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11|回复: 15

内藤敬:以弓道传承东方文明——一位在中国教习“弓道”的日本老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6 2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天津日报》专副刊-北方周末-第13版-2004.12.17          </FONT></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  记者 哈树;摄影 刘耀辉</FONT></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DIV>
<DIV><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DIV>
<DIV></DIV>
<DIV></DIV>
<DIV>      记者:内藤先生您能否先介绍一下弓道的宗旨和特点以及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之处。

  内藤敬:弓道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人要学六艺,即:礼、乐、射、御、术、书。射,就是射箭。传入日本后,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弓道。现在我又将这一项目带回到中国来了。弓道属于安静的运动,没有对手,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通过学习和训练强身健体的同时,以求达到精神上的修养。弓道不是简单地拉弓射箭,特别注重礼节与礼仪的训练。练习弓道首先要心静,什么也不去想,要摒弃杂念,一心一意地练。

  西方的运动有严格的规则,必须按规则进行,不能违反。而弓道不同,重视的是礼节。另一方面,弓道适应的年龄跨度大,从老人到孩子都能学,可以说是一项老幼皆宜的运动。然而由于弓道需要较为昂贵的场地、器械以及服装投入,因此要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才能开展。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价值观也在变化,精神上的追求、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这是在中国开展弓道教学的基础。

  弓道技术上并不太难,但讲究内心世界的东西。心要静,有复杂的礼节和礼仪。比如要跪着戴手套,以表示对这项神圣活动的尊重。上课前学生向老师行跪礼,老师也要跪着还礼。学弓道的人要特别懂得礼貌,不能趾高气扬地从年长的人面前走过,必须经过时一定要有尊敬的表示。前进必须先出左脚,后退要先挪右脚,这些都是礼貌的表示。在座次安排上也有严格的规矩,长者尊者都有固定的位置,不能乱。</DIV>
<DIV></DIV>
<DIV>弓道对个人的举止行为要求也相当规范,讲究气定神闲。行为要显得安静而高贵,走路时要挺直躯干,身子不能左摇右晃。移步时一定脚板与地面平行,不能着急,更不能匆匆忙忙的。所以,上课时绝不可迟到,迟到了就会因为着急而顾不得仪态了。射击时身姿、神色、持弓的位置等也有要求。总之,弓道不完全以中靶为目的。技巧再高明,不懂得文明礼貌,不尊重礼仪规范也不会成为一名好射手。

  记者:您以为传授弓道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内藤敬:我研究的中心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教育不能马上显现出效果,须经过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漫长岁月才能看到成果。

  学生在校读书,是为了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在初中为考高中努力学习,到了高中又为考大学而拼命。这时对以后的工作和做人不会有更多的想法。我教授弓道更多地注重其内含,在教学生技术时,着力帮助学生把握未来的人生之路怎么走,更多的是讲做人的道理。


</DIV>
<P><IMG src="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412/17/picture/r1217032.JPG" border=0></P>
<P>我从事教育36年,在中国教弓道也有9年多了,我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弓道教育来进行人才教育,让学生在精神上更加充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些年来我与学生相处得非常好,与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沟通。学生有什么烦恼的事都会告诉我,我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我教他们日语,向他们介绍日本文化。指导他们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现在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由于竞争的激烈,就业全凭学生自己的能力,如果是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哪会儿就业的机会都会更多一些。

  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心是赶上世界的步伐,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现在中国打入了世界,也必须接受世界的挑战,必须面对开放环境下世界级大企业的威胁。教育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将给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必须展望的问题,这也是我来中国从事弓道教育的初衷之一。

  我常常自问教育究竟是什么?答案是,教育是培养青年具有未来生活能力的事业。能够预见到二三十年后学生生活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才能给青年带来幸福。我作为一名教师力量虽微薄,但一直不放弃这样的研究。

  记者:在具体的教学和训练中,内藤先生是如何贯彻您的教育理念的?

  内藤敬:我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比如个别学生给自己找不参加训练的理由,有的说是受了伤不能参加训练,有时说要为专业考试做准备,无论什么理由都得不到我的允许。学生每天都面临着许多选择,哪怕是再小的环节都不能放松要求,在小的地方放松多了就会影响好的人格的形成,从而不能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人。
</P>
<P><IMG src="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412/17/picture/r1217034.JPG" border=0></P>
<P>我每天早晨6点必须到弓道馆练功,风雨无阻,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有时也有学生因为天气不好或身体不舒服不去练,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绝不客气。培养好的品格是弓道的教育目的,人不能遇到困难就躲避,坚韧的意志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我常常这样告诫我的学生。现在学生都能坚持每天的晨练,不管风霜雨雪没有一个人请假或迟到。

  弓道是安静的运动,也特别讲求洁净,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训练场地要十分清洁,因为如果不清洁,练功人的心就难以安静下来,射击也不容易准确。因此每天上课前30分钟,我都要学生自己将场地扫得干干净净。学生做卫生时,我要对他们仔细观察,对于逃避清扫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告诉他们逃避做脏活累活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做卫生也是练习弓道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对优秀品德的培育。

  在日本、在中国,我都研究并实践着弓道教育的方式和教育过程。弓道应该被作为弓射文化来对待,从教育的观点看,所谓文化,必须有能够“在人生的各个关键阶段发挥作用”的意义,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处理棘手问题时感到学习弓道的有益,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遇到苦恼时,也会因为弓道学习而有助于摆脱困境。弓道教育中学到的经验能否在今后的人生中发挥作用,这是问题的关键。

  记者:您来到天津9年时间,您感到变化最大的是哪个方面?

