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论坛 > 【天漢國際版】
发帖|
精华 看7375|回11|收藏
子奚 看全部
2009-11-6 18:41:16
近日看了金陵晚报关于“为龙正名”的讨论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本人曾长期生活在国外,所以对国人的英语颇有看法。正名一事不仅是该引起国人的重视,更是国家领导决策人的责任。

  早在十七世纪,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就与满满清的广东通商。英人见了满满清的龙旗肯定会问满清的官员或十三行会员:这是什么旗?旗上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等相关话题,而广东人用广东话会答“龙”。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出使英、美等国,所乘用的宝船悬挂的是龙旗,而那时国人在参加洋人的运动会拿了第一名时,升起的也是龙旗,唱的是茉莉花之歌。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以广东人为多,所以广东话在转换成英语时也以广东人的发音来拼写,象李小龙、李显龙的龙——Loong,孙逸仙 Sun-Yat-Zen 等等。而英人更是创造了 Cantonese 一词,特指广东话、广东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英语教育始终徘徊在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全中国的中小学生用的“英语老师”一词是 English Teacher,而不是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英美人听了会以为这个老师来自英国地区。也因此出了一批雅思考6、7分,托福考600、700百分,而出国后变成哑吧英语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产生了 Chinlish 这个单词。

  笔者在国外留意到“大白菜”一词 Cabbage,因为这个品种是中国独有的,所以往往在前面冠以 Chinese 变成 Chinese Cabbage,洋人一看就知道了。诸如此类的还有 Chinese Apple、Chinese Fuji Apple(中国红富士苹果)等等。包括中国的豆腐早被翻译成 Tofu 一词。就连当年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人到了法国勤工俭学时也常自己动手磨豆腐,让法国人尝到了中国美食,一时家喻户晓。(朱德曾作诗云:旋轮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法语中当人们碰杯时互说一句“干”、“干杯”也源自汉语。我就见过为了区别产地,而特地把不同的豆腐标为 Chinese Tofu 与 Japanese Tofu(日本人学会我们的工艺后又改良了一些方法,品质确实不错)。所以,每当我与洋人介绍中国的某一样东西时,前面总要冠以 Chinese 以示不同(字典中的豆腐为 Beancurd)。

  还有,一些国人总爱把中国的与外国的某些事物“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我就见过有人偏执的一定要把二胡翻译成 Chinese Violin(中国的小提琴),好在解释了一番并冠以 Chin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中国的传统乐器),洋人才似懂非懂的,其实直译成 Erhu 汉语拼音就可以了,相信英人早就有了用英文字母拼写发广东音的“二胡”一词,还有曾令洋人头痛不已的“磕头”一词,只是我们暂时不知道罢了。

  现在国外的洋人只学汉语拼音、学口语、不学汉字、汉字太难,而字母组成的汉语拼音在他们的眼里要好学的多了。(把汉语拼音放在一起看就象英文,曾有某大学生的四、六级英语考试作文通篇用汉语拼音写作,一时传为笑谈。)有一洋人在我面前说 Weijin(违禁)一词,而我听成维京(北欧海盗),就好象 Nanjing(南京)一词,洋人把它写作 Nanking。而“太极拳”一词早期洋人称它Chinese Boxing / Shadowboxing 意指和影子打架,而现在由于洋人与国人的频繁交往,洋人也接受 Taiji 一词。

  更有甚者,竟把中国传统的服装说成是旗装,呜呼!中山先生的终生奋斗是白干了。诸不知旗装是旗人(满人)穿的袍子,关我们汉人何事!因当说成是汉服,而现在电视屏幕里又满是清廷戏,诸不知当时洋人为了我们脑后的辫子,硬是发明创造了 Pigtail“猪尾巴”一词,专指留着麻花辫子的中国人。中山先生愤而割辫,说出了“趋逐鞑奴,还我中华”的名句,并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我们一下就进入了共和的时代。看来国人是淡忘了这段历史……

  另外,东南亚海啸发生时,一个英国的小女孩救了一群大人(金陵晚报有刊登过)。正巧这个小女孩的老师教了一些关于海啸的自然常识课,她把海啸将要来临一事告诉大人们,但无人相信。正好一个日本人听到了这个消息,而海啸一词正是源自日语 Tsunami,由这个日本人去通知海滩上的游客离开,因此大家保全了性命,而小女孩也荣获英勇救人奖。这里,笔者要告诉国人的是:这个国际通用的自然灾害预报专业词汇是源自日本,就连给台风命名的活动,在中国挑选出给台风的命名后,也要通过在日本的气象机构最终确认,小小的日本都能做到这种引领某一专业领域的先导,身为华人的我不禁惭愧不已。
子奚 看全部
2009-11-6 18:41:37
连小小的柔道传到日本后,也被日本人发扬光大(金陵晚报有刊登过柔道的起源一文)。某国之总统想用柔道和正宗少林功夫切磋一下,因故删除了这项安排。而少林的主持却说出幸亏没比试,双方都输不起的话。少了几分傲骨,多了几分化缘的情绪。不知传到日本的中国龙,日本人会不会效仿韩国人那样的做法,也申请个联合国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之类的,并且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有“大日本帝国的大龙”之存在,而不知我中华龙之正宗。

  现在,很多年轻人“哈韩”,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侯,什么叫危机?韩国的大宇公司、现代公司、整个韩国的金融泡沫破灭——国家没钱了!(当时泰国也没钱了,泰国总理向新加坡和中国政府借债,以维持国家政府的运转。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泰国政府非常欢迎中国游客到泰国消费的原因之一。)可偏偏就是我们中国人,用口袋里的钱去买三星、LG、还有大量的走私货等等,不仅帮韩国人度过了类似中国以前三年自然灾害的难关,还使韩国每年从我国稳赚几十亿美元的外汇。难怪笔者在国外听说韩国人有一句顺口溜:“学好英语不一定吃的饱,但学会了汉语就一定吃的好。”其中之意是溢于言表。

