曾侯乙漆木盒上的星象图会说明什么呢?在曾侯乙墓中,人们又发现了大量造型奇怪的器物,它们类似现代人使用的电线圈,但究竟是干什么用的至今是个谜。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四部 发现传奇之灵魂的居所(四)(2004-99) <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95690609.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4日 18:27</P>
<P>  一件名为尊盘的青铜器再次震惊了中外学者。这件尊盘由千百条小龙舌盘绕组成,它们是镂空的,呈浮游状,彼此交错。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件工艺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青铜器物,是古人在2400年前一次性铸造出来的!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从曾侯乙的棺木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灵魂守护者的形象,在棺材的一侧,开有一方小门,那是曾侯乙灵魂进出的通道。作为一国君王,曾侯乙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曾开出一长串陪葬的清单,目的是在另一个世界达到永生。当2400年后,曾侯乙编钟重新奏响的时候,创造出伟大器物的工匠们和今天人仿佛进行了一次千古对话。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五部 梵音净土 青州佛像之谜(2004-100)<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97500610.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09日 16:13</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德国亚太文化展中的“青州佛像艺术展”</A></TD></TR></TABLE>
<P>  1996年10月的一天,青州市一所学校正在为修建操场紧张的施工。一直轰鸣的推土机似乎感到有些异样,工人们走到车前扒开浮土,一幅惊人的场景出现在他们眼前。青州佛像窖藏随着这次偶然的发现被开启了。 </P>
<P>  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考古人员采用局部发掘的方式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他们本来的面貌。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青州市博物馆</A></TD></TR></TABLE>
<P>  夏名采:“有一尊观音菩萨吧,它出土的时候完整地躺在那个地方,相当的优美,人家都说维纳斯漂亮,我看这里几尊比维纳斯还要漂亮。” </P>
<P>  这里为什么会集中埋藏着佛像?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考古人员采用了局部挖掘的方式</A></TD></TR></TABLE>
<P>  这个问题似乎很好解释,因为在窖藏坑被发现之前,当地人就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寺庙,县史书上记载叫龙兴寺。龙兴寺在公元500年前后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寺院,此后香火繁盛长达800多年的时间。但公元1300年前后,龙兴寺却奇怪的消失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考古人员在清理出土的佛像</A></TD></TR></TABLE>
<P>  在进行完修复和拼对之后,佛像的总数已达到400余尊。一个面积只有五十多平方米,深度不到三米的窖藏坑内为什么会埋藏着数量如此之多的佛像。许多佛像在经过艰难的修复比对之后,仍然无法完整地再现原貌,他们原本只是一些残缺的肢体,或是一些没有身体的佛头。一些碎块表明,他们曾被人为的砸碎。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刚出土的观音像</A></TD></TR></TABLE>
<P>  考古学家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手段就从题材和雕刻技法上判定,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5到6世纪,南北朝时期。 </P>
<P>  青州的佛教造像大多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完成的。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佛像</A></TD></TR></TABLE>
<P>  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数量不多,其中绝大多数是这种带有背屏的造像,这是最早从中亚传入的中国造像样式之一。 </P>
<P>  造像的主体大多由三个佛像组成,两旁是胁侍主佛的菩萨,中间是被供奉的主佛,主佛的形象主要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在龙兴寺出土的石碑</A></TD></TR></TABLE>
<P>  佛主与菩萨身下的基座往往被姿态各异的荷莲连接成一个整体。与众不同的是,中国的古老图腾——龙的形象也出现在佛像的底座上,这在中国其他地区出土的佛像上还从未见过。 </P>
<P>  在北魏至东魏时期的造像中,佛像身后的背屏用来表现佛主身上闪耀的佛光,这是佛教世界里众神不同于凡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背屏也成为一个表现佛教世界的载体,在许多背屏的上部都用浮雕手法精细地刻画出一组飞天的形象。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许多佛像在经过修复后仍无法再现原貌</A></TD></TR></TABLE>
<P>  北魏建国后,佛教逐渐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北魏的皇帝、皇后和一些王室贵族都是积极倡导佛教的虔诚信徒,巨大的石窟佛像因而在这时开始大规模兴建。造像的风潮也同样出现在青州。今天在青州市附近,还保留着几处公元6世纪到7世纪建造的佛教石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佛像</A></TD></TR></TABLE>
<P>  与这些石窟同时建造的,当然还有大量的寺院庙宇,以及庙宇中供奉着的佛像和菩萨。有一点可以肯定,青州地区当时的佛像雕刻技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深的水平。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考古学家判断这批佛像大多完成于五到六世纪</A></TD></TR></TABLE>
<P>  在龙兴寺窖藏坑出土之前,青州及其周围地区就已经陆续出土了一些佛教造像,目前总数已有一千多件,这些佛像与龙兴寺佛像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同。这更加有力的证明,当时的青州不仅是一个佛教中心,还是一个佛像制作的中心。 </P>
<P>  在北魏晚期到东魏时期的青州佛教造像中,佛像大多身材单薄、肩部低垂,是典型的中国汉人的体态。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A></TD></TR></TABLE>
<P>  佛像面部的颧骨微微突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智者的形象。这样的造像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他们深受汉族士大夫阶层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它先在南方的汉族王朝兴起,很快又波及北方。 </P>
<P>  佛像在服饰上的风格也来自南方汉族王朝的影响,从印度远道而来的佛只是到了中国后才穿起这种宽衣大袖褒衣博带的长衫,这是典型的汉族传统服装。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造像的主体大多由三个佛像组成</A></TD></TR></TABLE>
<P>  佛像上的汉化风格是当时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普遍汉化倾向的一个缩影。 </P>
<P>  但是,公元六世纪中期以后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早前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征完全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早期从印度传入的艺术风格再次成为主流。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龙的图像也出现在佛像的底座上</A></TD></TR></TABLE>
<P>  在青州地区出土的北齐时代的石刻拓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胡人已经广泛地进入到青州地区进行经济和文化活动。与异域的交流也体现在同时期的佛教造像上。 </P>
<P>  另一些佛像,他们或是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或是身上没有任何皱褶,肌肤的轮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他们很可能就是史书文献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的样式。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在许多背屏上都精细刻画有飞天的形象</A></TD></TR></TABLE>
