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01|回复: 78

尴尬的汉服,迷失的华夏——感触当前汉服事业的几个瓶颈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4 02: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服事业的起因,单从表面看,似乎是汉族人对自己没有民族服装尴尬的一种补偿,但仔细分析,实际不会是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会没有民族服装?这就会涉及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旦涉及到历史,就必然会涉及到民族;一旦涉及到民族,就必然会涉及到政治……话题越来越敏感,前行越来越微妙。所以,看似容易的一个问题,也慢慢遇到一些瓶颈。
         尴尬一:汉服发展速率的极端不平衡。

         虽然汉服这个词汇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汉服发展的初期,这个词的轰动效应带来的普及速率却很惊人——至少我就是——第一次接触到“汉服”这个词,我的内心深处不亚于发生了一次造山运动;第一次披上自己设计的汉服,一缕久违的熟悉暖流传遍周身,从来没有作为一个汉族人而这样自豪过……实际上,凡是加入汉服事业的朋友,几乎都是以这种骤然顿悟的方式开始的,足见这个事物的震慑力。
         汉服运动早期的贡献,主要在于汉网网友为主的宣传,这些网友们通过翻查古籍史料,穿着自己真挚揣摩出来的汉服,在异样的眼光里走上街市,走进辫子马褂一片、三牲屁股朝着孔夫子的祭孔现场……在民族血泪史的回顾上,也让失忆的汉族人回忆起了淡忘的历史——毕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在现在的汉族人的心里确实是模糊的。这些行为,像一道犀利的闪电,灼痛了人们的眼睛,随之,震撼了内心。
         汉服,一开始带来的是一阵清新的华夏之风。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汉服本应该已经开始融入寻常大众的生活、开始出现在各个代表汉民族的场合了,可实际上,在近一两年里,汉服的普及发展速率又骤然回落,汉服圈的范围维持在一个范围,以比较缓慢的速率增长着。统计一下汉服网站的出现速率,以及汉服网站注册会员的增长速率就会发现了。
         尽管不断有媒体报道的消息传来,但小打小闹的规模,离我们的目标不知还有多少距离。我们的汉服,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开始踯躅不前?我们的汉服,为什么久久不能走下网络?我们的汉服,本该蓬勃日上、开始迎接它的发展盛世,为什么这么快就进入了平台期?
         其次,从汉服圈的封闭性来看
         我和一位朋友聊汉服,他说:“感觉现在搞汉服的像一个亚文化圈”——当时他用的是英语"Times New Roman",我很惊讶。“感觉就像一群人在自娱自乐。”他接着说。
         我一开始听了很生气。因为,我最反感一些人混沌不清“古装”和“汉服”的概念。我们做汉服事业的人,不是在玩古典小资情调,而大多是些有民族抱负的人。或痛心于当前民族意识的淡薄,或伤心于传统文化的荒漠,让我们成为一个没有华夏的中国……我慷慨激昂地反驳道。
         而他淡淡地笑:“不是,这些我知道,我是说,汉服者们正在把自己封闭到一个圈子里。”我愕然。他随之慢慢说道:“你看,实际上,凡是经常泡论坛的,基本都知道‘汉服’这个词,但是为什么没有广泛宣传开呢?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讨厌这个词呢?为什么那么多大的论坛一概不感冒——甚至有的见了就封呢?最大的军事论坛‘铁血’、最大的文化论坛‘天涯’、最大的政治论坛‘强国’、最大的八卦论坛‘凯迪’,常常为这个吵得不可开交。为什么会吵成这个样子?……连网络上的年轻人中都不能流行,还指望难网络下的大众会普及吗?”
         “这就叫作‘一墙之隔,冷暖两界’。”他总结说。我更加愕然……
         唉,是什么隔断了汉服先行者和大众之间的桥梁呢?

