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漢禮計劃文案] 汉服吧搬贴【中国傩文化·连载/组图/视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安徽歙县的《嬉锺馗》  


宋代各地已流行傩舞《跳钟馗》。歙县郑村镇的《嬉锺馗》,又称“跳锺馗”、“斩五毒”更具有喜剧风采。1996年端午节,该镇上朱、堨田两村,同时演出。  

嬉锺馗正仪有四个部分:拜老郎、锺进士出巡(登高、进宅)、斩五毒、谢老郎。举行时必先烧香、烧纸、燃放鞭炮、拜老郎。老郎无偶像,亦无牌位,只待全班角色化装完毕,锺馗扮演者握香望空三拜而已,以祈锺馗神降临,佑嬉平安。拜毕,锣鼓、鞭炮声大作,五鬼持钢叉,啷啷作响,狂跳乱舞;锺馗持玉笏,怒目而对,舞跳。在一片“傩傩”之声中,追五鬼冲出屋外,出巡开始。  

出巡,队前有锣鼓,回避、肃静牌,牌后六面蓝旗。旗后横幅上有醒目五字“锺进士出巡”。幅后是蜈蚣、蜘蛛、蛇、壁虎、癞蛤蟆五毒(又称“五鬼”),五鬼脸部各涂其形。鬼后为蝙蝠,蝠 后是锺馗;锺馗左为打伞,右为酒坛;后为骑驴的小妹及媒婆;尔后,殿以锣鼓。过去出巡,末后尚有专人抛撒五色纸。出巡范围只限本村。村头路口、大街主巷都要巡到,以示驱祟之彻底。出巡中,有登高鸟瞰与入宅驱邪之不同。所谓登高,即 队伍行至主要路口或空旷地,事先用方桌搭好高台,蝙蝠先登台“竖蜻蜓”,引锺馗至。蝙蝠下台,锺馗登台作“金鸡独立”、“智破四门”、“海底捞月”等架式,以示寻鬼、驱鬼之状 [左上图]。在巡至街道村路时,事先准备接锺馗的人家,燃放鞭炮,递上结缘的红纸钱包,蝙蝠即进入此家,登堂屋桌上。锺魁赶着五鬼,手持青锋宝剑,以“左青龙,右白虎”步式入宅。驱赶一阵后,蝙蝠与众鬼由后门或旁门或后院出来。锺馗在台上作架式;下台屋角巡视(不进卧房),邪祟除尽,方出。在出巡的全过程中,锺馗有抱坛饮酒的表演。上朱村尚有锺馗小妹与媒婆“跑驴”送妹的表演 [下图]。  

入夜,锣鼓响,全班至村北普济桥斩邪,称“斩五毒”(亦称“斩五鬼”)。普济桥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为七洞石桥。当晚锣鼓、鞭炮声中,锺馗嬉鬼至桥上。锺馗左打伞、右酒坛,小妹、媒婆跟随。一番追逐嬉戏后,锺馗持剑于桥上将五鬼逐一斩讫。后,偃旗歇鼓,全班聚集于桥上,锺馗扮演者握香望空三拜。以谢锺神归天,谢佑平安。两村两班嬉跳,一为上午,一为下午,表演地戏,《蚌壳精》、《讨饭捉蛇》、《大头和尚戏柳翠》、《王婆骂鸡》四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潮汕“英歌”与闽南“宋江阵”  

在广东省潮汕地区,有一种叫做“英歌”的化妆歌舞表演,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英歌又有秧歌、莺歌、因歌等多种写法,它的来源应是北方秧歌。据说英歌取材于梁山泊的一批好汉为拯救罹难的宋江,化装成跳舞队伍,混进法场救出宋江的故事。而在山西流行的“迓鼓”,传说源于梁山英雄为救朱仝劫法场,其表演形式与英歌大同小异。二者之间必有远源关系。  

英歌有前后棚之分,其中前棚为主体,一般由男青年装扮成36位梁山英雄,分作两拨,一半人手持一尺多长的木棍,另一半人则持鼓。表演者随着节奏进退、跳跃,步伐一致;持木棍者时而击鼓,时而以木棍互相敲击,棍声、鼓声整齐响亮,富有韵律,气势壮观。所谓“后棚”,就是表演有故事情节的小戏,剧目有《桃花过渡》、《闹花灯》、《白鸟记》等。  

当然,由于时间、地域的区别,英歌的表演也不尽一致。例如有时服装一律相同,很难辨别出脚色;有时同一个表演者既手持短棒、又身挎圆鼓,无两拨之分,等等。  

在潮汕地区,以普宁的英歌舞最为有名,普宁县因而被誉为“英歌舞之乡”。表演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炉,气氛浓烈。表演者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一步一呼,队列变化或“长蛇挺进”,或“双龙出海”,总共18种套式。  

其实,类似的表演,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流行。在北方,除了山西的“迓鼓”之外,山东的“鼓子秧歌”,以一组男青年为表演主体,其脚色名称为“鼓”与“棒”,表演特征粗犷豪放,与潮汕“英歌”极为相似。在闽南和台湾,流行着叫作“宋江阵”的舞蹈表演,与潮汕“英歌”也十分相近,只不过表演者手中的木棍改成了刀枪而已。  

台湾的“宋江阵”,有时以男童出演。据说原先以108人的整体阵容,以喻36天罡,72地煞,后来去掉了72地煞,才缩小为36人。表演者手持的兵器,计有盾八面(藤竹编制成),挞仔(青龙)、单刀、双刀各四支,金钩四支、长叉三支,齐眉(木棍)二支,双斧二支,弋五支,大约中国人十八般武艺的精髓尽在其中了。  