<P>  与佛像简练明快的风格相反,北齐时期单体的菩萨造像在雕刻风格上却表现出极为繁复、细腻和华丽的风格。 </P>
<P>  思维菩萨像是造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它表现的是释迦在菩提树下进入冥想而最终大彻大悟的故事。优美的姿态,残留的贴金彩绘和残缺的左臂引领着心灵无限的遐想,而神秘的笑意在婴孩一般天真的面庞中微微流露,仿佛在冥想中已顿悟佛的真谛。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背屏上的飞天</A></TD></TR></TABLE>
<P>  在青州佛教造像挖掘出土之后,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考古学家,数量如此之多的精美佛像为什么被埋入地下?而且,从挖掘的现场看,这些佛像在埋葬时已经被人为地砸坏,那么,砸毁佛像的原因是什么,砸毁佛像与掩埋佛像的人会是同一批人吗?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龙兴寺遗址出土的这些佛像究竟出自谁手,至今仍是一个谜</A></TD></TR></TABLE>
<P>  种种细节说明,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精心安排的掩埋行动。那么真正砸毁佛像的人又是谁呢?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佛像</A></TD></TR></TABLE>
<P>  金维诺:“应该是和灭佛有关系,这就是在晚唐时期,在五代时期,有两次很大的灭佛,我们说这个灭佛以后呢,就可能这些石雕破坏了。” </P>
<P>  在一些佛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烧过的痕迹和修复的痕迹,他们很可能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历次毁佛灭法运动中被砸毁,又在此后随着佛教的重新兴盛而被修复的。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青州的佛像雕刻当时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A></TD></TR></TABLE>
<P>  在龙兴寺窖藏坑内发现的几件造像,根据鉴定为北宋时期的佛像。在一件佛像上还发现了“北宋天圣四年”的字样,北宋天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26年,这距离南北朝时期的最后一次灭佛运动已近500年。如果是这样,那么之前关于佛像毁于南北朝灭佛运动并在此后被埋葬的假设就不会成立。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1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龙兴寺窖藏佛像出土前,青州及周围地区就已经出土了一些佛像</A></TD></TR></TABLE>
<P>  夏名采:“北宋末年,中国出了一场大动乱,根据文献记载,金兵在三年之内,五次攻打青州城,五次攻进来,有四次退出来,所以交叉战斗就在龙兴寺这一带相当激烈,就在城墙边,所以龙兴寺的佛像,我认为是在这一次被毁的。”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北齐时期的造像</A></TD></TR></TABLE>
<P>  然而,青州佛像是否毁于金人南侵,仍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个猜测提出了质疑。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2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北齐时期的石刻拓品</A></TD></TR></TABLE>
<P>  那么,如果这些佛像的掩埋既不是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毁佛运动,又不是因为金人南侵,会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泥土的隐埋中沉睡了漫长的时间呢?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2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A></TD></TR></TABLE>
<P>  考古学家将目光投向了青州附近出土的一块石碑。这上面的文字或许就是打开青州佛像之谜的钥匙.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09/images/102064_2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思维菩萨像是造像中较特殊的一种</A></TD></TR></TABLE>
<P>  这个线索可以推测,在北宋这个时期,青州地区的寺院应该盛行着一种隆重的法会,寺院的僧人将早年在各种灭法活动中损坏的佛像或者经年累月破旧的佛像集中起来,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将他们埋葬起来,以积累功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龙兴寺的窖藏中,以曾经发生过灭法运动的南北朝时期佛像居多,而隋唐到北宋的佛像却十分少见的原因了。 </P>
<P>  然而,还有一个疑惑仍然困扰着人们,假设这些前代的佛像在北宋时期才被埋葬,历经几百年时间,他们身上的贴金彩绘估计早已褪去了。而直到今天,这些千年以前的佛像仍然散发着动人的光泽和炫目的色彩,这又如何解释呢?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五部 梵音净土 法门地宫的秘密(2004-101)<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798880611.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0日 17:59</P>
<P>  法门寺在西安西边110公里的扶风县内。关于这座佛教寺院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五世纪的北魏时代,但民间传说中的法门寺,却源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法门寺塔</A></TD></TR></TABLE>
<P>  公元前486年,80岁的释迦牟尼在北部印度一个树林中去世,弟子们哭泣着将他的尸体焚化,焚化后的尸骨结晶体和未烧尽的遗骨,被称作舍利,由他的亲属和弟子们作为圣物收藏起来。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法门寺</A></TD></TR></TABLE>
<P>  释迦牟尼死后250多年,古印度一位伟大的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部族纷争的印度。为了传播佛教,他将佛祖留下的舍利收集起来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据说,这些舍利的一部分传到了中国,中国各地便有了佛教舍利塔,而法门寺塔就是其中的一个。 </P>
<P>  1987年春天,人们开始对法门寺塔进行考古发掘。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1987年开始对法门寺塔开始考古发掘</A></TD></TR></TABLE>
<P>  考古人员很快清理出明代的塔基,并在明代塔基中又发现了唐代的塔基。考古人员在塔基的正南面找到了进入地宫的通道。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考古现场</A></TD></TR></TABLE>
<P>  在挖掘出19级青石台阶后,一道石门显露出来。第一道石门后面是长长的甬道,甬道尽头又是一道石门,石门前立着两块刻满汉字的石碑。 </P>
<P>  这块碑上的文字,记载着从阿育王分送舍利于法门寺供奉,到中国历朝特别是唐朝皇帝供养佛指舍利的盛况;而这块碑上详细记录着为供奉佛指舍利捐献物品的名称、数量以及奉献者的姓名。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人们发现了一道神秘的石门</A></TD></TR></TABLE>
<P>  两块石碑告诉人们,那个神秘的佛指舍利和无数珍宝是存在的。然而,它们是在这座地宫中吗? </P>
<P>  虽然由于塔身的巨大压力、地震以及年代久远造成天顶和地面损毁,但考古人员发现,洞内放置的物品却安然如初。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石门上刻有至今仍没有破解的符号</A></TD></TR></TABLE>
<P>  这是一座阿育王塔。它用整块汉白玉雕成,塔的四面雕刻着身姿婀娜的菩萨像,朱红色的裙裤和粉绿色的披带,就像刚刚画就的一般。 </P>
<P>  在阿育王塔四周的地面上堆积着无数的丝织品。而在一个白藤箱中发现的已经粘成一堆的丝绸服装,更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第一道石门后面是长长的甬道,上面铺着厚厚的钱币</A></TD></TR></TABLE>
<P>  考古人员对照门外的石碑,发现这些物品在碑上都有记载,这使他们能够确认这些丝织品属于唐代皇室。其中“武后绣裙”就是指当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后来她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而这腰绣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件武则天的遗物。 </P>
<P>  遗憾的是,大部分丝织品已经炭化和部分炭化。在炭化的丝织品中,人们惊讶地发现有5件蹙金绣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正是这些镶嵌在织物中的金线阻挡了时光的侵蚀,让我们在1000多年后还能一睹唐代丝绸的真容。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第二道石门外有两块石碑</A></TD></TR></TABLE>