         第三,从权威机构、官方媒体对汉服发展的态度来看
         如果说学术界的嗅觉稍显迟钝的话,那媒体的鼻子可就灵敏多了,纵使性子比较稳健的官方的媒体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汉服圈内的如火如荼,重大的官方媒体几乎置若罔闻,这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事实上,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擅长运动的中国人就深知媒体的重要性,尤其是官方声音的论调。曾有汉服志愿者前往中央台宣传,但并没有被接受。毕竟在中国,凡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必然要事先评价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后果,而汉服当前的形势,却给了我们的官方媒体一个尴尬的选择题——难道官方媒体不知道汉服这个新名词的新闻意义?只是,现在的媒体,敢触浅水者有敢触深水者无,首先具有的是避祸心理,官方媒体就更是顾虑重重
         最后,从汉服先行者们对汉服历史使命的分歧来看
         汉服圈内倾轧、混乱的局面,是我最不愿提及的现状,也是最现实、最严重的问题。汉服圈的混乱源自哪里呢?表面上,是汉服事业者们对汉服发展思路的分歧,而内在看,则是对汉服所折射的民族历史观念及态度的分歧。

         历史的血债要不要还?历史的仇恨怎么化解?当年的华夷大防,却被历史塑造成了一种的生存方式的共同体,如今又怎么面对?

         古往今来,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为了坚持理想而断送理想的人,不胜枚举。

         汉服,首先是汉民族的人文财富,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对它的象征和意义,需要用最大的虔诚去思考和探索,而不应该把它变成一种狂热宣泄的载体、运动的旗帜。如果没有认清华夏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就叫嚣着要复兴华夏文化,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在华夏文化里的涵义,衣服永远不可能只是“衣食住行”一类的基本生活问题,衣冠问题在华夏的礼乐文化里始终是一种文明的象征符号。章服之美,仪礼之大——是为华夏。它一方面反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念,一方面又联系着衣冠断代史下的民族耻辱。所以,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汉服,至少承载了双重的意义:作为历史的耻辱,它牵涉到民族情绪;作为文明的标志,它维系着文化的复兴。所以,汉服的历史使命至少有个指向:指向过去和指向未来。
         和汉服一样,同时90%以上的国民也具有双重的身份属性:作为汉族人的身份属性和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属性。一方面,没有民族特征的民族是没有凝聚力和发展前途的民族;但另一方面,当今的世界中,不依附于国家构架的民族如同没有家的人、没有根的飘萍,也很难屹立在世界中。看到当今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在为家园的问题而浸泡在血火中,我们难道不该庆幸自己有一个坚实的安身立命之处?
         的确,在汉服事业的初期,强调历史,对汉族几乎失忆的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祥林嫂式的悲情是弱者的表现——汉人什么时候才能不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侵略者不够强大凶狠上呢? 一个人决不会真正被别人击溃、被别人征服,能击溃他的只有他自己。一个大国的国民,必然充满了昂扬的大国的、强者的心态,而不是以受害者和弱者的心态面对这个残酷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最后要说的,虽然汉服曾经凝聚了太多的血和泪,如同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但是它的定位绝不应该只指向历史,而应该指向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汉服,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复兴的先导和桥梁,实现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4 3:31:2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14 08: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P>是呀!感觉问题太多了!我曾去过汉网论坛,发现那里只不过是一群人在对骂,真是没意思!</P>
发表于 2005-12-14 12: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P>的确,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很多问题需要深思和解决</P><P>希望大家想想对策,集思广益</P>
发表于 2005-12-14 12: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啊,看来你有深入的研究啊,其实先前我也是被民族主义而激奋而鼓舞,——当然汉服的美也是一个原因。相信男生就更多了,不少人甚至纠缠其中不能自拔,但是时隔这么久,我想我们应该不要停留在历史中去了,毕竟是一个共同体,共同的国家,那些人早已随风而去了,我们应该着眼于现在、未来,历史当然不应忘记,但不能沉迷…………一些过火的言论只会阻碍汉服的发展,但是,汉服不能走入主流媒体和社会确实很尴尬,我想,官方是决意发展清文化了,看不到支持汉服的一点迹象,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要是真不能抓住这次契机的话,永无翻身之地了,说到底,汉族早就已经不在了…………
发表于 2005-12-14 13: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蒹葭从风兄是否期望太高,失望才深呢?最近媒体对汉服频有报道,反倒让我生了一丝忧虑,真怕有什么名人登高一呼,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之街头巷尾。仁兄是明白的,汉服运动所要恢复的并不仅是衣冠,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礼乐文明,根深方能叶茂,细水才能长流,如果只是成为一时之尚,时过境迁,其命运未必好于伪唐装。
         普通大众对汉服也就是少见多怪,久见不怪而已,真正理性地不接受,理性地反对,甚至欲灭之而后快的,都是些读过些书的人,汉服复兴在思想上最大的障碍,虽是灾难,但并不是毁灭性的,学绝道丧,汉人自残犹甚蛮夷,观汉服网友的言论,很多仍然囿于传统现代,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之类从欧洲历史归纳出来的概念,所仰慕的是汉唐武功之盛,所叹息的是宋明的羸弱,所痛恨的是满鞑中断了所谓中国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不是超脱世俗社会表面的兴衰荣辱,体认华夏文明内在精神,以此复兴汉家衣冠又岂能服己服人,行之久远。
         华夏文明当此一阳来复之际,切不可急功近利,一个开放的小团体,着汉服,行汉礼,据于仁,游于乐,亚文化又如何?子孙继之, 成为一个亚族又如何,即使使不能光大于中土,薪火亦得传矣,当年夫子奔走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也就是一个亚文化的小头领而已,天不丧斯文,舍我其谁,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4 13: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秋水长天</I>在2005-12-14 12:52:12的o(︶︿︶)o 唉:
我想,官方是决意发展清文化了,没有文化积累的谋划者,迷失得找不到自己。现在的中国发展有这样一个误区:迎合了世界,迷失了华夏——不要文化只要特色。
谋划者不晓得华夏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关键意义,而一味地强调特色,清文化确实和紧邻的日本、韩国相比很有“特色”,可这种特色不知有多浅薄!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中国,目前是一个只有300多年历史的自大国家。”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品牌思路。因为急于走向世界,所以由表及里地一味迎合外国人。我们知道,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满清形象实在太深刻了,于是当今的文化策划者们就不加思索地强化着这种印象……<