  内藤敬:我觉得这9年天津的变化很大,特别是大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环境好了,人们就会生活得舒服,环境干净了,人的修养也提高了。过去,乘坐公共汽车时,不少人不排队挤着上,而现在没有拥挤的现象了,而且年轻人礼让老人,为老人让座。我就常常被人让座,感觉很愉快,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很难得。

  这些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在任何地方一个人都无法孤立地生存,必须要与别人交流合作。这些年我接触的人很多,交了不少朋友。特别是我的学生们大都成了我的好朋友,他们对我很重要,我也是从他们身上感受着一个越来越好的天津。

  我还要学习中国的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这样才能对弓道理解得更深。

  虽然我付出了一点点的努力,但是我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中扎了根。钱和物质的帮助,无论多大,却都是暂时的,惟有教育上的协作会超过时间、空间而发展下去。

  我相信,通往新时代、通往辉煌未来的路将由我的学生开拓出来。





<HR>

<P><B>内藤敬简历</B>

  内藤敬1934年生于东京
  1960年3月,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毕业
  1960年4月,执教札幌第一高中,兼任弓道部顾问
  1973年8月,指导男队取得全国高中综合体育大会、全国高中弓道大会男子团体冠军,经常从教育的角度研究并开展弓道部活动,曾就适应多样化时代的变化,在教育领域扎根于教育哲学的关心性、用发达的心理学和理论指导弓道活动的方法,写过多篇教育论文。
  1994年9月,发表教育实践录、回忆录《弓道部活动35年历程》
  1995年3月,自札幌第一高中退休,退休前任北海道高中体育联盟弓道专门部委员,北海道中央地区弓道联盟常任理事、高中部长。
  1966年9月,弓道五段。
  1993年8月,炼士
  1995年9月,天津轻工业学院任国家外国人文教类专家(日语),此间,从事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家庭与社会状况的调查研究。
  1996年9月,天津体育学院外国人文教类专家
  1996年10月,天津体育学院弓道课客座教授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6 20:41:5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27 20: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叹..........中国人总要去日本寻找曾经属于自己的大唐
发表于 2005-12-29 19: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P>伤感。</P><P>想起来韩国射箭队一直是世界世界排名第一,其实是东方文化的传统~</P>
发表于 2005-12-30 07: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P>任重道遠~!</P>[em05]
发表于 2006-2-2 13: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将来还有中国的文化传入日本的。
发表于 2006-2-5 2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P>小弟覺得弓道在中國衰亡,我們並不用過份自責.這都是武器淘汰弱留強的必然趨勢.</P><P>我族向來對"弩"比"弓"更為重視,</P><P>自周代發明以後,弩一直成為我族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主要利器</P><P>唐宋時代,弩的技術發展及使用層面已經達到全世界頂峰位置.</P><P>弓箭本身因需要長時間訓練的缺點,漸漸成為次要角色.</P><P>而相反日韓二國由於天然資源及技術限制,"弩"一直不能在此二國落地生根.</P><P>"弓"才沒有被"弩"這新型武器取代的局面.</P>
发表于 2006-2-12 04: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2-22 11: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 color=#cc3352 size=4>日本人用是是日本长弓,弓体是直的,据说射程只有30米。</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cc3352 size=4>中国古代用的是复合弓和反曲复合弓,射程在200米以上。</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cc3352 size=4></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1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3><B>以下是引用<I>飒踏如流星</I>在2006-2-22 11:04:33的o(︶︿︶)o 唉:</B>
</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日本人用是是日本长弓,弓体是直的,据说射程只有30米。</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中国古代用的是复合弓和反曲复合弓,射程在200米以上。</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3></FONT></P></DIV>
<P><FONT color=#000000 size=3></FONT>
<P><FONT color=#000000 size=3>一直对弓很感兴趣,就多说几句:</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原始的弓是<b>单木弓</b>,弓体纯粹是木头,而弓的张力也只单纯来自木质的弹性,所以一般都选用质轻弹性好的木料;</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其次是<b>初级复合弓</b>,在弓体上贴有牛筋或胶类,大大增加的张力。游牧在额尔古纳河的鄂温克人使用过一种初级复合弓,这种弓的弓体使用韧性大的黑桦木做里层,落叶松木做表层,两层木胎之间加垫鹿或牛的筋,然后用细鳞鱼皮熬成胶把它们牢固地粘在一起;弓体制成以后,缚上鹿皮做的线。</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从弓的力学形态上可以粗略分为角弓和弧弓</FONT></P>
<P><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3><b>反曲复合弓</b>也叫角弓,主要是中国等亚洲地区使用的。应该说,是中国的发明。中国的东夷民族是弓箭的发明者,与东夷颇有渊源的秦人也继承了弓箭的工艺,当时有“秦弓吴钩”的说法,后来秦人大力发展了弩,也是有一定基础的。保留至今、记载有关弓箭制造标准的最早资料是《周礼 考工记》了。该书详细描述了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反曲复合弓最巧妙的一点是制作中有一步通过火烤使弓体反曲的步骤,这样,根据力学原理,弹性势能将大大增加。当前,在中国还保留传统弓箭制作的地方几乎没有了,不过近年来,北京聚元号的名声响起来,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而<b>弧弓</b>是欧洲弓的类型,呈简单的圆弧型,没有角弓反弯的复杂形状,大概因为欧洲人的性格比较直接,喜欢用蛮力,一般不愿意在追求巧妙上下功夫,没有聪明到发明火烤反曲的制弓工艺。所以欧洲的弧弓一般通过增加弓体长度、弓弦张力和弓箭手素质来弥补技术上的缺憾,所以,我们看到的欧洲历史中的<b>长弓</b>,弓身一般都在一米多,有的甚至达到一人高。而那时的作战也很有意思,弓箭手们骑着马是没法瞄准的,他们将对手包围,然后集体下马,站好后拉弦发箭,因此英国长弓手也被称为“下马骑士”。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中,法国骑兵全军覆没,正是败在英国的长弓手(下马骑士)之下。这样,这样我们就注意到长弓比角弓就有一个优点——在于引弓时的稳定性。</FONT></P>
<P><FONT size=3>所以,骑兵适合用角弓,而步兵则适合用长弓</FONT></P>
<P><FONT size=3>综上,弓的射程在于弓箭整体的综合效应,单纯比较角弓或长弓的射程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不同的弓差别也非常大,如果是比较范围较大的弓箭,一般论说射程最好要在一个范围,从很多资料上看,有些长弓,尤其是欧洲长弓的射程还是比较远的。</FONT></P>
<P><FONT size=3>而日本的弓箭制造在古代是很落后的(不知道日本在向中国学习的时候怎么没有把这个学回去),没有中国角弓的巧妙,也没有欧洲长弓的力量,所以有效射程约在80-100米间。但也有载有的射程达到400米,所以50米的说法不可靠——我觉得<EM>飒踏如流星</EM>朋友很可能把杀伤范围和射程混为一谈——我看到过关于日本长弓有80米杀伤范围的说法。</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FONT> </P>
发表于 2006-2-22 13: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藤敬:以弓道传承东方文明——一位在中国教习“弓道”的日本老人