<P>  为防止地宫突然坍塌造成文物损失,考古人员决定把最初发现的那个地洞中的宝物先取出来。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用整块汉白玉雕成的阿育王塔</A></TD></TR></TABLE>
<P>  地洞位于法门寺地宫的后部,应是地宫的后室。当考古人员揭开那块已经破碎的大理石盖板,直接从顶部进入时发现,这间石室中摆满了珍宝,其中金银器具有121件,各种珠宝玉石400多件。 </P>
<P>  在金银器中,最奇妙的是这两个鎏金银质圆球,它叫“香囊”,为了防止香囊晃动时香料流出,工匠们在内部装了两个平衡环。圆球滚动时,内外平衡环也随之滚动而香碗的重心却不动。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已经粘成一堆的丝绸服装</A></TD></TR></TABLE>
<P>  锡杖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出行时驱赶毒蛇害虫用的,后来演变成佛教权威的象征。这根长1.96米的双环12轮鎏金银锡杖,被称为“世界锡杖之王”。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丝绸修复专家在努力恢复这些一千多年前的丝绸</A></TD></TR></TABLE>
<P>  第三道石门后是地宫的中室。一顶硕大的汉白玉灵帐几乎把中室占满了,灵帐顶端罩着三件用纯金罗纹线和丝线交织而成的袈裟,旁边还放着一双金丝绣鞋。 </P>
<P>  考古人员在灵帐后边发现了一只已经腐朽的檀木箱,箱中装满了瓷器。初看起来,这些瓷器不过是碗碟一类的生活用具,但仔细端详发现这些瓷器的颜色非同一般。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在被炭化的丝制品中,有5件蹙金绣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A></TD></TR></TABLE>
<P>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禚振西:“《物帐碑》里记载得很清楚,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字“瓷秘色”。瓷秘色实际上就是秘色瓷。”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法门寺地宫剖面图</A></TD></TR></TABLE>
<P>  中国人烧制陶瓷的历史已有几千年,在唐代,陶瓷的烧制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出现了色彩斑斓的唐三彩,而且有了晶莹润泽的青瓷,而秘色瓷就是青瓷中的顶级之作。 </P>
<P>  古代中国人并不擅长制作玻璃,但在法门寺地宫中室,考古人员意外地发现了20件玻璃制品。古专家相信,这些玻璃制品来自异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鎏金银质圆球,它叫“香囊”</A></TD></TR></TABLE>
<P>  这个玻璃盘被认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伊斯兰釉彩玻璃。 </P>
<P>  地宫中的发现,不断让人们沉浸在兴奋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这套标有“五哥”字样的茶具。“五哥”是唐代第18位皇帝唐僖宗的乳名,把乳名刻在茶具上,足见这位皇帝对茶具的珍爱。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出土金银物</A></TD></TR></TABLE>
<P>  唐代盛行茶文化,但当时人们不是饮茶而是吃茶。先用特制的茶碾把茶叶研磨成粉,用茶罗过细,再用水打搅成糊状,掺和香料,放到茶炉上煮,然后倒入秘色瓷或玻璃杯盏中品尝,这个过程就是鲜为人知的唐代皇室茶道。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秘色瓷</A></TD></TR></TABLE>
<P>  地宫内的挖掘已接近尾声,只剩下前室的阿育王塔、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和后室的一个用丝绸包着的大包裹没有打开。考古人员开始小心地解这个包裹已经炭化的结。光彩夺目的宝函露出来,宝函一层套着一层,一共套了8层,最里面是一座闪闪发光的纯金四门小塔。 </P>
<P>  韩伟:“我把那个宝珠顶的单檐四门纯金塔动了一下,我发现它是可以移动的,然后我就把那个盖子揭开,揭开以后呢,就在那个塔座上有个银柱,银柱上套着一个白色的管子。这下大家全都愣了。这是什么?”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秘色瓷</A></TD></TR></TABLE>
<P>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此时是1987年5月5日凌晨1点,在古老的东方历法上恰好是佛诞生的时刻。那个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在古籍中记载、在信徒心里膜拜的佛指舍利真的在法门寺地宫出现了。 </P>
<P>  然而,人们激动过后仔细鉴定,发现这枚舍利是玉质的。就在人们有些失望地离去前,一位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已经清理空的地宫后室,有一个角落有片松动的浮土。一个密龛显露出来,密龛中有个不大的包裹,里面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1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考古人员在法门寺地宫以外发现了20多件玻璃制品</A></TD></TR></TABLE>
<P>  打开铁函,里面又是一层套一层。最里面是洁白的小玉棺,一枚佛指静静地躺在玉棺里。这枚骨质的舍利,毫无疑问就是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 </P>
<P>  接下来,人们从汉白玉灵帐和阿育王塔中又发现了两枚玉质的佛骨。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0/images/102092_2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制品</A></TD></TR></TABLE>
<P>  在唐朝,人们一直相信法门寺塔30年开启一次,把佛骨请出来让世人瞻仰,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32年命令开启法门寺地宫,让人们礼拜佛指,祈祷佛祖保佑平安。这个先例开创了唐代狂热的迎送佛指活动。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六部 时空隧道之6500年前的祭祀:地下星图(2004-102)<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801250614.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4日 11:11</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45号墓墓主到底是谁呢?</A></TD></TR></TABLE>
<P>  天文学与考古学可谓有天壤之别,难道能在黄土之下找到数千年前的星斗吗? </P>
<P>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古人将自己的骨骸与星宿埋葬在一起呢? </P>
<P>  在豫北平原的一次偶然发现,使得古墓的“天机”显现了端倪…… </P>
<P>  (编导:何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45号墓墓主东边是用蚌壳摆塑的龙,西边是虎</A></TD></TR></TABLE>
<P>  一切文明的历史几乎都是从神话开始的。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传世文献《尚书》中可知从三皇五帝时代起古人对星象的观测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P>
<P>  在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体系中,被古人称为“帝星”的北极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45号墓中仅存的唯一殉人</A></TD></TR></TABLE>
<P>  远古时代,古人发现与北极星密切相关的是北斗七星,它终年不没入地平线,一年四季都能被看到。同时,北斗的位移明显而有规律,民间的一切节令,无不与它有关,所以,古人把北斗七星不仅作为时间的指示星。 </P>
<P>  以北极星和北斗星为基础,古人把整个的天区划为五个宫,也就是中宫和东西南北四个宫,中宫的主要星象就是北斗七星,也就是当时的极星,东西南北四个宫管辖着二十八宿。 </P>
<P>  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星座”是古人观测行星、记录特殊天象的背景,也是绘制星图、制定历法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的主体部分之一。二十八宿在东、南、西、北四宫中各有七星。为了便于识别和记亿,古人将它们分别想象为一种动物,即东宫像苍龙,南宫像朱雀,西宫像白虎,北宫像玄武,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四象”。 </P>
<P>  一九七七年,湖北随县发现了一座战国早期墓葬,墓主是一个小诸侯国一一曾国的一位名叫乙的国君,这就是著名的曾侯乙墓。墓葬中出土的青铜编钟,以其瑰丽的造型、雄浑的气势、准确的乐音轰动了全世界。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6千多年前的祭祀仪式</A></TD></TR></TABLE>
<P>  就在音乐史家和全国上下沉浸在编钟带来的惊喜之中时,细心的天文学家却从一只漆箱的盖面上发现了又一个巨大的惊喜。墓中出土五只样式相同、大小相近的衣箱,箱身和箱盖分别是用整块木料雕凿而成的,外表髹(xiu1)有漆。 </P>
