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漢禮計劃文案] 汉服吧搬贴【中国傩文化·连载/组图/视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澄江关索戏  


关索戏又称“玩关索”,仅流传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镇小屯村。这里是汉族聚居的村庄,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都要演唱关索戏,演员都是农民,世代相传至今。  

关索戏表演的是三国蜀汉故事,剧目内容都是颂扬蜀汉功绩的。演出形式已具备戏剧形态,剧中人物有唱有白,有武打,但还保留了一些说唱文学的痕迹。其突出的特征是剧中人物都戴象征神的面具,共有20幅,是蜀汉人称和与之相关的传说人物,是当年小屯村请来“压邪”的20名“五虎上将”。在演出告一段落和整个演出结束后,要举行辞神、装箱、送药五等仪式。  

关索戏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演出仪式和习俗,兼备娱神与娱人两种功能,分为仪式性演出和戏剧性演出。戏剧性演出,情节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多为武戏,有唱有武打。仪式性演出有严格的程式和禁忌,如领牲(祭药王)、练武(排练)、出巡、踩村、踩街、踩家等。  

祭祀活动是在农历腊月举行,先择好吉日,在村中灵峰寺正殿神位上供奉“药王”,并在村中撵一只鸡,领牲后将鸡宰杀,全体演员跪在神位前谢药王,颂念:“药王大将,今天我们大家诚心诚意替您家去玩玩”。祭祀后开始练武、排练节目、持续到除夕。演员要在寺内烧水洗澡净身,吃住在寺庙,一直到正月十六日演出结束。  

关索戏正式演出从正月初一开始,演员先要在药王神位前举行“着装仪式”。演员领到戏装后,两人一对在神位前磕头,然后着装,列队出巡。以两面飞虎旗为前导,后面是举着令旗的4名小卒、罗鼓队,随后是戴面具的20名主要演员。队列前有两人抬着火盆,燃着柏枝,据说是为驱魔除邪。整个队伍排列顺序均有规定,不能错乱。出巡队伍每到一个村寨,在村口要鸣放土炮三响以壮声威,要绕完村里的所有街道,称为“踩村”;如遇到赶街天要从集市中穿过,称为“踩街”;队伍在村寨应住户之请到家中祈福,称“踩家”。踩家时全体人员进到主人家院子里,20名主要演员进入堂屋,在锣鼓声中分列两排,由扮刘备者为主人家唱祝词。祝词内容根据各家需求有所不同,但有请则必须去。  

澄江关索戏属于傩戏大家族中的军傩系列,它与贵州地戏同源而流变,是一个独特而稀有的傩戏剧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西南丰的“和合舞”  


关于“和合”来历有多种说法:1、中国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喜神。旧时婚礼挂和合画像为篷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合好之意。2、唐代传说的万回高僧,民间称其万里寻兄。宋代杭州腊祭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称为和合之神。3、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隐居天台寺,经常作诗唱和,元代画家颜辉绘二人像,蓬头笑面。清雍正时,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合称“和合二圣”或“和合二仙”。4、明代小说《三宝下西洋》中的和合仙童,一名千和,一名万合,兄弟俩六月三伏天买帽套,腊月数九天买扇子。结果六月降霜,腊月回阳,也是笑嘻嘻的形象。  

江西南丰的和合舞,至迟明代中期已经流行。有两种表演形式:一是和合班专跳的“和合舞”,俗称“跳和合”,每年腊月祀灶日,4、5人一伙,走街串户,由小孩来跳,祝福送吉,兼讨钱财。二是大傩班插入的“和合舞”,春节期间与其它傩舞同时表演,沿门逐疫,祈福迎祥。  

南丰“和合舞”,由2人戴笑脸面具表演,舞蹈舒缓、活泼而飘逸,多以扁鼓与铜钹伴奏。三坑村和合班由2小孩表演,称和合仙家,都穿红衣裤,戴绿袖套。和仙留发,腹前装肚,右手拿毛笔,左手握竹简,象征读书做官;合仙梳髻,穿黑褂,套白裙,右手持手帕,左手拿算盘,寓意勤俭治家 ,舞蹈祝愿夫妻和睦,加官进禄。

  
三坑村“跳和合”  
  

水北村和合班多由小孩表演,戴童儿面具,一称来福,黑发无髻,右手拿笔墨与簿本;一称来喜(又称来宝),头梳双髻,拿算盘。水北等地传说,和合兄弟做反生意,夏天贩炭,冬天进扇,贱买贵卖,年终结算赚大钱,兄弟俩高兴得手舞足蹈,到各家恭喜发财。大多和合班都是儿童舞蹈,与水北《和合》表演相同,都有算盘道具,显然受《三宝下西洋》和合做生意发财故事的影响,说明农民有了商品经济意识,向往发家致富,摆脱贫穷。  

南丰大傩班的和合舞也不同。上甘村《福禄寿》中的和合二仙由成人装扮,挽颈搂腰舞蹈,与福禄寿三星相会后下界,赐福人间合家团聚,儿孙满堂。田东村《和合》,由青少年表演,面具都有双髻,各穿月白色长衫。和仙右手拿折扇,左手握官页;合仙右手执云帚,左手拿算盘。云帚与扇子,体现仙人的潇洒风度。官页即官方颁布的历日,唐代每当岁暮,朝廷要给大臣赠送钟馗画像和新历日,表示驱除群厉,迎候新春。官页与算盘,寓意除旧布新,福禄相连。罗家堡傩有军傩特点,《和合》面具无双髻。小孩扮和仙,黄衣红裤,拿官页;青年扮合仙,黄衣红裤加戏装靠腿,拿算盘。体现兄弟和睦,文武双全。  

