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09|回复: 56

坐姿-礼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8 10:2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年出土的跪坐俑,像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坐姿,人们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后跟上,与跪相似,但不同之处也很明显,跪时臀部须离开脚后跟。这就是跪坐,北宋以前的正统坐姿,不论君主,贵族,官员,百姓,在正式场合必须跪坐,否则就是失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坐姿呢,是由坐具决定的,那时还没有椅子,坐具主要是筵和席,诗经中有肆筵设席的说法,这两物由竹篾,苇草等编织的方片物,区别在于筵长席短,前者要粗糙,后者要精细,着地铺设为筵,铺在筵上是席,与我们如今的席子无太大区别。
这些坐具有浓厚的原始社会遗风,当时人们居住山洞,阴冷潮湿,要铺上兽皮,干草才可以防寒隔湿,筵和席就演变而来。这两种坐具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基本与地面持平,不能让腿自然垂下,只能采取蜷缩或伸展的坐姿,其中就是跪坐。
这坐姿可以追溯华夏文明兴起的时代,距今4,5千年前的三星堆出土的跪坐人像,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圆雕跪坐玉人,清晰展示了跪坐姿势,随着社会发展,跪坐姿态庄重又不失恭谦,非常适合正式场合,因此成为坐礼的正统坐姿。
跪坐在夏到汉晋拥有绝对的正统地位,人们根据跪坐,家具普遍矮小,饮食实行分餐制,精神,以士和侠,显现坚韧刚毅,胸襟宽广的风貌
跪坐有三种坐相,危坐,安坐,凭几而坐。根据腰部的伸直与否,分为i危坐与安坐,危坐就是成语中正襟危坐那样,就是在跪坐的基础上,腰部必须直,上身与地面要达到90度,这种坐姿难度较大,看起来更严谨肃穆,危坐就成为了正统坐相,重大场合下或尊者,长者在场行此坐相,管子.弟子职中提出: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减色毋怍
安坐对腰部比较放松,不用达到伸直的效果,“人安坐则形驰”,这坐姿比较舒服,但美观与严谨不及危坐,只能在轻松氛围使用
凭几而坐又叫隐几而坐,跪坐是把手放在胳膊上或抄手在袖子里,凭几而坐将手放在凭几上,腿藏在几的下面,其实就是一种凭几而坐的家具,这坐姿在较为随便,休闲场合中使用,尊者在正式场合中还是可以用的,严格的话,只能几时摆设,凭几而坐是不可以的,左传里:设几而不倚,爵盈而不饮。有时为了对尊者的体恤,会让年纪大的人坐,陈书里陈文帝赐王冲凭几,体现了对王冲的尊重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2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再正式场合下失礼,但这对有身份地位的人是好选择,跪坐是不自然的坐姿,时间长了,不利于腿脚血液循环,腿脚酸麻,凭几而坐人们又可保持跪坐,还可以让自己不太难受,舒服惬意,获得灵感,庄子里,楚国有个叫郭子綦的,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好像精神脱离了躯体,后文又说到,是听到天籁,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试想,如果危坐,大概忍受着腰酸背痛,哪里有心情感悟天籁……
由于跪坐,秦汉以前,居室都比较空旷,家具很简单的,中央摆上几个席垫,大家都席地而坐,汉代,作为床具的床和榻流行,人们可以不直接与地面接触了,那是床和榻很低矮,高度与席地而坐差别不大,室内生活以地面为中心,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2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跪坐,秦汉以前,居室都比较空旷,家具很简单的,中央摆上几个席垫,大家都席地而坐,汉代,作为床具的床和榻流行,人们可以不直接与地面接触了,那是床和榻很低矮,高度与席地而坐差别不大,室内生活以地面为中心,空间高度可以参考日本的榻榻米房间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室内劳动时,也产生了席地而坐的劳动方式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196,汉使陆贾见南越王赵佗,南越王以箕踞会见,就是臀部着地,两脚伸前张开而坐,像簸箕,这是不合礼的,更是轻视对方的表现,陆贾说,你是中原人,祖坟都在真定,其实就是说你也是华夏人,怎么箕踞而坐,不懂礼呢
陆贾讲了一通天下大势,又加以威胁,赵佗立刻恢复了跪坐,自嘲: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最后,陆贾凭口舌,说服了赵佗向汉室称臣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仅反应陆贾口才,而且,那时怎么坐,上升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度
跪坐是正礼中的坐姿,但那时还有箕踞,胡坐,双足交迭,盘腿而坐,道教中的打坐,佛教的禅坐与之很相似,这种坐姿由西域传入,所以叫胡坐,今中国北方乡村,南朝鲜(韩国),北朝鲜还流行这种坐姿。蹲踞,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也就是蹲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采用其他坐姿是很失礼的,箕踞不仅仅是失礼的问题,更是轻视对方的傲慢行为,严重性在三种非正坐姿中最大。礼记:坐毋箕
因为箕踞大不敬,因此又成为鄙视别人的方法,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箕踞而骂,充分表达了对秦王的鄙视
世说新语说,司马昭一次举行宴会,都恭敬跪坐,只有阮籍箕踞,喝酒唱歌,对司马的蔑视,不言而喻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的管宁50多年都采用跪坐,他的木榻都穿了