北方的“迓鼓”最迟在宋代已经产生。据朱熹的记述,舞迓鼓有男子、妇人、僧道、杂色等装扮。另外,宋代的王子淳曾命军士百人装为“迓鼓队”,使敌方军队心惊胆战,从而“大破之”。这说明“迓鼓”表演在宋代就是一种声势浩大、融扮演与武术为一炉的团体舞蹈表演。把此类表演附会到梁山英雄或宋江本人身上,是后来的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网节满载会  


江苏南黄海边的渔家人每年春汛首次启航、出驶远洋叫开网节,一般在清明时分。总要做“满载(栈)会”,祈望渔船出海能满载而归,鱼虾满货栈。这是一场隆重而又充满神秘感的祭仪。出海的船只矗立在涨潮前的海涂上,船头供设神坛,用整猪整羊敬奉海神储太太和渔神耿七公。  

船的各个部位有约定俗成的张贴。大桅杆上贴的是“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杆上贴的是“二将军开路先锋”,梢桅杆上贴的是“三将军顺风相送”,船头的小桅贴的是“四将军满载而归”,舵杠上面贴的是“掌兵元帅”,舱梁上贴的是“消涌破浪”、“顺风顺水大吉”等。风帆上贴龙虎符文。  

南通的巫人——香火童子,挥舞两把九莲神刀,在柏树枝铺就的长跳板上蹒跚禹步,船老大穿长袍、马褂,戴阔边礼帽,恭恭敬敬地上大盘香,俯身舢板,参拜龙神。香火童子手举起九莲神刀向左臂三头肌处猛然划上一刀。不一会儿有血流出,以人血祭海神占卜。按规矩,血若是一点一点起泡,叫做“鱼泡”,意味着是个海产丰年。如果血流的痕迹不长,称“豁梢”,表示鱼货不多。要是血痕开岔,预示不吉,日后可能有灾有难。船老大此时会无情地翻身跃起,横握一根碗口粗细的茅篙,将香火童子打落水中,以破不吉。  

然后,香火童子与船老大各举一个龙状的大火把,自船头经两侧船舷奔船梢汇合,将火把投入海中,叫“亮火”,表示驱逐走了恶鬼晦气。香火童子再举神刀斩断船头上的一双红筷儿,抓起茶叶和米,背身从头顶向后撒开,连声高吼吉祥的祝词:  

冰冻酒,一点二点三点。撑篙一点,鱼鳞万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渔网一投,独占鳌头。  

财门大开!满栈(载)而归——  

渔船速速向大海驶去,一年的海上劳作由此而始��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西南丰的“搜傩”仪式  


江西南丰县的“搜傩”仪式,是大傩班最后一项活动:深夜到各家搜寻、驱逐瘟疫。也是沿袭三千年前古傩方相氏“帅百隶而时傩”的仪礼。全县80多个大傩班中,以三溪乡石邮村傩班的“搜傩”最为典型。  

正月十六日夜,傩神庙内“灯烛辉煌,金鼓齐喧”,鞭炮声中,先是钟馗大神奔进庙内,站立西侧,面向门外,双手作香火诀,随锣鼓声不停挥动。随后开山神持铁链奔进庙内,站立东侧,将铁链一端甩向钟馗,也上下不停挥动。最后小神(钟馗助手大鬼、又名搜神)奔进傩庙,跨过铁链,“虎跳”三次,合掌站定。钟馗与开山将铁链拿起,绕过头顶,表示将鬼疫捉住。众人喊过“拜饭诗”,冲出庙门,举着火把,打着锣鼓,在震天动地的火铳、鞭炮声中到各家“搜傩”。  

到各家“搜傩”,进门前先要唱和“赞诗”。其中,除搜厅堂外,还到各房与厨房搜索,用铁链敲击房内各处,表示将躲藏的疫鬼赶出。开山与小神出房间后,与留守厅堂的钟馗完成“搜傩”任务出门,主人将大门关闭,以防鬼疫窜入。各家“搜傩”后,众人举火把到村外河滩上,将面具陈列于地,对面具举行“参圣像”仪式,步罡踏斗,绕面具穿行,然后将火把弃于河滩。这是对汉代宫傩“持炬火送疫”,“传火弃洛水中”的继承。南丰“搜傩”仪式是古傩“索室驱疫”仪式的“活化石”,有珍贵的学术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雍和宫的“跳布札”  


北京雍和宫“跳布札”俗名“打鬼”,每年农历元月二十九日演出,三十日“绕寺”。《燕京岁时记》说:“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是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拔除不祥也。”  

“跳布札”源出于西藏藏族的大型宗教舞蹈“羌姆”。公元八世纪吐蕃国王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佛教密宗大师莲花生,他将佛教的金刚舞与西藏苯教(巫教)拟兽面具舞和土风舞融合而成早期的“羌姆”,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羌姆形成了一个神舞体系。13世纪以后,随着元朝的倔起,羌姆伴同藏传佛教从青藏高原传到内蒙古和辽宁西部地区,称为“查玛”。  

  