“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哲学概念与文化概念,和谐合好、和睦相处、百年好合、和合团聚、和合利市、和气生财以及因缘和合、阴阳和合等多种文化理念都隐含在南丰傩舞“跳和合”之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 赣东地区的“跳八仙”  

江西东部的南丰县与崇仁县,流行一种“跳八仙”的傩舞。八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道教神仙,自唐以来,八仙有多种组合,到明代小说《东游记》问世,八仙基本定型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仙虽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社会各色人等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因而不仅八仙的故事、戏曲、小说都受到群众的欢迎,而且傩舞“跳八仙”也成为乡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南丰“跳八仙”以石浒村与中和村为代表。石浒揭氏分里外两堡,各有八仙班。八仙面具无张果老,但有刘海。每年元宵前后活动,十三日晚“起灯”,两堡八仙弟子与百多名提柳灯(用草纸、牛胶、柳枝等制成)的男童,到对方堡里“迎灯”,数百盏柳灯蜿蜒于山野,火光闪耀,甚为壮观 。“迎灯”后,八仙班各回本堡为村民表演,祈福送吉:第一段“对仙”,反映李铁拐度汉钟离为仙,接着钟离度吕洞宾、洞宾度何仙姑、仙姑则度曹国舅,先双双对舞,后各人独舞。韩湘子与蓝采和则同时上场对舞,舞姿潇洒飘逸。第二段“捉蟾”,刘海赤脚上场,三次捉蟾(用布做的小蟾)未获,在众仙帮助下才得成功,表演风趣幽默。第三段“穿阵”,铁拐李与汉钟离为首,各方4人,相互穿行结束。以后三天活动基本相同,但十六日晚上“迎灯”后各在本堡福主殿“跳八仙”,举行“圆灯”仪式,并将诸神送往水口之外,熄灭柳灯,含有大傩驱疫遗意。  

中和村刘氏八仙班有10枚面具,除《东游记》八仙外,加刘海、刘伶,称“八仙飘海十仙到”。也是元宵期间与舞龙灯、跳马灯一起活动。表演与石浒相似,“对仙”中加张果老独舞,“捉蟾”时先刘海、刘伶钓蟾,后众仙帮两人下海捉蟾。南丰八仙班都以丝竹锣鼓伴奏。  

崇仁县“跳八仙”分布在前河、里河、詹家三村。十年两届与迎神赛会一起活动,第七年为杨姓主持,腊月廿七日请神,活动7天;第八年为詹姓主持,腊月廿八日请神,活动8天。杨姓八仙班2个,詹姓1个,8枚面具均无汉钟离,但有刘海。第1天请民间传说的战神“出殿”,八仙班在神庙外台上表演,先四天将演武,后八仙双双上场,各执道具而舞,以锣鼓伴奏,舞姿简朴。第2天至6天游乡,遇婚寿喜庆人家,登堂入室“打把戏”,以示祝贺;若遇灾丧人家之请,则进屋“驱凶赶煞”。第7天“巡野”,乡人护送战神回殿。  

赣东两县“跳八仙”与《东游记》的八仙都不尽相同,说明各有来历,如明人《列仙全传》无张果老,有刘海蟾,石浒八仙与其相同。《西洋记》八仙无张果老、何仙姑,但有风僧寿、玄壶子。中和“跳八仙”除用《东游记》八仙外,又加刘海、刘伶,其中刘海就称风僧,这与《西洋记》的影响不无关系。崇仁“跳八仙”无汉钟离,用刘海,也应有所根据。上述八仙班的刘海,原称刘海蟾,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民间因其号有蟾字,遂讹为刘海戏蟾,民间戏剧与绘画常用此作题材。两县“跳八仙”都着戏装,受戏剧影响颇大;又因是傩舞,保留一定的驱疫仪式,但更多的是祝福形式与喜庆色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苏南通童子戏  

南通的巫师叫童子,这可是唐王李世民册封的。大唐贞观年间,江淮有五个举子进京赴考,误了考期又无回家的银两。他们凭就吹拉弹唱的本领,在长安城说唱乡曲童子书谋生。唐王宣五位举人金殿 献艺,晨昏相伴。一天,龙虎山张天师进宫。唐王想试试天师的本事,让五举人躲在金殿下的地坑中,上用木板掩盖,约定跺脚为号,指挥乐声起止。天师上了金殿,只闻音乐飘忽隐显,不见人踪。唐王戏说天师携妖魔入宫。天师祭剑屈斩五位举人。五举人化成冤魂大闹皇宫,向唐王索命。唐王无奈,请天宫三仙女领弟子用巫法仪式平息了纷  

争。唐王册封三仙女与她的弟子是驱邪纳吉的童子。  

身受皇封的童子身价大振,传唱盛唐的故事成为特许。于是他们将唐王魂游月宫,魏征梦斩泾河老龙,江流儿唐僧西天取经,刘全冬天地府进献西瓜,魏征幼子九郎代父上天入地请神——请十殿阎王、玉皇大帝、群星列宿,踏遍大小寺庙,恭请各路菩萨神仙,做逐疫纳吉的消灾胜会……逐一演绎成鼓词戏文,俗称十三部半童子书。这类演唱盛唐的系列故事有似当代的连续剧,成为童子戏的主体。  

南通童子戏,不如现在剧场镜框式舞台戏剧那样的规范,外延比较宽泛,从略具戏剧因素、戏剧美的原始戏剧雏形到成熟的世俗戏曲,不同的演艺形式共存共荣,有汉代百戏杂陈的遗风。  