<P>与弓相比弩的设计将拉弦和射击原本连续的动作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动作,由于加了望山使得瞄准也比以前容易了,这样虽然有更大的杀伤力,但操作起来却简单了很多,也不再强调射击者本身内心的一些东西。所以说,古时候说百步穿杨,那指的都是弓手,弩手是不值得一提的。并且,在欧洲一度也出现过歧视在战争中使用弩的行为。所以说,弩只能单纯地作为一种兵器存在,随着工艺的进步它自然而然地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弓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弓术却可以成为一项艺术继续延续着它的生命。</P>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22: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P>艺术——小周言之有理。</P><P>灵巧是东方民族的特点,像弓箭这种体育艺术才是东方特色的“力与美的结合”;而弓箭活动的射礼以及射礼中“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等种种深义,则在这种“力与美”中又融合了礼仪和哲学思想。</P>
发表于 2006-2-23 0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 color=#d52b4d size=4>楼主博学,佩服!</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d52b4d size=4></FONT> </P>
发表于 2006-3-6 18: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对武将素有弓取的赞美,弓延承到现代,如同剑道一样,已由习性而转为练心,武道之最高境界即为心,心强者能服众
发表于 2006-3-7 10: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不过,感觉非常伤感!小时候以为茶道,弓道之类的是日本的东西~~~现在才渐渐知道`~这都是中国文化东渐的结果。很多东西在中国已经失传,日本确保留得很好~~~~心情复杂。
发表于 2006-4-20 1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同胞,要努力呀!!
发表于 2007-9-13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P>日本的好弓也是复合弓吧,以前看过一组日本弓的制作过程图,明显是用不同的木竹粘合压紧制成的,射程近和他们的用法有关,这种上好的竹弓一般是武士用来骑马对射的,用的箭头特别大,射程近而威力强。</P><P>普通足轻用的那种丸木弓+轻箭射程倒是比较远,但是威力有限。</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4-29 19:54 , Processed in 0.0794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