<P>  此漆木衣箱之珍贵,并不在它的制造工艺与髹漆技术,而在于它的盖面上所书写的二十八宿名称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关于二十八宿的最早文字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一件重要文物。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6千多年前的祭祀仪式</A></TD></TR></TABLE>
<P>  曾侯乙漆箱盖星图中左青龙、右白虎与二十八宿同时出现,证明了“四象”并非汉代儒家的附会。 </P>
<P>  曾侯乙墓下葬的年代是公元前四百三十三年左右,这表明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初,中国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体系。但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它的源头必然要远远早于此。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河南登封的古观象台</A></TD></TR></TABLE>
<P>  一九八七年盛夏,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被发现。 </P>
<P>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奇迹,其中最神秘的是一座编号为M45的古墓。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墓葬中的北斗图形</A></TD></TR></TABLE>
<P>  一位男性墓主头南脚北地仰卧于墓中,周围葬有三具殉人。特别奇怪的是,在墓主骨架两旁,有用蚌壳排列成的图形。东方是龙,西方是虎,形态都颇生动,其头均向北,腿均向外。在墓主脚下,另有蚌壳排列成的一处三角形,旁边还有两根人腿骨。同时,在45号墓室以外的同一层位上,另有两处也用蚌壳排列的龙、虎、鹿等动物图形,这两处图形和45号墓排成一南北直线。 </P>
<P>  墓葬的年代无论是通过考古学的研究还是碳十四的测定,都把它限定在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左右。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西水坡45号墓照片</A></TD></TR></TABLE>
<P>  对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未解之谜发表过意见的学者当中,最具有鲜明特点的,也许要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冯时教授。 </P>
<P>  冯时教授在整理西水坡45号墓发掘资料时,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引起了他的及大关注,照片中为什么没有人腿骨和蚌壳合摆的图形呢?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西水坡遗址出的蚌龙图形,被当地称为中华第一龙</A></TD></TR></TABLE>
<P>  在发现西水坡遗址十六年后的今天,冯时教授专程赶到濮阳与当年发掘现场的负责人孙德萱一起来到现已是供水调节池的发掘现场。 </P>
<P>  经过现场了解后,孙德萱先生邀请冯时教授到存放西水坡文物的戚城文物仓库对残存的有关物件进行检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现在已是水库的西水坡遗址</A></TD></TR></TABLE>
<P>  当年在发掘西水坡45号墓时,由于种种原因,而出了不少意外,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使许多及为珍贵的信息自此变得不可复得。 </P>
<P>  经过认真地观察、比较后,冯时教授发现了一个值得仔细关注的线索。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旭日东升黄河大拐弯</A></TD></TR></TABLE>
<P>  在这个45号墓虎的腹部的下边有一堆散乱的蚌壳,但是在这个墓的其他位置没有任何零乱的蚌壳,只能在这个虎的肚子底下有这么一堆蚌壳。那么在这个曾候乙墓的漆箱盖的腹部下边也有一个类似于火型的这么一个图像,这两个线索该把这两个图像紧密地联在一起。也就是西水坡的45号墓的这个图形和曾候乙墓漆箱盖的图形,他们所反映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不可能有第二种解释,因此我们确定它就应该是一个星图。 </P>
<P>  整个45号墓它有三殉人,这三个人在墓葬中处的位置非常有意思,非常特别。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1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有关星象图在古文书中都有记载</A></TD></TR></TABLE>
<P>  在注意这些特殊的安排的同时,科学家还考虑了这些殉人的年龄,经过骨架鉴定,他们都属于十二至十六岁的男女少年,而且他们的头部有刀砍的痕迹,均属非正常死亡。 </P>
<P>  这些事实促使人们不得不将墓穴表现的这种奇异现象与《尚书·尧典》的记载加以联系,在这部书里,古人当时已有一个很完整的文化观念,认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由四位天文官分别掌管着,及所谓的“分至四神”。 </P>
<P>  这个墓中的三个孩子分别象征司掌春分、秋分和冬至的神,我们又找到了代表司掌夏至的那个神的殉人。 </P>
<P>  墓葬中呈现的这一切意味着当时的古人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回归年,也就是说,最原始的历法很可能产生了。同时,也证明中国的早期星象在六千多年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尽管这些答案的象征意义十分强烈。 </P>
<P>  这个墓主人的地位一定不会很低。他虽然没有瓶瓶罐罐,没有日常的生活用具,但是在他的墓葬中随葬的是整个的星斗,是整个天上的星斗,这个表明了是他生前所掌握的职系的一个特点。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right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31112/images/101295_1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献《尚书》</A></TD></TR></TABLE>
<P>  被称为“颛顼之墟”的濮阳地区,在上古时代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古称“帝丘”。正是在宗教兴盛的帝丘时代,颛顼帝实施了“绝地天通”的重大举措,大大推动了天文科学的发展,创制了中国第一部天文历法“颛顼历”,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贡献。 </P>
<P>  颛顼死后葬埋于帝丘濮阳,但灵魂升天,乘龙而达至四海,这些事迹与西水坡壮丽的宗教遗迹所表现的内涵难道不是太相似了吗? </P>
<P>  令世人震惊的濮阳西水坡M45号墓遗址的发现,可以说是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幸运,它为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P>
<P>  (CCTV《探索发现》供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六部 时空隧道 4000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上)(2004-103)<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803980615.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5日 16:49</P>
<P>  编导:钟里满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青铜板上的中国历史</A></TD></TR></TABLE>
<P>  西周晚期,周厉王在位。厉王重用奸佞之人,侵占国家的公产。谁敢批评他,他就敢杀谁的头。人们在街上相遇,不能用嘴,只能用眼睛互相打招呼。 </P>
<P>  有大臣对他说,人有嘴,就像大地有山川一样。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哪里听得进去。 </P>
<P>  这么搞了三年,国人终于造反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魏国史书</A></TD></TR></TABLE>
<P>  厉王被赶到山西去了。从此,他再没能回来。 </P>
<P>  《史记》上说,没了王的国家,国事由两个大臣来管理。并把这一段历史时期叫做共和。十几年后,这两个人就还政于厉王的儿子,周宣王。 </P>
<P>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汉墓年表</A></TD></TR></TABLE>
<P>  厉王逃走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前841年。但是这一年以前的事情都没有历史记录。 </P>
<P>  这种奇特的现象,司马迁自己有一个解释。他说:“黄帝以来,即有牒记,因此我看到过很多历史记载。但这些牒记彼此不同,彼此矛盾,我无法把这些矛盾的记录统一起来,只得存而不论了。” </P>
<P>  司马迁是对的,因为错误的记录比空白更可怕。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甲骨</A></TD></TR></TABLE>
<P>  我们还是来看看世界上其他文明是怎样一个情况。 </P>
<P>  经过100 多年的研究,法、英、德国的考古学家已经把埃及年代学问题基本解决。时间一直到公元前三千二百年。 </P>
