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8|回复: 0

[精品轉貼] 《诗经·邶风·凯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 1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十五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凯风》(五)(2014.01.19)
各位群友,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做癸巳年的最后一次讲座,腊月二十八日、正月初五、正月十二晚上的《大学》讲座暂停,从正月十九晚上再继续。
同时,腊月二十六日、正月初三、正月初十晚上的《诗经》讲座暂停,到正月十七晚上八点继续讲座。预祝大家春节吉祥如意!下面复习上两次的内容,开始今天的讲座。
◎凯风自南,吹彼棘(及)心。棘心夭夭(腰),母氏劬(渠)劳。
第一章所说的是,使人快乐温暖的凯风从南方吹来,吹拂着酸枣树上那嫩嫩的新芽。那新芽健康地成长起来,每时每刻都处在南风的吹拂之下。
母亲的慈爱,犹如温暖的凯风,使得七个孩子出生长大。然而,我们七个孩子就像那酸枣树一样不成材,想到母亲的辛勤劳苦,内心的愧疚自责难以放下。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另)人。
第二章说的是,凯风一直在不断地吹拂,酸枣树渐渐长大变粗。但是,因为实在是未能成材,只能作为柴火入灶填炉。
母亲对七个孩子给予了深深而且无私的爱,慈心善意无不具足。但是,我们七个孩子却不懂事,未能善事我们的慈母。
第三章:爰(元)有寒泉,在浚(训)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这一章说的是,在这里有从地下喷涌而出的寒泉,在浚城的地下流淌。泉水浸润着浚城的百姓,使百姓生活安康。
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有七个人,竟然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却让母亲劳苦半生,还要承受离别儿女的忧伤。
【1】天一生水地六成,天地之水以泉通。泉水源出浚城下,儿女须知慈母情。
“爰有寒泉”之中,“爰”是“在这里”的意思。“寒泉”所指的就是泉水,我们先来说说这个“泉”字。
《说文解字》说:“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段玉裁先生说,泉水有“正出”、“县【悬】出”和“穴出”三种。
所谓“正出”,是从下而上喷涌而出;所谓“县出”,是从上而下悬垂而出;所谓“穴出”,是从岩洞一侧流淌而出,也叫“侧出”。
这三种情况,都是说泉水流出的方式,而“泉”字却是从“水源”来说的。从“河图”之数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来说,则有天水、地水之分。
天一之水如雨;地六之水如泉;人间之水则可谓无处不在,任何生命也都依赖水而生生不息。地下泉水是水之源,天上云雨是水之元。
然而,天地之水循环不已,人间万物才能生生不息。如天雨降落在地上,渗透到地下而成为地下泉水;地下泉水出现于地面,蒸腾上天而成为云雨。
天上雨水和地下泉水,聚合而成为海洋江河湖泊,并维持着海洋、江河、湖泊的水量。当人间雨水过多的时候,有海洋、江河、湖泊贮存;
当人间雨少的时候,又有海洋江河湖泊之水用以调节。泉水,相当于天地之水的循环的通道。不过,流出地面的泉水可用,但最好不要用到地下的泉水。
古人称地下泉水为“黄泉”,所以,《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段,有郑庄公发誓与姜氏“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之语,又有颖考叔“掘地及泉,隧而相见”之言。
由此可知,其中郑庄公所说的“黄泉”是死后到了地下,而颖考叔所说的“黄泉”则是地下水。同时,这也意味着地下水是人们不应该轻易见到的,更不应该轻易使用的。
当泉水涌出地面之后才能使用,掘井用水也是应该有节制的。诗里所说的是泉水,而不是井水。泉水和井水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泉水不需要挖掘就自己流淌出来,井水需要挖掘出一口井之后才能供人们使用。在这里,用泉水之象,意味着母爱如泉水,发自母亲内心,源源不断地滋润子女。
这种母爱,犹如地下泉水,不求为人所知,甚至不求为儿女所知,所以,下一句是“在浚(训)之下”;但是,儿女本来不应该不知,却经常不知。