  近日金陵晚报曾刊登《在华韩国人呈几何级数递增》一文:报道韩国人来中国后都不愿回国了,在中国定居、客居的就有一百万人之众,可见我大中华魅力之所在。曾有一位台湾老人对笔者说过:他小的时候和父母生活在韩国,读书的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孔子,我们的孔圣人教导我们说……。”诸如此类,不绝于耳,于是这位当时还是小孩的老人起立问老师:“孔子不是中国山东人吗?怎么说是‘我们的孔子’,难道孔子是韩国人,还是说韩国是中国的一部份?”由此,我对这位老人尊敬不已。但还是让韩国人抢先申遗了端午节赛龙舟,真不知下一步他们是对龙,还是其它中国的好东西继续打着这样的歪主意呢?还是只到此为止了呢?

  当今世界,只有日本人和韩国人才学会了并使用中国人发明创作的毛笔与筷子,而这两样分别代表中国人传统的特有的语言文字文化和餐饮美食文化。当我与外国人一起饮食,并鄙视他们或用手、或用刀叉、独我用筷时,顿有一种从心底尤然而生的感激之情——谢谢老祖宗的伟大发明创作,使我倍有民族自豪感!这里提醒国人注意:我们觉得并不稀奇的民族传统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却当个宝贝,而偏偏是许许多多个民族传统的东西汇集在一起时,才形成了中华文化。

  在南洋岛国新加坡,那里当地的华人常称自己是 Chinamen 华人 / 中国人, 可在西洋人的眼里看来:新加坡作为一个英联邦国家,当地的华人公民又接受英式教育,所以很难在当地人的身上看出他们与中国大陆人的相同之处,除了这张黄色的脸。但当新加坡财政部部长吴赐道用毛笔挥墨,并写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论语典故时,他脸上所流露出对母语的激动之情,令在场的每一位同胞深受感动。自然,这些西洋人也就知道了海外华人与中国大陆人的相同之处,了解了什么是华人心中的根。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珍惜我们的中华文化,上对不起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源缘流长,下对不起后世之人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个没有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以色列人复国后,还知道恢复希伯莱语的使用,而我们“龙的传人”又该做些什么来加强华人的凝聚力呢?

  关于为龙正名关系到中国的形象一事。先看一下邻国俄罗斯的做法吧,他们在独立时,就公开讨论并确定把国家的象征定为一只“双头鹰”,以树立国家在东西方世界的威望,并且有专有词汇称呼这只鹰。

  笔者认为:应该由我们的人文学者来牵头在人大提出议案,把中国传统的龙、凤凰(有几个少数民族自称是凤凰的传人,大家在一起正好是龙凤吉祥);还有相关的神话传说;窗花、剪纸;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三月三、七月七鹊桥会等传统佳节;不要介意董永是安徽的,还是南京人;也不要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无锡的或别的什么地方的,都是我们中国的。由国家统一进行收集、整理,然后也公开发表一个中国人文之类(或曰非物质类)的白皮书,并申报联合国的世界遗产,直到最终核实批准,充分的维护我们的“知识产权”。

  以前,英国人用武力殖民了世界,并留下了英国文明——英语。今天,我们要用“中国文化年”这一活动,去交流和增进世界人民对我们的了解,和谐的世界发展离不开和谐的中华文化,任何可能把中国视为丑态的、敌对的、恶魔的错误词汇都因当避免,显然“Dragon”一词是不可被我们引用的。希望世界人民早日了解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文化,尤其是吉祥、和谐的龙的文化。

 (笔者注:此文成稿已半月有余,但迟迟未见报社发表,还要节选……所以,也凑个热闹挂在网上,说说自己的观点,文中提到有“国家领导的责任”,只是笔者的美好愿望,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确定一下我们普通百姓“为龙正名”是否有这个必要!还是我们庸人自扰!?仁者仁,智者智!我别无它意。文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子奚 看全部
2009-11-6 18:42:17
此文值得品味。
多余的回忆 看全部
2009-11-7 17:56:10
中华民族文化,需要每个人学习与发扬!
濯兮 看全部
2009-11-12 00:41:37
多些这样的有识之士就好了,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文化断层能早日修复。
劳心 看全部
2009-11-29 21:31:27
[em29] [em29] [em29] [em29] [em29] [em17]
风声 看全部
2009-11-29 23:13:13
此文必火,鉴定完毕。
奇怪的事:“lenny”的博客没有文章,访问量却比lennyea(当然文章也很少,以如此的公众程度)的博客多,说明慕名而向往lenny老师者很多,完全超过您面授的学生啊!



[ 本帖最后由 风声 于 2009-11-29 23:23 编辑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故国佑明 看全部
2009-12-17 01:50:14
法国人碰杯好像没听过他们发“干”这个音啊
周思彤 看全部
2010-7-29 08:15:33
我觉得中国的文化真的是需要好好继承和发扬,我想起了余秋雨的一篇文章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那篇散文,当时是作为我们教材里面的课文给我们讲的,读了那篇文章,真的有无限感伤,很大一部分的惋惜,不过我相信中国以后会越来越好!{:4_206:}
艾玛 看全部
2010-8-5 23:31:49
[em17]
雪落弓刀 看全部
2014-7-23 20:56:5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满人统治的三百年摧残了不少好东西,但大部分还是留了下来。五千年的结晶,难道还不如西方短短几百年?相信国人挺过现在这个精神空虚的时代后,我泱泱华夏会重复辉煌!

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Powered by Discuz! X3.4

首页|简易版|触屏版|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