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95|回复: 39

冠(笄)之礼(汉民族成人礼)操作方案(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7 17: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FONT color=#ff0000></FONT></B>
<P><FONT color=#ff0000 size=4><B>冠(笄)之礼(汉民族青年男女成人礼)操作方案(附图解)
天汉民族文化网 <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 target="_blank" >http://www.tianhan.com.cn/bbs/</A>
百度汉服贴吧 <a href="http://post.baidu.com/f?kw=%BA%BA%B7%FE" target="_blank" >http://post.baidu.com/f?kw=%BA%BA%B7%FE</A>
联合设计
</B></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第一部分:冠(笄)之礼的意义
第二部分:关于冠礼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第三部分:冠礼的准备
第四部分:冠礼的程序
第五部分:简化版和集体版冠礼
第六部分:笄礼</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4><B>图:天汉民族文化网和百度汉服吧2006年1月3日在武汉东湖梅园举行的笄礼仪式现场照片,“笄者”为天汉网版主“残夜魅”妹妹</B></FONT></P>
<P><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6-1/2006146944581.jpg" border=0></P>
<P>================================================================
<B><FONT color=#ff0000 size=4>第一部分:冠(笄)之礼的意义</FONT></B></P>
<P>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汉民族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它对我们民族及成员生命过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今流行的所谓“成人仪式”。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P>
<P>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P>
<P>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各种原因,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仪礼”就是其中之一。“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这一民族文化传统的回归,无疑会给我们庞大的民族带来屹立风雨的底气,给庸俗文化有泛滥趋势的当今,带来一股雅正的新风。</P>
<P>自然,古人追求的“礼义”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照搬,而且,按照“礼”的内涵,讲的是“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恭敬。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我们需要在尊重文明传统、汲取既有文明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为传统冠礼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我们现在学习、创新和实践新的冠礼,就是为了继承这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让民族传统礼仪对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明、激励青年人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继承传统冠礼对青年人负责、仁义、孝廉等正面激励价值的基础上,我们更应积极寻求通过适当方式,在冠(笄)之礼中启发青年人爱国、进步、理性、奋进等应有的精神品格。</P>
<P>为行文方便,以下对冠(笄)之礼统称冠礼,对于女孩子的成人礼仪与男孩子的大同小异,其不同之处,本文将用专门章节加以说明。</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B>第二部分:关于冠礼继承与创新的问题</B></FONT></P>
<P>我们考虑,在服饰上,应以忠实继承为主。在具体的礼仪程序上,则可谨慎地加以扬弃和创新。重视继承冠礼服饰,意在表达对祖先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敬畏;在具体的程序上谨慎但积极地创新,意在表达后代子孙超越前人、面向未来的勇气。</P>
<P>冠礼服制应以继承既有遗制为主,哪怕觉得“这种汉服不那么好看”,也不宜做大的调整和“创新”。正如“上衣下裳”制。章服文化也是汉家礼乐文化中的有机组成,旧有的汉服服制积淀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成为民族传统中的固有理念,并且和礼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非常和谐的契合。上衣下裳制的礼服,以及相应的配饰,虽然在实用性上不及后来的各种汉服形制,但仍被先民以慎追追远的精神作为最高等级的礼服形制,保留了长达几千年,早已注入了固有的文化审美内涵。当然,因为当代男子头发比较短等原因,这些客观因素在冠礼服饰选择上可容许一定的灵活性。</P>
<P>具体的礼仪程序和礼仪方式,完全照搬古代的做法,并不现实,也无必要。先人的冠礼活动中,具体的仪程的确有一些不应继承的东西及不适应时代的部分。如果我们只为了体现所谓“尊重传统”而全盘照搬,势必使冠礼活动在将来推向社会的过程中遭遇强烈的抵抗。因此,谨慎却积极的必要的变动和创新不可避免。</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B>第三部分:冠礼的准备</B></FONT></P>