这种悲哀根源于文化的断层、华夏的迷失,从而潜意识里的自卑。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4 13: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舍藏室</I>在2005-12-14 13:02:14的o(︶︿︶)o 唉:
         不知蒹葭从风兄是否期望太高,失望才深呢.最近媒体对汉服频有报道,反倒让我生了一丝忧虑,真怕有什么名人登高一呼, 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之街头巷尾.仁兄是明白的,汉服运动所要恢复的并不仅是衣冠, 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礼乐文明.根深方能叶茂. 细水才能长流, 如果只是成为一时之尚, 时过境迁,其命运未必好于伪唐装.
         普通大众对汉服也就是少见多怪,久见不怪而已.真正理性地不接受,理性地反对,甚至欲灭之而后快的,都是些读过些书的人.汉服复兴在思想上最大的障碍, 不是对360年前血史的无知,淡忘或麻木, 而是百十年来潜移默化的进化论史观教育.汉服者,汉人古代之服也,焉能复之于现代也.窃以为, 明清易代对华夏文明虽是灾难, 但并不是毁灭性的.学绝道丧,汉人自残犹甚蛮夷.观汉服网友的言论,很多仍然囿于传统现代,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之类从欧洲历史归纳出来的概念,所仰慕的是汉唐武功之盛, 所叹息的是宋明的羸弱,所痛恨的是满鞑中断了所谓中国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不是超脱世俗社会表面的兴衰荣辱,体认华夏文明内在精神,以此复兴汉家衣冠又岂能服己服人,行之久远.
         华夏文明当此一阳来复之际,切不可急功近利, 一个开放的小团体,着汉服,行汉礼,据于仁,游于乐, 亚文化又如何? 子孙继之, 成为一个亚族又如何,即使不能光大于中土, 薪火亦得传矣.当年夫子奔走列国, 惶惶如丧家之犬, 也就是一个亚文化的小头领而已. 天不丧斯文, 舍我其谁,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兄所言即是,甚得我心。
         如兄所言,我当初的期望值是高了一些,再加上阅历的浅薄,内心确实出现过动荡,不过,倒是一直没有放弃思索。刚才兄所说的“<汉服运动所要恢复的并不仅是衣冠, 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礼乐文明.根深方能叶茂. 细水才能长流 ”也是我近来才醒悟过来的,天汉最近新设立的『天汉计划』版,开始从更深层的礼乐文明的角度来思索,认为:汉服不是复兴的目的,而是华夏文明的先导,可谓——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对于兄第二段的总结,更为赞同。国人目前的心态有两种极端:
         第一类是过分理性的——最开始以为国人淡忘了历史而迷惑,但现在看来,并非对血史的不了解,而根结在于长久的“进化论史观教育”,民族感情和意识的淡漠也大概源出于此。
         第二类是过分感性的——感念于沧桑大国历史的兴衰荣辱,只顾独怆然而涕下,却忘了从中提炼出华夏文明的精髓,一个看似式微的民族,有了这一生命动力源才有机会涅磐复生。
<P>至于亚文化群,并非轻视,当年先师惶惶不可终日的周公之志,给了我们今天巨大的动力,不过历史带有巨大的偶然性。作为一个亚文化群,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生存的不易,最忌讳的就是一叶障目,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努力向整个社会延伸才是重要目标——而且,可能性很大的,为何不去尝试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4 13:56:5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14 13: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每看到某些人对别人大加辱骂,总是想不通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不可理喻,
         很多情况下被他们辱骂的人偏偏还是汉服宣传资深人士,为汉服做的工作比他们多多了,可是他们就那么昂着脑袋理直气壮地滥骂。记得汉网有位高层和我聊天的时候说起桂花节的事情,我们都认为很好,应该宣传,我说那你就发个帖子知会一下吧,让更多的同胞知道,我怕冒昧地发了会被某些人滥骂。结果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也怕被他们滥骂呀……”我说你是汉网高层啊!他说是啊!我说你也认为这个活动很好啊!他说是啊!——然后就是沉默。。。。。。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十年内乱时期,以前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老革命”反而被打成“o(︶︿︶)o 唉”,现在有些明白了。
发表于 2005-12-14 13: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关雎</I>在2005-12-14 13:50:12的o(︶︿︶)o 唉:</B>