<P>  我们再来看看两河流域古文明。所谓两河,就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古代巴比伦王国就在这里。由于解决了公元前两千多年古巴比伦王国的纪年。粗略的估计,也已经到了公元前三千多年。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甲骨</A></TD></TR></TABLE>
<P>  虽然,,世界上,只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持续到今天。 </P>
<P>  然而,它的时间记录,也只到公元前841年。 </P>
<P>  七十年代,在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龙山文化出土器物</A></TD></TR></TABLE>
<P>  胡平生:“当时发掘的时候这个发现这个墓已经早期已经被盗过了,后来又垮塌了,所以里面的东西破坏很严重,经过我们整理发现里面有十几种古籍,其中很多都是很重要的,其中一种就是这个年表。 </P>
<P>  这个年表要比司马迁用史记写的这些表要早了六七十年,所以它的价值是很珍贵的,那么这个年表可以说是汲冢竹书出土以后,在这个历史上两千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相似的这种关于纪年的这种简牍资料,所以这种资料还相当珍贵。” </P>
<P>  还是回到我们的出发点。在司马迁之后,还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探讨这个问题呢?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龙山文化出土器物</A></TD></TR></TABLE>
<P>  西汉末年,有个大学者,名叫刘歆。他利用自编的历法和当时能见到的文献,居然推出了一个年表,但是他推出的这个年表,后来的学者们认为问题不少。 </P>
<P>  19世纪末,学者们发现了一种刻在龟甲和牛骨头上的奇怪的文字。也就是今天说的甲骨文。 </P>
<P>  甲骨文为我们开了一个窗口,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时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王城岗遗址</A></TD></TR></TABLE>
<P>  要迈过公元前841这道门槛,需要什么条件呢? </P>
<P>  搞夏商周断代工程,我们需要大量真实而可靠的历史资料。 </P>
<P>  经过七、八十年,数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最近40多年的工作,从公元前三千年的仰韶晚期、直至商代,西周的考古发现,为古代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佐证。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河南禹县瓦店村发现了夏代初年的王都级遗址</A></TD></TR></TABLE>
<P>  空气主要的成分是氮和氧。一些宇宙中的高能粒子碰到了空气,产生许多中子。 </P>
<P>  碳元素有六个质子。只要是六个质子,都叫碳元素,碳的原子核有六个质子,还有六个中子,这就是一个碳原子核。 </P>
<P>  碳的原子核里有六个质子,氮的原子核里有七个质子。它们之间,只差一个质子。现在有一个中子打过来,打在空气中的氮上,打完以后,氮就变成了六个质子,八个中子。在这种情况下呢,这个是碳,那么这个也是碳。这两种碳有什么不一样呢?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出土陶器</A></TD></TR></TABLE>
<P>  人家这个是六个中子,它这个是八个中子。我们算,加起来一共是14个,所有这个叫碳14.碳14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就是它非常想变回它原来的样子。 </P>
<P>  鲁向阳:“碳14是一种不稳定的核素,它总想回到原来的状态,那么它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衰变,它衰变的速度有多快呢?差不多是5000多年,衰变到原来数目的一半,就像这样,经过一个半衰期,碳14的数目减少一半,再经过一个半衰期,碳14的数目又减少一半,所以通过我们测量还剩下了多少碳14,就可以了解这个生命体的死亡时间,或者说这个墓葬是什么时候埋藏的。”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仲康日食插图</A></TD></TR></TABLE>
<P>  公元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 </P>
<P>  一共有二百多位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分九个课题,四十四个专题,进行研究。 </P>
<P>  历史、考古、碳14测年,天文学,有如四个互相独立的方程,如果联立起来,能不能得到比较明晰的结果呢? </P>
<P>  史书上记载说“禹都阳城”,那么阳城在哪里呢?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五星聚插图</A></TD></TR></TABLE>
<P>  安金槐先生:“就是1975年,就在一个当地群众传说的一个地方野地,跟五渡河的一个边上,跟这个颍河相交叉的一个三角地带,一个岗上,当地群众就叫王城岗,结果一钻探,一挖掘,确实找到了一个城,这个时候人们都说是龙山还没有城呢,我就认为这个遗址就是龙山遗址,一找就找到城了,找到这个城,这个就全国轰动了。” </P>
<P>  这里就是王城岗遗址。我们崇敬的大禹,当年很可能曾经在这里走来走去,而且住在这里。 </P>
<P>  然而历史和我们开玩笑,上演了一出《双城记》 </P>
<P>  在河南禹州瓦店村,也发现了一个夏代初期的遗址,而且也是安金槐先生发现的。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两河航拍图</A></TD></TR></TABLE>
<P>  安金槐:“这两个遗址目前为啥说有可能是都城遗址呢?因为它这个范围大,东西丰富,并且东西制造精致,不是一般的陶器,像这种陶器,你说是搁着一般人,作为酒器,老百姓家里,都是做个这样的几条腿的,有口有沿这样子来喝酒,恐怕很困难,就是在当时那个社会,物质条件的情况下,不是一般人所有的东西,有可能是奴隶主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认为登封王城岗和禹县瓦店这个遗址,你要说也就是现在咱们一般说的就是龙山遗址。” </P>
<P>  我们用碳14测年这把快刀子,得到了夏代初年这两个遗址的年代范围。公元前两千年左右。 </P>
<P>  史书上说,夏代仲康王在位的时候,发生过一次日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青铜器</A></TD></TR></TABLE>
<P>  仲康是夏代的第四个王。 </P>
<P>  专家们计算出发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一共有四次。 </P>
<P>  因此这些数据只能作为找到夏代初年的参考。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商城城墙</A></TD></TR></TABLE>
<P>  文献中说,夏代初年,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聚得非常紧密。 </P>
<P>  经过计算,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1953年,很接近公元前2000 年。 </P>
<P>  而且五千年间,五大行星靠得这样紧,这样密集的,也只有一次。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243_1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偃师商城</A></TD></TR></TABLE>
<P>  因此说龙山文化晚期大致是夏代的开始,是有相当的道理的。 </P>
<P>  这里,一条叫洛河,一条叫伊河。大家都知道“河图洛书”的传说。我们还知道,曹植写过《洛神赋》,就是说他非常想念洛水里的那个缥缈的女神。 </P>
<P>  这个地方,我们不妨也称之为“两河流域”吧,有一个小村庄。名字朴实得几乎叫人记不住,叫做二里头。 </P>
<P>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底下埋藏着一座规模巨大的,夏代最后的都城。 </P>
<P>  它的面积比现在的故宫还要大出好几倍来。中部是一个宫殿区。其中的一座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 </P>
<P>  宏伟的宫殿,绝非一般的人所居住。器物之精美,绝非一般的人所使用。 </P>
<P>  洛水与伊水之间。物美人丰,都足以支持二里头文化的发展。 </P>
<P>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国的“两河流域”。 </P>
<P>  有文献上说夏代有471年。还有的文献上说是431年。中间差了四十年。 </P>
<P>  这是怎么回事呢?应该取哪一说呢? </P>
<P>  李学勤:“因为夏朝在这个禹,禹之后是启,启之后是太康,据说太康是一个不好的王,他把国家都失掉了。虽然后来夏朝还有王在继续,可是成了傀儡,成了局部了。真正来控制王朝的是有穷氏,后羿,和后来的寒浞,这两代,大家认为是40年,所以说夏是有王和无王,加起来是471年,如果说他那个加上无王的那个40年,正好是431加上那个,就是471。” </P>
<P>  夏最后是被商取代了,那是一次改朝换代。 </P>
<P>  商代的第一个王叫汤,他取代了夏代最后一个王夏桀。 </P>
<P>  张永山:“商汤灭夏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一个是他把夏人的几个重要的同盟国就是它的下属一些国家,先一个一个先给灭了,然后他又选择了夏桀呢最残暴的时候,在国内统治不稳,然后他就起兵西征。” </P>
<P>  我们得找到商代第一个王城,也就是汤的都城。 </P>
<P>  实在令人难以相信,它居然就埋在河南省的第一大城市,省会郑州的下面。 </P>
<P>  在地下好深好深的地方,埋着这样巨大的青铜器。不是王者,谁配享用? </P>
<P>  地上挖掘出了宫殿的遗址、还有祭祀的地方,有各种手工作坊等等。面积与郑州可以相比。谁也不否认,这里曾是一个王都级的大城市。 </P>