雍和宫是目前全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寺院之一,始建于康熙33年,原为四子雍正的王府。该寺的跳布札在继承西藏羌姆、内蒙古查玛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地区汉族信仰佛教、道教神灵习俗加以丰富,最终形成一部独具特色的大型宗教舞剧。它的演出程序和内容是:“跳白鬼”、“跳黑鬼”、“跳螺神”、“跳蝶神”、“跳精灵”、“跳星宿”、“跳天王”、“跳护法神”,接着是“围歼”。一名喇嘛扮演梅花鹿出场。他是魔王的化身,众神以舞蹈组成阵势,对它包围、攻击。它突然从阵隙中跑出,穿入天王殿中。接着是“跳白度母”,她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经过一段舞蹈之后,从天王殿中跳出她的12个幻身,都穿白缎饰金五彩绣花袍、绣花披肩。这表示观世音菩萨施展法力,用12个幻身与魔王战斗。但梅花鹿又溜掉了。继而是“跳绿度母”,这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幻化的人数和服装与白度母一样,只是底色由白色改为绿色。梅花鹿又出现了。白、绿度母及其幻身都参加战斗,梅花鹿又溜掉了。最后是“跳弥勒”。一个大弥勒身穿黄缎花僧袍,黄缎披肩,头戴笑嘻嘻的大头和尚面具。其余6名小弥勒随上。梅花鹿出现了,这时众神一齐围攻,鼓乐齐鸣,最终将梅花鹿缚住。  

在场的诸神灵和喇嘛齐声诵经。两个黄衣喇嘛从天王殿中抬出用高梁秸和纸扎成的长三角锥架,架中捆着用面捏成的裸体鬼俑,他便是魔王的原形。1名金刚神从大弥勒手中接过一把月牙形斧刀,手起刀落,将鬼俑头砍下。  

在胜利欢腾的鼓乐声中,两名黄衣喇嘛从法轮殿中抬出众神灵和所有喇嘛、乐队,将鬼俑送出昭泰门,用火把三角架和鬼俑烧毁,表示彻底消灭了魔王,天下太平,永呈吉样。  

第二天早晨,“绕寺”,又叫 “转寺”。喇嘛们依然是昨天的装扮,排成一队,以仪仗队、乐队为前导,出雍和宫东牌楼门北行,绕寺一周,从西门进入宫中,这表示将残留在宫外的一切鬼蜮全部驱逐。  

近年来,雍和宫恢复了“跳布札”的演出,但有较大的压缩、删减,原有风韵已失,应尽快恢复原貌,才能满足中外游客的审美需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的青铜巫师人像与面具  


古蜀遗址“三星堆”,位于成都以北40公里广汉市南兴乡三星村、真武村,是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据科学测定距今约3000年至4800年。此遗址自1980年以来经过有关单位先后八次大规模的发掘,已挖掘4000多平方米面积,100多个灰坑、4座墓葬以及古城墙遗址等。出土了陶、石、金、铜、玉器等几万件文物。获得了古蜀国历史与文化极其宝贵的物证,使多少年来对巴蜀历史的研究,从神话传说和推理猜想的迷茫状态中得以清醒和解脱。  

从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4百余件文物中,有一大批玉、石、圭、璋、金、铜祭祀器皿。这说明:古时候实行“国之大事,在祀与戒”(《左传》)。《周礼·鸡人》说:“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这是当时盛行的习俗。  

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尊高171厘米的青铜巫师人像和高65厘米、宽138厘米、两个眼珠向外突出16厘米的宽面大耳“纵目”的青铜面具,引人注目。青铜巫师人像,头戴花冠、身着长袍(前裾过膝、后裾及地),大眼直鼻,方颐大耳。双手屈于胸前,作握物状,赤脚戴镯,立于铜方座之上。据考证此巫师亦为古之蜀王。因古蜀人有“首领兼政教于一身,既是蜀王又是群巫之长”的传统。如《周礼》中载:“司巫,掌群巫之政令……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恒。”“王者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传说“蜀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华阳国志·蜀志》)且“蜀中古庙多有蓝面神像……如蚕金色,头上额中纵目,当即沿蚕丛之像。(《邛崃县志》)  

综上所述:故推断青铜人像既是主持禁祀的巫师,又是蜀王蚕丛。事与古时王者兼群巫之长,实出一撤。“三星堆”出土之青铜巫师像,纵目面具,神树和大量祭祀器皿,向人们揭示了,距今4800至3000年的蜀族先民不但崇尚祭祀,其祀已由“神人相通”的巫师主持。与历史上传说巫觋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职能,极为相似。同时“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也为今人的傩文化研究注入了崭新和最有力的例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桃崇拜  

绯红艳丽的桃花,像似女人的美貌。桃树易于繁殖成林,且三年即可结实。其惊人的繁殖能力,更易诱发古人繁殖子孙后代的联想。基于原始的感应巫术。因此除祭坛,青年男女亦愿在桃林中结识,幽会。现今流行的“交挑花运”、“桃色新闻”等词语,便是古代桃崇拜习俗语言衍化的残留。  

传说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把鲜桃与长寿联系在一起。以至今天献给老人的桃仍称“寿桃”。  