<P><B>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B>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同时也考虑到现实情况——由于我们现在大多数高中生毕业的年龄在18岁,这基本是一个人生的分界点,“18岁成人”不仅符合时代特点和法律要求,也结合了当代青年人身体发育成长的规律,因此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时间,最好在行礼者18岁生日前后。当然,一些已过18岁的年轻同胞,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冠礼的实践愿望,虽然已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成人仪式”,但也可以参加冠礼活动。不过,宜在20岁之前而不宜过晚。</P>
<P>冠礼的日期,古人是通过“筮日”即用占筮的方式加以确定。此当弃之不用。我们建议,具体日期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P>
<P>·单独举礼时,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各家庭根据具体情况酌定)考虑到成人者基本为有上学时间安排的中学生,我们建议,举礼日可向学校请假一天(或半天),而学校也应该给假一日以方便孩子们在家举行冠礼。(期待这能成为一种传统)</P>
<P>·集体举行冠礼时,宜定在有文化内涵及纪念性意义的日子。比如国庆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女儿节(特别适合女孩子行笄礼)、黄帝诞辰日、孔子诞辰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等。</P>
<P><B>2 冠礼的地点</B></P>
<P>古时冠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考虑到现实情况,我们建议,单独举礼时,可在家庭及附近的开阔地带。集体举礼时,可在学校广场、学校大厅、公共文化场所(尤以文庙等处为佳)等地。尤其是单独举礼时,因为现实居住条件的制约,应该灵活处理。如果有单独的庭院的,可在家里的庭院中进行。如果是住高层楼房的,在家居面积很大的条件下,可以把客厅专门腾空,做适当的布置后举行。否则,居住面积不大的话,还是最好到小区广场、草坪等比较开阔的地点举行。当然,也可以暂借一些公共文化场所的厅堂等进行。为了其神圣性,必须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场合.</P>
<P>古时行冠礼有所谓“阶”的讲究,有司(捧冠的人,也称执事)依次排开,正宾在为冠者“三加”时需要依次走下不同的“阶”。曾有实践者,在院落地面上划出房子及阶型,我们认为其实可以不必过于拘泥。只要掌握大致的方位讲究,有司依次托盘捧冠站好就可以了。</P>
<P><B>3 冠礼的参加人员</B></P>
<P>参照古礼要求,结合时代实际,我们建议组织以下人员参加冠礼(当然,也未必需要过于拘泥,可根据实际情况酌定)。这是单独举礼时的人员,若是集体冠礼,可酌情增加规模。</P>
<P>①冠者1人(就是举行成人仪式的成年者本人)
②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须由宗子等男性宗亲长辈担任,一方面严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并没有普遍流传;另外,主人只限定于男性宗亲,本身具有一定历史观念的局限,所以,当今作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双亲比较合适。)
③正宾1人 (就是为冠者担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个人)
对即将成年的男孩子,必须强调其作为男性的社会角色,正宾必须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为及冠者的人生向导和社会楷模。其威严的祖父、父亲等男性长辈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儒家文化里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以,请德高望重的师长担此责任也是不贰之选。)
④赞者1人(就是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也协助冠者梳发、更衣等,可选择师长、兄姊、好友等适当人选)
⑤有司3人(即为冠者托盘准备所加之冠的人,可选择好友、兄弟姐妹等适当人选)
⑥客人若干(可邀请师长亲友等若干人观礼)</P>
<P>总人数以5--10人为佳</P>
<P><B>4 冠礼所需的服饰及摆放方法</B></P>
<P>宜遵循古制,以周制、汉制、唐制、明制为宜,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建议以明制为标准范本。建议准备以下汉服以行冠礼:
(具体名词无法详细解释,请参考天汉网有关汉服知识帖)</P>
<P>童子服:即未行礼之前换上的汉服。叫做采衣。这种衣服以缁布为衣,而饰以锦边,锦一般用朱红色。穿采履。可以暂穿普通的布鞋。正式举礼之前,孩子脱去平常的衣服沐浴后换上童子服。</P>
<P>“初加”所用:幅巾、深衣、大带、纳履。考虑到汉式鞋子复兴的实际,在整个冠礼过程中,可以一直穿布鞋而不必更换。准备一件直裾深衣,一条普通大带。</P>
<P>“再加”所用:帽子、<FONT color=#000000>襕衫</FONT>、革带、系鞋。</P>
<P>“三加”所用:幞头、公服、革带、纳靴。</P>
<P>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同胞的各种实际困难,我们可以暂时不必拘泥于那么多,我们设计了最简化版本的冠礼所需服饰清单(简化版冠笄之礼的具体操作详见第五部分)</P>
<P>中衣1件(代替童子服),比较好的深衣1件(举礼过程中可不更换),自制软裹幞头1个或可系带的小巾1个(因为没有那么多冠可加了,所以奉冠的有司可撤减为一人),布鞋1双。</P>
<P>衣服的摆放方位:公服、<FONT color=#000000>襕衫</FONT>、深衣,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P>
<P>将要加的冠,由三位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幞头、帽、巾。</P>
<P>除冠者外,其它包括主人在内的参礼人员,有汉服最好,没有也可以着日常服装,但应注意庄重和整洁。忌披头散发、穿脱鞋、短裤等装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应穿APEC会议装、中山装、旗袍等衣服。</P>
<P><B>5 冠礼所需的其它物品准备</B></P>
<P>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议用古朴造型的酒杯。
②饭1份:可以用浅盘或小碗象征性地铺一层米饭即可,备竹筷一双。