<P>  郑州沿高速公路往西不过80多公里,到偃师市,就又回到了二里头。距二里头几公里,又发现了一个商代最早期的城。叫偃师商城。 </P>
<P>  杜金鹏:“这座城呢,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中国古代都城的许多特征,甚至有一些流传了几千年的都城的基本制度在偃师商城的时候已经初步形成了。比方说,有三重城垣。还有呢,像这个宫城的择中而立,也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很突出的一个特征。那么偃师商城也是把宫城安排在城的中轴线上偏南部位,这一点呢也是一个创造性的。” </P>
<P>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哪一个更早呢,时间上更接近二里头那个夏都呢? </P>
<P>  很有意思,用碳14测一下,原来这两个城的始建年代基本上差不多。都是夏商分界的界标。经过碳14测年,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始建的年代在公元前1610年到公元前1560年这50年之间。 </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18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large>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六部 时空隧道 4000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中)(2004-104)<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805660616.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5日 16:55</P>
<P>  编导:钟里满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航拍殷墟</A></TD></TR></TABLE>
<P>  上回我们说过了,到目前发现的,商代最早的都城级的遗址,是河南的郑州商城,还有偃师商城。 </P>
<P>  有一个叫盘庚的王,带领着臣民们,把国都迁到了一个叫殷的地方,一直到商代结束,不到三百年,再也没挪动地方。殷在哪里呢?就在现在的河南安阳。 </P>
<P>  商代的中兴,就从这里开始。其中最兴盛的时期,就是迁殷以后的第三个王,武丁王在位的时候。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三焰食日”的拓片</A></TD></TR></TABLE>
<P>  武丁时期的一片甲骨上,有人看出“三焰食日”这么四个字。 </P>
<P>  它是不是在描写日食时出现的围绕太阳的日珥? </P>
<P>  天文学是不是可以利用这次日食的记录来估算武丁的在位时间了? </P>
<P>  李学勤:“我们在工程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检查这些材料,我们不是讲我们要检验嘛,那么古文字学家对这片甲骨进行重新的释读,发现它不是三焰食日,那个三字也不是那个三,这个焰也不是这个焰,而且‘食日’是一天里边一个时段的名称,也不是日食,所以就把这个问题排除掉了。” </P>
<P>  我们再来看看有关月食的记录。 </P>
<P>  这是大致在武丁晚期关于月食的五次记录。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甲骨拓片</A></TD></TR></TABLE>
<P>  古文字学家按着甲骨学的标准排出一个先后次序。 </P>
<P>  文献上说,武丁在位59年。 </P>
<P>  学者们分辩出,最后两次日食的记录,属于下一个商王。 </P>
<P>  妙就妙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只有一、两年的间隔。 </P>
<P>  第三次月食是在公元前1192年。 </P>
<P>  我们把它作为武丁的最后一年,上推59年,则武丁在位应该是公元前1250—1192年。 </P>
<P>  至于商代的晚期,学者们发现了很有趣的规律。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琉璃河界碑</A></TD></TR></TABLE>
<P>  常玉芝:“周祭是商代后期盛行的一种很有规律的,很严密的祭祀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五种祀典组成的,这种祭祀是一个王室接着一个王室进行下去的,这就是周祭。在商后期年代学这个课题当中,有一个专题就是利用周祭来论证,商代后期几个王的在位年数,两个祭祀周期就有相当于两个太阳年的时间,相当于 365天,那么我们利用这个周祭的祭祀周期就可以求王年。” </P>
<P>  你也许会问,对这些甲骨,直接用碳14测年那把“快刀子”,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P>
<P>  学者们何尝不想,只是问题复杂。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编钟</A></TD></TR></TABLE>
<P>  如果用常规方法测年,需要大量的牛骨。而有字甲骨非常珍贵,这事不好办。 </P>
<P>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P>
<P>  北京大学的加速器质谱仪有这个本事,只用一克样品即可。 </P>
<P>  郭之虞:“就是国际上先进的水平,因为千分之五可以说是一个坎,千分之五以下相对说来难度要低一些,千分之五以上难度就要高一些,这里头,你必须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了,o(︶︿︶)o 唉方面,技术方法方面,都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比如说百分之一就相当于80年,千分之五的话就是40年,我们说现在可以测到千分之四到五,就是说我们可以测到误差到30几年,到40年这样的一个范围” </P>
<P>  这是我们第一个精确到年的结果。 </P>
<P>  回到的出发点,我们甚至要考察司马迁说的对不对。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周祭</A></TD></TR></TABLE>
<P>  学者们的严谨近乎残酷。 </P>
<P>  通过对它上面文字的考证推算,并联系其他青铜器,证实了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起点,是非常可靠的。 </P>
<P>  这些青铜器上的拓片,上面有王年,有月,有日的干支,还有月相。可惜,上面都没有写是到底哪一个王。 </P>
<P>  而且,符合这四项条件的,一共只有六十多件。 </P>
<P>  学者们通过纹饰、形制等,定出它大致的时代范围,再根据铭文涉及的人和事,排出一个历谱,叫做金文历谱。 </P>
<P>  最容易想到的是用它来考察周厉王,不过说来话长了。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鼎</A></TD></TR></TABLE>
<P>  西周第一个王是周武王,相传他的儿子周成王小的时候,拿着梧桐的叶子,要封他的小弟弟为侯。 </P>
<P>  从历史上看,他的弟弟后来确实被封在一个叫唐的地方,后来改名为晋。这对夏商周断代的研究有什么意义呢? </P>
<P>  李伯谦:“晋国当然是西周时期分封的国家之一了,如果把它的年代搞的比较清楚,那么对于建立西周王朝的这个年代标志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因此晋侯墓地挖掘,对于西周时期年代学的研究,也起了一个重要的基础作用,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P>
<P>  汉代的史书上说,“唐”就在现在山西的太原。 </P>
<P>  而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却说不在太原。 </P>
<P>  山西考古所副所长:“70年代末,北京大学考古系邹先生,邹衡先生,当时就提出来一个观点,就是说天马曲村遗址呢从它的考古文化内涵来说在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春秋,这个地方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史书记载也好,基本上当时在他思想里确定,这个地方应该是属于封唐的所在地这个范围之内的。” </P>
<P>  这就是山西南部临汾地区的天马、曲村一带。这里居然发现了八代晋侯和他们夫人的大墓。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善夫山鼎</A></TD></TR></TABLE>
<P>  考古挖掘刚刚开始,一群强盗就抢先下手了。这些人用的是雷管、炸药,已经不是盗,而是抢了。 </P>
<P>  后来,盗墓被当地的公安部门制止。 </P>
<P>  然而,极其珍贵的文物,已经烟消云散。 </P>
<P>  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老先生遇到了一件蹊跷的事——香港有人告诉他那里正在出售一套被人认为是伪造的编钟。 </P>
<P>  马承源:“所以我就马上告诉香港这个古玩店,这14件钟,你不要给别人看, 因为我们已经看了。古玩行有这个规矩,给人看了以后,只有不要了以后,才可以给第二个人看。我跟我的同事们商量一下,这套钟是了不得的东西,我们赶紧要把它寄回来。大概寄了十二、三个箱子,装的大箱,装回来了,装到上海博物馆。打开一看,这确实是非常早。” </P>
<P>  学者们说,这是几十年来西周考古最重大的发现。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周诸王像</A></TD></TR></TABLE>
<P>  16个编钟,其中一个上面有“王三十三年”这样的字。 </P>
<P>  这个王,指的就是当时的周天子。 </P>
<P>  据估计,晋侯苏生活在西周晚期。 </P>
<P>  西周晚期有哪个王在位年超过三十三年? </P>
<P>  一个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周厉王。 </P>