桃实际上确有医病的功能,它的叶、花、桃仁和果壳,都可入药。从上古的医巫起,便逐渐把它神化,宣扬它能驱鬼逐疫,压胜除祟。  

对桃的崇拜集中体现在岁末的宫廷大傩之中,张衡在《东京赋》中叙述驱傩的场面时,就曾提到“桃弧棘矢,所发无臬”。桃弧棘矢成了驱鬼逐疫的锐利武器。  

汉代大傩中使用的桃弧棘矢,后来演变为桃弓柳剑。在民间,破土动工前,要用桃弓柳剑射向四方,驱赶四方鬼蜮。新房封顶前,将桃弓柳剑置于大梁上,以备长期震慑鬼蜮的侵扰。  

桃在巫师的法事活动中,被利用得最充分。西南、中南地区的端公将桃木制成各种神器,如桃棍、桃条、桃板、桃人、桃印、桃木令牌、桃木剑、桃弓、桃符以及酿造桃酒、桃汤等,它们各有专用,共同的目的是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端公在歌舞时耍着陶棍:  

小小桃辊三尺三,两头尽是铁包尖,  

上打雪花来盖顶,下打苦竹来盘根,  

左边打你人和马,右边打你马和人,  

上一棍,下一棍,打个童子拜观音,  

前一棍,后一棍,打个元宵走马灯��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4: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神褚太太  


天后宫供奉的妈祖娘娘是华人世界公认的海神。但在江苏南黄海边的渔民心中,海神天后却是位土生土长的渔家妇女。是渔民四时八节供奉的海神。  

海边上曾有位姓储的渔妇,随老伴儿出海打鱼数十载。春往秋来,学会观天识云,欲有刮风下雨、降霜落雪之类天气反常之象,她就呼唤一起出海的渔船,聚集靠拢泊船海中,抛下大大小小的龙爪铁锚,顶风抗浪,不需返港,不误鱼汛。渔民们十分感激,尊称她为褚太太。此事最终惹怒了巡海夜叉,扯断了龙爪锚链,顶翻渔船,褚太太落水身亡。事后,出海渔船每当遇到风险,总觉得有位白发老太太暗中平息浪涌改厄化灾,隐显于烟波之中。一次有位渔人在海滩上看到一条陷在泥沙中的敞蓬渔船,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盘膝背坐在黄板(船板)上。他走过去一看是褚太太。没等渔人开口,褚太太撑起龙头拐杖站起来说:“往后,下海人遇到什么苦难,只要喊我三声,就会平安消灾的。”说罢,骑上大鲨鱼乘风破浪而去。  

褚太太保佑打渔人出海平安,渔船上都供奉褚太太的神偶,香火陡然兴盛起来。这件事传到京城,皇帝觉得一个渔家妇人生生死死都能厚德载民,加封褚太太为“天后娘娘”,一说叫“褚太尉”。于是,南通到处有奉旨建造的“天后宫”或“天后庙”。至今通州市李港乡有天后宫村,如东县北坎乡曾有“褚太太庙”。南黄海渔民信奉褚太太为天后,应该说此天后不是彼天后。借用西方哲人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属于“个别历史现象的局部定性”。  

此后,每年正月初九的高灯会,三月二十三前后的天后娘娘会,清明时节的开网节,五月初五的海洋会,龙王会,七月十五的渔蓝会,九月初九的水神会上,禇太太都是逐除纳吉胜会神坛上的主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4: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傩公傩婆的传说  


在傩仪的神坛上,供奉最为普遍、并且来自神话传说的是始祖神,傩公和傩婆(或傩公、傩娘),他们是傩俗信仰中至高无上、最具威望的傩神。  

相传,傩公、傩婆原系兄妹二人。在很早很早以前,天下发大水,淹没了人间房屋、庄稼,千千万万的人畜被洪水吞噬,兄妹俩人因逃到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才幸免于难。兄妹二人,眼见田地、房屋、人与牲畜惨遭灭顶之灾,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心中十分焦急。一再商量,为了繁衍子孙后代,重建人间的美好生活,干脆结为夫妻。可是,世上没有兄妹结为夫妻的规矩,怎么办呢?兄妹二人商量了个办法,每人抱一扇石磨,从东西两边滚下山去,如果二人滚到一起,两扇石磨相合,就结为夫妻;如果滚不到一起,说明无缘,不能成亲。于是兄妹二人各抱一扇石磨从山上滚下,滚到山下平地时,恰好两人滚在了一起,石磨也完整相合,说明老天爷赞成他们婚事(后人释为“天作之合”),兄妹便毅然成亲。从此,二人耕地种田、纺纱织布、生儿育女,一代又一代的繁养生息,人间大地,又是一派生机。  

所以,后来人们奉傩公和傩婆为人类始祖,是人类救星,为人类带来平安、五谷丰登、儿孙满堂、凡事兴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当地习俗,凡婚久未育子女者,便向傩公、傩婆祈求,并许下愿信,以后身怀有孕或生了子女请端公做法事一堂,或演戏酬谢。如遇家有凶事或遇猪瘟、鸡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傩公、傩婆佑福,年终隆重祭祀。在农村,此种酬神方式,人们统称“还傩愿”(演出之戏叫“傩愿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4: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傩坛“三圣”之一——川主  

四川不少地区的傩坛,供奉川主、土主、药王(合称“三圣”)为坛神。所设之坛,也称“三圣坛”。至于“三圣为谁?传说甚多。”  