  
例如:《抬判》,钟馗神乘轿,在五鬼的拥簇之下,穿行于村野阡陌,为取神龙净水的仪仗队列逐除开道。蝙蝠精挡道嬉闹,钟馗神与蝙蝠精在四个小鬼肩扛的神轿上嬉戏翻打,较量七十二回合,降服蝙蝠精,为主家送喜送福。整个过程用杂技类的肢体语言来表述,是百戏。《西游记》中过火焰山的历程,用掌劈红砖,赤脚踩碎玻璃,手捻碗瓷成灰来演绎,是戏法(魔术、气硬功)。《座堂审替》中包公的四个随从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分别戴龙、虎、狗、马四式纸糊套头面具,是脸子戏;包公捉拿归案的罪犯薛金莲是一个纸扎的女子,演的是偶戏。《楚汉相争封土地》中楚霸王的鸟锥宝马用竹骨纸糊,大小如真马,下配轮子可行走,是灯戏。《开门请神》中,童子打扫厅堂场园,迎接天上地下列位神仙,牵马安轿,引座请茶,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线,是不开口的哑剧。《点名过堂》中李侯王,代表神灵接受人间的供品。他与献给神灵的大肥猪以及屠夫、扎库匠等人、畜一一对话,是即时即兴的游戏。另外,光说表不吟唱的《大小丑》、《郑三郎上西天·痴八侯看门》等,是科白剧。《跑铁·古人刀名》中,三五童子,数说历代战将的兵器和战绩,包括南通明代的抗倭英雄曹顶,采用的形式近歌舞戏……  

清末民初,世俗劝善戏剧丰富了童子戏的演出。如:《摇钱记》、《花仙果》、《刘文龙求官记》、《王清明合同记》、《李兆庭写退婚》、《赵五娘吃糠》、《李三娘捱磨》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安徽贵池傩舞  

贵池傩舞是在正戏演出前后的舞蹈,虽情节简单,却寓意较深;表演形式活泼多样,各具特色。如有的只舞不唱,有得边舞边唱,有的夹有“一领众和”的颂白(又称“喊断”);其内容不外乎是驱邪纳福、祈求丰收、平安吉祥的吉利话。舞时大多用锣鼓伴奏,配合身段表演,节奏欢快,动作性强。舞蹈动作虽原始、简单,但语言却极为明确,具有爽朗明快、粗犷有力的鲜明特点和东方古典雕塑艺术的自然美。  

《舞伞》是迎神的傩舞,多为独舞,也有与《舞古老钱》合舞的。一般在傩戏演出前都以《舞伞》为前导。先由家族的长者或“伞首”双手举五彩纸伞,引头戴童子面具的伞孩儿上场,至台前念致语(即“喊断”)后,将伞交给伞孩儿,退至一旁继续领呼“喊断”。其形式是每一“喊断”领呼者(也称“喊断人”)必呼:“都来哟!”众人应和“嗬!”每四句为一大段,全舞共分12段,意为表示一年12个月。“喊断”时锣鼓停奏,伞孩儿原地舞动五彩纸伞,并随着众人的应和声做上下抖动状,以示呼应、喝彩。“喊断”毕,伞孩儿继续频频作舞,锣鼓齐响,使舞台气氛和动作节奏相互呼应。“喊断”内容各宗族不尽相同,如刘街乡山里姚村开场是:“伞神出银台,四方人站开。歌声齐鼓起,舞出伞儿来。”  

《舞伞》的伞成穹窿状,象征天穹,是古人:“天形如笠”观念的具体形象。原始信仰认为,天是众神所居之处,众神缘神树而上下,一根竹竿贯穿伞顶,正是众神上下的通道;而天有五云之色,预示着人间的吉凶、丰歉,故伞以五色纸成披靡状;一年有12个月,决定着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农序,所以伞上有12层五色纸。可见这是一种表达人们祈求人寿年丰的祭祀舞蹈。  

伞(繖)舞是明代的称谓,宋代称“竹竿拂子”,隋代称“拂舞”,汉代称“灵星舞”,先秦称“绂舞”,是祭祀土地神的舞蹈,其历史十分悠久。在贵池的傩戏演出中,面具被视为神的载体,伞永远离不开面具,伞的天盖作用十分明显。古人视傩戏表演为神灵降临,所以演出前必须将伞带往社坛迎神,而且第一个傩舞便是舞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安徽贵池傩戏  

贵池傩戏是安徽古老稀有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下的刘街、姚街、梅街、棠溪、桃坡、元四、渚湖、清溪、茅坦、里山一带。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  

据清代贵池人郎遂所编《杏花村志》记载,贵池傩戏源于对昭明太子的祭祀活动。明嘉靖《池州府志》对贵池傩戏活动内容有较明确的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群饮毕,返社神于庙。”  

贵池傩戏一般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祭祀时择日演唱。演员和观众都是本宗族成员。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习俗风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  

贵池傩戏演出为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也就是在正戏的前后,必须有“请神”和“送神”仪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请阳神”、“朝庙”等。  

贵池傩戏演出剧目有两类:一类是以舞蹈为主,以“悦神”为目的的傩舞与吉祥词。傩舞由《舞伞》、《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古老钱》、《舞回回》、《舞滚灯》、《舞判》(亦称《判官捉小鬼》)、《舞芭蕉扇》等十余种。吉祥词由《新年斋》、《问土地》、《问社公》和《散花》等。另一类是有唱、有白、有故事情节的正戏(又称“本戏”),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摇钱记》、《陈州放粮》、《花关索》和《薛仁贵征东》等。另有《包文拯犁田》、《黄太尉》、《斩泾》、《姜子牙钓鱼》等剧目已失传。  