坐姿又引发了礼仪,各种礼仪也产生了,首先就是跪跪与跪坐差不多,差别就是跪坐臀部放在脚后跟上,两膝着地,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为了表示敬意或谢罪,跪坐的人们伸腰,臀部离开脚后跟,作出拜,就是跪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汉书中,乐羊子的老婆,是一位贤妻,不仅劝老公拾金不昧,后来老公因为念家而私自回来,妻子贤良表现出来了,妻跪问其故,回答说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后来,在老婆的劝说下,他又回去求学去了,这里,妻子是跪,恐怕不太理解,为何这么夸张,是体现了地位的卑贱?其实是跪坐,只不过自然的伸腰,作出要拜的趋势,表达了对老公的关心,动作幅度也不大,礼仪运用恰当,就相当我们坐在椅子上身致意,都是一种表示敬意的普通礼仪,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跪坐的坐相分三种,跪除了普通的跪,还有长跪,这得说跽,说文解字中,跽,长跪也,这里,长并不是长时间的意思,而是身体加长,就是耸身,挺直腰杆,上身及大腿呈直线,与地面呈90度,作出要站立的趋势,就是长跪。长跪与跪的区别很清楚,跪,上身与地面小于90度,长跪正好九十度,从连动的角度讲,跪的下一步就是拜,而长跪的下一步是站立,与跪坐相比,长跪与危坐类似,跪则与安坐类似,鸿门宴中,樊哙闯入宴会时,项羽立即长跪,挺直腰杆,抬起臀部,来的是客人,长跪表示敬意,又可以立即起身站立拔剑自卫。秦王政也曾对唐雎长跪,唐雎表达了士之怒后,想和秦王同归与尽,秦王长跪而谢之。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跪这个动作是很得体的,表达了敬意,又对唐雎有了防范,万一真的要血溅五步,也有利于迅速站起来,和唐雎单挑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长跪的本意还是表达敬意和关心,项羽和秦王是为了特殊防范,运用适当而已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3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跪一样,拜也是由跪坐发展而来的,跪坐的人们伏背前俯,就是拜。如果站立时,想完成拜礼,就必须先跪,说文中,跪,拜也。
提到拜,都会想到叩首,就是磕头,叩首是拜礼的一种,当人们伏背前俯的幅度很大,以至于额头触地,就是叩首。拜礼总共有九种,周礼: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4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稽首,空首,顿首是拜礼中的正拜,
稽首,是指跪下后,拱手至地上,再引额头至手前地上,停留一段时间,稽首是臣对君的礼仪,稽首之礼应用并不泛滥,一般在重大典礼上,臣对君才稽首
顿首是指先跪而后拱手至地上,再引头触地,稍顿即起。与稽首不同的是,顿首额头触地后,在地上停留的时间比稽首要短,这两种礼仪都是额头触地,是属于叩首的范围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4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顿首,许多人也许知道,古代书信中常见到顿首,与陈伯之书,写的是南朝丘迟写给投降给北魏的陈伯之的,文章开始用顿首,结尾也用顿首,居然给叛徒磕了两次头,为了达到劝降的目的,是否过于谦卑了
其实,这是很得体的,从顿首的作用说起
古时候,顿首是地位平等过平辈之间的礼仪,此书首位用顿首,是很得体的,也显出不卑不亢,又表示敬意
后来,顿首又引申为谢罪和重大请求的礼仪,臣子写的奏折中用顿首表示谢罪的意思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4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顿首,许多人也许知道,古代书信中常见到顿首,与陈伯之书,写的是南朝丘迟写给投降给北魏的陈伯之的,文章开始用顿首,结尾也用顿首,居然给叛徒磕了两次头,为了达到劝降的目的,是否过于谦卑了
其实,这是很得体的,从顿首的作用说起
古时候,顿首是地位平等过平辈之间的礼仪,此书首位用顿首,是很得体的,也显出不卑不亢,又表示敬意
后来,顿首又引申为谢罪和重大请求的礼仪,臣子写的奏折中用顿首表示谢罪的意思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4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首,有叫拜手。既跪而拱手,而头俯至于手,与心平,是谓头至手。空首与叩首的区别,空首额头不触地,而是将额头触到拱手在地面的手面上,空首与叩首就是一只手的差别。姿态上,两者伏背幅度差不多,但额头触地意义重大,因此,空首在礼仪轻重上不如叩首,正是如此,男子最常见的是空首,一般意义上的拜礼是空首礼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4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首礼也是君主对臣子行的礼,史记周武王灭商后,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这里周武王答礼就是空首礼
可以看出,在跪坐的前提下,拜相当于鞠躬。都是一种自然引发的表示尊敬的礼仪,并无突兀之感,,而且跪坐时代,尊者受礼后,是要答礼的,区别就在于幅度不同,总体来说,没有椅子的时代,拜与跪一样,都是根据跪坐这种坐姿,自然而然引发的礼仪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4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跪坐产生的第三种重要礼仪就是避席,这有很多意义,从礼仪讲,是离席起立,毕恭毕敬站着,表达敬意,是一种谦恭的礼仪,这和从椅子上起立所表达的礼仪一样
避席一般是晚辈对长辈的礼仪,也是臣子对君主的礼仪,有时,为了表达敬意,尊者也可以向卑者行避席之礼
另一种礼仪是拂席,又叫蔽席,撇席。就是拿自己的袖子为客人拂拭席座,表示尊敬,这种礼仪,更多的体现为居上者表示敬意的方法
来自: 微社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8 10:4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以一统天下,一个人很重要,就是范雎,他辅佐秦昭王上承商鞅变法,下启秦始皇兼并霸业,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这里还有招贤纳才的佳话,秦昭王靠跪才得到范雎。
范雎是魏国的,后来出使齐国被诬陷,遭罪,最后靠装死才躲过一劫,最后来到秦国
来自: 微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3 18:22 , Processed in 0.1382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