“川主”,即习称的“灌口神”或“灌口二郎”。一说是秦朝蜀太守李冰,一说是隋朝嘉州刺史赵昱。  

据说秦朝年间,李冰去灌县上任,正逢岷江江水暴涨,淹没了大片田地、庄稼。而下游东边,又缺水灌溉,稻谷干旱如柴,人畜饮水奇缺。为寻求治水办法,李冰到玉垒山等地察看,发现了一条没有凿通的干沟。仔细打听,得知此沟原是蜀国丞相鳖灵当年治水的遗迹。鳖灵曾想打通此沟,把河水分成两段,既疏导上游江水,扼止岷江恶水,又可灌溉川西坝子数万亩良田,造福民众。李冰十分叹服鳖灵的主张。但是,开通此沟,需劈开玉垒山石岩,修筑引水灌溉水渠,工程十分浩大。不过,天下无难事,全在有心人。经过实地考察,精确勘察,采用当地民间烧岩炸石的方法。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劈开了玉垒山,打通了岷江水道,根治了连年不断的水灾,使成都平原的亿万良田,得到灌溉,广大百姓受益匪浅。后人为纪念李冰的伟大功绩,奉李冰为灌口神,建祠相祀。并在玉垒山修庙,取名“伏龙观”。  

“川主”另一位叫赵昱,系隋朝嘉州(今乐山)刺史。任上,犍为水蛟作乱,致使洪水泛滥,百姓深受其害。为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赵昱毅然率领全城军民,前去降妖。并亲自持剑跳入水中,与孽蛟作殊死搏斗。终于在两岸军民呐喊助威下,力斩千年老蛟,平定水患,拯救了千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后人为纪念其斩蛟治水功绩,在灌品立祠相祭。因赵昱在家排行老二,人称二郎,故亦称赵昱为灌口二郎。  

唐玄宗幸蜀,特封赵昱为“赤诚王昱应候”。  

宋真宗出于对李家本姓的推崇,特追封其“清源妙道真君”。民间则奉为川主,庆坛时均以坛神崇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4: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傩坛“三圣”之三——药王  


中国历史上,称药王的人有好几位:汉代的华陀,明代的李时珍,春秋战国时代宋国的扁鹊。可是,四川傩坛中所指的药王是生于隋朝、主要生活于唐朝的济世名医孙思邈。传说,唐王李世民在一次战争中,打了胜仗,命随军厨子办“九斗碗”(旧时四川农村中最丰盛的宴席)奖赏有功将士。不料,众将士暴吃一顿后,个个拉稀,直跑茅房,这下急坏了唐王。赶紧张榜招医,悬赏治病。这事被孙思邈知道了,立刻来到唐营。他了解了病因,查看了病人舌苔、脉搏后说:“这是因中暑受热,暴饮暴食所致。”接着开了药方,命人到山上采了不少草药,熬水吞服。真是神了,大家吃药后当天止泻。高兴得唐王连喊:“真是神医,药到病除呀。”即命中军,重金答谢。可孙思邈分文不取,悄然离去。后来,唐王的妃子生了重病,茶不思饭不吃,成天恶心欲吐。御医也曾相看,不见病情好转,唐王立即派人请孙思邈看病。孙思邈给唐王贵妃把脉,察看舌苔、神色后,向唐王双手一拱,笑道:“恭喜唐王,贺喜唐王。”唐王惊诧:“喜从何来?”孙思邈说:“贵妃有喜了。不过目前体虚脉弱,需要食补调理,定然早生贵子,添福添寿。”唐王一听,喜出望外,连连称谢,并亲口封赠孙思邈为药王。以后,孙思邈为药王的称呼,也就广为传开。  

民间传说中,孙思邈不但为人看病,还治了不少兽类。有一天,孙思邈上山采药,路上,突然相遇一只白额大虎,老虎不停向他点头,口中还流着鲜血。孙思邈见状,问道:“你要找我看病?”老虎点点头,在他面前蹲下,嘴巴不停地张动,眼里还流着眼泪。孙思邈双手掰开老虎的嘴巴向内察看,原来有一根竹杆子,卡在老虎的喉咙里。孙思邈拿了一个给病人把脉的绵垫子,垫住老虎的嘴,然后,把手伸进老虎嘴里,把卡在喉头的竹扦取出来,在伤口上又敷了一点药,取下棉垫。老虎活动活动嘴巴,便向孙思邈点点头,摇着尾巴走了。以后,孙思邈上山采药,这只老虎都跟随左右,像个保镖一样,保护着孙思邈。时间久了,老虎知道孙思邈要采什么药,还把他引到那些草药长得多的山凹里去采。所以,药王庙里孙思邈的身旁,还要塑一只老虎相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4: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西萍乡傩的傩面具  

江西萍乡,普遍流传着关于“铜面具”的传说。据说古时傩面具全为铜制。一百多年前,因“亵渎了神灵”才绝迹,改用樟木雕刻。现民间流传着“大安里的皇帝——轮流做”的歇后语,是指五个傩队为争最后一个铜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长调解,五个傩队每年轮流供奉铜制面具而形成的。  

傩面具的来源,有以下传说。  

一:三位大将军杀尽邪鬼后升天,万民惧怕邪鬼再来,跪求三位将军留下。将军们立于半空,抛下牛角号一支说:“请杨吴祖师雕刻我三人像、一旦有事,吹三声仙号,我三人即刻降临”。因其在云雾中,只见三人头面,不见身子,杨吴祖师为此仅刻出了三个面像 [图1]。  