贵池傩戏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故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民俗文化、社会风尚、宗教演变都有一定的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安徽贵池傩的特点  

贵池傩,古老、丰厚、质朴而又发展得相当完美,许多傩事活动和节目都具有历史的传承意蕴。贵池傩属于“社傩”,间或融入“族傩”因素。这种基本形态决定了贵池傩的以下特点:  

1. 融入民俗节令文化活动之中,在固定时间即一般从春节至元宵节次日为止。  

2. 以一个村为单元,或以一个大姓望族为核心的群体性活动,为全村或全族驱邪逐疫、祝福纳吉、期盼神灵(主要是社神)佑护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3. 不由巫师而由一村会首或族首主持的群体性傩祭活动。最后各村傩队齐集于一个中心地区(一般为地方保护神的庙宇或庙址)进行大型祭祀活动。气氛热烈,蔚为壮观。其规模之大可与地方的大型庙会媲美。  

4. 在酬神、娱神活动中,突出了娱人,特别是注入了自娱因素。在戏师的指导下,农民们演出傩舞和傩戏。  

5. 贵池地处皖、鄂、赣地方戏曲、声腔和民间艺术发达的大环境之中,它的傩戏有向较完整的戏曲型靠拢的趋势。而有的村落甚至吸收高跷马、地马或地灯的民间艺术形态,演出的傩戏风格奇异独特,为各地所鲜见。  

6. 演唱大本傩戏,有的是原样照搬叙述体的说唱文学。如贵池傩戏《陈州粜米记》与明代成化本词话《包龙图陈州粜米记》完全相同。这为探索中国戏曲史多姿多彩的演出形态,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其学术研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贵池傩戏的演出习俗  


贵池傩戏在演出期间有隆重的祭祀仪典和风俗习惯。  

一.迎送傩神:  

傩戏面具(脸子)被视为傩神,每逢正月搬演傩戏启用脸子时,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傩神仪式。  

1.迎神下架:正月初六夜,由年首派两人偷偷去祠堂将装脸子的箱子“偷”下来(目的是不惊动列祖列宗),送到傩神庙或社庙的神台上。第二天一早开箱请出脸子,由长辈或族长用生布(未用过的布)沾檀香或柏枝浸泡的清水揩拭,俗称“揩脸子”。然后用细木棒撑起脸子,插在箱子上或放在精工雕刻的“龙亭”内,由八人抬着,年首在前,旗锣铳伞开道,铳炮连天,一路烧香、焚纸、放鞭炮,盛世时还有龙灯、走马灯和抬阁,浩浩荡荡地将脸子迎进祠堂。在连续不断的锣鼓声中,由专人将面具按规定依次摆在“龙案”上。整个仪式称为“迎神下架”,当晚演出开始。  

2.迎神上架:正月十五是傩戏最后一晚的演出,当正戏演过吃夜餐后,要举行酬神仪式的《新年斋》或《问土地》,然后烧纸放鞭炮,敲锣打鼓送神。其送神词曰:“一年兴一年,买马置庄田,合门齐发迹,富贵永绵绵。”颂毕,将脸子装箱恭送到祠堂神台上,称“送神上架”。  

二. 请神:  

又称“请阳神”,其时间和形式各宗族有所不同。有的将傩神迎进祠堂,由长辈或年首读《请神文告》,烧香敬酒;有的则颂吉祥词《新年斋》请神;还有在正戏《孟姜女》“朝庙”一场时,由年首念“请神簿”,敬请各路神仙。所请之神无所不包,大体上有天上之神、地上之神、人间之神、艺术之神,最后还要请儒、释、道三教众神。  

三. 邀台  

每当傩戏演到午夜休息时,由年首办夜餐招待,谓之“邀台”。吃“邀台”时,台上锣鼓不断,吃过后继续演出。各村社吃“邀台”习俗也不尽相同,如刘街乡太和章村,把“邀台”放在正戏《刘文龙赶考》“赏月”一场时进行,剧中人刘文龙与番邦公主在台上真的饮起酒来,小丑在旁唱小曲插科打诨,而台下观众也邀客回家吃“邀台”,可谓别具一番风情。  

四. 供粑  

正月演傩戏时,家家户户除了备办三牲盘外,还用糯米粉做成“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天官赐福”、“寿桃”等糕点,送进祠堂作为祭傩神的供品。在演傩戏其间,凡来村看戏或走亲访友的亲朋、外宾,临走时,各家都赠送客人供粑,以示吉祥喜庆之意。  

五.朝青山庙  

在傩戏集中的刘街乡,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朝青山庙活动。其朝庙仪仗十分壮观,除有全副锡制銮驾、香盘、吊炉和十番锣鼓、龙灯、狮子灯外,还有几个人高举的特制大旗,10公斤重的大铁铳,筛子大小的开锣,用无数锦缎所绣莲花瓣缀成的“百代伞”和用稀有罗汉竹制作的“扎板”。朝庙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各村社的队伍异彩纷呈。当地民谚有“南边旗,荡里伞,刘锣戴铳汪扎板,山里山外光呐喊”的词句,以形容其仪仗各具特色和丰富多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萍乡傩的傩舞  