③小几一个:作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饭1份
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上面放置要穿的三套汉服。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上面可放较薄的软垫。
⑤盥1个:用普通的盆加水,备毛巾及温和的洗手液即可,置于放汉服的席子北侧。
⑥香炉及香若干:酌定
⑦国旗挂图1张(用法后面详述)
⑧座椅若干:酌定</P>
<P><B>6 关于冠礼中的音乐</B></P>
<P>礼乐不可分,古人行冠礼,贵族多举乐,士民多不举乐,综合考虑,建议:</P>
<P>备古琴或古筝一架,香炉一盏,乐手一名。不必拘泥演奏时机,可以从头至尾循环演奏,曲目,宜选择《高山》《流水》等古典名曲。当然,也可以播放古典音乐代替。</P>
<P><B>7 冠礼中所用到的常用汉族礼仪动作</B></P>
<P>①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②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③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出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P>
<P><B>8 冠礼仪程中的取“字”问题</B>
谈到冠礼,就不能不提到先民姓氏文化中的表“字”风俗,这也是冠礼中很重要的仪式程序之一。
姓、名、字、号,是汉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结构,先民中许多历史名人都有神采飞扬的“字”与“号”。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呼吁,恢复国人取字的风俗,并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论述了其积极价值。我们建议,举行冠礼的家庭,不妨尝试给孩子取一个意韵隽永、有励志作用的格调高雅的“字”,至少,它会给孩子们的一生带来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有百益而无一害。
具体的起法,研究传统姓名文化的人士皆指出,表“字”重在激励人生,重在鞭策与鼓励之情。取字者,在传统冠礼的设计中,多被赋予了德高望重的主宾,我们建议,冠者父母亲若有意给孩子取字,不妨先行和正宾商议,倾听其意见后加以确定,然后在正式举礼时由主宾亲自授予冠者,此程序古礼称为“字冠者”。</P>
<P><B>9 关于举礼前的沐浴</B></P>
<P>古时行冠礼及其它仪礼,提前沐浴斋戒大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清爽和卫生固然是讲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对文化传统的敬意、塑造仪式的神圣性和庄重感。试想,形容邋遢蓬头垢面的孩子,即使穿上美丽的成人礼服,也没有多少庄重和神圣可言。冠礼前的沐浴,原则上,每个参礼及观礼者都应做好,尤其是冠者、主人、正宾、赞者、有司等主礼人员,重点是冠者和正宾。冠者沐浴更衣,可表达对成长的期待、对神圣仪礼的敬畏,正宾神清气爽举止得当,可体现对主人盛情邀请的尊敬和感谢、对冠者成年庄严时刻的尊重。尤其是作为冠者的孩子,都是青春活泼的少年,常喜运动,爱出汗,更要悉心沐浴更衣,做到干净、得体。依据传统,举礼时冠者需要着袜正坐于席上,预先搞好卫生,也可以避免可能产生的不雅及尴尬。</P>
<P><B>10 标准型新冠礼举礼示意图(以庭院或大厅举礼为例)</B></P>
<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6133726547.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6133726547.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9 1:04:5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求意见---冠(笄)之礼(汉民族青年男女成人礼)操作方案(附图解)

<B><FONT color=#ff0000 size=4>第四部分:冠礼的程序</FONT></B>


<P>1 筮日:定日期。按照前述确定日期的原则定下举礼日期和时间。</P>
<P>2 筮宾、戒宾:依照前述确定人员的原则,确定有关参礼人的人选,并以请帖或各种通讯方法邀请,对于正宾,宜由父母提前三日(最迟一日)登门邀请。</P>
<P>3 陈设:备好场地、礼器等等,做好举礼的各项准备工作。</P>
<P>4 迎宾:主人立于东阶位等候宾客;三位有司托盘奉冠按方位立于西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冠者沐浴后,由赞者协助梳理头发,更换采衣采履,安坐于东房(更衣间)内等候;乐手演奏。</P>
<P>5 就位: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入场后就座观礼;主人于宾客皆落坐后就坐于主人位。</P>
<P>6 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可以说:今天,拙子某某(去掉姓,下同)行成人冠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光临!下面,拙子某某成人冠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说,请某某入场拜见各位宾朋!</P>
<P>7 冠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冠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冠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P>
<P>8 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P>
<P>9 一加:冠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幅巾,正宾接过,右手执后部,左手执前部,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下(膝盖着席)为冠者戴上巾,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过来为冠者好巾。冠者起身,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深衣大带的衣服。</P>
<P>10 一拜:冠者着深衣大带幅巾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P>