二:一猎人在山上遇一野猪,被野猪引入山洞后,发现了一枚铜面具。  

三:在玄武庙前的樟树洞中发现一铜面具,以后便据此制作木面具。  

四:由于河里涨大水,获得了漂来一箱面具。  

五:一飞鸟引人上山,见树上长出一枚面具,取下戴在脸上,便能手舞足蹈 [图2]。  

六:山洪暴发,从后山冲下来三枚石头面具,三元唐、葛、周 [图3],据此而制出后来的木面具。  

这些传说,神化了傩面具,增强了傩舞的神秘感。面具在傩舞中具有特殊的位置,是傩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供奉和舞耍两种面具:供奉面具较厚重,约117×60厘米,小的仅20×14厘米,不镂空。用于舞耍的较小而轻,约30×20厘米。眼、鼻、嘴镂透通气,以适合人面扣戴。傩面具的造型、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雕刻艺人用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按面具性格要求,以刀代笔,综合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技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众神形象,无一相同 [图4]。面具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凶猛狰狞型,鼓眼暴睛,眉骨隆起,立刀眉,面肌紧缩,鼻羽阔张,呲牙咧嘴,令人生畏。二是和蔼端庄型,冠嵌圆镜,胡须三绺,或新月眉,或火焰眉、或蚕形眉,眼睛微闭,脸带微笑,和气可亲。三是诙谐幽默型,或抿嘴微笑,或歪嘴咪眼,或撇嘴斜眼,或嘟嘴聋眼。  

萍乡的傩面具,原有4000多幅,现存700多幅,制作时间从元末、明清到民国时期都有。面具雕刻艺人被称为“处士”,专职雕刻面具,并在面具头顶后凿刻的小方洞中,放茶叶,灯芯草,稻谷、药物等,以油膏密封称为“安腹藏”。还要杀鸡取血涂抹面具,给额头和眼睛“开光”后,据艺人说,面具才成为有生命力的神灵。  

萍乡傩面具的雕刻,蕴含着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技艺,其中传承着历代艺人对傩的祟信和理解,将先民们对神灵的偶像崇拜,对鬼魅疫疠的痛恨,通过面具的制作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至今仍能感受到远古先民请神驱鬼的巨大震摄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5: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西萍乡的傩庙  

萍乡建傩庙的历史,分别有唐、宋及元代插标为界始建之说。替傩神建庙是萍乡傩的一大特点。萍乡傩庙不但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规模大、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地方特色浓厚。历来有“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的说法。有傩神的地方,必建庙,有傩舞表演队的地方,必建大庙。二十纪五十年代初全市有庙52座,至今保存二十余座。  

为什么萍乡人为傩神建庙?传说古时候,从岐山飞来一幅傩面具,人们因这幅面具神显灵而造傩神庙。但庙建在荒山上,庙主嘀咕;庙好造,水难挑。傩神听了也不高兴就飞到东源小枧去了。现存建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东源乡的小枧傩庙,以其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而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1]。  

萍乡各地建庙,一般都由大姓独立或十小姓联合建立。庙的冠名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称庙,如将军庙、傩神庙、仙帝庙等;一类称祠,如遵宣一祠、古傩祠等;一类称庵,如德化庵、福崇庵等。  

萍乡的傩庙,极富江西地方特色。一般建有前堂、天心、后殿三部分,面阔三间,墙为五岳朝天式。规模大的侧在两则加建偏屋,用作厨房、储藏室和居室,并在庙前增建雨亭、空屋场、戏台、酒楼,与庙连成一体 [图2]。内殿正中设拜坛、香案、傩坛(俗称“洞”),坛上供奉傩面具。  

每年农历腊月廿四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是傩庙最热闹的时候。由于傩庙、傩队属各宗族所有,跳傩前必先拜宗祠,然后到庙里由掌案人请傩神出“洞”。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有通霄达旦的傩艺、歌舞表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5: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南丰傩神与宜黄戏神  

16世纪初,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作《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说:“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后衍化为李冰次子,俗称灌口二郎。由于官府的利用与宗教的渗透,灌口二郎神分化出多神,其中清源又传为隋朝嘉州太守赵昱,都是青年美男子形象。  

宜黄位于江西省东部,与南丰县为邻。西川灌口神作为宜黄戏神立庙前,他作为南丰傩神早在宋代已经立庙。据南丰《金砂余氏重修族谱》记载,后梁开平二年(908),余氏为避战乱,从江西余干县迁至南丰金砂村定居,随将远祖余瑶任衡州太守时崇奉的西川灌口神迁至金砂,立庙奉祀,并承祖制,世袭“驱傩”。宋代是西川灌口二郎的神化时期,南宋大学者朱熹说:当年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现今出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初时封王,后徽宗好道,改封为真君。北宋首都开封民立灌口二郎神祠,皇帝敕赐“神保观”;南宋首都杭州皇帝下旨兴建二郎庙,御书“清源崇应之观”。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倡导,南丰金砂清源庙香火兴旺,祈祷者络绎不绝。金砂村位于南丰与宜黄交界边境,宜黄乡民常来朝拜,加之金砂大傩班常为四邻乡民沿门逐疫,灌口二郎信仰遍及南、宜两县。如南丰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的上甘傩庙,以及稍后的南堡、上古等傩庙都以清源(灌口二郎)为傩神,宜、南边境的宜黄神岗,与宜黄为邻的乐安县东湖、罗山,与南丰为邻的广昌县甘竹、赤溪等村的傩舞、傩戏也以清源为傩神。但赣西、赣西北与赣东北地区的傩舞、傩戏都不以清源为傩神。  