<P>每每看到某些人对别人大加辱骂,总是想不通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不可理喻,</P>
<P>很多情况下被他们辱骂的人偏偏还是汉服宣传资深人士,为汉服做的工作比他们多多了,可是他们就那么昂着脑袋理直气壮地滥骂。</P>
<P>记得汉网有位高层和我聊天的时候说起桂花节的事情,我们都认为很好,应该宣传,我说那你就发个帖子知会一下吧,让更多的同胞知道,我怕冒昧地发了会被某些人滥骂。结果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也怕被他们滥骂呀……”我说你是汉网高层啊!他说是啊!我说你也认为这个活动很好啊!他说是啊!——然后就是沉默。。。。。。</P>
<P>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十年内乱时期,以前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老革命”反而被打成“o(︶︿︶)o 唉”,现在有些明白了。</P></DIV>

斑斑,这是尤其令人锥心刺骨的.
发表于 2005-12-14 14: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尴尬的汉服,迷失的华夏——感触当前汉服事业的几个瓶颈现象

<P>蒹葭不是兄,是妹妹[em01][em01][em01]</P><P>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汉服运动参与者的心态出了问题。</P><P>最早的汉服运动参与者基本上都是出于民族主义的感召投身于汉服复兴运动。他们在汉服圈内大都有较大的号召力,可以说得上是“领导”阶层吧。不过随着汉服运动的发展,这部分人已经分裂成两大流派。一派认为民族主义重要,强调民族精神中“铁血”的一面;另一派认为文化更重要,强调文明的传承与重建。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对方干扰甚至误导了汉服的发展方向。</P><P>而且,无论是哪一方,不管采取的策略是独裁还是温和,骨子里都有一种独裁的心态。对于第三方,包括汉服圈的新人和圈外对汉服有兴趣的观望者(这部分人的数量才是最大的,汉服要走出小圈子的困境,关键在于能否吸引这部分人的加入),民族主义派和文化派或者是用强迫的手段,或者是温和地不断暗示、引导,目的都是希望对方和第三方的网友认同自己的主张。结果有一部分人进了民族主义的大营,一部分进了文化派的大营,但更多的人是远远地在汉服圈外看了一下,然后走开了。这些朋友未必就排斥民族主义或者民族文化,只是在当前这个生活、工作压力空前巨大的社会里,不想让自己整天过得苦大仇深的。他们之所以喜欢汉服,或者只是为汉服的美感所吸引,或者只是向往充满古典情怀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总之与民族主义无关,也和民族文化的大业无关。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现汉服圈内的人“劫持”了汉服,他们自然会感到失望。</P><P>无论是汉网也好,还是天汉也好,应该以更包容的心态的看待人们对汉服的看法。汉服是属于全民族的,没有人有权利规定汉服必须要怎样发展。把汉服归还给民众,由民众做出自己的选择,推动汉服的多元化、纵深发展。包容、大气的民族精神本来就应该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希望这种民族精神能融进汉服复兴运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但愿处于汉服运动领导阶层的朋友不要有太强的控制欲,不要尝试着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毕竟,网络的出现,使得以一种思想束缚人们思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P><P>胡诌一通,要砸的尽管砸。</P><P>三分到手,走人!</P>
发表于 2005-12-14 16: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P>孤鸿兄:蒹葭巾帼, 吾于天涯窥知矣,兄者尊称也,素昧平生,焉能以妹称之. 吾上汉服相关网站未久,孤鸿兄所言思想争论亦有所察.任何运动内部都会有左中右之分野,既有共同目标,争论可也,按各自理念实践可也,不知是否拉帮结派,打击对方,强敌环伺,萁豆相煎,岂非华夏罪人.</P><P>蒹葭兄言最忌讳的就是一叶障目,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吾深以为然,所忧者,己未立而欲立人也.吾岂不愿华夏衣冠尽复往昔之盛哉. 大道不行久矣,未敢乐观, 所言亚文化亚族之语, 悲情痴叹也.
</P>