孟郊先生《游子吟》中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知到慈母之恩,尚且难以报答,那些不知慈母恩的人,就更谈不上孝心了。
“在浚之下”,意味着“泉水”侧重指的是在地下流淌的时候,而不是侧重流出地表的时候。所说的是,泉水悄悄地滋养着浚城的百姓。
从泉水滋养浚城的百姓来说,所表达的是这种滋养之广,不管浚城的众人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更不管是否被人们称赞,都在滋养着浚城的众人。
在诗中所要表达的则是这位母亲对七个孩子的慈爱和养育无所偏颇,而且不论七个孩子是否知到母亲的慈爱之心,慈母之慈爱都无所改变。
“浚”一般来说都是读作“俊”,是“疏通”和“挖深”的意思,但是,在这里却读作“训”,因为是作为一个地名使用的。
但是,不能说作为地名的“浚”,就失去了“疏通”和“挖深”的意思,因为泉水虽然深在地下,却上流到地面,又可以蒸腾成为云雨,这正是“通”与“深”之意。
再说,从“在浚之下”来说,此泉属于“正出”的那种,也就是本来暗藏在地下,从地下喷涌向上,所以说“深”;因为可以从地下涌到地面成为泉水,所以说“通”。
【2】泉水清寒似母心,子知母忧愧更深。慈母改嫁岂自喜?难舍儿女情永存。
前面我们说了“爰有寒泉”的“泉”字,可是,为什么前面加上一个“寒”字呢?也许这个泉水本来就是“寒泉”,但是,这样解释也就没有什么深意可言了。
我们结合此章后面所说的“在浚之下”以及“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来寻找一下答案。前面我们所说的“泉”,所讲的是母亲的慈爱之心。
这个“寒”字所说的则是这位母亲的“苦心”。是什么苦心呢?有改嫁的想法却又不想离开七个孩子的苦心。
无论“淫风”怎么“流行”,母亲的慈爱之情却仍然还在,所以,这位母亲对自己有改嫁的想法,也必然会心有不安。
这位母亲要改嫁,也就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的七个亲生儿女,而成为另外一个家庭的一员;七个儿女已经失去了父亲,有的还很小,这位要改嫁的母亲怎么会不苦呢?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真情和良心还不至于完全被“淫风”所蒙蔽,即使一时之间被蒙蔽了,但当静下心来的时候,仍然会有所不安。
还没有产生改嫁念头的时候,这位母亲虽然劳苦,却还不至于心不安;已经决定改嫁之后,这位母亲的内心不安也会减弱一点。
这位母亲已经产生了改嫁念头,却又没有决定,这个时候也就是这位母亲忧苦最重的时候。她的内心就在“淫风”的蛊惑与对儿女的慈爱之间摇摆不定。
每一次摇摆,都是对心灵的一次冲撞,这种冲撞所造成的心痛是非常揪心的。因为两者都使这位母亲都难割难舍。
这种难割难舍的感情,在诗中用一个“寒”字表达了出来。这个“寒”字,不是这位母亲自己说出来的,只能是七个儿女观察和感受出来的。
正因为七个孩子感受到了,所以才会有更深的愧疚。儿女知到母亲的这种劳苦和郁闷,也正是儿女孝心的体现。
不知父母忧苦的人,轻则可谓不关心父母,重则可谓欠缺孝心。孝顺本来就要使父母顺心,如果不能使父母顺心,而且连父母的忧苦都不知,岂能算是孝顺呢?
讲座暂停,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内,欢迎提出问题,欢迎发表议论和感想、心得。十分钟后,继续讲座。
第四章:睍睆(献缓)黄鸟,载好(在郝)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一章讲的是,看那美丽悦目的黄鸟,又有美妙悦耳的歌声。可是,我们七个儿女,却不能使母亲得到宽慰,却不能使母亲获得身心安宁。
【1】黄鸟之好悦人目,黄鸟之音悦人耳。黄鸟尚且能如此,儿女不如枉称儿。
“睍(献)”字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为“出其目”;“睆(缓)”字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同‘睅(汉)’”,意思是“大目”。
“睍(献)”字由“目”和“见”构成,其中的“見”字之象,就是由“人”和“目”构成,下面的“儿”字是“人”字的变形。
“人”字上加一个“目”字,是为了突出表示“人观看事物是用眼睛”。给“見”字再加上一个“目”字,则表示某个事物吸引人们去看,亦即“引人注目”。
“出其目”,是说人想要把一个东西看得更仔细,就尽可能靠近那个东西,却无法再接近,所以,眼睛好像要鼓出来一样。
“睆(缓)”字由“目”和“完”构成。《说文解字》说:“完,全也。”把“目”和“完”放在一起来说,就是使人尽可能看到全部、看得全面。
所以,《说文》用“大目”来解释“睆”字,就是说人把眼睛瞪得很大的样子。此诗里所使用的意思是,黄鸟使人把眼睛瞪得很大。