<P>11 二加:冠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帽子,正宾接过,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冠者去幅巾。正宾跪下,为冠者着帽,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冠者正帽。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帽子相配套的襕衫和腰带的衣服。</P>
<P>12 二拜:冠者着襕衫和腰带帽子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P>
<P>13 三加:冠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幞头,正宾接过,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赞者为冠者去帽。正宾跪下,为冠者着幞头,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冠者正幞头。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相配套的公服。</P>
<P>14 三拜:冠者着公服、幞头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这次是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P>
<P>15 置醴:有司撤去冠礼的陈设,在西阶位摆好醴酒席。正宾揖礼请冠者入席。冠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P>
<P>16 醮子:正宾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冠者转向北,正宾接过醴酒,走到冠者席前,面向冠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冠者拜,接过醴酒。正宾答拜。冠者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冠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冠者拜,正宾答拜。冠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P>
<P>17 字冠者:就是给冠者取“字”,此项可选。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宾为冠者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甫。”冠者答:“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冠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P>
<P>18 聆训:冠者于席跪于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具体内容父母酌定。冠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对父母行拜礼。</P>
<P>19 冠者揖谢:就是冠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冠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P>
<P>20 礼成:冠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拙子某某冠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并与冠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然后说,请各位宾朋至家中客厅茶叙!此时,所有宾客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出席,并可向主人致意后自行散离。主人和冠者引其它宾客至家中客厅茶叙即可。赞者有司朋友等人可先留下整理打扫冠礼场地。</P>
<P>至此,冠礼结束。</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B>第五部分:简化版和集体版冠礼</B></FONT></P>
<P><B>1 简化版冠礼</B></P>
<P>虽然以上的标准型冠礼从物质到人员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汉服运动刚刚兴起的中国来说,仍然显得相当奢侈。现在人们能有一套汉服已经很不容易了,更遑论准备几套汉服和相应的冠,这些的确都很难实现。因此,考虑到目前同胞的实际困难,我们特别设计了可操作的简化版冠礼。</P>
<P>简化版本的冠礼,是我们重建礼仪之邦过程中一种实践民族礼仪的过渡类型,重在表达庄严、神圣和诚意,而不过多追求程序的完整和礼器的规范。这一版本的特点如下:</P>
<P>①基本上,所有冠礼要素都可以酌情缩减。比如,有司可减为一人,三加减为一加。可不举乐,可不邀请宾朋观礼,场地不限,在家中庭院甚至客厅里就可以举行。
②程序步骤和相互的揖拜尽量不减,以此塑造礼仪的庄重感,弥补汉服条件匮乏的缺憾。</P>
<P>我们以比较容易实现的简化版本为例,详细说明如下:
●参礼人员:冠者,父母亲,正宾,有司一人,赞者一人。(有司赞者也可以由一人担任)
●准备什么:中衣1件(代替童子服),比较好的圆领汉服1件,或者深衣1件(举礼过程中不更换),自制软裹幞头一个(制作方法见天汉管理员百里奚的教程),如果实在不会做,也可以做一个可系带的小巾(可参考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今年举行贯礼时所用小巾 图:<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10/2005102201431879.jpg"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10/2005102201431879.jpg</FONT></A>)布鞋1双。醴酒1杯。饭一份。小几一个,席子三张。盥1个。香炉及香若干。国旗挂图1张。
●详细程序
① 筮日:如前
② 筮宾、戒宾:如前
③ 陈设:如前
④ 迎宾:主人立于东等候宾客;有司托盘奉冠按方位立于西;冠者沐浴后,更换中衣,安坐于东房(可在卧室)内等候。
⑤ 就位: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正宾落坐于正宾位;主人于宾客落坐后就坐于主人位。
⑥ 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今天,拙子某某(去掉姓,下同)行成人冠礼,感谢各位的光临!下面,拙子某某成人冠礼正式开始!