以傩神灌口二郎清源真君作戏神,有4方面原因:1、二郎神武艺高强,传说他下水斩蛟,为民除害。现存三本有关二郎神的元明杂剧中,他都是驱邪院主(真武大帝)的部属。汤显祖的戏神清源师庙《记》说:“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疠不作,天下和平”。以他为戏神,能体现戏剧的逐疫功能。2、汤说灌口二郎“以游戏而得道”。傩与戏本都有游戏成分,宋代傩更具娱乐性,朱熹说:“傩虽古礼而近乎于戏”。南丰石邮傩庙就以此为门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傩与戏有不解之缘。3、二郎神是艺人崇敬的对象,《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六月二十四日灌口二郎生日时,诸色百戏艺人都要上演杂剧、舞蹈以示祝贺。这种习俗南丰上甘村一直流传,当日,傩班弟子不仅聚会吃寿面,而且村中连演十天大戏。4、二郎神宜黄弟子最为熟悉。古代各种行业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傩既有驱疫功能,又有娱人作用,傩神清源自然是宜黄戏神的最佳选择。  

清源是南、宜周边地区的傩神,所以清源戏神最早也产生于这个地区。但宜黄弟子有上千人,为了生存而四处演出,一些名角因各种原因加入其他声腔戏班时,必然带去清源信仰,这也许是后来弋阳腔和昆山腔以清源为戏神的原因。清代戏剧更为繁荣,许多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进入城市,戏班弟子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找到地位更高的老郎神(唐明皇)来充当戏神,但赣东地区仍然流传清源傩神与戏神,如南丰南堡傩神殿里早几年还悬挂着清源戏神牌。


江西南丰石邮傩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5: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关公也是傩神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人士。原系一员武将,因与刘备、张飞结拜,匡扶汉室江山,战功卓绝,官封汉寿宁候、官高爵显。后历代帝王敬他“义薄云天”,累累加封,称帝、称圣,显赫无比。在四川,虽说关羽从未入川,但关公信仰,十分普遍。不但为官宦视为楷模,连民间社团、行帮乃至封建会道门亦奉若神灵。  

关公作为忠义的化身,早为百姓家喻户晓。不过,关羽作为佛道二教的护法神,傩坛坛神,尚鲜为人知。  

关公如何成为佛道之教的护法神和民间坛神的呢?  

传说,关公麦城战死后,冤魂不散,满怀一腔冤气,提着脑袋,四处鸣冤。一天,路遇佛祖释迦牟尼(道教说遇见太上老君),关公向佛祖倾诉满腔冤屈之后,佛祖开导他:你说死得太冤,可是,你生前斩颜良、殊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难道被你所杀的人还少吗?难道他们都该杀,人家都死的不冤?关公一听,顿时大彻大悟。询问佛祖,如何才能消除冤气,断除六根?佛祖劝他,赶快皈依佛门,才能心底坦荡,祛邪扶正。关公听了佛祖规劝,决心皈依佛门(道教说“从道养身”)。后被佛教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天尊关帝圣君”(道教称“伏魔大仙关帝圣君”)镇坛护法,威镇山门。现四川梁平县的明代建筑“双桂堂”,一进庙门,见到的是关公的殿堂。只见关公带领关平、周仓,扶佑佛殿神圣。其来源即出于上述典故。  

由于关公一身正气,神勇无敌。在民间驱傩习俗中,奉为坛神或戏神。酉阳阳戏、梓潼阳戏、提阳戏都敬关公为主神。开戏,必设关公圣像、先祈关公后开正戏。在梓潼县还有“关公扫荡”的习俗。每年春节或关公生日,均要从庙里抬出关公像,在田野、村寨中游走(扫荡),以借关公之威,驱邪纳吉,保一方平安。届时,当地群众,在村头庄尾,设坛迎送,气氛热烈隆重,可谓一大宗教民俗景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5-16 16: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汉网搬运工是转运使吗?{:loveliness:}这几天我有点迷糊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傩舞·傩��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 屯堡文化与军傩地戏  


安顺汉族屯堡人,以其勤劳和聪明能干,在贵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图像。  

在贵州腹地,以安顺为轴射中心,包括普定、平坝、镇宁、紫云、清镇、长顺、晴隆等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内,生活着在语调、习俗、服饰、信仰、建筑等方面,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和其他汉民族的汉人(自称老汉人)。这些汉人所居住的村寨多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关、哨、卡、卫、所等命名,其中屯、堡最多,“以其居住地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屯军堡人,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安顺府志•风俗志》)。  

几百年前,屯堡人从遥远的北方,迁徙云南高 原,因征战有功,划封黔中最富饶之地生活。但从入黔之日起,回归故里,落叶归根,客居他乡思乡的情结,从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当这种希冀,被时间的流逝冲刷得无影无踪时,一种渴望保留传统文化的心态,就成为屯堡人强大的内聚力,顽强地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在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当数“安顺地戏”,仅安顺就有一百多堂。地戏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和演出影响深远。地戏的传承路线基本上是沿着南征军的行军路线及屯田驻军分布的,呈明显的带状构架,其中心在安顺,并一直延伸到云南澄江县。澄江县阳宗乡小屯一带的《关索戏》,与贵州地戏具有相似的特征,是属于军傩系列的一种傩戏。地戏是由南征军带入并在屯堡中发展和完善的,这反映在内容上,征战是地戏唯一的主题;在表演上武打是地戏的特征;英雄崇拜贯穿于地戏演出的始终。  