<P>  我们已经知道,厉王被国人赶到山西以后,有十几年的共和时期,一直到他的儿子长大,又当上了王,这就是周宣王。 </P>
<P>  周宣王在位超过33年。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28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师虎簋</A></TD></TR></TABLE>
<P>  通过碳14测年,最后确定“王三十三年”,只能是厉王三十三年。 </P>
<P>  这件青铜器,制作年代在厉王、宣王之间。 </P>
<P>  但是如果把这上面的日子倒推四年,和33年晋侯苏钟相合。 </P>
<P>  因此,厉王在位37年,没问题。 </P>
<P>  可是,为什么有些青铜器又和它对不上了呢? </P>
<P>  朱凤翰:“那么后来我又提出另外一种假设,就是说厉王的37年,他在位37年呢,他后来被国人暴动把他赶走了,赶到山西南部去了,那么他在位的37年,如果和共和元年重合的话,我们做了这么一个试验的话,那么很多青铜器就可以排进去了,这个问题大致可以解决,我找到这个《史记》,现在我们中华书局本的《史记》后边,这个在《史记·周本纪》的《正义》里《鲁连子》一段话,讲到了,就是说共和元年,那年就是厉王跑的那年,这样的,我觉得这么安排并没有违背文献。” </P>
<P>  注意,公元前841年之后,正是共和二年。 </P>
<P>  我们已经知道,西周一共12个王,周厉王是倒数第三个王。在他上面,再隔两个王,就是周懿王。 </P>
<P>  根据文献的记载,周懿王元年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P>
<P>  这本书上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P>
<P>  这是什么意思呢? </P>
<P>  学者们认为,这是说,周懿王登基那年,在今天陕西华县或凤翔一带,在清晨天亮以后,天又黑了下来,后来,天第二次亮了。 </P>
<P>  这是不是一次在早晨的,发生在当地东边地平线以下的日食呢? </P>
<P>  天下还有这么巧的事。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年启动,1997年在中国最北面的漠河,就发生了一次日全食。 </P>
<P>  日全食发生了。天空开始黑下来。我们可以想象,再往西的某个地方,如果天刚刚亮,,那里的天空也还要再暗下来。日食结束,那个地方,天一定又开始发亮了。对那个地方来说,这就是“天再旦”。 </P>
<P>  天再旦的观测者:“当时整个黑了以后呢,整个什么都看不见了,连周围的楼房,就是相隔没有多远,我们这个大概可能也有个十来米吧,还有我们周围的人,互相之间好像就有点很模糊了,心里面感觉有点挺沉闷那个感觉,有点压抑,突然好像黑了,到了什么一个地方那么一个感觉。那么过了随着这个以后,过了一会儿,渐渐渐渐完了以后,又亮起来,当时在那个前面,隐隐约约还能看到有些星星。” </P>
<P>  刘次沅:“这个图是理论计算得到的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40年,这一段时间里, 在我们中国的范围里发生的天再旦日食的范围,也就是说我们画的黄色的这一部分,就是能够看到某一次日食天再次发生的范围。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到,在郑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画了三个黑点,这是当时郑可能的区域,那么就只有这一次,899年4月21日这一次,有可能发生在这儿。” </P>
<P>  天文学上得到的结论是公元前899年,金文历谱是不是支持这个结论呢? </P>
<P>  张长寿:“因为师虎簋本身写的是‘唯王元年’,应该把它定为懿王元年。那么按照天文的推算,懿王元年应该是公元前899年,我们根据师虎簋的历日材料和历谱一对照完全符合。不管是月、月相、干支都可以符合。我们可以说师虎簋这件东西就是从铜器上来证明懿王元年确实是公元前899年。” </P>
<P>  然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中之重,莫过于找到商、周之交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武王伐纣的确切时间 </P>
<P>  如果找到,夏商周三代的很多问题将顺次迎刃而解。 </P></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6 width="100%" border=0>

<TR><!--prepagelink--></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7 0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考古中国 第六部 时空隧道 4000年前的叙事:远古年轮(下)(2004-105)<a href="rtsp://real.cctv.com.cn/geography/column/56K/807760617.rm"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cctv.com/images/ra.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 </B></P><!--prefix_sub_header--><!--appendix_sub_header-->
<P align=center>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5日 17:08</P>
<P>  编导:钟里满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琉璃河遗址</A></TD></TR></TABLE>
<P>  人人皆知的周武王带领军队,一天之内,就打垮了商纣王的军队。然而历史把武王伐商的年份深深地隐藏起来。 </P>
<P>  这一问题如果能得到解决,则下至西周,上至商、夏,很多历史的谜团都能顺次揭开。 </P>
<P>  安阳殷墟从考古上分四期,第四期碳14测年,在公元前1080—1040年。武王伐纣的时间,不会早于第四期。 </P>
<P>  我们已经说过晋侯苏钟的故事,很明显,武王伐纣的时间不会晚于第一代晋侯。 </P>
<P>  现在的问题是,成王还有没有把别的什么人封到什么地方呢? </P>
<P>  就在北京的边上,一个叫琉璃河的地方,有了重大的发现。 </P>
<P>  赵福生:“在城里边我们发掘了数万片陶片,商时期的陶片一片也没有,最早都是西周早期的。另外城里边各个遗迹单位,也都是西周早期的。”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2.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成周甲骨刻有"成周"两个字的</A></TD></TR></TABLE>
<P>  在这片巴掌大的甲骨上,有细如发丝的两个字“成周”。 </P>
<P>  “成周”是周成王时建的第二国都。这说明这个遗址的年代不会超过武王伐纣。 </P>
<P>  周公和召公辅佐成王,这是大家所熟悉的。 </P>
<P>  周公后来被封在鲁,在山东。 </P>
<P>  而召公呢,被封到了燕,也就是今天琉璃河这一带了。 </P>
<P>  墓里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就记载了成王封召公到这里的情况。碳14测年的结果,这里最早不过公元前1040年—前1006年。 </P>
<P>  能不能找到一个地点,横跨西周和西周之前两个时代呢? </P>
<P>  周是商的属国。这是西周的王宫,建在现在陕西西安的沣河边上。周人的祖先,住在更西边,也就是现今的宝鸡一带。 </P>
<P>  后来,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把都城迁到了沣河的西岸来。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3.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青铜器</A></TD></TR></TABLE>
<P>  文王死后,武王又把都城迁到了沣河的东岸。一西一东,一文一武。 </P>
<P>  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包括武王伐商前后两个时代的地层呢? </P>
<P>  就在1997年,这个地方找到了一个垃圾坑。 </P>
<P>  这是周文王住过的地方。 </P>
<P>  武王得天下之后,回到了陕西。因此这一带一直有周人往上面倾倒废弃的东西。陶器这东西,也和青铜器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西周建立之前,学术上叫先周。先周和西周的陶器,就有不同。 </P>
<P>  这是比武王伐商早一点的地层。先周时期的陶器,就是在这一层发现的。 </P>
<P>  考古的人,给这一层编了个号,也就是起了个名儿,叫H18灰坑。 </P>
<P>  这是武王得天下后,西周初期的地层。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4.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陶器</A></TD></TR></TABLE>
<P>  这一层还晚一些,西周前期的。 </P>
<P>  这一层是西周中期的。 </P>
<P>  这里出土了木炭、碳化了的小米,还有动物的骨头等等。 </P>
<P>  对这些地层中的碳14测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我们前面讲到的殷墟、晋侯墓和琉璃河考古的结果,上下一夹,终于得一个精彩的结果: </P>
<P>  武王伐商应该在公元前1020年到公元前1050年这三十年之间! </P>
<P>  武王伐纣的时间,一下子从一百多年,缩小到30年的范围。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5.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地层图</A></TD></TR></TABLE>
<P>  秦始皇烧书,把有名的《尚书》也烧了。到了西汉,有个老头儿,说他能背诵《尚书》,于是《尚书》才又流传开来。 </P>
<P>  有人推倒了孔子家的一面墙,却惊奇地发现,这墙里面居然藏有《尚书》。 </P>