⑦ 冠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冠者穿中衣走出来,向参礼者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在冠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
⑧ 宾盥:如前。
⑨ 加冠:冠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幞头或小巾,正宾接过,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下(膝盖着席)为冠者戴上巾,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过来为冠者整理好幞头或巾。冠者起身,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或小巾相配套的圆领汉服或深衣。
⑩拜礼:冠者出房后,向参礼者展示。然后连续行三次正规拜礼:第一次向父母,第二次向主宾,第三次向国旗。
⑾醮子:如前
⑿字冠者:如前,可选。
⒀聆训:如前。
⒁冠者揖谢:就是冠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冠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有司、赞者、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⒂ 礼成:冠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拙子某某冠礼已成,感谢各位盛情参与!并与冠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主人和冠者与参礼者茶叙即可。</P>
<P>至此,简化版冠礼结束。</P>
<P><B>2 集体版冠礼</B></P>
<P>集体版冠礼,我们考虑主要由学校等进行组织。具体的方式与标准版和简化版冠礼都有诸多不同。设计中,我们参考了今年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冠礼(图:<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10/2005102201431879.jpg"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10/2005102201431879.jpg</FONT></A>)和韩国冠笄礼(图:<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6/200562202234682.jpg"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6/200562202234682.jpg</FONT></A>)的有关样式。所谓礼失求诸野,虽然我们转而向韩国学习礼仪实在是令人悲伤,但作为初期的复兴礼仪的尝试,却也不得不虚心向我们曾经的学生求教。</P>
<P>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设计了一套集体版冠礼的详细操作方案,特点和内容如下:</P>
<P>特点:结合各种客观物质条件,吸取东莞试验和韩国做法的有益经验,保留一部分当代中国成人仪式的积极部分,综合而成。仪程为一加、一拜。在我们设计的基础上,具体操作时可以灵活变通,可以分批次完成。</P>
<P>准备工作:
1 时间和地点
集体举行冠礼时,宜定在有文化内涵及纪念性意义的日子。比如国庆节、清明节、女儿节(特别适合女孩子行笄礼)、黄帝诞辰日、孔子诞辰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等。地点宜在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P>
<P>2 人员
根据场地大小,可以不限冠者(举礼的成年学生)人数。正宾可由多位老师出任。同时安排多名赞者和有司以做协助。人选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按照一名正宾配一个赞者的组合,有司人数则可不限。可以安排其它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层等观礼,并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出席。诵加冠赞词者,宜选定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最后,遴选一人做总主持的司仪。</P>
<P>3 所需服饰
综合考虑,宜给每位冠者发儒服一套,在举礼前组织穿好。给每位冠者准备方巾一顶,由有司托盘列队做好准备。我们建议,最好不要采用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那次所用系带小巾,因为如果定做大批小巾,还不如直接定制方巾更为合适。而且因为方巾造型非常简单,甚至可以提供材料发动学生在手工课上自制,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冠,相信学生的感觉会有很大不同。</P>
<P>4 所需其它礼器用品
①席子若干张,按等距离密布于场地中央。也可以横列或纵列式摆放。席上加软垫,席子之间,留出适当宽度的通道,以方便多位正宾及赞者通行。
②醴酒席若干:每张席前部置小几一个,上面放酒一杯,饭一份,匙一个。酒宜采用米酒等适合学生饮用的清淡的酒品。
③礼台布置:在场地正前方位置,宜置放大型台案。先以适当花木装扮,以备敬献鲜花、果品等物。正上方并列悬挂大幅黄帝挂像和大幅国旗。需要注意,学校领导层人员此时不应坐在礼台位置,而应在场地其它适当位置另布置领导层观礼台。</P>
<P>5 集体冠礼的音乐问题
可以在场地前方侧面安排小型古乐队,并置适当扩音o(︶︿︶)o 唉。同时宜安排校内乐队演奏国歌,或者在后台准备国歌的数码音乐。具体的演奏时机又司仪掌握。</P>
<P>6 仪式中礼辞的撰写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冠礼赞辞,一种是冠者誓词。可以参考海内外公祭黄帝孔子等所写礼辞,结合举礼学校特点,由教师和学生自行撰写。格式上宜采用诗经式的四言诗文。</P>
<P>附参考赞辞: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成年礼祭中华民族列祖列宗文》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P>
<P>维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率全体董事及教职员工生,为o(︶︿︶)o 唉高中部二三年级学生成年礼大典,谨以香花供果,敢昭告我中华民族,列祖列宗大位之前曰:</P>
<P>维我中华,东亚之光,炎黄世胄,鸿图大同;四维八德,卫道充充,诗礼教化,温馨融融;圣人制礼,正俗易风,士冠揖射,传世隆弸;庠序之义,兴学树人,交流两岸,文化同功;潢涌福地,四水归堂,巍峨黉宇,巨擘辉煌;台商子弟,天伦圆梦,进学受教,儒道为重;遵古礼行,仪节典范,诗书义理,实践於兹;吉时令节,遵礼为之,殷殷学子,伏祈佑之。</P>
<P>谨告</P>
<P>7 民族基本礼仪的预先学习
教师应事先带领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民族礼仪,如正坐、拜礼等等。并要安排学生预先沐浴更衣,整肃仪容,防止嘻闹,还需注意的是,参加冠礼的学生要更换洁净的鞋袜(鞋子样式不作统一要求)</P>
<P>8 正式举礼前的准备就位
布置好礼台,观礼者就位,古乐队奏古乐,场地中布置好席子和澧酒席,正宾、赞者、有司列队准备,司仪就位。</P>
<P><B>集体版冠礼程序</B></P>
<P>1 集体冠礼开始:全体肃静。乐队肃静。司仪宣布集体冠礼开始。</P>
<P>2 冠者入场:司仪宣布冠者入场。此时全体起立。冠者列队入场,按预先安排位置正立于自己的席位前。</P>