发表于 2005-12-14 17: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姐姐——姑且这么称乎吧,我觉得你好象是学者哦,这么高深,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现在的中国上上下下确是急功近利了,有一点所谓的特色就洋洋得意,好象不亏了5000年的名号,不去追根溯源,根本忘了自己是谁了,好象汉文化、“古装”与我们无关,至多是戏台上咿呀唱腔的道具,是绝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而所谓的唐装才是我们唾手可得的“传统”“中式”,现在的这种现象是有增无减了,君不见清剧依然强盛,“唐装”漫天飞,清帝服饰外国展示,曰:中国的,北京不少这种景点跟辫子旗装出租吧?简直是无语了!好象中国的历史只是清朝!我们都是游牧民族的后代了!,这种现象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扭转过来,相o(︶︿︶)o 唉韩,我们非常浅薄非常羞愧,现在的旗袍也越来越迎合西方的美学了,暴露地不留一点空间,非常直白露骨,中国目前已经成了文化沙漠了!自卑而又拼命地想着证明自己,越来越迷失了,政府其实想立清为正统,还是别抱希望了
发表于 2005-12-14 1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风好文,扁,哇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4 1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大道不行久矣,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也, 亦不敢妄言乐观,然圣贤教诲在上: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文明复兴大计,华夏子民责无旁贷,吾辈无从推脱。</FONT></P>
发表于 2005-12-14 19: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P>共勉之</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4 19: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ee0000 size=5>共勉!</FONT></P>
发表于 2005-12-15 11: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拜JJ…………
发表于 2005-12-15 1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尴尬的汉服,迷失的华夏——感触当前汉服事业的几个瓶颈现象

<P>荒野兄犀利:)的确感觉两派其实互补的性质很多,不过可惜……呵呵,保持沉默 [em15]
不过我认为这只是一方面而已,而且对汉服运动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现在的网络,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没有点分辨力还怎么混呀,呵呵。你提到的两派,我认为铁杆是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会有偏重,但不会很极端。这里对单纯喜欢汉服的人相对温和很多,那种只要漂亮的类型倒是比较适合这里,兄台以为然否?
而且蒹葭MM文化圈的说法,汗~~就算加上荒野兄的几个部分,也依然只是个小圈子啊。自娱自乐,不喜欢,虽然俺也喜欢看漫画,但从来不参与cosplay的......</P><P>MM是个思考者 [em17]
但我相信,只要大体方向一致,目标从来就不是只有一个,他们,就在前面~~</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16: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燕无欢</I>在2005-12-15 13:37:15的o(︶︿︶)o 唉:</B>
<P>这里对单纯喜欢汉服的人相对温和很多,那种只要漂亮的类型倒是比较适合这里,兄台以为然否?</P></DIV><P>燕兄有误区,天汉不是单纯的服饰网,它所做的只是:华夏复兴,衣冠先行。</P>
发表于 2005-12-15 18: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下中国所谓“中国特色”的东西,都是为了特色而特色的。。。真让人难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3-28 23:01 , Processed in 0.0774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