<P>  这部《尚书》和当时流行的《尚书》不大一样。其中,有一篇叫做《武成》的文章,人们从来没见过。据说,上面有武王伐纣的很多记录。包括武王伐纣时月、日的干支和月亮的形状 </P>
<P>  这本书,收集了一部分遗失的兵家著作。 </P>
<P>  一篇叫做《世俘》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可能是《武成》的译本。里头的很多的文字和内容的特点,都和甲骨文相似,和《周书》极为相似,所以《世俘》是非常可信的,那么这样我们认为武成还是比较可信的。《武成》这个里面,最主要的就是有一个当时历法的记载,根据这个历法我们可以推算武王那个时候的历日。 </P>
<P>  《武成》和《尚书》中的其他一些文章,前后呼应,构成严密的周代初年的年代系统。 </P>
<P>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叫“利簋”。 </P>
<P>  从文字上看,胜利后,第八天,武王赏给“利”铜料,他就做了这个簋。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6.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武王伐纣之年目录</A></TD></TR></TABLE>
<P>  上面说打胜仗那天是“甲子”,和史书上的记载是一致的! </P>
<P>  我们来看看,西周一共是12个王。 </P>
<P>  最早的王,当然就是开国之王——周武王。 </P>
<P>  最后一个王,就是大家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P>
<P>  幽王的大夫人有一个儿子,可是幽王想立另一个夫人的儿子将来做王。于是赶走了大夫人。 </P>
<P>  大夫人就回娘家诉苦,娘家人一听就火了,立刻起兵,把幽王杀掉了。这么一来,西周也就结束了。 </P>
<P>  后来大夫人的儿子做了王,把国都搬到河南(洛阳),这就是有名的“平王东迁”,也就是东周的开始。 </P>
<P>  从幽王死,上推到武王伐商,有257年。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7.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世俘》中关于武王进军过程的时间记录</A></TD></TR></TABLE>
<P>  幽王死于公元前770年,加上257年,就是说,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027年。 </P>
<P>  武王伐纣时的天象,竟然出自一个音乐官员。这个人的名字很怪,叫做伶州鸠。 </P>
<P>  根据《周礼》上说,那时军队作战前,士兵的代表要大叫一声,由乐官判断这是哪一级的音,来决定能能不能出征。这说明乐官的地位是很高的。他有资格接触到国家的战争史资料。 </P>
<P>  武王伐纣,从沣水东岸出发,向东行军。 </P>
<P>  武王一路上进军顺利,他从出发到决战,也就是一个月左右。这样,就给天文学的计算划出一个大致的范围。 </P>
<P>  江晓原:“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推算这样一个时间表。推算这个时间表工作量极其浩大,需要大量的天文学的计算,由大量的计算来完成。” </P>
<P>  我们来看看江晓原先生的推导。 </P>
<P>  首先,他放宽寻找范围。从三十年放宽到一百年。然后利用伶洲鸠的记录算出,共有146个符合条件的日期。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8.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利簋:记录了牧野决战的实况</A></TD></TR></TABLE>
<P>  然后,他利用战争发生在甲子日,再进行筛选,于是,只剩下18个符合条件的日期。 </P>
<P>  然后作天象的综合检验,包括伶洲鸠和利簋的记录,把目标缩小到了七个。 </P>
<P>  最后,再用那篇失而复得的《武成》历日检验,就只剩下两个目标了 </P>
<P>  一个是公元前1080年。 </P>
<P>  一个是公元前1044年。 </P>
<P>  只有后一个正好落在公元前1020—前1050这三十年之内!遗憾的是,这个解答竟然和我们前面知道的金文历谱,不合拍。 </P>
<P>  事情再回到陕西西安,也就是武王的老根据地。这里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刘次沅把有关武王伐纣的文献反复仔细地琢磨了又琢磨。 </P>
<P>  刘次沅:“《国语·周语下》伶洲鸠对周景王说‘昔武王伐纣,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下面呢,他说了日月星辰的位置,说月在天驷,这四颗星呢是天泗,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析木之津呢是这一段,星空中的这一段。这是根据我们的计算就是1046说的结果,就是这一天月亮在天驷,太阳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过两天月亮走过来了,月亮比太阳走得快得多,然后它们在这儿会合,叫做辰在斗柄,看这是南斗,斗柄在这儿,所以说辰在斗柄,就是这个位置。这个星图呢,就是我们这个图的天象。这个星图呢,是武王伐纣那一天子夜的天象。” </P>
<P>  刘次沅仔细研究《武成》,考虑各种月相说与克商年的对应关系。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9.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月相图</A></TD></TR></TABLE>
<P>  然后,和江晓原先生一样,以《武成》和伶州鸠的话为依据,放宽到100年的范围进行筛选,得到约150组可能的日期。 </P>
<P>  再按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于青铜器上月相的研究成果, 进行筛选,得到10组密合的,还有15组粗合的日期。 </P>
<P>  最后,再按“岁在鹑火”这一句进行筛选。 </P>
<P>  只有一个结果落到公元前 1020 —前1050年之间,这就是: </P>
<P>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P>
<P>  为什么会有1044和1046这样两种结果呢? </P>
<P>  至少有一点,江、刘两位先生所依据的月相辞的解释不一致。 </P>
<P>  刘次沅:“这次呢根据文献方面的考证,根据天文方面的分析,根据青铜器种种方面我们得到了这个月相辞的合理的解释。把这个东西代进《武成》,我们这个数学上常说的,《武成》是一个公式,我把我的已知条件代进去,我把这个代进去我就得到了若干组可能的结果,另外呢我们再把这个岁在鹑火,就是说岁星在鹑火这个星座呢再给它代进去,另外结合各方面史学的线索,如说,我们在考古方面已经限定了武王伐纣的年代,比以前限定的要小得多等等,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个1046年这样一个惟一的结论。” </P>
<P>  这场残酷的战争结束了,第二年,武王也病了,病得不轻。 </P>
<P>  那么,武王在位多少年呢? </P>
<P>  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金文历谱的研究,已经把王年从周厉王推到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那里。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10.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伶州鸠描绘的武王伐纣时的天象图</A></TD></TR></TABLE>
<P>  成王元年是1042年。 </P>
<P>  用1046减去1042。也就是说,武王在位四年。 </P>
<P>  改朝换代的武王伐商之年一定,于是,很多断代的工作立刻找到了一个非常确定的支点,大有势如破竹,一着定乾坤的气象。 </P>
<P>  商代多少年?有不同的说法。 </P>
<P>  但它们加上武王伐纣的年份,结果都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 </P>
<P>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这两个商代最早的城市,正好也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始建。 </P>
<P>  因此,商代的开始我们大致可取在公元前1600年。 </P>
<P>  夏代有471年。 </P>
<P>  1600+471=2071。 </P>
<P>  这样,我们取公元前2070年为夏代的开始。 </P>
<P>  登封王城岗和禹州瓦店遗址始建于2120年—2040年间。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20040615/images/102365_11.jpg"></A>
</TD></TR>
<TR>
<TD width=10></TD>
<TD align=middle><!a href=# target=_blank>伶州鸠描绘的武王伐纣时的天象图</A></TD></TR></TABLE>
<P>  公元前2070年正好在这个范围之内! </P>
<P>  已经是2000年夏天了,很多人都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结果。 </P>
<P>  但是且慢,学者们对一些碳14测年的数据还有疑惑。 </P>
<P>  原思训:“最近我们又找到了原来我们曾经做过实验的无字甲骨,这些无字甲骨,在这些无字甲骨上面,发现了这些用粘接剂、加固剂的痕迹,而这些粘接剂、加固剂就有可能渗到骨头里头,那么在处理的过程里头,如果不注意这种情况,或者没有早期先前的信息的话,就有可能引起测年的偏老的问题。” </P>
<P>  断代工程经过大量研究,最终解决了甲骨测年偏老的问题。 </P>
<P>  文王和武王两代人可以改换一个朝代,而两百代人却未必能找回那个失落的年表。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27 11:48 , Processed in 0.1140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