傩舞 ,萍乡俗称“仰傩神”(仰,方言为舞跳之意),“耍傩神”、“耍傩案”、“蹍傩神”,有的地方因舞步必须踩在锣点上而称为“踩傩”、“踩傩案”。  

萍乡傩舞一直沿袭“逐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户”所谓“沿门舞”的习俗。  

一是索室。按旧制,在索室之前,先要到县城集结,在“官迎”后才正式开始。乾隆年间的萍乡知县胥绳武(山西人),用萍乡方言写了一首《竹枝词》,记载当时舞傩的盛况:“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中城外人,说道太平毛(没)个事,颃(我)随衡(你)去跳傩神”。  

二是夜场演出。傩队住哪村,就在哪村表演两三个小时的节目。  

三是封洞仪式,即傩队回傩庙将面具搁置神龛上和神龛下密封 [图2]。封洞是跳傩中最大的活动,当天在傩庙要通宵达旦表演傩舞。  

舞蹈节目依据面具名称而定。如戴太子面具跳舞、就叫《太子舞》、以此类推。舞蹈的特点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以古朴庄重,典雅文静为特色;二是以激烈奔放、对峙而舞为特色;三是以雄壮剽悍、风趣诙谐为特点。舞蹈节目有:《头阵》、《太子》、《关公》、《三将军》、《赵公》、《钟馗捉小鬼》,《雷公电母》、《瘟神下界》、《先锋祭将》、《功曹奏本》、《欧阳将军》、《小鬼戏判官》、《关公观南北二斗》、《关公战颜良》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西南丰的“跳傩”  

南丰县是文化部第一个命名的中国“民间傩舞艺术之乡”。傩舞,南丰俗称“跳傩”,是南丰乡傩的主要表现形态,它有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汉初,长沙王吴芮驻兵南丰军山时,即在西乡一带“传傩以靖妖氛”。唐末,饶州余干县余氏为避战乱,徙居南丰,将祖先在四川为官时崇奉的傩神清源祖师“请至”金砂村,立庙奉祀,世袭“驱傩”。南宋时,邑人刘镗作《观傩》诗曰:“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诗中详细描写了南丰傩舞剧的演出情景。明清两朝,南丰乡傩发展很快,许多村庄修建傩庙,组建傩班。如上甘村永乐年间(1403—1424)迁建的傩庙现仍保存完好。民国年间,南丰有班队100余个,解放后发展为130多个,统称为傩班,节目都称傩舞。  

南丰“跳傩”保留了古老的傩礼仪式。民国前,每当立春日,官府于东郊举行迎春礼,“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官舞竟,则遍舞于民间”,城镇与农村,处处锣鼓,家家“跳傩”,直至元宵之后。一些大傩班沿袭古礼,举行隆重的“搜傩”或“解傩”仪式,几个捉鬼神灵,或执铁链,或举桃剑,到各家厅堂或房间“索室驱疫”,将虚拟的鬼疫解送村外水中。然后举行占卜“判筶”仪式,祝祷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有的傩班则与灯会、戏社联合,举行大型游乐活动。数百村民出灯,与傩班、戏班弟子一起串村游堡,跳傩演戏,送陈纳吉,形成农村的狂欢节日。  

南丰“跳傩”流传近百个节目,内容来自神话传说、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有《开山》、《雷公》、《魁星》、《财神》、《哪吒》、《杨戬》、《金刚》、《纸钱》等独舞,有《白祇》、《回子》、《对刀》、《钓蟾》、《双伯郎》、《花鲍对阵》、《小尼姑下山》等双人舞,有《福  
钟馗
  
禄寿》、《八仙过海》、《张天师召将》、《水漫金山》等群舞,还有《西游记》与《封神榜》舞剧系列节目。其中一些节目是“哑杂剧”的表演形式,如《傩公傩婆》与《钟馗醉酒》等。傩舞风格各异,有的巫步手诀,舞姿诡秘;有的古朴刚劲,节奏强烈;有的刚柔相济,表演细腻;有的模拟生活,风趣幽默。表演中,有的大傩班还穿插技巧和武术节目,保留了古代百戏演出风格。  

南丰“跳傩”现存2300多枚面具,有驱疫神祇、民间俗神、道释神仙、传奇英雄、精怪动物、世俗人物等150个种角色。面具造型浑厚,色彩古朴亮丽,文化符号隐秘。“跳傩”音乐丰富,有清锣鼓、鼓吹乐、吹打乐、丝竹乐等伴奏乐队,民乐俚曲,融合一体,共同构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南丰傩文化。


南丰上甘村傩坛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17 22: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运辛苦
点赞!{: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4: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河北武安的《捉黄鬼》  

河北武安固义村春节期间举行的大型社火,是目前黄河流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 参予人数最多、文化意蕴最深厚的民间节日文化活动。演出日期从农历正月十四到十七日。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凡华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如抬阁、跑驴、旱船、霸王鞭、竹马、武术、秧歌和队戏、赛戏、脸子戏(面具戏)等,应有尽有,红火异常。但最为震人心魄的是《捉黄鬼》。出场的角色有闫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黄鬼。先是黄鬼一大早就躲藏于土村外的野地坟堆里,大鬼、二鬼和跳鬼煞有其事地捉住黄鬼后,押他游街示众,跳鬼作跳跃式舞蹈,引黄鬼时进时退。村里聚集了三十多个青年,手持荆棍,跟在黄鬼后头,边喊边挥动荆棍,街道两侧观众也随声附和。可谓人头攒动,万人空巷,蔚为壮观。更有两个札着靠旗、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探马,骑着战马往返穿行于长龙似的游街队伍之旁,造成浩大的声势。下午约三、四点钟,黄鬼被押解到村外新搭的两个审判台前,先后经过判官、闫王的两轮审议,最后判为极刑。由大鬼、二鬼和跳鬼押到河边专门搭好的行刑台上。一时烟雾腾起,黄鬼在近万观众围观中被开肠破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这个戏的演出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演出的场地主要在村里几条较宽的街道上和村外河滩上。演出空间是流动的,而非固定在一个地方。从戏的内容考察,属于傩戏范畴,但当地人称之为“队戏”。据考证,宋代盛行队舞,在队列行进中表演各种舞蹈,后演变为有故事情节的队戏。一般都是在行进中演出,不断地变换演出空间。表演形式属于流动性的哑剧。  