<P>3 奏国歌:全体肃立,乐队演奏国歌。司仪宣布后观礼者集体坐下。</P>
<P>4 冠者就位:司仪宣布,请冠者就位。冠者脱鞋,正坐于自己的席子上。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席边一侧,注意与前后左右的人保持适当距离。</P>
<P>5 领导致辞:这一项恐怕是省不掉的。可由司仪宣布后,请领导致辞。</P>
<P>6 教师代表致辞:这一项恐怕也省不掉。</P>
<P>7 学生家长代表致辞:同上</P>
<P>8 冠礼学生代表致辞:同上,晕。当代中国人不懂礼仪,但就喜欢致辞。</P>
<P>9 向黄帝像及国旗鲜花,鞠躬:最好由冠礼学生代表来做。乐队奏乐,有司协助,向黄帝像及国旗献鲜花、奉果品,三鞠躬。</P>
<P>10 诵加冠赞辞:演奏古乐,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诵念赞辞。</P>
<P>11 加冠:在赞辞和音乐声中,正宾与赞者一同,依次为冠者带上方巾,赞者为其正冠整理。这个过程耗时会很长。</P>
<P>12 冠者饮醴酒:冠者集体持醴酒,象征性地饮些。持饭,吃一点。这个程序主要表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敬意</P>
<P>13 冠者诵誓词:在司仪带领下,冠者集体举右手诵读誓词。</P>
<P>14 冠者向黄帝像及国旗集体行拜礼:冠者敛容正坐,集体面向黄帝像及国旗行拜礼一次。</P>
<P>15 礼成:司仪宣布,礼成。乐队奏较欢快的古乐。观礼者集体有序退场。冠者最后退场。</P>
<P>至此,集体冠礼结束。</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B>第六部分:笄礼</B></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5><B>见本帖第17楼</B></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9 18:47:4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7 19: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还是不要分散的各家各户搞了。干脆以村镇、小区或者学校为单位集体举行!
发表于 2005-10-9 1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經轉帖至華夏復興-儒學論壇,以徵求更多同道參與討論。華夏復興超級版主笑非(ufe3)兄曾經為網友周天晗兄、cici姑娘成功舉行冠禮、筓禮。他的意見值得參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8:30:3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0-9 19: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P>多谢好古兄,期待各位赐教.</P>
<P>短信已复.请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9:14: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9 19: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细明体 size=7>绝对支持,强烈支持!!!!!!</FONT></P><P><FONT size=7>反对者不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FONT></P><P><FONT size=7>大汉民族要复兴,不能被人遗忘!!!!!!</FONT></P>
发表于 2005-10-9 2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P>集体冠礼可以借鉴旅酬的方式,宾为一个人加冠,然后这个人为下一个加冠,下一个人再为再下一个加冠,</P><P>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不适合行冠礼。</P><P>陈设不符合古制。衣在东房内,冠、洗,在庭中。</P><P><b>三加之前,冠者未成年,不能行礼,所以出东房只是南面,并不行礼,也不需要答礼。迨三加之后才有还礼之事。</b></P><P>再加皂衫是宋制。明制是襕衫。</P><P>推荐以文庙代替家庙。</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9 2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感谢吴飞兄赐教! </P><P>我们有几个问题,想继续向仁兄请教</P><P><FONT color=#ff0000>集体冠礼可以借鉴旅酬的方式,宾为一个人加冠,然后这个人为下一个加冠,下一个人再为再下一个加冠</FONT></P><P><FONT color=#000000>此建议甚好.但是是否会造成集体冠礼时间过长呢? 而且,冠者是否适合充任宾的角色?</FONT></P><P><FONT color=#ff0000>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不适合行冠礼。</FONT></P><P><FONT color=#000000>仁兄的意思,是这些节日的特点与成人之义不尽相符?这自然是古制,但是是否有必要拘泥?我们考虑,这些节日本身文化内涵也很丰富和多元,与激励成长的冠礼似乎不太冲突.比如,春节与中秋是团圆喜庆之岁时,为何不能借此激励青年传承文明促进成长呢?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日子,与冠礼似乎更不矛盾.</FONT></P><P><FONT color=#ff0000>陈设不符合古制。衣在东房内,冠、洗,在庭中。</FONT></P><P><FONT color=#000000>我们查阅的资料,所加之服是放在庭中席上的,不知该采用哪种说法?其余哪些与古制有冲突之处?恳请不吝赐教.</FONT></P><P><FONT color=#ff0000>三加之前,冠者未成年,不能行礼,所以出东房只是南面,并不行礼,也不需要答礼。迨三加之后才有还礼之事。</FONT></P><P>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设计时尽力把握"尊重古制但也不拘泥古制"的原则,仁兄的建议,我们会仔细考虑.</P><P><FONT color=#ff0000>再加皂衫是宋制。明制是襕衫。</FONT></P><P>这是我们的笔误,已做更正.向大家致歉</P><P><FONT color=#ff0000>推荐以文庙代替家庙。</FONT></P><P>建议甚好,值得考虑.</P><P>感谢华夏复兴诸位的帮助,复兴礼仪人人有责,期待同胞携手努力</P>
发表于 2005-10-12 0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 color=#010e69 size=4>仪礼:陈服于房中西墉下,东领,北上。——放在东房内。就是冠者最初所在的那个房间。洗当东荣,在屋檐滴水处,离阶约当堂深。爵弁、皮弁、缁布冠各一匴,执以待于西坫南,南面,东上。坫,如果没有记错,在阶上房角处,但于坫南,又有后边降阶授受,自然是在阶下了。</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10e69 size=4>春节、中秋,应是自家团圆的日子,不宜请宾参加活动。清明重祭祀,一庙不宜两用。</FONT></FONT></P><P><FONT face=宋体><FONT color=#010e69 size=4>集体冠礼古已有之,通典载晋代事,但是自家三个孩子,人数不多……</FONT></FONT></P>