把这两个字相比较而言,“睍”字是使人想要尽量看清楚,有时会眯着眼睛;“睆”字则是使人想要尽量看全面,总是要瞪大眼睛。都有“悦目”、“引人注目”之义。
可是,《毛诗正义》把“睍睆”解释为“好貌”,亦即“美好的样子”,而且说“睆”的读音是“缓”。如果说“睆”就是“睅”,读音就应该是“汉”,而不是“缓”。
这怎么解释呢?大概是从“睍睆”二字之义引申出来“美好的样子”这个意思,因为能使人瞪大眼睛盯着看的事物,当然是美好的事物。
在这种情况下,“睆(缓)”字就不仅仅有“睅(汉)”的意思,而且区别于“睅”字的意思了,因此,读音也发生了变化。
“睆”就是“睅”两个字的意思,当然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不同之处。从其相同之处来看,可以说“‘睆’同‘睅’”;从其不同之处来看,则两字构成和读音也就不同。
从两个字的构成来看,“睅”字应该含有“因为渴望而瞪大眼睛看”的意思,因为“旱”字有“渴望雨水”的含义;“睆”则有“因为看得更全面而瞪大眼睛看”的意思。
用这个意思来解释“睍睆黄鸟”,就应该说:黄鸟因为本来就悦目,所以,使人们愿意盯着看、眼睛瞪得很大地看。
所谓“载好其音”,是说黄鸟的叫声悦耳。其中的“载”字,在表示“年”和“记载”之义的时候才读作三声“宰”,其它时候都读作四声“在”。
《说文解字》说:“载,乘也。”段玉裁先生说:“乘者,覆也。上覆之则下载之,故其义相成。引申之谓所载之物曰载,……引申为凡载物之称,……又假借之为始,……又假借为事,……又假为语词。”
也就是说,“载”字意味着,从下面那个东西来说,是托着上面的东西;从上面那个东西来说,则是覆盖着下面的东西。
从所托着的那个东西来说,就是“所载之物”;从一个东西托着另一个东西来说,就是“载物”之事。有其事则必有其物,有其物也必有其事。
时间如车,人类乘之,年年岁岁,周而复始,此意难以另外造字表达,因此假借“载(在)”来表示,读作“载(宰)”。
周而复始之中,以始为重,因此又假借为“始”。因为有开始做事,然后才有后果,所以又假借为“才”、“则”、“乃”等虚词。
因为一物之上还有一物,所以又假借为“又”、“再”、“复”等虚词。“载好其音”所使用的就是最后这个含义,也就是说,黄鸟既悦目,又悦耳。
为什么说“好其音”而不说“好其声”呢?《礼记·乐记》中说:“情动於中,故形於声。声成文,谓之音。”
因此,“声”不一定好听,所有的鸟叫都可以称之为“声”,但是,惟有各种“声”的组合搭配合理才可以叫做“音”。
黄鸟的叫声,因为组合搭配合理而谓之“音”,在“音”字前面再加上“好”字,则意味着其音美妙悦耳。
黄鸟能够悦人耳目,使人喜闻乐见,可是,七个子女却不能宽慰慈母之心,反而使得慈母竟然产生想要离开他们的想法。这是七个子女责难自己竟然不如黄鸟。
【2】孝子之孝必由顺,出于本心与善意。谏诤并非要强加,为免父母陷不义。
我曾经听几个人说过:“我愿意‘孝敬’父母,但我绝不‘孝顺’父母。”须知,“无顺不成孝。”这里的关键在于对“顺”字的理解。
当人们反对“孝顺”的时候,是因为把“孝顺”理解成了“不管是非对错都要顺从父母”,其实,经典所告诉我们说,这根本不是“孝”。
在《孝经》之中,曾子曾经问:“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一听就连续说了两遍“是何言与【欤】”。
然后,孔子说:“昔者天子有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顺”与“诤”不是“对立”关系,都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善意。子女和颜悦色对待父母,是顺应自身的本心善意,从而使父母和颜悦色;
父母将要有“不义”之事,子女为了不使父母“陷于不义”而尽心尽力地耐心劝谏父母,则谓之“诤”,但同样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善意。
明知父母要行不义之事,子女却不劝谏,是“三不孝”之首,亦即“陷父母于不义”,这当然不是“孝顺”。
儿女虽然出于本心善意,却要强加于父母,而不顾上下尊卑之礼,已经违背了礼义,这也算不得“诤”。只有在父母处于生死关头或大义当前的时候,可以变通。
所以,经典之中所说的“孝顺”,“谏诤”就在其中。贯通其中的是“本心善意”,尽心尽力使父母顺心如意、身心安宁。
把自己的心意强加于父母,那就不是“本心善意”,而是“私心私意”;为了使父母得到一时的欢喜而不顾礼义、道义,则近于谄媚阿谀,犹如明知前面有陷阱还鼓励父母前行。
诗中的七位儿女自惭自责不如黄鸟,是出于本心善意,也就是在谏诤,这是孝子之行,这是孝道之正。古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27 22:49 , Processed in 0.0678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