戏在演出过程中,还出现一个特殊的角色叫“掌竹”。扮相是头戴宋代服饰中的无脚幞头,当地人称“无翅乌纱”身穿红色蟒袍,手握一根二尺长的竹木,上端劈成二、三十根细蔑,束以红绸,向观众指点剧情。据考证宋代杂剧院本演出时,有一称为“竹竿子”的角色,又叫“参军色”。他手执竹竿,引领演员上下场,不时地向观众“致语”、“唱赞”,目的在于拉近角色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元明以后,这个角色便湮没不闻。古人说,“礼失而求诸野”不曾想,在武安固义这个小小村庄的迎神赛社活动中显露出了他的身影,尽管已有新变化,今人仍可隐约窥视到一千年前“竹竿子”的形象。  

这个“掌竹”是全部社火活动中的一个耀眼亮点。在迎神,祭神、送神仪式中吟诵“赞语”。在判官、闫王审判黄鬼和行刑前,吟诵道:“劝世人父母莫欺,休忘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闫君难饶与你。命二鬼绳捆索绑,到南台抽肠剥皮,善恶到头总有报,为人何不敬爹娘。若知队戏名和姓,《十殿闫君大抽肠》”。《大抽肠》是《捉黄鬼》的别名。掌竹像宋代说书人那样简要点明主题还以警诫世人的口吻,进行传统道德的教育。果然,多少年来,这个固义村比起别的村,孝敬父母的多,家庭和睦的多;偷鸡摸狗的少,打架斗殴的少。这二多二少,显示了戏剧教育的潜在威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汉网搬运工 于 2016-5-18 14:52 编辑

中间有一堆傩文化图片已经不可见,所以,省略,然后是一则新闻

●新闻:中国傩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傩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06月14日 18:41:43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读后感言】 【进入论坛】 【推荐 】  
【关闭】  

新华网南昌6月14日电(记者曾敏磊)记者从正在江西南昌举行的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了解到,有着约3000年历史的中国傩文化,将正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艺术周中召开的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正在为中国傩的申报献计献策。  

中国傩戏学研究  
会会长、研究员曲六乙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人类多形态的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傩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活动,无论是傩舞还是傩戏,都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蕴,蕴含了古代人类生活信仰各方面的信息。巫傩面具更充分体现了威猛美、庄严美、狰狞美、慈善美、祥和美、诙谐美和刁顽美。目前,中国有30多个非物质文化候选项目准备申报,傩就是将要重点推出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由于中国傩文化分布广泛并受到现代文明影响,其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傩文化正在悄然变味甚至可能消失。为此,冯骥才呼吁,要从最基层开始全面保护傩文化,如保护好傩面具、服装,保存好村落原貌,建设小型博物馆,避免旅游开发过度,培养下一代民间审美情感等,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与会专家同时建议,由于江西有着特殊的傩文化、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傩园,即将成立的中国民协傩文化研究中心,希望江西能够在世界各地傩文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整合资源,成为中国傩文化研究中心,为中国傩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更多。(完)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4: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组图:走近江西傩文化(12图)

6月15日,由演员扮演的“傩公”与“傩婆”在舞蹈剧《赣傩的表情》中亮相��


江西省南丰县傩文化博物馆收藏的傩面具,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关公、杨戬、傩公、傩婆、花关索,第二排从左至右为:哪吒、孙悟空、开山神、魁星、周��


6月15日,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来到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欣赏傩班表演傩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5: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4日,江西省南丰县琴城镇水北村和合班在南丰县城表演《和合》,和合是象征合家团聚、和谐好合的福瑞之神��



 6月15日,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傩班在表演傩舞《关公祭刀》��



6月12日,万载傩班在南昌举行的中外傩艺术展演中表演傩舞《团将》��


6月15日,由演员扮演的“魁星”和一些小演员在表演舞蹈剧《赣傩的表情》。“魁星”是主宰文运之星,“魁星”含有祝福孩子聪明显达,金榜高中之意��



6月15日,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傩班在结束傩舞表演时举行“圆傩”仪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5: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4日,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傩班头人在傩神庙前合影,石邮村傩班共有头人36位,石邮村傩班由他们共同管理��



6月15日,江西南丰县傩面具艺术家罗春明在展示自己的傩面具雕刻作品,罗先生是当地有名的傩面具雕刻师,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6月15日,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傩班在表演傩舞《醉酒》��



6月15日,来自美国的学者周雪天在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考察傩文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5: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傩---最后的汉族”晋永权摄影展(60图)(原贴子图片基本遗失)

最后的汉族(上)
摄影并文/晋永权  
  
  

作为一个摄影者,我一直在倾心寻找属于自己汉民族的形象,以及代表汉民族本质精神特征的影像。直到有一天,1995年9月,在江西、福建交界处这个叫石邮的小村庄看见“傩”这种仪式时,我才意识到,我找到了应该静心对话的对象。