发表于 2005-10-12 0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www.hxfx.net/dispbbs.asp?BoardID=43&amp;ID=3424" target="_blank" >http://www.hxfx.net/dispbbs.asp?BoardID=43&amp;ID=3424</A></P><P>原来画的站位图,数字表示行礼的不同阶段。</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2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P>多谢笑非兄指教</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0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P>笑非兄的以上建议,经过讨论:</P>
<P>1 接受春节,中秋不举礼的建议,已经删除.</P>
<P>2 三加之前,未必不可以行礼,此处不必拘泥古制.</P>
<P>3 接受建议,推荐以文庙等处行礼为佳</P>
<P>4 所加汉服,还是以庭中陈设为宜,一则展示汉服之美,二则,因经常有场地局限,东房(更衣室)狭小,也未必适合陈设汉服</P>
<P>5 集体冠礼,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不取通典所载方式,而是进行较多创新设计.</P>
<P>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只是抛砖引玉以期引发更多深入思考,在具体实践时也可以具体斟酌调整.</P>
<P>再次感谢笑非兄的不吝赐教.欢迎各位继续提出宝贵意见</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0:08:1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20 15: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P>支持</P>
发表于 2005-10-27 2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能具体告诉我是怎么进行和需要那些具体的仪式吗?我想为我自己弄怎么个冠礼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2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汉之月</I>在2005-10-27 20:51:18的o(︶︿︶)o 唉:</B>
你们能具体告诉我是怎么进行和需要那些具体的仪式吗?我想为我自己弄怎么个冠礼</DIV>
<P>
<P>请您仔细阅读,我们写的很详细</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17: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求意见---冠(笄)之礼(汉民族青年男女成人礼)操作方案(附图解)

<P>笄礼修订</P><P><b><FONT color=#ff0000 size=4>第六部分:笄礼</FONT></b></P><P>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另行强调明确。</P><P>
<b>一 行礼的意义</b>
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明显将女子的社会责任缩定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过,我们不应该以时代的限制为由就放弃仪式本身的神圣和象征作用,实际上,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新意。我们会发现,笄礼的象征意义和冠礼一样重大,同样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当然,这个社会责任的内涵是根据时代的进步调整了的。女子需要独立、自强,不过女子的自强不需要以男人强大的方式来湮灭自己的柔美。关于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我们其实已经走了误区,女子要“平等”,举手投足间向男人看齐,没有了优雅,多了几分粗鲁……所以,在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她如何正确认识美丽和自强的关系,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必须承认,笄礼的行礼方式带有女性特有的柔美: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一个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这一过程体现了女性的柔美,暗示了女子将以与男子不同的方式支撑起我们这个世界。 </P><P>
<b>二 行礼年龄
</b>《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最迟二十岁。考虑到时代发展、笄礼意义的调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要读书,完成学业。所以,这个时间放在高中毕业18岁为宜。 </P><P><b>三 行礼日期</b>
关于这个日期,前面冠礼部分已经详述,故不加追述,只追加一个日子: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这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韩国流传。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笄礼,不仅是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P><P>
<b>四 注意问题</b>
笄礼的仪节及用服,文献缺乏记载。但综合各种资料来看,整个行礼程序,笄礼与冠礼基本相同,只在几处细微方面略有差异。
1 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宜由女性担任。行礼地点宜于堂室。
2 加笄:古礼女子笄礼同男子冠礼一样,也有三加、二加等。冠笄盛于盘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执之。男子三加分别是巾、帽、幞头,女子也有纷繁的钗冠。条件许可下,可分别加笄、簪、凤冠。考虑到现今的实际情况,简化举礼时只一加即可——即由正宾郑重地为女子梳头,加笄。发簪、发钗这些东西在今天依然很流行,所以比起男子的首服,要容易得多。笄礼用服,文献几无记录,我们考虑,宜分别选择襦裙、曲裾深衣、大袖长裙或其它等次女装汉服。
3 关于头发长短:现在有许多女孩子习惯留短发的,这和仪式的方式直接冲突,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我们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建议,想听听大家的看法。</P><P>
<b>五 笄礼的简明操作仪程</b>
<b>【准备活动】</b>
1 筮日: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不适合行礼。
2 筮宾、戒宾:即确定参礼人员,并以请帖或各种通讯方法邀请.对于正宾,宜由父母提前三日(最迟一日)登门邀请。
参礼人员:
笄者;
主人——一般为笄者的双亲;
正宾——有德才的女性长辈;
有司1人——为笄者托盘的人;
赞者1人——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
观礼者若干。
3 器物陈设:场地、礼器、服装、音乐等。
场地:古时笄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建议在庄严肃穆、安静开阔、文化气息重的场地。如孔庙、学校等。
