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6|回复: 5

弘扬传统文化 汉服复兴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8 19: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面对不断扩张的西方价值观,中国也开始说出基于自身文化的独立思考。几千年积累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了民族复兴一大力量源泉。传统文化中那些最简易、最鲜活的部分,首先大范围兴起。适合视觉传播的汉服,正借助网络的力量,重返大众视野。

就如西方价值体系中,将诸多权利定义为“上天赋予”和“不言而喻”一样,十年前开始出现的汉服复兴者们,援引古书《易经·系辞》中的名句“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将“汉服”定义为与整个华夏文明一同发源的文化之服、国族之服,而非只是对汉王朝的复古之服。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服”之“汉”,和“汉字”之“汉”一样,指向文化而非朝代。不管是秦朝小篆、汉代隶书,都属于汉字。同理,不管强汉盛唐、富宋权明,或者立德立言的先秦、风骨卓然的魏晋,不同时代虽有其不同的特色款式,却也都被当代复兴者统称为汉服。汉服的复兴者们搜集实物与文献资料,自己动手将之复原为穿在身上的衣裳,穿去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呼吁恢复服饰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本来地位——“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汉家衣冠,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代表。

在他们的努力下,汉服从概念走向现实。曾经冷门的文物成为焦点:马王堆出土的袍服,孔府旧藏的袄裙,都成了复原者心目中的模式标本。许多本来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也获得了网络世界的疯狂追捧。例如中国传统丝绸织造工艺的巅峰,“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缂丝技术,在很长时期内,只能依靠制作日本和服腰带、靠出口创汇才存活下来。汉服将探寻传统工艺的目光引向了缂丝,让缂丝“从日本回归中国、从和服回归汉服”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成本上更易实现的云锦汉服、苏绣汉服,已经作为高端礼服悄然出现。

不只是试图创造奢侈品品牌的资本找到了“本民族服装”这一竞争点,从高级定制到流水线生产,汉服商家们做出了不同尝试。这些商家中80后占了很大比例。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在重复父辈们从作坊到工厂的创业历程,但实际上他们却并不打算走三十年来贴牌代工的老路。传统文化的旗帜下,他们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技术标准、品牌形象、消费市场,都深深扎根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同时,汉服复兴者们并未放弃网络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讲究品位的奢侈品买家和自学缝纫自裁衣的“手工党”,都能以“民族文化复兴志愿者”的名义,在汉服活动中坦然相对,携手共进。

复兴者们也有自己的迷茫。尽管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和文化活动,已经形成了群体认同,但他们仍然受到来自大众和学界的双重质疑。汉族是否该有民族服饰,对大众而言算不得一个议题;而服饰史专家们,又并不看好缺乏专业训练的复原行动。面对质疑,复兴者们试图构建一整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在小众范围内,他们树立了“礼服-常服-便装-衍生服饰”的“现代汉服体系”,并且讨论出平面裁剪、注重礼仪性细节的制作标准。

一部分汉服复兴者开始把重点放在汉服复兴的现代可能性上。他们喜欢提及,古希腊的奥运会传统,在工业革命后复兴为现代奥运会;随着犹太人亡国而消失的希伯来语,被19世纪的犹太人全面复活……与动辄消失两千年的西方两希文明传统相比,汉服只是经历了数百年没落,的确不算难以复活。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更给了复兴者们长足的信心和动力。“着我汉家衣冠,兴我礼仪之邦”的歌曲,被他们一路传唱。

来源:新华网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29 11: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他们的努力下,汉服从概念走向现实。
发表于 2014-3-29 1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的一篇文章。
发表于 2014-3-29 18: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不过不要忘了汉服背后的意义和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14: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味十足,非汉本位者无以作此言语。
发表于 2014-3-31 1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自己的血统、爱自己的文明,大方地说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5 11:03 , Processed in 0.1918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