“傩”(nuo),在现代汉语中,这个字已经变得相当生僻。在古代,傩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自周朝以降,中华民族便有举国行傩的记载。唐以后,傩祭逐渐由祀神的目的,增加了娱人的因素,向着舞蹈与戏剧的方向演变。宋代以后,生产力日益进步,科学技术也得以长足进展,傩祭之风在中原地区逐渐减弱,在有些地方也渐渐失传。如今只有在边陲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和部分汉族中间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如贵州、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地。

在反复比较之后,我选择了方正的中画幅相机作为主要的拍摄工具,来表达我对于汉族传统及这一题材本身的理解。几年来,在拍摄这一题材的时候,我还不得不向周围的人进行反复的解释为什么拍摄。身为汉民族的一员,我也对此深深困惑过:在我的生活经验中,出现在平静乡野、由村民们演绎的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震撼,这种力量似乎来自遥远的上古时代:神秘而又激烈。

这与我生活的都市场景,与自己凡俗而又琐碎的日常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自1995年以后五年,这一场景,我一直目睹。在那里的山间独自行走时,我常常被这些问题困扰:在绝大多数汉民族民间传统信仰缺失的状态下,在此何以遗留、幸存这样的珍物,以傩这样的形式,传承着汉民族传统的秩序、尊严与信仰?庞大的汉族,在演进的过程中,已经逐步丧失了许多外在特征及言语承载的传统内涵,这些村庄村民的生活方式及傩仪式中所传达的内容,或许可以视为“最后的汉族”的表征!

戴上面具是神,脱下面具是人。在撼人心魄的牛皮鼓声中,来自汉民族远古的呐喊声以超现实的景象展现在我的眼前。
  
来源:《中国摄影

关于汉民族的思考/徐薇  

《最后的汉族》,当这本书的名字跃然于眼前的时候,我的内心中掠过了一丝迷惑,一丝震撼,一丝搀杂有惊恐的混合的感情…… 我难道不是汉族吗?但我的户口卡上却清清楚楚的记录着我的民族:汉族。如果没有异族通婚的话我的子孙也将是汉族,可又何来“最后”二字呢?既然我是汉族是事实,而又有着“最后的汉族”的说法,那到底什么是“汉族”呢??

当我静心自观的时候,不难发现作为汉族的我们实在是枚举不出自己本民族与别的民族以示区别的特征。“汉族是最后的少数民族,因为汉族在不断的融合中已经把自己的特点消失殆尽,汉族的服饰,汉族的表达,汉族的信仰,汉族的崇拜,还有汉族的传统……”可这是为什么呢?是汉族遗失了我们,还是我们遗失了汉族?到底什么才是原汁原味的汉族文化呢?每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就会感到背脊出汗,心里发空,失落和痛苦按一定比例在内心中充满…… 就在这样的心情下,我由《最》的三位作者引领着踏上了去往江西石邮村的神游之路。

“空旷而寂寥的山涧,无忌的爆竹声,咚咚震天的牛皮鼓的声音,月光剑影间的刚烈血腥,沉寂时的无言与坦然;还有,对秩序与尊严的维护,那种温良优雅与从容,更有那张张面具下炙烈的目光----这就是‘傩’,在如自己一般的汉民族成员中,那些卑微的、身处社会权利之外的村民们,年复一年,在春天开始进行的。”

这一切都如此真实的震撼和感动着我,让我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石邮村村口的三棵独耸的树,明清年间就已存在的屋舍,供奉着傩神的傩神庙,以及……。我有了一种找到了家的温暖感。  

《最》以傩为线索,(“傩”“是一种极端庄的仪式,这些仪式的主题淳朴厚重,所有演傩的人在带上傩面具以后就有了一种威仪,而周围的人也把他们看作神。”)进而引出演傩的八伯及掌管傩班的头人,通过对他们职责经历的描述及谈话内容的记叙,为我们勾勒出石邮村大致的历史及风俗,也就是汉民族的风俗。使我们感觉自己“是在回到从前,回到一个时间停滞的地方……生活的形式非常简单、非常富有诗意的遥远的过去。”在书中,穿插有很多珍贵的黑白照片,拍摄的对象多为带着“脸子”的伯,或当地的村民,也许是他们还不懂得做作,所以照片中的他们都很自然。由文化、传统积淀下来的厚重的历史显现在他们脸上的是朴实,穿透纸面传达给我们的则是一种庄严和神圣,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血液和我们的气质原来是什么样的。”  

但在我们找到自己民族传统的同时,失落却又是不可避免的。我理解这种失落,“我理解有人认为汉人永远不应该去少数民族地区一样,因为那样,就使当地的居民发生了变化,我感觉到一种外力已在动摇着石邮村的宁静,那些传统价值观的基础正在一点点被蚕食。我想虽然大部分村民还信奉老实规矩,但是更多的人渴望一个广阔的天空,至少他们对种地以及与种地相关的生活已失去了兴趣。”但我更能理解那些按传统方式在石邮村跳傩、观傩、耕种的村民们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心情。既然,我们无权阻止他们的现代化,那么,传统的丧失似乎已经成为必然。面对这种无奈,我真的迷惑了:传统的萎缩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退步?! 我想任何一个简明扼要的答案对于那些喜欢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人而言都是肤浅的。所以我已不能继续越俎代庖的替大家思考作结。我想就在这本《最后的汉族》中,蕴涵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答案。 ——历尽沧桑啊,但我依然是汉族