汉服:
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穿普通的布鞋。梳双鬟髻。
2.初加:发笄,罗帕。一套素色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3.再加:发簪。稍微明丽一些的曲裾深衣。
4.三加:钗冠。大袖长裙礼服。佩绶等饰物。
衣服的摆放:按顺序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要加的发饰,由有司捧在盘里,立于场地西册,面朝南,从东到西排开,依次是:发笄、发簪、钗笄。
说明: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蕴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象征着花季少女的美;最后的翟衣正好反映了汉民族女性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设施:
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议用古朴造型的酒杯。
②饭1份:可以用浅盘或小碗象征性地铺一层米饭即可,备竹筷一双。
③小几一个:作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饭1份
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汉服。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
⑤盥1个:用普通的盆加水,备毛巾及温和的洗手液即可,置于放汉服的席子北侧。
⑥香炉,香
⑦国旗挂图1张
⑧观礼者座垫若干。
音乐  礼乐不可分。可用《高山》《流水》等古典名曲。 </P><P>
<b>【笄礼仪程】</b>
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
2.就位:有严格的顺序。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坐于主人位。
3.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可以说:今天,小女某某行成人笄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光临!下面,小女某某成人笄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说,请某某入场拜见各位宾朋!
4.笄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5.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6.初加: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笄者起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笄者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7.一拜: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8.二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9.二拜:笄者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10.三加: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赞者为笄者去发钗。正宾跪下,为笄者加钗冠,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笄者正冠。宾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11.三拜:笄者着大袖礼服、钗冠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这次是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
12.置醴: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正宾揖礼请笄者入席。笄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13.醮子:正宾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笄者转向北,正宾接过醴酒,走到笄者席前,面向笄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笄者行拜礼,接过醴酒。正宾回拜。笄者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笄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笄者拜,正宾答拜。笄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14.字笄者:就是给笄者取“字”。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宾为笄者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甫。”笄者答:“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笄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
15.聆训: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具体内容父母酌定。笄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对父母行拜礼。
16.笄者揖谢:就是笄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笄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17.礼成: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小女某某笄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并与笄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赞者有司朋友等人可先留下整理打扫笄礼场地。
至此,笄礼结束。
</P>
发表于 2006-1-25 0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很贴近生活的。支持
发表于 2006-1-25 09: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今年那个异常冷清的生日(还刚巧就是成人……),这实在是隆重的过分啊……估计家里人嫌麻烦不应……
发表于 2006-1-25 12: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P>先生辛苦,没想到还有先生这样为我华夏文化而呕心沥血者,生民幸甚!天下幸甚!!</P>
发表于 2006-1-31 2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仪式一定非常好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5-7 05:53 , Processed in 0.0810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