屯堡人主要信奉坛神。祭祀活动,以跳神(地戏)为主的,多为“调北征南”屯军后裔。跳神一年两次,正月初一到十五,要戴着脸子(面具)跳神、演地戏。新正聚戏是屯堡人交流、认同的一种情结,具有强烈的内聚力。“调北填南”民屯后裔,春节期间要举行“跳花”活动,“跳花”时手执彩灯和画像,走村串寨,以图吉利,“跳神”与“跳花”,互相穿插,香烟缭绕,笙鼓齐鸣,十分热闹。这是屯堡人“离乡不离腔“的民俗心理形成的几百年古朴而固执的民风,正是这种民风,使军傩地戏历久不衰。民族迁徙与屯堡文化、民族迁徙与傩文化是两个深层次的文化史课题,有待深入发掘与研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江西南丰的“跳竹马”  

江西南丰的“跳竹马”是表演花关索(又称关索)与鲍三娘、关公与周仓对阵的一种傩舞。因上述4将腹前安有木质小马头(周仓为小狮头),腰后用竹片弓成半弧,以战袍后襟复盖,故称“跳竹马”。每年春节期间活动,到各家驱邪逐疫 。先是开山舞旗,次为花关索执长抢与鲍三娘舞双刀比武,再是关公舞刀与周仓执戟比武,演员一脚趿起,一脚着地跳跃,表示马的奔跑。最后花、鲍、关、周4人同时对阵,不分胜负结束。有的竹马班在花、鲍对阵前,加两个先锋步战,或是打旗与承旗对棍,或是五道将军与连山太子对棍。表演时,许多乡民向竹马撒谷糠,俗称“撒粮”,表示喂饱神马,好驱鬼妖。清代后期,战乱不断,南丰乡民希望“跳竹马”能驱兵祸,便在2 名锣手伴奏的助阵锣声下进行舞蹈,以寓意“鸣锣收兵,天下太平”。有的乡民怕“跳竹马”时掉武器,成为刀兵之灾的象征,不“跳竹马”而给香火钱,希望“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南丰竹马舞,寄托着乡民向往和平,祈求安定的美好愿望。  

南丰“跳竹马”是对阵舞蹈,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赓溪村传说:关公与周仓比武,关公打不过周仓,提议比力气,周仓同意。关公见沙地上一只蚂蚁说:“你能打死蚂蚁吗?”周说:“行!”一拳打下去,蚂蚁未死。关公用两个指头一捏就捏死了蚂蚁。周仓输了,不服。关公又指一根禾秆说:“你能把禾秆丢过江吗?”周说:“这还不容易!”捡起一根禾秆用力一丢,风把禾秆吹了回来。关公捡起一把禾秆,一丢就丢过了江。周仓又输了,就拜关公为兄。这个故事与《三国演义》描写不同。赓溪村又传说:鲍寨王的女儿鲍三娘爱慕花关索,说打得赢她就让关索过鲍家寨,打不赢就要他招亲。比武结果,关索被三娘捉了,就在鲍家寨招亲。西山村传说:打旗与承旗2个先锋很古怪,据说打旗吃了3斤姜,辣得龇牙咧嘴;而承旗吃了3斤铁,弄得齿落嘴瘪。这两个故事,与明代词话《关索传》也有出入。  

南丰竹马舞的人物也很神秘。周仓是一位棕脸或绿脸将军,或嘴吐獠牙,或头上长角,腮颊无须,又骑狮子,与熟知的周仓形象大不相同。田东竹马舞中的连山太子,与《关索传》姚苓寨的廉康太子名字音近,应是同一人物。廉康原是鲍父指腹为婚的女婿,三娘说他是“鬼面人”,不愿嫁他。而田东村的五道将军 ,唐代就是一个驱傩捉鬼的神人。但《关索传》和云南“关索戏”都无此人。又如田东村的花关索是个三眼神,传为关公之子,可史书《三国志》并无此人,其原型人物一直是个谜。南丰流行的关索故事与三国小说、关索词话和“关索戏”都不尽相同,说明南丰“跳竹马”另有来源,并且很早就与乡傩结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5: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顺地戏与面具  

明王朝建立初期,国内局势极不稳定,元朝残存势力的拼死反抗,边疆“诸蛮”不停地叛乱。为了防范“诸蛮”叛乱,朱元璋令择地建城,在修建城池的同时,明军在安顺、平坝一带,设置屯、堡、卫、所驻扎人马。贫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屯田的结果,巩固了边疆,养活了士兵,发展了当地经济,及把中原文化带进来。  

傩文化的主体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军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也随南征军和移民进入贵州,并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形成了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地戏。  

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演故事)、“扫收场”四部分组成。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  

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陶关地戏队大旗上就有这四个字。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  

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先将脸子郑重陈列在神龛上,然后杀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点在脸子上,同时念动开光词,赋脸子以生命。  

地戏演出时,演员无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地戏面具的戴法与傩堂戏不同。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置面具于额头之上,而不是象傩堂戏那样戴在脸上,这是便于武打。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杨木精雕细刻而成,做工讲究,神态生动。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除主将外,还有小军、道人、丑角、动物等类别。诸多面具中,武将面具最复杂,可细分为少将、老将、女将、番将、正派将军、反派将军等。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将一枝箭,女将一棵线、武将烈如焰”之说;嘴的刻法有“天包地”与“地包天”两种;眼则是“男将豹眼圆瞪,女将凤眼微闭”。  

就技法而言,地戏脸子多为浅浮雕与镂空相结合,精细却不繁琐;色彩上用贴金、刷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几乎没有一种颜色不可拿来用上。有的面具还要镶嵌上玻璃片,华丽堂皇,十分了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20 21:24 , Processed in 0.0769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