有 多 少 “远 方”/陈亚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石邮是我们的远方,是我们去了又回来的远方……” 走在江西省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石邮,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这里,你会觉得色彩被剥离掉了,沉淀下一个黑白透明的世界,也正是这样的黑白透明,让一切都显得格外纯粹。从这个经历过战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洗礼,却依然静如秋水的小村庄走进去,感受地老天荒。


三位年轻的记者陈彤、刘春和晋永权,在他们的著作《最后的汉族》(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1年)中,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村庄遥远古朴的故事。每年的大年初一,都会开始一种称之为“傩”的古老仪式。“这是一种极端庄重的仪式,这些仪式的主题淳朴厚重,所有演傩的人在戴上傩面具以后就有了一种威仪,而周围的人们也把他们看作神。”这个仪式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初十六,从人们的顶礼膜拜中,感受仪式的庄严和神圣。傩班有严格的编制和管理制度,而演傩更是有许多禁忌。石邮的傩是最具特色最纯粹的傩,它的动作古朴刚劲,看似平淡实则包含了很多沉重复杂的意味。这就是被称作是最体现汉民族艺术和汉民族老百姓原初的生存状态和性格的场景。在这里,有的不只是一个极端庄重淳朴的仪式,一群谦恭守道的村民,更是一种叫做根的让人魂牵梦萦的情怀。  

古朴的石邮村,以它处变不惊的坦荡情怀,迎来了这三个现代都市年轻人。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这一方有着独特人文背景的水土进行着解读。先说小晋,他几乎没有文字,但你几乎可以感到他是无处不在的。他以一幅幅光影合离的黑白照片,串连起石邮村的过去、现在和久远的未来。他力图通过这些黑白光影去表现和契合曾经一度让他感动和痴迷的村民们庄重淳朴的精神和他所理解的傩舞艺术。

然而,这种抛弃了世俗纷争的纯人文感怀是否可流芳于同样好奇的人们,似乎不尽然。陈彤就有些耐不住这样的寂寞和单调。她抱怨、拒绝,甚至想逃离,然而她之所以留下来了,是石邮村那戴面具的奇异的舞蹈的确让人过目难忘。是的,石邮村的汉民族文化特色对于都市现代人来说是的确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城市的繁华和喧嚣里浸泡得目光呆滞之后,看一看这样的民俗表演,切身感受一下置身世外的豁达和轻松,的确可以满足自己心灵感动和净化的需要。但对于刘春就不一样,她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人。在用方言和石邮村村民交流的间隙,除了可以同样感受到“最后的汉族”的尊严,秩序与信仰外,她可能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傩班的“伯”们在摘下面具之后作为一个普通村民的无奈与无助。毕竟,“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除了对傩的敬畏和崇拜,也显现出了作为一个普通村民渴望具有一种神的尊严和力量的无奈的心态。 三种心情,三个不同的视角,是这本书的特色所在。可能是出于作者职业的特点,这本书语言生动,行文流畅,于细微之处娓娓道来,于自然之中默默地关注人物事件。


《最后的汉族》就是这样一本形式新颖的书。在书中,作者没有讨论所谓的“最后的汉族”是不是真正的“最后的汉族”这一类的话题,而是感受着对傩艺术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的欣喜,把目光投在了对这种独特的人文情怀的探索和保存上。 感受着石邮村汉民族老百姓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性格,无端由的,我忽然想到了阿来的《尘埃落定》。阿来在《尘埃落定》中表达了对藏族土司制度的“末世惶恐”,感受着石邮村汉民族老百姓的生活,忽然间,我也有一种深深的惶恐。同是一种对民族根性制度的虔诚和敬畏,藏族的土司制度早已拉下了历史的帷幕,那么石邮村的傩舞艺术和那象征尊严的傩神庙又将何去何从呢?  

在本文的最后,陈彤写到:“小晋说石邮村的村民大概是最后的汉族了,他们纯粹,因为他们生活的信念和生活的方式都是多少年不变更的,但是我看到的却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悄悄进行着。” 这样的担心和我的惶恐应该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吧!通过这个黑白剥离的小村庄,用自己的方式解构石邮村所传承下来的汉民族特色,然而,傩班的进京、访日以及吴国亮等这些年轻人的想法,无疑在无意之中已经让这个村子于悄然之中产生了变化。而我们所最关心的自然是石邮村所传承的汉民族特色到底将走向何方?  

本书的发起者小晋用《遥远的目光》为这本书做序,在开卷篇里,陈彤把石邮村划归到了遥远的远方,而最后的跋《鬼使神差》更在有意无意之中拉开了石邮村和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我想,《最后的汉族》所描述的这种民风淳朴的小村落和汉族百姓原初的生存状态在当下的中国农村也并不是独一的。作者之所以冠之以“最后的汉族”,是想更深切地告诉人们:在我们狭窄的生存空间之外,还有那么多的 “远方”需要我们去探索,需要我们去捕捉那离合的神光,需要我们在忙碌之后静下来好好地思考一种叫做“根”的东西。我想,这也是本书的作者们之所以不辞劳苦、跋山涉水的初衷所在吧��

贴子全部搬完,有空我把自己手头傩文化资料补充进这个贴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18 23: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傩舞也是汉舞的一部分,甚至是因为其具有信仰的色彩更加具有复兴的意义,因为汉服运动的复兴尤其需要不仅有衣冠为表,还需有信仰的注入。
发表于 2016-5-19 09: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帖子很早见到过,找不到了。多谢楼主搬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0: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斋 发表于 2016-5-19 09:27
上面的帖子很早见到过,找不到了。多谢楼主搬来

这有什么好谢的,客气啦客气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3-29 03:16 , Processed in 0.0779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